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指為解決特定問題或達成特定目標而設計的一系列步驟和措施。制定方案要有明確的目標和衡量指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這些范例展示了不同問題或目標的解決方案,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發(fā)。范例中的方案可能并非完美,但它們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在實際制定方案時,我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改進,并結合自身條件和資源來制定最適合的方案。希望這些范例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制定方案。記住,在制定方案時,堅持創(chuàng)新和實用,并根據需要進行靈活調整,以取得最好的效果。這些范例的目的是幫助我們思考和啟發(fā),相信大家在制定方案時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祝大家在實施方案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成果和效果。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一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二
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xiàn)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三
教室。
全體小班幼兒,家長及本班老師。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發(fā)動幼兒自帶水果或月餅。
班級集體活動。
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嘗。
注:親子游戲活動可參考幼兒園自身防疫安全政策適時恰當舉辦。
一、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的日期。
二、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下文附故事內容)。
三、親子游戲。
游戲一:手指游戲《變變變》。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戲。
游戲二:韻律游戲《拍手點頭》。
玩法: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游戲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
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后面主持人可隨機說。
游戲四:擊鼓傳話。
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四、談話品嘗。
討論:中秋節(jié)都吃什么?
分享: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四
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五
二、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三、活動準備。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四、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六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jié)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jié)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學到科學小知識,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jié)處。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班級集體活動。
1、展示幼兒在節(jié)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語言去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
1、家長幫助搜集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并提供給大家分享。
2、為這次主題活動準備一些月餅盒。并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兒節(jié)前節(jié)后連續(xù)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4、關注主題活動的進展,及時協(xié)助主題活動的展開。
5、有時間帶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賞月。
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一:中秋的來歷。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知道為什么要過中秋節(jié),什么時候開始過中秋節(jié)。
2、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資料,并學會分享交流資料。
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以及一些中秋節(jié)的圖片。
一、導入。
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那些節(jié)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jié),包括時間,來歷。
1、教師請幼兒介紹,并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知道了哪些,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師介紹自己的材料,使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三、擴展幼兒經驗,并介紹中秋節(jié)的習俗,讓幼兒了解更多。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嗎?
師: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干什么呢?
老師:“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識,那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
1、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主題活動二:制作月餅。
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
(3)活動結束后,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制作月餅的材料(搟面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面和水面統(tǒng)一準備。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制作月餅。
(2)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戶外傳統(tǒng)游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室內游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游戲。
(5)品嘗月餅。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七
歡樂、喜慶、團圓、辭舊迎新。
xxx幼兒園。
本次活動為園內活動,參加人員同冬至慶典。
年俗活動、聯(lián)歡、吃團圓飯。
14:00父母到園(其中部分父母13:00到園協(xié)助進行準備工作)。
14:00-xx:30年俗活動(主要包括:寫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貼福字、猜神秘創(chuàng)意“燈謎”、剪窗花、貼窗花、包餃子、蒸包子)。
(一)年俗活動。
1、為了讓孩子保持一個優(yōu)良的狀態(tài),上午在幼兒園按正常節(jié)奏進行。
2、請父母最晚14:00到園,當天的下午點不統(tǒng)一吃,點心由幼兒園準備,孩子睡醒以后由父母負責分別給自己的孩子吃。
3、父母到園以后,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參加相應的年俗活動。
4、想學習包包子的父母可以和我們一起包包子。
5、年俗活動中有一項是請父母們自己寫春聯(lián)(或者請在場的父母寫),寫好的春聯(lián)可以拿到家里自己使用。春聯(lián)用語自己準備,幼兒園負責筆墨紙。我們寫的可能不專業(yè),但那是我們自己寫的,讓我們自己動手,寫出自己的心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二)聯(lián)歡活動(分為三個板塊)。
1、拜年視頻播放(由各家提前自己拍攝,統(tǒng)一剪裁編輯制作。)。
2、揭曉20xx年心愿和祈福(冬至祈福)。
3、節(jié)目表演(期待大家精彩的表演)。
(三)吃團圓飯。
1、各家自帶食品。
2、現(xiàn)場制作的包子、餃子、粘豆包。
3、幼兒園準備的湯菜。
1、請各家拍一個拜年小視頻。大家穿上節(jié)日的服裝,和孩子一起拍。內容不限,語言自己組織,要求有聲音,自己設計動作。時間xx秒到30秒。風格喜慶、詼諧。然后統(tǒng)一剪裁和編輯。
2、每家準備一個小節(jié)目,也可以兩三家聯(lián)合準備一個節(jié)目(以大人為主,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和勉強孩子。)。
3、請各家準備一份餐食。此次食品準備可以是自制的菜,也可以是“餃子餡和餃子面團”的組合(餡兒:可以提前調制好,也可以拿到幼兒園統(tǒng)一調制,量不超過一斤肉;面團要彩色面團,量一斤面以內。)具體事宜格格媽會跟大家溝通。
