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我們對書中人物、情節(jié)、主題等方面進行思考和評價的體現(xiàn)。在寫讀后感時,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文體和寫作風格來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接下來是一些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新作的讀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硇碌囊暯呛透惺堋?BR>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一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二十四孝》,里面講了許多孝心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扇枕溫衾》。
《扇枕溫心》講的是黃香侍奉父親,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這讓我想起了媽媽,媽媽平時陪我學習,陪我練琴,還要干活和工作,非常辛苦。
還記得今年七月的一天,我鋼琴考級,我被領進了考場,考場里開著空調,考場外面很熱,我在里面一小時,媽媽盯著炎炎烈日站了一個小時,等我出來時,媽媽的衣服已經濕透了,媽媽顧不上熱,先問我:“考得怎么樣?”“很好。”“吃不吃冷飲?”“不吃。”看到媽媽的衣服已經濕透了,我想起了平時練時對媽媽沒禮貌,不聽媽媽的話,我的眼不禁濕潤了。
以后我也要像黃香一樣好好學習,孝敬父母。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二
孔子說過一句話,“德之本也”,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中國上下五千年來,出現(xiàn)“孝子”的故事有諸多。
在二十四孝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臥冰求鯉》和《恣蚊飽血》,這二則典故,深深記住在我的腦海中,時時提醒我的言行準則。
《臥冰求鯉》講的是曾經有個孝子,在一個隆冬的晚上,自已的繼母病倒,想吃上一口新鮮的鯉魚肉,他就自已解開衣服,臥倒在冰上,冰突然融化,跳出二條鯉魚,他欣喜若狂把鯉魚抓回家煮給繼母吃,繼母吃后,大病全愈。
《恣蚊飽血》主要講古代吳猛,他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到了夏季,吳猛赤和身坐在父親的床頭任蚊子叮咬而不去驅趕走,這樣就是為了擔心蚊子離開自已去咬父親。
從以上二則典故中,我體繪到,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心懷感恩之心去孝敬我們的父母,有時我們要坐下來,跟漸漸已老的父母聊聊天,聆聽他們的教誨,他們的心聲,也讓父母知道。我們已長大了。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三
這就跟你問聲好!我們又見面了!你好嗎?在新的一年里,你想我嗎?什么?你不?暈啊,人氣不好!
順便說一下!這些天你讀過什么書嗎?不!這些天你做了什么?讓我們放鞭炮吧!
拜托,別胡扯了,轉移的主要話題。就在幾天前,我讀了一本魯迅先生寫的書,叫《晨花與日落》。什么?我聽說了!嘿,讓我們看看我的感受吧!今天,我看了一本叫《二十四孝圖》的書!
我不知道在我面前有什么東西在反對和阻礙著口語化,“馬虎”和“溫文爾雅”,但在我身后的東西卻讓我感觸很深!
“臥在冰上,求鯉魚”,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孝順父母,但這是不現(xiàn)實的想法。你看,如果冰很薄,我相信不管孩子們的體重增加多少,如果冰太厚,他們會破冰掉進水里,我想我沒有必要這么說!它會被凍死的!所以我明白的故事“躺在冰乞求鯉魚”不是讓你模仿(當然,它不能),但是你明白“孝道”不是模仿,而是你心中把這個孝道和有自己的行動表達!
孝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種特殊的強調。弟子規(guī)對長老的態(tài)度無疑是明擺著的。孝道本應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不可磨滅的觀念,這一點在著名的“雞喂牛,羊跪乳”的故事中得到了體現(xiàn)。
這篇文章說,當作者看到《二十四孝》的時候,他看到做一個孝順的兒子是多么的難,所以他放棄了原來的計劃。事實上,我認為,作為一個孝順的兒子沒有把他自己的頭上,那么嚴格,只要我認為,我的母親,我的'父親,和自己不讓他們擔心,為他們分擔一些家務是一種孝順。雖然不像這樣感人,但至少是一種普通的孝道!
事實上,這些例子想要表達的是“孝道”的精神。孝道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種精神。普通的“孝道”更溫馨。這是一種淡淡的香味,彌漫在整個家庭,讓每個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那么驚天動地,平凡的“孝心”,一個字,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更溫暖而幸福。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四
《二十四孝》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名字怎么那么奇怪呀?這引起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
我讀了這本書后,深受感動,因為這里面有二十四位孝子,他們都非常的孝敬父母,有幾位孝子的后母經常打罵他們,但是他們卻毫無怨言,每當父母生病需要他們時,他們就會重新回到父母身邊,細心地照顧他們,使他們身體健康??墒?,當他們的父母病好以后,父母還是會動手打他們,打罵便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還有一位孝子,隨父親到別人家去做客,別人家的主人見到這位孝子乖巧聽話,很惹人喜愛,就叫家里的仆人,拿出上好的橘子來招待這位孝子。
這位孝子便吃了起來,可是他吃著好像想到了什么。
該回家了,這位孝子和父親告別那,家的主人橘子從這位孝子的壞里摔到地上,那個主人問他什么,著位孝子說是帶給她母親吃的,那位主人夸他孝敬父母,長大一定會有出息的。
書中描述孩童時期的故事到有8個,占了三分之一,如閔子謙、蔡順、楊香。細讀之后,有幾點很不可思議?!吧日頊佤馈敝械狞S香,幼年時便酷夏時為父母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行用供母”的江革,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
首先對他們的舉動我只有佩服、感動、尊敬。
老萊子的“戲彩娛親”。老萊子70多歲了仍還是裝“萌”逗父母高興,這點后世有很多人包括魯迅認為“驕作”,實不可取,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道家的“道法自然”這一說法。
不必在乎外界,自求內心。唐伯虎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可能是得此傳承。
當下,中國正快步進入老年社會,“孝”將會越來越提到。每當心中對孝都會有不同的認識,“二十四孝”是古人留給我們不同的認識,“二十四孝”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典籍,是學?還是駁?都無妨。
