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既要滿足教學的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又要注重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要求。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借鑒。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一
1.誦讀課文,熟悉內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嚴謹?shù)慕Y構。
2.理解“錯過”產生的原因,體會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關鍵、最美好的機會。
3.品味本文鮮明、生動、含蓄的語言,學會辯證地對待人生中的“錯過”,獲取人生的體驗。
學習本文清晰的思路,嚴謹?shù)慕Y構,學會辯證地對待人生中的“錯過”。
學生有“錯過”的經歷,但缺乏對“錯過”的深刻體驗。
一課時。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二
《漢語拼音方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拼音方案?!稘h語拼音方案》采用了26個拉丁字母,由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五個部分組成,是推廣普通話和學習漢字的重要工具。
制訂《漢語拼音方案》遵循了三個原則:1.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2.拼音方法音素化。3.采用拉丁字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并用于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BR> 《漢語拼音方案》是在明末以后漢語拼音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在《漢語拼音方案》之前的300多年間,有過各種各樣的拼音方案:
最早研究漢語拼音的是意大利人利馬竇,他是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在16(明萬歷三十三年)出版了《西字奇跡》一書。后來人們從這本書的文章里整理出了他的拼音方案。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嘗試。此后,法國人金尼閣(也是傳教士)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本書里的拼音方案是利馬竇方案的修訂版。
19世紀末中國人自己開始研究漢語拼音。1892年福建人盧戇章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階》,這本書里的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創(chuàng)制的第一個拼音方案。此后,不斷有人擬定各自的拼音方案。
1913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tǒng)一會”,這次會議上通過了“注音字母”,19,當時的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注音字母”是漢字筆畫式的。
1928年大學院院長蔡元培正式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國語羅馬字”完全采用了26個拉丁字母。
1931年在蘇聯(lián)海參崴舉行的“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產生了“拉丁化新文字”。又稱“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準公布了《漢語拼音方案》。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將《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的國際標準。新加坡、馬來西亞政府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本國華語的拼音方案。英文等羅馬字母文字中吸收了用漢語拼音拼寫的中國人名、地名及其他專有名詞,英、美等國出版的權威工具書中大量收錄這類詞語,英、德等多個國家出版的地圖中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地名,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歐洲一些國家的`圖書館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中文圖書目錄。
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拼寫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
《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確定了到的工作目標明確指出要使“漢語拼音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三
2.師生討論文章的結構,明確并板書: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3.速讀課文,思考劃分層次,交流明確:
引論:1--2段。
本論:3--6段。
結論:7--15段。
4.提問: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板書內容)。
5.學生討論后回答。(可以借助原文中相關語句)。
6.文中運用的論證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先回顧學過的論證方法,后組織學生討論明確)。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四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1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中的第3課。教材選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發(fā)霉的饅頭”作為探究材料,意在激發(fā)學生對霉的探究興趣,并以此作為探究課題,引導學生走進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為四個部分,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體現(xiàn)科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在了解了霉的基礎上,探究霉產生的條件,研究霉的產生到底于哪些因素有關系。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性格活潑,課堂氣氛活躍,底子扎實,他們都很喜歡上科學課,尤其喜歡探索科學的奧妙。在這節(jié)課中,我想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發(fā)霉的`饅頭進行觀察,加深學習認識,加深印象,對以往的知識進行鞏固。他們習慣于多討論、多動手,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設計有控制變量的探究性實驗,研究物體發(fā)霉的條件;
2、能夠用圖和文字表示顯微鏡下霉菌的特點。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霉菌是一種真菌,是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一種微生物;
2、知道食物和物品發(fā)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fā)霉的方法;
3、會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上的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人類對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動中體驗與人合作與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憑借已有的經驗對霉菌產生的條件進行假設,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后在課外做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能夠設計對比實驗,探究物體發(fā)霉的基本條件。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五
(學生應答出,圖上畫的是一只母雞,我認為這個字母讀j。)。
學生領讀。
集體學讀(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特別是那些齒音強的學生易讀錯。)。
2.字母j與圖有什么關系?應當怎樣記呢?
(學生應答出,母雞和它頭上的小蝴蝶合起來很像字母j。)。
教兒歌:母雞捉蟲jjj。
3.看書上的拼音格,應當怎樣來寫j呢?
(先說占哪個格,再說筆順。)。
教師板書:j。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字母表,分類鞏固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
2、區(qū)分形近字母,鞏固字母的音和形。
3、練習書寫音節(jié)教學重難點:觀察發(fā)現(xiàn)聲母韻母的外形和讀音的不同,區(qū)分字母讀音和書寫。
教學過程:
一、介紹樂園。
激發(fā)興趣語文樂園是大家學習的一個快樂站,在這個地方,它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趣的活動和練習,幫助大家鞏固學過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探索新的有趣的奧秘。今天樂園里有許多的挑戰(zhàn)和游戲等著我們一展身手,來試試吧!
二、智力闖關,鞏固拼音讀一讀,認一認。
1、要求你能把所學過的字母安全的送回家嗎?
2、點學生上來做游戲,送字母回家。將字母分別送到,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三個小房子里。
3、全班交流,最后我們整齊的讀一讀吧!
探究與發(fā)現(xiàn)。
要求:你能把長得相似的字母區(qū)別開嗎?
1、大家觀察,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小組交流。
2、誰來當小老師,把自己區(qū)別的方式告訴同學。
讀一讀,描一描。
要求:讀出小動物的名字,并能正確漂亮的寫在它的下方。
1、看音節(jié)詞說動物2、示范抄寫,提示要點。
3、學生找到相應的音節(jié)詞練習書寫。
4、全班交流評析,寫得好的孩子發(fā)小蘋果。
玩游戲,找規(guī)律。
要求:看看樂樂在干什么?
1、動手動鬧:自己嘗試一下,看看你能用一根繩子擺出多少個字母,把你擺出來的字母記錄下來。
2、小組交流,看看還有那些字母能用一根繩子擺出來。
3、交流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4、拓展思考:擺其他的字母需要幾根繩子?你能不擺就知道嗎?
