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愛耳日教案小班(優(yōu)秀9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一
    203月3日是第19個全國“愛耳日”,為推進我省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工作,提高人民群眾愛耳、護耳意識,現就吉林省開展年“愛耳日”相關活動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聽見未來,從預防開始
    二、時間安排
    2018年3月3日。有條件的地區(qū)可酌情安排活動時間。
    三、活動內容
    全省各級衛(wèi)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轄區(qū)內醫(yī)療機構開展“愛耳日”宣傳活動和義診活動。
    一是組織醫(yī)療機構開展咨詢和專題講座等活動,大力宣傳防控出生缺陷、發(fā)育障礙、疾病及傷害致聽力殘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推進新生兒聽力篩查,廣泛宣傳耳科及聽力保健科學知識,幫助群眾掌握科學用耳知識和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用耳習慣,增強人民愛耳護耳意識。
    二是組織醫(yī)療機構開展“愛耳日”義診活動,要深入城市社區(qū)、農村開展義診活動,為貧困人群、患有耳疾的患者提供診療和保健服務,重點治療在“一人一策”方案中,因耳疾原因致貧的患者,為其提供及時治療。
    三是省衛(wèi)生計生委組織部分醫(yī)療機構醫(yī)務科長、耳鼻喉科負責人、耳科學帶頭人(名單見附件)于3月3日上午9:00,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yī)院8號樓一樓大廳(仙臺大街126號)召開“愛耳日”活動啟動儀式。并于“愛耳日”當天活動后,陸續(xù)開展相關耳科醫(yī)師培訓,加強基層耳科醫(yī)師力量,全面提升我省耳科治療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衛(wèi)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愛耳日”活動的重要性,認真貫徹落實通知要求,確定專人負責,做好組織實施,可與當地殘聯、民政等部門做好交流溝通,互相配合,確保義診宣傳等活動廣泛、深入、扎實開展。
    (二)積極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采用多種方式增強“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社會關注聽力健康的氛圍,充分發(fā)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短信、微信、微博等傳播渠道的作用,多渠道發(fā)布“愛耳日”活動消息。
    (三)整合推進相關工作。各級衛(wèi)生計生行政部門要以“愛耳日”活動為契機,加大防聾治聾工作力度,推動建立“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的.管理模式,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對患有耳疾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形成早期干預,提供全面教育,普及康復知識,提出治療方案,加大治療力度的治療模式。
    (四)及時做好活動總結。請參加“愛耳日”啟動儀式的單位于3月1日(星期三)下班前將回執(zhí)報委醫(yī)政醫(yī)管處。各地區(qū)要認真做好“愛耳日”活動的總結,及時收集整理轄區(qū)內宣傳教育活動和義診情況,將活動總結、信息宣傳稿件及活動相關圖片、視頻等資料于2017年3月10日前報到委醫(yī)政醫(yī)管處。
    五、宣傳口號
    ——防聾治聾,精準服務
    ——健康聆聽,幸福一生
    ——普及愛耳意識,延緩聽力減退
    ——防聾重在科普,治聾重在科學
    ——重視兒科保健,減少耳聾發(fā)生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二
    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聽聲音,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關于耳朵為什么能聽音的科學視頻;
    2、耳朵的結構圖;
    3、各種聲音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板畫“3(反著)3”
    師: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圖,像我們身體的哪個器官?
    2、師:你們知道嗎,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要來上一節(jié)班會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我們的耳朵。
    二、活動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討論交流:
    (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聽聲音。
    b:耳朵是用來聽話的。
    c:耳朵可以聽故事。
    d:耳朵可以聽音樂。
    e:眼鏡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們沒有了耳朵會怎么樣?(學生回答)
    2、認識耳朵的結構。
    師:同學們,耳朵為什么能幫助我們聽到聲音呢?我們聽聽醫(yī)生是怎么說的?