孝敬父母是中華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讓我們?yōu)槲覀兊母改副M一份孝心吧!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五
今天,我讀了《二十四孝》的故事。
這本書介紹了一些著名的孝子,如漢代皇帝劉恒,他嘗了舜的湯和藥,他在孝感等地開天辟地。
其中有人,有皇帝,有縣長,不管他們是誰,身份是什么,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亮點,那就是孝順父母。
其中,木雕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丁蘭的人,他的父母去世了,他雕刻了兩個木制雕像供活著的父母崇拜。一天,丁蘭出去了,張叔叔來借東西。丁蘭的妻子向雕像求簽后,得到了“不要借”的回答,于是她如實地回答了張大叔。張大叔非常生氣,斥責雕像并毆打雕像。丁蘭發(fā)現(xiàn)后打了張大叔。丁蘭被衙門抓獲。他哭著向雕像供認。雕像居然流下了眼淚。官員向皇帝解釋了這一場景,丁蘭也被推薦為小蓮。
這本書讓我明白,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
孝順是第一位的,讓我們孝順父母吧!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六
這篇文章出自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上部分記敘了自己看過許多陰間的圖片,但并非自己所有。下部分又說自己最先的畫圖本子,是一位長輩的贈品:《二十四孝圖》。接下來,講述的就是這個里面的故事,我知道:上部分是文章的插敘。
可當我看到魯迅介紹的那幾個故事,感受到了“孝”有如此之難,我和魯迅的感受是一模一樣。我還依稀記得自己以前是如何地“孝順”父母,和他們比起來,無非是“聽話”“從命”的做法,以及長大后,給年老的父母吃好睡好。例如“臥冰求鯉”是晉代王祥的故事?!稌x書·王祥傳》說他的后母喜歡吃魚,經常要王祥到河邊捕魚。有天,天寒地凍,他脫去衣服睡在冰上,準備用體溫化冰捕魚。忽然,冰從中間裂開,倆條鯉魚跳了上來。
不過,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勵效仿的,如“黃香扇巾”之類也并不難,他講述的是黃香九歲喪母,對父親恭敬孝順,夏天先把父親的枕席扇涼,冬天先用自己的身體為父親暖床。
以上種。種做法,對當時來說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勺鳛?1世紀的人們,喜歡吃魚可以去買;夏天熱、冬天冷都可以開空調。
而現(xiàn)在我們所做的是盡自己的本分,去孝順父母。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自己的子女也會孝順自己。就這樣,“孝”字就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七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fā)指。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yǎng)母親,對母極孝。后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糧食好供養(yǎng)母親?!狈蚱匏彀褍鹤颖С?,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翱棠臼掠H”、“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wèi)道是可恨的。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八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那么生養(yǎng)之恩又何以為報呢?虞舜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向我們詮釋了他的博愛。
舜生母早逝,繼母的二個孩子總是加害于他:在舜修補糧倉時,他的父親和弟弟縱火行兇,舜機智逃脫;在舜掘井時,繼母與弟弟又密謀殺死他,舜使盡渾身解數(shù)才逃出升天??墒?,面對家人三番五次的陷害,善良的舜毫不怨恨,仍然敬父疼弟。
他的孝心感到了天地萬物,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除草,同時,帝堯聽聞舜的孝心與才干,便把女兒下嫁于他,后又傳位給舜。
舜登基稱帝后,仍不忘友愛兄弟恭敬父母。
子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敬亦敬之?!彼唇虝宋覀円圆鄞?,而閔損善待親人的品質也給了我們不少啟迪。閔損自幼喪母,孤苦無依,繼母還時常虐打他。
冬天兩個弟弟吃飽穿暖,而他卻只能穿上蘆花做的“棉衣”,挨餓受凍。一天,父親外出,閔損站在雪地里冷得直打顫,一不小心把馬鞭掉到了雪地里,父親嚴厲斥責他,朝他甩去一鞭子,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這才知曉閔損生活的并不好,大怒之下,想要休掉妻子,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父親十分感動,便依了他。繼母聽聞,悔恨不已,從此待他如親子,一家人父慈子孝,共享天倫。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只有用最誠摯的孝心來報答父母。春秋時期有一孝子名郯子,父母年老,患有眼疾,他不顧自身安危尋來鹿乳治親。一天,郯子身披鹿皮鉆入鹿群,擠取鹿乳,看見獵人射殺母鹿,心生不忍,便掀開鹿皮現(xiàn)身,將供奉雙親的實情告知,獵人敬他孝順,便贈以鹿乳,護他下山。
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當我們悲傷時,父母是慰藉;當我們沮喪時,父母是希望;當我們軟弱時,父母是力量。愛是一切感情的源泉,父母給予了我們所有,那我們又要用什么來回報呢?唯孝而已,同樣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chuàng)造,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九
前幾天,我讀了《二十四史》這本書,書中有一篇小故事,它講述了時間在古時候的重要性。在打仗時,速度與時間的把握成為了制勝很關鍵的一方面,往往速度迅速的部隊能夠大破敵軍從而取得勝利。它使我對時間有了新的觀念。
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軍大敗袁紹,袁紹從此一病不起,幾年后去世了。袁氏集團開始分裂,長子袁譚聯(lián)合曹操殺了袁尚的大將、奪了他的地盤。隨后袁譚在與曹操的斗爭中兵敗被殺。袁氏兄弟只好逃入遼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烏丸地區(qū)。
曹操率軍出征,郭嘉見大軍進行緩慢便對曹操說:“兵貴神速,我軍現(xiàn)在是遠征千里偷襲敵人,帶著這么多的軍用物資,行軍速度肯定快不了。不如先留下沉重的軍用物資,讓士兵輕裝前進,趁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發(fā)起突襲。”曹操覺得郭嘉說得有理,就命令部隊輕裝前進,果然取得大勝。
看完這個故事,我覺得,現(xiàn)在我們的緊張生活很需要人們對時間觀念的加緊,我們應該很快的適應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要想享受這種生活就必須把握節(jié)奏,珍惜時間,該干什么快干什么。