三、總結。
今天的語文之旅結束了,不過我們的探險還遠遠沒有結束,今后在學習中我們還會和樂樂一起接受更多的挑戰(zhàn),發(fā)現(xiàn)更多的奧秘。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七
打開課本,最吸引我的是那幅生動的情境圖。早晨,路邊的小公雞站在籬笆上向著紅日oo啼。阿姨領我到村西的池塘邊去玩。池塘里可愛的小白鵝ee叫著,好象在說:“小朋友,早上好!”生動活潑的畫面上,“oe”三個字母也出現(xiàn)在相應的位置上,一目了然。
讀音學會后,讓學生觀察字母a和阿姨的頭像,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樣,把音、形結合起來教學,學生比較容易記憶,學生也能較快地學會字母的書寫。
一開始學習四聲,學生可能接受較慢,教學時可以聯(lián)系下面小兔騎車圖,先讓學生弄四聲,然后給字母戴上四頂“小帽子”練讀,同時讓學生伸出食指比劃四聲,邊讀邊比劃,幾次下來,學生就能較快地區(qū)分清四聲了。
二、教法探究。
1、圖片從兒童心理角度來看,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弱,他們對于抽象的字母的學習,往往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需要借助直觀教具這一外部的刺激來集中注意力,圖片能把抽象的無意義的字母和直觀的圖象結合起來,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更容易記住字母的讀音和字形,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在上課時,教師充分利用教學掛圖和課本插圖吸引學生注意力,再通過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字形和圖片上相似的地方,把他們的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結合起來。
2、兒歌兒歌由于其瑯瑯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而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把大量的兒歌引入課堂,使兒歌成為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果的一條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oe”時,教學朗讀兒歌:“嘴巴張大花花唬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BR> 3、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庇螒蚩梢园阉魅粺o味的漢語拼音教學變成一件學生非常喜愛的事情,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松松地記,深受學生歡迎。例如,“猜一猜”(根據(jù)口形猜字母)、變一變(用電線折成字母)、拔河比賽(易混淆的字母寫在黑板上,兩組小朋友分立兩邊讀卡片,讀對的卡片貼在該組繩上,哪邊多哪組就贏)、考一考(拿字母卡片去考別人)等。通過游戲,學生反復朗讀,加強了記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八
《稱贊》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
二、學生分析。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閱讀期待視野。
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設計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六幅插圖,初步了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復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后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圍繞角色間的對話來學習。理解什么是稱贊?誰對誰的稱贊?為什么要稱贊?
4、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什么是稱贊?
課文中誰稱贊誰?
因為什么而稱贊?
稱贊的結果怎樣?
2、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讓我們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
2、再讀課文。
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3、小組內自習生字,游戲你指我讀。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讀的怎么樣?老師來考考你們。
出示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指名匯報。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5、把生字帶回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課文。
同學思考:聽了這個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稱贊了嗎?
2、如果你得到別人的稱贊心情會怎樣呢?
3、課文中是誰稱贊誰的事?怎樣稱贊的呢?為什么呢?
4、學習小刺猬稱贊小獾。
指名朗讀課文,
回答:他們是怎樣稱贊的?
指導朗讀。
5、學習小獾稱贊小刺猬。
小組自學匯報。
6、你喜歡小刺猬和小獾嗎?為什么?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吧!
(四)分角色表演讀。
小組練習,指名匯報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表演讀,然后在向大家匯報。】。
(五)寫字指導。
學習本課中的采、背。
指名認讀,組詞。
師范寫,學生寫仿。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九
1、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吶喊》收入1918~1922年間所寫的14篇作品,保留著“五四”前后奮起呼喊的時代特色,我們在初中階段所學過的《故鄉(xiāng)》、《社戲》、《孔乙己》以及今后我們將要學到的《藥》、《阿q正傳》等都選自《吶喊》?!夺葆濉肥杖?924~1925年所寫的《祝?!贰ⅰ对诰茦巧稀?、《傷逝》、《離婚》等共11篇小說,反映了魯迅在代中期的思想苦悶,表現(xiàn)了他不斷探索真理、尋找出路的可貴精神?!蹲8!肥俏覀冊谥袑W階段所學魯迅小說中唯一一篇選自《彷徨》的。
魯迅的小說具有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他學習西方小說結構經濟、靈便、多樣的優(yōu)點,打破中國傳統(tǒng)的章回小說單一的形式,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新形態(tài)。魯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學大家,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藝術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閏土、祥林嫂、呂緯甫、子君、孔乙己、四銘等。
小說集吶喊野草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雜文集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而已集二心集。
墳熱風。
2、關于《祝?!贰?BR> 《祝?!穼懹?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農村婦女的悲慘命運。
19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并沒有從根本上摧毀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所以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之下,依然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權還是掌握在地主階級和官僚買辦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來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繩索,而農村的勞動婦女所受的壓迫最深,痛苦最大。她們不僅沒有地位,而且沒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婦,就更受人歧視,甚至連勞動和生活的權利也被剝奪了。
《祝?!吠ㄟ^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反映出舊社會中千千萬萬勞動婦女共同的悲慘命運:肉體遭受壓榨、蹂躪,精神也受到摧殘和毒害。
魯迅通過祥林嫂的故事所顯示出的摧殘和殺害勞動人民的有形和無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屬于魯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國民性”,其實所謂“國民性”正是長期封建統(tǒng)治造成的。作者懷著對勞動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會制度和舊禮教的罪惡,以喚醒人們來“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魯迅全集》第一卷《燈下漫筆》)。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
(提示:“錯過”能否避免呢?你能從文中找出理由嗎?既然不能避免,我們當然只能“習慣”它,“錯過”的存在,有什么意義或價值?)。
2.找出文中富含哲理的語句,誦讀品味。
(此題開放性較強,只要學生能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即可)。
如:第14段的比喻句。
明確:“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喻的是人生中的一些小的“過錯”;“預定的到站”比喻的是人生中最關鍵、最美好的追求。
反復誦讀找出的語句,進一步領會本文中心。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一
《稱贊》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
二、學生分析。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閱讀期待視野。
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設計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六幅插圖,初步了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復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后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圍繞角色間的對話來學習。理解什么是稱贊?誰對誰的稱贊?為什么要稱贊?
4、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什么是稱贊?
課文中誰稱贊誰?
因為什么而稱贊?
稱贊的結果怎樣?
2、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讓我們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
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3、小組內自習生字,游戲你指我讀。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讀的怎么樣?老師來考考你們。
出示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指名匯報。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5、把生字帶回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課文。
同學思考:聽了這個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稱贊了嗎?
2、如果你得到別人的稱贊心情會怎樣呢?
3、課文中是誰稱贊誰的事?怎樣稱贊的呢?為什么呢?
