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熱門14篇)

字號:

    編寫教案有助于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和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一個好的教案應該具備明確的教學目標,以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小編整理了一些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的教案范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示。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識記8個生字;正確書寫6個生字。積累8個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想想為什么孫中山明知會挨打,還要向老師提問。
    3、學習邊讀邊思考。
    4、知道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能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
    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懂得不懂就問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板書:私塾。
    師:想知道那時候孩子們在私塾里是怎樣讀書的嗎?
    1、出示第二小節(jié),學生自由讀。
    (1)這段話中有個生字寶寶,師指:誦(上面有拼音),集體拼讀。誰記準它的樣子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方法。(誦,可以采用熟字換部首的方法識記。)在書寫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右上角最后一筆點不能忘。)我們寫寫這個字好嗎?(田字格指導書寫。)。
    (2)私塾里讀書的情景怎么樣,誰讀給大家聽?
    (3)他讀得很傳神,大家學著他的樣子齊讀一遍。
    (4)簡單交流讀后的感受。
    師補充、小結(jié):那時候的私塾老師一般都比較嚴厲,誰不聽話或不認真讀書,還會挨老師戒尺的打。上課時,學生大多不敢向老師提出問題。
    2、出示課文第一節(jié):孫中山小時候在私塾讀書。
    集體讀。
    過渡:可是,孫中山卻敢于不懂就問。
    揭示課題:3.不懂就要問(“懂”用紅色和黃色粉筆書寫)。
    師:指“懂”,誰做小老師領(lǐng)大家認這個新朋友?
    指名讀課題。齊讀課題。
    過渡:孫中山怎么敢問老師呢?我們馬上翻開課本,探個究竟,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自學建議:
    (1)輕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讀通句子。
    2、學生自讀。(師巡視,督促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
    3、學習生字:段、糊、涂、但、厲、詳。
    (1)這6個生字寶寶就藏在課文中,你都認識了嗎?我們開小火車認讀好嗎?
    (2)出示:厲。
    這個生字寶寶還有個孿生兄弟,出示“歷”,你發(fā)現(xiàn)他們的秘密了嗎?
    (3)出示:糊。
    誰能在這些生字寶寶中為“糊”找個好朋友?
    男生讀“糊涂”(涂,輕聲)引出“糊里糊涂”(涂,揚聲)女生讀,集體讀。
    (4)我們比賽,看誰把這六個字都能認準(卡片抽讀)。
    4、我們把生字寶寶送到課文中,看看大家還認得他嗎?
    指名五個學生按1、2節(jié);3節(jié);4~7節(jié);8節(jié);9、10節(jié)輪讀課文,隨機正音。
    好,大家課文讀得很流利,我看哪位有心的小朋友邊讀邊思考這些問題了(指“自讀提示”)。
    三、細讀課文,深入了解。
    1、師:孫中山為什么要向先生提問?
    生稍作思考,然后交流。
    師: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糊里糊涂呢?(學習反義詞)。
    師:于是,他就(等學生接下去)?
    生交流,師出示句子:于是,他壯著膽子站起來,問:“先生,您剛才讓我們背的這段課文是什么意思?請您為我們講講吧!”
    指名讀。
    孫中山怎么問老師的?“壯著膽子”問是怎么問呢?誰來壯著膽子問一問?(指名讀)。
    師:不錯,你猶豫了一下,鼓足勇氣讀下去了。誰再來?
    好,你提問時態(tài)度很誠懇,很尊重先生。我們一起來提問一次,好嗎?
    你壯著膽子問老師時心情怎么樣?(體會孫中山此時緊張的心情)為什么緊張?(初步感受孫中山明知可能會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老師提出問題的可貴精神。)。
    2、當他提出自己的問題后,老師和同學又是怎樣的呢?再讀課文4~8節(jié)。
    師:誰來說說同學們是怎么做的?
    學生交流。
    師:“搖頭晃腦念書”是怎么念?
    出示:冬冬愛寫詩,作詩時搖頭晃腦,真像()。
    指名填寫。
    “課堂里霎時變得鴉雀無聲”是什么樣子的?誰來描述?
    出示:教室里鴉雀無聲,連一根針()。
    指名填寫。
    誰能給“霎時”找個意思相近的朋友?
    過渡:老師真的打?qū)O中山了?為什么?
    生交流,師出示:孫中山說著,就把那篇課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
    指名讀(注意語調(diào))。
    你為什么要重讀“一字不漏”?(體會孫中山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好學生,因此,老師沒有用戒尺打他。)。
    3、分角色朗讀課文4-8節(jié)。
    過渡:既然孫中也怕挨打,那他為什么還要向老師提問呢?讀課文第9、10節(jié)。
    學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男女生輪讀句子。
    齊讀句子。
    交流感悟。
    四、小結(jié)、拓展。
    不懂就問是人的美德,更是學習的良好習慣。你平時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是怎么做的?
    拓展作業(yè):課后了解孫中山的其他故事。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二
    1、通過對比,識記容易寫錯的生字。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易錯字的習慣。
    2、熟讀并試著背誦《數(shù)九歌》,了解冬至過后的數(shù)九節(jié)氣。體會人們向往、熱愛春天的。
    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通過對比,識記容易寫錯的生字。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易錯字的習慣。
    一、談話引入新課。
    1、師:你們平時經(jīng)常寫錯字嗎?遇到容易寫錯的字你們是怎么處理的?是一直讓它錯下。
    去?