時間如梭,光陰似箭,我們進入了初二,面對著中考的壓力,我們珍惜時間就是珍惜自由學習、復習的時間。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
這個學期一開始,石教師就讓我們讀一本書——《二十四孝》,我一聽這本書的名字為什么叫《二十四孝》,書里面有什么資料?我?guī)е鴨栴}打開了書本。
《二十四孝》里有許多故事,有:《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為親負米》等二十四個故事。其中我覺得《刻木事親》里的丁蘭最孝順?!犊棠臼掠H》是講一個叫丁蘭的人,他的父母早逝,他就做了兩個木像,每一天對著木像說心事,出門也要稟告,他的妻子很不理解,一天,丁蘭出去了,他的妻子就好奇,用針去扎,沒想到竟出血了,丁蘭看到后追問,妻子說出了事實,丁蘭批評了妻子。這個故事中,丁蘭對木像都那么珍惜,我們也必須要更尊敬我們的父母,讓他們每一天生活的幸福、開心、長壽?!抖男ⅰ愤@本書,主要是24個故事,每個主人公都很孝順,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的境界,那么父母必須很開心、高興,我們要爭取做到這樣的`境界,才能當一個孝順的子女,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一
永元四年,拜左丞。功滿當遷,和帝留,增秩。六年,累遷尚書令。后以為東郡太守,香上疏讓曰:“臣江淮孤賤,愚昧小生,經學行能,無可算錄。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連階累任,遂極臺閣。訖無纖介稱,報恩效死,誠不意悟。
卒被非望,顯拜近郡,尊位千里。臣聞量能授官,則職無廢事;因勞施爵,則賢愚得宜。臣香小丑,少為諸生,典郡從政,固非所堪。誠恐遲頓,孤忝圣恩。
又惟機密端首,至為尊要,復非臣香所當久奉。承詔驚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剛,適可驅使。
愿乞余恩,留備冗官,賜以督責小職,任之宮臺煩事,以畢臣香螻蟻小志,誠瞑目至愿,土灰極榮。”帝亦惜香干用,久習舊事,復留為尚書令,增秩二千石,賜錢三十萬。是后遂管樞機,甚見親重,而香亦有勤物務,憂公如家。
十二年,東平清河奏@言卿仲遼等,所連及且千人。香料別據奏,全活甚眾。每郡國疑罪,輒務求輕科,愛惜人命,每存憂濟。又曉習邊事,均量軍政,皆得事宜。帝知其精勤,數(shù)加恩賞。疾病存問,賜醫(yī)藥。在位多所薦達,寵遇甚盛,議者譏其過幸。延平元年,遷魏郡太守??づf有內外園田,常與人分種,收谷歲數(shù)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農’,《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祿之人,不與百姓爭利?!蹦讼ひ再x人,課令耕種。時被水年肌,乃分奉祿及所得賞賜班贍貧者,于是豐富之家各出義谷,助官稟貸,荒民獲全。后坐水潦事免,數(shù)月,卒于家。所著賦、箋、奏、書、令、凡五篇。
東漢黃香,字文疆,是江夏安陸(今湖北安陸市)人,約生于漢明帝永平元年以后不久,約卒于安帝延光三年左右,年六十多歲。
黃香九歲就失去了母親。他思慕母親極其哀切,鄉(xiāng)人都稱贊他的孝心。他年紀雖小,卻做事不顧勞苦,服侍父親竭盡孝順。夏天酷暑炎熱,黃香就揮扇而使父親的枕席子涼快。
文中的“簟”(),即指席子。冬天天寒地凍,黃香就以自己的身體去溫暖父親的被席。黃香十二歲時,還被太守劉護召至門下,加以表彰,非常驚奇一個孩童竟然有這樣的孝行,并將他樹為榜樣,號召全郡守的兒童都來向他學習。后來,他的事跡被編入《三字經》中,供后人作為啟蒙時期的學習資料。黃香雖家貧,卻專心經典,精道術,能文章,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他曾拜為郎中,在元和元年(84年)詔詣東觀讀未見之書。和帝四年永元(92年)拜左丞,六年累遷尚書令,勤于政事,憂公如家,喜歡推薦人才。
安帝時,黃香遷魏郡太守,遭遇水災饑荒,于是分出自己的俸祿及所得的賞賜,賑濟貧民,富裕人家也各出義谷幫助他,救活的人不計其數(shù)。著有《九宮賦》、《天子冠》等文。關于黃香的事跡,漢劉珍等《東觀漢記?黃香傳》有載。關于黃香的傳說和遺跡,有云夢義堂漢孝子黃香故里、黃孝村、黃香園、黃香墓遺址碑、黃香紀念館等等。
由上可見,黃香確實“事父至孝”,但有沒有“扇枕溫衾”,作為正史的《后漢書》卻不見記載。因此,有人的推測是:黃香“事父至孝”應該是可信的,但“扇枕溫衾”卻有可能是后代人尤其是黃香的`子孫添加上去的。為什么這樣說?因為黃香本人當過尚書令(宰相)的大官,他的兒子黃瓊做過尚書令和太尉(管全國兵權),曾孫黃琬也做過中央的九卿和地方刺史(相當于今天省部級)的官(黃瓊、黃琬《后漢書》卷61均有傳)。如果真有這么生動的孝親事例,正史是不會漏記的。
那么,黃香“事父至孝”應該百分之一百可信的吧?在沒有發(fā)現(xiàn)相反史料之前,我覺得可以信它。因為我們知道,東漢選拔官吏實行的是“察舉”和“征辟”制度:由地方官員或朝廷定期考察選拔品德高尚(如孝敬父母的選為“孝廉”)或飽學多才的人(秀才)去做官。
但實際上誰“品德高尚”,誰“飽學多才”,全都由地方豪強(大地霸)說了算。很靠不住的,常常把逆子說成孝子,把胸無點墨說成飽學多才。所以,當時老百姓就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舉秀才,不讀書;舉孝廉,父別居(把老父親趕出家門)。你看,這不應了一句老話:“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孔子說過,“孝”要建立在“敬心”的基礎上,認為孝順父母主要不在于給父母提供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而在于有那份心、那份情。古時如此,現(xiàn)代亦然。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二
二十四孝讀后感我看完了二十四孝之后很感動,現(xiàn)在我知道了孝是什么:孝是在父母事業(yè)有困難能給予幫助,孝是在父母很累的時候端上一杯熱水,孝,大到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讓父母終身受益,小到只是在節(jié)假日給父母干一些家務。二十四孝也正是如此,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來探討二十四小中的一孝——《懷橘遺親》。
這個故事講得是:從前,績兒和父親一起到袁將軍家做客,袁將軍用橘子招待績兒,績兒嘗了一口,覺得很好吃,心想:媽媽還在家里,她最愛吃橘子,我把剩下的橘子都帶回家給媽媽吃吧,于是就趁袁將軍不注意,偷偷拿了幾個。
現(xiàn)在我想對大家說一句話:“百善孝為先”。
所以請從現(xiàn)在開始,好好孝順你的父母長輩吧!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三
