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范文(17篇)

字號:

    "讀后感"是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后,對其內(nèi)容、作者觀點(diǎn)或主題思想進(jìn)行個人感悟與評價的一種寫作形式。最近我讀了一本令人深思的書,不禁產(chǎn)生了許多感悟和思考。在寫讀后感時可以適當(dāng)引用書中的語句和段落,加強(qiáng)表達(dá)的可信度和說服力。接下來是一些經(jīng)典的讀后感例文,希望對你的寫作有所幫助。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一
    初出茅廬、刮目相待、名不虛傳、吳下阿蒙、手不釋卷、旦夕之危。
    時秋末冬初、涼風(fēng)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如魚得水、靈機(jī)一動。
    殺牛宰羊、除狼得虎、人心渙散、愈戰(zhàn)愈勇、不出所料、偃旗息鼓。
    英勇無比、無人可敵、不分勝負(fù)、乘勝追擊、無力再戰(zhàn)。
    據(jù)為已有、拔寨而去、損兵折將、四分五裂、連年不息。
    單槍匹馬、目瞪口呆、談笑自若、憂心如焚、萬種風(fēng)情。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二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6、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10、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3、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3、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24、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5、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26、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7、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2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
    31、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3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3、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3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3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7、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3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三
    1、鞠躬盡瘁(諸葛亮):形容貢獻(xiàn)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2、后患無窮(劉備):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xué)高超,文思敏捷。
    4、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成器。
    5、吳下阿蒙(吳國名將呂蒙):形容沒有學(xué)識的粗人。
    6、想當(dāng)然(孔融):形容沒有事實(shí)根據(jù)的主觀臆斷。
    7、集思廣益(諸葛亮):指集中眾人的意見,擴(kuò)大工作的效果。
    8、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9、兵貴神速(魏國謀士郭嘉):指用兵貴在神奇而快速。
    10、初出茅廬(諸葛亮):形容剛出來做事,缺乏實(shí)際經(jīng)驗(yàn),比較幼稚。
    11、髀肉復(fù)生(劉備):形容長期清閑,事業(yè)毫無成就。
    12、虎踞龍盤(諸葛亮):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
    13、超群絕倫(關(guān)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14、斷頭將軍(巴郡太守嚴(yán)顏):形容壯士英勇不屈,寧死不降。
    15、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shù)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如魚得水(劉備與諸葛亮):比喻得到了與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悍浅:线m的環(huán)境。
    17、勢如破竹(杜預(yù)):比喻軍隊(duì)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18、出言不遜(張合):形容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
    19、三顧茅廬(劉備與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來比喻多次專誠拜訪。
    20、堅(jiān)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zhàn)方法。
    21、空城計(諸葛亮):指一種作戰(zhàn)方法。
    22、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23、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形容欣賞音樂或聽歌、聽?wèi)蚝軆?nèi)行。
    24、一身是膽(趙云):形容膽量極大。
    25、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26、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將崔琰):指代人寫文章。
    27、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學(xué)問高,文采好。
    28、巢毀卵破(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dāng)然不能幸免。
    29、負(fù)重致遠(yuǎn)(人稱“鳳雛”的龐統(tǒng),陸績,顧邵):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yuǎn)方。
    30、樂不思蜀(劉禪):比喻樂而忘本。
    贊嘆曹操詩: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將呂氏殺全家。如今闔戶逢人殺,天理循環(huán)報不差。
    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fā)權(quán)為首,方見曹瞞詐術(shù)深。
    吁嗟帝胄勢孤窮,全仗分兵劫寨功。爭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縱奸雄?
    曹操奸雄不可當(dāng),一時詭計中周郎。蔡張賣主求生計,誰料今朝劍下亡!
    三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晉根基。曹瞞空有奸雄略,豈識朝中司馬師?
    鄴則鄴城水漳水,定有異人從此起:雄謀韻事與文心,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沒豈隨人眼底?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氣,豈能茍爾化為群?橫流筑臺距太行,氣與理勢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為霸大不王?霸王降作兒女鳴,無可奈何中不平;
    向帳明知非有益,分香未可謂無情。嗚呼!
