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的一種方法。寫總結時,我們可以逐步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使總結具有實際指導意義。范文能夠啟發(fā)我們的思維,帶來新的思考方式。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一
團隊合作是現(xiàn)代社會成功的關鍵之一。無論是在學校、企事業(yè)單位或者其他組織中,團隊合作都是實現(xiàn)共同目標的重要手段。而勵志語錄則是激勵團隊成員積極行動、奮發(fā)向前的利器。本文將就團隊勵志語錄進行一些心得體會。
團隊勵志語錄能夠激勵團隊成員的斗志,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勵志語錄中充滿著正能量,能夠打破團隊成員心中的障礙和負面情緒,使他們更加堅定地追求目標。當團隊成員面臨挫折和困難時,勵志語錄可以起到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鼓舞人心,凝聚團隊力量。團隊勵志語錄還能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通過分享勵志語錄,團隊成員能夠獲取共同的正能量,共同奮斗,形成緊密的團隊關系。
團隊勵志語錄的應用方法多種多樣。一是在團隊會議或集體活動中分享勵志語錄。團隊成員可以輪流分享自己喜歡的勵志語錄,給團隊注入活力。二是通過團隊建設活動中設立勵志語錄的版塊。團隊成員可以將自己認為鼓舞人心的語錄寫在墻壁或紙上,供大家參考學習。三是在日常工作或?qū)W習中,團隊負責人可以適時引用勵志語錄,激發(fā)團隊成員積極性和進取心。四是在團隊群組或社交平臺上發(fā)布勵志語錄,讓更多人受到啟示和鼓舞。
我在團隊中使用勵志語錄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寶貴的心得體會。首先,選擇合適的勵志語錄非常重要。勵志語錄要與團隊的目標和團隊成員的需求相符合,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其次,在分享勵志語錄時,要注意方式和語氣。積極樂觀的口氣更容易傳遞給他人積極的能量。此外,在團隊活動中使用勵志語錄時要注意適度,避免陷入空洞的形式主義。最后,團隊成員要將勵志語錄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真正做到行動起來,勇往直前。
團隊勵志語錄在團隊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對于團隊成員的吸引力卻有所不足。未來,我希望團隊勵志語錄能更加貼近實際,體現(xiàn)出團隊成員的需求和期望,激發(fā)他們的潛力。同時,我也期待勵志語錄能從一種工具轉(zhuǎn)變?yōu)橐环N團隊文化,成為每個團隊成員日常思考和行動的指南。只有這樣,團隊合作才能更加順利,共同目標才能更快實現(xiàn)。
總結:
團隊勵志語錄是現(xiàn)代團隊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激勵團隊成員積極向前。通過分享勵志語錄,團隊成員可以增加自信,共同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在使用團隊勵志語錄時,要選擇合適的語錄,注意方式和語氣,將其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未來,希望團隊勵志語錄能更加貼近實際,成為團隊文化的一部分,為團隊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二
勵志語錄是一種力量的源泉,能夠激勵人們追求夢想、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和困難,而正是這些勵志語錄的力量,讓我們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和勇氣,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
勵志語錄是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方式表達出的鼓勵和激勵的話語,它們往往能夠觸動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比如“成功屬于那些從不放棄追求的人”、“只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等。這些短小精悍的話語,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力量,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努力與付出的重要性,激勵我們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夢想。
勵志語錄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無論是在學業(yè)上還是工作中,都可以借助勵志語錄來激發(fā)自己的斗志與動力。當我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可以在內(nèi)心深處回想勵志語錄中的經(jīng)典語句,幫助我們重拾信心和勇氣。例如,當我們遭遇失敗時,可以牢記“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樣的錯誤一次又一次地犯”,這句話鞭策我們反思失敗原因并且及時調(diào)整方向。又或者在學業(yè)中遇到困難時,可以銘記“勤奮就是你努力的代價,也是成功的必由之路”,這般的勵志語錄可以激勵我們?nèi)σ愿埃朔щy,追求卓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收集、學習并運用勵志語錄。因為這些語錄不僅能給予我們積極向上的思考,還可以幫助我們調(diào)整心態(tài),迎接生活中的挑戰(zhàn)。每當我們感到疲憊和無助時,可以拿出一本儲備著勵志語錄的小本子,從中選擇一條最能激勵自己的話語閱讀,相信自己重新找到前進的動力。并且,我們也可以將喜歡的勵志語錄寫在便簽紙上,貼在自己經(jīng)??吹降牡胤?,如電腦屏幕、桌面、床頭等。每當我們看到這些語錄時,都不禁會想起困難并非無法克服,并且會產(chǎn)生勇于面對、主動解決困難的信心。
第五段:總結。
勵志語錄擁有極大的激勵力量,幫助我們戰(zhàn)勝困難、實現(xiàn)人生目標。通過收集、學習并運用勵志語錄,我們可以在低谷中找到希望,汲取動力,不斷奮進。相信自己,憑借勵志語錄的力量,我們一定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三
團隊合作是現(xiàn)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團隊的力量可以令我們?nèi)〉脽o法單獨達成的成就。在團隊中,勵志語錄可以起到激勵和鼓舞的作用,激發(fā)團隊成員的熱情和動力。在我與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勵志語錄的重要性,并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示和體會。
第二段: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團隊合作可以讓我們在協(xié)同努力中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團隊合作還可以讓我們在相互間交流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間,并通過團隊協(xié)作互相補充,共同實現(xiàn)目標。在團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和擅長領域,團隊合作能夠?qū)⒚總€成員的優(yōu)勢最大化,充分發(fā)揮團隊的整體實力。
勵志語錄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潛能和動力,讓我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當團隊遇到挑戰(zhàn)和困難時,勵志語錄可以鼓舞我們不畏艱辛,堅持努力。例如,“不要抱怨,不要找借口,只能成也你,敗也你”,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在困難面前退縮,而是要勇敢面對和克服困難。勵志語錄還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
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勵志語錄在團隊中有很大的用處。首先,勵志語錄能夠使團隊成員保持目標一致,樹立團隊的共同愿景。團隊的成功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明確共同的目標和愿景,團隊才能保持向前的動力。其次,勵志語錄也能夠提醒我們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困難時堅持不懈。團隊中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和阻礙,只有堅持下來,才能夠迎來成功的喜悅。最后,勵志語錄可以激發(fā)團隊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讓大家相互支持,互相信任。一個強大的團隊離不開成員之間的默契和合作,只有以團結為基礎,才能夠取得卓越的成果。
第五段:結語。
團隊合作是一種珍貴的財富,而勵志語錄則是一種珍貴的力量。它能夠激勵人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堅持不懈地為團隊目標而奮斗。只有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取得更遠大的成就,實現(xiàn)更高遠的理想。因此,我將繼續(xù)學習和運用勵志語錄,激發(fā)自己和團隊成員的潛能,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和團隊的未來。勵志語錄會成為我在團隊合作中的精神支柱,幫助我堅定信心,超越困難,走向成功的道路。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四
勵志語錄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它們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啟示,常常能夠讓我們在困境中找到信心和勇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簡短的話語,但它們卻對我們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下面我將分享一些我所喜歡的勵志語錄,并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勇敢迎接挑戰(zhàn)。
“機會在于我們勇于迎接挑戰(zhàn)的時候?!边@句話來自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名言。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充滿勇氣和自信地迎接挑戰(zhàn),便會獲得機會。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經(jīng)常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但是,當我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和堅定的信念時,我會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戰(zhàn)勝艱難,迎接更大的挑戰(zhàn)。
第三段:積極面對人生。
“人生就像一盤棋,不是你走過的所有路都是正確的,而是你下的每一步都是重要的?!边@句話說的是準確的,我們并不總是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但只要我們堅持積極面對生活,我們就會學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失敗不是一件壞事,它是成功的過程。當我們回顧成功的歷程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些失敗的路都是成功之前不可或缺的一步。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步走出來的經(jīng)驗,不斷在人生棋盤上尋找機會。
第四段:不斷追求卓越。
“為了成為人生的大贏家,你必須在你的三十歲之前開始?!边@句話出自前NBA球員喬丹·皮普恩之口,它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成為成功人士,那么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努力。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年輕時期的時間和精力,不斷追求卓越和成就。我們也應該時刻保持學習的姿態(tài),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
第五段:總結。
以上是我心愛的幾個勵志語錄,每一個都深深地觸動了我。通過這些勵志語錄的啟示,我學會了堅持不懈、積極面對人生、不斷追求卓越等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這些信念繼續(xù)鼓舞著我在生活中面對各種挑戰(zhàn)和機會,我相信我會繼續(xù)努力,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讓我們一起學會從勵志語錄中汲取力量,不斷前行!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五
1、人最難認知的是自己的心。
2、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3、不要因為世俗的標準而遠離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4、在我們成長中一定有某種潛能從沒有被開發(fā)出來。
5、心齋(審視內(nèi)心、反躬自省)是認識自己、獲得人生效率的好方法。
6、外在世界有多大,內(nèi)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7、你必須親自丈量腳下的每一步路。
8、對自己的評估,只有內(nèi)心能做出準確的回答。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六
