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優(yōu)質(zhì)18篇)

字號:

    教案不僅僅是一份教學計劃,更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思考和整理。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一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與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的知識。
    2、從統(tǒng)計圖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體會數(shù)據(jù)的作用。
    3、進一步學習制作復試折線統(tǒng)計圖,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從統(tǒng)計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這些信息分析問題。
    如何根據(jù)信息繪制統(tǒng)計圖
    一.基礎練習,全班交流
    1、練功房。
    基礎練習,了解統(tǒng)計圖的種類。分辨什么數(shù)據(jù)用什么統(tǒng)計圖描述更清楚更直觀。
    2、智慧樹
    (1)這是什么統(tǒng)計圖?
    (2)分析圖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問題。
    (3)第3題,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實踐大本營
    提高練習。
    讓學生選擇一題來繪制統(tǒng)計圖:
    (1)繪制統(tǒng)計圖需要哪些數(shù)據(jù)?
    (2)繪制統(tǒng)計圖你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二、變式練習題
    課件出示練習題。
    學生看題,先集體分析題目,一起探討數(shù)學問題。
    1、這是什么統(tǒng)計圖?
    2、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3、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4、你還有什么疑問?
    小結(jié):
    通過這次練習,你有什么收獲?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結(jié)復式統(tǒng)計圖的理解與掌握
    通過自主交流與探索,讓學生自主選擇。
    板書設計:
    教學后記: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二
    教學內(nèi)容:
    冀教版六年級72、73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了解稅收的意義、解決有關稅收實際問題的過程。
    2、了解稅收的有關知識,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3、體會稅收在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培養(yǎng)依法納稅的意識。
    重點難點:
    會解答有關稅收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學生課前去進行各種稅種的調(diào)查,初步了解它們的含義。
    教學過程:
    對,這個餐廳知法、守法,開發(fā)票對誰有好處?
    開發(fā)票減少了餐廳的利潤,但卻增加了國家的稅收,看來越來越多的人具有了納稅意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納稅的知識。
    板書:納稅。
    1、你知道哪些納稅的知識?
    2、那今天這節(jié)課你還想學習哪些納稅方面的知識?
    (什么是納稅?為什么要納稅?怎樣納稅?……)。
    3、要想更多更準確地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可以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或途徑來學習呢?
    (看書、查資料、上網(wǎng)、去稅務局或向稅務局的親戚朋友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4、讓學生自由說一說。
    納稅就是根據(jù)國家各種稅法的規(guī)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納稅是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人人都有納稅意識,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5、說得很好,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已經(jīng)了解了什么是納稅,為什么納稅,可作為小學生,光了解這些還不夠,還應爭當小納稅人,學會怎樣納稅!
    教師介紹上網(wǎng)查詢內(nèi)容,納稅有哪幾個步驟?
    在這幾個步驟中,哪個與數(shù)學密切相關?要運用到哪部分數(shù)學知識?
    (百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計算)。
    究竟怎樣運用這部分知識呢?誰知道如何納稅?怎樣計算稅款?
    (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的比率叫稅率。應納稅額=各種收入×稅率)。
    板書公式: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簡單的說就是指什么?(應交的稅款)。
    各種收入呢?是一定的嗎?稅率是一定的嗎?你了解哪些稅率(不同的稅率)。
    那我選這個3%的來還!為什么不行?(根據(jù)稅種選擇稅率來還。)。
    那你會哪種稅種的計算方法?(消費稅、營業(yè)稅……)。
    都會算了嗎?看這道題會算嗎?(例1)。
    可能說,什么是應納稅所得額。
    師:誰能幫助他?個人所得稅怎樣計算?
    師:對,只要有工資收入的公民都有可能要交個人所得稅!
    (出示:個人所得稅圖表)。
    能看懂嗎?什么意思?
    幫我算算好嗎?(猜猜我的工資收入?)。
    板書:2100+380—20xx=480(元)480×5%=24(元)。
    謝謝大家,我一定會依法納稅的!
    練一練1—4題。
    如果沒有,那老師這有幾個話題想和同學們一起探討!
    主題。
    1、你能為自覺納稅設計一句廣告語嗎?
    2、如果我是稅務稽查員,如何防止偷稅、漏稅行為?
    3、我們能為納稅做些什么?
    板書設計:
    納稅。
    各種收入×稅率=應納稅額。
    230×5%=11.5(萬元)。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三
    一、填空。
    1、4.08cm2=()dm26200平方米=()公頃。
    90平方厘米=()平方米4.3公頃=()平方米。
    2、用剪拼的方法可以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zhuǎn)化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3、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每個三角形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
    4、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高等于梯形的(),每個梯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積=()。
    5、一個三角形的高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底也相等,如果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6、一個三角形的底是60厘米,高是30厘米,那么和這個三角形等底登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7、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大48平方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8、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等底等高,它們的面積相差12平方分米,它們的面積的和是()平方分米。
    9、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30平方厘米,它的底是6厘米,它的高是()厘米。
    10、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長為24厘米,高為20厘米。每個梯形的面積是()平方厘米。
    11、一塊梯形菜地的面積是288平方米,它的上底是15米,下底是17米,高是()米。
    二、辨一辨。
    1、兩個面積相等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它們的形狀也一定相同。()。
    3、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4、一個長方形的長增加3厘米,寬增加5厘米,它的面積增加15平方厘米。()。
    5、邊長是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6、平行四邊形的底越大,面積就越大。()。
    7、兩個正三角形的周長相等,面積也相等。()。
    二、選一選。
    1、等邊三角形一定是_______三角形.