    古人作事無巨細(xì),寂寞豪華皆有意;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贊嘆關(guān)羽、張飛詩:
    英雄露穎在今朝,一試矛兮一試刀。初出便將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標(biāo)。
    威鎮(zhèn)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漢朝天數(shù)當(dāng)桓靈,炎炎紅日將西傾。奸臣董卓廢少帝,劉協(xié)懦弱魂夢驚。
    曹操傳檄告天下,諸侯奮怒皆興兵。議立袁紹作盟主,誓扶王室定太平。
    溫侯呂布世無比,雄才四??溆ァWo(hù)軀銀鎧砌龍鱗,束發(fā)金冠簪雉尾。
    參差寶帶獸平吞,錯落錦袍飛鳳起。龍駒跳踏起天風(fēng),畫戟熒煌射秋水。
    出關(guān)搦戰(zhàn)誰敢當(dāng)?諸侯膽裂心惶惶。踴出燕人張冀德,手持蛇矛丈八槍。
    虎須倒豎翻金線,環(huán)眼圓睜起電光。酣戰(zhàn)未能分勝敗,陣前惱起關(guān)云長。
    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zhàn)袍飛蛺蝶。馬蹄到處鬼神嚎,目前一怒應(yīng)流血。
    梟雄玄德掣雙鋒,抖擻天威施勇烈。三人圍繞戰(zhàn)多時,遮攔架隔無休歇。
    喊聲震動天地翻,殺氣迷漫牛斗寒。呂布力窮尋走路,遙望家山拍馬還。
    倒拖畫桿方天戟,亂散銷金五彩幡。頓斷絨絳走赤兔,翻身飛上虎牢關(guān)。
    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yuǎn)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guān)。
    忠義慨然沖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dú)行斬將應(yīng)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
    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dú)退曹家百萬兵。
    長坂橋邊怒氣騰,一聲虎嘯退曹兵。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應(yīng)傳萬載名。
    生獲嚴(yán)顏勇絕倫,惟憑義氣服軍民。至今廟貌留巴蜀,社酒雞豚日日春。
    藐視吳臣若小兒,單刀赴會敢平欺。當(dāng)年一段英雄氣,尤勝相如在澠池。
    夜半征鼙響震天,襄樊平地作深淵。關(guān)公神算誰能及,華夏威名萬古傳。
    漢末才無敵,云長獨(dú)出群: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云。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
    人杰惟追古解良,士民爭拜漢云長。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
    氣挾風(fēng)雷無匹敵,志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夕陽。
    贊嘆趙云詩: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dāng)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昔年救主在當(dāng)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昔日戰(zhàn)長坂,威風(fēng)猶未減。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
    鬼哭與神號,天驚并地慘。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dú)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dāng)陽救主雄。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guān)張。漢水功勛在,當(dāng)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yīng)流百世芳。
    贊嘆孫權(quán)詩:
    馳驟龍駒氣概多,二人并轡望山河。東吳西蜀成王霸,千古猶存駐馬坡。
    的盧當(dāng)日跳檀溪,又見吳侯敗合淝。退后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
    紫髯碧眼號英雄,能使臣僚肯盡忠。二十四年興大業(yè),龍盤虎踞在江東。
    贊嘆呂布、貂嬋詩:
    原是昭陽宮里人,驚鴻宛轉(zhuǎn)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
    按徹《梁州》蓮步穩(wěn),好花風(fēng)裊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紅牙催拍燕飛忙,一片行云到畫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
    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
    溫侯神射世間稀,曾向轅門獨(dú)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號猿直欲勝由基。
    虎筋弦響弓開處,雕羽翅飛箭到時。豹子尾搖穿畫戟,雄兵十萬脫征衣。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dāng)年呂布受擒時: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yǎng)鷹休飽昔無疑。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贊嘆周瑜詩:
    魏吳爭斗決雌雄,赤壁樓船一掃空。烈火初張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嘆前朝割據(jù)忙。南士無心迎魏武,東風(fēng)有意便周郎。
    赤壁遺雄烈,青年有俊聲。弦歌知雅意,杯酒謝良朋。
    曾謁三千斛,常驅(qū)十萬兵。巴丘終命處,憑吊欲傷情。
    贊嘆黃忠詩:
    將軍氣概與天參,白發(fā)猶然困漢南。至死甘心無怨望,臨降低首尚懷慚。
    寶刀燦雪彰神勇,鐵騎臨風(fēng)憶戰(zhàn)酗。千古高名應(yīng)不泯,長隨孤月照湘潭。
    蒼頭臨大敵,皓首逞神威。力趁雕弓發(fā),風(fēng)迎雪刃揮。
    雄聲如虎吼,駿馬似龍飛。獻(xiàn)馘功勛重,開疆展帝畿。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zhèn)蜀中。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四
    1、超群絕倫(關(guān)羽):形容高出眾人之上,沒有人能與其相比。
    2、老牛舐犢(楊修的父親楊彪):比喻父母愛撫子女。
    3、谷口風(fēng)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
    4、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圣主尋。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5、伏弩齊飛萬點(diǎn)星,木門道上射雄兵。至今劍閣行人過,猶說軍師舊日名。
    6、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兩個兒子):比喻國家或集體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員當(dāng)然不能幸免。
    7、車載斗量(吳國的`中大夫趙咨):形容數(shù)量很多并不稀罕。
    8、勢如破竹(杜預(yù)):比喻軍隊(duì)一路連打勝仗,形勢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樣的順利。
    9、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此日傾。虎帳不聞施號令,麟臺惟顯著勛名。
    10、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后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11、孔明妙算勝孫龐,耿若長星照一方。進(jìn)退行兵神莫測,陳倉道口斬王雙。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學(xué)問高,文采好。
    13、一身是膽(趙云):攻取漢中時,趙云偃旗息鼓大敗曹操,得到劉備贊揚(yáng),稱贊子龍一身都是膽。形容膽量極大。
    14、堅(jiān)壁清野(曹操的謀士荀彧)指餓死、困死敵人的一種作戰(zhàn)方法。
    15、如嚼雞肋(楊修)比喻很乏味。
    16、空余門下三千客,辜負(fù)胸中十萬兵。好看綠陰清晝里,于今無復(fù)雅歌聲!
    17、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學(xué)高超,文思敏捷。
    18、顧曲周郎(吳國都督周瑜):指精通音樂戲曲的人。
    19、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diǎn)到今疑。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五
    出言不遜、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
    堅(jiān)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計。
    如魚得水、髀肉復(fù)生、如飲醇醪、步步為營、偃旗息鼓、七步成詩、三國歸晉、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zhàn)、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1.張飛見了,更不打話,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zhàn)到數(shù)合,玄德掣雙股劍麾兵大進(jìn),于禁敗走。張飛當(dāng)前追殺,直到徐州城下。