4、以上各項請2月3日前上報或上交,這個期間,將有專人和各家聯(lián)系落實。
1、請穿戴節(jié)慶服裝。
2、室內溫度較高,請注意不要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同時自行安排自己的孩子吃下午點(幼兒園統(tǒng)一準備)和給孩子足夠的飲水。
3、請準備室內鞋。
4、當天將開放雨花石和蒲公英兩個班,并開放蒲公英班室外活動場地,大家可以帶領孩子在這三個場地活動。
5、喜歡拍照的請準備相機。
6、演節(jié)目期間可以給孩子準備一點健康的小食品,如山楂條,自制餅干一類的東西。
7、當天的團圓飯除了大家自帶的食品以外,還有現(xiàn)場制作的包子、餃子、粘豆包,幼兒園也會做一個湯菜。此次團圓飯將由組織者提前為大家分好餐(主要針對各家自帶的食品),每家一盤;包子、餃子、粘豆包,幼兒園做的菜自由取用。自己用過的餐具請自行清洗。
8、活動結束,請父母協(xié)助幼兒園恢復場地。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八
二、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三、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四、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一、主題
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二、活動目標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xiàn)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三、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四、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大家來賞月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xù)的方法,表現(xiàn)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xù)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活動準備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四、活動過程
2、討論剪二方連續(xù)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xù)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布置環(huán)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做月餅
二、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三、活動準備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四、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親子賞月晚會
二、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jié)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jié)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jié)日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布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jié)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jié)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四、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jié)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愿。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jié)目共同聯(lián)歡。(家長節(jié)目、幼兒節(jié)目、教師節(jié)目和游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嘗節(jié)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jié)日)。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九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并中秋節(jié)的來歷。
2。幼兒的,“月食”,與影像知識。
3。中秋節(jié)的風俗,讓幼兒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中秋節(jié)當天下午14:30————17:30。
園所室外與教室能凸顯中秋節(jié)日的環(huán)境布置。
例如:
1、主題墻的設計,剪刀、彩紙,剪出月亮、月餅、小兔子等的圖片粘貼在主題墻上。
2、月餅盒、酒盒、化妝盒等廢舊盒子與紅色繩結制燈籠,懸掛在教室與室外。
道具:繪畫工具;燈泡、皮球(大、小各);手電筒、白墻/屏幕;月餅、水果、盤子、水果刀。
: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過程:全園孩子參加,自愿報名的選擇活動的項目。
活動一。美麗圖,我來畫。
活動:讓孩子用繪畫的手法表達認識的中秋節(jié),開發(fā)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活動:教師事先中秋的'圖片貼、掛在教室。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班級的中秋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優(yōu)秀美術作品。
2、幼兒理解并選擇不同的材料美術創(chuàng)作(不限,畫風不限,工具不限。)。
活動,供老師們參考:
1。類型:水粉畫:水粉顏料、調色板、排筆、水粉紙、清洗顏料與畫筆的小水桶。
2。類型:水墨畫:宣紙、墨汁、毛筆。
3。類型:黏貼畫:顏色的紙片、舊布頭、樹葉、等物品用膠棒粘貼在底板紙上,粘貼出美麗的畫面。
4。類型:蠟筆畫。
工具:油畫棒、白紙。
5。類型:彩瓶新衣。
:將瓶子外層圖上不同顏色的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畫,也可在瓶口處系上絲帶裝飾。
6、類型:添畫:教師可圖畫的半成品、畫筆。
7、類型:手工:成品、過程圖(需家長和老師的)。
8、類型:拓?。盒∮≌?、印泥。
9、類型:砂紙。
10、類型:陶藝:顏色的泥,烤箱。
注意:
1、每種都幾個漂亮的成品,供幼兒參考。
2、如感覺有難度,可請老師或家長幫忙。
結束后,教師幫助幼兒將作品寫上名字,分類展示在教室內,最后幼兒可將作品帶回家。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一
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二、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三、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四、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一、主題。
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二、活動目標。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xiàn)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三、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四、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xù)的方法,表現(xiàn)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xù)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活動準備。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四、活動過程。
2、討論剪二方連續(xù)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xù)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布置環(huán)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二、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三、活動準備。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四、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親子賞月晚會。
