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期語文教案(專業(yè)19篇)

字號:

    編寫教案需要對教材進行仔細研究和分析,具備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和方法。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案范文庫中包含了豐富多樣的教案樣本,希望能夠激發(fā)大家的教學創(chuàng)意。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一
    教案通常又叫課時計劃,包括時間、方法、步驟、檢查以及教材的組織等。它是教學成功的重要依據(jù)。
    1、了解作者,積累字詞,熟悉文章內(nèi)容。。
    2、培養(yǎng)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3、感悟斑羚在危急關(guān)頭勇于自我犧牲的精神。
    1、理解斑羚飛渡的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感悟斑羚在危急關(guān)頭勇于自我犧牲的精神,理解人和動物的關(guān)系,激發(fā)學生珍視生活、關(guān)愛動物的情感,增強保護動物的責任感。
    學習過程
    (1)為下列加點字注音:
    悲愴()嫻熟()逞能()肌腱()
    恍惚()迥然不同()參差()眼花繚亂()
    (2)解釋下列詞語
    1嫻熟:
    2恍惚:
    3進退維谷:
    4迥然不同:
    5一塵不染:
    6略勝一籌:
    本文選自《》,作者,原名,祖籍,1952年生于上海,1980年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所著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充滿哲理內(nèi)涵,風格獨特,被冠以“中國動物小說之王”。
    1、指名朗讀課文。
    2、請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按照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的順序復述)
    3、斑羚為什么要飛渡?
    1、文中的斑羚沒有姓名,作者是如何說清楚的?
    2、文中所描繪的斑羚是一群怎樣的斑羚?
    1、聽寫生字、生詞。
    2、復述課文內(nèi)容(重點是飛渡的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不看動物世界?
    師: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講一個動物世界的故事。這個故事發(fā)生在西藏,一天,一只肥碩的藏羚羊被獵人發(fā)現(xiàn)了。奇怪的是他并沒有逃跑,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獵人,然后沖著獵人前行兩步,兩條前腿一彎,撲通跪下了。與此同時,兩行長淚從他的眼中流了出來。獵人呢,并沒有被他的憐憫所打動。槍聲響起,藏羚羊應(yīng)聲倒地,到最后仍是跪拜的姿勢,兩行淚跡仍然清晰的流著。
    同學們,請同學們猜猜看,藏羚羊為什么下跪,是怕死嗎?
    不是
    師;我被這慈母的跪拜深深地震撼了??梢?在動物的世界里,
    也充滿了濃濃的親情與厚意。
    師:今天,我么么要學習的這篇文章《斑羚飛渡》,再一次將這動物世界中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獻給大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動人的故事。
    1、聽寫生字詞
    2、復述課文內(nèi)容(重點強調(diào)怎么飛渡過去的,學生復述完以后,賞析flash,電腦演示飛渡的全過程)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斑羚飛渡的悲壯美,課文中的第幾段把斑羚飛渡的過程寫的最具體?是不是課文中的第九段?(這樣悲壯的一幕,作者是怎樣把他寫的生動、真實、感人呢?)我們一塊來賞析這一段。(課文中的第九段之所以把斑羚飛渡的悲壯美寫的如此)
    1.找出主要的動詞。找出運用修辭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
    師;這些動詞那你寫得好,不用這些動詞或者換掉好不好。
    生:不能。
    師:對,這些動詞能夠把斑羚飛渡的過程具體而又生動。那么再讀這些動詞的時候應(yīng)該怎么樣?(生:重讀)
    師;誰愿意來讀一下,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飛奔起來,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教師評價學生朗讀的內(nèi)容
    師:又寫了哪些比喻句呢?
    生:讀出比喻句。
    你認為人類應(yīng)該怎樣和動物和諧共處?
    六
    1、熟記本課字詞。
    2、預習下節(jié)課內(nèi)容。
    1、通過復述斑羚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品讀斑羚飛渡的細節(jié)描寫,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
    3、體會本文詳略得當?shù)?敘述與具體生動的描寫。
    4、領(lǐng)會動物之間老斑羚那種在危急關(guān)頭勇于自我犧牲的精神和悲壯,領(lǐng)會文章的深刻主題。
    1、體會本文詳略得當?shù)臄⑹雠c具體生動的描寫。
    2、領(lǐng)會動物之間老斑羚那種在危急關(guān)頭勇于自我犧牲的精神和悲壯,體會文章深刻的主題。
    2、文中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很是精彩,而14、15兩段則運用了________描寫,它通過作者的________,贊美了斑羚的精神。
    根據(jù)你預習課文的情況,在頭腦中快速地組織一下,準備復述課文。(可從斑羚為什么要飛渡、斑羚用什么方法飛渡、斑羚飛渡的結(jié)果怎樣三方面來組織語言)
    1、文章那么多只斑羚飛渡,作者是如何安排詳略的?
    3、鐮刀頭羊是這場飛渡的組織者,文中重點寫了它的哪些表現(xiàn)?談?wù)勀銓︾牭额^羊的印象。
    4、文中“彩虹”這一意象一共出現(xiàn)了幾次?從文中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并且說一下“彩虹”的作用。
    通過本文學習我們從斑羚身上能學到哪些品質(zhì)?從人身上我們又能想到哪些呢?
    從斑羚身上我們能學到:
    從人身上我們又能想
    藏羚羊跪拜
    一天大清早,老獵人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準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突然瞅見兩步之遠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只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涌上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zhuǎn)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只肥壯的藏羚羊并沒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后沖著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汨從藏羚羊眼里流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板機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區(qū)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BR>    此時藏羚羊給老獵人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板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臥的姿勢,眼里的兩行汨跡了然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xiàn)著給他下跪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么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唯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鋪上的他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只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得叫出了聲,手中的刀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地臥著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經(jīng)成形,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方才明白為什麼那只藏羚羊要彎下笨重的身子給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的一條命,以保全懷在腹腔中小藏羚羊的生命啊!
    讀完這篇關(guān)于藏羚羊的文章之后,你又有什么感想呢?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二
    (一)、談雪景,引入新課,揭題:
    引導學生描繪雪景,并用一兩句話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生交流)相機引入1936年2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在陜北的清澗縣,_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蒼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蕩,寫下詠雪的詞。詞中展現(xiàn)了塬上怎樣的雪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教師揭示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wù):
    (目標同上)引導學生明確。
    (三)、誦讀詩詞,整體感知,感受其音樂美:
    1.教師范讀全詞(或放朗誦錄音),學生聆聽范讀,客觀評價優(yōu)點及不足。
    2.學生明確字音及停頓,自由朗讀詩詞,讀出詩詞的節(jié)奏美、韻律美、情感美,并想象詩詞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詩詞所表達的感情。請學生多次齊讀這首詞,教師把握學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讀問題。
    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心得導入。
    1.結(jié)合本地的氣候特征,引導學生展開對“雪景”的描繪。學生暢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時代環(huán)境,會賦予雪景不同的特點,1936年2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在陜北的清澗縣,_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觀賞風光。面對雪原壯景,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詞,抒發(fā)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英雄的壯志豪情。1945年發(fā)表于重慶《新民晚報》,引起極大轟動。
    今天我們有幸來欣賞學習這“偉大的篇章”——《沁園春雪》。
    (學生接觸古典詩詞不多,對此的興趣愛好尚未形成,對_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層面。設(shè)計這段導語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學們對古典詩詞的興趣,了解_作為古典詩詞愛好者和偉大詩人的一面。)。
    二、聽范讀,正讀音,感受氣勢。
    1.學生出示生字詞,教師選有代表性的用實物投影展示,請學生讀準每個字音,教師示范,學生糾正自己的讀音,重點注意下列字的發(fā)音。
    2.聽第二遍時,請想象一下詞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所表達的情懷。
    (在掃除文字障礙的同時,讓學生對全詞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這樣可以一開始就給學生形成感性上的認識,通過范讀給全詞定下一個磅礴大氣的基調(diào),也為學生即將進行的朗讀樹立一個較好的模仿的范例。)。
    三、讀課文,理解詞意。
    (一)學生自由朗讀全詞,要求讀準確、流暢。
    (二)齊讀上闋,感知內(nèi)容。
    1.大家看上闋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上闋主要描寫北國雪景。學生可能用找上闋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國風光”,教師可從準確性的角度引導學生明確“風光”可指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太寬泛,不準確。
    2.哪個字在上闋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內(nèi)容的作用?
    “望”字。在古詩詞中,這叫“一字領(lǐng)起”,俗稱“領(lǐng)字”。一般上下闋各有一個,讀詩詞要注意找出領(lǐng)字。
    (“望“字應(yīng)該好找,但教學不應(yīng)停留在找出這個領(lǐng)字,教師還是應(yīng)當適當傳授一些有關(guān)知識,但應(yīng)點到即止,不可深究。)。
    3.那么,“望”字在文中領(lǐng)起了哪幾句話?作者抓住哪些具體的事物來寫的?