勵志語錄是激勵人們勇往直前的重要工具,它們能喚醒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力量,激發(fā)我們的潛能,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在我日常生活中的努力和成長過程中,我經(jīng)常閱讀和體會各種勵志語錄,從中獲得力量和智慧。在本文中,我將分享我認為最具啟發(fā)性的勵志語錄,并且結合自己的體會,一起探討如何將這些語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段落二:積極面對困難。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是一句我非常喜歡的勵志語錄。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和毅力,任何困難都能被克服。我曾經(jīng)遇到過一些挫折和失敗,但這句勵志語錄激勵著我不斷前進。當我在學業(yè)上遇到困難時,我會認真學習并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當我在運動中遇到困難時,我會堅持不懈地訓練直到取得進步。通過努力和堅持,我成功地克服了許多困難,這讓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段落三:追求夢想的勇氣。
另一句勵志語錄是“成功源于勇氣”。這句話提醒人們,成功需要勇氣去迎接挑戰(zhàn)和冒險。當我面臨選擇時,我一直堅守著自己追求夢想的勇氣。我記得小時候,我有一個夢想成為音樂家。雖然我的家人和朋友對此不看好,但我仍然堅定地追求著自己的夢想。我學習了很多音樂知識,參加了各種演出和比賽。雖然過程充滿了困難和挫折,但我從未放棄。最終,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我成為了一名音樂家。這個過程讓我明白,追求夢想需要勇氣和堅持,只有敢于邁出第一步,我們才能接近成功。
段落四:積極心態(tài)的力量。
“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這句勵志語錄教會了我,無論我們過去經(jīng)歷了什么,我們都應該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新的一天。積極的心態(tài)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充滿希望和信心。我曾經(jīng)面對過失敗和挫折,心情郁悶,對未來失去了信心。然而,當我開始運用這句勵志語錄時,我意識到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機會。不管過去多么糟糕,我都可以從頭開始,重新規(guī)劃我的人生。于是我學會了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困難,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使我變得更加積極向上,迎接每一個新的挑戰(zhàn)。
段落五:總結。
通過閱讀和體會各種勵志語錄,我逐漸從中汲取了力量和智慧。它們教我堅持不懈地面對困難,追求自己的夢想,并且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這些勵志語錄不僅是一些文字,更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態(tài)度。只要我們能夠?qū)⑦@些勵志語錄融入到實際生活中,我們就能夠不斷成長和進步,走向成功的道路。讓我們一起積極面對困難,勇敢追求夢想,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七
我們有太多的時候,當我們安然的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秩序,我們?nèi)諒鸵蝗眨绯科鸫?,白天工作,晚上睡覺,看著大家怎么生活我們也怎樣生活,我們想著手中有一技之長,我可以養(yǎng)家糊口,我可以過很好的日子,我們從來沒有跳出自己現(xiàn)有各經(jīng)驗系統(tǒng),重新質(zhì)詢一下,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嗎,我目前所擁有的這些技能,我還有沒有可能讓他發(fā)揮更大的用處,于丹教授認為,真正的英雄是能夠為自己的心作主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了解整個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但是最難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心。這才是覺悟。而覺悟在佛家禪宗的開悟中,被描述為兩個階段,覺是一個階段,比如說你聽了某種知識,有一個人跟你說了一句話,所謂醍醐灌頂,突然之間眼界通透,這叫有所覺,但是你長長的一生的修為,遇到任何一個事情,做反觀內(nèi)心,去考慮突然之間又明白一點什么,這個長長的感受,和參化的過程叫做悟,也就是說,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點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感受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終于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們過往的生活,大體相同,所以重要的不在于,我們客觀有什么樣的寄寓,而在于主觀有什么樣的胸懷,不在于客觀提供了,給我們哪些機會,而在于我們的心智,在有用與無用的判讀上,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而去利用機會,如果今天我們,以覺悟的態(tài)度反觀內(nèi)心,重新審視莊子,那么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目的是釋放自己,盡可能達到,一個逍遙游的境界。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八
1.敵人變成戰(zhàn)友多半是為了生存,戰(zhàn)友變成敵人多半是為了金錢。
2.我們習慣于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欣然表演。
3.就在此際,從自我修養(yǎng)做起,做一個真君子。
4.真正崇尚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學習當作謀生的手段,當作炫耀的資本。
5.我爸對我的教育,就是一切從源頭開始。
6.做君子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一個內(nèi)心完善的人。只有內(nèi)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7.結交那些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8.人生其實就是木桶效應,你永遠不要追問你那塊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優(yōu)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該去考慮。
9.我們的眼睛看外面太多,看內(nèi)心太少。對外無限寬廣拓展世界,對內(nèi)無限深刻發(fā)現(xiàn)內(nèi)心。
10.真正的文化經(jīng)典,都是那種可以無比深刻,但也可以無比簡單的東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內(nèi)涵,簡單是它的表面形式。簡單與深刻有時并不矛盾。
11.最重要的時間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現(xiàn)在馬上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需要你幫助的人。現(xiàn)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是一種大地生成的信念。理想主義不是職業(yè)主義;現(xiàn)實主義不是務實主義。
12.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13.天才失敗了就是蠢才!
14.地球是運動的,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15.四十不惑,內(nèi)心不惶惑。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九
交友之道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社會上朋友是最重要的,人與群分,你在你朋友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論語》中明確寫出了交朋友。好朋友有三種,分別是友直友涼友多聞,壞朋友也有三種,分別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蟆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你的整個世界。
好朋友要交正直的,要坦蕩,要剛正不阿,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世界上是頂天立地的,他的人格可以改變你的人格,在你懦弱的時候給你勇氣。好朋友要交寬容的,有時候?qū)捜菔且环N美德,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美的之一,在你反錯的時候可以給你機會,寬容的朋友可以讓你自省。好朋友要交友多聞的,認你朋友所讀的書,可以變成自己的,在你猶豫的時候你可以找你的朋友,幫你參考,你作出選擇。壞朋友可以讓你變壞,讓你做出違法的事情。
壞朋友不能交便辟的,他們皮氣暴躁,一群人打架,把一人殺了,有人還不知道是誰,問他們?yōu)槭裁?,他們說朋友義氣,人不能靠技術,要考明智。壞朋友不能交友善柔的,有一個東西叫機遇,這些朋友就是阻礙你抓住機遇,在他走過你時,你想抓住他,也抓不住。壞朋友不能交友便蟮模他們有幾個面他們心懷鬼胎,給你套上了枷鎖,你不給他付出,會讓你付出慘重的代價。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
孔子:我本來就什么都不想說。
學生:老師,您要是什么都不說,我們記什么呀?
那么他老師怎么回答他呢?子曰:“天何言哉?!彼臅r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實這就是一種教育。他老師跟他說:“你看,蒼天在上,噩古已然,它說話嗎?它不說話,不是照樣春夏秋冬四季照樣風調(diào)雨順嗎?大地上不是萬物生長嗎?你去看天說話?!彼云鋵嵳撜Z的態(tài)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種樸素的、溫暖的,言傳身教的生活態(tài)度,去影響他的弟子,大家都知道,孔夫子這一生號稱弟子三千,其中成就七十二賢人。這些人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他們是把那種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但是不依賴那些連篇累牘、宏觀的那種大的言論。我們說論語他終極的傳遞,是傳遞了一種態(tài)度。其實在論語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孔夫子他教育學生的時候,講世間道理的時候,從來沒有過聲色俱厲,他一定是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這種口氣,其實這樣一個態(tài)度不是代表他個人,而是反映了中國人的一種哲學觀。為什么我們說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意義就是在這片土地上,他是那些最有行動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這樣一些人。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長脫胎出來的,而不是從空而降的,所以說起整個這種天地開辟造世的故事。我們可以想一想,最早的時候,中國最早的創(chuàng)世紀怎么來的呢,是由盤古開天辟地來得,但是這個開辟,不像西方神話講的那種突變,比如說拿一把大斧子,啪,辟開,然后金光四射,出現(xiàn)一個什么樣的天地萬物,這不是中國人的敘事情感。中國人習慣的敘事象《三五歷紀》里面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從容和緩而值得憧憬的漫長的過程。
它說: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
它說天地混沌如雞子,很大在那里安安靜靜,盤古生其中,一共呆了多久呢,萬八千歲,天地開辟,一萬八千年過去了,天地開了,但是它不是一個固體啪的裂開,而是兩股氣分開了。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就是陽氣上升變成了我們蔚藍的天空;濁氣下降變成了我們腳下的土地。盤古在其中。是不是開天辟地就完了呢,其實,這種成長剛剛開始。中國人是講究變化的,所以叫做一日九變,每天都在微妙的變化著,象一個新生的嬰兒一樣,這種變化最終達到了一個境界,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叫做“神于天,圣于地”。一個好的人格應該是有一種理想主義的天空,讓你可以有飛翔的翅膀,不妥協(xié)于世界上很多的規(guī)則與障礙;但另一方面,要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要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那是夢想主義者而不是理想主義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那是務實主義者而不是現(xiàn)實主義者。其實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孔夫子這個圣人就像盤古一樣。
所以這個故事接著講,說后來天地還在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呢,日長一丈,他跟著天地一塊長,所以長到最后的時候,如此萬八千,又長了一萬八千年,最后是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認為叫天地人是三才,人的意義跟天和地是一樣的。大家也熟悉西方神話,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往往是強調(diào)一種激情、感性、神秘這樣的一些印象;而中國呢是強調(diào)了一種莊嚴理性和一種溫柔敦厚之美,這就是孔夫子這個圣人的姿態(tài)。
應該說孔夫子在后世流傳的這個形象是學生們用自己的愛戴給他加上的東西,但是更多的是他一種傳導出來的內(nèi)心有一種飽和的力量,這就是后來孟子夫子所說我善養(yǎng)我浩然之氣,就是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他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話外音:《論語》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于人的內(nèi)心,天地人就會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就變的無比強大,即使在當今社會中我們中國人也常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yè)成功的基礎。這是不是論語的精華對我們現(xiàn)代人的啟發(fā)呢....