    a銳角;b.直角;c.鈍角。
    2.把一個平行四邊形任意分割成兩個梯形,這兩個梯形中________總是相等的。
    a.高;b.面積;c.上下兩底的和。
    3、梯形的上、下底各擴大3倍,高不變,面積()。
    a.擴大到原來的6倍b.擴大到原來的3倍c.擴大到原來的9倍d.不變。
    4、一個三角形與一個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高也相等,已知三角形的底是20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底是()。
    a.20厘米b.10厘米c.40厘米。
    5、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框架,則周長(),面積();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著高剪開后平移,拼成一個長方形,則周長(),面積()。
    a.增加b.減少c.不變d.無法確定。
    三、解決問題。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四
    1.介紹一種風俗,或?qū)懸粚懩銋⒓拥囊淮物L俗活動的經(jīng)歷。
    2.明確這種風俗的主要特點,挑選能夠突出風俗特點的材料來寫。
    3.分清詳略,學會抓住特點介紹家鄉(xiāng)的風俗的方法。
    明確這種風俗的主要特點,挑選能夠突出風俗特點的材料來寫。
    分清詳略,學會抓住特點介紹家鄉(xiāng)的風俗的方法。
    課件。
    一、激趣導入。
    1.(展示各民族民風民俗圖片)“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蔽覀兊淖鎳鶈T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2.如果要讓你介紹一種家鄉(xiāng)的風俗,你會選擇介紹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3.導入新課:現(xiàn)在,讓我們用文字來把家鄉(xiāng)特別的風俗介紹出來吧!(板書:家鄉(xiāng)的風俗)。
    二、啟發(fā)思路。
    1.介紹之前,說一說你為什么選擇這種風俗。(學生自由討論)。
    2.匯報討論成果。
    (1)要介紹的`風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3)你將把哪一部分作為重點去寫?
    3.根據(jù)你要介紹的風俗特點,你打算擬定什么題目?
    (1)寫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稱作為作文題目。
    (2)可供選擇的題目:《春節(jié)習俗》《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歡度___節(jié)》。
    1.整理思路:學生先打草稿,確定自己想寫哪一種風俗,想想它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2.回憶本單元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抓住重點課文,以《北京的春節(jié)》為例進行指導。
    出示課文片段欣賞: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夜飯,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教師點撥:這一段采用“總—分”的結(jié)構(gòu)寫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熱鬧”,后面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從味、色、聲三個角度描寫老北京除夕的風俗習慣?!暗教幨蔷迫獾南阄丁薄凹t紅的對聯(lián)”“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作者從氣味到色彩再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的描繪,充分表現(xiàn)了除夕的熱鬧。
    3.寫作技巧點撥。
    (1)要把風俗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寫清楚,重點描寫活動現(xiàn)場的情況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順序?qū)?。一般先簡要地交代風俗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內(nèi)容,然后詳寫參加活動的經(jīng)過,最后寫活動的結(jié)果及感受??梢园扬L俗的特點或來歷自然地穿插在合適的地方。
    (3)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可以采用點面結(jié)合的手法寫。風俗活動中發(fā)生的事情很多,寫時既要對群體活動的情景做總體描述,也要對其中的個體作具體的描述。對最能表現(xiàn)文章中心的內(nèi)容要詳細描寫,其余部分可一筆帶過,這樣可以使文章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4.寫自己對風俗活動的看法,可以用夾敘夾議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注意要有理有據(jù),論證充分。
    5.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習作點評。
    選出兩三篇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在全班進行點評。習作的重點在于講清楚所寫的是什么風俗,內(nèi)容詳略得當、特點突出,語言通順恰當,等等。
    五、小結(jié)。
    學生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風俗,選取不同材料,運用抓住特點描寫風俗的方法,介紹出家鄉(xiāng)的風俗活動,詳略得當,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將你的習作與同桌交換,看看你們能不能根據(jù)對方的文字描寫,勾畫出對方習作中所刻畫的家鄉(xiāng)的風俗特點。(看看是否詳略得當)。
    板書設計。
    習作:家鄉(xiāng)的風俗。
    抓特點詳略得當。
    1.本次習作,鑒于學生對家鄉(xiāng)的風俗知之甚少,沒有生活基礎,課前可先讓學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課堂上對于習作內(nèi)容深入討論,也有助于拓展學生習作思路。
    2.對于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介紹,學生還缺乏深刻的理解,對于一些場景的敘述過于簡略,學生對于習俗的來歷、一些節(jié)日的象征意義缺乏了解,缺乏實際體驗。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五
    1.運用畫線段圖的方法整理已知條件和問題,理解和差問題的解題思路,掌握和差問題的解題方法。
    2.掌握畫線段圖分析問題的方法,感受畫線段圖的策略在分析問題中的好處,培養(yǎng)學生運用線段圖進行分析問題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激發(fā)自主探究、創(chuàng)新的精神。
    理解和差問題的解題思路,掌握和差問題的解題方法。
    掌握畫線段圖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線段圖進行分析問題的意識。
    課件
    二次備課
    1.課件出示:小明買3本故事書用了27元,小軍買了5本同樣的故事書需要多少元?
    (1)將題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小明 3本 27元
    小軍 5本 ?元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確解題思路。
    引導學生明確: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書多少元,再計算出5本故事書多少元。
    (3)學生獨立解答。
    一本故事書:27÷3=9(元)
    5本故事書:9x5=45(元)
    2.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采用了哪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
    師:通過列表的策略來分析數(shù)量關系,可以讓一些復雜的問題變得淺顯。除了列表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同學們想學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48頁例題1。
    讓學生讀題,說說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的問題。
    已知條件:小寧和小春共有72枚郵票;小春比小寧多12枚。
    所求問題:兩人各有郵票多少枚?
    2.交流解題策略。
    提問:想一想:這道題我們用列表的方法來分析,能找到解題思路嗎?
    學生交流得出:由于兩人的郵票數(shù)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進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題思路。
    引導: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用畫線段圖的策略來分析這道題。
    3.根據(jù)題意畫線段圖。
    (1)提問:題目中有幾個相關聯(lián)的量?應該用幾條線段來表示呢?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
    小寧:
    多( )枚 ( )枚
    小春:
    (2)追問:你能根據(jù)題意把線段圖填寫完整嗎?