    (播放關于耳朵的科學視頻)
    師:誰聽明白了?(讓學生復述)
    3、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師: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們聽故事、聽聲音......
    說明我們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們該怎樣保護耳朵呢?
    (2)討論交流:
    a:不能對著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
    c:洗澡時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聽到很響的聲音要捂住耳朵……
    (3)師生共同小結:
    不隨便挖耳朵;
    不隨便往耳朵里塞東西;
    不對著耳朵大聲喊叫或說話;
    聽到很響的聲音人要走開或張大嘴巴;
    當有水進入耳朵時,請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凈;如果左耳進水就抬起右腿,把頭偏向左側,用手拍右耳,使水從左耳流出來。
    (4)師:如果不保護耳朵,耳朵會怎么樣呢?
    a:耳朵會受傷
    b:耳朵會聽不見聲音
    c:耳朵會聾
    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補充介紹:如果不保護耳朵就可能會使耳朵的內部一些部位受傷,耳膜如果破了就會聽不見聲音。
    5、游戲“看誰耳朵靈”
    (1)師:“小朋友們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護耳朵。現在老師想試一試你們的耳朵靈不靈!”
    師:“靈!”
    師:“好,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個游戲‘看誰耳朵靈’”
    (2)游戲。(播放聲音,學生猜一猜是什么聲音。)
    三、總結
    1、交流收獲:通過今天的班會課,你有哪些收獲?(生回答)
    2、師: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的耳朵。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今天是3月3日,也是“全國愛耳日”。從20xx年開始,到今年已經是第十五個“全國愛耳日”了,今年的主題是:“愛耳護耳,健康聽力”。
    告訴大家一個驚人的數據,目前中國有耳聾的殘疾人達20xx萬人,其中耳聾兒童可達100多萬,因此青少年聽力健康保護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我們都知道耳朵是我們重要的身體器官,如果聽力受到了損害,那么我們就會生活在一個無聲的世界里,不能聽到爸爸媽媽說的話,不能和小伙伴們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秘密,不能聽到美妙的音樂、動人的歌曲,也不能聽到老師講課,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所以,擁有健康的聽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小耳朵呢?
    1.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保持樂觀向上、不急不躁的情緒。
    2.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多食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蔬菜,切忌暴飲暴食。
    3.遠離噪音。聽音樂或耳機的時間不能過長,音量不能過高。
    4.經常按摩耳朵。比如按摩耳背、捏捏耳垂等
    5.不要隨便掏耳朵。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稍不注意,掏耳勺還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
    同學們,讓我們保護好自己的小耳朵,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四
    (二)結合課件,分段講述故事,邊講邊議,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從開始至……小松鼠沒有摘小草,走開了后提問:
    (1)小松鼠來到花園里想怎樣打扮自己?
    (2)小松鼠想用小草編一頂帽子,它摘小草了嗎?小草是怎么說的?
    (3)請幼兒學一學小松鼠美滋滋的樣子。
    2、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接著繼續(xù)播放故事至……一定也很美。
    (2)紅紅的玫瑰花真漂亮,你覺得小松鼠會摘嗎?為什么?
    (3)誰來說說玫瑰花會怎么說?
    3、在幼兒猜測的基礎上繼續(xù)播放故事至……又走開了。
    (1)小草、玫瑰花是怎樣說的?
    (2)小松鼠為什么不摘花草,用小草和玫瑰花來打扮自己?
    (3)“小松鼠懂得愛護小草、小花,小朋友喜不喜歡它呢?”
    4、繼續(xù)播放故事至……悄悄地跟著小松鼠。
    (1)這件事被誰看到了?誰知道螢火蟲有什么本領?
    (2)請幼兒站起來邊做相應動作邊學說故事對話。
    5、繼續(xù)播放故事至……故事結尾。
    (1)小松鼠去參加音樂會了嗎?
    (2)當小松鼠輕盈地跳上舞臺時,為什么所有的觀眾都驚呆了?