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nèi)來,無限深刻地去發(fā)現(xiàn)內(nèi)心。
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睿腋?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
你要想做一個別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3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
7.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8、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diào)整心態(tài),并且調(diào)整與他人的關系。
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11、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14、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
15、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
16、長期困擾于人生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zhì)量是有所損害的。
18、一個人的自信來自于他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
19、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nèi)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遺憾。
要做到內(nèi)心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20、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遺憾。
21、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這個世界上的最大災害。
24、勇敢有時候表現(xiàn)為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內(nèi)心的自信與鎮(zhèn)定。
27、技巧不是最得要的,而技巧之外的東西則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悟。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33、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
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朋友,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35、在其位,要謀其政,先把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
38、“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tài)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靶奚怼笔菍?、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擔當,但是前提是樸素的,是始自腳下的。修身養(yǎng)性、做好自我,就是起點。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一
這幾天一直在看《于丹莊子心得》,真是越看越入迷,越看越為古人的睿智所折服。
在辦公室談到莊子的智慧,有同事說:時代不同了,現(xiàn)在的時代根本就行不通莊老先生的那一套。她說的是十分正確的,現(xiàn)在的社會,我們都太浮躁了,紛擾喧囂的時代里,人們很容易喪失自己的本性中的純真和質(zhì)樸,我們被這個社會感染得太成熟了,太復雜性了,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些什么,也不知道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每個工作日忙忙碌碌,疲憊不堪,從而心生抱怨,渴望自己突然有一天能夠不用工作也能過上自己喜歡過的生活。而我們喜歡過的生活是與金錢分不開的,如今沒有錢,你的任何愿望好像都很難達到。許多人,甚至大部分人不是為了快樂而進行工作的,只是為了生活的需要,沒有錢沒法生存,所以,只好工作了。沒有了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只是把工作當成了賺錢的工具,既然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了,自然也難以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樂趣,這樣工作起來肯定是很枯燥的,生活的精彩也會因此而遜色不少。
像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一樣,我們也可以生活得很快樂,不一定得有寶馬奔馳,不一定要有華麗別墅,穿著廉價的衣服,吃著家常的飯菜,只要我們身體健康,心態(tài)平和,生活依然會充滿陽光。
社會越來越發(fā)達,誘惑也越來越多,看穿了名和利,透徹了生和死,那么許多誘惑自然不復存在。這些可能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難的,但是,我們可以盡量的去淡化名利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這并不是說人可以不追求,而是說追求的方向不同。比如,原來你努力工作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以求得到領導的.好評,但是現(xiàn)在,我們?yōu)榱双@得自己心靈上的平靜,良心上的無悔一樣要努力工作。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外在形式是一樣的,都是一個人在努力工作,最大的區(qū)別是,做著同樣事情的人,他們的內(nèi)心追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工作只是為了賺錢,有的人工作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生活的充實、快樂??赡苓@兩個人都很貧窮,可是由于他們對待工作的看法不一樣,就會造成心態(tài)的不同,從而內(nèi)心的幸福感也會不一樣。既然都是要工作的,我們還是比較快樂的工作吧。這用莊子的話叫做:順乎自然。調(diào)整心態(tài),接受事物的發(fā)展方向。
人生在世,區(qū)區(qū)幾十載,如果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智慧,則無悔于此生了。而智慧的獲得,一是讀書,二是思考。孔老夫子曰:學而不思,則惘已。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還是一個愚鈍之人。為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有趣味,為了自己的生命充滿智慧,希望每個人都多讀書、多思考,努力做一個思精才富的智者。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二
一、于丹詞典:
“三鞠躬一握手”:一鞠躬是要向公眾,因為老百姓是用生命感悟來還原經(jīng)典;二鞠躬是對圣賢,他們的睿智讓經(jīng)典的力量趨向永恒;三鞠躬是給媒體,媒體不僅是歷史的記錄者,也是文明的催化劑。而一握手,是要和提出質(zhì)疑的人握手,因為多元碰撞是文化獲得活力的最佳路徑。
什么是“庸俗”:
就是家長里短,比如過去大家住在一個大雜院里,有一家包餃子,就會給滿院子人家都送上一盤。
什么是“深情”:
她說是一種由衷的情懷,比如說自己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無比熱愛。
“敬而不畏”“敬而近之”:
現(xiàn)在的文化、學術有被經(jīng)典化的趨勢,被藏之深山、千古膜拜,讓人們只好敬而遠之,“我想告訴大家還可以有一種態(tài)度,那就是‘敬而近之’。我當然敬重孔子,但是我不懼怕他,我敬重他不是為了遠離他,而是為了親近他;我敬重他不是跪下來仰視他,而是走近去觸摸他?!?BR> 貧窮:
著名語言學家王寧先生是這樣解釋“貧窮”兩字的涵義:今天我們理解的“窮”其實是過去的“貧”。什么是“貧”?你看下邊是一個“貝”,把一個貝殼當錢花,而且要“分”著花,這還不“貧”嗎?過去的“窮”是“窮途末路、無路可走”的意思?!案F”上邊是個“穴”字,就是山洞;下邊是一個人彎著腰,手還在前頭撐著地。你看看,這不就是“無路可走”了么? 一個這么普通的詞,經(jīng)過先生一分析,頓時就可愛起來,“我現(xiàn)在一看到‘貧窮’兩個字,腦子里就是一幅畫面,鮮活至極?!?BR> 什么叫“美”?什么叫“體驗”:
自己讀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崇拜偶像了,不過不是什么影視明星,而是自己的老師、文藝理論學家王一川。在第一堂課上,王一川就講到他在北大讀書時曾經(jīng)和同學晚上跑到圓明園,在廢墟之間邊走邊談,內(nèi)容涉及終極真理、美的真諦?!八f美是什么?美永遠是你前一步地平線上的那一輪太陽,你可以用一生去追尋,但是你永遠無法觸摸。這是他講課的語言,比我講課的語言美多了?!庇诘ふf,講這些內(nèi)容的時候,王一川是帶著光芒和氣場的?!巴趵蠋熣f什么叫‘體驗’?就是‘以身體之,以血驗之’。就是說你一定是全身心生命澎湃激蕩,‘入乎其中’,然后才能‘出乎其外’?!?BR> 詩經(jīng)新解:
《詩經(jīng)》說:“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敝弊g過來,是說什么時候能夠找到一棵忘憂草,什么時候我就可以不想這個人了,就不那么心碎了。她告訴學生,要理解這幾句詩詞,就靜下心來聽聽劉德華的《給我一杯忘情水》,“雖然時代不同,媒介不同,但兩者所表達的意境如出一轍?!?BR> 二、于丹語錄(一):
1、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2、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nèi)心的安寧。
3、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
4、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5、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6、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7、其實什么是老師呢,我有一個學生,她給我的一個小禮物讓我明白什么是老師。
一個小女孩,她在軍訓的時候,打著手電筒在被窩里面給我做了一幅禮物,因為她想趕在我生日的時候送給我,她是自己一針一針地繡了一幅小小的十字繡,然后放在一個有機玻璃的罩子里面給了我。我當時看的時候沒有看明白,看到里面繡的是一個很優(yōu)雅的女人,彎著腰拿著一根針,然后底下有一個鼻涕兮兮的小臟孩,然后舉胳膊,她抓著那個小孩的胳膊。我還問這個女孩,我說哎呀,她干什么,是給他打預防針嗎?然后那個小女孩就笑了,說你自己看吧,她就走了。
后來我從那個玻璃罩子摳出來一封信,疊得小小的,那封信里她給我講,她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們來到地上是因為他們的翅膀斷了,那么在他還沒有忘記天空的時候,他一直想要尋找為他縫補翅膀的人。
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沒有人嘲笑這些孩子的青澀、莽撞、唐突,能夠包容他們,能夠愛他們,能夠鼓勵他們縫起翅膀,重新還記起天空,她說我遇到你其實就是遇到了一個給天使縫補翅膀的人。
其實這是我覺得迄今為止對老師這個角色最好的一種解釋。
8、所謂體驗就是“以身體之,以血驗之”,那是一種非常深刻地浸潤。
9、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斷地參悟、歷練,就是你心中有一種儀式。
10、在我看來,莊子也罷,孔子也罷,所有作用于生命個體的古圣先賢學說,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內(nèi)心覺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覺得這就是先賢的一種意義了。
11、真正的文化經(jīng)典,都是那種可以無比深刻,但也可以無比簡單的東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內(nèi)涵,簡單是它的表面形式。簡單與深刻有時并不矛盾。
12、在傳播學上有一個原則,就是你要永遠保持它那種特別簡單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樣子,這才易傳播,你把它整的特別深邃的話,就傳不出去了。再傳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簡單、傻瓜。
13、我爸對我的教育,就是一切從源頭開始。
14、我喜歡把生活分成兩個層面:生命層面,生存層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謂生命層面,就是自己的內(nèi)心要有所執(zhí)守的東西;而所謂生存層面,就是你在現(xiàn)實中建功立業(yè)的東西。
15、一個人,在你年輕的時候,你有責任把你的知識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你不能說在你年輕的時候一個人就逍遙去了。其實,這種不入世,會讓人沒有一種價值實現(xiàn)感,而且你也挺不負責任的。
16、人生其實就是木桶效應,你永遠不要追問你那塊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優(yōu)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該去考慮。
17、《莊子》里面我很喜歡的一段話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外部有一千個聲音也是一種,內(nèi)心就一個聲音,也是一種,就看你有沒有定力,這就足夠了。
當談到”我資歷不夠,就不能干什么什么“的說法時,提出的。
于丹語錄(二):
1,最恰當?shù)木嚯x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
2,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
3,花未全開月未圓。
4,過猶不及。
5,多思多想多看,少職責少抱怨少后悔。
6, 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7,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8,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9,寬容一點,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10,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于丹語錄(三):
1《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nèi)绾卧诂F(xiàn)代社會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2 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
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神于天,圣于地”,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是現(xiàn)實主義者。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3 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nèi)來,無限深刻地去發(fā)現(xiàn)內(nèi)心。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4 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
5 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6 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7 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刻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8 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9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10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的很大很大。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zhì)量。
11 印度詩哲泰戈爾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12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tài)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生活質(zhì)量。
13 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叭收卟粦n,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nèi)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14 要做到內(nèi)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嫉没际У娜耍粫虚_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15 真正的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勇敢有時候表現(xiàn)為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內(nèi)心的自信與鎮(zhèn)定。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16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17 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技巧之外的東西則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悟。
18 很多時候?qū)σ粋€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簡單地以應該不應該和好不好來區(qū)分。你什么時間做這件事,把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會直接影響到這件事的性質(zhì)?!斑^”和“不及”都是要盡力避免的。
19 以怨報怨不可取,以德報怨同樣不可去。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對已經(jīng)有負于你的人和事,這也是一種人生浪費。
20 今天我們都在說避免資源的浪費,卻忽視了心靈的荒蕪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
21與好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度,不要什么樣的事情都大包大攬。
22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23 心理學上的“非愛行為”,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非愛性掠奪,它是以一種愛的名義進行的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這種行為往往發(fā)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之間,父女之間,也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
24 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就像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
25 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自己日后的悔恨。
26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yǎng)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27 少指責,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28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xiàn)了一百多次。
做一個君子要達到以下標準:
第一,“君子”必須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問心無愧的 人,一個腳踏實地的人。第二,“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必然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是胸懷天下,奮發(fā)有為的人。第三,“君子”應該“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第四,“君子”應該“訥于言而敏于行”。
