古人談讀書教案(模板16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組織工具,它可以幫助教師系統(tǒng)地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教案的編寫需要思考課堂教學的目標和教學方法,以及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編寫教案時,可以參考一些范文,了解一下優(yōu)秀教案的特點和要素。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一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等方法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古人的讀書方法和態(tài)度,學習并借鑒。
    3.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古漢語精練的獨特魅力。
    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古人的讀書方法和態(tài)度,學習并借鑒。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感受古漢語精練的獨特魅力。
    一、名言趣導入
    1.回顧舊知,引發(fā)期待。
    同學們之前積累了不少名言吧?我們來回憶回憶。老師說上句,你們接下句。
    (逐句出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而義自見?!薄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薄芭f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保┰冽R讀。
    2.關聯(lián)要素,導入新課。
    (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關于讀書,古人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出示課題,朱熹的古文。)
    二、初讀知古文
    1.初讀古文,整體感知。
    (1)完成學習活動一,注意看要求。
    (出示活動一要求)
    自由讀古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注意文中的停頓。
    (2)指名讀,師正音。(指導“矣、豈”的讀音)師生合作讀。
    (3)師范讀,提示學生注意傾聽,在教師停頓的地方做標注。
    2.再讀古文,讀好停頓。
    (1)你們標注老師剛才停頓的地方就是老師在這則古文中的斷句,(出示斷句)以前古人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的人為了便于理解和讀得明白就根據(jù)具體的語境給古文斷句。你們也試試。
    (2)生自由練習讀,生生評價。
    3.配樂齊讀。
    三、品讀解文意
    1.理解文意,梳理學法。
    過渡:讀著讀著,我們就讀出了古文的味道。這則古文講的又是什么呢?接下來完成學習活動二,認真閱讀活動要求。
    (出示活動二要求)
    讀古文,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1)逐句出示古文原文。(生邊說,師邊梳理理解古文意思的方法。)
    (出示句子:“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薄靶牟辉诖?,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保?BR>    (2)梳理學法?!坝唷薄皣L”“此”之前學過,可以回顧記憶知道它的意思,總結方法為——記;“謂”和“漫浪”可以通過看文中的注釋明白意思,總結方法為——看;“則”字可以猜一猜它的意思,總結方法為——猜,如果猜出來的意思和古文語境不吻合,再根據(jù)上下文的意思換個合適的詞語,總結方法為——換;“既”字的意思,可以用組詞加一加的方法,組詞“既然”,總結方法為——加;剩下詞句的意思與今天白話文的意思相差無幾,這部分內容就可以直接保留下來,總結方法為——留。
    (梳理總結,板書:記、看、猜、換、加、留。)
    2.遷移學法,嘗試運用。
    過渡:試著用以上方法解釋其他句子意思,在句子旁批注自己所用的方法。
    (1)出示句子:“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區(qū)分“急”的古今義,在古文中是“要緊、重要”的意思,現(xiàn)在的“急”表示“著急”的意思。明白詞義隨著時間和生活的演變會發(fā)生變化是古文中的一種現(xiàn)象。
    (2)出示句子:“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指導學生借助反問詞“豈”、語氣詞“乎”,讀好反問句。
    (3)學生嘗試將反問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改為陳述句。
    (4)指導學生通過朗讀發(fā)現(xiàn)古文中“也”“矣”“乎”的相同點。(都是語氣詞,一般沒有實際的意思。)再借助語氣詞讀出不同句子的語氣。
    3.歸納總結,拓展學法。
    總結:當然,理解古文的意思,除了我們總結的這些方法外,其實還有很多,如翻閱資料、向別人請教等??傊?,學習古文、理解古文意思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學習。
    4.合作對讀,疏通文意。
    齊讀古文,師生合作對讀,師生交換合作對讀。(一人讀古文,一人說意思。)
    四、誦讀明內涵
    1.熟讀古文,發(fā)現(xiàn)特點。
    (1)再讀古文(師生、生生對讀)。
    過渡:我在說古文意思的時候,用了很長一段話,你們只用四句文言文就都說清楚了,由此可見,古文有什么特點?(言簡意賅,這也正是古文的獨特之處。)
    (3)出示:我們讀書時要做到:“____、___、____。”如果心不在這里,就會“_____________”,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最重要。心已經(jīng)到了,“_________________?”