文章講作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感受,揭示封建孝道虛偽殘酷。作品著重分析“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性命,“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倫紀,誣蔑古人,教壞人”。作品當時反白話文、提倡復古傾向予以尖銳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本講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書,主目宣揚封建孝道。但其“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fā)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晉代有個叫郭巨,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家產分兩份,給兩個弟弟,自己獨養(yǎng)母親,母極孝。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就妻子商量:“兒子以再生,母親死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糧食好供養(yǎng)母親?!狈蚱匏靸鹤颖С?,挖坑埋。興好挖出壇金子,才免兒子死。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四
最開始關注五代史是因為《宮》,因為據說《宮2》就是以南唐后主和小周后所處的五代末期為背景的。李后主作為文化人的一流、作為男人的無能、作為國君的敗家本質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好吧,不聊他了,言歸正傳。
就像上一篇說的,按照五代的發(fā)展順序來講講每個朝代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好了。
首先是《舊五代史—梁書》。說實話,我以前對梁太祖朱溫的印象蠻惡劣的:本來就是一個反賊(黃巢),靠著臨陣倒戈,投降官軍,然后又把故主趕盡殺絕,獲取四鎮(zhèn)節(jié)度使的職位;反過來又下狠手殺了唐昭宗,廢唐昭宣帝,建立梁朝;諸子之婦輪流入侍,最后死在自己的兒子手里。用他嫡親大哥的話來說就是:朱三,汝碭山一民,因天下饑荒,入黃巢作賊,天子用汝為四鎮(zhèn)節(jié)度使,富貴足矣,何故滅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稱王稱朕!這樣的反覆小人確實令我反胃。這是基調,不會變的。但他身上也有值得稱道的事情。
其實,整個五代的軍隊和政制度都是自他而始的,后面的幾朝包括北宋在內,幾乎沒有大的變動。如禁軍(元從親軍、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銀槍效節(jié)軍、行營都統(tǒng)、牙軍(特指魏博))、節(jié)度使、團練使、防御使等等級制度,又如很重要的三司使("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朱溫能夠白手起家,令我佩服,但他后來的所作所為,既令人不齒,也斷送了自己一手創(chuàng)立的梁朝。他死后僅傳一代(梁末帝)梁朝即亡。
明天還是講講唐莊宗和唐明宗以及他們的宰相吧,下場挺令人深思的。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五
最近,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彩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彩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己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傷心,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為他又向前此一樣玩,所以二老大笑。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jié)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媽媽和我在家。突然,媽媽的肚子疼了起來,媽媽叫我拿藥來,可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為了媽媽,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
這時,我腦子里浮現(xiàn)出一個身影,那是媽媽,他肯定為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F(xiàn)在,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終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媽媽說:“有兒子真好?!蔽议_心地說:“還是有用的?!?BR> 我相信,我以后會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捧著魯迅先生那本朝花夕拾,翻了好一會兒,半天沒憋出一句話來。雖說作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壇當之無愧的巨匠,但我總覺得他的文筆太過深沉晦澀。也許是我的覺悟低了些吧,連思想也有些不同的,就像那篇二十四孝圖。
“百善孝為先”是古人的基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圖本是一本宣揚儒家“孝”的觀念的兒童傳統(tǒng)讀物。而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就寫在于“反對白話文”的潮流爭鋒相對之時。作者以激奮起筆,貫穿了辛辣的諷刺,痛斥了封建孝道的虛偽,表達了他的愛憎之情。
并不是否定魯迅的觀點。的確,新中國是需要像他這樣敢說敢做的人才,也的確很渴望一個去打擊封建殘酷的聲音。然而,對于他所言的觀點我卻意見相左。
古代不受孝道的極為少見,也算是屈指可數(shù)。倒是在如今的社會不孝兒女諸多。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扯長大,成人后卻對父母不屑一顧,冷嘲熱諷的比比皆是。子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貧,我想現(xiàn)代人也逐漸喪失了這種傳統(tǒng)了吧!
孝并不像魯迅所言的那番“難到了幾十幾百倍”。父母累了送上一杯熱騰騰的暖茶,看見你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看見成績單上那喜人的成績。我想知一切都足以讓父母舒展眉頭的了??上В腥诉B這一點小事也做不到,讓雙親頭上的白發(fā)添了一根又一根。
二十四孝沒有錯,它的最終母的只是希望后人更加孝順,更為懂事。儒家思想的確在某一方面迫害了人,但我們不可以完全否定,只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發(fā)現(xiàn)它優(yōu)秀的一面。因此原諒二十四孝吧!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六
今天從我爸爸的一本玉器書上看到二十四孝的故事,不過今天只講二個我最拿手的。因為以前有這二個故事的動畫片,所以不用看書,我就先給媽媽講起來。
第一個是“哭竹生筍”。以前有個孩子,因為他母親病了,想吃竹筍,可是這大冷的天,到哪兒去找竹筍呀。于是,他感到很對不起媽媽,就抱著一棵竹子大哭起來。他的眼淚居然把雪都融化了,長出了許多竹筍,他就把這些竹筍統(tǒng)統(tǒng)摘回家煮給媽媽吃,媽媽吃了以后,病果然好了。
第二個故事是“扼虎救父”。從前有對父子,他們家很貧窮。有一天,他們在田里種地,突然一只非常兇猛的老虎跳了出來,咬住父親的腿。別人看到有老虎都嚇得抱頭鼠竄,只有他兒子不僅不逃,反而勇敢地猛沖過去掐住老虎脖子不放,最后老虎被掐死,老父親得救了!