    從“長城內(nèi)外”到“試比高”。長城、大河、群山、高原。
    想象。
    5.想象僅限于這幾句嗎?
    還有后三句。
    6.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展開想象,是閉上眼睛想,把詩人所描繪的雪景由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在“大屏幕”上呈現(xiàn)出來,然后再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作家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闭軐W家黑格爾說:“想象是最杰出的藝術(shù)本領(lǐng)?!爆F(xiàn)在看哪位同學的腦海中綻開的想象的花朵最美麗。
    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中說,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這是一個很好的在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訓練學生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契機,學生在想象和表達的過程中作者蘊涵其中的情感也能得到感悟。語文學習的三維目標能夠在此有機融合。)。
    (三)齊讀下闋,感知內(nèi)容。
    “惜秦皇漢武……射大雕”
    2.作者在文中評論的歷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們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請幾位學生簡單介紹,其他同學和教師都可作補充。
    (相應(yīng)歷史知識的介紹有助于理解詞的內(nèi)容,也應(yīng)幫學生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發(fā)揮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在充分肯定學生歷史知識豐富的同時為學生不完善的介紹作補充。)。
    3.作者在評論這些帝王時又用了哪個領(lǐng)字?管到哪句?
    惜?!爸蛔R彎弓射大雕”。
    4.結(jié)合原文與你自己的理解,體會一下這個“惜”字都有那些意味?(討論)。
    5.請部分學生代表小組發(fā)言。
    學生的發(fā)言可能不夠全面,教師可通過引導學生體會重點字詞的方法全面的看問題。如:從“略輸文采,稍遜風_”、“只識彎弓射大雕”,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在武功方面還可以,但在“文學才華”(這里不僅指個人的文學才華,還指治理國家方面)方面就差一些。從“略輸”、“稍遜”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這些古代帝王的豐功偉績,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他們曾起過一定的作用。是歷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學生的發(fā)言還可能不夠深人,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原因,結(jié)合時代背景等方法使思考更深入。如:這些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由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造成的。作者惜前人(對前人表示惋惜),就包含著后來者必然居上的偉大氣概。自信自己必定勝過前人。
    6.在下闋中,作者有沒有直接抒發(fā)這一觀點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當學生的發(fā)言或片面或膚淺時,教師不應(yīng)一概否定或越俎代庖直接說出答案,而應(yīng)在部分肯定的基礎(chǔ)上指出其不足,同時教給方法,注意引導,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繼續(xù)主動積極的思維,并在今后的思考中運用這些方法舉一反三。)。
    學生可能直接從注釋中照搬“指能建功立業(yè)的英雄人物”,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時代背景說具體。“無產(chǎn)階級及其革命領(lǐng)袖和人民大眾”或“當代英雄”。
    作者是怎樣將上闋的寫景與下闋的議論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的?(從文中找出)。
    “江山……折腰?!?BR>    9.這句話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敖背薪由衔牡膶懢埃偨Y(jié)上文,“引無”領(lǐng)起下文,正因為有了這句話,才使這首詞的上下闋更加渾然地有機的成為了一個整體。
    (過渡句的作用應(yīng)具體分析,避免學生形成只會說空洞的套話的習慣。)。
    四、全班齊讀全詞,讀出感情。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三
    一、簡介作者、藤野先生和作品的寫作背景。1魯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魯迅(1881—1936),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寫作了許多小說、雜文、散文、詩歌、日記、書信、論著,這些都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的寶貴財富。課文《藤野先生》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冻ㄏκ啊罚囚斞赣?920xx年2月至11月間寫作的十篇回憶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陸續(xù)發(fā)表時,總題為《舊事重提》;1920xx年5月,編印成書時改題為《朝花夕拾》。這是魯迅回憶青少年時代生活經(jīng)歷的一組文章?!短僖跋壬穼懹?920xx年10月12日。當時作者正在廈門大學任教。魯迅是應(yīng)廈門大學聘請于1920xx年8月26日離開北京南下到上海,同年9月4日到達廈門的。1920xx年3月18日,北洋段祺瑞執(zhí)政府的衛(wèi)隊血腥屠殺愛國請愿學生,死47人,傷300多人,女師大學生劉和珍、楊德群就是其中的兩個殉難者。魯迅說“三月十八日,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北洋政府血腥鎮(zhèn)壓愛國者的當天下午,就下了通緝令,抨擊過北洋政府及其首領(lǐng)的魯迅,自然是被列入這個通緝名單的。后馮玉祥的國民軍把段祺瑞趕下臺,而奉軍又攻進北京,趕走國民軍。奉軍進北京,騷擾百姓,奸淫擄掠,大肆逮捕和殺害進步人士。北京成了一個充滿恐怖和令人窒息的地方。魯迅遭到北洋軍閥反動政府的迫害。這年的七月,魯迅接到廈門大學的任教聘請,8月離開北京去廈門。本文是魯迅離別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寫的。2魯迅留學日本的目的和有關(guān)情況?!短僖跋壬芬晃?,回憶的是作者魯迅于1920xx年至1920xx年在日本留學時的一段生活經(jīng)歷和往事。1920xx年春,魯迅在南京陸師學堂附設(shè)的礦路學堂畢業(yè)后,在學堂總辦俞明震的帶領(lǐng)下和幾位同學一道去日本留學,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920xx年到日本后,先在學日文,1920xx年4月畢業(yè)后,他按原定志愿到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醫(yī)。這是魯迅經(jīng)過鄭重考慮后作出的選擇。1920xx年春,魯迅決心改變自己的生活道路,棄醫(yī)從文,于是離開仙臺到東京。1920xx年6月,難違母命,他回國結(jié)婚,幾天后復回東京。1920xx年回國。魯迅出國前后,中國正迅速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祖國面臨日甚一日的危亡形勢。作者東渡日本前,1894年爆發(fā)中日甲午戰(zhàn)爭;1920xx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我國。這兩次戰(zhàn)爭,最后都是以中國割地賠款而告終。魯迅到日本后,1920xx年至1920xx年,爆發(fā)日俄戰(zhàn)爭,這是日本和俄國兩個帝國主義列強為了爭奪中國的東北而發(fā)生的戰(zhàn)爭。魯迅出國留學和后來棄醫(yī)從文,都是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魯迅早在故鄉(xiāng)紹興的青年時代,就在探索人生的道路,立志“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南京求學時期的他,和許多先進的中國人一樣在思考、探索國家民族出路。他們的結(jié)論是:“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魯迅東渡日本不久,便立下了宏大志向:“我以我血薦軒轅”。他要把滿腔的熱血奉獻給祖國。他是一位深沉的愛國者,又是一個科學救國論者。他先選擇了醫(yī)學。他說:“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fā)端于西方醫(yī)學的事實”,后來便到“日本一個鄉(xiāng)間的醫(yī)學專門學?!睂W習,“預備卒業(yè)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zhàn)爭時候便去當軍醫(y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于維新的信仰”。(魯迅《吶喊?自序》)1920xx年,一個偶然的事件,成了他思想發(fā)展和改變志向的契機。魯迅:“有一回,我意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據(jù)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俄國做了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來賞鑒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jīng)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魯迅:《吶喊?自序》)魯迅的這一段經(jīng)歷和他棄醫(yī)從文的原因,他在《魯迅自傳》(這篇自傳是作者在1920xx年所作《自敘傳略》的基礎(chǔ)上于1930年增補修訂而成的)里是這樣寫的:我在礦路學堂畢業(yè)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學。“但待到在東京的預備學校畢業(yè),我已經(jīng)決意要學醫(yī)了。原因之一是因為我確知道了新的醫(yī)學對于日本維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進了仙臺(sendai)醫(yī)學專門學校,學了兩年。這時正值日俄戰(zhàn)爭,我偶然在電影上看見一個中國人因做偵探而將被斬,因此又覺得在中國醫(yī)好幾個人也無用,還應(yīng)該有較為廣大的運動……先提倡新文藝。我便棄了學籍,再到東京,和幾個朋友立了些小計劃,但都陸續(xù)失敗了?!?簡介藤野先生與魯迅藤野先生,即藤野嚴九郎(1874—1945),姓藤野,名嚴,排行第九。日本福井縣人,出生于一醫(yī)生家庭。18,畢業(yè)于名古屋愛知縣醫(yī)學專門學校后留校任教。1920xx年到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任講師,1920xx年7月(魯迅從仙臺醫(yī)專前幾個月)升為教授。曾擔任解剖學、解剖實習和局部解剖等課程。他為人正直、生活樸素,工作認真負責,對弱國學生無民族偏見,對魯迅很關(guān)懷,受到魯迅的尊敬。1920xx年,東北帝國大學成立;1920xx年,仙臺醫(yī)專并入,成為東北帝國大學醫(yī)學部。1920xx年,決定成立東北帝國大學醫(yī)科大學,藤野因?qū)W歷不夠退職后到東京一慈善醫(yī)院就業(yè)。1920xx年回故鄉(xiāng)自立診所,熱心為鄉(xiāng)民服務(wù)。1945年8月11日病逝?!?935年日本巖波文庫中要出《魯迅選集》的時候,曾經(jīng)來問魯迅先生自己,選些什么文章好。魯迅先生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康氖窃诮璐颂铰牭教僖跋壬囊稽c消息。當這選集出版的第二年,譯者增田涉到上海來訪問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向他打聽藤野先生的情況,增田涉說沒有下落時,魯迅先生慨嘆地說,‘藤野先生大概已經(jīng)不在世了吧!’其實藤野先生活到七十二歲,直到1945年8月11日才因腦溢血逝世。《魯迅全集》在日本出版后三年,藤野先生的長子入第四高等學校讀書。教師發(fā)現(xiàn)他是藤野先生的兒子,把《魯迅選集》給他。藤野先生戴上眼鏡匆忙地翻開這選集。當他看到扉頁上魯迅先生的照片時,驚喜地高聲叫道:“啊!這是周君,他已經(jīng)了不起啦!’他知道魯迅先生還健在,非常高興?!?許欽文:《語文課中魯迅作品的教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出版)1937年3月,日本《文學案內(nèi)》上發(fā)表了以《謹憶周樹人君》為題的藤野先生的談話錄。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四