4、學習小刺猬稱贊小獾。
指名朗讀課文,
回答:他們是怎樣稱贊的?
指導朗讀。
5、學習小獾稱贊小刺猬。
小組自學匯報。
6、你喜歡小刺猬和小獾嗎?為什么?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吧!
(四)分角色表演讀。
小組練習,指名匯報表演。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掌握本單元詞語:會讀、會寫、會用。
2、熟讀并背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3、讀“趣味語文”,領悟標點符號的妙用。
教學重點:
掌握本單元詞語:會讀、會寫、會用。
教學難點:
理解“日積月累”中的'古詩。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學習“詞語盤點”
1、讀。
2、糾正易錯字。
3、詞語運用。
三、學習“日積月累”
1、簡介古代作者。
2、初讀古詩,與同桌互讀,糾正讀錯的音,互相說意思。
3、師點撥。兩首詩各寫了什么節(jié)日?描寫了哪些節(jié)日風俗?
4、指導學生背誦。
5、你還知道哪些寫節(jié)日的詩?
四、學習“趣味語文”
1、默讀“趣味語文”兩遍,想一想,再說說有趣在哪里,然后說說自己的體會。
2、你還知道哪些與標點有關的故事?
3、拓展。
五、作業(yè)。
1、詞語盤點抄一聽一。
2、日積月累背誦默寫。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三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2、掌握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商中間有0的一種情況;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教,學設計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學前準備。
1、口算練習(出示卡片)。
2、說出每個數(shù)中的0表示的數(shù)值。
(1)板書:39。
請說出3和9各表示的意義。
(2)板書:0。
請學生說出0表示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23頁例5。
(1)提問:哪個數(shù)和5相乘得0。
(2)列式計算:0÷5=0。
(3)理解0÷5為什么等于0。
(4)結合算理說一說,0÷20÷8各得多少。
(5)總結: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2、學習教材第23頁例6中的(1)題。
(2)板書:208÷2。
(3)學生獨立完成筆算。
(4)展示學生筆算過程。
(5)觀察思考:為什么2除到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0時,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觀察學生的筆算,講清算理。
(7)自主回顧筆算過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為什么要寫0。
3、學習例6中的(2)題。
(1)板書:216÷2。
(2)探究筆算方法。
筆算時,先用2去除被除數(shù)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夠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減去0還得1,最后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1與個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個位上寫8。
(3)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計算。
(1)獨立完成。
(2)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
(3)對學生計算中的錯誤,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
(4)了解學生是怎樣驗算的。
2、病題門診。
(1)出示題。
(2)理順思維,觀察發(fā)現(xiàn)。
(3)說一說,這道題錯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學生板書并口述怎樣改正。
(5)說一說,做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四、思維訓練。
筆算:
(1)嘗試計算。
(2)質疑。問:為什么商中間要寫兩個0?(商中間應該商幾個0,就寫幾個0,不能只寫一個0)。
五、板書設計。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四
1、有感情朗讀詩歌,學習詩歌借助具體意象表現(xiàn)抽象感情的方法。
2、發(fā)揮想像和聯(lián)想,體會詩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環(huán)境下思鄉(xiāng)愛國的深厚情感。
3、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崇高情感。
重點:有感情朗讀詩歌,體會詩人情感。
難點:通過聯(lián)想想像,進入詩歌意境。
(一)渲染氣氛。
欣賞歌曲騰格爾的《鄉(xiāng)愁》誰來說說聽了這首歌的感受?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揮不走的鄉(xiāng)愁,牽動著多少游子的心!多少年來,由于歷史的原因,臺灣人民與大陸兩地相隔,飽受相思之苦,因而對鄉(xiāng)愁有著其他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深刻理解,其鄉(xiāng)愁詩也異彩紛呈。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
(二)預習展示。
1、我會讀:生朗讀《鄉(xiāng)愁》(生正音評價朗讀優(yōu)缺點)。
2、思考:
(思鄉(xiāng)之情)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故國暫不能還,作者便滋生了寶馬香車也載不動的鄉(xiāng)愁。
3、請大家?guī)е鴿饬业乃监l(xiāng)之情再讀讀這首詩歌。
4、想進步的更快嗎?老師給大家找一個pk的對象(放錄音)。
5、生挑戰(zhàn)讀。
(三)合作探究。
1、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鄉(xiāng)愁本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詩中作者用什么事物來形象表現(xiàn)它的?(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2、詩是精當含蓄的藝術,我們不能僅停留在這四項事物上,應該通過這些形象的事物來想像在什么時間、在哪里、何人在干什么,他又能想到什么。
請大家依據(jù)自己的理解任選一小節(jié)詩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
3、悟感情:作者借這些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郵票(小)—母子情船票(窄)—夫妻情。
墳墓(矮)—生死別海峽(淺)—家國戀。
師相機補充: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去臺灣,當時僅21歲,再還鄉(xiāng)時已64歲。正如他自己所說:“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fā),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余光中60年代就創(chuàng)作了不少鄉(xiāng)愁詩,是臺灣的鄉(xiāng)愁詩人。70年代初創(chuàng)作《鄉(xiāng)愁》,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時,他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20分鐘便寫出了本文。他還說:“20分鐘寫出的是20年的思鄉(xiāng)之情”。
(齊讀全文,體會詩人蘊蓄了20年的思鄉(xiāng)之情)。
(四)、鞏固拓展。
1、“游子思鄉(xiāng)”是中國詩歌一個永恒的話題,大家還能知道哪些寫鄉(xiāng)愁的詩、詞、曲。
2、許多東西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勾起我們的思鄉(xiāng)戀土之情。請以“鄉(xiāng)愁是xx?!狈聦懢渥?。
(五)、布置作業(yè)。
任選一個角度或物象(如:季節(jié)、色彩、情緒、校園)寫一首詩。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zhchshr四個聲母和zhichishiri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及其四聲,認準字形,讀音準確。
2、學會聲母zhchshr與單韻母aeu的拼音。
3、能正確地直呼音節(jié),要求發(fā)音正確,聲調準確,聲音響亮。
4、能準確地書寫本課所學的四個聲母。
教學重難點:
重點:zhchshr的發(fā)音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發(fā)音、認字。
難點:zhchshr的發(fā)音。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27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1、導入:咱們在拼音王國遨游,認識了不少拼音朋友,瞧,他們正想出來和你們一起玩呢!