    2.早有人來濮陽報呂布,說曹操被火燒傷肢體,到寨身死。布隨點(diǎn)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將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死戰(zhàn)得脫,折了好些人馬;敗回濮陽,堅(jiān)守不出。
    3.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4.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yuǎn)遠(yuǎn)依山下寨,未敢輕進(jìn)。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5.曹操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眾將出,陳兵于野。操立馬于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
    6.曹操撥轉(zhuǎn)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典韋。韋擁護(hù)曹操,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韋用戟撥開,飛馬冒煙突火先出。曹操隨后亦出。
    7.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guān)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曹操因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quán)且罷兵。
    8.時約初更,月光未上。只聽得西門上吹贏殼聲,喊聲忽起,門上火把燎亂,城門大開,吊橋放落。曹操爭先拍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見一人,操知是計,忙撥回馬,大叫:“退兵!”
    9.兩人到門邊,城上火炮滾下,樂進(jìn)馬不能入。典韋冒煙突火,又殺入去,到處尋覓。
    10.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11.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
    12.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zhàn)。斗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13.曹操于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
    14.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張超自刎,張邈投袁術(shù)去了。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話下。
    15.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里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zhuǎn)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
    16.陶謙勞軍已畢,趙云辭去,玄德執(zhí)手揮淚而別??兹?、田楷亦各相別,引軍自回。玄德與關(guān)、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17.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jǐn)巢贿^,回馬望城中走。
    18.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9.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zhàn)?被袁軍圍困,曹操語。
    20.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25.愿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諸葛亮語。
    27.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28.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quán)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隆中對。
    29.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31.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間耳!——楊彪對朱儁語。
    32.君憂則臣辱,君辱則臣死!——吳質(zhì)語。
    33.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六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初出茅廬、刮目相待、名不虛傳、吳下阿蒙、手不釋卷、旦夕之危、如魚得水。
    1、強(qiáng)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酌鲗O權(quán)(魯縞,魯國的絲織品,據(jù)說是最薄的。強(qiáng)力的弩劍到了射程終了時,已經(jīng)沒有力量了,即使是魯縞也不能穿破。)。
    3、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關(guān)羽)。
    4、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禰衡)。
    5、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6、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評孫權(quán))。
    7、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說孫權(quán)。
    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曹操。
    9、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
    10、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11、夫?yàn)橹斡畜w,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孫策)。
    1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3、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達(dá)。
    14、馬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獎?。
    1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劉備)。
    16、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評趙云)。
    17、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雖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總覺得惜。)。
    1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對劉禪)。
    19、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20、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劉備。
    21、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2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23、韓盧,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交之獲也。——韓盧,天下跑的最快的獵犬,東郭是海內(nèi)的狡兔,韓盧追東郭二者都精疲力盡,死于山下,過路的農(nóng)夫不費(fèi)一點(diǎn)力氣把它們撿走了。
    24、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敦)。
    26、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張飛)。
    27、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guān)羽評張飛)。
    28、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
    29、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袁紹)。
    30、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jié)義)。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七
    1.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張超自刎,張邈投袁術(shù)去了。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話下。
    2.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里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zhuǎn)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