    2、全班交流。
    3、師:今天我們將學習解決易錯字的方法。
    二、展示臺。
    1、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處理易錯字的,一起來看看吧。
    棉被———潑水紙巾———低頭。
    帶領(lǐng)———展現(xiàn)戰(zhàn)士———土地。
    散步———南瓜今天———口令。
    帶領(lǐng)———穿戴果園———圓心。
    以后———已經(jīng)汽水———氣體。
    再見———正在心情———晴天。
    2、讀一讀,把平時你也容易寫錯的字圈起來。
    3、你也學學書上的辦法將這里邊到再在你還容易寫錯的字也單獨記下來,時刻提醒自己。
    4、給你們5分鐘,將你們平時容易寫錯的字在筆記本上用相同的方法記下來。
    5、同學們展示自己收集的易錯字,提醒其他同學。
    三、日積月累。
    1、出示數(shù)九歌。
    2、學生自由讀一讀,借助拼音把數(shù)九歌讀通讀熟悉。
    3、再讀數(shù)九歌:自由讀、同桌讀、分男女讀、全班齊讀。
    4、簡要理解數(shù)九歌的意思。
    5、試著背一背。
    四、老師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三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莫非、厲害、粘膠”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2.抓住對故事角色聽到“漏”的行為動作描寫,體會角色的心理活動,同時理清故事的順序。
    感受民間故事的魅力,熱愛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教學難點。
    感受民間故事的魅力,熱愛傳統(tǒng)文化。
    2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民間故事是從遠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征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guān)系,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它們往往包含著非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漏》就是根據(jù)民間故事改編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去體會民間故事的魅力吧!
    二、字詞學習,基礎(chǔ)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平舌音“賊”,翹舌音“粘”和邊音“驢”的讀音。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漏”時,可以用同音字對比的方法;學習“胖、喂、驢、莫、厲、抱、架、粘、膠、偏”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胖:男孩叫小胖,鍛煉減脂肪。飲食戒油膩,增肌身體棒。
    厲:厲行節(jié)儉,歷盡磨難。時時砥礪,鼓勵共勉。
    偏:為寫詩篇,山川走遍。用心編寫,不怕偏見。
    同音字歌示例:
    漏:屋子十分簡陋,屋頂還把水漏。得獎來將臉露,努力金石可鏤。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漏”的右部上面寬窄適宜,下面“雨”方正。
    “喂”左窄右寬。
    “驢”左部“馬”橫變提,“戶”撇伸長。
    “賊”的“貝”左豎不宜長,橫折高于左豎。
    “狼”左窄右寬,“良”橫折略向內(nèi)收,捺要舒展。
    “厲”的“廠“里面的”萬“稍露。
    “膠”的“月”撇為豎撇,“交”上小下大。
    “偏”的單人旁撇短,豎為垂露豎,“扁”撇伸長。
    易錯提示:
    “胖”右邊只有兩橫,不要多寫一橫。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畏:喂(喂養(yǎng))—偎(依偎)—煨(煨湯)。
    戶:驢(驢子)—蘆(蘆葦)—護(保護)。
    戎:賊(盜賊)—絨(絨毛)。
    良:狼(大灰狼)—糧(糧食)—浪(浪費)。
    包:抱(擁抱)—飽(吃飽)—苞(花苞)。
    加:架(打架)—駕(駕車)—袈(袈裟)。
    占:粘(粘貼)—沾(沾水)—戰(zhàn)(戰(zhàn)斗)。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明確:寫老爺爺和老婆婆養(yǎng)的一頭小胖驢被老虎和賊惦記上了,老虎想吃,賊想偷,正準備下手時卻被老婆婆說的“漏”嚇得慌忙逃跑,老虎和賊互相以為對方是“漏”,擺脫對方之后,又雙雙返回,結(jié)果被彼此嚇昏了。
    2.理清課文的層次結(jié)構(gòu)。
    明確:
    第一部分(1、2):賊和老虎惦記著小胖驢。
    第二部分(3~7):老婆婆不怕狼和虎,只怕漏,讓老虎和賊對“漏”產(chǎn)生了恐懼之情。
    第三部分(8~18):老虎和賊互相以為對方是“漏”,從而發(fā)生了一系列戲劇性的事情。
    第四部分(19、20):小胖驢安然無事,老婆婆揭示“漏”為何物。
    四、課堂小結(jié),效果強化。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老虎和賊都惦記著小胖驢。那么小胖驢接下來的命運會如何呢?如果同學們擔心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在課下自己把課文的剩余部分讀一讀。
    五、練習設(shè)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四
    1、會認“洼、印、凌”等6個生字,會寫“鋪、泥、晶”等13個生字。
    2、學會借助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抓住關(guān)鍵詞語感受水泥道的美麗。
    3、積累優(yōu)美的段落語句。
    教學重點。
    學會借助上下文理解詞語,能抓住關(guān)鍵詞語感受水泥道的美麗。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的方法的掌握和運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詩人途經(jīng)一片楓林,被美景陶醉,寫下了“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篇,你見過哪些美麗的景物,來說一說。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樣的一番美麗呢?讓我們進入課文,一起感受吧。
    二、新課學習。
    1、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重點指導“鋪”的讀音。并指導它的另一個音節(jié),組詞:鋪滿、當鋪。
    2、小組互相檢查。
    3、教師指名讀課文,檢查閱讀情況。
    4、再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5、想一想,課文告訴我們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畫出相關(guān)的語句,展示給同學們聽。
    三、生字的教學。
    教師重點指導“鋪、晶”2個字。學生自學“泥、院、印”并交流識字方法。
    四、課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習了生字,讀通了課文,一起感受了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麗迷人。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感悟它的美麗。
    五、作業(yè)布置。
    1、抄寫生詞。
    2、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詞的認讀情況。
    2、上節(jié)課通過閱讀你感受到了什么?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麗。
    這節(jié)課我們來體會作者寫出了水泥道的何種之美?
    二、新課學習。
    默讀課文:畫出你認為表現(xiàn)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從哪些詞語上體會出什么樣的美麗。說給大家分享。
    出示句子:。
    1、??!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是什么意思,換成“晴朗”可以嗎?表達有區(qū)別嗎?
    2、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樹,掉下了一片片金黃金黃的葉子。這一片片閃著雨珠的葉子,一掉下來,便緊緊地粘在濕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金黃金黃”“閃著雨珠的葉子”“濕漉漉的”“粘”這些詞語感受到了秋天梧桐葉的色彩美,而“濕漉漉的”“粘”把雨后的水泥路的潮濕、溫潤展示出來,一種秋色下溫潤美麗的景色展現(xiàn)眼前。
    3、每一片法國梧桐樹的落葉,都像一個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們排列得并不規(guī)則,甚至有些凌亂。
    這段話你體會到什么?
    5、這篇課文抓住了哪些事物進行描寫?