2、出示相關字母卡片,請學生認讀。
3、大家讀得很認真,可拼音娃娃都忘記回家的路了,怎么辦呢?(復習書寫)。
4、揭示課題。
二、觀察圖畫,比較學習。
1、板書:zhzhi。誰能看出圖上媽媽的動作并讀出字母的音。
2、講述:前一個是聲母zh,后一個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3、示范讀(翹舌)讓學生跟讀。
4、檢查學生發(fā)音情況,請小老師教讀。
6、我們前面學習了zicisi,同樣zhi和它們一樣,可以直接給字注音,誰來讀讀它的四聲。
7、引導學生學習ch和chi,sh和shi方法基本和zh和zhi相同。
8、出示一幅圖,學習r和ri,太陽也叫“日”,范讀rri。
9、提問:怎樣記住r呢?
10、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那快讀讀這四組拼音吧。(抽讀、開火車讀)。
三、指導書寫,評比展示。
1、提示:zhchsh是兩個字母組成的,寫的時候應該怎樣注意什么呢?
2、范寫。
3、請同學們也寫寫吧。展示。
第二課時(總第28課時)。
一、比賽拼讀,鞏固記憶。
1、請學生聽發(fā)音,聽是什么音。(聲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分平、翹舌,區(qū)分平、翹舌)。
2、出示一組詞,看誰讀得又快又準。(十四、柿子、四十、尺子、日子、值日)。
3、表揚學生:學得可真棒呀!再來考考你們,聲母zhchshr喜歡和誰做朋友呀?
4、提問:那誰來讀一讀?
5、請學生自由練習。
6、開展拼讀比賽。
二、自主學習,認讀字詞。
1、看圖,說說圖上畫的什么,圖上的人在干什么?
2、請學生拼讀音節(jié)詞,注意看清聲母和聲調,讀準字音。(練習拼讀音節(jié)詞)。
3、請學生讀、認字。
4、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5、指導學生練讀。
6、讓學生用“讀、騎、車、活”口頭組詞,看誰說得多。
7、開火車組詞,一個人說一個詞,不重復,看哪列火車最長。
第三課時(總第29課時)。
一、復習。
1、復習聲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卡片抽讀。
2、復習聲母與韻母的拼讀,復習插圖中字詞音節(jié)。
二、自由拼讀,學習兒歌。
1、指導學生拼讀紅色音節(jié):
2、找找還有哪些音節(jié)自己會拼,看誰拼得多。
3、指導學生讀兒歌。(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讀兒歌,小老師領讀,男、女生比賽讀。)。
4、提問:誰知道“臺灣”在哪兒?如果臺灣的小朋友來到我們學校,你想和他們說什么?
三、指導學生作業(yè)。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六
1、自學尋找資料,了解袁宏道的文學主張在文章中的運用和體現(xiàn)。
2、通過學做小老師編寫教案、組織課堂,積累文言詞匯,學會描寫景物的方法。
3、體味袁宏道在文中體現(xiàn)的賞春、樂春的美好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探究的精神。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七
這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述了生活拮據(jù)的父親,中彩那天神情低沉,為獎品的歸屬傷腦筋,最終把獎品一輛夢寐以求的奔馳車交還給同事,課文表現(xiàn)了父親誠實有信的高尚品德。
作者通過簡潔、質樸的語言,敘述了父親的矛盾心理。抓住這一矛盾作為整堂課的教學突破口,可以引導學生從通過品讀文中的一些關鍵語句,深入探究,解決疑問,從而體會文章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人物誠信的可貴品質。
設計理念。
平時教學我們注重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悟能力,故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能通過閱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誠信比財富更重要這一人生哲理。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維持、財富、精湛、器重、屬于、百貨、情形、道德、號碼、橡皮、撥電話、悶悶不樂、迷惑不解”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說體會。
3、體會敘事條理清楚,首尾照應的表達方式,能復述課文,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深刻認識父親的誠信品質。
2、理解母親說的兩句話。
教學準備。
1、學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生活的現(xiàn)狀。
2、收集有關贊美誠實、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諺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情況;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導朗讀)。
一、導入新課:
1、世界上有比金錢財富更珍貴的東西嗎?講一個簡短生動的故事。
2、我們可以從今天要學的課文《中彩那天》中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3、讀課題,讀準“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設計意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文中找答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生字詞學習情況。
讀自己畫出的生字詞,說說通過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提出自學后還不能理解的詞語。
3、默讀課文,按事情的發(fā)生、經過、結果,結合課文中敘述的故事列出提綱,準備復述故事內容。
4、自學反饋。
(1)解答疑難,提示生字詞學習的難點。
(2)理解事情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過程,為復述做準備。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預習、自學,通過自己解決不理解的字詞,加上老師引導怎樣解決重點疑難問題,使學生熟悉并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思考:父親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各自試著把這種感情變化用朗讀恰當?shù)谋磉_出來。
3、指導試讀,評價、點撥。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老師又提出了朗讀要求并加以指導、點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清脈絡,理解倒敘手法的作用,‘教案’祝福優(yōu)秀教案。
(2)體會環(huán)境描寫、肖像描寫等對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題的作用。
一、導語激趣。
有人說祥林嫂是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著而她在春天里死了兒子,最后她又在春節(jié)的祝福聲中死在寒冷的雪地里。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小說《祝福》,看一看魯迅先生是怎樣演繹了這個發(fā)生在春天里的人間慘劇。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先小組談論,后全班交流。
情節(jié)內容。
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敘開端祥林嫂來到魯鎮(zhèn)。
發(fā)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
尾聲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
《祝福》的結構是以祥林嫂的悲慘遭遇為主體安排的。開頭的“序幕”,交代了悲劇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環(huán)境。接著用倒敘的方法,先寫祥林嫂的悲劇結局,把祝福景象與祥林嫂的死連在一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后,對悲劇的主體部分,即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為尾聲,深化故事的主題。
倒敘的作用:造成懸念,引人入勝;造成悲劇氣氛,奠定悲涼基調;突出祥林嫂與魯四老爺?shù)拿軟_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題。
(九曲黃河,東流入海,只有具體考察每段河身迂回曲折的流程之后,才能對黃河入海的全程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在閱讀活動中,要把握文章的有機整體,也必須對文章的有機結構作深入剖析,細心發(fā)現(xiàn)各部分之間與整體的內在聯(lián)系才行。在把握了整體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的思想意義,也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在藝術上作出準確判斷,因為與整體的關系,對整體的作用,是解析評價各個局部的藝術價值的主要標準。整體感知部分的設計是不可或缺的。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對提高鑒賞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專題品析,合作鑒賞。