二、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jié)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jié)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jié)日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布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jié)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jié)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四、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jié)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愿。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jié)目共同聯(lián)歡。(家長節(jié)目、幼兒節(jié)目、教師節(jié)目和游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嘗節(jié)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jié)日)。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二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征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1、結合端午節(jié)的劃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征(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tài),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制作龍舟,采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啟發(fā)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制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并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chuàng)新。
(四)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后貼在積塑上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后自己坐在龍舟上劃龍舟玩的很開心。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三
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xiàn)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xù)的方法,表現(xiàn)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xù)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1、欣賞二方連續(xù)圖案,觀察其圖案特點。
2、討論剪二方連續(xù)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xù)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布置環(huán)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親子賞月晚會。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jié)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jié)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jié)日的快樂。
1、環(huán)境布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jié)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jié)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jié)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愿。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jié)目共同聯(lián)歡。(家長節(jié)目、幼兒節(jié)目、教師節(jié)目和游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嘗節(jié)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jié)日)。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jié)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jié)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學到科學小知識,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jié)處。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班級集體活動。
1、展示幼兒在節(jié)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語言去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
1、家長幫助搜集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并提供給大家分享。
2、為這次主題活動準備一些月餅盒。并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兒節(jié)前節(jié)后連續(xù)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4、關注主題活動的進展,及時協(xié)助主題活動的展開。
5、有時間帶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賞月。
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一:中秋的來歷。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知道為什么要過中秋節(jié),什么時候開始過中秋節(jié)。
2、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資料,并學會分享交流資料。
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以及一些中秋節(jié)的圖片。
一、導入。
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那些節(jié)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jié),包括時間,來歷。
1、教師請幼兒介紹,并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知道了哪些,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師介紹自己的材料,使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三、擴展幼兒經驗,并介紹中秋節(jié)的習俗,讓幼兒了解更多。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嗎?
師: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干什么呢?
四、教師像幼兒介紹獲取資料的方法。
老師:“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識,那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
1、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主題活動二:制作月餅。
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
(3)活動結束后,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制作月餅的材料(搟面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面和水面統(tǒng)一準備。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制作月餅。
(2)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戶外傳統(tǒng)游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室內游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游戲。
(5)品嘗月餅。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四
20xx年9月x日。
教室。
全體小班幼兒,家長及本班老師。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發(fā)動幼兒自帶水果或月餅。
班級集體活動。
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嘗。
注:親子游戲活動可參考幼兒園自身防疫安全政策適時恰當舉辦。
一、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的日期。
二、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下文附故事內容)。
三、親子游戲。
游戲一:手指游戲《變變變》。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戲。
游戲二:韻律游戲《拍手點頭》。
玩法: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游戲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
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后面主持人可隨機說。
游戲四:擊鼓傳話。
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四、談話品嘗。
討論:中秋節(jié)都吃什么?