    三、有感情地朗讀出示的句子。
    四、課堂總結(jié)。
    作者觀察細致、語言生動,恰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把雨后水泥道的獨特的美,寫得淋漓盡致。我們一定把自己喜歡的語句積累下來。
    五、課堂作業(yè)。
    1、課堂小練筆:寫一寫你上學路上發(fā)現(xiàn)的美景吧,一會兒讀給大家聽。
    2、抄寫課文表現(xiàn)水泥道美麗的句子。
    板書設(shè)計。
    色彩美。
    靈動美。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山行》。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讀音和用法。
    3、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能根據(jù)圖片和關(guān)鍵詞的意思理解古詩的大意。能聯(lián)系詩句,說說詩中的秋天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能根據(jù)圖片和關(guān)鍵詞的意思理解古詩的大意。能聯(lián)系詩句,說說詩中的秋天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2、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說一說理由。
    四季風景如畫,四季都是詩情畫意的。在這美好的秋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三首關(guān)于秋天的詩歌。
    板書,齊讀課題。
    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詩歌《山行》。
    二、整體感知。
    1、認識作者。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著有《樊川文集》。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按罄疃拧敝咐畎缀投鸥?。
    你還知道杜牧的其他詩歌嗎?
    預設(shè):《清明》、《秋夕》等。
    2、聽《山行》的朗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3、自由朗讀《山行》:
    (1)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圖文對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4、出示詩歌,指導學生讀好節(jié)奏。
    預設(shè):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徑、斜。
    領(lǐng)讀生字,注音拼讀。
    結(jié)合圖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徑:小路。
    斜:不正。
    石徑斜:石板小路彎彎曲曲。
    2、你認為哪些詞語的意思比較難懂,小組內(nèi)相互質(zhì)疑解答。
    預設(shè):
    生:產(chǎn)生,生出。
    坐:因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讀古詩。
    (一)詩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預設(shè):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
    結(jié)合圖片,解釋重點詞語。
    寒山:深秋的山。
    霜葉:被霜打過的楓葉。
    (二)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風景。
    學生結(jié)合景物提示,描述風景。
    (三)小組說一說詩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曉詩意。
    預設(shè):
    “深”是濃厚,濃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處”為云之源頭,給人高山之巔、更為遙遠的感覺,同時又有云騰霧涌、白云飄忽的動態(tài)感。應當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葉紅于二月花”中“紅于”改為“紅如”效果一樣嗎?
    學生看圖思考,然后表達觀點。
    預設(shè):
    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jīng)得起風霜考驗。
    (五)入詩境,悟詩情。
    1、出示古詩,簡析詩歌中的風景。
    前兩句和后兩句寫景有何不同?前兩句和后兩句詩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預設(shè):
    前兩句抓住“寒”字,描繪了一種遼闊深遠的遠景。
    后兩句抓住“紅”字,描寫了一種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歡哪兩句?為什么?
    預設(shè):
    后兩句是千古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兩句詩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對比,用紅葉比春花,在美的基礎(chǔ)上渲染了一層堅強。詩人表達了自己獨特的情感,古詩中寫秋的詩文大多是悲涼的,而這首詩卻表達了一種喜愛的情感。古詩的詩意富有哲理,這兩句成為千古絕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楓葉經(jīng)霜象征為經(jīng)受挫折、磨難,然而“經(jīng)霜色愈濃”。因而,這句詩就有了鼓舞、激勵人們的作用。
    五、學寫生字。
    美好的詩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現(xiàn),這首詩中還有這幾個生字需要我們會寫,現(xiàn)在讓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課件出示“寒、徑、斜、霜”等4個生字。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自己是從什么渠道或通過什么方法認識的。
    2、打開“優(yōu)教學生字”,逐個學習,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3、指導書寫。
    (1)每個字在書寫之前先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得美觀。
    (2)觀察字的結(jié)構(gòu),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引導學生再次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注意講解“寒”寶蓋兒寬,三橫緊湊,撇捺要舒展?!皬健钡挠疑喜糠植灰獙懗伞坝帧薄!靶薄弊笥医Y(jié)構(gòu),注意兩部分的高度。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學生在田字格里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六、指導學習《贈劉景文》。
    過渡:詩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紅葉,就送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晚秋,其實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歡秋天的詩人也有很多。課文第二首詩歌《贈劉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讓我們先來認識作者——蘇軾。
    (一)認識作者。
    蘇軾:字子瞻,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二)感知古詩。
    出示詩歌,有節(jié)奏地朗讀詩歌。
    預設(shè):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想一想:《山行》這首詩我們是從哪幾方面來欣賞的。
    預設(shè):字、景、情、理。
    1、小組長領(lǐng)學生字。
    (1)出示會認的生字“猶、傲、橘”。
    (2)出示會寫的生字“贈、劉……”等7個生字,小組成員每人一個生字講解,并示范書寫,直至完成任務。
    (3)小組挑戰(zhàn),聽寫生字。
    2、一起賞景。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象?
    預設(shè):荷葉、殘菊、黃橙、綠橘等。
    (2)聯(lián)系詩句說一說,詩中的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導悟情。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首詩給劉景文?
    作者寫枯敗的荷葉、傲霜的殘菊有什么用意?又為什么寫到了橙黃橘綠?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隨機點撥。
    預設(shè):劉景文當時已經(jīng)58歲了,有些遲暮之感。作者寫這首詩告訴他秋天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勉勵劉景文奮發(fā)有為。
    4、詩歌中有沒有一句話讓你覺得包含道理?
    預設(shè):菊殘猶有傲霜枝。
    “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氣節(jié)。
    七、總結(jié)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劉禹錫的名句,其實秋天不只有火紅的楓葉,燦爛的菊花、還有很多像橙黃橘綠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讓我們?nèi)ふ以娨獾那锾彀?。說一說你眼里的秋天。
    八、鞏固提高。
    打開“基礎(chǔ)訓練——《古詩三首》”,一起來闖關(guān)吧!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片,觀察回答。
    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都有什么?這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圖上的兒童在干什么?