    本學期,我們初二語文備課組將在新的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圍繞著校長室、教導處的工作思路,深化語文教學改革,努力轉(zhuǎn)變教育教學觀念,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為目標,結(jié)合學科自身的特點,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抓好教學質(zhì)量和面向全體,積極創(chuàng)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教學質(zhì)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一、主要研究目標:
    1、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以《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如何開展“輕負優(yōu)質(zhì)”的語文教學,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2、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進行有的放矢的教學,抓好兩頭,爭取發(fā)揮學生的最佳潛能,提高學生的能動力,使語文教學朝著合理的方向發(fā)展。
    3、抓好寫作教學,以“語文報杯”作文競賽為契機,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多看書,多寫作,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主要研討問題:
    1、在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中找到一個切合點,進行小課題的研究,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活動,以提高語文素養(yǎng)。
    2、圍繞閱讀和寫作教學進行教學實踐和探索,找到適合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方法。
    3、如何通過各種方式,多種渠道,提高教師的業(yè)務(wù)能力,為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4、開展合理有效的語文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語文學習的視野更加開闊,使語文學習的途徑更加廣闊,以適應(yīng)時代的發(fā)展。
    三、主要措施。
    1、學習教學理論,提高教學業(yè)務(wù)。
    新的語文教學應(yīng)按照語文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適應(yīng)新世紀的社會需求,強化語文的人文性、實踐性、綜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了適應(yīng)這種新形勢,我們語文老師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的《課程標準》。結(jié)合語文教學實踐,通過專題學習和討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學生觀,及時了解語文教學的動態(tài)和語文教改趨勢,開拓視野拓寬語文改革思路;同時,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進的教育經(jīng)驗,不斷練好自身的語文教學“內(nèi)功”,從而更好地適應(yīng)素質(zhì)教育對語文教師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緊密結(jié)合教育教學實際和課題研究,并根據(jù)自身的需要,確定學習重點,講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2、狠抓教學常規(guī),提高課堂效率。
    抓課堂教學常規(guī)的落實。語文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全面提高,關(guān)鍵是落實常規(guī)、改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課堂教學是主陣地。要對照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zhuǎn)變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堅決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研究和實施分層分類教學;努力促使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的最優(yōu)化,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通過相互之間的聽課、評課,切實提高教學藝術(shù)。
    3、加強教學研究,提高學生素養(yǎng)。
    語文教學應(yīng)當在教給語言知識的同時,著重于引導應(yīng)用。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及時轉(zhuǎn)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舊教育,而到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應(yīng)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穎教育。為此,我們要加強課題研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狠抓雙基的基礎(chǔ)上,想方設(shè)法擴大學生知識面,正確引導學生看課外書,開設(shè)閱讀課,向?qū)W生推薦課外閱讀材料。切實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做到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要求、統(tǒng)一訓練。各語文教師之間要加強交流,資料共享,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具體實施計劃:。
    教學進度表(以實際教學周為準)。
    第一周1、《藤野先生》(2)2、《我的母親》(2)3、《我的第一本書》(1)。
    第二周4、《列夫托爾斯泰》(2)21、《與朱元思書》(2)5、《再塑生命》(1)。
    第三周22、《五柳先生傳》(2)23、《馬說》(1)綜合性活動寫作口語交際、:獻給母親的歌(2)。
    第四周24、《送東陽馬生序》(2)25、《詩詞曲五首》(3)。
    第五周6、《雪》(2)7、《雷電頌》(1)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古詩苑漫步(2)第六周8、《短文兩篇》(2)9、《海燕》(2)。
    第七周10、《組歌》(1)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2)。
    第八周期中復習(5)。
    第九周期中考試試卷分析期中總結(jié)。
    第十周11、《敬畏自然》(2)12、《羅布泊,消逝的仙湖》(2)13、《旅鼠之謎》(1)。
    第十一周14、《大雁歸來》(1)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科海泛舟(2)16、《云南的歌會》(2)。
    第十二周17、《端午的鴨蛋》(2)18、《吆喝》(2)19、《春酒》(1)。
    第十三周20、《俗世奇人》(1)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到民間采風去(2)。
    26、《小石潭記》(2)。
    第十四周27、《岳陽樓記》(4)28、《醉翁亭記》(1)。
    第十五周28、《醉翁亭記》(2)29、《滿井游記》(2)30、詩五首(1)。
    第十六周30、詩五首(3)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背起行囊走天下(2)。
    第十七周期末復習(5)。
    第十八周期末復習(5)。
    第十九周期末復習、期末考試。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五
    課時兩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本命年的回想。
    教學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過年習俗中所蘊涵的鄉(xiāng)土風情,進一步體會民俗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
    教學重難點過年習俗中所蘊涵的鄉(xiāng)土風情及斑斕多彩的民俗文化。
    教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歡樂中國年》導入,哼唱,問:這是什么歌?(幻燈片:中國年)喜歡過年嗎?
    那今天我們就隨著作家劉紹棠到60多年前的京郊運河邊,去看看那兒是如何過年的。
    (幻燈片:課題、作者)。
    二、新授。
    作者那時候的過年真有趣,從臘月初一就開始忙,我們來看看,他們在忙什么呢?
    1.大聲自由朗讀課文,在朗讀中了解一下作者家鄉(xiāng)是如何過年的'。(幻燈片:過年嘍)。
    2.通過朗讀,大家看到了哪些過年的場景?你能簡潔的概括出來嗎?(學生討論回答)(幻燈片:十件事)。
    3.你知道這些做法寄托了人們的哪些祈盼嗎?
    4.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過年的喜慶氣氛吧?。ɑ脽羝阂魳穲D片)。
    這些民俗活動中你最想?yún)⑴c哪一件呢?說說你的理由。
    5.我們現(xiàn)在過年有哪些活動呢?(生自由回答后出示幻燈片:現(xiàn)在的年)。
    你覺得劉紹棠小時候過年有意思,還是我們現(xiàn)在過年有意思?
    6.師:很多人覺得現(xiàn)在過年喜慶熱鬧的氣氛越來越淡,你能試著分析其中的原因嗎?