分享: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一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二
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xiàn)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三
教室。
全體小班幼兒,家長及本班老師。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發(fā)動幼兒自帶水果或月餅。
班級集體活動。
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嘗。
注:親子游戲活動可參考幼兒園自身防疫安全政策適時恰當舉辦。
一、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的日期。
二、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下文附故事內容)。
三、親子游戲。
游戲一:手指游戲《變變變》。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戲。
游戲二:韻律游戲《拍手點頭》。
玩法: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游戲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
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后面主持人可隨機說。
游戲四:擊鼓傳話。
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四、談話品嘗。
討論:中秋節(jié)都吃什么?
分享: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四
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五
二、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三、活動準備。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四、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六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jié)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jié)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學到科學小知識,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jié)處。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班級集體活動。
1、展示幼兒在節(jié)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語言去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
1、家長幫助搜集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并提供給大家分享。
2、為這次主題活動準備一些月餅盒。并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兒節(jié)前節(jié)后連續(xù)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4、關注主題活動的進展,及時協(xié)助主題活動的展開。
5、有時間帶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賞月。
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一:中秋的來歷。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知道為什么要過中秋節(jié),什么時候開始過中秋節(jié)。
2、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資料,并學會分享交流資料。
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以及一些中秋節(jié)的圖片。
一、導入。
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那些節(jié)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jié),包括時間,來歷。
1、教師請幼兒介紹,并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知道了哪些,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師介紹自己的材料,使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三、擴展幼兒經驗,并介紹中秋節(jié)的習俗,讓幼兒了解更多。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嗎?
師: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干什么呢?
老師:“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識,那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
1、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主題活動二:制作月餅。
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
(3)活動結束后,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制作月餅的材料(搟面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面和水面統(tǒng)一準備。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制作月餅。
(2)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戶外傳統(tǒng)游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室內游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游戲。
(5)品嘗月餅。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七
歡樂、喜慶、團圓、辭舊迎新。
xxx幼兒園。
本次活動為園內活動,參加人員同冬至慶典。
年俗活動、聯(lián)歡、吃團圓飯。
14:00父母到園(其中部分父母13:00到園協(xié)助進行準備工作)。
14:00-xx:30年俗活動(主要包括:寫春聯(lián)、貼春聯(lián)、貼福字、猜神秘創(chuàng)意“燈謎”、剪窗花、貼窗花、包餃子、蒸包子)。
(一)年俗活動。
1、為了讓孩子保持一個優(yōu)良的狀態(tài),上午在幼兒園按正常節(jié)奏進行。
2、請父母最晚14:00到園,當天的下午點不統(tǒng)一吃,點心由幼兒園準備,孩子睡醒以后由父母負責分別給自己的孩子吃。
3、父母到園以后,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參加相應的年俗活動。
4、想學習包包子的父母可以和我們一起包包子。
5、年俗活動中有一項是請父母們自己寫春聯(lián)(或者請在場的父母寫),寫好的春聯(lián)可以拿到家里自己使用。春聯(lián)用語自己準備,幼兒園負責筆墨紙。我們寫的可能不專業(yè),但那是我們自己寫的,讓我們自己動手,寫出自己的心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二)聯(lián)歡活動(分為三個板塊)。