    (3)小松鼠耳朵上的綠星是從哪兒來的呢?
    (三)再次觀看課件,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小松鼠變漂亮了嗎?是誰幫助它的?
    (2)同伴間互相幫助真開心呀!如果你是螢火蟲你會怎樣讓小松鼠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與想象)
    1、在發(fā)現區(qū)與同伴一起了解螢火蟲發(fā)光的秘密。
    2、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愛的角色進行表演。【設計意圖】《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jié)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拓展孩子的詞匯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環(huán)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為,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教師:老師
    二、活動內容:耳朵聽聽樂
    三、活動目標:
    1、感知耳朵的作用,了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喜歡玩聽覺游戲,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四、活動重點:感知耳朵的作用。
    五、活動難點: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六、活動準備:小鏡子、耳朵圖片、錄音機等
    七、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導入主題。
    2、觀察圖片,認識耳朵及作用。讓幼兒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
    3、游戲:《你的耳朵在那里?》每人一個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圖片,進一步觀察耳朵。
    (2)幼兒討論:
    1、耳朵的外型,觀察發(fā)現每個人的耳朵都不一樣。怎樣保護耳朵。
    2、每個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幫我們聽到許多聲音。
    3、我們要保護好耳朵,不要讓耳朵受傷;不要往耳洞里塞小物品,不能對著小朋友的耳朵大聲吼叫等等。
    4、游戲:《聽聽說說》繼續(xù)感知耳朵的用途,通過游戲分辨出各種聲音。
    5、活動結束。
    保護耳朵小常識
    第一,不要經常掏耳朵,我們的耳道有很強的自潔能力哦,不需要特殊地去清理它,過度清理會造成耳道損傷,可能會產生耳道炎等耳道的感染,因此,我們要避免不必要地掏耳,也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
    第二,要好好保護聽力,聽力的影響主要跟噪聲接觸有關,所以我們要遠離噪音和爆炸現場,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在班級里也不要大喊大叫,尤其不能對著小朋友的耳朵大聲吼叫。a第三,避免耳朵進水,在游泳、洗澡、洗頭時,要注意不要讓耳朵進水,進水后容易引起耳朵發(fā)言。第四,不要捏緊鼻子用力擤鼻涕,正確的擤鼻涕方法:用手壓住一側的鼻孔,輕輕用力向外呼氣,另一側鼻孔的鼻涕便會擤出來,用同樣的方法再擤對側?;蛘哂眉埥矸旁陔p側鼻孔的下方,不壓住鼻孔,輕輕用力從鼻孔向外呼氣,將鼻涕擤在手絹里。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五
    1、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并學會正確的`自護方法。
    2、知道當耳朵、鼻子里有異物進入時該怎么做。
    故事書
    一、談話:
    你有沒有被魚刺卡住過?后來是怎么解決的?
    鼻子里有沒有不小心掉進過東西?你又是如何處理的?
    二、起活動興趣。
    1、提問致疑:今天有個叫小毛的小朋友鼻子里長蟲子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2、幼兒大膽的猜測。
    三、聽故事,回答問題。
    1、小朋友,如晨你的糖果沒吃完,你會怎么辦?放到哪里?
    3、魚刺在喉嚨里時,最安全的是什么方法?
    4、我們要怎么樣保護耳朵呢?
    四、小結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六
    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聽聲音,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通過游戲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關于耳朵為什么能聽音的科學視頻;
    2、耳朵的結構圖;
    3、各種聲音的課件。
    活動過程:
    1、教師板畫“3(反著)3”
    師: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圖,像我們身體的哪個器官?