    (變化總趨勢:淡化。項目內(nèi)容減少,某些事情推遲,購買而非自辦者增多,年貨量減少而質(zhì)提高,人們重視程度降低,過年與平時差別減小。)。
    三、鞏固。
    除了春節(jié),你還知道哪些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或是民俗習慣?(幻燈片:節(jié)日)。
    四、總結(jié):教師小結(jié):
    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體現(xiàn)了斑斕多彩的民俗文化,而這眾多的民俗風情其本質(zhì)也就在于人們辟邪、祈福的思想感情。
    當前,我們該以怎樣的態(tài)度對待民俗文化?(機動)。
    四、作業(yè):
    1、搜集過年時人們的祝福語或者春聯(lián)。
    2.回憶你過得最有趣的一個春節(jié),用最生動的語言進行描寫。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六
    閱讀課文,能理解本文所選的細小平凡的事中所蘊含的質(zhì)樸純潔的人間真情。
    激發(fā)興趣,在合作中得到肯定,在探究中有所創(chuàng)新,培養(yǎng)學生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通過音樂/圖象的熏陶,體會至愛深情,激發(fā)學生珍視親情,尊重生命。
    2、在第三單元的學習中,我們一起感受了人間的摯愛親情,兄弟、母子、父子間的血緣親情讓人感動。這節(jié)課讓我們通過一個名叫落落的孩子的微笑,去感受另一種詮釋的“親情”。(出示課題《落落的微笑》)
    1、要求:大聲地讀課文,找出老婆婆帶大落落所遇到的困難和波折,并說說都是怎么解決的?讀的時候可以用圈點勾畫、寫眉批的方法篩選出重要的信息,整理好你所需要的信息。(投影顯示讀書要求)
    2、交流:經(jīng)濟困難,缺錢 租地,摸黑干活
    身體消瘦,孩子被送人哭著追回
    背上生瘡,無法下炕落落照顧婆婆
    夏天干活口渴落落送水
    落落要上學拿出多年積蓄交贊助費
    落落在學校挨欺負下決心要給孩子治病,“微笑列車”免費治療
    3、在任婆婆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慈愛、善良等)
    4、在落落的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懂事、知恩圖報等)
    5、小結(jié):任婆婆克服了重重困難,毫無怨言地帶大了落落,在她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顆超越了母愛的偉大心靈,而落落的微笑正是人間真情澆灌的燦爛花朵。
    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動的詞語或句子,讀給大家聽一聽,并簡單說一說令你感動的理由。
    例: “他哪怕是片落葉,落到我的窩窩里,也不能讓別人拿走?!?BR>    (感情真實自然,語言樸素,卻能感動讀者。)
    “在鄂西北那個小山洼洼里,太陽東升西落,一老一少兩人朝夕相守,相依為命?!?BR>    (不能再普通的語言了,讀來卻使人無比感佩,只因為是真情的流露。)
    小結(jié):這篇文章沒有奪人眼球的鮮艷色彩,沒有時尚摩登的人物造型,但似乎總能抓住我們的目光,因為作者選取生活細節(jié)加以表現(xiàn),打動我們的恰恰是樸實平凡的生活細節(jié)中流露出來的濃濃的超越了血緣關(guān)系的親情。而這些又離不開樸實自然,真情流露的語言。
    2、學生交流展示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你能給老師的課堂教學提一些建議嗎?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他們有生存的權(quán)利,他們渴望被人尊重。我相信落落的經(jīng)歷會給我們很多的啟示。請大家捧出一份愛心,尊重與善待每一個生命吧。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樸實、款待、例外、喉結(jié)、贊賞、捶背、僵硬、許配、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詞語。認識多音字“難”,重點指導“尊、善”的寫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xù)練習默讀課文,積累含有近義詞的四字詞語。
    3.通過想象畫面、比較句子等方法,品讀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詞句,從中感悟人物形象。
    4.抓住語言描寫中的標點變化及否定詞的運用,進一步體會年輕人一次比一次堅定的態(tài)度。
    5.體會年輕人哈默自尊自強的品質(zhì),懂得什么是尊嚴;學習杰克遜大叔的美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對哈默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感悟人物的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鎮(zhèn)長杰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逆境折磨我們,我們該如何面對呢?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論厄運》和周國平的《直面苦難》都有非常精彩的闡述。本課時的學習,我們要達成以下目標。
    (三)展示目標。
    在比較閱讀中,體會深沉的.哲理,培養(yǎng)正確面對逆境的態(tài)度。
    (四)閱讀討論。
    1、集體朗讀《論厄運》,然后思考:作者主張如何面對厄運?
    明確:“征服”、“無所畏懼”、“戰(zhàn)勝”、“堅忍”——“最美好的品質(zhì)也正是在厄運中被顯示的?!?BR>    2、瀏覽全文,討論:作者主張如何面對苦難?
    明確:“咬牙挺住”、“不倒下”、“承受”——以最真實的勇氣維護人的尊嚴。(板書)。
    (朗讀第3——8段)。
    (五)比較辨析。
    兩文表述的逆境觀有不同,《論厄運》認為厄運中存在希望,要堅忍,在戰(zhàn)勝厄運中創(chuàng)造奇跡、實現(xiàn)價值、體現(xiàn)美德?!吨泵婵嚯y》認為苦難會給人們帶來傷害,不應(yīng)美化和炫耀苦難,而應(yīng)勇敢地承擔苦難,以維護人類的尊嚴。
    (六)各抒己見。
    評價兩種觀點,談?wù)勛约旱目捶ā?BR>    師點撥:英雄可以激勵我們,但身處逆境,我們能做什么更為重要?!捌矫窕哪婢秤^”距離我們更近,更具有啟迪作用,因為我們都是平凡人。
    (七)總結(jié)全文。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面對逆境,希望同學們能記住兩位智者對我們的告誡。這里還有一些有關(guān)逆境的名言警句,我介紹給大家,以此共勉。
    苦難有如烏云,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不過是灰色而已。(里希特)。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jīng)得起環(huán)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松下幸之助)。
    沒有經(jīng)歷過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瓊森)。
    一顆高尚的心應(yīng)當承受災(zāi)禍而不是躲避災(zāi)禍,因為承受災(zāi)禍顯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災(zāi)禍顯示了內(nèi)心的怯懦。(阿霍蒂諾)。
    當一個人鎮(zhèn)定地承受著一個又一個重大不幸時,他靈魂的美就閃耀出來。這并不是因為他對此沒有感覺,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亞里士多德)。
    (八)反饋練習。
    你認為應(yīng)該如何面對逆境,把你的思考寫出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板書設(shè)計:
    尊嚴。
    年輕人杰克遜。
    (不勞而獲得(尊重別人的尊嚴,
    到的是施舍,慧眼識才。)。
    靠勞動得到的才是報酬)。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八
    1、通過聽讀、聯(lián)系生活、看圖想象等方法,認識“一、二”等7個生字。
    2、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等4個字和橫、豎2種筆畫。
    3、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聽讀等方法,認識生字。
    2、識田字格,學寫漢字。
    教學難點:
    1、讀準“三、四、上”的字音。
    2、學習正確的執(zhí)筆和寫字姿勢,觀察、仿照范字,能在田字格中寫準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學生開火車認讀識字第一課的生字。
    2、今天我們還要繼續(xù)認識一些生字寶寶,讓我們一起走進識字第二課,師板書課題。
    (二)自讀韻文,識記生字。
    1、今天的生字寶寶藏在一首韻文中,看看圖,自己嘗試讀讀韻文。
    出示讀書要求: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讀書謠》:身坐正,腳放平。左手輕輕壓,右手慢慢點,眼睛跟著看,字字都過目。
    2、學生自由朗讀兒歌,遇到讀不準的生字,先圈起來,再請教老師或者同學,反復讀幾遍。
    3、引導學生在韻文中圈出這課7個生字。
    師:圈完生字你發(fā)現(xiàn)什么?
    生:前五個是數(shù)字,后兩個是反義詞。
    4、游戲: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比比誰找的多。
    5、生字寶寶送回韻文中,再讀韻文。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現(xiàn),在自主探究、游戲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點撥、引導、總結(jié),能促進學生學法的習得。
    (三)學習韻文,拓展識字。
    1、指讀韻文,想想韻文什么意思?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2、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學習韻文。
    (1)出示“金木水火土”的圖片。老師講述神話故事:傳說天地未分之時,是一種被稱為混沌的狀態(tài),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沒有日月星辰,也沒有晝夜寒暑,沒有風雨雷電,沒有草木山川人禽蟲獸,這時候一股靈氣在里面盤結(jié)運行,才生出五行,也才有了盤古開天辟地。
    (2)這首詩還很特別,是一首對子歌。師簡單介紹對子:字數(shù)相等、內(nèi)容相關(guān),是古時候的孩子每天上學必做的功課。
    引導學生簡單了解:“一二三四五”對應(yīng)的是“金木水火土”;“天地”對應(yīng)的是“日月”;“上下”對應(yīng)的是“今古”。
    3、結(jié)合板書,師生互動背誦韻文。
    4、復習會認字。生字寶寶從韻文中跑出來了,你們還認識這些漢字嗎?想一想,自己試著讀一讀。
    5、小伙伴互相讀一讀,你指我讀。
    6、出示含有數(shù)字的成語:一心一意、一清二白、一石二鳥、一干二凈、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光十色、五顏六色、五花八門、七上八下。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在質(zhì)疑交流中獲得對韻文內(nèi)容的大致理解,再針對重點和難點加以點撥,這樣的教學更有實效。
    (四)認識田字格,學寫生字。
    過渡:生字寶寶也有自己的家,它的家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田字格。有了它,我們就能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1、輕輕把書翻到語文書第8頁,認識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拍手唱唱田字格歌謠: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2、學寫“一、二、三、上”。
    (1)分三步觀察生字,同時認識筆畫“橫、豎”。
    首先,觀察生字筆順。然后,觀察筆畫在田字格的占格。最后,觀察每個字的特點,例如橫、豎的長短和布局。
    (2)師范寫每個生字。
    (3)學生完成書中寫字練習,先書空筆順,再描紅,最后練習書寫。(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設(shè)計意圖】本節(jié)課是一年級學生的第一次書寫,教師的引導尤為重要。在本環(huán)節(jié)采用分步觀察、自主探究、教師示范、自由練寫等方法指導學生書寫,使學生扎實掌握生字學習的方法。
    (五)課后延伸。
    1、學生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
    2、出示古詩:鄭板橋的《詠雪詩》。學生誦讀。感興趣的同學回家以后可以找一找其他含有數(shù)字的古詩讀一讀。
    【設(shè)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結(jié)合課文學習及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課下收集有關(guān)數(shù)字的古詩,進一步深入接觸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九
    語文基礎(chǔ)知識積累目標:進一步了解寓言的相關(guān)知識。
    口語交際訓練的設(shè)計目標:揣摩人物心理,轉(zhuǎn)換成語言表達。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用傳神的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請學生散讀課文,思考:這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請學生概述故事內(nèi)容。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請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請學生站起來說出喜歡哪句句子,為大家有感情地朗讀后,解釋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重點品味的內(nèi)容:蚊子的語言、動作描寫部分。
    *分析品味課文過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討論、理解的問題:
    1小小的蚊子為何能戰(zhàn)勝強大的獅子?