1、拜年視頻播放(由各家提前自己拍攝,統(tǒng)一剪裁編輯制作。)。
2、揭曉20xx年心愿和祈福(冬至祈福)。
3、節(jié)目表演(期待大家精彩的表演)。
(三)吃團圓飯。
1、各家自帶食品。
2、現(xiàn)場制作的包子、餃子、粘豆包。
3、幼兒園準備的湯菜。
1、請各家拍一個拜年小視頻。大家穿上節(jié)日的服裝,和孩子一起拍。內容不限,語言自己組織,要求有聲音,自己設計動作。時間xx秒到30秒。風格喜慶、詼諧。然后統(tǒng)一剪裁和編輯。
2、每家準備一個小節(jié)目,也可以兩三家聯(lián)合準備一個節(jié)目(以大人為主,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和勉強孩子。)。
3、請各家準備一份餐食。此次食品準備可以是自制的菜,也可以是“餃子餡和餃子面團”的組合(餡兒:可以提前調制好,也可以拿到幼兒園統(tǒng)一調制,量不超過一斤肉;面團要彩色面團,量一斤面以內。)具體事宜格格媽會跟大家溝通。
4、以上各項請2月3日前上報或上交,這個期間,將有專人和各家聯(lián)系落實。
1、請穿戴節(jié)慶服裝。
2、室內溫度較高,請注意不要給孩子穿太多的衣服,同時自行安排自己的孩子吃下午點(幼兒園統(tǒng)一準備)和給孩子足夠的飲水。
3、請準備室內鞋。
4、當天將開放雨花石和蒲公英兩個班,并開放蒲公英班室外活動場地,大家可以帶領孩子在這三個場地活動。
5、喜歡拍照的請準備相機。
6、演節(jié)目期間可以給孩子準備一點健康的小食品,如山楂條,自制餅干一類的東西。
7、當天的團圓飯除了大家自帶的食品以外,還有現(xiàn)場制作的包子、餃子、粘豆包,幼兒園也會做一個湯菜。此次團圓飯將由組織者提前為大家分好餐(主要針對各家自帶的食品),每家一盤;包子、餃子、粘豆包,幼兒園做的菜自由取用。自己用過的餐具請自行清洗。
8、活動結束,請父母協(xié)助幼兒園恢復場地。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八
二、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三、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四、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一、主題
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二、活動目標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xiàn)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三、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四、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大家來賞月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xù)的方法,表現(xiàn)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xù)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活動準備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四、活動過程
2、討論剪二方連續(xù)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xù)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布置環(huán)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做月餅
二、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三、活動準備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四、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親子賞月晚會
二、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jié)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jié)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jié)日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布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jié)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jié)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四、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jié)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愿。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jié)目共同聯(lián)歡。(家長節(jié)目、幼兒節(jié)目、教師節(jié)目和游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嘗節(jié)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jié)日)。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九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
1。讓幼兒知道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并中秋節(jié)的來歷。
2。幼兒的,“月食”,與影像知識。
3。中秋節(jié)的風俗,讓幼兒動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中秋節(jié)當天下午14:30————17:30。
園所室外與教室能凸顯中秋節(jié)日的環(huán)境布置。
例如:
1、主題墻的設計,剪刀、彩紙,剪出月亮、月餅、小兔子等的圖片粘貼在主題墻上。
2、月餅盒、酒盒、化妝盒等廢舊盒子與紅色繩結制燈籠,懸掛在教室與室外。
道具:繪畫工具;燈泡、皮球(大、小各);手電筒、白墻/屏幕;月餅、水果、盤子、水果刀。
: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過程:全園孩子參加,自愿報名的選擇活動的項目。
活動一。美麗圖,我來畫。
活動:讓孩子用繪畫的手法表達認識的中秋節(jié),開發(fā)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活動:教師事先中秋的'圖片貼、掛在教室。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班級的中秋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和優(yōu)秀美術作品。
2、幼兒理解并選擇不同的材料美術創(chuàng)作(不限,畫風不限,工具不限。)。
活動,供老師們參考:
1。類型:水粉畫:水粉顏料、調色板、排筆、水粉紙、清洗顏料與畫筆的小水桶。
2。類型:水墨畫:宣紙、墨汁、毛筆。
3。類型:黏貼畫:顏色的紙片、舊布頭、樹葉、等物品用膠棒粘貼在底板紙上,粘貼出美麗的畫面。
4。類型:蠟筆畫。
工具:油畫棒、白紙。
5。類型:彩瓶新衣。
:將瓶子外層圖上不同顏色的水粉,等晾干后,在水粉上作畫,也可在瓶口處系上絲帶裝飾。
6、類型:添畫:教師可圖畫的半成品、畫筆。
7、類型:手工:成品、過程圖(需家長和老師的)。
8、類型:拓?。盒∮≌?、印泥。
9、類型:砂紙。
10、類型:陶藝:顏色的泥,烤箱。
注意:
1、每種都幾個漂亮的成品,供幼兒參考。
2、如感覺有難度,可請老師或家長幫忙。
結束后,教師幫助幼兒將作品寫上名字,分類展示在教室內,最后幼兒可將作品帶回家。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一