29 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30 就在此際,從自我修養(yǎng)做起,做一個真君子。
31 一個人內(nèi)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32 真正崇尚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學習當作謀生的手段,當作炫耀的資本。
33 做君子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一個內(nèi)心完善的人。只有內(nèi)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34 小人就是沒有大眼界,搶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35 要成為君子,就要有“恒心”。當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的境界,就離君子不遠了。
36 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
37 三種人生態(tài)度:悲觀主義、職業(yè)主義、理想主義。君子應該是理想主義者。
38 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著他的為人。要了解一個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就夠了,從中可以看到他的價值取向。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9 朋友像一本書,通過他可以打開整個世界。
40 孔子所說的“益者三友”,是指:第一,友直,直即正直。第二,友諒,諒即誠實。第三,友多聞,即見多識廣。
41 孔子所說的“損者三友”,是指:第一,友便辟,即喜歡諂媚逢迎、溜須拍馬的人。第二,友善柔,即“兩面派”。第三,友便佞,即言過其實、夸夸其談的人。這樣的朋友千萬不能交,否則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42 我們要交上好朋友,第一要有仁愛之心,愿意與人親近,有結交朋友的意愿;第二,要有辨別能力。
43 交到一個好朋友就是開創(chuàng)了一段美好生活。我們的朋友正像一面鏡子,從他們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差距。
44 我們的周圍有很多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的處世態(tài)度,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鏡子,關鍵是我們自己要做個有心人。
45 要善于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46 生活中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它有時跟外在的物質(zhì)生活不見得有緊密的聯(lián)系。
47 你與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48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能夠交上什么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樣的心智,有什么樣的素養(yǎng);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個良性元素還是一個惰性元素,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
——摘編自《于丹論語心得》
于丹語錄(五):
『論語』 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
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diào)整心態(tài),并且調(diào)整與他人的關系;簡單的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該放下時且放下,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論語』 心得之一:心靈之道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論語』 心得之一:處世之道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心理學上有種界定,說現(xiàn)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性掠奪。夫妻和戀人之間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面:一個對另一個說,你看看,我就是為了愛你,放棄了什么什么;我就是為了這個家,才怎么樣怎么樣,所以你必須要對我如何如何。這種所謂的非愛行為是以一種愛的名義進行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講,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
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
這種非常像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
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內(nèi)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
無論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論語』 心得之一:交友之道
我們的周圍有很多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的處世態(tài)度,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鏡子,關鍵是我們自己要做個有心人??鬃釉唬骸熬佑腥洹I僦畷r,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哀,戒之在得?!?BR> 人要正確對待你得到的東西。這里面其實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輕的時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層次后,要學著用減法生活。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交上什么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樣的心智,有什么樣的修養(yǎng);看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個良性元素還是一個惰性元素,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
也就是說,自己修身養(yǎng)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給自己打開了一個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論語』 心得之一:理想之道
一個人的發(fā)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終極的理想有多么高遠,而在于跟前擁有一個什么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愿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理想和行為的關系,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系。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于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nèi)心愿望。你的內(nèi)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舍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nèi)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的最好。
『論語』 心得之一:人生之道
黑格爾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論。
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剛讀小學的時候,他相信太陽是明亮的,花朵是鮮艷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滿溫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終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沒有憂傷的。其實這就是正的結果。
但是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就是出現(xiàn)比較強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歲的時候剛剛步入社會時,就會覺得這個世界上一切都不盡如人意,覺得成人世界欺騙了自己,覺得生活中滿是丑陋、猥瑣、卑鄙和欺詐。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小憤青"。這個時候,青春的成長有它特有的蒼涼,人必然表現(xiàn)出一種反彈。
那么走到三十歲,應該是人生 ”和“的階段,就是既不像十來歲時覺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歲時覺得一片慘淡。
三十而立的這個”立“字,首先是內(nèi)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會坐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歲這個年紀,是一個建立心靈自信的年紀。”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是中國人對于山川的一種感受,它講的不是一種征服,而是山川對我自我的提升。
從而立到不惑,這是人生最好的光陰。一個人在三十歲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東西,比如經(jīng)驗,財富,情感,名譽等。但是,物質(zhì)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三十歲以后,就是開始學著用減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學會舍棄那些不是你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
不惑就是人能夠自覺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給你許多不公正,打擊,缺憾,你也能在一個坐標上迅速建立自己應有的位置。中庸的理想狀態(tài),是一切處于和-諧之中,這種和-諧就是天地萬物各安其位。
然后是五十“知天命”,“知天命”關鍵是一個“知”字,要能夠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說,到了這個時候已經(jīng)有了一種內(nèi)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為外物所動了??鬃铀^的“知天命”,其實就是把學習的各種道理,最后達到一種融會和提升。到了這個境界以后,就該進入孔子所說的“耳順”的境界了。此時,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個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虛心傾聽各種聲音,并站在別人的出發(fā)點上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說。
你的年齡有生理年齡,有心理年齡,還有社會年齡。如果我們在二十歲、三十歲能夠提前感悟到四十歲、五十歲的境界,已經(jīng)建立了明晰的內(nèi)心價值系統(tǒng),已經(jīng)能夠把社會給與的壓力變?yōu)橐环N生命反張力,已經(jīng)可以做到從心所欲那樣的一種淡定從容。。。。。。那么我們說,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于丹語錄(六)
于丹《論語》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
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BR> 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眴栔?。子曰:“知人。
3、孔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BR> 于丹《論語》心得之二
——心靈之道
1、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2、一個人的自信來自哪里?它來自一個人內(nèi)心的淡定和坦然,要做到內(nèi)心強大,一個前提是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3、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4、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話,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泰弋爾)
5、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也。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6、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也?!?BR> 7、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BR> 8、要想做一個別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也就是《論語》中提到的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于丹《論語》心得之三
——處世之道
1、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他在這里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不能以德報怨,也不以怨報怨,應以直報怨。你用太多的恩惠慈悲仁厚去面對已經(jīng)負于你的人和事,這也是一種浪費。用你的公正,率直,磊落,用自已高尚的人格,坦然地面對這一切。
2、子游曰:“事群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3、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
4、巧言令色,鮮矣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于丹《論語》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薄熬討训拢∪藨淹?;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矝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贝四司拥娜龢藴?。
于丹《論語》心得之五
——交友之道
1、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友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币嬗眩赫?,誠實,廣見博識的朋友。損友:諂媚拍馬,兩面派,夸夸其談的朋友。
2、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怨:言之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BR> 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BR> 4、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痹唬骸案覇柶浯危俊痹唬骸白谧宸Q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痹唬骸案覇柶浯危俊痹唬骸把员匦?,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三
1、物質(zhì)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2、寬容一點,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3、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4、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責、少抱怨、少后悔。
5、過分的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更恒久。
6、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7、與其與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8、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遺憾。
9、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10、勇敢有時候是理性制約下的一種鎮(zhèn)定和自信。
11、知天命就是內(nèi)心有一種定力,去對抗外界。
12、耳順就是悲天憫人,理解與包容。
13、只有建立內(nèi)心的價值系統(tǒng),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14、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15、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16、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17、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18、最恰當?shù)木嚯x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
19、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20、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nèi)心的風骨。
21、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持。
22、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
[
]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四
1)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nèi)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遺憾。
2)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diào)整心態(tài),并且調(diào)整與他人的關系。
3)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4)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
5)如果你的心靈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么你有可能收獲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6)有所得是低級快樂,有所求是高級快樂。
7)童年的無知可愛,少年的無知可笑;青年的無知可憐;中年的無知可嘆,老年的無知可悲。
8)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9)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zhì)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10)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11)任何一個傻瓜都會引誘一個姑娘;但是知道怎樣離開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12)要做到內(nèi)心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13)競爭,其實就是一種友誼,在對手的幫助下提高你的聰明度,害怕競爭的人已經(jīng)輸給了對手。
14)迷惑多是因為眼界不夠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闊天空呢?
15)人年輕時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層次時,要學會用減法生活。你的心靈如果被所得堆滿,最后就會累于得。
16)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業(yè)里,你也長不成大樹。果真如此,不如歷經(jīng)風雨,把自己培養(yǎng)成名貴花卉。
17)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么好的酒還有半瓶呢!