    2挑戰(zhàn)前、獲勝后蚊子都吹響了他的小喇叭,這兩次的心情分別如何?
    3和獅子比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為何卻命喪其手?
    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適當?shù)卮┎蹇谡Z交際設(shè)計
    五、延伸體會寓意
    1、我們生活中有蚊子這樣的人嗎?你們在學習生活有過蚊子的表現(xiàn)嗎?
    2、你能再講一個寓言故事,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嗎?
    六、質(zhì)疑教材
    簡單介紹寓言的結(jié)構(gòu)特點: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講述一個故事,第二段則說明其中蘊含的道理。前面為記敘,后面是議論。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寓言可分為身 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 但并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這種結(jié)構(gòu)。
    七、教學建議:教師可帶領(lǐng)學生排演課本劇,引導學生通過表演來體會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滅的原因,從而明確寓意。
    八、作業(yè):必做:寫一段有中心的話,其中用上“較量”、“凱旋”、“嘆息”這三個詞。
    選作:1、假設(shè)在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wǎng),蚊子幸運地逃生了。這之后,蚊 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jīng)歷呢?請發(fā)揮想象續(xù)寫這個寓言故事。
    2、寫一段“用動作、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小故事。
    二、電子課文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 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 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wǎng)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三、備課資料提供
    《伊索寓言》簡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F(xiàn)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 事,經(jīng)后人匯集,統(tǒng)歸在伊索名下?!兑了髟⒀浴吠ㄟ^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xiàn)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 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fā)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作劇,狼來了,狐貍吃不 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后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不同,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斗爭經(jīng)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jié)。 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guān)系來表現(xiàn)當時的社會關(guān)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guān)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xiàn)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jié) 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例如,《農(nóng)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貍》告訴人們要善于運用智慧,戰(zhàn)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 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當政權(quán)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tǒng)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世界著名寓言
    寓言既有故事情節(jié)又有比喻性質(zhì),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借遠喻近。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體通俗形象的故事里,尤其適合少年兒 童。
    本書選收伊索、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級寓言大師的優(yōu)秀作品260篇,這些寓言有的已經(jīng)流傳了甚至幾百年,但我們今天讀起來還是倍感親 切。我們可以從這些不長的短文和短詩中體味伊索寓言的淳樸、智慧和機敏,拉封丹寓言的俏皮、風趣和生動,萊辛寓言的深刻、激越和時代感,克雷洛夫寓言的豐 富、凝練和絕妙譏諷,從而了解大師們所生活的時代,品味大師們特有的藝術(shù)風格,領(lǐng)悟深奧的人生道理。
    語言教學注意
    “ 寓言 ”就是以深刻的道理寄托小故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說明道理,通過虛構(gòu)的簡短故事加以譬喻,只所以簡短。它最基本特征在于教訓和 諷刺。
    感受形象,掌握語言。因為語言的寓意是包含在鮮明生動的形象之中的,這就要求對寓言的教學必須抓住生動形象的關(guān)鍵語句,找出重點詞語,理解這些 語言所描寫的形象,并使學生感受和想象這些畫面,如:我在教寓言《矛與盾》中,首先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狈磸屠首x,整體 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如:“吾盾之堅”“吾矛之利”中的“堅”和“利”分別作“堅固”和“鋒利”的解釋。讓學生輕而易舉的理解其意。寓言不是簡單的比 喻,而是通過一個簡短完整的故事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方法來表現(xiàn)的,所以要引導學生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順序來想象,使學生對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 的印象。
    四、課內(nèi)精段練習設(shè)計及答案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 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 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wǎng)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 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釋下列詞語,并說說他們的表現(xiàn)作用。
    a.較量較量: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語表現(xiàn)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b.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表現(xiàn)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要說不是這樣”中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概括蚊子戰(zhàn)勝獅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寫蚊子叫聲時用了兩個不同的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強”和“我比你強得多”分別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從句子的語氣上來看,第________句比第 ________句強。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
    1、講故事(公益廣告):
    《媽媽,洗腳》。
    2、你想說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今天的課文,也講述了兩個感人的故事,看老師寫——(板書:將心比心)。
    2、自由讀文三分鐘,讀完后告訴老師和同學你知道了什么?
    (先讓學生自由練讀難讀的地點,然后隨機重點引導:故事主要寫了哪兩件事?經(jīng)歷了這兩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
    三、感悟課文,品味語言。
    如果你親身經(jīng)歷著這兩件事,你的心里也會感到暖暖的對嗎?事情的哪些地方溫暖了你的心?請在這些地方做上記號。
    (一)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品詞:沉重、一直)。
    2、句子:“阿姨對老奶奶說的話。”
    (二)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讓你有了溫暖的感覺?
    1、“一天……涌到嘴邊的話”
    (1)如果你遇到了這樣被扎了兩針的情況,你會怎么樣?
    (2)感悟“平靜”中的母親當時心里怎么想?
    2、“只見……果然成功了”
    (1)領(lǐng)悟“不要緊,再來一次”這句話的不簡單。
    (2)引讀。
    (3)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母親拉著……這段最后”
    (1)感悟第二次的“平靜”
    (2)現(xiàn)在我的心情是溫暖的是幸福的,一開始我的心情就這樣嗎?
    配樂練筆:原來想責怪護士的我,因為母親的話語,而感到溫暖和幸福。我終于明白了:“。”
    四、眷注文本,升華情感。
    1、過渡:這一撇一捺,“人”字的結(jié)構(gòu)就是相互支撐。生活中,我們用理解、寬容與關(guān)愛對待一個個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輕輕的問候,一次緊緊地依偎,一聲深深的安慰。都是“將心比心”的表現(xiàn),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親這樣想:(朗讀品情)。
    (1)、阿姨對奶奶的話。(“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
    (2)媽媽對護士的話。(“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yī)科大學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
    2、再讀激情:我們應(yīng)該這樣想著: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guān)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引讀——。
    五、拓展內(nèi)涵,提升品味。
    2、學生回答,逐一板書。(幫助、關(guān)心、寬容、理解、信任、鼓勵、支持、尊重……)。
    3、結(jié)課:孩子們,讓我們彼此接納、將心比心,享受愛與被愛的快樂與幸福吧。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一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樸實、款待、例外、喉結(jié)、贊賞、捶背、僵硬、許配、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詞語。認識多音字“難”,重點指導“尊、善”的寫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xù)練習默讀課文,積累含有近義詞的四字詞語。
    3.通過想象畫面、比較句子等方法,品讀文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詞句,從中感悟人物形象。
    4.抓住語言描寫中的.標點變化及否定詞的運用,進一步體會年輕人一次比一次堅定的態(tài)度。
    5.體會年輕人哈默自尊自強的品質(zhì),懂得什么是尊嚴;學習杰克遜大叔的美好品質(zhì)。
    抓住課文中對哈默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描寫,感悟人物的形象。
    理解鎮(zhèn)長杰克遜對女兒說的話:“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逆境折磨我們,我們該如何面對呢?英國哲學家培根的《論厄運》和周國平的《直面苦難》都有非常精彩的闡述。本課時的學習,我們要達成以下目標。
    (三)展示目標。
    在比較閱讀中,體會深沉的哲理,培養(yǎng)正確面對逆境的態(tài)度。
    (四)閱讀討論。
    1、集體朗讀《論厄運》,然后思考:作者主張如何面對厄運?
    明確:“征服”、“無所畏懼”、“戰(zhàn)勝”、“堅忍”——“最美好的品質(zhì)也正是在厄運中被顯示的?!?BR>    2、瀏覽全文,討論:作者主張如何面對苦難?