    3.陶謙勞軍已畢,趙云辭去,玄德執(zhí)手揮淚而別。孔融田楷亦各相別,引軍自回。玄德與關(guān)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4.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jǐn)巢贿^,回馬望城中走。
    6.縱有埋伏,有何懼哉!--關(guān)羽麥城突圍時。
    8.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許劭對曹操語。
    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對諸葛亮語。
    10.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梁,吾去一臂也!諸葛亮語。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位極人臣、作奸犯科。
    初出茅廬、刮目相待、名不虛傳、吳下阿蒙、手不釋卷、旦夕之危。
    時秋末冬初、涼風(fēng)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如魚得水、靈機(jī)一動。
    殺牛宰羊、除狼得虎、人心渙散、愈戰(zhàn)愈勇、不出所料、偃旗息鼓。
    英勇無比、無人可敵、不分勝負(fù)、乘勝追擊、無力再戰(zhàn)。
    據(jù)為已有、拔寨而去、損兵折將、四分五裂、連年不息。
    單槍匹馬、目瞪口呆、談笑自若、憂心如焚、萬種風(fēng)情。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八
    1、孫策換回黃祖,迎接靈柩,罷戰(zhàn)回江東,葬父于曲阿之原。喪事已畢,引軍居江都,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漸漸投之。不在話下。
    2、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3、身雖死,名可垂于竹帛也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
    4、出言不遜。
    6、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曹操)。
    7、(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9、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10、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
    12、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13、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14、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5、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6、《三國演義》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吧?它是“四大名著”之一。說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魏、蜀、吳三國興起、衰亡的歷史過程。同時點(diǎn)明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巨著是出于元末明初,陳壽寫的《三國志》,后羅貫改編,又改名《三國演義》,真實(shí)地再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風(fēng)云畫卷。文中篇章較多,而我今天介紹的是“桃園三結(jié)義”。
    1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8、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諸葛亮。
    19、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20、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劉備)。
    21、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2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3、吾手中寶刀卻不老!(黃忠)。
    24、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25、初出茅廬、刮目相待、名不虛傳、吳下阿蒙、手不釋卷、旦夕之危、如魚得水。
    26、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27、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對劉備)。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九
    妄自菲薄、智取陳倉、七擒七縱、六出祁山、舌戰(zhàn)群儒、單刀赴會、得隴望蜀、負(fù)重致遠(yuǎn)。
    堅(jiān)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大器晚成、才占八斗、出言不遜。
    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后患無窮。
    三顧茅廬、初出茅廬、虎踞龍盤、集思廣益、鞠躬盡瘁、望梅止渴、一臂之力、一手包辦。
    一舉兩得、一親芳澤、下筆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刮目相待、名不虛傳、手不釋卷、旦夕之危、恣意妄為。
    1、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6、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7、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10、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11、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12、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3、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14、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5、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16、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7、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1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1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0、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21、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22、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2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24、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25、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6、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27、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28、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29、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0、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31、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32、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jǐn)巢贿^,回馬望城中走。
    33、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34、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
    35、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6、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
    37、兩人到門邊,城上火炮滾下,樂進(jìn)馬不能入。典韋冒煙突火,又殺入去,到處尋覓。
    38、曹操于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
    39、時秋末冬初,涼風(fēng)透骨;黃昏將近,哭聲遍野。至四更時分,只聽得西北喊聲震地而來。
    40、曹操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眾將出,陳兵于野。操立馬于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
    41、這一場殺:趙云懷抱后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前后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