    (教師引讀,生填空讀。)
    2.熟讀成誦,理解內涵。
    (1)出示空白頁,學生挑戰(zhàn)背記。
    過渡:在朱熹的古文中,有一句話老師想送給你們共勉:“讀書有三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蹦銈冏钕胗梦闹心囊痪鋪砻銊钭约?,或者送給誰?說說自己的理由。
    (2) 學生交流。
    (3) 教師總結。
    五、活讀擴積累
    1.走近作者,讀活古文。
    過渡:我們讀了朱熹的古文,再來讀一讀朱熹本人。(出示朱熹簡介)
    朱熹是宋代的理學家。他這一生都在讀書、寫書、教書,教書、讀書、寫書。他的文章至今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地方。
    (出示朱熹兩首詩《觀書有感·其一》《觀書有感·其二》,指名讀,說說詩意,積累成誦。播放朱熹與武夷精舍的紀錄片,了解他的理學思想。)
    總結:關于讀書,古人也提出了八大讀書法。我們來讀一讀。想有更多的了解,大家課后可以再找些資料進行深入研究。
    2.拓展閱讀,深化主題。
    (1)推薦閱讀孔子的《論語》。
    (2)選取關于讀書的文言文名句制作成書簽。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二
    《蒲公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中的講讀課文。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為題的語言故事。全文采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幼稚的蒲公英種子對太陽公公的囑咐所持的態(tài)度、所作出的選擇不相同,結果他們的命運也截然不同,從而告誡人們作任何事都不要被外表現(xiàn)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應該聽從前輩的正確教導,實事求是,腳踏實地。
    根據(jù)課文和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3、通過學習、理解課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需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要被外表現(xiàn)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會用“可愛”、“親切”造句。
    教學準備:圖片、小黑板、錄音磁帶、投影片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本課借助錄音故事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情緒,把學生領入樂學氛圍。
    2、本著新課程規(guī)范中“起點低,要求嚴,訓練實”的要求,緊緊抓住課文中每一美的要素和亮點,激發(fā)學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賞,讓學生充沛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讀中有所悟,在讀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使學生的主體狀態(tài)得到激活。
    新課程規(guī)范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者應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究未知的興趣、習慣和能力。本課我準備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上以學生閱讀、討論、感悟為主,為學生營造能夠讓他們都愿意積極參與,都能自主選擇的開放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自由而充沛的學習活動中生成能力,提高素質。
    [教學流程和設計意圖]
    根據(jù)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我準備用兩課時教學全文。
    第一課時:揭示課題,初讀,整體感知全文,細讀精思,突破教學重點。隨課文進行分散識字。
    第二課時:品讀感悟,突破教學難點。
    這里我主要說一下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和設計意圖。
    一、借助媒體步入意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1、聽本文錄音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出示圖,導入課文。
    二、增加密度開闊視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1、讓學生根據(jù)要求自由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畫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標出小節(jié)號,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學習第一小節(jié)(出示圖)
    (1)問:圖上畫的是什么?誰能看圖向我們介紹這種植物?
    (2)引導讀第一自然段。
    (3)相機出示詞語:絨球降落傘,學習生字。
    3、學習第二小節(jié)
    可愛的降落傘們究竟會飄落到哪里去呢?我們繼續(xù)讀課文。
    (1)在學生反復讀的基礎上讓他們交流讀懂了什么?
    (2)然后指導朗讀。突出:別也不要只有……才……等詞。
    4、學習第三小節(jié)
    (1)聽了太陽公公的囑咐,小降落傘齊聲答到:……(引讀第一句)
    (2)絕大局部的種子聽了太陽公公的話,到泥土中去生長了??墒?有兩顆小種子卻不這樣想。請大家繼續(xù)讀課文。采用分角色競賽讀的方法進行教學。
    5、學習第四小節(jié)
    過渡:種子的選擇不同,它們的結果怎么樣呢?
    (1)自由讀,畫出表示不同結果的詞。
    (2)根據(jù)回答補充板書。
    6、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激活想象豐富說話內容
    1、你愿意把介紹給他人聽嗎?