    讓學生在教材的線段圖上填一填,完成后組織匯報交流。
    小寧:
    多(12)枚 (72)枚
    小春:
    4.看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
    提問:觀察線段圖,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解題思路。
    解題思路一:先算出小寧有多少枚郵票。兩人郵票的總數(shù)減去12枚,等于小寧郵票枚數(shù)的`2倍。
    解題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郵票。兩人的總數(shù)加上12枚,等于小春郵票枚數(shù)的2倍。
    5.學生獨立解答。
    引導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解答。
    6.組織檢驗。
    (1)提問:我們用什么方法進行檢驗?
    (2)追問:檢驗要分幾步進行?
    (3)學生獨立進行檢驗,并寫出答案。
    7.回顧反思。
    引導: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
    先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的體會,再組織全班交流。
    8.交流討論。
    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曾經(jīng)運用畫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1.完成教材第49頁“練一練”。
    這道題和例題1相似,只不過要讓學生自己從線段圖中獲取已知條件,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2.完成教材第52頁“練習八”第1題。
    這道題也和例題1相似,但題目要求先把線段圖補充完整,組織練習時要把重點放在線段圖的畫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頁“練習八”第3題。
    這道題練習的重點應放在觀察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上,引導學生從線段圖上看出下層圖書的2倍就是60x2=120(本)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六
    練習八第9-16題。
    1.進一步鞏固畫圖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畫的線段圖和示意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
    2.進一步體會用畫圖的策略整理信息的價值,懂得畫圖整理信息是解決問題的一種常用策略,培養(yǎng)運用這一策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強化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學會用畫圖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會用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價值,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課前準備:課件
    二次備課
    1.提出問題: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又掌握了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它是什么呢?
    (2)我們通過畫什么樣的圖來分析問題?
    (3)運用畫圖的策略來解決問題有什么好處呢?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完成一些練習,通過這些練習同學們將再次感受畫圖這一策略的價值。(板書課題)
    畫線段圖解決問題。
    1.完成教材第52頁“練習八”第4題。
    讓學生獨立畫出線段圖。
    觀察線段圖、分析解題思路,發(fā)現(xiàn):2本筆記本的價錢剛好就是12元。
    2.完成教材第53頁“練習八”第10題。
    讓學生根據(jù)題目中的信息將教材上的線段圖補充完整。
    這里比較困難的是弄清楚線段圖中,王曉星比張寧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8張。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只能把王曉星比張寧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給張寧,這樣兩條線段才會一樣長。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才是8張。
    讓學生獨立解答,組織匯報。
    3.完成教材第54頁“練習八”第11題。
    組織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交流補充線段圖的方法,最后讓學生獨立解答。
    用畫示意圖的策略解決問題。
    1.完成教材第53頁“練習八”第8題。
    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觀察,計算出每個方陣需要兩種顏色的運動服各多少套,再算出一共要準備多少套。
    2.完成教材第54頁“練習八”第13題。
    3.完成教材第52~54頁“練習八”其余習題。
    學生獨立完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欣賞優(yōu)秀漫畫作品,初步了解漫畫的特點。
    2、學習漫畫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能根據(jù)自己或同學的面部特征,或某一個主題畫一些有趣的漫畫像,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初步概括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以幽默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從而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富有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重點:創(chuàng)作自己喜歡的漫畫作品。
    難點: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意。
    教學過程設計。
    一、組織教學。
    學生排隊進教室,在自己的座位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物品。
    二、發(fā)聲練習。
    (1)斷音練習(小黑板)。
    (2)長音練習。
    (3)三聲部練習(輪唱練習)。
    三、導入新知,引導思考。
    (1)出示一幅有生活氣息的兒童漫畫,請學生說說自己對漫畫的初步感受。
    (2)教師小結(jié)并示范漫畫。
    (3)提問:漫畫有什么特征?跟其他畫種有什么區(qū)別?
    2.欣賞討論,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中外名作、范作、學生作品等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
    (2)請學生談談其中感興趣的內(nèi)容,說說感受。
    (3)欣賞課本中的漫畫。
    (4)師生共同概括構(gòu)思,可以從造型(漫畫可以夸張、變形)、線條、色彩等來比較。
    3.學生創(chuàng)作,提供建議。
    根據(jù)下面的主題建議,結(jié)合以上的欣賞、分析,讓學生創(chuàng)作。
    (1)為自己或同學畫張漫畫像。
    (2)創(chuàng)作建議:抓住人物主要特征,可以夸張、變形;投入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更有感染力;發(fā)揮作畫工具的特性,使材料、工具的使用更能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
    4.指導創(chuàng)意,因材施教。
    (1)表揚大膽創(chuàng)作的同學。
    (2)表揚作品有特別含義的同學。
    (3)指出共同不足的地方。
    5.作業(yè)講評,加強體驗。
    (1)對作品優(yōu)點、缺點進行講評,并指出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走向。
    (2)課外收集生活中感興趣的素材。
    附教材分析:
    漫畫一詞在中文中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指筆觸簡練,篇幅短小,風格具有諷刺、幽默和詼諧的味道,而卻蘊含深刻寓意的單幅繪畫作品;另一種是指畫風精致寫實,內(nèi)容寬泛,風格各異,運用分境式手法來表達一個完整故事的多幅繪畫作品。兩者雖然都屬于繪畫藝術,但不屬于同一類別,彼此之間的差異甚大。不過由于語言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人們已經(jīng)習慣把這兩者均稱為漫畫。漫畫,作為一種特殊的`畫種,它扎根于現(xiàn)實生活,是漫畫家對一些生活現(xiàn)象的獨特心理感受,這種感受通過夸張變形等表現(xiàn)技法,躍然紙上,又以欣賞為手段,對人及社會起到一定警醒、啟示作用。兒童漫畫則是指以6—11歲的兒童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內(nèi)容簡單易懂。成功的兒童漫畫也有很多成人讀者,如《多啦a夢》、《櫻桃小丸子》等。自漫畫誕生以來,不但得到成人們的關注,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教材選了許多成人畫像的漫畫及兒童漫畫,像《八戒趕新潮》中的八戒竟然隆鼻成大象樣,讓師父和兩位師兄弟目瞪口呆,頗為有趣;三幅《無題》中的一幅畫了一個人走了迷宮后居然連走路也像走迷宮了,也很有意思;還有其他像《棋迷》、《突破》等也挺幽默。另外,教材還選了漫畫家張樂平筆下的三毛喜、怒、哀、樂各種造型,卓別林漫畫像等一些小朋友喜歡的漫畫。另外,教材中的幾幅學生作品,給了學生親切的感受。通過畫漫畫像,訓練學生觀察生活,夸張、簡練描繪人物頭像的技能、技巧的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想象力,提高審美能力。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熟悉、背誦課文。
    2、簡單了解荀子生平。
    3、學習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課文闡述的道理。
    教學重點:
    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生活實例,用語言表達對人的啟發(fā)中“言”與“行”的看法。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荀子的生平。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策略說明。
    一、交流信息。
    揭示課題。
    1板書:言行一致,誰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個詞的?