    明確:“咬牙挺住”、“不倒下”、“承受”——以最真實的勇氣維護人的尊嚴。(板書)。
    (朗讀第3——8段)。
    (五)比較辨析。
    兩文表述的逆境觀有不同,《論厄運》認為厄運中存在希望,要堅忍,在戰(zhàn)勝厄運中創(chuàng)造奇跡、實現(xiàn)價值、體現(xiàn)美德?!吨泵婵嚯y》認為苦難會給人們帶來傷害,不應(yīng)美化和炫耀苦難,而應(yīng)勇敢地承擔苦難,以維護人類的尊嚴。
    (六)各抒己見。
    評價兩種觀點,談?wù)勛约旱目捶ā?BR>    師點撥:英雄可以激勵我們,但身處逆境,我們能做什么更為重要?!捌矫窕哪婢秤^”距離我們更近,更具有啟迪作用,因為我們都是平凡人。
    (七)總結(jié)全文。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面對逆境,希望同學們能記住兩位智者對我們的告誡。這里還有一些有關(guān)逆境的名言警句,我介紹給大家,以此共勉。
    苦難有如烏云,遠望去但見墨黑一片,然而身臨其下時不過是灰色而已。(里希特)。
    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煉機會。只有經(jīng)得起環(huán)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松下幸之助)。
    沒有經(jīng)歷過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瓊森)。
    一顆高尚的心應(yīng)當承受災(zāi)禍而不是躲避災(zāi)禍,因為承受災(zāi)禍顯示了意志的高尚,而躲避災(zāi)禍顯示了內(nèi)心的怯懦。(阿霍蒂諾)。
    當一個人鎮(zhèn)定地承受著一個又一個重大不幸時,他靈魂的美就閃耀出來。這并不是因為他對此沒有感覺,而是因為他是一個具有高尚和英雄性格的人。(亞里士多德)。
    (八)反饋練習。
    你認為應(yīng)該如何面對逆境,把你的思考寫出來,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板書設(shè)計:
    尊嚴。
    年輕人杰克遜。
    (不勞而獲得(尊重別人的尊嚴,
    到的是施舍,慧眼識才。)。
    靠勞動得到的才是報酬)。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二
    第一單元:
    【單元分析】。
    新學期開始了,又一階段的語文學習之旅啟程了。第一單元以人生為主題,五篇課文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本單元的選文,注意題材、體裁、風格的多樣性?!对谏降哪且贿叀肥且皇资闱樵?,作者借一個山里孩子追求理想的經(jīng)歷,說明不懈努力就能達到目的?!蹲咭徊?,再走一步》是一篇美國作家的作品,文章通過作者少年時的一次經(jīng)歷,啟示我們遇到困難要努力去面對?!渡肥桥_灣女作家杏林子的散文名篇,通篇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敬畏和贊美?!蹲咸偬}瀑布》是一篇語言十分精美的散文,文章借景抒情,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感悟?!锻ぁ肥枪糯⑽模憩F(xiàn)了作者小時候的生活樂趣,全文想象豐富奇特,充滿童真童趣。這五篇課文,既涉及理想,有涉及理想之路;既弘揚奮斗精神,又有個人的經(jīng)驗之談;既說到事業(yè)上的困難,有講到命運的遭遇;既講苦斗,又講樂趣,給人多方面的啟示。為我們?nèi)蘸蟮娜松伏c亮了一盞心燈。
    【教學重點】學習這個單元,必須抓住如下要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luò)。
    2、領(lǐng)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提煉文章主旨。3、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學會思考人生。4、學會朗讀,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5、學習并積累課文中精彩的字詞句段,學會在自己的表達中運用本單元精彩的語言材料。
    第二單元:
    【單元分析】。
    本單元繼續(xù)學習有關(guān)人生的課文。上一單元側(cè)重回答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不幸怎么辦,這一單元側(cè)重引導我們應(yīng)該怎樣樹立理想,實現(xiàn)理想。本單元的選文,同樣注意題材、體裁、風格的多樣性?!独硐搿肥且皇滓庀筘S富、滿含哲理的抒情詩,告訴我們樹立理想的意義?!抖涛膬善酚迷娀恼Z言說明了奉獻的意義和珍惜生命中的第一次的重要性?!度松⒀浴分v述了兩則現(xiàn)代寓言故事,告訴我們?nèi)松鷳?yīng)有的智慧?!段业男拍睢肥蔷永锓蛉说碾S筆,從中展示了她豐富而崇高的精神世界。《〈論語〉十則》是關(guān)于求知、關(guān)于為學、關(guān)于修身做人的格言。這些課文從不同側(cè)面給我們以啟迪,引領(lǐng)我們?nèi)崿F(xiàn)理想,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為漫長的人生打下精神的底色。
    【教學重點】學習這個單元,必須抓住如下要點:
    1、聯(lián)系自己的人生體驗,深入思考,反復咀嚼,領(lǐng)會課文意味深長的用詞,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語句。
    2、學會朗讀,力求把握好停頓、重音、語調(diào)、語速、感情。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
    3、準確把握文章中敘述與議論之間的關(guān)系,概括文章的主旨。4、理解不同文體的不同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
    第三單元:
    【單元分析】。
    本單元的詩文都是文情并茂的優(yōu)美篇章,多數(shù)出自名家之手,以精美的語言為我們展現(xiàn)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前3篇都是寫景抒情的散文?!洞骸访枥L動人的春景,《濟南的冬天》描繪濟南獨特的冬山冬水,《山中訪友》則寫與山中各景各物的交流。它們或贊美季節(jié),或抒寫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或傳達對大自然的深情。后2篇都是詩歌,《秋天》是現(xiàn)代詩歌,繪秋、贊秋;而《古代詩歌五首》則用凝練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圖景:登山望海、行舟綠水、詠春悲秋、鄉(xiāng)村夏夜獨行……從而喚起我們美好的情懷。
    【教學重點】學習這個單元,必須抓住如下要點:
    1、反復朗讀,通過富有感情的美讀來體會課文的意境,品味美的語言,培養(yǎng)美的情趣。
    2、整體感知內(nèi)容大意,學習細致觀察景物和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3、理清思路,學習作品精巧的構(gòu)思。
    第四單元:
    【單元分析】。
    本單元選編了五篇課文,分別是《化石吟》、《看云識天氣》、《綠色蟈蟈》、《月亮上的足跡》、《山市》。這些課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話,詩歌散文,內(nèi)容豐富多彩,都與自然科學人文密切相關(guān)。當今,科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fā)展,祖國大地也掀起了科教興國的高潮。瞄準了培養(yǎng)21世紀新型人才的需。本單元的課文集中反映的是對自然世界進行科學探索的內(nèi)容。這些文章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互相融合滲透,既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又兼顧知識和能力的提高。
    【教學重點】學習這個單元,必須抓住如下要點:
    1、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激發(fā)自我的求知欲。借助圖書館或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查閱有關(guān)材料,豐富自身的科學知識,掌握開展探究科學問題的方法。
    2、學會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并抓住主要信息。在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概括課文的要點,提高閱讀現(xiàn)代科技文的能力。
    第五單元:
    【單元分析】。
    親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濃濃親情,動人心弦。天倫之樂,其樂融融。本單元以家庭、親情為主題,選選了五篇課文,分別是《風箏》、《羚羊木雕》、《散步》、《詩兩首》、《〈世說新語〉兩則》。單元整體精心構(gòu)建,選文兼顧詩文,兼顧古今,兼顧中外。所選的五篇課文,作者努力用心靈捕捉生命的靈感,捕捉對親情的體會與贊美,讓讀者產(chǎn)生感情的共鳴。
    【教學重點】學習這個單元,必須抓住如下要點:
    1、能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到口齒清楚,語言連貫;注意字詞句的積累,掌握圈點勾畫的精讀方法。
    2、在理解關(guān)鍵語句的含義、體味不同文體的語言特色的基礎(chǔ)上,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歸納課文主旨,體會、珍惜家庭親情。
    3、倡導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培養(yǎng)和訓練對文章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六單元:
    【單元分析】。
    本單元所選的課文體裁多樣,有童話、神話、寓言和詩歌。它們都借助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虛構(gòu)形象、故事情節(jié)及景象,曲折地反映現(xiàn)實,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同為童話,《皇帝的.新裝》塑造了一個窮奢極欲、昏庸無能、愚蠢可笑的皇帝形象,揭露鞭撻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丑惡;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則贊美呼喚人間真情,營造了一個純真、友好的美麗世界。詩歌《天上的街市》和《靜夜》帶有濃厚想像色彩,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神話《女媧造人》人性化地豐富和擴展女媧造人的經(jīng)過,想像豐富奇特?!对⒀运膭t》將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含蓄的短小故事里,給人以啟迪??傊?,本單元將引領(lǐng)大家走入亦真亦幻的想像世界,去領(lǐng)略由想像創(chuàng)造出來的別樣魅力。
    【教學重點】。
    1、了解童話、神話、寓言的基本特點。
    2、體會聯(lián)想和想像的作用,并借助復述、改寫、擴寫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想和想像的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1。思想品德目標: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zhì),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fā)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這是初中三年的最終目標,本學期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開端,打下基礎(chǔ)。
    2。知識目標:
    了解課文中出現(xiàn)的有關(guān)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了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guān)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3。掌握和運用知識能力的目標:
    在小學語文的基礎(chǔ)上,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閱讀聽話說話的能力,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說,就是能領(lǐng)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nèi)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yǎng)默讀的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nèi)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4。人文素質(zhì)目標:
    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guān)人的語文素質(zhì)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tài),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fā)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yīng)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fā)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chuàng)設(shè)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nèi)外、課堂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做好開頭的扭轉(zhuǎn)工作,扭轉(zhuǎn)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8.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9.根據(jù)當前社會形勢,推行語文素質(zhì)教育。