鑒賞角度: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以及其他描寫人物的方法。任選一個角度,可以化大為小深入研究。如“形象”這一角度,可以把視點集中于“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上。
分組討論,確定本組鑒賞專題,合作探究品鑒。15分鐘后小組長將整理有序的發(fā)現(xiàn)和大家交流。交流過程中,本小組的成員可以補充論證,其他小組也可以質疑或補充。
1、人物姓名鑒賞。
祥林嫂:
(1)、沒有自己的名字,隨從丈夫叫了祥林嫂。說明她沒有人生自主權。也說明那個社會“男尊女卑”現(xiàn)象的嚴重性。
(2)、祥林嫂“不祥”,命運多舛,數(shù)遭閔兇,她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祥林嫂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她的悲憫與同情。
魯四老爺:
(1)、他與魯鎮(zhèn)同姓,又被稱為“老爺”,說明他是地方權威人物、最高統(tǒng)治者,掌控魯鎮(zhèn)。他的理學老監(jiān)生的身份,更暗示了魯鎮(zhèn)沉浸在他禮教陰霾的籠罩之中。
(2)、他書房里的對聯(lián)寫作“事理通達心氣平和”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因為他一見祥林嫂就“皺眉”的態(tài)度與他“可惡”“不干不凈”“謬種”的語言都鮮明地表現(xiàn)出他的事理不“通”更不“達”、他的心氣不“平”、更不“和”。而另一聯(lián)已經脫落,說明他的附庸風雅。那脫落的一聯(lián)是“品節(jié)詳明德性堅定”,可以暗示他是個不明品節(jié)、無品缺德的人。
魯四老爺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他的嘲諷與憎恨。
柳媽:
(1)、柳,“無心插柳柳成蔭”,柳媽對祥林嫂的.精神戕害,是由于她對迷信的執(zhí)著造成的,是因善而害人,她的無知的善良建議,使得祥林嫂最后一個精神堡壘被粉碎,教案《‘教案’祝福優(yōu)秀教案》。
(2)、柳,生命力及強,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長。暗示封建迷信思想及易生長、傳播、普及,當時的社會迷信面及廣。
柳媽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民眾愚昧無知的批判。
賀老六:
(1)、俗話說“六六大順”,而他賀老六是大不順?;ㄥX娶來的是寡婦,婚姻不順;死于傷寒,壽命不順;兒子夭折,家門不順。
(2)、賀,有慶賀、慶祝之意。而賀老六的人生最終一無所有。大伯,即他的長兄,不慈不仁,又收了他“自家的”房子,趕走了祥林嫂。賀老六無喜可賀,有悲可哀。
賀老六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祥林嫂的婆婆:
(1)、衛(wèi)家山人。只衛(wèi)護自己的家,是個專橫貪婪的封建家長?!八龖陱娜?,說話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賠罪,說她特來叫她的兒媳回家去,因為開春事務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夠”,堂而皇之地全部收取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錢,并且“又取了衣服”。為了獲得更多的彩禮,她又“好打算”,把祥林嫂當作奇貨賣給了深山野奧里的賀老六,得了八十千錢。這就是她的從容和能干!
(2)、她沒有具體的名字,說明這種專橫貪婪之徒遠不是個別現(xiàn)象,這種利用宗法家族權威無所不為的封建家長比比皆是,有一個廣大的群體。
小結:小說《祝福》人物形象的命名有著特別的含義,或寄寓美(祥林嫂、賀老六)的毀滅于其中,或寄寓諷刺(魯四老爺、柳媽)于其里,作者的憐憫與憎惡,無奈與悲憤隱于人物姓名的深處。
2、爆竹聲聲話祝福--環(huán)境描寫。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zhèn)“祝?!钡奶囟ōh(huán)境里,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xiàn)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huán)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第一次是描寫鎮(zhèn)上各家準備“祝?!钡那榫?,顯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農村的狀況: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tǒng)治依舊,揭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表現(xiàn)出強烈的宗法思想和禮教淫威對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第三次實際結尾通過“我”的感受來描寫。祥林嫂的慘死與“天地圣眾預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钡臍夥招纬甚r明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吃人本質的揭露,首尾呼應,結構完善。小說始于祝福,終于祝福,中間又再一次寫到魯四老爺家的祝福。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祝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封建禮教正是通過祝福這樣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殘,以致于殺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時又正是魯鎮(zhèn)家家祝福之時。祝福的熱鬧正反襯了祥林嫂臨終的孤寂凄涼。以“祝福為題更能揭露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對勞動婦女的精神摧殘,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3、畫眼睛的藝術--祥林嫂的肖像描寫。
眼睛是心之窗。課文對祥林嫂進行了三次肖像描寫,描寫的重點是眼睛。通過她的眼睛,我們可以知道,她原本是勤勞善良,安分耐勞的,她飽受生活的慘重打擊后,在人們對于她的苦難的鑒賞、恐嚇、威逼之下,精神完全崩潰,極度悲哀與麻木。最后變成”眼睛間或一輪“的”活物“,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下,一步步被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4、祥林嫂死亡之迷--殺害祥林嫂的兇手偵破。
祥林嫂的婆婆、魯四老爺、賀家大伯、柳媽和魯鎮(zhèn)的人,都有罪責。生活在祥林嫂身邊的人們,誰也無意逼死祥林嫂,但確實是這些人把祥林嫂逼上了絕路。中國人世代奉行”三綱五?!啊ⅰ比龔乃牡隆暗确饨ǘY教,它毒害了所有的人,而就是這些人,又在不自覺的害別人,他們不約而同得織成了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吞噬著祥林嫂一類善良的、不幸的弱者。丁玲碩果這樣的話:”祥林嫂是非死不幸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里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八裕榱稚┑谋瘎∈且粋€社會悲劇,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源就是封建禮教。封建禮教是殺害祥林嫂的元兇。
(文章的意蘊,是貫注在文章生命機體的精神能量,是作家對人生、對生活、對社會、對自然獨特的審美發(fā)現(xiàn)和認識,是具有美學價值的思想和智慧的閃光。在教學活動中,怎樣才能深入體會文章中的思想和藝術個性呢?葉圣陶先生給我們作出了回答。葉老把語文閱讀活動中對課文的鑒賞(審美實踐)比作采礦,”你不動手,自然一無所得,只要你動起手來,隨時會發(fā)現(xiàn)一些晶瑩的寶石“。這部分的設計在于把課堂真正還個學生,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自己選擇專題,主動去發(fā)現(xiàn),去研究,在自主閱讀與小組合作中不斷生成新發(fā)現(xiàn)與新見解。)。
四、拓展延伸。
1、經典具有永久的可開掘力?!蹲8!分械乃囆g焦點很多,請同學們”放出眼光“、”運用腦髓“課后自己確立專題去閱讀,去發(fā)現(xiàn),自主研究并寫出閱讀體悟。
2、根據(jù)《祝?!返膬热?,為祥林嫂寫一篇小傳。
(提倡個性化的閱讀。努力擺脫從眾的思維惰性,啟發(fā)學生”不要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要站在書本之上,開拓嶄新的個性視角,勤于探索,敏于發(fā)現(xiàn),言人所不能言。這一設計對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大有好處。)。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九
教學目的:
1、強學生對連加連減應用題的理解。
2、學生掌握連加連減的式計算。
3、讓學生明白互助友愛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應用題的`多種解。
2、加連減式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常規(guī)練習。
9+3+48+6+93+2+7。
10-8-213-2-719-6-5。
二、教學連加。
出示主題圖和表格。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
283423。
問:你看到了什么?