    2、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把讀后的收獲告訴家長。
    四、指導寫字。
    1、蒲公英的種子給我們帶來一些詞語。出示本課生詞,指名讀,適當談一些自身的理解。
    2、出示生字,自讀,指名自選生字,從結構、筆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方面進行分析。
    3、學生進行局部字的描紅練習。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三
    3、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4、先讀經(jīng),后讀史,則論事不謬于前賢,既讀史復讀經(jīng),則觀書不徒為章句。
    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
    7、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以寒暑改量,喜讀書者不以忙閑作輟。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9、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10、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2、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3、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1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7、讀書最樂。若讀史書,則喜少怒多,究之怒處亦樂處也。
    18、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也。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0、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2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鬃印?BR>    22、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23、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2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2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
    26、閱《水滸》至魯達打鎮(zhèn)關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樁極快意事,方不枉在生一場,即不能有其事,亦須著得一種得意之書,庶幾無憾耳。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非讀書,不明理。要知事,須讀史?!罟馔?。
    30、讀諸葛武侯《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
    3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33、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3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35、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肚逶婅I·讀書》。
    36、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37、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38、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39、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40、立身以力學為先,力學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4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4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3、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端卧娂o要》。
    44、力量,它指導我怎樣去生活和斗爭?!獏沁\鐸。
    45、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禮義不交,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46、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47、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48、凡事不宜刻,若讀書則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貪,若買書則不可不貪。
    49、人生有書可讀,有暇得讀,有資能讀,又涵養(yǎng)之如不識字人,是為善讀書者。享世間清福,未有過于此也。
    50、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丘。
    52、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前任俠非?!钚?。
    53、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K軾。
    5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55、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56、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58、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5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
    60、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6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6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BR>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四
    1、黑頭不知道早努力學習,白頭方悔晚讀書。
    2、食物滋養(yǎng)身體,書籍豐富智慧。
    3、消化一頁書總比匆匆讀完一本書好。
    4、或做或停,一個接一個,雖然讀了一百年,我還沒見過它。
    5、不讀書的人不會思考。所有的人都渴望知識,一旦他對知識的渴望得到滿足,他就不再是一個人。
    6、讀書之于智慧,猶如體操之于身體。
    7、沒有一千里,沒有一條小溪,沒有一條河流。
    8、水滴匯成大海,讀書匯成知識。
    9、在我看來,最好的書是那些為思考提供了最豐富的素材的書。
    10、氣要忘記飯,樂要忘記愁,不知道老了會不會云來。
    11、如果知識不是每天都在增長,那么它就在不斷減少。
    12、如果一本書是一朵花,那么我們就是蜜蜂,只有在辛勤的蜜中,才會有豐碩的成果。
    13、這本書是感傷的像老朋友,早晚悲傷音樂每一次相親。
    14、書籍和朋友一樣,必須仔細挑選。
    15、外在的東西的味道,久了是無聊的,閱讀的味道,越久越深。
    16、有時閱讀是避免思考的聰明方法。
    17、學習必須有自己的意義;沒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就不可能向別人學習。
    18、想把工作做好,就得把工具磨利。
    19、不要抱怨日子,不要抱怨人,從一所學校到另一所學校。
    20、學風四戒:戒得飽,飽得不;避免自大,自大無知;放棄游手好閑,游手好閑是沒有進步的;止浮,浮不深。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五
    3、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对鰪V賢文》。
    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6、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K軾。
    7、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踉?。
    8、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祆?。
    9、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K軾。
    10、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11、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祆?。
    1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
    1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獙O洙《唐詩三百首序》。
    15、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祆?。
    1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鬃?。
    17、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獎⑾?。
    1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佌媲?。
    19、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祆?。
    20、一日不書,百事荒蕪?!钤?。
    2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K軾。
    23、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24、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
    25、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悏?。
    26、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27、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
    28、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鬃?。
    2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3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獎⒁?。
    31、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32、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端卧娂o要》。
    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
    3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
    3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36、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旌殁x。
    38、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祆?。
    39、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鬃印?BR>    40、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鬃?。
    41、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祆?。
    42、百學須先立志?!祆?。
    43、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阉升g。
    44、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羁喽U。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f子。
    4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T葛亮。
    47、學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祆?。
    48、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祆?。
    49、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50、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痢?BR>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六
    孩子們在前面有了學習文言文的經(jīng)驗,但是本篇課文由兩則則文言文組成,尤其是第一則文言文的后三句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結合文中注釋,抓住重點詞擴詞,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生活實際等多種方式學習,給孩子們明確的學法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為學生學習和理解這篇文章打好基礎,同時也為孩子們將來學習文言文打好基礎。
    1.認識“恥、矣”等3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識”,會寫“恥、誨”等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讀懂課文內容,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容帶來的啟發(fā)。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讀懂課文內容,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容帶來的啟發(fā)。
    引導發(fā)現(xiàn)法以讀代講法
    品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討論交流法
    課件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恥”等生字,讀準多音字“識”,會寫“恥、誨”等2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第一則文言文,并嘗試背誦。
    3.能夠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讀懂課文內容,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出課文內容帶來的啟發(fā)。
    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最近讀過哪些書?讀書的過程中你是怎么做的?