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二、活動目標。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三、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四、活動過程。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一、主題。
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二、活動目標。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xiàn)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三、活動準備。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四、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指導語:歌里唱了什么?再仔細的聽一聽。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xù)的方法,表現(xiàn)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xù)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三、活動準備。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四、活動過程。
2、討論剪二方連續(xù)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xù)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布置環(huán)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二、活動目標。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三、活動準備。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四、活動過程。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親子賞月晚會。
二、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jié)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jié)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jié)日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布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jié)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jié)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四、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jié)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愿。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jié)目共同聯(lián)歡。(家長節(jié)目、幼兒節(jié)目、教師節(jié)目和游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嘗節(jié)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jié)日)。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二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征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1、結合端午節(jié)的劃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征(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tài),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制作龍舟,采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啟發(fā)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制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并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chuàng)新。
(四)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后貼在積塑上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后自己坐在龍舟上劃龍舟玩的很開心。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三
欣賞詩歌《月亮對我笑》。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1、在觀察、表達圖片內容的過程中,理解、學習詩歌。
2、感受詩歌的情境,嘗試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實物投影圖片供老師操作,圖片內容有月亮(各種表情、可移動)、云朵、電視機、小朋友(可移動)、小床等。
1、傾聽教師朗誦詩歌,引起興趣。
(1)欣賞教師操作教具、朗誦詩歌,感受詩歌內容。
(2)根據幼兒的問題進行討論。
2、在圖片的提示下,學念詩歌。
(1)再次欣賞教師朗誦并輕聲跟念。
(2)嘗試在圖片的提示下朗誦詩歌。
3、分角色朗誦詩歌。
欣賞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1、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xiàn)民歌的歡快風格。
2、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3、輕聲演唱,和大家聲音保持一致。
幼兒學習過秧歌舞。
1、欣賞歌曲,交流感受。
2、理解歌曲內容,學唱歌曲。
(1)再次欣賞歌曲。
(2)在提問和重點欣賞的過程中,解決學唱歌曲中的問題。
(3)集體演唱歌曲。(教師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3、在學會秧歌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
(1)交流秧歌舞的動作。
(2)自由跟隨歌曲進行舞蹈。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1、初步學習用二方連續(xù)的方法,表現(xiàn)許多人一同賞月的情景。
2、在嘗試、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探索將單個的圖案連續(xù)起來的方法。
3、在活動中,能夠將不同的材料放在指定的地方。
剪刀、各色長條形紙、鉛筆等。
1、欣賞二方連續(xù)圖案,觀察其圖案特點。
2、討論剪二方連續(xù)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折、剪的方法。)。
3、嘗試進行操作。
4、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問題和獲得成功的方法,進一步獲得剪二方連續(xù)圖案的經驗。