    板書,齊讀課題。
    2、解讀課題。
    夜:夜晚。書:書寫。見:看見。
    夜書所見:夜晚寫下自己所看見的(情景)。
    二、感知內(nèi)容。
    1、認識作者。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學家、詩人。
    2、聽《夜書所見》的朗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3、自由朗讀《夜書所見》。
    (1)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圖文對照,想一想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三、研讀古詩。
    (一)出示古詩,引導學生讀好節(jié)奏。
    (二)抓住關(guān)鍵字理解詩意。
    預設(shè):
    蕭蕭:風聲。
    挑:用細長的物件逗引。了解多音字“挑”。掌握“挑”的意義和用法。
    促織:蟋蟀。
    籬落:籬笆。
    (三)讀一讀詩歌,說說你喜歡的詩句。
    1、賞析前兩句。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這兩句詩中詩人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預設(shè):孤單憂愁寂寞。
    詩人的心被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填滿,朗讀時要讀出來。
    2、賞析后兩句。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詩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預設(shè):
    詩人看到了明燈,想到了“挑促織”——斗蛐蛐。想起了童年的生活,內(nèi)心又充滿了開心快樂,被幸福感填滿。進而有為思想豐富了內(nèi)涵。
    3、詩人的感情變化是非常明顯的,跟讀詩歌,讀出情感變化。
    自由朗讀詩文,讀出詩人的感情變化。
    (四)背誦詩文。
    1、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背誦詩文。老師出示詩句中的一個字,學生背出相應的詩句。
    預設(shè):送、動、挑、夜。
    隨文識字,學習生字“送、挑”的寫法。
    2、這三首古詩都是關(guān)于秋天的美文,一定要背誦課文,把美文收到自己的記憶寶庫里。
    小組檢查背誦,比一比看誰的背誦最有節(jié)奏感,最有感情。小組推薦代表展示背誦成果。
    四、主題閱讀。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遍地美景的季節(jié),在詩人的眼中,秋的美景是說不盡的。
    1、老師這里還有幾首古詩也是關(guān)于秋天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品一品。
    出示詩文《秋思》、《夜雨寄北》。
    學生自讀詩歌,說一說詩中的景,詩中的情。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詩歌,快來分享一下吧。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詩歌。
    總結(jié):秋天的詩歌有古道西風的蒼涼,也有一鶴排云的豪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秋的美麗。
    五、鞏固提高。
    打開“閱讀訓練——《古詩三首》”,一起來闖關(guān)吧!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六
    教學要求:
    1.正確書寫“搭、父、嘴”等13個生字,會認“父、啦、鸚、鵡、悄”五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翠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神奇。
    教學重難點:
    感受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妙境界,培養(yǎng)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師:你喜歡小鳥嗎?說一說喜歡哪種鳥?(談感受)。
    2.師出示“搭船”一詞,問:你搭過誰的車或船?去過哪里?(生講)師:一次,一只鳥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讓我們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課《搭船的鳥》。
    二、檢查預習。
    學生讀文,糾正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三、自讀自悟。
    1.師: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
    2.學生互助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以小組的形式匯報,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shù),也可派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么特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開火車認讀生詞。
    二、精讀讀感悟。
    出示閱讀要求:請同學們自己自由讀一讀課文,邊讀邊想:搭船的鳥是什么鳥?這只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歡這只鳥嗎?可以用鉛筆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和詞語,把你喜歡的句子自己讀一讀。
    1.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你所畫的語句,互相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
    2.班級內(nèi)匯報。
    三、重點句段指導。
    1.你知道這只鳥長什么樣子嗎?(生說后,出示鳥樣子的句子)。
    板書:嘴——紅色。
    羽毛——翠綠。
    翅膀——藍色。
    得出:外形美麗(根據(jù)板書引導學生背誦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這樣一只小鳥立在船頭,你會產(chǎn)生什么想法?引導學生讀第3自然段的問句。
    3.“我”發(fā)現(xiàn)翠鳥后仔細觀察它可愛的樣子,找到描寫翠鳥樣的句子后反復讀一讀。(生讀)。
    4.“一下子”、“沒一會兒”說明了翠鳥的動作怎么樣?
    板書:一下子沒一會兒。
    得出:動作迅速、敏捷。
    5.讀下面這段話,注意加點的詞語,想象翠鳥捕魚的情景。
    “我正想著,它一下子沖進水里,不見了。可是,沒一會兒,它飛起來了,紅色的長嘴銜著一條小魚。它站在船頭,一口把小魚吞了下去?!?BR>    師指導朗讀。
    6.最后通過媽媽的介紹,我知道了那只鳥叫“翠鳥”。由此可見,大自然也是我們的老師。師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7.小翠鳥居然敢站在船頭,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8.指導學生朗讀全文。
    四、拓展閱讀。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給同桌,可以說說為什么喜歡?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關(guān)的翠鳥的知識介紹給自己的伙伴。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七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獅子和鹿》,伸出你們的指頭,和老師一起認真把題目寫下來。生齊讀課題。
    《獅子和鹿》也是一篇略讀課文,每篇略讀課文的前面都有導讀提示,我們一起來讀讀,我們這節(jié)課要完成的目標。認真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聯(lián)系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的體會。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指名兩位學生分別讀課文。
    2、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形式概括:
    這個故事主要講一只鹿欣賞(),去抱怨();而當被獅子追趕的時候,()的角差點兒(),可()的腿卻讓它()。
    三、品讀課文第1—4自然段,感受鹿角的美麗和鹿腿的難看。
    1、欣賞鹿角的美麗。
    鹿角到底美在哪呢,讓小鹿如此欣賞?請你們找出來讀讀,并用“—”畫下來。
    1)當鹿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角如此美麗,會有什么樣的心情。
    2)指導讀出這時候鹿的語氣。
    2、抱怨鹿腿的難看:鹿悠閑自得地欣賞美麗的鹿角時候,忽然覺得自己的腿很難看,開始抱怨了,他是怎樣抱怨的?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讀讀,并用“—”畫下來。
    1)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2)指導朗讀:這時候鹿的表情怎樣?請學生帶著表情朗讀,讀出不滿、抱怨、嫌棄的語氣。
    四、品讀第5—7自然段,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體會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1、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6自然段。
    2、交流:為什么美麗的鹿角差點兒讓它送命,而難看的腿卻讓它獅口逃生?