我很喜歡看二十四孝的故事,因為他們個個都孝敬父母,現(xiàn)在我們小朋友雖然生活越來越好,但對家人和長輩還是要孝順的呦!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叫《二十四孝》,里面講了許多孝心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感動的是《扇枕溫衾》。
《扇枕溫心》講的是黃香侍奉父親,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這讓我想起了媽媽,媽媽平時陪我學習,陪我練琴,還要干活和工作,非常辛苦。
還記得今年七月的一天,我鋼琴考級,我被領進了考場,考場里開著空調,考場外面很熱,我在里面一小時,媽媽盯著炎炎烈日站了一個小時,等我出來時,媽媽的衣服已經濕透了,媽媽顧不上熱,先問我:“考得怎么樣?”“很好。”“吃不吃冷飲?”“不吃。”看到媽媽的衣服已經濕透了,我想起了平時練時對媽媽沒禮貌,不聽媽媽的話,我的眼不禁濕潤了。
以后我也要像黃香一樣好好學習,孝敬父母。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二
孔子說過一句話,“德之本也”,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中國上下五千年來,出現(xiàn)“孝子”的故事有諸多。
在二十四孝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臥冰求鯉》和《恣蚊飽血》,這二則典故,深深記住在我的腦海中,時時提醒我的言行準則。
《臥冰求鯉》講的是曾經有個孝子,在一個隆冬的晚上,自已的繼母病倒,想吃上一口新鮮的鯉魚肉,他就自已解開衣服,臥倒在冰上,冰突然融化,跳出二條鯉魚,他欣喜若狂把鯉魚抓回家煮給繼母吃,繼母吃后,大病全愈。
《恣蚊飽血》主要講古代吳猛,他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到了夏季,吳猛赤和身坐在父親的床頭任蚊子叮咬而不去驅趕走,這樣就是為了擔心蚊子離開自已去咬父親。
從以上二則典故中,我體繪到,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心懷感恩之心去孝敬我們的父母,有時我們要坐下來,跟漸漸已老的父母聊聊天,聆聽他們的教誨,他們的心聲,也讓父母知道。我們已長大了。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三
這就跟你問聲好!我們又見面了!你好嗎?在新的一年里,你想我嗎?什么?你不?暈啊,人氣不好!
順便說一下!這些天你讀過什么書嗎?不!這些天你做了什么?讓我們放鞭炮吧!
拜托,別胡扯了,轉移的主要話題。就在幾天前,我讀了一本魯迅先生寫的書,叫《晨花與日落》。什么?我聽說了!嘿,讓我們看看我的感受吧!今天,我看了一本叫《二十四孝圖》的書!
我不知道在我面前有什么東西在反對和阻礙著口語化,“馬虎”和“溫文爾雅”,但在我身后的東西卻讓我感觸很深!
“臥在冰上,求鯉魚”,每個人都知道這是孝順父母,但這是不現(xiàn)實的想法。你看,如果冰很薄,我相信不管孩子們的體重增加多少,如果冰太厚,他們會破冰掉進水里,我想我沒有必要這么說!它會被凍死的!所以我明白的故事“躺在冰乞求鯉魚”不是讓你模仿(當然,它不能),但是你明白“孝道”不是模仿,而是你心中把這個孝道和有自己的行動表達!
孝道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種特殊的強調。弟子規(guī)對長老的態(tài)度無疑是明擺著的。孝道本應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不可磨滅的觀念,這一點在著名的“雞喂牛,羊跪乳”的故事中得到了體現(xiàn)。
這篇文章說,當作者看到《二十四孝》的時候,他看到做一個孝順的兒子是多么的難,所以他放棄了原來的計劃。事實上,我認為,作為一個孝順的兒子沒有把他自己的頭上,那么嚴格,只要我認為,我的母親,我的'父親,和自己不讓他們擔心,為他們分擔一些家務是一種孝順。雖然不像這樣感人,但至少是一種普通的孝道!
事實上,這些例子想要表達的是“孝道”的精神。孝道不是一件事,而是一種精神。普通的“孝道”更溫馨。這是一種淡淡的香味,彌漫在整個家庭,讓每個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那么驚天動地,平凡的“孝心”,一個字,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更溫暖而幸福。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四
《二十四孝》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名字怎么那么奇怪呀?這引起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
我讀了這本書后,深受感動,因為這里面有二十四位孝子,他們都非常的孝敬父母,有幾位孝子的后母經常打罵他們,但是他們卻毫無怨言,每當父母生病需要他們時,他們就會重新回到父母身邊,細心地照顧他們,使他們身體健康??墒?,當他們的父母病好以后,父母還是會動手打他們,打罵便成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還有一位孝子,隨父親到別人家去做客,別人家的主人見到這位孝子乖巧聽話,很惹人喜愛,就叫家里的仆人,拿出上好的橘子來招待這位孝子。
這位孝子便吃了起來,可是他吃著好像想到了什么。
該回家了,這位孝子和父親告別那,家的主人橘子從這位孝子的壞里摔到地上,那個主人問他什么,著位孝子說是帶給她母親吃的,那位主人夸他孝敬父母,長大一定會有出息的。
書中描述孩童時期的故事到有8個,占了三分之一,如閔子謙、蔡順、楊香。細讀之后,有幾點很不可思議?!吧日頊佤馈敝械狞S香,幼年時便酷夏時為父母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親溫暖被褥;“行用供母”的江革,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
首先對他們的舉動我只有佩服、感動、尊敬。
老萊子的“戲彩娛親”。老萊子70多歲了仍還是裝“萌”逗父母高興,這點后世有很多人包括魯迅認為“驕作”,實不可取,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道家的“道法自然”這一說法。
不必在乎外界,自求內心。唐伯虎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可能是得此傳承。
當下,中國正快步進入老年社會,“孝”將會越來越提到。每當心中對孝都會有不同的認識,“二十四孝”是古人留給我們不同的認識,“二十四孝”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典籍,是學?還是駁?都無妨。
孝敬父母是中華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讓我們?yōu)槲覀兊母改副M一份孝心吧!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五
今天,我讀了《二十四孝》的故事。
這本書介紹了一些著名的孝子,如漢代皇帝劉恒,他嘗了舜的湯和藥,他在孝感等地開天辟地。
其中有人,有皇帝,有縣長,不管他們是誰,身份是什么,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亮點,那就是孝順父母。