從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量?(三個條件)。
你能提什么問題?
(教師板書出學生的各種問題,并選擇:一共摘了多少個?)。
問:你能列式嗎?
這個算式我們又叫什么算式?(板書連加)。
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進行計算!學生板演。
三、教學連減。
1、學生看圖,口編應用題。
有85個西瓜,李明運走26個,我運走40個,還剩幾個?
學生解答,并板演。
四、鞏固練習。
口算:7+59+2072-6-40。
教學反思:
練習課。
教學內容: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練習。
教學目的:
加強學生所學的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教學重難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1、口算下面各題。
56-3+981-7-7074+6-80。
教師念題目,學生以搶答形式回答。
2、+8-20。
39()()。
56()()。
18()()。
學生在草稿本上計算,指名板書,集體訂正。
25()()()()。
4、筆算下面各題。
5、
245115。
213039。
49936。
計算每一橫行、每一豎行每一斜行三個數(shù)的和。
6、小明要練75個字,他還剩下37個字,他已經寫了多少個字?
7、外圈哪個數(shù)減里圈哪個數(shù),得數(shù)是62?
學生獨立思考,寫在草稿本上,比一比誰找得多。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二十
1.識記a.關于《彷徨》b.“煙靄”等詞語。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說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
b.根據(jù)人物描寫和情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及對主題的作用。
d.倒敘手法(復習)。
〖教學設想〗。
1.此文長達萬余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強調預習,以免課堂上出現(xiàn)空對空的情形。
2.由于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所以在課堂開始時有必要讓學生聯(lián)系歷史知識弄清。
3.文章較長,知識點多,要學的東西也多,容易雜亂,擬從三個方面實施教學。
a.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說的主題,人物形象的意義。
5.三課時。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
1.查找相關資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國社會的狀況。
2.讀2-3遍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列表回顧中學課本中所涉及的魯迅的作品.文集.體裁。
2.關于彷徨及祝福的創(chuàng)作背景。
a.魯迅此時的思想狀況:由吶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歷史。
辛亥革命1911五四運動1919。
二.整體感知,梳理情節(jié)。
1.這篇小說所寫的人物有幾個,請大致給他們分類。
2.小說采用什么記敘順序。
3.以什么為線索。
5.給你感受最深之處是?說一點理由。
6.列出情節(jié)提綱。
明確:
1祥林嫂。
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
柳媽。
我
不需很精確,旨在訓練學生理清人物關系的能力。
2.倒敘3.我的見聞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魯鎮(zhèn)衛(wèi)家山賀家墺。
濃縮在舊歷的年底的魯鎮(zhèn)由此輻射。
短篇小說的時空安排。
6.見板書。
三.通過人物描寫分析人物命運與性格。
小說通過塑造祥林嫂這個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那么她有怎樣的命運,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性格。
1.簡述她的主要生活經歷。
跳讀三次描寫,比較其異同,體會用肖像變化表現(xiàn)人物命運的變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臉色表黃----生活艱辛。
紅潤----青春的活力。
順著眼---善良.安分.溫順。
第二次。
兩頰消失了血色。
順著眼,眼角上逞帶些淚痕。
眼光沒有先前的那樣精神。
沒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慘重打擊,內心痛苦而又難以表達。
第三次。
總結:三次肖像描寫表現(xiàn)了祥林嫂悲慘的命運。
3.是什么使她的命運如此悲慘直至死去?而她對自己的命運又采取了怎樣的態(tài)度與行為?從其態(tài)度和行為可看出其怎樣的性格特征。
四.練習。
從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現(xiàn)祥林嫂的悲慘命運的細節(jié)。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文中關于祝福景象的描寫,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七、板書設計。
情節(jié)內容順序。
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突然死去倒敘。
開端初到魯鎮(zhèn)。
發(fā)展被賣改嫁。
高潮再到魯鎮(zhèn)。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
2.分析小說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討論上節(jié)課的課后練習一。
參考角度:a、沒有名字b、小十歲的丈夫c、工錢。
旨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視的信息。
二.小說刻畫了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作者是如何描繪的。
點拔:1)關于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
2)關于環(huán)境描寫的類型及要求。
1.文中幾處寫祝福景象,三處祝福景象的描繪目的何在?
研讀開頭一節(jié)。
a舊歷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氣息?
b.將到新年是一種怎樣的氣氛?
2.研讀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寫。
a、此段描寫最突出的是什么,找關鍵詞。
都沒多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3.作者描寫魯四老爺?shù)臅坑惺裁刺卣鳎瑢尤缙淙?,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總結。
1.沉悶壓抑的氣氛。
2.封建的風俗習慣迷信根深蒂固(盡管封建制度已s終正q)。
3.保守虛偽反動。
三.研讀冬季日短一節(jié)。
1.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
2.為什么說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則無聊生者不生------。
明確:渲染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與可惡,營造悲涼氣氛,表示我對祥林嫂的同情與憤激。
四.研讀小說的結尾。
這一結尾的作用,與文章其它部分的關系。
點拔a、在結構上b、對于中心的表達上。
明確:
a首尾呼應,使小說結構更臻完善。
五.總結性討論。
1.小說為什么題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節(jié)發(fā)展與之有關,提供了背景。
b封建勢力通過祝福殺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強烈的對比,增強悲劇性。
2.柳媽是一個怎樣的人,她是不是兇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傷痕。
b.同情她卻給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a:我與魯四老爺。
b:我的說不清。
也許有---自以為慰藉,不忍心增其煩惱。
也未必---意識到增添苦惱,只好吞吐,支吾其辭。
說不清---怕負責任的含混之辭。
具有進步的思想扔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卻軟弱無能,沒有改良的辦法.