    42、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43、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yuǎn)遠(yuǎn)依山下寨,未敢輕進(jìn)。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44、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zhàn)。斗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45、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46、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張超自刎,張邈投袁術(shù)去了。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話下。
    47、張飛見了,更不打話,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zhàn)到數(shù)合,玄德掣雙股劍麾兵大進(jìn),于禁敗走。張飛當(dāng)前追殺,直到徐州城下。
    48、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里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zhuǎn)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
    49、正走之間,見一將手提鐵槍,背著一口劍,引十?dāng)?shù)騎躍馬而來。趙云更不打話,直取那將。交馬只一合,把那將一槍刺倒,從騎皆走。
    50、陶謙勞軍已畢,趙云辭去,玄德執(zhí)手揮淚而別??兹谔锟喔飨鄤e,引軍自回。玄德與關(guān)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51、孫策換回黃祖,迎接靈柩,罷戰(zhàn)回江東,葬父于曲阿之原。喪事已畢,引軍居江都,招賢納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漸漸投之。不在話下。
    52、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zhàn)。斗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操回寨,重賞典韋,加為領(lǐng)軍都尉。
    53、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guān)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曹操因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quán)且罷兵。
    54、卻說張飛拍馬趕到關(guān)下,關(guān)上矢石如雨,不得進(jìn)而回。八路諸侯,同請玄德關(guān)張賀功,使人去袁紹寨中報捷。紹遂移檄孫堅(jiān),令其進(jìn)兵。堅(jiān)引程普黃蓋至袁術(shù)寨中相見。
    55、曹操撥轉(zhuǎn)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典韋。韋擁護(hù)曹操,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韋用戟撥開,飛馬冒煙突火先出。曹操隨后亦出。
    56、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57、早有人來濮陽報呂布,說曹操被火燒傷肢體,到寨身死。布隨點(diǎn)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將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死戰(zhàn)得脫,折了好些人馬;敗回濮陽,堅(jiān)守不出。
    58、約十余合,云不敢戀戰(zhàn),奪路而走。背后張合趕來,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一聲,連馬和人,顛入土坑之內(nèi)。張合挺槍來刺,忽然一道紅光,從土坑中滾起,那匹馬平空一躍,跳出坑外。
    59、時約初更,月光未上。只聽得西門上吹贏殼聲,喊聲忽起,門上火把燎亂,城門大開,吊橋放落。曹操爭先拍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見一人,操知是計,忙撥回馬,大叫:“退兵!”
    60、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又早新春。乃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關(guān)張聞之不悅,遂一齊入諫玄德。正是:高賢未服英雄志,屈節(jié)偏生杰士疑。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十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三國演義好詞好句大全,歡迎閱讀。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6、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10、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3、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3、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24、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5、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26、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7、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2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
    31、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3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3、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3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3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7、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3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十一
    妄自菲薄、智取陳倉、七擒七縱、六出祁山、舌戰(zhàn)群儒、單刀赴會、得隴望蜀、負(fù)重致遠(yuǎn)。
    出言不遜、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
    堅(jiān)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計。
    如魚得水、髀肉復(fù)生、如飲醇醪、步步為營、偃旗息鼓、七步成詩、三國歸晉、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zhàn)、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畫餅充饑、望梅止渴、屈指可數(shù)、明眸善睞。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
    月明星稀、土崩魚爛、如入無人之境、如魚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對酒當(dāng)歌。
    2、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劉備對表語。
    3、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4、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yuǎn)遠(yuǎn)依山下寨,未敢輕進(jìn)。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5、曹操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眾將出,陳兵于野。操立馬于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
    6、曹操撥轉(zhuǎn)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典韋。韋擁護(hù)曹操,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韋用戟撥開,飛馬冒煙突火先出。曹操隨后亦出。
    7、蒼天已死,黃天當(dāng)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語。
    8、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轅門射戟前呂布語。
    9、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為報當(dāng)日之恩情,關(guān)羽放了曹操,后世的評價。
    10、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關(guān)羽借呂蒙口罵孫權(quán)。
    11、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guān)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曹操因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quán)且罷兵。
    12、時約初更,月光未上。只聽得西門上吹贏殼聲,喊聲忽起,門上火把燎亂,城門大開,吊橋放落。曹操爭先拍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見一人,操知是計,忙撥回馬,大叫:“退兵!”