18)真正的財富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一個月收入數(shù)字。
19)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20)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輕易去觸及他的隱痛。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一
團隊合作是現(xiàn)代社會成功的關鍵之一。無論是在學校、企事業(yè)單位或者其他組織中,團隊合作都是實現(xiàn)共同目標的重要手段。而勵志語錄則是激勵團隊成員積極行動、奮發(fā)向前的利器。本文將就團隊勵志語錄進行一些心得體會。
團隊勵志語錄能夠激勵團隊成員的斗志,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勵志語錄中充滿著正能量,能夠打破團隊成員心中的障礙和負面情緒,使他們更加堅定地追求目標。當團隊成員面臨挫折和困難時,勵志語錄可以起到積極的心理暗示作用,鼓舞人心,凝聚團隊力量。團隊勵志語錄還能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通過分享勵志語錄,團隊成員能夠獲取共同的正能量,共同奮斗,形成緊密的團隊關系。
團隊勵志語錄的應用方法多種多樣。一是在團隊會議或集體活動中分享勵志語錄。團隊成員可以輪流分享自己喜歡的勵志語錄,給團隊注入活力。二是通過團隊建設活動中設立勵志語錄的版塊。團隊成員可以將自己認為鼓舞人心的語錄寫在墻壁或紙上,供大家參考學習。三是在日常工作或?qū)W習中,團隊負責人可以適時引用勵志語錄,激發(fā)團隊成員積極性和進取心。四是在團隊群組或社交平臺上發(fā)布勵志語錄,讓更多人受到啟示和鼓舞。
我在團隊中使用勵志語錄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寶貴的心得體會。首先,選擇合適的勵志語錄非常重要。勵志語錄要與團隊的目標和團隊成員的需求相符合,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其次,在分享勵志語錄時,要注意方式和語氣。積極樂觀的口氣更容易傳遞給他人積極的能量。此外,在團隊活動中使用勵志語錄時要注意適度,避免陷入空洞的形式主義。最后,團隊成員要將勵志語錄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真正做到行動起來,勇往直前。
團隊勵志語錄在團隊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對于團隊成員的吸引力卻有所不足。未來,我希望團隊勵志語錄能更加貼近實際,體現(xiàn)出團隊成員的需求和期望,激發(fā)他們的潛力。同時,我也期待勵志語錄能從一種工具轉(zhuǎn)變?yōu)橐环N團隊文化,成為每個團隊成員日常思考和行動的指南。只有這樣,團隊合作才能更加順利,共同目標才能更快實現(xiàn)。
總結:
團隊勵志語錄是現(xiàn)代團隊合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激勵團隊成員積極向前。通過分享勵志語錄,團隊成員可以增加自信,共同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在使用團隊勵志語錄時,要選擇合適的語錄,注意方式和語氣,將其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未來,希望團隊勵志語錄能更加貼近實際,成為團隊文化的一部分,為團隊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二
勵志語錄是一種力量的源泉,能夠激勵人們追求夢想、克服困難、取得成功。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和困難,而正是這些勵志語錄的力量,讓我們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和勇氣,給予我們前進的動力。
勵志語錄是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方式表達出的鼓勵和激勵的話語,它們往往能夠觸動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比如“成功屬于那些從不放棄追求的人”、“只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等。這些短小精悍的話語,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積極向上、充滿希望的力量,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努力與付出的重要性,激勵我們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夢想。
勵志語錄具有廣泛的應用場景。無論是在學業(yè)上還是工作中,都可以借助勵志語錄來激發(fā)自己的斗志與動力。當我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可以在內(nèi)心深處回想勵志語錄中的經(jīng)典語句,幫助我們重拾信心和勇氣。例如,當我們遭遇失敗時,可以牢記“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樣的錯誤一次又一次地犯”,這句話鞭策我們反思失敗原因并且及時調(diào)整方向。又或者在學業(yè)中遇到困難時,可以銘記“勤奮就是你努力的代價,也是成功的必由之路”,這般的勵志語錄可以激勵我們?nèi)σ愿埃朔щy,追求卓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重收集、學習并運用勵志語錄。因為這些語錄不僅能給予我們積極向上的思考,還可以幫助我們調(diào)整心態(tài),迎接生活中的挑戰(zhàn)。每當我們感到疲憊和無助時,可以拿出一本儲備著勵志語錄的小本子,從中選擇一條最能激勵自己的話語閱讀,相信自己重新找到前進的動力。并且,我們也可以將喜歡的勵志語錄寫在便簽紙上,貼在自己經(jīng)??吹降牡胤?,如電腦屏幕、桌面、床頭等。每當我們看到這些語錄時,都不禁會想起困難并非無法克服,并且會產(chǎn)生勇于面對、主動解決困難的信心。
第五段:總結。
勵志語錄擁有極大的激勵力量,幫助我們戰(zhàn)勝困難、實現(xiàn)人生目標。通過收集、學習并運用勵志語錄,我們可以在低谷中找到希望,汲取動力,不斷奮進。相信自己,憑借勵志語錄的力量,我們一定能夠達到自己的目標,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三
團隊合作是現(xiàn)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團隊的力量可以令我們?nèi)〉脽o法單獨達成的成就。在團隊中,勵志語錄可以起到激勵和鼓舞的作用,激發(fā)團隊成員的熱情和動力。在我與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勵志語錄的重要性,并從中得到了許多啟示和體會。
第二段: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團隊合作可以讓我們在協(xié)同努力中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團隊合作還可以讓我們在相互間交流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間,并通過團隊協(xié)作互相補充,共同實現(xiàn)目標。在團隊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和擅長領域,團隊合作能夠?qū)⒚總€成員的優(yōu)勢最大化,充分發(fā)揮團隊的整體實力。
勵志語錄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潛能和動力,讓我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當團隊遇到挑戰(zhàn)和困難時,勵志語錄可以鼓舞我們不畏艱辛,堅持努力。例如,“不要抱怨,不要找借口,只能成也你,敗也你”,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在困難面前退縮,而是要勇敢面對和克服困難。勵志語錄還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培養(yǎng)樂觀積極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
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勵志語錄在團隊中有很大的用處。首先,勵志語錄能夠使團隊成員保持目標一致,樹立團隊的共同愿景。團隊的成功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明確共同的目標和愿景,團隊才能保持向前的動力。其次,勵志語錄也能夠提醒我們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在困難時堅持不懈。團隊中常常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和阻礙,只有堅持下來,才能夠迎來成功的喜悅。最后,勵志語錄可以激發(fā)團隊成員之間的團結合作,讓大家相互支持,互相信任。一個強大的團隊離不開成員之間的默契和合作,只有以團結為基礎,才能夠取得卓越的成果。
第五段:結語。
團隊合作是一種珍貴的財富,而勵志語錄則是一種珍貴的力量。它能夠激勵人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堅持不懈地為團隊目標而奮斗。只有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夠取得更遠大的成就,實現(xiàn)更高遠的理想。因此,我將繼續(xù)學習和運用勵志語錄,激發(fā)自己和團隊成員的潛能,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和團隊的未來。勵志語錄會成為我在團隊合作中的精神支柱,幫助我堅定信心,超越困難,走向成功的道路。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四
勵志語錄可以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精神支柱,它們包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啟示,常常能夠讓我們在困境中找到信心和勇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簡短的話語,但它們卻對我們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下面我將分享一些我所喜歡的勵志語錄,并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勇敢迎接挑戰(zhàn)。
“機會在于我們勇于迎接挑戰(zhàn)的時候?!边@句話來自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的名言。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充滿勇氣和自信地迎接挑戰(zhàn),便會獲得機會。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經(jīng)常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但是,當我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和堅定的信念時,我會發(fā)現(xiàn)自己能夠戰(zhàn)勝艱難,迎接更大的挑戰(zhàn)。
第三段:積極面對人生。
“人生就像一盤棋,不是你走過的所有路都是正確的,而是你下的每一步都是重要的?!边@句話說的是準確的,我們并不總是會做出正確的選擇,但只要我們堅持積極面對生活,我們就會學會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失敗不是一件壞事,它是成功的過程。當我們回顧成功的歷程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些失敗的路都是成功之前不可或缺的一步。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每一步走出來的經(jīng)驗,不斷在人生棋盤上尋找機會。
第四段:不斷追求卓越。
“為了成為人生的大贏家,你必須在你的三十歲之前開始?!边@句話出自前NBA球員喬丹·皮普恩之口,它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成為成功人士,那么必須從年輕時就開始努力。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年輕時期的時間和精力,不斷追求卓越和成就。我們也應該時刻保持學習的姿態(tài),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基礎。
第五段:總結。
以上是我心愛的幾個勵志語錄,每一個都深深地觸動了我。通過這些勵志語錄的啟示,我學會了堅持不懈、積極面對人生、不斷追求卓越等重要的人生態(tài)度。這些信念繼續(xù)鼓舞著我在生活中面對各種挑戰(zhàn)和機會,我相信我會繼續(xù)努力,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讓我們一起學會從勵志語錄中汲取力量,不斷前行!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五
1、人最難認知的是自己的心。
2、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3、不要因為世俗的標準而遠離了自己的赤子之心。
4、在我們成長中一定有某種潛能從沒有被開發(fā)出來。
5、心齋(審視內(nèi)心、反躬自省)是認識自己、獲得人生效率的好方法。
6、外在世界有多大,內(nèi)心的深度就有多深。
7、你必須親自丈量腳下的每一步路。
8、對自己的評估,只有內(nèi)心能做出準確的回答。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六
勵志語錄是激勵人們勇往直前的重要工具,它們能喚醒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力量,激發(fā)我們的潛能,堅持追求自己的夢想。在我日常生活中的努力和成長過程中,我經(jīng)常閱讀和體會各種勵志語錄,從中獲得力量和智慧。在本文中,我將分享我認為最具啟發(fā)性的勵志語錄,并且結合自己的體會,一起探討如何將這些語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段落二:積極面對困難。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是一句我非常喜歡的勵志語錄。它告訴我們,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和毅力,任何困難都能被克服。我曾經(jīng)遇到過一些挫折和失敗,但這句勵志語錄激勵著我不斷前進。當我在學業(yè)上遇到困難時,我會認真學習并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當我在運動中遇到困難時,我會堅持不懈地訓練直到取得進步。通過努力和堅持,我成功地克服了許多困難,這讓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潛力。
段落三:追求夢想的勇氣。
另一句勵志語錄是“成功源于勇氣”。這句話提醒人們,成功需要勇氣去迎接挑戰(zhàn)和冒險。當我面臨選擇時,我一直堅守著自己追求夢想的勇氣。我記得小時候,我有一個夢想成為音樂家。雖然我的家人和朋友對此不看好,但我仍然堅定地追求著自己的夢想。我學習了很多音樂知識,參加了各種演出和比賽。雖然過程充滿了困難和挫折,但我從未放棄。最終,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我成為了一名音樂家。這個過程讓我明白,追求夢想需要勇氣和堅持,只有敢于邁出第一步,我們才能接近成功。
段落四:積極心態(tài)的力量。
“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這句勵志語錄教會了我,無論我們過去經(jīng)歷了什么,我們都應該抱著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新的一天。積極的心態(tài)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充滿希望和信心。我曾經(jīng)面對過失敗和挫折,心情郁悶,對未來失去了信心。然而,當我開始運用這句勵志語錄時,我意識到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機會。不管過去多么糟糕,我都可以從頭開始,重新規(guī)劃我的人生。于是我學會了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困難,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使我變得更加積極向上,迎接每一個新的挑戰(zhàn)。
段落五:總結。
通過閱讀和體會各種勵志語錄,我逐漸從中汲取了力量和智慧。它們教我堅持不懈地面對困難,追求自己的夢想,并且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這些勵志語錄不僅是一些文字,更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和態(tài)度。只要我們能夠?qū)⑦@些勵志語錄融入到實際生活中,我們就能夠不斷成長和進步,走向成功的道路。讓我們一起積極面對困難,勇敢追求夢想,擁有積極的心態(tài),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七
我們有太多的時候,當我們安然的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秩序,我們?nèi)諒鸵蝗眨绯科鸫?,白天工作,晚上睡覺,看著大家怎么生活我們也怎樣生活,我們想著手中有一技之長,我可以養(yǎng)家糊口,我可以過很好的日子,我們從來沒有跳出自己現(xiàn)有各經(jīng)驗系統(tǒng),重新質(zhì)詢一下,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嗎,我目前所擁有的這些技能,我還有沒有可能讓他發(fā)揮更大的用處,于丹教授認為,真正的英雄是能夠為自己的心作主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了解整個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但是最難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心。這才是覺悟。而覺悟在佛家禪宗的開悟中,被描述為兩個階段,覺是一個階段,比如說你聽了某種知識,有一個人跟你說了一句話,所謂醍醐灌頂,突然之間眼界通透,這叫有所覺,但是你長長的一生的修為,遇到任何一個事情,做反觀內(nèi)心,去考慮突然之間又明白一點什么,這個長長的感受,和參化的過程叫做悟,也就是說,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點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感受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終于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們過往的生活,大體相同,所以重要的不在于,我們客觀有什么樣的寄寓,而在于主觀有什么樣的胸懷,不在于客觀提供了,給我們哪些機會,而在于我們的心智,在有用與無用的判讀上,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而去利用機會,如果今天我們,以覺悟的態(tài)度反觀內(nèi)心,重新審視莊子,那么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目的是釋放自己,盡可能達到,一個逍遙游的境界。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八
1.敵人變成戰(zhàn)友多半是為了生存,戰(zhàn)友變成敵人多半是為了金錢。
2.我們習慣于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欣然表演。
3.就在此際,從自我修養(yǎng)做起,做一個真君子。
4.真正崇尚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學習當作謀生的手段,當作炫耀的資本。
5.我爸對我的教育,就是一切從源頭開始。
6.做君子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一個內(nèi)心完善的人。只有內(nèi)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7.結交那些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8.人生其實就是木桶效應,你永遠不要追問你那塊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優(yōu)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該去考慮。
9.我們的眼睛看外面太多,看內(nèi)心太少。對外無限寬廣拓展世界,對內(nèi)無限深刻發(fā)現(xiàn)內(nèi)心。
10.真正的文化經(jīng)典,都是那種可以無比深刻,但也可以無比簡單的東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內(nèi)涵,簡單是它的表面形式。簡單與深刻有時并不矛盾。
11.最重要的時間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現(xiàn)在馬上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需要你幫助的人。現(xiàn)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是一種大地生成的信念。理想主義不是職業(yè)主義;現(xiàn)實主義不是務實主義。
12.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13.天才失敗了就是蠢才!