    2引出中國古代有個名叫荀沅的人就在《口能言之,身能行之》中提出類似的現(xiàn)象。
    板書: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1齊讀板書。
    交流各自理解。
    2齊讀課題后交流有關作者的資料。
    用成語作引子導入本課的主題。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的情況。
    二、學習課文。
    理解內(nèi)容。
    1過渡:那么荀子是怎樣說的?自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2提問:荀子根據(jù)什么標準,把人分成幾個階段?對這幾種人分別采取什么態(tài)度?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學課文。
    2集體交流。
    3自由闡述自己的觀點。
    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獨立閱讀淺顯文章的能力。
    創(chuàng)新機會,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感悟。
    三、熟讀背誦。
    增加積累。
    1誰能看著板書,把課文背出來?
    2請各學生嘗試。
    1準備試背。
    2積極參與。
    設置鋪墊、降低難度,使學生參與,應當完全背誦積累。
    四、送你兩句話。
    板書荀子的兩句話: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1抄錄。
    2齊讀并試背。
    增加學生的文化積累。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九
    用電器是一種能量轉(zhuǎn)化器,可以把電能轉(zhuǎn)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利用電能向其他能量的轉(zhuǎn)化,使人類社會有了極大的進步;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列表的方式,了解電能可以轉(zhuǎn)化成其他形式的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轉(zhuǎn)化成電能;能設計并運用簡單的實驗來研究能量的互相轉(zhuǎn)化;能制作“蛙聲筒”并加以研究;能與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討一些有關能量轉(zhuǎn)化的知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積極地從事有關能量轉(zhuǎn)化的探究活動;能積極地與同伴一起合作、交流;在探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對研究能量及能量轉(zhuǎn)化的興趣;初步體驗能量守衡的規(guī)律。
    1.重點:認識電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間的互相轉(zhuǎn)化,并進一步了解多種能量之間的互相轉(zhuǎn)化。
    2.難點:應用能量轉(zhuǎn)化的觀點描述生活中的變化事例。
    有關能量轉(zhuǎn)化的圖片資料。使用太陽能電池的計算器、手搖發(fā)電機;癟了的乒乓球、鐵絲、繩子、開水等。制作“蛙聲筒”的材料(底部戳洞的塑料瓶(杯)、粗線、筷子、松香等。)。
    (一)引入。
    (二)探討電能為我們做什么。
    1.提問:
    說說家里有哪些用電的器具,它們的名稱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2.探討:
    家用電器都是一種能量轉(zhuǎn)換器,它們把輸入的電能變成了其他形式的能輸出來。(教師出示燈泡邊亮滅電燈邊說)如電燈是把電能轉(zhuǎn)化為光能和熱能。我們現(xiàn)在用填表的形式來分析一下各種家用電器輸出什么能量,能為我們做什么。
    教師出示記錄表(如教材所示),以電燈為例,做記錄示范。
    3.學生分組討論.填表.教師巡視。
    4.小組交流匯報.小結(jié)。
    (表格這里輸入的能量形式都是電能,表中列舉的電燈為我們做的事是“照明”,輸出的能量形式是“光”和“熱”。我們需要的是“光”,熱能雖然不為我們所用,但它是伴生的。用電器往往不只輸出一種形式的能,它們也不是利用了能量輸出的全部形式,比如電吹風把電能轉(zhuǎn)化成了風能.熱能和聲能,但我們并沒有利用聲能。學生對照著電燈的分析,通過對家用電器的討論,對電能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就會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小結(jié):用電器都是一種能量的轉(zhuǎn)化器,可以把輸入的電能轉(zhuǎn)變成其他形式的能,為我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5.引導學生們討論在日常生活學習中使用的一些其他用電設備,比如電車.電動自行車,等等。它們把輸入的電能轉(zhuǎn)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為我們做了哪些事。
    小結(jié):利用電能向其他能量的轉(zhuǎn)化,使人類社會有了極大的進步……(見教材59頁)。
    (三)討論電能是怎么來的。
    1.提問。
    (2)學生先簡單說說電能的來源。如電池.發(fā)電站等。
    (3)教師出示手搖發(fā)電機,演示。
    (4)教師出示記錄表(如教材所示),師生一起填寫手搖發(fā)電機的能量轉(zhuǎn)化形式。
    2.分組討論,記錄完成表格。
    3.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會想到發(fā)電站里的發(fā)電機將水能.風能等機械能轉(zhuǎn)化成電能,干電池將化學能轉(zhuǎn)化成電能……)。
    教師出示一些圖片或?qū)嵨?,簡單介紹其他能量是如何轉(zhuǎn)化為電能的。
    電池是常見的電源,干電池.蓄電池是把化學能轉(zhuǎn)化成了電能,太陽能電池則是將光能轉(zhuǎn)化成了電能,因此電池是一個能量轉(zhuǎn)化器。各種發(fā)電機也是能量轉(zhuǎn)化器,它能把動能轉(zhuǎn)化成電能。發(fā)電廠或發(fā)電站中的發(fā)電機由各種動力帶動,比如水電站.風電站.火電站分別是由流水.風以及燃料燃燒引起的動力帶動發(fā)電機運轉(zhuǎn)而產(chǎn)生電的。因此,利用各種發(fā)電機,可以將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轉(zhuǎn)化為電能。
    4.小結(jié)。
    風.流水產(chǎn)生的機械能,煤.油.天然氣燃燒產(chǎn)生的熱能,以及原子能.太陽能等都可以轉(zhuǎn)化成電能。
    (四)能量的互相轉(zhuǎn)化。
    1.提問:是不是只有電能才能向其他能量轉(zhuǎn)化嗎?