    10.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yǎng)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11.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作文教學,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2.優(yōu)化作業(yè)管理,做到每課過關(guān),單元過關(guān)。
    13.實行培優(yōu)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14.利用競賽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5.讓優(yōu)生幫差生,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
    16。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作品自作不少于70%17每堂課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18。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19。作業(yè)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qū)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20。開展網(wǎng)絡(luò)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語文教育網(wǎng)多學習一些課外閱讀,優(yōu)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1.培優(yōu)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
    2.課堂上有意識給他們制造機會,讓優(yōu)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好。
    3.課外輔導,利用晚修,文體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輔導訓練。
    4.發(fā)揮優(yōu)生的優(yōu)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差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5。對于差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復,在熟練的基礎(chǔ)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尤其是學習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
    6。優(yōu)生要鼓勵他們多做創(chuàng)新的事情,在閱讀和寫作方面多下功夫。課件。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三
    光陰似箭,一學期的語文學習結(jié)束了。回顧過去的學習時間,我們真的需要仔細回味,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
    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個好老師?楊小姐。也是從老師那里認識、學習、喜歡語文的。同時,我也學會了一些學習漢語的方法。
    我認為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是積累和閱讀。擁有豐富的語言技能和淵博的知識是學好漢語的關(guān)鍵。有了豐富的語言和知識,才能寫出生動的好文章。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確,這也是“讀一本書,寫一本書如有神助”的道理。
    另外,學習漢語的時候,要多注意理解。比如閱讀時要反復閱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聯(lián)系平時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
    語文是一門有趣而又神秘的學科,需要我們通過不斷的探索來逐漸領(lǐng)略它的神秘。
    而且我覺得我的學習過程中還是有很多不足的。我需要積累和多讀書來裝飾我的文章。讀書的時候不全面思考問題,語言的組織性和答題的準確性有待提高。而且,也要多練習。在此基礎(chǔ)上,我認為要牢牢清晰地掌握每一個知識點,認真學好語文。
    回顧語文,讓我重新認識語文,回顧語文,讓我更喜歡語文,回顧我自己學習語文,繼續(xù)在語文的神奇世界里游泳!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四
    1、積累文言詞匯,朗讀、背誦課文。
    2、理清文章脈絡(luò),了解借事說理的寫法。
    3、理解文章大意,認識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知識。
    2、認識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
    同學:查工具書,認記字詞,疏通課文大意。組織參辯人員,準備辯辭。
    教師:指導同學準備課堂爭辯。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掌握字詞,疏通課文大意。
    課文導入。
    什么是天才?怎樣才干成為天才?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考慮這些問題。古往今來有許多激勵人們成材的'格言,如:天才來自勤奮,聰明來自積累等?,F(xiàn)在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它從另一個角度告潔我們:人才決不是天生的。
    板書課題,出示教學目標。
    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同學提問,教師答疑。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臨川先生文集》和《王荊公詩箋注》。《京口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同學朗讀課文,討論下列問題:
    [問題組]。
    a、全文可分為幾局部,規(guī)范是什么?
    b、仲永的變化可分為幾個階段,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這些變化?
    c、最后一段講了什么道理?
    d、作者對仲永的態(tài)度和情感是怎樣的?
    3、朗讀背誦。(教師指導)。
    鞏固訓練。
    1、背誦課文。
    2、完成“研討與練習”二、三。
    3、準備課堂爭辯。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了解借事說理的方法,認識后天教育的意義;課堂爭辯。
    鞏固舊知。
    精讀研討。
    引導同學逐字逐句的深入閱讀,并通過四人小組討論。
    [問題組]。
    1、課文的兩局部有什么聯(lián)系,重點在哪一局部?
    2、仲永“泯然眾人矣”的原因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3、敘事局部有祥有略,為什么對仲永的才干初露寫的這樣詳細?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五
    語文基礎(chǔ)知識積累目標:進一步了解寓言的相關(guān)知識。
    口語交際訓練的設(shè)計目標:揣摩人物心理,轉(zhuǎn)換成語言表達。
    寫作訓練的借鑒目標:用傳神的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請學生散讀課文,思考:這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請學生概述故事內(nèi)容。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請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請學生站起來說出喜歡哪句句子,為大家有感情地朗讀后,解釋為什么喜歡這句話。
    重點品味的內(nèi)容:蚊子的語言、動作描寫部分。
    *分析品味課文過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討論、理解的問題:
    1小小的蚊子為何能戰(zhàn)勝強大的獅子?
    2挑戰(zhàn)前、獲勝后蚊子都吹響了他的小喇叭,這兩次的心情分別如何?
    3和獅子比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為何卻命喪其手?
    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適當?shù)卮┎蹇谡Z交際設(shè)計。
    五、延伸體會寓意。
    1、我們生活中有蚊子這樣的人嗎?你們在學習生活有過蚊子的表現(xiàn)嗎?
    2、你能再講一個寓言故事,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嗎?
    六、質(zhì)疑教材。
    簡單介紹寓言的結(jié)構(gòu)特點: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講述一個故事,第二段則說明其中蘊含的道理。前面為記敘,后面是議論。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個寓言可分為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钡⒉皇撬械脑⒀远际沁@種結(jié)構(gòu)。
    七、教學建議:教師可帶領(lǐng)學生排演課本劇,引導學生通過表演來體會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滅的原因,從而明確寓意。
    八、作業(yè):必做:寫一段有中心的話,其中用上“較量”、“凱旋”、“嘆息”這三個詞。
    選作:1、假設(shè)在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wǎng),蚊子幸運地逃生了。這之后,蚊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jīng)歷呢?請發(fā)揮想象續(xù)寫這個寓言故事。
    2、寫一段“用動作、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小故事。
    二、電子課文。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wǎng)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于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伊索寓言》簡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F(xiàn)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jīng)后人匯集,統(tǒng)歸在伊索名下?!兑了髟⒀浴吠ㄟ^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xiàn)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fā)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作劇,狼來了,狐貍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后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不同,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斗爭經(jīng)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jié)。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guān)系來表現(xiàn)當時的社會關(guān)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guān)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xiàn)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jié)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例如,《農(nóng)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貍》告訴人們要善于運用智慧,戰(zhàn)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當政權(quán)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tǒng)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世界著名寓言。
    寓言既有故事情節(jié)又有比喻性質(zhì),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借遠喻近。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體通俗形象的故事里,尤其適合少年兒童。
    本書選收伊索、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級寓言大師的優(yōu)秀作品260篇,這些寓言有的已經(jīng)流傳了甚至幾百年,但我們今天讀起來還是倍感親切。我們可以從這些不長的短文和短詩中體味伊索寓言的淳樸、智慧和機敏,拉封丹寓言的俏皮、風趣和生動,萊辛寓言的深刻、激越和時代感,克雷洛夫寓言的豐富、凝練和絕妙譏諷,從而了解大師們所生活的時代,品味大師們特有的藝術(shù)風格,領(lǐng)悟深奧的人生道理。