    預設(shè)一,學生可能會說: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差點兒讓它送命。
    (當鹿的角被樹枝掛住的時候,鹿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預設(shè)二,引導學生:有力的長腿讓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多虧了四條細腿;而當鹿角被掛住了,眼看就要被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向前奔去,獅子再也沒有追上,多虧了四條細腿啊。
    (這個時候,鹿又會想些什么呢?)。
    3、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感受驚險。
    4、悟理。
    兩只美麗的角讓鹿差點兒送命,而難看的腿卻讓它獅口逃生,從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遷移拓展。
    生活中你碰到過類似的事嗎?能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最后師總結(jié):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每個小故事都蘊含著一個道理,同學們可以去讀讀《伊索寓言》,相信同學們在讀后會獲得智慧的啟迪和精神的滿足。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因是略讀課,所以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已讀,要求讀準讀通,讀出問題,讀出自已的感受,給了學生足夠的時間讀后,讓學生說說自已的啟示,并根據(jù)課文中的道理,聯(lián)系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講一講。學生各自發(fā)表了意見,有的學生說自已明白了,好看的東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東西并不是沒有用的。有的學生說明白了好看的東西有時也會變得十分令人討厭,不好看的東西有時卻會使自已有所成就。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八
    詞序顛倒。詞序顛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詞沒有按一定語法順序進行造句,而是詞的順序顛倒了。
    例1:“我們必須發(fā)揚和堅持刻苦學習的精神?!薄獞獙ⅰ鞍l(fā)揚和堅持”改為“堅持和發(fā)揚”。
    例2:“同學們邁著整齊的步伐,排著整齊的隊伍向大操場走去。
    ”——應將“邁著整齊的步伐”與“排著整齊的隊伍”的次序?qū)Q。
    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稱交代不明確,造成句子意思混亂。
    代詞分為人稱代詞[我、你、他(她、它)、我們……],指示代詞[這、那、這里、那兒……]和疑問代詞[誰、哪里]三種,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詞使用錯誤。這類病句主要有二類。一類是一個代詞同時代替幾個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亂。二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誤用。
    例1:劉明和陳慶是好朋友,他經(jīng)常約他去打球?!獞獙ⅰ八?jīng)常約他去打球”改為“劉明經(jīng)常約陳慶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難,他就出現(xiàn)在那里?!獞獙ⅰ俺霈F(xiàn)在那里”改為“出現(xiàn)在哪里”。
    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違反常規(guī)。
    例1:他異口同聲地說:“這里的風景真美?!獞サ簟爱惪谕暤亍薄?BR>    例2:這明月高懸、繁星滿天的夜空真美?!獞サ簟懊髟赂邞摇被颉胺毙菨M天”。
    修改病句的方法:
    接著根據(jù)病句類型的特點,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標點符號運用是否正確。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九
    你喜歡小動物嗎?誰來說說你家的小動物?小朋友這么喜歡小動物,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花的學?!返膭游锲?,來看我們的“偷看大王”,板書。
    誰看出我們的課題有什么不同?這是為什么呢?
    二、學習《偷看大王》。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遇到不好讀的句多讀幾遍。
    2、出示詞語:
    小老師領(lǐng)讀。
    從課文中找出這些詞語,動筆劃出來。
    3、這篇課文中有許多小動物,都有誰呢?
    小組學習:
    這么多小動物,你喜歡哪一個?讀你喜歡的部分,如果有兩個小朋友喜歡同一個小動物,可以讀同一段。
    教師評價:
    找讀書快的小組介紹經(jīng)驗,如:分工合理等。
    檢查: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讀,及時評價,選出讀的的同學,獎勵星星。
    出示鸚鵡老師的一段話,自由讀。
    思考,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引入學生所查的課外資料有關(guān)復眼的知識。
    齊讀這段話。
    現(xiàn)在,誰能說說,課題為什么加引號?
    三、學習《鴿子氣象員》。
    1、師板書課題。
    2、小組合作讀,看哪個小組讀得又快又正確?
    3、出示課內(nèi)詞語,齊讀。
    4、劃出這些詞語,找不到的問周圍的同學。
    5、出示句子:
    讀了《鴿子氣象員》這個小故事,我知道:
    鴿子飛得高,說明——————。
    鴿子不愿意出來,這就告訴我們,天——————。
    鴿子快活地在天空中飛,陰沉沉的天馬上————。
    小小的鴿子,真是名副其實的“鴿子氣象員”啊。
    四、學習《小狗的舌頭》。
    1、師板書課題。
    2、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默讀速度快。
    3、師出示詞語:
    急急忙忙懂禮貌肯定。
    擠擠眼做手勢使眼色。
    驚訝錯怪。
    要求:讀完后劃出這些詞語。
    4、出示問題:
    小狗去小牛家做客,它總是伸著長長的舌頭,這是一只嘴饞的小狗嗎?
    5、引入學生所查課外資料,有關(guān)動物散熱的知識。
    五、作業(yè):
    把這三課的詞語抄到詞語摘抄本上。
    六、拓展:
    閱讀有關(guān)小動物的科普知識故事,講給同學聽。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學會十個字,認識七個字。在要求學會的十個字中,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生子,“辰”不要漏掉中間的短橫,也不要在里面多加一撇,“枕”子右邊的一撇是一筆寫成的。會認的字中,注意“寢”是前鼻音,“辰、枕”既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壽、治”是翹舌音,“俗”是平舌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歐立希對自己醫(yī)學研究工作的熱愛和執(zhí)著,學習他堅持不懈的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并走進這位醫(yī)學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對父親的愛。學習作者通過寫歐立希的事例來表現(xiàn)他的性格、品質(zhì)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歐立希衛(wèi)生么要給自己寫信。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寫歐立希的事例來表現(xiàn)他的性格、品質(zhì)的方法。
    教學方法:
    抓住重點詞,重點句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內(nèi)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要求學會的字和會認的字,注意“寢”是前鼻音,“辰、枕”既是翹舌音,又是前鼻音,“壽、治”是翹舌音,“俗”是平舌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歐立希對自己醫(yī)學研究工作的熱愛和執(zhí)著,學習他堅持不懈的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并走進這位醫(yī)學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對父親的愛。
    教學重點:
    理解歐立希衛(wèi)生么要給自己寫信。
    教學難點:
    體會歐立希對自己醫(yī)學研究工作的熱愛和執(zhí)著,并走進這位醫(yī)學家的情感世界,分享他對父親的愛。
    教學過程:
    一、以“信”導入,引導質(zhì)疑。
    1、同學們,你們平時給哪些人寫過信?收到過誰寫給你的信?(學生自由說)。
    2、老師帶來了一封信,想看嗎?(課件出示歐立希寫給自己的信)仔細看,用心想,這封信有什么特別之處?學生看后說說自己的想法,歸納樹立學生的疑問。
    (1)收信人和寫信人是同一個人,這是怎么回事?