14.地球是運動的,一個人不會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15.四十不惑,內(nèi)心不惶惑。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九
交友之道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在社會上朋友是最重要的,人與群分,你在你朋友的身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論語》中明確寫出了交朋友。好朋友有三種,分別是友直友涼友多聞,壞朋友也有三種,分別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蟆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你的整個世界。
好朋友要交正直的,要坦蕩,要剛正不阿,要有一種朗朗人格,在這世界上是頂天立地的,他的人格可以改變你的人格,在你懦弱的時候給你勇氣。好朋友要交寬容的,有時候?qū)捜菔且环N美德,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美的之一,在你反錯的時候可以給你機會,寬容的朋友可以讓你自省。好朋友要交友多聞的,認你朋友所讀的書,可以變成自己的,在你猶豫的時候你可以找你的朋友,幫你參考,你作出選擇。壞朋友可以讓你變壞,讓你做出違法的事情。
壞朋友不能交便辟的,他們皮氣暴躁,一群人打架,把一人殺了,有人還不知道是誰,問他們?yōu)槭裁?,他們說朋友義氣,人不能靠技術,要考明智。壞朋友不能交友善柔的,有一個東西叫機遇,這些朋友就是阻礙你抓住機遇,在他走過你時,你想抓住他,也抓不住。壞朋友不能交友便蟮模他們有幾個面他們心懷鬼胎,給你套上了枷鎖,你不給他付出,會讓你付出慘重的代價。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
孔子:我本來就什么都不想說。
學生:老師,您要是什么都不說,我們記什么呀?
那么他老師怎么回答他呢?子曰:“天何言哉?!彼臅r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實這就是一種教育。他老師跟他說:“你看,蒼天在上,噩古已然,它說話嗎?它不說話,不是照樣春夏秋冬四季照樣風調(diào)雨順嗎?大地上不是萬物生長嗎?你去看天說話?!彼云鋵嵳撜Z的態(tài)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種樸素的、溫暖的,言傳身教的生活態(tài)度,去影響他的弟子,大家都知道,孔夫子這一生號稱弟子三千,其中成就七十二賢人。這些人每個人都是一粒種子,他們是把那種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但是不依賴那些連篇累牘、宏觀的那種大的言論。我們說論語他終極的傳遞,是傳遞了一種態(tài)度。其實在論語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孔夫子他教育學生的時候,講世間道理的時候,從來沒有過聲色俱厲,他一定是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這種口氣,其實這樣一個態(tài)度不是代表他個人,而是反映了中國人的一種哲學觀。為什么我們說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意義就是在這片土地上,他是那些最有行動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這樣一些人。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長脫胎出來的,而不是從空而降的,所以說起整個這種天地開辟造世的故事。我們可以想一想,最早的時候,中國最早的創(chuàng)世紀怎么來的呢,是由盤古開天辟地來得,但是這個開辟,不像西方神話講的那種突變,比如說拿一把大斧子,啪,辟開,然后金光四射,出現(xiàn)一個什么樣的天地萬物,這不是中國人的敘事情感。中國人習慣的敘事象《三五歷紀》里面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從容和緩而值得憧憬的漫長的過程。
它說: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
它說天地混沌如雞子,很大在那里安安靜靜,盤古生其中,一共呆了多久呢,萬八千歲,天地開辟,一萬八千年過去了,天地開了,但是它不是一個固體啪的裂開,而是兩股氣分開了。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就是陽氣上升變成了我們蔚藍的天空;濁氣下降變成了我們腳下的土地。盤古在其中。是不是開天辟地就完了呢,其實,這種成長剛剛開始。中國人是講究變化的,所以叫做一日九變,每天都在微妙的變化著,象一個新生的嬰兒一樣,這種變化最終達到了一個境界,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叫做“神于天,圣于地”。一個好的人格應該是有一種理想主義的天空,讓你可以有飛翔的翅膀,不妥協(xié)于世界上很多的規(guī)則與障礙;但另一方面,要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要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那是夢想主義者而不是理想主義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那是務實主義者而不是現(xiàn)實主義者。其實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孔夫子這個圣人就像盤古一樣。
所以這個故事接著講,說后來天地還在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呢,日長一丈,他跟著天地一塊長,所以長到最后的時候,如此萬八千,又長了一萬八千年,最后是天數(shù)極高,地數(shù)極深,盤古極長。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認為叫天地人是三才,人的意義跟天和地是一樣的。大家也熟悉西方神話,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往往是強調(diào)一種激情、感性、神秘這樣的一些印象;而中國呢是強調(diào)了一種莊嚴理性和一種溫柔敦厚之美,這就是孔夫子這個圣人的姿態(tài)。
應該說孔夫子在后世流傳的這個形象是學生們用自己的愛戴給他加上的東西,但是更多的是他一種傳導出來的內(nèi)心有一種飽和的力量,這就是后來孟子夫子所說我善養(yǎng)我浩然之氣,就是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他才能夠如此的強大。
話外音:《論語》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于人的內(nèi)心,天地人就會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就變的無比強大,即使在當今社會中我們中國人也常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yè)成功的基礎。這是不是論語的精華對我們現(xiàn)代人的啟發(fā)呢....