    13、兩人到門邊,城上火炮滾下,樂進(jìn)馬不能入。典韋冒煙突火,又殺入去,到處尋覓。
    14、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15、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
    16、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zhàn)。斗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17、曹操于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
    18、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張超自刎,張邈投袁術(shù)去了。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話下。
    19、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里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zhuǎn)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
    20、陶謙勞軍已畢,趙云辭去,玄德執(zhí)手揮淚而別??兹谔锟喔飨鄤e,引軍自回。玄德與關(guān)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十二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6、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10、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3、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3、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24、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5、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26、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7、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2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
    31、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3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3、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3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3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7、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3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分享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都有哪些吧!三國演義中好詞東漢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馬亂,群雄競起。......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十三
    2、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3、城外百姓,扶老攜幼,哭聲大震,各逃生命。
    4、徒勞上將揮神筆,經(jīng)見降王走傳車。
    5、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6、偷生腐儒,自古安有降天子哉。
    7、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8、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9、留馬超守漢中防魏,李嚴(yán)駐白帝防吳。諸葛領(lǐng)兵五十萬,下南蠻。此時南方邊境,守將與蠻王勾結(jié),共享太平。故平蠻需先下邊城。邊城有三將,諸葛施反間計,不費(fèi)一兵一卒,殺其二,留其一論功行賞。反間計用的好,定要借他人之口,恰當(dāng)時間點(diǎn),輔以連環(huán)計,在對象最糾結(jié)的時候,造假證,點(diǎn)燃引線。
    11、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12、號哭之聲,聞數(shù)十里。
    13、英敏過人。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18、蠻王三路大軍出,須臾俱敗。蠻王急,提兵親征,亦被擒。此處用的皆是詐敗誘敵,甕中捉鱉之計。
    19、第一百十八回哭祖廟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爭功。
    20、帳下諸將,一起怨恨,咬牙怒目,須發(fā)倒豎,拔刀砍石。
    2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3、本回主要講了魏軍大將鄧艾率軍攻打西蜀,劉禪不戰(zhàn)而降。鄧艾居功自傲,司馬昭安排鐘會監(jiān)視鄧艾。文中好詞好句有:兵微將寡,難以迎敵。
    24、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27、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28、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29、諸葛丞相代行王令,事無大小,皆親力親為。劉禪亦順其自然,樂得天下太平。逢天公作美,川地連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倉庫殷實(shí)。且蜀吳新和,魏兵新敗,三國正處短暫和平期。萬事已備,再不征蠻,更待何時。
    30、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31、豆在釜中泣。
    32、本是同根生,
    33、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十四
    2、三顧茅廬、髀肉復(fù)生、如魚得水、下筆成章、不出所料、樂不思蜀。
    3、顧曲周郎、文思泉涌、兵貴神速、吳下阿蒙、孑然一生、集思廣益。
    4、作奸犯科、偃旗息鼓、一親芳澤、明眸善睞、月明星稀、五內(nèi)如焚。
    5、伯仲之間、旦夕之危、超群絕倫、人生如寄、一手包辦、手不釋卷。
    6、望梅止渴、才占八斗、智取陳倉、屈指可數(shù)、七步成詩、勢如破竹。
    7、如入無人之境、步步為營、名不虛傳、敝帚千金、探囊取物、對酒當(dāng)歌。
    8、舌戰(zhàn)群儒、一舉兩得、初出茅廬、得隴望蜀、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
    9、一臂之力、一身是膽、如嚼雞肋、刮目相待、后患無窮、位極人臣。
    10、同符合契、出言不遜、如飲醇醪、車載斗量、鞠躬盡瘁、仰人鼻息。
    1)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懿?。
    2)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3)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曹操)。
    4)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對劉備)。
    5)吾手中寶刀卻不老!(黃忠)。
    6)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關(guān)羽)。
    7)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禰衡)。
    8)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9)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評孫權(quán))。
    10)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說孫權(quán)。
    1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12)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關(guān)羽。
    14)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嚴(yán)顏)。
    15)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反取?BR>    16)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17)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18)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19)韓盧,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交之獲也?!n盧,天下跑的最快的獵犬,東郭是海內(nèi)的狡兔,韓盧追東郭二者都精疲力盡,死于山下,過路的農(nóng)夫不費(fèi)一點(diǎn)力氣把它們撿走了。
    20)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敦)。
    22)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張飛)。
    23)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guān)羽評張飛)。
    24)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
    25)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袁紹)。
    26)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jié)義)。
    27)夫?yàn)橹斡畜w,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孫策)。
    28)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9)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達(dá)。
    30)馬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獎?。
    31)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劉備)。
    32)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評趙云)。
    33)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雖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總覺得惜。)。
    3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對劉禪)。
    35)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1、既生瑜,何生亮!