其中,木雕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故事講的是一個名叫丁蘭的人,他的父母去世了,他雕刻了兩個木制雕像供活著的父母崇拜。一天,丁蘭出去了,張叔叔來借東西。丁蘭的妻子向雕像求簽后,得到了“不要借”的回答,于是她如實地回答了張大叔。張大叔非常生氣,斥責雕像并毆打雕像。丁蘭發(fā)現(xiàn)后打了張大叔。丁蘭被衙門抓獲。他哭著向雕像供認。雕像居然流下了眼淚。官員向皇帝解釋了這一場景,丁蘭也被推薦為小蓮。
這本書讓我明白,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最重要的是孝順父母。
孝順是第一位的,讓我們孝順父母吧!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六
這篇文章出自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上部分記敘了自己看過許多陰間的圖片,但并非自己所有。下部分又說自己最先的畫圖本子,是一位長輩的贈品:《二十四孝圖》。接下來,講述的就是這個里面的故事,我知道:上部分是文章的插敘。
可當我看到魯迅介紹的那幾個故事,感受到了“孝”有如此之難,我和魯迅的感受是一模一樣。我還依稀記得自己以前是如何地“孝順”父母,和他們比起來,無非是“聽話”“從命”的做法,以及長大后,給年老的父母吃好睡好。例如“臥冰求鯉”是晉代王祥的故事?!稌x書·王祥傳》說他的后母喜歡吃魚,經常要王祥到河邊捕魚。有天,天寒地凍,他脫去衣服睡在冰上,準備用體溫化冰捕魚。忽然,冰從中間裂開,倆條鯉魚跳了上來。
不過,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勵效仿的,如“黃香扇巾”之類也并不難,他講述的是黃香九歲喪母,對父親恭敬孝順,夏天先把父親的枕席扇涼,冬天先用自己的身體為父親暖床。
以上種。種做法,對當時來說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勺鳛?1世紀的人們,喜歡吃魚可以去買;夏天熱、冬天冷都可以開空調。
而現(xiàn)在我們所做的是盡自己的本分,去孝順父母。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自己的子女也會孝順自己。就這樣,“孝”字就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七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著重分析了“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銳的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fā)指。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yǎng)母親,對母極孝。后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糧食好供養(yǎng)母親?!狈蚱匏彀褍鹤颖С?,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壇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翱棠臼掠H”、“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臥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惡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衛(wèi)道是可恨的。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八
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那么生養(yǎng)之恩又何以為報呢?虞舜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向我們詮釋了他的博愛。
舜生母早逝,繼母的二個孩子總是加害于他:在舜修補糧倉時,他的父親和弟弟縱火行兇,舜機智逃脫;在舜掘井時,繼母與弟弟又密謀殺死他,舜使盡渾身解數(shù)才逃出升天??墒?,面對家人三番五次的陷害,善良的舜毫不怨恨,仍然敬父疼弟。
他的孝心感到了天地萬物,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除草,同時,帝堯聽聞舜的孝心與才干,便把女兒下嫁于他,后又傳位給舜。
舜登基稱帝后,仍不忘友愛兄弟恭敬父母。
子曰:“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敬亦敬之?!彼唇虝宋覀円圆鄞?,而閔損善待親人的品質也給了我們不少啟迪。閔損自幼喪母,孤苦無依,繼母還時常虐打他。
冬天兩個弟弟吃飽穿暖,而他卻只能穿上蘆花做的“棉衣”,挨餓受凍。一天,父親外出,閔損站在雪地里冷得直打顫,一不小心把馬鞭掉到了雪地里,父親嚴厲斥責他,朝他甩去一鞭子,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這才知曉閔損生活的并不好,大怒之下,想要休掉妻子,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父親十分感動,便依了他。繼母聽聞,悔恨不已,從此待他如親子,一家人父慈子孝,共享天倫。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只有用最誠摯的孝心來報答父母。春秋時期有一孝子名郯子,父母年老,患有眼疾,他不顧自身安危尋來鹿乳治親。一天,郯子身披鹿皮鉆入鹿群,擠取鹿乳,看見獵人射殺母鹿,心生不忍,便掀開鹿皮現(xiàn)身,將供奉雙親的實情告知,獵人敬他孝順,便贈以鹿乳,護他下山。
正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當我們悲傷時,父母是慰藉;當我們沮喪時,父母是希望;當我們軟弱時,父母是力量。愛是一切感情的源泉,父母給予了我們所有,那我們又要用什么來回報呢?唯孝而已,同樣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chuàng)造,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九
前幾天,我讀了《二十四史》這本書,書中有一篇小故事,它講述了時間在古時候的重要性。在打仗時,速度與時間的把握成為了制勝很關鍵的一方面,往往速度迅速的部隊能夠大破敵軍從而取得勝利。它使我對時間有了新的觀念。
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zhàn)中曹操軍大敗袁紹,袁紹從此一病不起,幾年后去世了。袁氏集團開始分裂,長子袁譚聯(lián)合曹操殺了袁尚的大將、奪了他的地盤。隨后袁譚在與曹操的斗爭中兵敗被殺。袁氏兄弟只好逃入遼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烏丸地區(qū)。
曹操率軍出征,郭嘉見大軍進行緩慢便對曹操說:“兵貴神速,我軍現(xiàn)在是遠征千里偷襲敵人,帶著這么多的軍用物資,行軍速度肯定快不了。不如先留下沉重的軍用物資,讓士兵輕裝前進,趁敵人沒有防備的時候發(fā)起突襲。”曹操覺得郭嘉說得有理,就命令部隊輕裝前進,果然取得大勝。
看完這個故事,我覺得,現(xiàn)在我們的緊張生活很需要人們對時間觀念的加緊,我們應該很快的適應這種快節(jié)奏的生活,要想享受這種生活就必須把握節(jié)奏,珍惜時間,該干什么快干什么。
時間如梭,光陰似箭,我們進入了初二,面對著中考的壓力,我們珍惜時間就是珍惜自由學習、復習的時間。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