    2、師:你們知道嗎,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要來上一節(jié)班會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我們的耳朵。
    1、了解耳朵的重要性。
    討論交流:(1)耳朵有什么作用?
    a:耳朵可以聽聲音。
    b:耳朵是用來聽話的。
    c:耳朵可以聽故事。
    d:耳朵可以聽音樂。
    e:眼鏡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們沒有了耳朵會怎么樣?(學生回答)
    2、認識耳朵的結構。
    師:同學們,耳朵為什么能幫助我們聽到聲音呢?我們聽聽醫(yī)生是怎么說的?
    (播放關于耳朵的科學視頻)
    師:誰聽明白了?(讓學生復述)
    3、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師:每個人都有兩只耳朵,耳朵可以使我們聽故事、聽聲音......
    說明我們的耳朵很有用,那么我們該怎樣保護耳朵呢?
    (2)討論交流:
    a:不能對著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里塞東西。
    c:洗澡時不能把水弄到耳朵里。
    d:聽到很響的聲音要捂住耳朵……
    (3)師生共同小結:
    不隨便挖耳朵;
    不隨便往耳朵里塞東西;
    不對著耳朵大聲喊叫或說話;
    聽到很響的聲音人要走開或張大嘴巴;
    當有水進入耳朵時,請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干凈;如果左耳進水就抬起右腿,把頭偏向左側,用手拍右耳,使水從左耳流出來。
    (4)師:如果不保護耳朵,耳朵會怎么樣呢?
    a:耳朵會受傷
    b:耳朵會聽不見聲音
    c:耳朵會聾
    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回答,并補充介紹:如果不保護耳朵就可能會使耳朵的內部一些部位受傷,耳膜如果破了就會聽不見聲音。
    5、游戲“看誰耳朵靈”
    (1)師:“小朋友們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護耳朵。現在老師想試一試你們的耳朵靈不靈!”
    師:“靈!”
    師:“好,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個游戲‘看誰耳朵靈’”
    (2)游戲。(播放聲音,學生猜一猜是什么聲音。)
    1、交流收獲:通過今天的班會課,你有哪些收獲?(生回答)
    2、師: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的耳朵。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七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耳朵的用處,知道耳朵能辨別聲音。
    2、讓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保護耳朵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奇妙的聲音》磁帶,錄有風聲、雨聲、雷聲、小動物的叫聲等
    2、故事錄音《聰聰的耳朵》
    3、木偶:猴子、狗熊、河馬、小男孩
    活動過程:
    2、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說起話來聽得見,隔座高山不見面
    1、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敏
    引導幼兒聽“奇妙的.聲音”,然后讓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比一比誰的耳朵靈敏,聽得最準確。
    2、“傳話”接力賽
    幼兒分成四組,教師對每組的第一位幼兒說一句悄悄話,請幼兒依次傳給本組的其他幼兒,最后一名幼兒大聲說出聽到的話。這一活動中教師提醒幼兒仔細地聽。
    3、小結:耳朵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聽聲音的。
    1、聽故事《聰聰的耳朵》錄音,看木偶表演。
    幼兒討論回答。
    3、引導幼兒做五官點數的游戲。
    鍛煉幼兒的傾聽能力,讓幼兒聽音樂自由做動作。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八
    2017年3月3日是全國第十八個“愛耳日”。濱海新區(qū)殘聯為了大力宣傳防控出生缺陷、發(fā)育障礙、疾病致聽力殘疾工作耳科及聽力保健科學知識,增強人民愛耳護耳意識,自3月3日在濱海新區(qū)各街、鎮(zhèn)開展了以“防聾治聾,精準服務”為主題的宣傳、教育、預防系列活動。
    2月27日-3月3日,濱海新區(qū)各基層殘聯在區(qū)殘聯統一部署下,積極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增強“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宣傳欄、報刊、廣播、網絡、微信、微博等傳播渠道作用,多渠道發(fā)布“愛耳日”活動消息及聽力殘疾預防與康復知識。同時結合社區(qū)醫(yī)院開展專題培訓、講座、義診及深入學校、社區(qū)通過發(fā)放科普資料、開展咨詢等形式進行宣傳活動。期間,全區(qū)共組織義診7場次,參加活動醫(yī)療單位4家,為患者提供醫(yī)療義診服務300余人次。開辦講座2次、知識競賽2次,發(fā)放宣傳單和資料5000余份,發(fā)布海報1600余份,在微信、微博發(fā)布信息200余條,板報、宣傳欄42期,懸掛橫幅33條。