    語言教學注意。
    “寓言”就是以深刻的道理寄托小故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說明道理,通過虛構(gòu)的簡短故事加以譬喻,只所以簡短。它最基本特征在于教訓和諷刺。
    感受形象,掌握語言。因為語言的寓意是包含在鮮明生動的形象之中的,這就要求對寓言的教學必須抓住生動形象的關(guān)鍵語句,找出重點詞語,理解這些語言所描寫的形象,并使學生感受和想象這些畫面,如:我在教寓言《矛與盾》中,首先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狈磸屠首x,整體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如:“吾盾之堅”“吾矛之利”中的“堅”和“利”分別作“堅固”和“鋒利”的解釋。讓學生輕而易舉的理解其意。寓言不是簡單的比喻,而是通過一個簡短完整的故事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方法來表現(xiàn)的,所以要引導學生按照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順序來想象,使學生對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四、課內(nèi)精段練習設(shè)計及答案。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愿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wǎng)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釋下列詞語,并說說他們的表現(xiàn)作用。
    a.較量較量: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語表現(xiàn)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b.凱歌: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詞表現(xiàn)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要說不是這樣”中的“這樣”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概括蚊子戰(zhàn)勝獅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在描寫蚊子叫聲時用了兩個不同的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5.“你并不比我強”和“我比你強得多”分別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從句子的語氣上來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強。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六
    在中國文化中的,從而歌頌黃河的貢獻。
    2、關(guān)注母親河現(xiàn)狀,加強環(huán)保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主題搜集、整理、篩選資料的能力。
    1、通過各種途徑搜集關(guān)于黃河的歷史、地理、文化和環(huán)境等資料,經(jīng)過整理、篩選、設(shè)計,展示成果,加深對黃河的了解。
    2、通過調(diào)查、廣告設(shè)計、提出建議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保護母親河的責任感。
    根據(jù)主題搜集、整理和篩選資料。
    黃河之史——黃河之歌——黃河之憂。
    三課時。
    老師課前進行活動指導、學生課外時間搜集資料。
    活動一課時:“黃河之史、黃河之歌、黃河之憂”(課外搜集資料、課內(nèi)陳詞交流并展示成果,以每人辦一份手抄報的'形式交流資料,進行展示)。
    寫作、評講:兩課時。
    1、師生:
    (2)學生將自己搜集到的關(guān)于黃河污染的資料分組交流。
    請針對黃河斷流和水污染這一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設(shè)計一則公益廣告語,呼吁人們保護母親河。
    示例1:心系黃河,: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既鍛煉了學生,也提高了自己,收獲頗多。愿綜合性學習開展得越來越形式多樣,豐富多彩。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七
    我從小學開始接觸中文,但一直不明白中文是什么。
    上了初中后,我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專題。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沒有數(shù)學的枯燥計算;沒有英語死記硬背;不存在社會不確定性;不。
    我喜歡中文,因為它很奇怪,它的廣闊和它的魅力。
    學中文,知識在增長,對世界的感受也越來越深刻。我看:《紅樓夢》曹雪芹的博學;《三國演義》諸葛亮的忠誠;《西游記》孫悟空的足智多謀;杜甫對人民的忠誠《三吏三別》;一切,讓我對語文的無限魅力有了深刻的理解。
    正是一個詩人說的:知道的越多,越覺得自己寫的筋疲力盡,需要時刻充實自己。
    中文的力最長,一篇文章可以傳世,比如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一首詩可以名滿天下,如唐代張《春江花月夜》。
    語文也是一劑良藥,一本勸誡書,可以把罪孽深重的犯人拉回岸邊。
    品味和思考漢語,漢語的歷史就是人類的歷史,漢語的知識是浩瀚的。掌握語文的重要途徑在于不斷學習,終身學習,用文字改造人的精神。我想這就是我尋找多年的答案。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八
    預習分課時預習和單元預習。課時預習,最好在前一天晚上預習第二天要講的新課,這樣做印象較深。如果新課的難度較大,預習時間應(yīng)空的多一點,如難度較小,則可以少用點時間。單元預習一般在假期完成,要根據(jù)科目特點和內(nèi)容難易科學合理的安排時間,一般持續(xù)一段時間。
    二、要有明確的目標。
    預習總的目標是預先感知教材,對教材進行初步的處理和加工,為學習新課掃清障礙。而具體的目標,則要根據(jù)不同科目、不同內(nèi)容來確定。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鞏固復習舊概念,準確理解新概念,對于理解不透的,將它記下來,留待聽課時解決。
    2、初步理解新課的基本內(nèi)容是什么,在原有知識基礎(chǔ)上向前跨越了多少。
    3、找出新課中的重點、難點和自己不甚理解的地方,并將它們標畫出來,這一部分是你聽課的重點。
    4、把課后的練習試著做一做,不會做的可以再次預習相關(guān)知識。
    三、力求快、準、通。
    快,就是閱讀速度要快,接受新信息要快。預習時不要拖泥帶水,磨磨蹭蹭,而要集中時間,神情專一,這樣可以培養(yǎng)你思維的敏捷性,對所學知識能夠迅速加以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焖兕A習,既是為了節(jié)省你的時間,更是為了適應(yīng)升學考試對“速度”的要求。
    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知識的要點、重點和難點,在預習中培養(yǎng)你思維的深刻性,善于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抓住內(nèi)容的關(guān)鍵和實質(zhì)。
    通,就是要全面打通你理解的障礙,能夠把握知識的來龍去脈,使你的新舊知識能夠前后貫通;全面培養(yǎng)你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既善于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又能從不同角度靈活地理解知識。
    四、預習要讀、劃、寫結(jié)合。
    讀,預習時至少需將課文讀兩遍。第一遍粗讀,了解內(nèi)容大意及結(jié)構(gòu),對全文有一個大體、全局的概括,有助于你對細節(jié)的理解。第二遍精讀,注重領(lǐng)會內(nèi)容的主旨和要點。
    劃,就是在書上劃出重點、難點及不懂之處。因為在預習時你的理解未必正確,所以在劃的時候盡量用鉛筆輕劃,以便涂改。劃的標記要盡量規(guī)范、統(tǒng)一、簡明,不可雜亂,繁瑣。
    寫,就是要做好預習筆記。你可以寫下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的要點、疑點、評注、心得等。預習筆記盡量簡潔,重在記下你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和自己的見解,以便在課堂上得到解決和印證。
    但是,預習筆記一般不宜在課本上批注,因為這時你的一些想法不一定成熟,不一定準確。如確需批注,也要用鉛筆,清晰簡潔地寫。課本可以說是你學習和復習最重要的材料和工具,將筆記做在書上最為簡捷實用,用于復習也非常方便。所以在你的書上不要隨意涂寫,以確保在書上留下有價值的高質(zhì)量的批注。
    初一下期語文教案篇十九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xiàn)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于構(gòu)建新的教材系統(tǒ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全書按主題合成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yǎng)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本人擔任七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兩個班學生的情況基本一致。由于所處地域的問題及語文基礎(chǔ)不扎實,眾多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夠濃厚,學習語文的習慣養(yǎng)成較差,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意識薄弱,積累較少,閱讀面狹窄。只有個別同學的學習目的較明確,學習較主動,但仍不夠大膽質(zhì)疑、積極回答,需要教師不斷地鼓勵、引導。
    為使教學工作有條有理地進行,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現(xiàn)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如下計劃:
    一、做好開頭扭轉(zhuǎn)工作,扭轉(zhuǎn)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抓實書寫,寫一手漂亮的字,不僅能給人美的享受,而且會讓自己一輩子受用無窮,更重要的是方便了與別人的交流。書寫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到語文成績。緊緊抓住書寫差的同學,從書寫方式方法、書寫習慣的養(yǎng)成等方面指導和督促他們。引領(lǐng)學生誦讀課文,培養(yǎng)語文的感覺及學習興趣。
    二、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yǎng)審美情趣。
    三、打牢寫作基礎(chǔ)。在寫日記的基礎(chǔ)上,靈活處理練筆與每兩周一次作文的關(guān)系。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讓寫作成為他們抒發(fā)自己心靈之感的一種方式。
    四、優(yōu)化作業(yè)管理,做到每課過關(guān),單元過關(guān)。精心備課,尤其備好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五、積極把新課程理念融于課堂教學之中。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從思想、習慣等方面,多啟迪,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根據(jù)學生課堂反應(yīng)的情況,靈活調(diào)整教學方式方法。試著多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課堂上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自覺性,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眼、耳、口、手、腦動起來的習慣。向課堂要效率,使每一堂課都是生動有趣,學生在45分鐘內(nèi)得到較好的訓練。
    六、教學進度安排如下:
    第一單元:《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師》《展示華夏文化魅力》《趙普》《誦讀欣賞》《寫作》《口語交際》;課時安排:15;第1至3周。
    第二單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月跡》《三顆枸杞豆》《我們家的男子漢》《柳葉兒》《誦讀欣賞》《寫作》《口語交際》;課時安排:12;第4至6周。
    第三單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爾賽宮》《短文兩篇》《誦讀欣賞》《寫作》《口語交際》;課時安排:13;第6至8周。
    第四單元:《松鼠》《松樹金龜子》《國寶——大熊貓》《黔之驢》《誦讀欣賞》《寫作》《語文實踐活動》《名著推薦與閱讀西游記》;課時安排:14;第8至10周。
    復習期中考試,第11周。
    第五單元:《三個太陽》《錄音新聞》《“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新聞兩篇》《誦讀欣賞》《寫作》《語文實踐活動》《專題荷》;課時安排:15;第11至14周。
    第六單元:《古代詩詞三首》《現(xiàn)代詩二首》《歌詞三首》《誦讀欣賞》《寫作》《語文實踐活動》;課時安排:15;第14周至17周。
    期末總復習,第18周至19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