    2.活動一:快速用力捋繩子,體會手的感覺;快速反復彎折鐵線,體會彎折處的溫度變化;兩手快速互相摩擦,快速地在紙上擦橡皮。
    (學生分組實驗體驗,教師巡視。)。
    交流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現(xiàn)象,能量又是如何轉(zhuǎn)化的?(讓學生意識到能量不一定只轉(zhuǎn)化成電能,像上面的活動就證明了機械能可以轉(zhuǎn)化成熱能。)。
    3.活動二:制作蛙聲筒。
    教師介紹學生制作.實驗。思考蛙聲筒是一個怎樣的能量轉(zhuǎn)化器,能量如何轉(zhuǎn)化?
    (如用熱水泡可將癟掉的乒乓球重新鼓起來,熱水器在有太陽時就把太陽能轉(zhuǎn)變成熱能,沒有太陽的時候就把電能轉(zhuǎn)變成熱能等等)。
    5.引導學生設計其他的能量轉(zhuǎn)化器,并說說這種能量轉(zhuǎn)化器是如何實現(xiàn)能量轉(zhuǎn)化的?
    如制作風車.帆船,可以把風能轉(zhuǎn)化成機械能;利用小電珠制作“小臺燈”,將電能轉(zhuǎn)化成光能,等等。
    (五)總結(jié)。
    引導學生進行小結(jié):各種用電器都是一種能量的轉(zhuǎn)化器,可以把輸入的電能轉(zhuǎn)變成其他形式的能;電能可以轉(zhuǎn)化為其他各種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間也可以互相轉(zhuǎn)化。
    (六)課外延伸。
    尋找我們生活中、動物、植物能量轉(zhuǎn)化的例子,并進行分析記錄。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
    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笑破肚皮課型綜合課。
    教學目標1、了解戲劇創(chuàng)作與表演的基本知識,構(gòu)思創(chuàng)作戲劇小品片段,并進行即興表演。
    2、學習戲劇表現(xiàn)基本手法,根據(jù)情節(jié),運用表情與肢體動作與對白進行戲劇表現(xiàn)。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重點:培養(yǎng)高雅情趣的途徑。
    難點:如何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一、組織教學。
    學生排隊進教室,在自己的座位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物品。
    二、發(fā)聲練習。
    (1)斷音練習(小黑板)。
    (2)長音練習。
    (3)三聲部練習(輪唱練習)。
    三、導入。
    (多媒體展示四幅圖片)阿凡提卓別林、陳佩斯趙本山。
    你們認識這四位人物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你能用一個詞概括嗎?(幽默,風趣)。
    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樂一樂。請班上的“幽默大師”給大家講一個幽默故事或者表演一段小品。
    你能發(fā)現(xiàn)樂觀,幽默的態(tài)度有什么好處嗎?(陶冶情操的途徑,讓我們體會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的情趣。)。
    二、新授。
    教師講解卓別林:
    說到電影喜劇,人們很自然地就會聯(lián)想到卓別林,他在銀幕上以層出不窮的噱頭、滑稽的表演和他獨創(chuàng)的頭戴破禮帽、腳登大皮鞋、手拿細手杖,邁著企鵝步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歡笑。然而在這種歡笑背后卻隱藏著人生的孤獨與凄涼。他的喜劇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將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批判因素融入其中,創(chuàng)造了世界喜劇不可逾越的高峰。
    19xx年,他演出的第一部喜劇片《謀生》問世。不久,前文提到的流浪漢夏爾洛的形象在他的第二部影片《陣雨之間》中首次登臺亮相,成為日后卓別林喜劇電影的重要標志。這一時期他拍攝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啞劇技巧、完美的銀幕形象成為聞名世界的喜劇演員。
    1923年他創(chuàng)建了自己的查理?卓別林影片公司,成了好萊塢第一個真正獨立制片的藝術家。他一身兼任制片、編劇、導演、演員、作曲,拍出了他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馬戲團》(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時代》(1936年)、《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舞臺生涯》(1952年)等等。
    1952年他受到麥卡錫主義的迫害,被迫離開美國。1957年他在英國執(zhí)導并主演了《一個國王在紐約》,他導演的最后一部影片是《香港女伯爵》(1967年)。
    1972年,他重返好萊塢,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接受了為表彰他“在本世紀為電影藝術所作的不可估量的貢獻”而授予他的藝術成就獎。卓別林關注“小人物”的命運,將人道主義精神與社會批判因素融入他的喜劇之中,創(chuàng)造了世界喜劇電影不可逾越的高峰。
    卓別林受迫害四十年內(nèi)幕:世界聞名的喜劇泰斗查利?卓別林,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曾被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扣上各種可怕的帽子被逐出美國,而當他在后重返美國受到各地群眾更熱烈的歡迎時,曾迫害他的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簡直是大出意外,驚慌失措,從而成為這位有良知的進步藝術家歷史中光榮的一頁。
    三、學生模仿。
    學生自編內(nèi)容和動作,模仿卓別林的表演,用喜劇形式表演。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一
    (板書: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3:00晚上8:00)。
    2.同學們學的很好!
    二.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新年嗎?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那美好的時刻.
    2.新年鐘聲敲響時鐘面上是幾時?
    3.其實夜里12時,有人把它說成是24時,也有人說成是0時,這一刻是一天的結(jié)束,同時這一時刻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一天就是從0時到24時。
    (一)認識一天有24小時。
    1.感知一天的時間經(jīng)過。
    那么,一天是怎樣經(jīng)過的呢?