    (2)歐立希為什么給自己寫信?
    3、書信是兩個人溝通交流的一種方式,歐立希為什么要給自己寫信呢?今天,讓我們走進《給自己寫信的人》去了解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梳理生字詞。
    (2)指名學生來讀一讀。強調(diào)正音。
    3、梳理文章大致內(nèi)容。
    (1)在這封信中,有沒有詞語的意思不太明白?理解“壽辰”和“祝賀”的意思。
    (2)從這封信中,你讀懂了什么?(歐立希工作很忙,他也愛著自己的父親,為了不至于忘記父親的生日,他給自己寫下了這封信。)。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誰來說一說?
    (4)學生交流,教師小結(jié)。
    誰能根據(jù)下面的提示把課文的大致內(nèi)容說的簡單一點?提示:課文講了()(誰)的工作(),但他(),所以給自己寫了()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
    4、同學們,你又是從哪些地方讀出歐立希工作忙和愛父親的呢?讓我們走入課文的3、4自然段,默讀課文,勾畫出有關(guān)的詞句,讀一讀,想一想。
    三、深度對話,品讀課文。
    (一)誰來說說你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歐立希工作很忙?
    要點:
    (1)“給父親過完生日,他又匆匆忙忙地趕回實驗室工作了?!闭勼w會,指名讀此句。
    (2)“可是,歐立希太忙了,當時,他正和助手不分晝夜地進行試驗??在長椅上躺一會兒?!?BR>    a、談體會,指名讀此句。
    b、抓住關(guān)鍵性的詞語:不分晝夜談體會。不分晝夜:白天,我們可以做什么?可歐立希呢?晚上,我們應該做什么?可歐立希呢?小結(jié):他就是這樣工作著,沒有了白天,沒有了黑夜。
    c、抓住關(guān)鍵性的詞語:廢寢忘食談體會。情景說話,練習讀此句。(此時夜已深沉,我們已經(jīng)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歐立希,他在??為了記錄一組完整的實驗數(shù)據(jù),已經(jīng)過了四十個小時,歐立希,他在??累了,??餓了??這就叫做??)。
    d、也許讀到這里,你會心疼歐立希,你想勸他快休息一下,可是,歐立希行嗎?(課件呈現(xiàn):非洲難民的生活,數(shù)據(jù)呈現(xiàn))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看到孩子眼中無助的眼神,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話想說。
    小結(jié):聽見了,聽見了,同學們的心聲,歐立希都聽見了。為了非洲人民能早日逃離病毒的迫害,為了讓孩子眼中不再無助,為了讓歡笑更快地降臨到這塊土地上,歐立希啊,除了工作,沒有休息,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e、指導讀。(將1.2句話連起來讀,形成整體。)。
    小結(jié):文字真的成為了畫面,在我們每個人眼前出現(xiàn),幫助我們似乎看到了歐立希工作的場景。是啊,責任,使得歐立希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工作,當他為父親過完生日之后,又馬不停蹄地匆匆而去。這時,我明白了,歐立?!盀槭裁匆o自己寫信”,是因為他的工作不是一般的忙,而是“繁忙”!
    (二)你又是從哪些詞句感受到歐立希愛父親的呢?
    要點:
    (1)“原來,重視生日是德國人的風俗??一定不能忘記?!?BR>    a、風俗是什么意思?
    (2)“他擁抱著父親??親手點燃生日蠟燭?!?BR>    a、在這句話中,有一個充滿溫度的動作,誰來讀一讀。
    b、當你讀到這句話時,你會看到什么?
    c、當歐立希擁抱著父親的時候,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
    d、小結(jié):動作傳達著親情,詞語傳達著溫暖??磥恚瑲W立希心中的千言萬語全部化成了一個深深的擁抱。誰來讀一讀。
    (3)“那時候郵電事業(yè)還不發(fā)達??到父親那里去了。”
    a、同學們,當老師在讀這篇課文時,有這樣一段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請你讀一讀,相信也會有一種深深的情感觸動你的心靈。
    b、還記得那封信嗎?誰來讀一讀?
    c、想象一下,歐立希寫這封信時,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可別忘了這份叮嚀)再讀信。
    d、7月8日這一天,當歐立希從郵差手中接過這封信,他心里會想些什么?(一定要記住給父親送上生日的祝福)再讀信。
    小結(jié):這正好到達的哪里是一封家信,分明是歐立希與父親之間沉甸甸的愛。誰能把這句話讀給我們聽一聽?小結(jié):同學們,從你們剛才找到的句子中,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深深地感到:歐立希對父親的愛,是那么深沉,那么厚重。(師補齊板書:深愛父親。)我們也終于深刻地明白了,歐立希要給自己寫信的原因:他雖然工作繁忙,可他深愛父親,他不能更不愿忘記父親的生日!