    一、名言導入,激發(fā)興趣
    1.關于讀書,蘇軾這樣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2.古人到底是怎樣讀書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25課《古人談讀書》。
    3.板書課題,齊讀。
    4.課題質疑。
    二、初讀古文,讀通讀順
    1.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一則文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讀文情況,相機糾正、及時評價。
    3.指導朗讀。
    三、再讀古文,了解大意
    1.明確學習要求。
    (1)默讀第一則文言文,同桌合作,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話的大意。
    (2)圈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小組討論。
    2.學生交流反饋,教師釋疑點撥。
    3.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語感。
    四、分享讀書體會,交流讀書方法
    1.孔子的這幾句話是想告訴我們什么?你是從哪一句話中讀出來的?
    2.小結。
    3.學生齊讀。
    4.這幾句話中哪一句令你感觸最深?
    5.指導背誦。
    (1)師說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鏤空背誦。
    五、課堂留疑,積累延伸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讀了《古人談讀書》的第一則文言文,知道了讀書要(謙虛、求實、勤奮),這則文言文選自《論語》,《論語》是最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之一,兩千年來對中華民族有非常大的影響。雖然全書僅僅一萬多字,卻涉及生活、社會的方方面面,非常廣泛,光出自其中的成語就有一百多個。同學們,去讀《論語》吧,多看看關于讀書的言論,相信會給你更多的啟發(fā)。
    2.第二則文言文中古人朱熹又是如何談讀書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接著學習。
    3.布置作業(yè)
    (1)推薦閱讀《論語》,讀讀書中的言論,看看對你又有哪些啟發(fā)。(選做)
    (2)背誦第一則文言文,并用自己的話說給爸爸媽媽聽。(必做)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七
    讀書勿求多,歲月既積,卷帙自富。(清)馮班
    讀書必專精不二,方見義理。(明)薛煊
    或作或輟,一曝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明)吳夢祥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宋)朱熹
    讀書之法無它,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宋)朱熹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宋)朱熹
    讀書要玩味。(宋)程顥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渡裢?。勸學》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兒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渡裢?。勸學》
    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清)袁牧
    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元)許名奎
    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顥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八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到用時方恨少。書籍是成功的階梯。
    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7、書猶藥也,善讀可以醫(yī)愚。劉向
    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9、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
    10、書患不能觀耳,觀則萬卷非多,只字非寡。 明 吳應萁
    12、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13、凡讀書需識貨,方不錯用功夫 。清 陸世儀
    14、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15、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鬃?BR>    17、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18、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19、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21、書到用時方恨少,學富五車不為多。
    22、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陸游
    2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2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25、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27、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28、多讀書,讀好書,然后寫出自己的感想,這是寫好作文的開始。 冰心
    29、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嚴如玉。
    30、以書為道,相隔萬里也。 清 顏元
    3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32、書要讀懂,先要不懂 現(xiàn)代 聞一多
    33、僅在字母、文字和書頁中瀏覽一番這不是讀書。
    3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BR>    3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36、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劉向
    37、閱覽和死記也不是讀書。
    38、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4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4.理解三句話的意思,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明白了什么。
    教學重點:
    理解三句話的意思,會背誦默寫。
    教學難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三句話的意思,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學習過幾篇古文了,你們還記得嗎?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看看下列詞語,讀準字音。
    是知也好知也。
    3.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停頓。
    師示范朗讀。
    4.指名朗讀。
    三、理解句子含義。
    1.理解第一句。
    (1)知:看注釋,什么意思?