六.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六。
2.自選角度,寫一則讀書筆記。
七、作業(yè)反聵及校正。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二十一
語文課標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與說普通話相結合,為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除了讓學生學會dtnl四個聲母,能讀準音,認清形;學習dt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我還加了一條,培養(yǎng)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年齡特點,重點抓學生的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dtnl教學反思。
在教學dtnl時,我努力選擇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樂于被學生接受的學習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誘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飽滿熱情。
游戲是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源泉,本課的設計由摘蘋果游戲開始,然后用編順口溜的方式進行本課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雖然在課堂中,有的學生有時的表現(xiàn)不盡人意,如紀律性較差,上課隨便說話,讀書寫字姿勢不正確等,但目前的課堂在我看來只能盡力而為,從實際看,在學生眼里,沒有紀律概念,個別學生在課堂上走神,甚至我走到他面前他都不知道,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也未見效。當然,這與方式方法關系甚大,怎樣想方設法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是我這一階段習慣培養(yǎng)的重點,因為我認為拼音學習就是一個從模仿到掌握方法的過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充分運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樂中求知,以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二十二
教學目標:
1、學會復韻母aoouiu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oouiu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
3、認訓8個生字,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句子,會讀兒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準aoouiu的音,認清字形,會正確書寫。
難點:學習聲母與aoouiu拼成的音節(jié)。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36課時)。
一、看圖說話,認讀正音。
1、談話:我國將承辦全世界盛大的體育盛會是什么會?(奧運會)。
“奧運”的“奧”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一位朋友“ao”的讀音,誰想來試試?(指名讀,開火車讀。)。
2、指導學生讀音。
(1)范讀,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口形。
(2)發(fā)ao時,先發(fā)a,接著舌頭漸漸抬高,口形收攏、變圓,發(fā)了近似u的音,要輕短。
(3)同桌互相聽讀,發(fā)音,教師檢查。
(4)練習讀ao的四聲。
3、引導學生記形:
(1)提問:誰有好辦法記住復韻母ao?
(2)順口溜:奧運盛會北京開,左a右oaoaoao。
4、引導學生拼讀:
(1)ao很喜歡交朋友。瞧,它和誰交上了朋友?(zao)。
(2)自由練讀:saoshao。
(3)請同學們給這些音節(jié)來組組詞。(掃、少)。
二、積累經驗,學習ou。
1、講述:剛才大家認識了ao,現(xiàn)在老師再寫出一個復韻母,看誰認識它。(出示ou)。
2、提問:說說你是怎么認識它的?
3、講述:我們就用學過的方法來認識ou吧,同樣的,先發(fā)o,接著嘴唇漸漸收攏,發(fā)u的音,o念得長而響,u念得輕、短。
4、讓學生同桌練讀、發(fā)音。互相糾正錯誤。
5、請學生練習ou的四聲。(打亂抽讀。)。
6、出示“藕”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它與ou的關系。(三聲)。
7、那我們編個順口溜來記住ou:蓮藕白白,我最愛,先o再uououou。
8、出示louzouzhou,誰來讀一讀?(提醒:大家可得把z和zh認清楚了,不然這兩個老朋友可不高興了,跟我讀一讀。)。
9、提問:誰來給這幾個音節(jié)組組詞呢?
三、輕松活潑,認記iu。
1、講述:在奧運會上,有一個比賽項目在水里,是什么?
2、表揚學生:同學們真厲害,出示“iu”,這是啥?哪位同學來當當小老師?(從i到u讀,讀iu)。
3、真棒!請小老師來教讀,好嗎?(練讀四聲)。
4、提問:誰有好辦法記住iu呢?(區(qū)分iuui)。
5、請學生注意:不管是iu,還是ui,他們的調號都標在后。(iu并列標在后)。
6、自由拼讀iu與聲母組成的音節(jié)。并組詞。
四、練習書寫,鞏固aoouiu。
1、講述:在四線三格中范寫aoouiu,提示:它們的帽子應在誰頭上呢?
2、學習規(guī)則:a母出現(xiàn)別放過,沒有a母找oe,iu并列標在后。
3、讓學生在拼音格里書寫音節(jié)。
第二課時(總第37課時)。
一、設置環(huán)境,愉快導入。
1、我拍了一些動物園的鏡頭,大家想看嗎?
但我有一個條件,出示一只動物圖片,就請一名同學拼出它的音節(jié),可以嗎?
2、學生拼讀音節(jié):(老虎、猴子、海鷗)。
二、拼讀音節(jié),鞏固練習。
1、提問:你們看,老師在做什么動作?(搖)出示yao。
2、提問:誰來說說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口訣,練習拼讀。
3、提問:誰能用這幾個音節(jié)來說詞語?
三、學習兒歌,自主識字。
1、領讀兒歌。
2、請學生讀兒歌,畫出帶aoouiu的音節(jié),多讀幾遍。
3、指名讀兒歌。在這首兒歌里,有一個今天要認識的生字,誰最能干,能能把它找出來?(一個人讀,其他從找“好”)。
4、出示“好”:你怎么記住它呢?