    解說:夜深了,萬籟俱寂,夜空中群星在閃爍,辛苦了一天的人們進入了甜蜜的夢鄉(xiāng),夜色褪去,旭日東升萬道霞光照射大地,人們在朝陽下晨練,神清氣爽,中午時分,艷陽高照,人們都在辛勤的忙碌著,夕陽西下,夜幕初垂,工作了一天的人們在夕陽下漫步,悠閑自得,黑夜?jié)u漸來臨,結(jié)束了一天的喧鬧,大地一片寂靜,只有夜空中的星星還在說著悄悄話.
    2.利用鐘面認識一天是24小時。
    剛才我們已經(jīng)感受了一天的經(jīng)過,那么一天究竟有多長時間呢?
    (2).一天結(jié)束了嗎?繼續(xù)轉(zhuǎn)動,時針又走了一圈?一天結(jié)束了嗎?
    (3).剛才第一圈從0時到12時,經(jīng)過了12個小時(貼時間條)。
    (4).從12時開始,再走一大格這一天一共經(jīng)過了多少個小時?再走一大格呢?
    (5).繼續(xù)走下去.從12開始,剛才又經(jīng)過了12個小時(貼時間條).
    (6).你看一天有多少個小時?
    師總結(jié):因為一天有24個小時所以我們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24時記時法來記時.(板書課題)。
    1.你能在時間條上指出下面四幅圖對應的時刻嗎?
    師示范:上午8:00對應8,寫作8:00中午12:00。
    2.下面誰想來畫箭頭?
    15:00你是怎樣想的20:00你是怎樣想的。
    象這樣的記時方法我們稱它為普通記時法,象這樣的記時方法我們稱它為24時記時法.(及時板書:普通記時法24時記時法)。
    3.你會用24時記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嗎?
    普通記時法24時記時法。
    早晨5:00。
    上午9:00。
    中午12:00。
    下午1:00。
    下午6:30。
    晚上11:00。
    4.指著板書,剛才我們把普通記時法改寫成24時記時法。
    把普通記時法改寫成24時記時法要注意什么?(小組討論)。
    5.(指著板書小結(jié))。
    (1).把普通記時法改寫成24時記時法要去掉時間詞,。
    (2).12時之前的時間去掉時間詞就可以了,。
    (3).12時之后的時間去掉時間詞后還需加上12.
    四.練習。
    2.這些都是發(fā)生在身邊的小事,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一些令人難忘的時刻。
    你會用24時記時法播報這些令人難忘的時刻嗎?
    在答題卡上改寫后,先在小組內(nèi)播報。誰來當播音員?
    圖上的時間你能用普通記時法說一說嗎?20:00是晚上8:00你是怎樣想的?
    4.老師這有一張電視節(jié)目預報表,兩種記時法都有,在空白處填出合適的時刻.
    五.全課總結(jié)。
    剛才同學們都說了自己在國慶節(jié)這天此時的安排,在七天長假中同學們要合理的安排時間,最后祝大家國慶節(jié)愉快!
    教后反思:。
    一.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緊扣實際,又用于生活.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引導學生人人學有用的數(shù)學”、“數(shù)學學習的內(nèi)容應該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設計注意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由大家都熟悉的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新年倒計時引入新課,用體現(xiàn)一天經(jīng)過的一組照片配以優(yōu)美的音樂朗誦,使學生感受一天的時間進過,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選擇生活中的例子,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肯德基商店等,既將教學的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有機結(jié)合,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有意安排了播報國家大事的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愛國主義情感的滲透.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安排都充分體現(xiàn)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特別符合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和實際,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領悟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感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二.重視合作交流,重視總結(jié),重視板書,有效突破重難點.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本節(jié)課教師為學生提供了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主動探知.本節(jié)課教師讓學生合作交流的問題是:把普通記時法改寫成24時記時法要注意什么?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合作交流的時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各抒己見,自己派代表向全班發(fā)言.再讓學生完整的說出各小組的發(fā)言,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規(guī)范的簡潔的總結(jié),并通過課件將總結(jié)的重點加以圈點,使學生一目了然,有效的突破了重難點的知識.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二
    1、能利用百分數(shù)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與儲蓄有關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結(jié)合儲蓄等活動,學習合理理財,逐步養(yǎng)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一、談話引入。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去調(diào)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師:課前同學們到銀行調(diào)查了有關儲蓄的知識,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們的調(diào)查情況。
    組1:我知道人們把錢放到銀行是有好處的??梢缘玫揭恍├ⅰ?BR>    組3:我們調(diào)查了存款的年利率。
    存期(整存整取)。
    年利率%。
    一年2.25。
    二年2.70。
    三年3.24。
    五年3.60。
    組4:我們知道國債和教育儲蓄不收利息稅,其他的要交20%的利息稅。
    生:當然是存到銀行了。
    二、探究思考。
    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時間長一些利息就會多。
    生: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時間太長,需要用錢時取出來,就按活期存款計算利息了,那樣利息就少了。
    師: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師:同學們想得很周到,我們存錢時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怎樣存,剛才同學們說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們一起來計算。
    (教師給出計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給出年利率表,學生計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板書。
    300x2.25%x1。
    =6.75(元)。
    300x3.24%x3。
    =29.16(元)。
    師:從1999年11月1日起,個人在銀行存款所得利息應按20%納稅,這就是利息稅。國家將這部分稅收用于社會福利事業(yè)。
    師:下面大家再算一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各應交多少利息稅?
    學生匯報。
    6.75x20%=29.16x20%=。
    師:那有沒有不用交利息稅的呢?