這個學期一開始,石教師就讓我們讀一本書——《二十四孝》,我一聽這本書的名字為什么叫《二十四孝》,書里面有什么資料?我?guī)е鴨栴}打開了書本。
《二十四孝》里有許多故事,有:《孝感動天》、《戲彩娛親》、《鹿乳奉親》、《為親負米》等二十四個故事。其中我覺得《刻木事親》里的丁蘭最孝順?!犊棠臼掠H》是講一個叫丁蘭的人,他的父母早逝,他就做了兩個木像,每一天對著木像說心事,出門也要稟告,他的妻子很不理解,一天,丁蘭出去了,他的妻子就好奇,用針去扎,沒想到竟出血了,丁蘭看到后追問,妻子說出了事實,丁蘭批評了妻子。這個故事中,丁蘭對木像都那么珍惜,我們也必須要更尊敬我們的父母,讓他們每一天生活的幸福、開心、長壽?!抖男ⅰ愤@本書,主要是24個故事,每個主人公都很孝順,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的境界,那么父母必須很開心、高興,我們要爭取做到這樣的`境界,才能當一個孝順的子女,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一
永元四年,拜左丞。功滿當遷,和帝留,增秩。六年,累遷尚書令。后以為東郡太守,香上疏讓曰:“臣江淮孤賤,愚昧小生,經學行能,無可算錄。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連階累任,遂極臺閣。訖無纖介稱,報恩效死,誠不意悟。
卒被非望,顯拜近郡,尊位千里。臣聞量能授官,則職無廢事;因勞施爵,則賢愚得宜。臣香小丑,少為諸生,典郡從政,固非所堪。誠恐遲頓,孤忝圣恩。
又惟機密端首,至為尊要,復非臣香所當久奉。承詔驚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剛,適可驅使。
愿乞余恩,留備冗官,賜以督責小職,任之宮臺煩事,以畢臣香螻蟻小志,誠瞑目至愿,土灰極榮。”帝亦惜香干用,久習舊事,復留為尚書令,增秩二千石,賜錢三十萬。是后遂管樞機,甚見親重,而香亦有勤物務,憂公如家。
十二年,東平清河奏@言卿仲遼等,所連及且千人。香料別據奏,全活甚眾。每郡國疑罪,輒務求輕科,愛惜人命,每存憂濟。又曉習邊事,均量軍政,皆得事宜。帝知其精勤,數(shù)加恩賞。疾病存問,賜醫(yī)藥。在位多所薦達,寵遇甚盛,議者譏其過幸。延平元年,遷魏郡太守??づf有內外園田,常與人分種,收谷歲數(shù)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農’,《王制》‘仕者不耕’,伐冰食祿之人,不與百姓爭利?!蹦讼ひ再x人,課令耕種。時被水年肌,乃分奉祿及所得賞賜班贍貧者,于是豐富之家各出義谷,助官稟貸,荒民獲全。后坐水潦事免,數(shù)月,卒于家。所著賦、箋、奏、書、令、凡五篇。
東漢黃香,字文疆,是江夏安陸(今湖北安陸市)人,約生于漢明帝永平元年以后不久,約卒于安帝延光三年左右,年六十多歲。
黃香九歲就失去了母親。他思慕母親極其哀切,鄉(xiāng)人都稱贊他的孝心。他年紀雖小,卻做事不顧勞苦,服侍父親竭盡孝順。夏天酷暑炎熱,黃香就揮扇而使父親的枕席子涼快。
文中的“簟”(),即指席子。冬天天寒地凍,黃香就以自己的身體去溫暖父親的被席。黃香十二歲時,還被太守劉護召至門下,加以表彰,非常驚奇一個孩童竟然有這樣的孝行,并將他樹為榜樣,號召全郡守的兒童都來向他學習。后來,他的事跡被編入《三字經》中,供后人作為啟蒙時期的學習資料。黃香雖家貧,卻專心經典,精道術,能文章,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童。”他曾拜為郎中,在元和元年(84年)詔詣東觀讀未見之書。和帝四年永元(92年)拜左丞,六年累遷尚書令,勤于政事,憂公如家,喜歡推薦人才。
安帝時,黃香遷魏郡太守,遭遇水災饑荒,于是分出自己的俸祿及所得的賞賜,賑濟貧民,富裕人家也各出義谷幫助他,救活的人不計其數(shù)。著有《九宮賦》、《天子冠》等文。關于黃香的事跡,漢劉珍等《東觀漢記?黃香傳》有載。關于黃香的傳說和遺跡,有云夢義堂漢孝子黃香故里、黃孝村、黃香園、黃香墓遺址碑、黃香紀念館等等。
由上可見,黃香確實“事父至孝”,但有沒有“扇枕溫衾”,作為正史的《后漢書》卻不見記載。因此,有人的推測是:黃香“事父至孝”應該是可信的,但“扇枕溫衾”卻有可能是后代人尤其是黃香的`子孫添加上去的。為什么這樣說?因為黃香本人當過尚書令(宰相)的大官,他的兒子黃瓊做過尚書令和太尉(管全國兵權),曾孫黃琬也做過中央的九卿和地方刺史(相當于今天省部級)的官(黃瓊、黃琬《后漢書》卷61均有傳)。如果真有這么生動的孝親事例,正史是不會漏記的。
那么,黃香“事父至孝”應該百分之一百可信的吧?在沒有發(fā)現(xiàn)相反史料之前,我覺得可以信它。因為我們知道,東漢選拔官吏實行的是“察舉”和“征辟”制度:由地方官員或朝廷定期考察選拔品德高尚(如孝敬父母的選為“孝廉”)或飽學多才的人(秀才)去做官。
但實際上誰“品德高尚”,誰“飽學多才”,全都由地方豪強(大地霸)說了算。很靠不住的,常常把逆子說成孝子,把胸無點墨說成飽學多才。所以,當時老百姓就流傳著這樣的民謠:"舉秀才,不讀書;舉孝廉,父別居(把老父親趕出家門)。你看,這不應了一句老話:“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孔子說過,“孝”要建立在“敬心”的基礎上,認為孝順父母主要不在于給父母提供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而在于有那份心、那份情。古時如此,現(xiàn)代亦然。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二
二十四孝讀后感我看完了二十四孝之后很感動,現(xiàn)在我知道了孝是什么:孝是在父母事業(yè)有困難能給予幫助,孝是在父母很累的時候端上一杯熱水,孝,大到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情,讓父母終身受益,小到只是在節(jié)假日給父母干一些家務。二十四孝也正是如此,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來探討二十四小中的一孝——《懷橘遺親》。
這個故事講得是:從前,績兒和父親一起到袁將軍家做客,袁將軍用橘子招待績兒,績兒嘗了一口,覺得很好吃,心想:媽媽還在家里,她最愛吃橘子,我把剩下的橘子都帶回家給媽媽吃吧,于是就趁袁將軍不注意,偷偷拿了幾個。
現(xiàn)在我想對大家說一句話:“百善孝為先”。
所以請從現(xiàn)在開始,好好孝順你的父母長輩吧!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三
文章講作憶述兒時閱讀二十四孝圖感受,揭示封建孝道虛偽殘酷。作品著重分析“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性命,“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倫紀,誣蔑古人,教壞人”。作品當時反白話文、提倡復古傾向予以尖銳抨擊。
所謂二十四孝圖本講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書,主目宣揚封建孝道。但其“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發(fā)指。
先說說那個郭巨埋兒吧。說晉代有個叫郭巨,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家產分兩份,給兩個弟弟,自己獨養(yǎng)母親,母極孝。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男孩,郭巨擔心養(yǎng)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yǎng)母親,就妻子商量:“兒子以再生,母親死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jié)省糧食好供養(yǎng)母親?!狈蚱匏靸鹤颖С?,挖坑埋。興好挖出壇金子,才免兒子死。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四