其實,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nèi)來,無限深刻地去發(fā)現(xiàn)內(nèi)心。
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睿腋?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
你要想做一個別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這就是《論語》中所提倡的“坦蕩蕩”的心境。
3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
7.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8、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diào)整心態(tài),并且調(diào)整與他人的關系。
9、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0、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11、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14、保持一顆誠敬的心,使自己的言行減少過失,對待他人充分尊重,謙恭有禮。
15、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
16、長期困擾于人生遺憾不能自拔,對一個人的生命質(zhì)量是有所損害的。
18、一個人的自信來自于他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
19、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nèi)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遺憾。
要做到內(nèi)心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20、做一個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遺憾。
21、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這個世界上的最大災害。
24、勇敢有時候表現(xiàn)為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內(nèi)心的自信與鎮(zhèn)定。
27、技巧不是最得要的,而技巧之外的東西則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悟。
29、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33、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
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朋友,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35、在其位,要謀其政,先把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
38、“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tài)度,“修己以安人”在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靶奚怼笔菍?、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擔當,但是前提是樸素的,是始自腳下的。修身養(yǎng)性、做好自我,就是起點。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一
這幾天一直在看《于丹莊子心得》,真是越看越入迷,越看越為古人的睿智所折服。
在辦公室談到莊子的智慧,有同事說:時代不同了,現(xiàn)在的時代根本就行不通莊老先生的那一套。她說的是十分正確的,現(xiàn)在的社會,我們都太浮躁了,紛擾喧囂的時代里,人們很容易喪失自己的本性中的純真和質(zhì)樸,我們被這個社會感染得太成熟了,太復雜性了,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追求些什么,也不知道我們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每個工作日忙忙碌碌,疲憊不堪,從而心生抱怨,渴望自己突然有一天能夠不用工作也能過上自己喜歡過的生活。而我們喜歡過的生活是與金錢分不開的,如今沒有錢,你的任何愿望好像都很難達到。許多人,甚至大部分人不是為了快樂而進行工作的,只是為了生活的需要,沒有錢沒法生存,所以,只好工作了。沒有了對工作的興趣和熱情,只是把工作當成了賺錢的工具,既然不熱愛自己的工作了,自然也難以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樂趣,這樣工作起來肯定是很枯燥的,生活的精彩也會因此而遜色不少。
像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一樣,我們也可以生活得很快樂,不一定得有寶馬奔馳,不一定要有華麗別墅,穿著廉價的衣服,吃著家常的飯菜,只要我們身體健康,心態(tài)平和,生活依然會充滿陽光。
社會越來越發(fā)達,誘惑也越來越多,看穿了名和利,透徹了生和死,那么許多誘惑自然不復存在。這些可能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較難的,但是,我們可以盡量的去淡化名利在我們心中的地位,這并不是說人可以不追求,而是說追求的方向不同。比如,原來你努力工作的目的,可能是為了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以求得到領導的.好評,但是現(xiàn)在,我們?yōu)榱双@得自己心靈上的平靜,良心上的無悔一樣要努力工作。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外在形式是一樣的,都是一個人在努力工作,最大的區(qū)別是,做著同樣事情的人,他們的內(nèi)心追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工作只是為了賺錢,有的人工作不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生活的充實、快樂??赡苓@兩個人都很貧窮,可是由于他們對待工作的看法不一樣,就會造成心態(tài)的不同,從而內(nèi)心的幸福感也會不一樣。既然都是要工作的,我們還是比較快樂的工作吧。這用莊子的話叫做:順乎自然。調(diào)整心態(tài),接受事物的發(fā)展方向。
人生在世,區(qū)區(qū)幾十載,如果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更多的智慧,則無悔于此生了。而智慧的獲得,一是讀書,二是思考。孔老夫子曰:學而不思,則惘已。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還是一個愚鈍之人。為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有趣味,為了自己的生命充滿智慧,希望每個人都多讀書、多思考,努力做一個思精才富的智者。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二
一、于丹詞典:
“三鞠躬一握手”:一鞠躬是要向公眾,因為老百姓是用生命感悟來還原經(jīng)典;二鞠躬是對圣賢,他們的睿智讓經(jīng)典的力量趨向永恒;三鞠躬是給媒體,媒體不僅是歷史的記錄者,也是文明的催化劑。而一握手,是要和提出質(zhì)疑的人握手,因為多元碰撞是文化獲得活力的最佳路徑。
什么是“庸俗”:
就是家長里短,比如過去大家住在一個大雜院里,有一家包餃子,就會給滿院子人家都送上一盤。
什么是“深情”:
她說是一種由衷的情懷,比如說自己對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無比熱愛。
“敬而不畏”“敬而近之”:
現(xiàn)在的文化、學術有被經(jīng)典化的趨勢,被藏之深山、千古膜拜,讓人們只好敬而遠之,“我想告訴大家還可以有一種態(tài)度,那就是‘敬而近之’。我當然敬重孔子,但是我不懼怕他,我敬重他不是為了遠離他,而是為了親近他;我敬重他不是跪下來仰視他,而是走近去觸摸他?!?BR> 貧窮:
著名語言學家王寧先生是這樣解釋“貧窮”兩字的涵義:今天我們理解的“窮”其實是過去的“貧”。什么是“貧”?你看下邊是一個“貝”,把一個貝殼當錢花,而且要“分”著花,這還不“貧”嗎?過去的“窮”是“窮途末路、無路可走”的意思?!案F”上邊是個“穴”字,就是山洞;下邊是一個人彎著腰,手還在前頭撐著地。你看看,這不就是“無路可走”了么? 一個這么普通的詞,經(jīng)過先生一分析,頓時就可愛起來,“我現(xiàn)在一看到‘貧窮’兩個字,腦子里就是一幅畫面,鮮活至極?!?BR> 什么叫“美”?什么叫“體驗”:
自己讀研究生的時候就開始崇拜偶像了,不過不是什么影視明星,而是自己的老師、文藝理論學家王一川。在第一堂課上,王一川就講到他在北大讀書時曾經(jīng)和同學晚上跑到圓明園,在廢墟之間邊走邊談,內(nèi)容涉及終極真理、美的真諦?!八f美是什么?美永遠是你前一步地平線上的那一輪太陽,你可以用一生去追尋,但是你永遠無法觸摸。這是他講課的語言,比我講課的語言美多了?!庇诘ふf,講這些內(nèi)容的時候,王一川是帶著光芒和氣場的?!巴趵蠋熣f什么叫‘體驗’?就是‘以身體之,以血驗之’。就是說你一定是全身心生命澎湃激蕩,‘入乎其中’,然后才能‘出乎其外’?!?BR> 詩經(jīng)新解:
《詩經(jīng)》說:“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敝弊g過來,是說什么時候能夠找到一棵忘憂草,什么時候我就可以不想這個人了,就不那么心碎了。她告訴學生,要理解這幾句詩詞,就靜下心來聽聽劉德華的《給我一杯忘情水》,“雖然時代不同,媒介不同,但兩者所表達的意境如出一轍?!?BR> 二、于丹語錄(一):
1、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2、孔夫子能夠教給我們的快樂秘訣,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內(nèi)心的安寧。
3、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
4、懷著樂觀和積極的心態(tài),把握好與人交往的分寸,讓自己成為一個使他人快樂的人,讓自己快樂的心成為陽光般的能源,去輻射他人,溫暖他人,讓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廣闊的社會,從自己身上獲得一點欣慰的理由。
5、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6、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7、其實什么是老師呢,我有一個學生,她給我的一個小禮物讓我明白什么是老師。
一個小女孩,她在軍訓的時候,打著手電筒在被窩里面給我做了一幅禮物,因為她想趕在我生日的時候送給我,她是自己一針一針地繡了一幅小小的十字繡,然后放在一個有機玻璃的罩子里面給了我。我當時看的時候沒有看明白,看到里面繡的是一個很優(yōu)雅的女人,彎著腰拿著一根針,然后底下有一個鼻涕兮兮的小臟孩,然后舉胳膊,她抓著那個小孩的胳膊。我還問這個女孩,我說哎呀,她干什么,是給他打預防針嗎?然后那個小女孩就笑了,說你自己看吧,她就走了。
后來我從那個玻璃罩子摳出來一封信,疊得小小的,那封信里她給我講,她說其實每個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們來到地上是因為他們的翅膀斷了,那么在他還沒有忘記天空的時候,他一直想要尋找為他縫補翅膀的人。
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沒有人嘲笑這些孩子的青澀、莽撞、唐突,能夠包容他們,能夠愛他們,能夠鼓勵他們縫起翅膀,重新還記起天空,她說我遇到你其實就是遇到了一個給天使縫補翅膀的人。
其實這是我覺得迄今為止對老師這個角色最好的一種解釋。
8、所謂體驗就是“以身體之,以血驗之”,那是一種非常深刻地浸潤。
9、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斷地參悟、歷練,就是你心中有一種儀式。
10、在我看來,莊子也罷,孔子也罷,所有作用于生命個體的古圣先賢學說,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內(nèi)心覺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覺得這就是先賢的一種意義了。
11、真正的文化經(jīng)典,都是那種可以無比深刻,但也可以無比簡單的東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內(nèi)涵,簡單是它的表面形式。簡單與深刻有時并不矛盾。
12、在傳播學上有一個原則,就是你要永遠保持它那種特別簡單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樣子,這才易傳播,你把它整的特別深邃的話,就傳不出去了。再傳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簡單、傻瓜。
13、我爸對我的教育,就是一切從源頭開始。
14、我喜歡把生活分成兩個層面:生命層面,生存層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謂生命層面,就是自己的內(nèi)心要有所執(zhí)守的東西;而所謂生存層面,就是你在現(xiàn)實中建功立業(yè)的東西。
15、一個人,在你年輕的時候,你有責任把你的知識轉(zhuǎn)化為生產(chǎn)力,你不能說在你年輕的時候一個人就逍遙去了。其實,這種不入世,會讓人沒有一種價值實現(xiàn)感,而且你也挺不負責任的。
16、人生其實就是木桶效應,你永遠不要追問你那塊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優(yōu)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該去考慮。
17、《莊子》里面我很喜歡的一段話是:“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外部有一千個聲音也是一種,內(nèi)心就一個聲音,也是一種,就看你有沒有定力,這就足夠了。
當談到”我資歷不夠,就不能干什么什么“的說法時,提出的。
于丹語錄(二):
1,最恰當?shù)木嚯x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
2,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
3,花未全開月未圓。
4,過猶不及。
5,多思多想多看,少職責少抱怨少后悔。
6, 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7,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8,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9,寬容一點,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10,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于丹語錄(三):
1《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墩撜Z》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說白了,《論語》就是教給我們?nèi)绾卧诂F(xiàn)代社會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2 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
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神于天,圣于地”,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是現(xiàn)實主義者。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3 一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一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另一個是向內(nèi)來,無限深刻地去發(fā)現(xiàn)內(nèi)心。我們的眼睛,總是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4 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
5 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6 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7 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刻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8 每個人的一生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9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10 一種遺憾,其實可以被放的很大很大。它可以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陰影,影響到你的生命質(zhì)量。
11 印度詩哲泰戈爾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12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tài)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生活質(zhì)量。
13 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內(nèi)心的淡定與坦然?!叭收卟粦n,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nèi)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14 要做到內(nèi)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嫉没际У娜耍粫虚_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15 真正的勇敢是有約制的,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義”。勇敢有時候表現(xiàn)為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內(nèi)心的自信與鎮(zhèn)定。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16 當一個不幸降臨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盡快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17 技巧不是最重要的,技巧之外的東西則需要我們用心靈去感悟。
18 很多時候?qū)σ粋€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簡單地以應該不應該和好不好來區(qū)分。你什么時間做這件事,把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會直接影響到這件事的性質(zhì)?!斑^”和“不及”都是要盡力避免的。
19 以怨報怨不可取,以德報怨同樣不可去。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對已經(jīng)有負于你的人和事,這也是一種人生浪費。
20 今天我們都在說避免資源的浪費,卻忽視了心靈的荒蕪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
21與好朋友相處也要有個度,不要什么樣的事情都大包大攬。
22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23 心理學上的“非愛行為”,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非愛性掠奪,它是以一種愛的名義進行的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這種行為往往發(fā)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之間,父女之間,也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
24 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就像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
25 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自己日后的悔恨。
26 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處世艱難。其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謹言慎行,禮行天下,修身養(yǎng)性,我們會少很多煩惱,就自然會懂得為人處世之道。
27 少指責,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28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多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xiàn)了一百多次。
做一個君子要達到以下標準:
第一,“君子”必須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問心無愧的 人,一個腳踏實地的人。第二,“君子”不僅是一個好人,必然還要是偉大和高尚的人,是胸懷天下,奮發(fā)有為的人。第三,“君子”應該“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第四,“君子”應該“訥于言而敏于行”。
29 當今社會,我們的痛苦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這是一個繁榮時代帶給我們的迷惑。