    四、升華主題,啟迪心智。
    1、歐立希為父親過完生日后,又匆匆忙忙地工作去了,在匆忙的腳步中,你讀懂了什么?(對工作的熱愛)他的工作如此繁忙,可他還記得父親的生日,在送上祝福之后才匆忙而去,你還讀懂了什么?(對父親的熱愛)。
    2、正是有了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歐立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
    3、歐立希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08年他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獎。在頒獎典禮上,面對全世界關(guān)注的目光,歐立希深情地說了這樣一段話。(課件出示)自己讀一讀吧。
    小結(jié):是啊,家給了我們每個人溫暖,愛給了我們每個人力量。正是因為心中有愛,歐立希才會在工作中廢寢忘食;因為心中有愛,歐立希才沒有忘記父親的生日;因為心中有愛,歐立希才會將非洲人民的疾苦牢記心間。愛,使得歐立希變得可親可敬,而我們每一位同學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這份愛的無限魅力!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一
    1、通過復習,進一步突破教材重難點,加強語文實踐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引導學生對課文重難點知識進行梳理歸類,通過教規(guī)矩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復習的能力和主動復習的良好習慣。
    3、對教學中學生掌握不好的知識進行查缺補漏,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新學知識。
    4、講練結(jié)合、精講精練,輕負擔、高質(zhì)量。注重能力培養(yǎng),使學生喜歡學語文、會學語文。
    5、面向全體、不適時機對學生進行培優(yōu)補差,使優(yōu)生更優(yōu),差生有較大進步。
    1、學會250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250個生字。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或段落。
    4、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講清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5、能背誦或默寫所學的古詩以及課外自學的古詩。
    6、能掌握《日積月累》里的成語、名言警句,以及課外的有關(guān)知識。
    7、能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課外讀物,了解主要內(nèi)容,能按要求答題。
    8、能聽懂程度適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題。
    9、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說一段話,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10、留心周圍事物,初步養(yǎng)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chǔ)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nèi)容。做到語句完整通順、感情真實、學會使用標點符號。
    1、全面掌握本冊要求會寫的250字和要求會認的250字,并能用這些字組詞,寫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
    3、結(jié)合《語文園地》中出現(xiàn)的思維訓練,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擴散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4、總結(jié)延伸閱讀和習作的練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習作的能力。
    以單元復習為主,歸類復習為輔,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培養(yǎng)學生復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松的度過復習階段。
    12月27日——1月11日:分單元復習。
    1月12日——1月16日:歸類復習。
    1月17日——1月20日:綜合復習。
    (一)單元復習。
    按照課本編排的順序,逐組課文地進行復習。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復習,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不僅要明確編者選編這一組課文的意圖,而且要找出每篇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在單元復習階段,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復習;
    1、教師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講授梳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2、對課文中的重點文段進行細致的分析,把平時所做的試題中有關(guān)閱讀材料找出來,先讓學生看一遍,互相提問,然后教師提問,學生搶答。
    3、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并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意思,讓學生學會把這些詞句運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讓學生知道一些課文的結(jié)構(gòu)。
    (二)歸類復習。
    從大的方面分,可以分為:基礎(chǔ)知識、閱讀、寫作等三部分。
    基礎(chǔ)知識。
    1、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認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的音節(jié);能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能正確地拼讀音節(jié)。要著重復習讀拼音,寫詞語和句子。讀拼音,寫詞語、句子的關(guān)鍵,是拼讀后,要先想出語義,然后正確地寫出有關(guān)的漢字。
    2、漢字。
    本冊要“認識常用漢字250個,250個會讀會寫”。所謂認識,就是要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并能正確地書寫。文中出現(xiàn)了很多形近字,同音字,關(guān)鍵要讓學生理解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們的用法。另外,還有一些多音字。
    3、詞語。
    詞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掌握的詞語越多,閱讀的速度就快,表達的意思就越正確。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頭和書面中正確地運用。要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的。要注意積累詞匯。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對詞語的積累非常重視。要求學生積累的詞匯,主要是指在課文中所學到的詞語??蓪@些詞語進行分類,幫助學生記憶,讓學生理解意思,并能用這些詞語寫句子。
    4、句子。
    一個句子能清楚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要求學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要找出課文中的例子讓學生學習,并模仿這些句子自己寫出一些來。
    認識句子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當?shù)剡\運用比喻,把話寫得生動一點。如課文《翠鳥》等課文中都有優(yōu)美的比喻句,從文中找出比喻句,讓學生總結(jié)比喻句的特征,并學會自己寫一些簡單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關(guān)聯(lián)詞,如:因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這些關(guān)聯(lián)詞的作用及用法,能夠把它們正確地運用到句子里,使語言更加嚴謹。
    要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殘缺、前后重復和矛盾等。復習時,要安排修改一段話的練習(標點、字、詞、句等)。
    擴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當?shù)脑~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
    5、標點符號。
    能正確地運用句號、逗號、冒號、問號、感嘆號、雙引號,認識書名號等數(shù)書中出現(xiàn)的標點符號。
    閱讀。
    閱讀可分為課內(nèi)和課外兩方面。課內(nèi)在單元復習時已講過,現(xiàn)針對課外閱讀進行復習。
    閱讀分析在課改試卷中占有較大的比分,因此對這部分要重點講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分析短文。
    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從文中找出句子回答問題,這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和認真思考的態(tài)度;