最開始關注五代史是因為《宮》,因為據說《宮2》就是以南唐后主和小周后所處的五代末期為背景的。李后主作為文化人的一流、作為男人的無能、作為國君的敗家本質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好吧,不聊他了,言歸正傳。
就像上一篇說的,按照五代的發(fā)展順序來講講每個朝代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好了。
首先是《舊五代史—梁書》。說實話,我以前對梁太祖朱溫的印象蠻惡劣的:本來就是一個反賊(黃巢),靠著臨陣倒戈,投降官軍,然后又把故主趕盡殺絕,獲取四鎮(zhèn)節(jié)度使的職位;反過來又下狠手殺了唐昭宗,廢唐昭宣帝,建立梁朝;諸子之婦輪流入侍,最后死在自己的兒子手里。用他嫡親大哥的話來說就是:朱三,汝碭山一民,因天下饑荒,入黃巢作賊,天子用汝為四鎮(zhèn)節(jié)度使,富貴足矣,何故滅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稱王稱朕!這樣的反覆小人確實令我反胃。這是基調,不會變的。但他身上也有值得稱道的事情。
其實,整個五代的軍隊和政制度都是自他而始的,后面的幾朝包括北宋在內,幾乎沒有大的變動。如禁軍(元從親軍、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侍衛(wèi)馬軍都指揮、銀槍效節(jié)軍、行營都統(tǒng)、牙軍(特指魏博))、節(jié)度使、團練使、防御使等等級制度,又如很重要的三司使("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三司之名始于此")。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朱溫能夠白手起家,令我佩服,但他后來的所作所為,既令人不齒,也斷送了自己一手創(chuàng)立的梁朝。他死后僅傳一代(梁末帝)梁朝即亡。
明天還是講講唐莊宗和唐明宗以及他們的宰相吧,下場挺令人深思的。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五
最近,我讀了二十四孝,有戲彩娛親的老萊子,有鹿乳奉親的燕子,蘆衣順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動的是戲彩娛親的老萊子。
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麗,他總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給父母。他七十歲還不覺得自己老,還經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開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灑了,他不想讓他的父母傷心,便靈機一動,扮成小孩子一樣倒在地下玩撥浪鼓,二老看見了還以為他又向前此一樣玩,所以二老大笑。
這使我想起了春節(jié)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媽媽和我在家。突然,媽媽的肚子疼了起來,媽媽叫我拿藥來,可是藥竟沒了,只能我親自下去買藥。這麼黑的天,身手不見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為了媽媽,我一咬牙一跺腳豁出去了。出門便一路小跑到了藥店,往家走的時候,我累得不行了。
這時,我腦子里浮現(xiàn)出一個身影,那是媽媽,他肯定為我買藥的時候也一路小跑?,F(xiàn)在,正好讓我有一次表現(xiàn)的機會,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終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經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藥媽媽說:“有兒子真好?!蔽议_心地說:“還是有用的?!?BR> 我相信,我以后會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學習,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捧著魯迅先生那本朝花夕拾,翻了好一會兒,半天沒憋出一句話來。雖說作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壇當之無愧的巨匠,但我總覺得他的文筆太過深沉晦澀。也許是我的覺悟低了些吧,連思想也有些不同的,就像那篇二十四孝圖。
“百善孝為先”是古人的基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圖本是一本宣揚儒家“孝”的觀念的兒童傳統(tǒng)讀物。而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就寫在于“反對白話文”的潮流爭鋒相對之時。作者以激奮起筆,貫穿了辛辣的諷刺,痛斥了封建孝道的虛偽,表達了他的愛憎之情。
并不是否定魯迅的觀點。的確,新中國是需要像他這樣敢說敢做的人才,也的確很渴望一個去打擊封建殘酷的聲音。然而,對于他所言的觀點我卻意見相左。
古代不受孝道的極為少見,也算是屈指可數(shù)。倒是在如今的社會不孝兒女諸多。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扯長大,成人后卻對父母不屑一顧,冷嘲熱諷的比比皆是。子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貧,我想現(xiàn)代人也逐漸喪失了這種傳統(tǒng)了吧!
孝并不像魯迅所言的那番“難到了幾十幾百倍”。父母累了送上一杯熱騰騰的暖茶,看見你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看見成績單上那喜人的成績。我想知一切都足以讓父母舒展眉頭的了??上В腥诉B這一點小事也做不到,讓雙親頭上的白發(fā)添了一根又一根。
二十四孝沒有錯,它的最終母的只是希望后人更加孝順,更為懂事。儒家思想的確在某一方面迫害了人,但我們不可以完全否定,只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發(fā)現(xiàn)它優(yōu)秀的一面。因此原諒二十四孝吧!
二十四孝書讀后感篇十六
今天從我爸爸的一本玉器書上看到二十四孝的故事,不過今天只講二個我最拿手的。因為以前有這二個故事的動畫片,所以不用看書,我就先給媽媽講起來。
第一個是“哭竹生筍”。以前有個孩子,因為他母親病了,想吃竹筍,可是這大冷的天,到哪兒去找竹筍呀。于是,他感到很對不起媽媽,就抱著一棵竹子大哭起來。他的眼淚居然把雪都融化了,長出了許多竹筍,他就把這些竹筍統(tǒng)統(tǒng)摘回家煮給媽媽吃,媽媽吃了以后,病果然好了。
第二個故事是“扼虎救父”。從前有對父子,他們家很貧窮。有一天,他們在田里種地,突然一只非常兇猛的老虎跳了出來,咬住父親的腿。別人看到有老虎都嚇得抱頭鼠竄,只有他兒子不僅不逃,反而勇敢地猛沖過去掐住老虎脖子不放,最后老虎被掐死,老父親得救了!
我很喜歡看二十四孝的故事,因為他們個個都孝敬父母,現(xiàn)在我們小朋友雖然生活越來越好,但對家人和長輩還是要孝順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