    生:
    師:對,只有國債和教育儲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稅的。
    三、練習鞏固。
    四、課堂總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前布置學生分小組到銀行調(diào)查利率并了解有關儲蓄的知識。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調(diào)查活動中,接觸到更多的實際生活中的百分數(shù),認識到數(shù)學應用的廣泛性。
    提出“怎樣處理這些錢”“存入銀行有什么好處”等問題,使學生從中了解儲蓄的意義。
    學生己有了儲蓄的知識基礎,對于存款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討論,在討論交流中,學生感受到,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儲蓄方式。再引出計算利息的方法。
    由于討論的問題和數(shù)據(jù)都來自于學生,這樣就使計算利息更具有實際意義,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拓展學生的思維。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結(jié)合實際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珍惜現(xiàn)在的學習機會,支援貧困地區(qū)的失學兒童。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黃山松的美,了解它的特點。
    2?積累好詞句,體會作者對黃山松的贊美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課件,搜集有關黃山松的資料。
    學生:了解豐子愷其人,反復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設計。
    一、直觀感知,讀題解意。
    1?介紹黃山的景色,回憶從前學過的寫黃山風景的課文。
    2?讀課題,看看黃山松的圖片,談談自己對黃山松的印象。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默讀全文,了解文章講了什么。
    2?完成課后第一題,說說黃山松有哪三個特點。
    3?給三個段加上小標題。
    三、細讀課文,體會想象。
    1?黃山松為什么有頑強的生命力?讀課文,勾畫出給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2?交流感受,美讀課文。
    四、整體感悟,回顧全文。
    板書:
    生命力頑強。
    一心向陽光。
    強大團結(jié)力黃山松。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四
    1、帶領學生按單元整理復習,鞏固基礎知識。
    教師要按單元抓準知識的重難點,進行相關知識的整合與鏈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例如應用題的復習,可由簡單的分數(shù)應用題鏈接到稍復雜的復合應用題,將知識整合鏈接起來,進一步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提高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2、加強計算能力的訓練。
    平時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計算能力普遍較低,所以在復習的時候要特別加強計算能力的訓練。學生計算能力的訓練不只是機械重復的練習,而是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和策略。讓學生記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題目中的數(shù)、符號;想好計算的順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筆算,哪里可以簡便計算;最后動筆算。
    3、加強與實際的聯(lián)系。
    適應新課標的精神加強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分層指導。
    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對于中差生和優(yōu)生在復習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復習題分層,指導分層,充分體現(xiàn)問題練習的層次性,讓不同的學生在復習中都自己新的收獲。
    6、后20%學生有針對性輔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五
    百分數(shù)這一單元主要包括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寫法,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的互化,百分數(shù)的應用等內(nèi)容。百分數(shù)這一知識是在學生學過整數(shù)、小數(shù)特別是分數(shù)的概念和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百分數(shù)實際上是表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數(shù)。因此,它同分數(shù)有密切的聯(lián)系。百分數(shù)在實際中有廣泛的應用,其中,大量的是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有些計算,如求種子發(fā)芽率、產(chǎn)品合格率等,還孕伏概率統(tǒng)計思想。因此,這部分內(nèi)容是小學數(shù)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它的意義和實際應用與分數(shù)有所不同,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部分內(nèi)容,因此,單獨編為一章。
    百分數(shù)的概念,是這部分內(nèi)容的基礎。學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數(shù)表示的是一個數(shù)量是另一個數(shù)量的百分之幾,也就是百分率的含義,才能正確地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有關百分數(shù)的計算,通?;癁榉謹?shù)、小數(shù)來計算,因此,使學生明確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它們之間的互化,計算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解答百分數(shù)應用題,因其思路、方法和已學過的分數(shù)應用題基本相同,因此,這里主要是使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類推,不必作為新知識花很多時間教學。
    1、學生理解百分數(shù)的意義,知道它在實際中的應用,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shù)。
    2、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shù)、分數(shù)和百分數(shù)的互化。
    3、使學生在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基礎上,能正確地解答百分數(shù)應用題。
    4、理解納稅、利息的意義,知道它們在實際生產(chǎn)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會進行這方面的簡單計算。
    百分數(shù)的意義和寫法,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小數(shù)的互化,百分數(shù)的應用
    本單元的教學難點:百分數(shù)的應用
    本單元的課時安排:10課時左右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六
    本班共有15人,參加測驗的14人。從考試成績上看,人平分59,及格人數(shù)7人,占50%;80分以上5人,占35.7%;40分以下4人,占28.6%;還有3人十幾分。
    二、本次測試命題分析。
    本次考試,試題分別編制了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計算題,解決問題等各種形式的題目。難易分數(shù)比大致為7:2:1,主要體現(xiàn)基礎教育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題:選擇題。是以一些小巧,靈活的題目為主,大多屬于綜合型題目,既可以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以看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從卷面看,得滿分的學生較多,只有個別學生把第2或5小題選錯,主要原因是沒有認真分析題目。
    第二題:判斷題。基礎性強,重點考查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的記憶與理解。本題正確率較高,得滿分的占95%以上。出錯的學生主要是對概念不清。
    第三題:填空題。主要以基礎知識為主,理解型、應用型題目占70%左右,分析、綜合型題目占30%左右。其中第3、4、11、14小題綜合型強,錯誤較多,主要是部分學生對圓、圓柱、圓錐等知識的計算公式不能靈活應用。其余題目簡單,正確率較高。