30 就在此際,從自我修養(yǎng)做起,做一個真君子。
31 一個人內(nèi)心沒有了“憂”、“惑”、“懼”,自然就少了對外界的抱怨和指責,也就增強了把握幸福的能力。而增強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
32 真正崇尚學問的人,他的學習是為了人心靈的建樹,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而不是把學習當作謀生的手段,當作炫耀的資本。
33 做君子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從今天做起,讓自己成為一個內(nèi)心完善的人。只有內(nèi)心真正有了一種從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34 小人就是沒有大眼界,搶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35 要成為君子,就要有“恒心”。當我們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個宏闊的境界,就離君子不遠了。
36 君子的力量永遠是行動力量,而不是語言的力量。
37 三種人生態(tài)度:悲觀主義、職業(yè)主義、理想主義。君子應該是理想主義者。
38 一個人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著他的為人。要了解一個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就夠了,從中可以看到他的價值取向。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39 朋友像一本書,通過他可以打開整個世界。
40 孔子所說的“益者三友”,是指:第一,友直,直即正直。第二,友諒,諒即誠實。第三,友多聞,即見多識廣。
41 孔子所說的“損者三友”,是指:第一,友便辟,即喜歡諂媚逢迎、溜須拍馬的人。第二,友善柔,即“兩面派”。第三,友便佞,即言過其實、夸夸其談的人。這樣的朋友千萬不能交,否則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42 我們要交上好朋友,第一要有仁愛之心,愿意與人親近,有結交朋友的意愿;第二,要有辨別能力。
43 交到一個好朋友就是開創(chuàng)了一段美好生活。我們的朋友正像一面鏡子,從他們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差距。
44 我們的周圍有很多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的處世態(tài)度,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鏡子,關鍵是我們自己要做個有心人。
45 要善于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46 生活中真正的快樂,是心靈的快樂,它有時跟外在的物質(zhì)生活不見得有緊密的聯(lián)系。
47 你與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辦法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
48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能夠交上什么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樣的心智,有什么樣的素養(yǎng);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面,是一個良性元素還是一個惰性元素,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
——摘編自《于丹論語心得》
于丹語錄(五):
『論語』 心得之一:天地人之道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鞓返纳?,而幸??鞓分皇且环N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nèi)心相連。
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diào)整心態(tài),并且調(diào)整與他人的關系;簡單的說,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時要想到別人;該放下時且放下,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論語』 心得之一:心靈之道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tài)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論語』 心得之一:處世之道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心理學上有種界定,說現(xiàn)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種行為叫做“非愛行為”。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性掠奪。夫妻和戀人之間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場面:一個對另一個說,你看看,我就是為了愛你,放棄了什么什么;我就是為了這個家,才怎么樣怎么樣,所以你必須要對我如何如何。這種所謂的非愛行為是以一種愛的名義進行一種強制性的控制,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講,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
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
這種非常像禪宗所推崇的一個境界,叫做“花未全開月未圓”。
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仍使你的內(nèi)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闊天空。
無論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論語』 心得之一:交友之道
我們的周圍有很多人,他們的生活方式和他們的處世態(tài)度,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鏡子,關鍵是我們自己要做個有心人??鬃釉唬骸熬佑腥洹I僦畷r,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哀,戒之在得?!?BR> 人要正確對待你得到的東西。這里面其實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輕的時候,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層次后,要學著用減法生活。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交上什么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樣的心智,有什么樣的修養(yǎng);看自己的朋友圈子里面,是一個良性元素還是一個惰性元素,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
也就是說,自己修身養(yǎng)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而交到好朋友,等于給自己打開了一個最友善的世界,能夠讓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論語』 心得之一:理想之道
一個人的發(fā)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終極的理想有多么高遠,而在于跟前擁有一個什么樣的起點。我們往往不缺乏宏圖偉志,而缺少通向那個志愿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
理想和行為的關系,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系。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在于你手中的線。而這條線,就是你的內(nèi)心愿望。你的內(nèi)心越淡定,越從容,你就越會舍棄那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nèi)心的聲音。這會使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能夠不失去自我,能夠有擔當,能夠做的最好。
『論語』 心得之一:人生之道
黑格爾提出了“正反和”三段論。
人最早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正的,比如在剛讀小學的時候,他相信太陽是明亮的,花朵是鮮艷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滿溫情的,王子和公主最終是可以在一起的,生活中是沒有憂傷的。其實這就是正的結果。
但是長到十幾歲的時候,就是出現(xiàn)比較強烈的逆反心理,二十多歲的時候剛剛步入社會時,就會覺得這個世界上一切都不盡如人意,覺得成人世界欺騙了自己,覺得生活中滿是丑陋、猥瑣、卑鄙和欺詐。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小憤青"。這個時候,青春的成長有它特有的蒼涼,人必然表現(xiàn)出一種反彈。
那么走到三十歲,應該是人生 ”和“的階段,就是既不像十來歲時覺得眼前一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歲時覺得一片慘淡。
三十而立的這個”立“字,首先是內(nèi)在的立,然后才是在社會坐標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十歲這個年紀,是一個建立心靈自信的年紀。”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是中國人對于山川的一種感受,它講的不是一種征服,而是山川對我自我的提升。
從而立到不惑,這是人生最好的光陰。一個人在三十歲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斷地從這個世界上收集他所需要的東西,比如經(jīng)驗,財富,情感,名譽等。但是,物質(zhì)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三十歲以后,就是開始學著用減法生活了,也就是要學會舍棄那些不是你心靈真正需要的東西。
不惑就是人能夠自覺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使外部世界給你許多不公正,打擊,缺憾,你也能在一個坐標上迅速建立自己應有的位置。中庸的理想狀態(tài),是一切處于和-諧之中,這種和-諧就是天地萬物各安其位。
然后是五十“知天命”,“知天命”關鍵是一個“知”字,要能夠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也就是說,到了這個時候已經(jīng)有了一種內(nèi)心的定力,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為外物所動了??鬃铀^的“知天命”,其實就是把學習的各種道理,最后達到一種融會和提升。到了這個境界以后,就該進入孔子所說的“耳順”的境界了。此時,你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人,能理解任何一個事情存在的道理,你能虛心傾聽各種聲音,并站在別人的出發(fā)點上去了解他為什么這樣說。
你的年齡有生理年齡,有心理年齡,還有社會年齡。如果我們在二十歲、三十歲能夠提前感悟到四十歲、五十歲的境界,已經(jīng)建立了明晰的內(nèi)心價值系統(tǒng),已經(jīng)能夠把社會給與的壓力變?yōu)橐环N生命反張力,已經(jīng)可以做到從心所欲那樣的一種淡定從容。。。。。。那么我們說,這樣的生命,才是有效率的生命。
于丹語錄(六)
于丹《論語》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
1、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BR> 2、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眴栔?。子曰:“知人。
3、孔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BR> 于丹《論語》心得之二
——心靈之道
1、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2、一個人的自信來自哪里?它來自一個人內(nèi)心的淡定和坦然,要做到內(nèi)心強大,一個前提是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3、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4、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的話,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泰弋爾)
5、孔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也。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6、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也?!?BR> 7、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BR> 8、要想做一個別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關鍵的是你要有一個敞亮的心懷。也就是《論語》中提到的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于丹《論語》心得之三
——處世之道
1、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他在這里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嚴。不能以德報怨,也不以怨報怨,應以直報怨。你用太多的恩惠慈悲仁厚去面對已經(jīng)負于你的人和事,這也是一種浪費。用你的公正,率直,磊落,用自已高尚的人格,坦然地面對這一切。
2、子游曰:“事群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3、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勿自辱焉。”
4、巧言令色,鮮矣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于丹《論語》心得之四
——君子之道
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薄熬討训拢∪藨淹?;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矝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贝四司拥娜龢藴?。
于丹《論語》心得之五
——交友之道
1、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友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币嬗眩赫?,誠實,廣見博識的朋友。損友:諂媚拍馬,兩面派,夸夸其談的朋友。
2、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怨:言之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BR> 3、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BR> 4、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痹唬骸案覇柶浯危俊痹唬骸白谧宸Q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痹唬骸案覇柶浯危俊痹唬骸把员匦?,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三
1、物質(zhì)的東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2、寬容一點,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3、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是智慧。
4、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責、少抱怨、少后悔。
5、過分的苛責,不如寬容的力量更恒久。
6、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7、與其與他人斗,不如跟自己的能力斗。
8、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化解生活中的遺憾。
9、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
10、勇敢有時候是理性制約下的一種鎮(zhèn)定和自信。
11、知天命就是內(nèi)心有一種定力,去對抗外界。
12、耳順就是悲天憫人,理解與包容。
13、只有建立內(nèi)心的價值系統(tǒng),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14、理想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
15、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16、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17、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感情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18、最恰當?shù)木嚯x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
19、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20、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nèi)心的風骨。
21、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持。
22、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
[
]
于丹心得勵志語錄篇十四
1)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nèi)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遺憾。
2)越是競爭激烈,越是需要調(diào)整心態(tài),并且調(diào)整與他人的關系。
3)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提倡的是一種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4)中國哲學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溫柔敦厚之美。
5)如果你的心靈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么你有可能收獲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6)有所得是低級快樂,有所求是高級快樂。
7)童年的無知可愛,少年的無知可笑;青年的無知可憐;中年的無知可嘆,老年的無知可悲。
8)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9)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zhì)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10)神圣神圣,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圣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11)任何一個傻瓜都會引誘一個姑娘;但是知道怎樣離開她只有成熟男人才能做到。
12)要做到內(nèi)心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13)競爭,其實就是一種友誼,在對手的幫助下提高你的聰明度,害怕競爭的人已經(jīng)輸給了對手。
14)迷惑多是因為眼界不夠大,井底之蛙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闊天空呢?
15)人年輕時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層次時,要學會用減法生活。你的心靈如果被所得堆滿,最后就會累于得。
16)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業(yè)里,你也長不成大樹。果真如此,不如歷經(jīng)風雨,把自己培養(yǎng)成名貴花卉。
17)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么好的酒還有半瓶呢!
18)真正的財富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一個月收入數(shù)字。
19)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幫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
20)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榮與隱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輕易去觸及他的隱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