    2、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3、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4、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5、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6、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
    7、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8、智者務(wù)其實(shí),愚者爭虛名。
    9、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zhàn)?
    10、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11、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12、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3、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14、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5、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16、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17、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18、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
    19、拼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21、當(dāng)紹之強(qiáng),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
    22、袁紹雖強(qiáng),事多懷疑不決,何足憂乎!
    23、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
    24、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25、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26、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27、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2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30、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jié)。
    31、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32、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33、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34、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5、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
    36、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jī)不早,悔之晚矣。
    37、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38、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jǐn)巢贿^,回馬望城中走。
    39、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4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
    41、束兵秣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帶中。撞破鐵籠逃虎豹,頓開金鎖走蛟龍。
    42、血染征袍透紅甲,當(dāng)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幼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4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44、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吊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
    45、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46、當(dāng)時手足似瓜分,信斷音稀杳不聞。今日君臣重聚義,正如龍虎會風(fēng)云。
    47、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fēng)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
    48、臥龍南陽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蒼天既已生公瑾,塵世何須出孔明!
    49、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fā)權(quán)為首,方見曹瞞詐術(shù)深。
    50、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十五
    堅(jiān)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計。
    如魚得水、髀肉復(fù)生、如飲醇醪、步步為營、偃旗息鼓、七步成詩、三國歸晉、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zhàn)、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畫餅充饑、望梅止渴、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月明星稀、土崩魚爛、如魚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對酒當(dāng)歌、屈指可數(shù)、危在旦夕。
    1、既生瑜何生亮。
    2、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3、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4、血染征袍透甲紅,當(dāng)陽誰敢與爭鋒!
    5、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6、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7、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8、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9、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10、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
    11、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12、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13、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
    14、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15、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16、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7、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8、強(qiáng)中自有強(qiáng)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9、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
    20、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nèi)。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21、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22、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23、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2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25、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27、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8、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29、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30、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31、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32、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33、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34、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35、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6、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
    37、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38、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
    39、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40、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41、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
    4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43、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44、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45、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46、張飛見了,更不打話,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zhàn)到數(shù)合,玄德掣雙股劍麾兵大進(jìn),于禁敗走。張飛當(dāng)前追殺,直到徐州城下。
    47、早有人來濮陽報呂布,說曹操被火燒傷肢體,到寨身死。布隨點(diǎn)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將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死戰(zhàn)得脫,折了好些人馬;敗回濮陽,堅(jiān)守不出。
    48、云長早出,直取管亥。兩馬相交,眾軍大喊。量管亥怎敵得云長,數(shù)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于馬下。
    49、原來孔融、田楷兩路軍馬,懼怕曹兵勢猛,遠(yuǎn)遠(yuǎn)依山下寨,未敢輕進(jìn)。曹操見兩路軍到,亦分了軍勢,不敢向前攻城。
    50、曹操兵近濮陽,下住寨腳。次日,引眾將出,陳兵于野。操立馬于門旗下,遙望呂布兵到。
    51、曹操撥轉(zhuǎn)馬頭,望東門而走,正逢典韋。韋擁護(hù)曹操,殺條血路,到城門邊,火焰甚盛,城上推下柴草,遍地都是火,韋用戟撥開,飛馬冒煙突火先出。曹操隨后亦出。
    52、是年蝗蟲忽起,食盡禾稻。關(guān)東一境,每谷一斛,直錢五十貫,人民相食。曹操因軍中糧盡,引兵回鄄城暫住。呂布亦引兵出屯山陽就食。因此二處權(quán)且罷兵。
    53、時約初更,月光未上。只聽得西門上吹贏殼聲,喊聲忽起,門上火把燎亂,城門大開,吊橋放落。曹操爭先拍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見一人,操知是計,忙撥回馬,大叫:“退兵!”