    在古文中同“智”智慧。
    (2)把整句連起來說說意思。
    自己練習說同桌說說指名說。
    (3)練習背誦。
    2.對于第二句話,同桌說說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要求會背。
    重點理解:好之者和樂之者。
    3.學習第三句。
    重點理解:疑(懷疑)惟。
    連起來你明白什么了。
    4.讀了這三句話,你明白了什么?
    5.練習背誦。
    四、補充孔子的部分名句。
    練習讀試著背一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談談學文后的感受、練習默寫、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指名背誦,并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指名背一背、說一說。
    二、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談談你學了古人對學習的評論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小組內交流班內交流。
    三、檢查背誦。
    1.出示生字:惟凡。
    記憶字形。
    2.說說寫這兩個字時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指名說一說。
    練習書寫。
    五、練習默寫。
    默寫后學生之間互相評一評。
    六、指名說一說你收集或背下來的與學習有關的名家名句。
    指名讀或背。
    七、教師總結。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十
    3、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4、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堕L歌行》。
    6、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踉?。
    7、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獎⑾?。
    8、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9、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端卧娂o要》。
    10、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羁喽U。
    11、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对鰪V賢文》。
    12、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1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f子。
    1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
    15、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鬃?。
    1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鬃印?BR>    1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
    1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鬃?。
    2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2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22、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鬃?。
    23、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洹?BR>    24、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祆?。
    25、百學須先立志?!祆?。
    26、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朱熹。
    27、學固不在乎讀書,然不讀書則義理無由明?!祆?。
    29、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祆?。
    30、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31、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祆?。
    32、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祆?。
    33、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祆?。
    34、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祆?。
    3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鸥Α?BR>    37、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獨W陽修。
    38、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獎⒁?。
    39、發(fā)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K軾。
    40、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K軾。
    41、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4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44、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45、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钤?。
    4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T葛亮。
    47、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旌殁x。
    48、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獙O洙《唐詩三百首序》。
    49、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懹?。
    50、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阉升g。
    5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悏邸?BR>    52、路漫漫其修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53、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嵃鍢?。
    54、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板橋。
    55、貧寒更須讀書,富貴不忘稼穡?!跤辣颉?BR>    56、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王安石。
    57、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王安石。
    58、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懹?。
    59、人能不食十二日,惟書安可一日無?!懹?。
    60、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f子。
    61、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煊眉?。
    62、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獨W陽修。
    63、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獨W陽修。
    64、人生在勤,不索何獲?!獜埡狻?BR>    65、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佒?。
    66、人有坎,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佒?。
    67、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其專精?!聦W誠。
    68、讀書如飯,善吃飯者長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聦W誠。
    70、讀之以為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尤袤。
    71、靈魂欲化莊周蝶,只愛書香不愛花?!?。
    72、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檻棾?。
    73、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S庭堅。
    74、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焖此?。
    75、刻苦讀書,積累資料,這是治學的基礎。――秦牧。
    76、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劉知幾。
    77、讀書數(shù)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凶?。
    78、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髯?。
    79、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袁枚。
    80、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求所以入,終當求所以出?!惿?。
    81、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填U。
    82、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示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需要急思量?!懢艤Y。
    83、讀書務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尤?。
    84、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85、或作或輟,一暴十寒,則雖讀書百年,吾未見其可也?!獏菈粝?。
    86、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87、凡欲顯勛績揚光烈者,莫良于學矣?!醴?。