5、再次嘗試,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6、共同布置環(huán)境“大家來賞月”,體驗合作布置教室的愉快。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1、在觀看錄像、自己嘗試做月餅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制作月餅的材料、工具和方法。
2、積極大膽地嘗試運用材料、工具進行探索和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輪流使用材料、工具,活動后能與同伴共同整理環(huán)境。
制作月餅的錄像帶、制作月餅的材料和工具、烤箱等。
1、遷移已有經驗進行回憶和討論。
2、欣賞錄像,進一步熟悉制作月餅的方法和過程。
3、觀察活動的材料和工具。
4、自由交流自己想要制作的月餅。
5、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將餡兒放得太多,輪流使用工具和材料。)。
6、烤制、品嘗制作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
親子賞月晚會。
主要涉及領域:綜合。
1、進一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中秋節(jié)豐收、團圓的意義,對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文化產生興趣。
2、活動中能大膽地運用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在節(jié)日中快樂、喜悅的情緒。
3、體驗和家人、老師、同伴共同慶祝節(jié)日的快樂。
1、環(huán)境布置(音響、燈光、字幅、燈光月亮、彩炮、桌椅等)。
2、幼兒每人一份節(jié)日食品(月餅、各種中秋節(jié)的水果和食品)。
3、親子游戲材料及獎品。
4、教師排練情景劇,幼兒扮演玉兔。
1、活動開始。
(1)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2)拉響彩炮,體驗節(jié)日熱鬧的氣氛。
(3)園長致詞,表達祝愿。
2、欣賞情景劇《嫦娥奔月》。
3、嫦娥和玉兔共同組織《知識對對碰》競答活動。
4、表演節(jié)目共同聯(lián)歡。(家長節(jié)目、幼兒節(jié)目、教師節(jié)目和游戲穿插進行。)。
5、共同品嘗節(jié)日食品、賞月。
6、結束部分(踩氣球,慶祝節(jié)日)。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積淀著許多洋溢著濃厚東方文化色彩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節(jié)日正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無不大力弘揚著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傳承民族精神。時值中秋節(jié)的來臨,讓我們的孩子了解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學到科學小知識,并且在活動過程中把禮儀滲透到各個細節(jié)處。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知道中秋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團圓節(jié)。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班級集體活動。
1、展示幼兒在節(jié)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
2、在語言去投放相關月亮知識的圖書。
3、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jié)日氣氛。
1、家長幫助搜集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并提供給大家分享。
2、為這次主題活動準備一些月餅盒。并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兒節(jié)前節(jié)后連續(xù)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4、關注主題活動的進展,及時協(xié)助主題活動的展開。
5、有時間帶幼兒在有月亮的夜晚賞月。
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一:中秋的來歷。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知道為什么要過中秋節(jié),什么時候開始過中秋節(jié)。
2、幼兒能夠通過多種渠道來收集資料,并學會分享交流資料。
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關于中秋節(jié)的資料,以及一些中秋節(jié)的圖片。
一、導入。
以談話的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有那些節(jié)日嗎?
二、向幼兒介紹中秋節(jié),包括時間,來歷。
1、教師請幼兒介紹,并請其他幼兒傾聽從中知道了哪些,與別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師介紹自己的材料,使幼兒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三、擴展幼兒經驗,并介紹中秋節(jié)的習俗,讓幼兒了解更多。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嗎?
師:除了吃月餅,我們還干什么呢?
四、教師像幼兒介紹獲取資料的方法。
老師:“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識,那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
1、幼兒交流自己獲取知識的渠道。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從哪獲取知識:方法及渠道。
主題活動二:制作月餅。
活動要求:
(1)在活動中,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做,家長只是起幫助指導的作用。
(2)進入活動室,要小聲說話,以不影響他人為原則。
(3)活動結束后,整理好所有的東西,物歸原處。
(4)準備好制作月餅的材料(搟面杖、面板、模子、月餅餡),油面和水面統(tǒng)一準備。
活動過程:
(1)孩子和家長一起制作月餅。
(2)將做好的月餅放入烤箱中。
(3)戶外傳統(tǒng)游戲——貼膏藥、切西瓜,共同參與。
(4)室內游戲——搶椅子,家長和幼兒分開游戲。
(5)品嘗月餅。
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方案幼兒園篇十四
20xx年9月x日。
教室。
全體小班幼兒,家長及本班老師。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jié)的快樂。
發(fā)動幼兒自帶水果或月餅。
班級集體活動。
介紹節(jié)日——欣賞故事——親子游戲——談話品嘗。
注:親子游戲活動可參考幼兒園自身防疫安全政策適時恰當舉辦。
一、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幼兒知道中秋節(jié)的日期。
二、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下文附故事內容)。
三、親子游戲。
游戲一:手指游戲《變變變》。
玩法:用小手指做游戲。
游戲二:韻律游戲《拍手點頭》。
玩法: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與歌詞來進行拍手和點頭動作。
游戲三:粘泡泡糖。
玩法:家長和幼兒一起問教師:“泡泡糖,泡泡糖,粘什么?”
教師回答:“兩個兩個粘——”后面主持人可隨機說。
游戲四:擊鼓傳話。
玩法:一人在敲敲,一人用傳花的.方式進行,當音樂停止,物品在誰的手上,就由誰來進行表演。
四、談話品嘗。
討論:中秋節(jié)都吃什么?
分享: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