    另外,還要鍛煉學生初步的總結(jié)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話來總結(jié)短文的內(nèi)容,并能說說自己的收獲。
    習作。
    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寫自己平時所見、所聞和所想;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xù)寫等。從習作的內(nèi)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不管哪一種命題形式,習作的內(nèi)容都有一些具體的要求。一定要求學生認真地閱讀習作的題目和習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冊的習作訓練展開復習,讓學生積累各種作文體裁的精彩段落和語句,并教會他們?nèi)绾芜\用這些語句。
    (三)綜合復習。
    本階段以練習為主,通過以上的復習和反饋,已基本了解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課針對學生易錯的題目進行練習。做一些試題,教師認真評講,要重視講評的作用,不能就題論題,要舉一反三,展開來講,讓學生比較扎實的掌握各個類型的知識。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復習,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充滿信心的迎接考試的到來,一定能夠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二
    1.“群鳥”指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
    2.群鳥向鳳凰學藝。
    3.群鳥向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lǐng)。
    (二)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許多鳥都向鳳凰學過搭窩,可是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哪些鳥仍舊不會搭,哪些鳥搭的窩很粗糙?為什么?)。
    1.貓頭鷹仍舊不會搭窩,沒有窩住。因為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鳳凰講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讀有關(guān)課文。)。
    2.老鷹、烏鴉、麻雀搭的窩很粗糙,因為他們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
    老鷹聽剛說要在樹上搭窩,就想,原來就是找個樹杈,就飛走了。所以老鷹的窩只是幾根樹枝搭成的。(讀有關(guān)課文。)。
    烏鴉聽說要把叼來的樹枝,一層一層地壘起來,以為自己會搭窩了,就飛走了。所以烏鴉的窩是用許多樹枝壘成的。
    麻雀雖然把窩搭在房檐下,卻不舒服,因麻雀只聽鳳凰說應該把窩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風,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樣就飛走了。他并不知道應該怎樣搭窩。(讀有關(guān)課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窩,不僅漂亮,而且又結(jié)實,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窩為什么這么好?)。
    小燕子認真地聽完鳳凰講怎樣搭窩,學到了本領(lǐng)。
    小燕子很虛心,從頭至尾都認真聽鳳凰講怎樣搭窩,聽完還向鳳凰表示感謝,他真學會了怎樣搭窩。(讀有關(guān)課文。)。
    (四)誰能給這些鳥的學習態(tài)度,按從差到好排排隊,并說出排隊的理由。
    貓頭鷹最不虛心,剛聽了個開頭,就認為沒有什么好學的,就飛走了。他沒學到本領(lǐng),不會搭窩。
    老鷹、烏鴉、麻雀都是學到一點兒就走了,以為自己會了,他們搭的窩都很粗糙。
    小燕子學習態(tài)度認真,搭的窩最漂亮、結(jié)實又暖和。
    五、按課文內(nèi)容填表。
    六、教師先指導填一行,再讓學生獨立做,然后訂正。
    七、小結(jié)·提問:這篇童話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童話講的是貓頭鷹、老鷹、烏鴉、麻雀、小燕子向鳳凰學習搭窩的本領(lǐng),結(jié)果有的仍舊不會搭,有的搭的窩很粗糙,唯獨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業(yè):練習朗讀課文。
    板書(同上表)。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提問:小燕子學習用泥壘窩一共有幾道工序,按順序說說各是什么。
    先在書上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再回答問題,并用帶點的詞說話。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勻了,再一層一層地壘起來,然后叼些毛和草鋪在窩里。”
    1.叼、拌;2.壘;3.鋪。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學習了這篇童話,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虛心就學不到本領(lǐng)。
    (二)不認真學習,就學不好本領(lǐng)。
    (三)要耐心地學完,才能學到本領(lǐng)。
    (四)只有虛心、認真、耐心地學習,才能把本領(lǐng)學到手。
    四、指導朗讀。
    朗讀課文要注意讀出各種鳥的不同語氣。
    (一)鳳凰:自始至終都在認真地教,它的話要讀得親切而耐心。
    教師示范:“學本領(lǐng)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什么也學不成?!?BR>    學生每人自己練習,只讀鳳凰說的話,然后指名朗讀。
    (二)提問:讀貓頭鷹的話,應是什么語氣?
    貓頭鷹不虛心,認為鳳凰“不見得有什么真本領(lǐng)”。應讀出驕傲的語氣。(讀貓頭鷹的話。)。
    (三)提問:讀老鷹、烏鴉、麻雀的話,應是什么語氣?
    1.老鷹、烏鴉、麻雀只聽了一部分就以為學會了,也表現(xiàn)很不虛心,應讀出洋洋得意的語氣。
    2.課文中三、四、五小段寫鳳凰的話時,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號?
    這里表示鳳凰的話還未說完,這些鳥就不耐心地打斷鳳凰的話,朗讀時這些鳥的話,要和鳳凰的話緊緊接上。
    練習這三段朗讀時,只讀對話,不必讀提示語。對話的連接要緊湊。
    3.分角色朗讀練習。
    (1)一人讀鳳凰的話,三個小組分別讀一種鳥的話,注意語氣和對話的銜接。
    (2)指名4人練習朗讀。
    (四)學生戴頭飾,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條件的可排練成課本?。?BR>    板書設(shè)計。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三
    目的要求:
    1、讓學生明白學寫鋼筆字的意義。
    2、認識鋼筆的結(jié)構(gòu)和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3、掌握鋼筆的執(zhí)筆方法。
    要點:
    掌握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我們要用鋼筆寫作業(yè),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就先學寫鋼筆寫字。但是,鋼筆和我們用的鉛筆一樣,也有它的使用方法和執(zhí)筆方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樣使用鋼筆和正確地握筆。
    二、認識鋼筆的結(jié)構(gòu)和知道具體的使用方法。
    1、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鋼筆,觀察一下鋼筆由哪些部件組成。
    2、學生發(fā)言,教師補充說明。
    3、教師總結(jié):鋼筆主要分為三個部位,即筆殼、筆膽和筆尖。筆殼是用來保護筆膽和筆尖的(教師作演示)筆膽是用來吸收和裝墨水的(教師作使用示范),使用前要把筆膽清洗干凈,換用墨水前也要清洗干凈。筆尖用來寫字,使用時要保護好,盡量不要讓筆尖撞上硬的東西。
    三、學習執(zhí)筆方法。
    1、先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握鉛筆的。
    2、教師邊作示范邊歸納。
    手握在離筆尖三厘米左右的筆桿上,拇指按在筆桿的左前方,指端稍靠上、靠后;食指近在筆桿的右前方,指端稍靠后些;中指指甲根部在內(nèi)側(cè),即食指的一側(cè),抵在筆桿的右后方;無名指貼在中指旁,起墊起中指的作用;小指在無名指旁,起墊起無名指的作用;無名指和小指不接觸筆桿。筆桿向里靠在拇指的虎處,自然傾斜,筆尖向左前伸出。
    四、學生練習握筆。
    教師巡視指導,糾正錯誤的握筆方法。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四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優(yōu)美而富有童趣的詩歌,作者用擬人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兒童的眼光來描繪花孩子們的美麗、活潑、調(diào)皮。這首詩共有四節(jié),詩歌的語言和描述的情境能調(diào)動學生相關(guān)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親近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認讀二類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閱讀、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