    54、兩人到門邊,城上火炮滾下,樂進(jìn)馬不能入。典韋冒煙突火,又殺入去,到處尋覓。
    55、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56、城上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
    57、曹操正慌走間,正南上一彪軍到,乃夏侯惇引軍來救援,截住呂布大戰(zhàn)。斗到黃昏時分,大雨如注,各自引軍分散。
    58、曹操于黃昏時分,引軍至西寨,四面突入。寨兵不能抵擋,四散奔走,曹操奪了寨。
    59、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張超自刎,張邈投袁術(shù)去了。山東一境,盡被曹操所得。安民修城,不在話下。
    60、說曹操見典韋殺出去了,四下里人馬截來,不得出南門;再轉(zhuǎn)北門,火光里正撞見呂布挺戟躍馬而來。操以手掩面,加鞭縱馬竟過。
    61、陶謙勞軍已畢,趙云辭去,玄德執(zhí)手揮淚而別??兹凇⑻锟喔飨鄤e,引軍自回。玄德與關(guān)、張引本部軍來至小沛,修葺城垣,撫諭居民。
    62、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jǐn)巢贿^,回馬望城中走。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十六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nèi)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1、既生瑜,何生亮!
    2、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3、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4、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5、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6、皆輕佻果躁,隕身致敗。
    7、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
    8、智者務(wù)其實(shí),愚者爭虛名。
    9、前無去路,諸軍何不死戰(zhàn)?
    10、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11、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
    12、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3、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14、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5、不學(xué)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16、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17、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18、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
    19、拼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21、當(dāng)紹之強(qiáng),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
    22、袁紹雖強(qiáng),事多懷疑不決,何足憂乎!
    23、為將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
    24、勇將不怯死以茍免,壯士不毀節(jié)而求生。
    25、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26、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27、此時人困馬乏,大家面面相覷,各欲逃生。
    28、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30、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jié)。
    31、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
    32、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33、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34、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yè),幾與草木同腐乎?
    35、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
    36、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jī)不早,悔之晚矣。
    37、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38、操即使典韋出馬,直取侯成。侯成抵?jǐn)巢贿^,回馬望城中走。
    39、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4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
    三國演義的好詞好句和讀后感篇十七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
    4、賠了夫人又折兵。
    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6、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7、大丈夫生于天地間,不識其主而事之,是無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豐。
    8、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馬謖)。
    9、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守節(jié)無虧,于家有補(bǔ);教子多方,處身自苦;氣若丘山,義出肺腑;贊美豫州,毀觸魏武;不畏鼎鑊,不懼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劍同流,斷機(jī)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賢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贊》(徐庶之母)。
    11、強(qiáng)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酌鲗O權(quán)(魯縞,魯國的絲織品,據(jù)說是最薄的`。強(qiáng)力的弩劍到了射程終了時,已經(jīng)沒有力量了,即使是魯縞也不能穿破。)。
    13、吾觀顏良,如插標(biāo)賣首耳。(關(guān)羽)。
    14、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禰衡)。
    15、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16、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評孫權(quán))。
    17、將軍外托服從之名,內(nèi)懷疑貳之見,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孔明說孫權(quán)。
    1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曹操。
    19、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jī),吞吐天地之志也?!懿?。
    20、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21、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
    2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fā)狂吟!——周瑜。
    23、韓盧,東郭自困于前,而遺田交之獲也。——韓盧,天下跑的最快的獵犬,東郭是海內(nèi)的狡兔,韓盧追東郭二者都精疲力盡,死于山下,過路的農(nóng)夫不費(fèi)一點(diǎn)力氣把它們撿走了。
    24、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敦)。
    26、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張飛)。
    27、吾弟張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guān)羽評張飛)。
    28、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
    29、大丈夫愿臨陣斗死,豈可入墻而望活乎。(袁紹)。
    30、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jié)義)。
    31、夫?yàn)橹斡畜w,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孫策)。
    3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3、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達(dá)。
    34、馬之將亡!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獎?。
    35、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xù)?(劉備)。
    36、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湓u趙云)。
    37、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雖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總覺得惜。)。
    3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對劉禪)。
    39、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40、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劉備。
    41、聽兄一言,使我茅塞頓開,如撥云見日——呂布(李肅說呂布反叛丁原后)。
    42、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水鏡曰劉備(語出《論語》盡管只有十來戶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講忠信的人)。
    43、寧教我負(fù)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fù)我。(曹操)。
    44、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對劉備)。
    45、吾手中寶刀卻不老?。S忠)。
    4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諸葛亮)。
    47、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所?!P(guān)羽。
    49、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嚴(yán)顏)。
    50、大丈夫生于亂世,當(dāng)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反取?BR>    51、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52、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