    今年的“愛耳日”宣傳活動,一方面幫助公眾了解愛耳護耳知識,以及聽力殘疾預防與康復方法,樹立早發(fā)現、早干預、早康復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喚起了全社會對聽障人士的關注、理解和幫助,提高了全社會對愛耳、護耳重要性的認識,推動了廣大群眾養(yǎng)成健康用耳的習慣。
    2017年3月3日是第18次全國“愛耳日”。3月2日晚,2017年全國“愛耳日”公益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隆重舉行。中國殘聯、教育部、工信部、民政部、人社部、環(huán)保部、文化部、衛(wèi)計委、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jiān)督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全國老齡委辦公室等13個全國“愛耳日”主辦部委領導同志,全國“愛耳日”部分政協提案委員以及首都社會各界人士近2000人出席了音樂會。音樂會由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原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承辦。
    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已歷經17年,極大地普及了聽力健康科學知識,提高了人民群眾愛耳、護耳意識,對減少聽力殘疾的發(fā)生,推進我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工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也為設立“世界聽力日”,促進全球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事業(yè)做出了積極貢獻。
    本次全國“愛耳日”活動主題確定為“防聾治聾,精準服務”,旨在進一步喚起全社會對聽力殘疾人的關注,有效預防和減少聽力障礙的發(fā)生,提高聽力語言康復專業(yè)化服務水平,實現“到2020年,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80%以上”的目標,確保聽力殘疾人與全國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小康社會。
    為擴大全國“愛耳日”活動影響,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向全國印發(fā)“愛耳日”科普宣傳折頁;聯合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國日報、中國人口報、北京電視臺、華爾街日報、新浪公益、騰訊公益等多家新聞媒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全國“愛耳日”宣傳,普及愛耳護耳知識。
    北京、上海、烏魯木齊等地同期舉辦了公益音樂會,深圳舉辦了“愛耳日”公益晚會。
    愛耳日教案小班篇九
    活動主題:
    珍惜聽力,健康成長
    活動時間:
    20xx年3月3日
    活動地點:
    二年級(3)教室
    活動人員:
    全體學生
    活動目的:
    通過愛耳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活動過程: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猜不著,你再聽我說一遍。(耳朵)
    由外向內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鼓室、咽鼓管;內耳:(前庭、半規(guī)管)、耳蝸。
    聽覺的形成:外界聲波被耳廓收集,經過外耳道傳遞,引起鼓膜振動。振動波通過聽小骨增大振動力量,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著聽神經,傳入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1.洗澡時,用棉花球輕輕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時不要老吸鼻涕。
    3.有聽力的同學,聽到巨響,要迅速張開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隨便掏耳朵。
    5.經常捏耳垂,促進內耳血液循環(huán)。
    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裝置,它能幫助人們聽到聲音,從而有力的幫助人們學習語言,但不能代替人們學習掌握語言。助聽器的作用是讓我們“聽到”聲音,而“聽懂”(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聽得清楚)聲音則是由大腦的語言識別中樞系統來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
    初步帶助聽器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先在家里這樣安靜的環(huán)境下帶,一天帶兩三個小時,每天佩帶的時間逐步增加,大約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帶。之后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雜的地方佩帶就沒有問題了,佩帶助聽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帶,一方面解決您的聽覺困難,言語分辨不清的現狀;另一方面可以保護自己的殘余聽力,免受過大聲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長時間刺激大腦神經,恢復大腦對某些頻率聲音的記憶功能,提高分辨率。有利而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