    第四題:計算題。28分,占了較大的比例,主要形式有口算、混合運算、簡便運算、解方程等形式.安排專項測查,旨在考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從卷面看,滿分的學生占30%,其余均有錯誤。特別是直接寫得數(shù)中0.2的立方,1/5×1/2÷1/5×1/2出錯較多;簡便運算與解方程出錯,主要是部分學生計算中方法錯誤,計算粗心,運算順序不對導致。
    第五題:看圖計算。將圓與平行四邊形組合,讓學生看圖,利用公式計算陰影部分的面積。95%的學生能看圖求出圓的半徑,正確計算出陰影圖形的面積。也有5%的學生沒有認真看圖,半徑計算錯誤,導致結(jié)果錯誤。
    第六題:操作題。動手操作方面的內(nèi)容不多。占6分。重點考察了圖形的變換,方位的確認。特別是第二題,把畫和算結(jié)合起來考查。這道題有5%學生出錯,主要是學生按2:1擴大不會,個別學生過直線外一點做平行線出錯,這些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較差。
    第七題:應用題。是數(shù)學測試的重點,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在本次應用題命制過程中,(1)緊緊圍繞教材的重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理解與掌握;(2)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促進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3)題目靈活,開放有度,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增進學生對數(shù)學的情感。七道應用題,涉及到了圓錐體積、圓柱表面積、相遇問題求速度、雞兔同籠問題、扇形統(tǒng)計求總體、分數(shù)應用求單位“1”等,從卷面看,第2、3、4、5題都是平常練習過的題目,學生正確率高。第1、6題錯誤較多,導致錯誤的原因:
    1、學生不認真審題。
    2、計算不細心,特別是小數(shù)乘除法計算。
    3、做題思路不清,欠分析,欠方法。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七
    一、填空:(20分)。
    1.5%讀作(),百分之八十五點三寫作()。
    2.六一班今天實到了49人,缺1人,出勤率是()。
    3.():16=10/()=0.125=()%。
    4.女生人數(shù)是男生的4/5,男生比女生多()%。
    5.今年耕地面積比去年增加25%,今年耕地是去年的()%。
    6.一根繩長8米,把它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長()米,每段占全長的()%。
    7.10克鹽溶解在100克水中,鹽占水的()%,鹽占鹽水的()%,水比鹽多()%。
    8.從甲地到乙地,客車行需要8小時,貨車行需要10小時,客車速度比貨車速度快()%。
    9.在()填上“”,“”或“=”號。
    0.3%()0.03。
    140%()1.4。
    30()300%。
    10.繳納的稅款叫做();()和()的比率叫做稅率。
    二、判斷題。
    1.一批產(chǎn)品有95件合格,5件不合格,合格率為95%。()。
    2.一個數(shù)除以25%,等于這個數(shù)縮小4倍。()。
    3.一條公路已經(jīng)修了60%,已修與未修的比是3:2。()。
    4.甲數(shù)比乙數(shù)多20%,那么乙數(shù)比甲數(shù)少20%。()。
    5.有101粒種子,全部發(fā)芽,發(fā)芽率為101%。()。
    三、選擇。
    1.甲的3/4等于乙的60%,則甲()乙。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在一個自然數(shù)的后面添上一個百分號,這個數(shù)就()。
    a.擴大100倍。
    b.縮小100倍。
    c.大小不變。
    a.女生是男生。
    b.男生是女生。
    c.男生是全班。
    d.女生是全班。
    4.a的25%和b的20%相等,則a與b的比是()。
    a.5:4。
    b.4:5。
    c.2:3。
    5.植樹500棵,死了20棵,成活率是()。
    a.96%。
    b.95.8%。
    c.4%。
    d.4.2%。
    6.某種商品現(xiàn)在售價4元,比原來降低1元,比原價降低了()。
    a.33.3%。
    b.25%。
    c.20%。
    7.100千克增加10%后,再減少10%,結(jié)果是()千克。
    a.100。
    b.99。
    c.110。
    d.101。
    四、填表:把下表中各數(shù)互化。
    五、列式計算。
    1.一個數(shù)的50%比4.38少0.62,求這個數(shù)。
    2.一個數(shù)的60%加上5等于50的1/2,求這個數(shù)。
    3.一個數(shù)減少25%是300,這個數(shù)的60%是多少?
    4.甲數(shù)比乙數(shù)少40%,乙數(shù)是200。甲數(shù)是多少?
    六、應用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輛汽車行駛?cè)痰?0%,距離終點還有27千米。全程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年級50個人練習射擊,每人打2發(fā)子彈,共命中96發(fā)。求命中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電視機廠去年生產(chǎn)彩電8400臺,比前年增產(chǎn)了20%,前年生產(chǎn)彩電多少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一件衣服售價340元,比原價便宜15%,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選作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第五單元教案篇十八
    1、能夠查閱有關節(jié)能和開發(fā)新能源的書刊及其他信息源。
    2、能夠圍繞白熾燈與熒光燈哪個效率高,展開探究活動。
    3、能夠?qū)ξ磥碜≌绾卫米匀荒茉醋鞒鼋忉尅?BR>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如何節(jié)約能源。
    2、知道什么是新能源。
    3、知道如何開發(fā)利用新能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節(jié)能的重要性。
    2、樹立節(jié)能意識。
    3、體驗到要用發(fā)展的眼光開帶能源問題。
    知道如何節(jié)約能源。
    知道開發(fā)利用新能源的方法及合理性。
    白熾燈、節(jié)能燈、各種資料等。
    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效果分析。
    一、導入:
    1、復習: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性能源的區(qū)別。
    2、檢查風能轉(zhuǎn)換模型制作情況。
    3、評比。
    5、板書課題。
    二、探討如何節(jié)約能源。
    1、了解生活中浪費能源的事例。
    過渡: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這個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能源的生活方式?
    學生交流。
    我們?yōu)槭裁匆?jié)約能源?
    小結(jié)。
    2、探究白熾燈與節(jié)能燈的效率比。
    出示:白熾燈與節(jié)能燈。
    這兩個燈泡大家都見過?
    當燈泡點亮的時候,能量是怎樣轉(zhuǎn)換的?
    你們家里主要用哪種呢?為什么?
    學生交流。
    實驗分析:
    預測哪個效率高。
    演示實驗,學生記錄數(shù)據(jù)。
    分析數(shù)據(jù)交流。
    3、小結(jié)。
    三、探討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開發(fā)新能源。
    1、過渡:人類為了提高利用自然能源,科學家想了很多方法。
    2、看圖思考:
    這是一座未來的住宅,仔細觀察,它在哪些方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能源?
    3、學生觀察討論。
    4、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可投影提醒)。
    你能看懂這幅圖嗎?序號所代表的是什么?
    這幢房屋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的?
    這幢房屋為什么可以節(jié)能?
    有哪些節(jié)能的方法?
    5、小結(jié)。
    6、認識太陽能的作用。
    太陽能是能源之母,為什么這樣說?
    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太陽能?
    為什么太陽能將是人類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
    7、了解我們可以開發(fā)新的能源。
    閱讀p52。
    學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觀點。
    四、鞏固應用。
    五、布置作業(yè)。
    1、本課習冊學習傳真機部分。
    2、出份能源小報。
    4、節(jié)約能源與開發(fā)新能源。
    自然能源太陽能。
    (可反復利用)地熱。
    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