    88、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醴?。
    89、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肚逶婅I·讀書》。
    90、當以讀書通世事?!咴?。
    91、開卷有益?!w光義。
    92、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諟Y明。
    93、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諟Y明。
    94、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諟Y明。
    95、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潭硕Y。
    96、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焖此洞鹨肮?jié)問》。
    97、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阉升g。
    98、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清詩鐸·趁早歌》。
    99、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鴩?。
    100、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S名奎。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十一
    3)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醴?。
    4)讀書如行路,歷險毋惶恐?!肚逶婅I·讀書》。
    5)當以讀書通世事?!咴?。
    6)開卷有益?!w光義。
    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諟Y明。
    8)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諟Y明。
    9)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諟Y明。
    10)勞于讀書,逸于作文?!潭硕Y。
    11)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朱舜水《答野節(jié)問》。
    12)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阉升g。
    13)素食則氣不濁;獨宿則神不濁;默坐則心不濁;讀書則口不濁?!鴩?。
    14)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S名奎。
    15)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肚逶婅I·趁早歌》。
    1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
    17)志當存高遠?!T葛亮。
    1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墩撜Z》。
    19)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
    2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鬃?。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十二
    3.退筆如山起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4.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K軾。
    6.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蠢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
    7.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钤?。
    8.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T葛亮。
    9.讀書貴神解,無事守章句?!旌殁x。
    1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n愈。
    1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n愈。
    12.一日不書,百事荒蕪?!钤?。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里w。
    1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堕L歌行》。
    15.凡讀無益之書,皆是玩物喪志?!踉?。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十三
    1、一個人怎么能了解自己呢?不是通過思考,而是通過行動。
    2、今天和明天之間有很長一段時間;趁你還年輕,趕快學會做事。
    3、如果一個有才能的人想要迅速而幸運地發(fā)展,他需要一個非常繁榮的精神文明和一個健康的教養(yǎng)來普及他的人民。
    4、如果你想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必須為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
    5、真正的藝術作品包含著自己的美學理論,并為人們判斷其優(yōu)劣提供了一個標準。
    6、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偉大的目標以及達到偉大目標的決心。
    7、智者和愚者都沒有害處,愚者只有一半危險。
    8、榮譽不是用來追求的,任何對榮譽的追求都是徒勞的。
    9、只有那些堅強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只有那些奮斗的人才能取得勝利。
    10、是烈士創(chuàng)造了信仰,而不是烈士。
    11、有才能的人總是受外界的壓迫。
    12、認真對待快樂,嚴格追求學習,你會變成一個書呆子。
    13、知識的歷史就像一個偉大的復調旋律,在其中可以聽到國家的聲音。
    14、奮斗是掌握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
    15、愚人艱難,智者從容;愚人容易做,智者難做。
    16、歷史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東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熱情。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十四
    3)鑿壁偷光,聚螢作囊;忍貧讀書,車胤匡衡?!S名奎。
    4)讀書不趁早,后來徒悔懊?!肚逶婅I·趁早歌》。
    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踔疁o。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K軾。
    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8)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11)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贫鸥?。
    1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n愈。
    1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4)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5)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十五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
    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發(fā)方悔讀書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R>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為學讀書,須是耐心,細意去理會,切不可粗心。為數(shù)重物,包裹在里面,無緣得見。
    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見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見得一重。
    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古人談讀書教案篇十六
    1、書籍是最有耐心、最有耐心、最令人愉悅的伴侶。它永遠不會在困難的時候拋棄你。
    2、我們可以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但我們必須用思考來區(qū)分麩皮和小麥。
    3、黑頭不知道早努力學習,白頭方悔晚讀書。
    4、過去所有時代中最好的時代都在書中。
    5、人沒有書就不能生存,正如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一樣。
    6、沒有書的日子就像沒有百事可樂的日子。
    7、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交談。
    8、讀書和學習往往是思想的營養(yǎng),是思想的無窮發(fā)展。
    9、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帶我們從一個狹窄的地方,到無限廣闊的生命海洋。
    10、書,如果不常讀,就等于一片木頭。
    11、讀書有三種方法,即用心去讀,眼睛去讀,嘴巴去讀。
    12、人是活的,書是死的。一個活著的人可以讀一本死去的書,但是一個活著的人可以讀一本活著的書。一本死書可能會被生者讀得要死。
    13、書的唯一真正用途是使人們能夠自己思考。
    14、書是我的奴隸,必須服從我的意志。
    15、不要讀太多,但要多思考,這樣的閱讀讓我受益匪淺。
    16、讀書的人不能沒有忠實的朋友、良師、知心的伴侶和充滿愛心的安慰者。
    17、我撲在書本上,就像一個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18、書籍使我們成為過去時代精神生活的繼承人。
    19、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20、一本書就像一艘船,帶我們從狹隘的地方,到無限廣闊的海洋的生活。
    21、書,可以保持我們童心;書籍可以保持我們的青春。
    22、書籍是老人的好朋友,也是年輕人的好老師。
    23、好書開卷引人入勝,閉卷引人入勝。
    24、書籍的真正目的是引導頭腦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