5、引導學生用“好”組詞,說句子。
6、讀兒歌,
7、請大家注意了,下面我們要到動物園去看小動物了?出示書上圖,問:這些小動物是誰?它們在做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小貓、小狗、小馬、小牛、吃魚、吃肉、吃草)。
8、讓學生打開書,自讀句子,畫出帶aieiuiaoouiu的音節(jié),劃了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9、請學生開火車讀生字卡片。指名讀句子,同桌,全班交流讀。
四、靈活運用。
1、看誰最聰明!能從今天的生字里先幾個字組成句子(出示:牛、吃、魚、草、小、愛)。
2、提問:大家知道得真多!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愛吃什么,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一
1.誦讀課文,熟悉內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嚴謹?shù)慕Y構。
2.理解“錯過”產生的原因,體會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關鍵、最美好的機會。
3.品味本文鮮明、生動、含蓄的語言,學會辯證地對待人生中的“錯過”,獲取人生的體驗。
學習本文清晰的思路,嚴謹?shù)慕Y構,學會辯證地對待人生中的“錯過”。
學生有“錯過”的經歷,但缺乏對“錯過”的深刻體驗。
一課時。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二
《漢語拼音方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拼音方案?!稘h語拼音方案》采用了26個拉丁字母,由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隔音符號五個部分組成,是推廣普通話和學習漢字的重要工具。
制訂《漢語拼音方案》遵循了三個原則:1.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2.拼音方法音素化。3.采用拉丁字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guī)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并用于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BR> 《漢語拼音方案》是在明末以后漢語拼音研究的基礎上產生的。在《漢語拼音方案》之前的300多年間,有過各種各樣的拼音方案:
最早研究漢語拼音的是意大利人利馬竇,他是天主教耶穌會的傳教士,在16(明萬歷三十三年)出版了《西字奇跡》一書。后來人們從這本書的文章里整理出了他的拼音方案。這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字母拼寫漢語的嘗試。此后,法國人金尼閣(也是傳教士)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資》,這本書里的拼音方案是利馬竇方案的修訂版。
19世紀末中國人自己開始研究漢語拼音。1892年福建人盧戇章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階》,這本書里的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創(chuàng)制的第一個拼音方案。此后,不斷有人擬定各自的拼音方案。
1913在北京召開了“讀音統(tǒng)一會”,這次會議上通過了“注音字母”,19,當時的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注音字母”是漢字筆畫式的。
1928年大學院院長蔡元培正式公布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國語羅馬字”完全采用了26個拉丁字母。
1931年在蘇聯(lián)海參崴舉行的“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產生了“拉丁化新文字”。又稱“北方話拉丁化新文字”,簡稱“北拉”。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準公布了《漢語拼音方案》。
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將《漢語拼音方案》作為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的國際標準。新加坡、馬來西亞政府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本國華語的拼音方案。英文等羅馬字母文字中吸收了用漢語拼音拼寫的中國人名、地名及其他專有名詞,英、美等國出版的權威工具書中大量收錄這類詞語,英、德等多個國家出版的地圖中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地名,美國國會圖書館和歐洲一些國家的`圖書館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中文圖書目錄。
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拼寫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
《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確定了到的工作目標明確指出要使“漢語拼音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三
2.師生討論文章的結構,明確并板書: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3.速讀課文,思考劃分層次,交流明確:
引論:1--2段。
本論:3--6段。
結論:7--15段。
4.提問: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板書內容)。
5.學生討論后回答。(可以借助原文中相關語句)。
6.文中運用的論證方法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先回顧學過的論證方法,后組織學生討論明確)。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四
教材分析: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1單元《顯微鏡下的世界》中的第3課。教材選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發(fā)霉的饅頭”作為探究材料,意在激發(fā)學生對霉的探究興趣,并以此作為探究課題,引導學生走進并了解霉菌家族。教材分為四個部分,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體現(xiàn)科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本課的學習,就要讓學生在了解了霉的基礎上,探究霉產生的條件,研究霉的產生到底于哪些因素有關系。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性格活潑,課堂氣氛活躍,底子扎實,他們都很喜歡上科學課,尤其喜歡探索科學的奧妙。在這節(jié)課中,我想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發(fā)霉的`饅頭進行觀察,加深學習認識,加深印象,對以往的知識進行鞏固。他們習慣于多討論、多動手,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設計有控制變量的探究性實驗,研究物體發(fā)霉的條件;
2、能夠用圖和文字表示顯微鏡下霉菌的特點。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霉菌是一種真菌,是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一種微生物;
2、知道食物和物品發(fā)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發(fā)霉的方法;
3、會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上的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人類對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在探究活動中體驗與人合作與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憑借已有的經驗對霉菌產生的條件進行假設,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然后在課外做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能夠設計對比實驗,探究物體發(fā)霉的基本條件。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五
(學生應答出,圖上畫的是一只母雞,我認為這個字母讀j。)。
學生領讀。
集體學讀(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特別是那些齒音強的學生易讀錯。)。
2.字母j與圖有什么關系?應當怎樣記呢?
(學生應答出,母雞和它頭上的小蝴蝶合起來很像字母j。)。
教兒歌:母雞捉蟲jjj。
3.看書上的拼音格,應當怎樣來寫j呢?
(先說占哪個格,再說筆順。)。
教師板書:j。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復習漢語拼音字母表,分類鞏固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
2、區(qū)分形近字母,鞏固字母的音和形。
3、練習書寫音節(jié)教學重難點:觀察發(fā)現(xiàn)聲母韻母的外形和讀音的不同,區(qū)分字母讀音和書寫。
教學過程:
一、介紹樂園。
激發(fā)興趣語文樂園是大家學習的一個快樂站,在這個地方,它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趣的活動和練習,幫助大家鞏固學過的`知識,并發(fā)現(xiàn)探索新的有趣的奧秘。今天樂園里有許多的挑戰(zhàn)和游戲等著我們一展身手,來試試吧!
二、智力闖關,鞏固拼音讀一讀,認一認。
1、要求你能把所學過的字母安全的送回家嗎?
2、點學生上來做游戲,送字母回家。將字母分別送到,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三個小房子里。
3、全班交流,最后我們整齊的讀一讀吧!
探究與發(fā)現(xiàn)。
要求:你能把長得相似的字母區(qū)別開嗎?
1、大家觀察,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小組交流。
2、誰來當小老師,把自己區(qū)別的方式告訴同學。
讀一讀,描一描。
要求:讀出小動物的名字,并能正確漂亮的寫在它的下方。
1、看音節(jié)詞說動物2、示范抄寫,提示要點。
3、學生找到相應的音節(jié)詞練習書寫。
4、全班交流評析,寫得好的孩子發(fā)小蘋果。
玩游戲,找規(guī)律。
要求:看看樂樂在干什么?
1、動手動鬧:自己嘗試一下,看看你能用一根繩子擺出多少個字母,把你擺出來的字母記錄下來。
2、小組交流,看看還有那些字母能用一根繩子擺出來。
3、交流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4、拓展思考:擺其他的字母需要幾根繩子?你能不擺就知道嗎?
三、總結。
今天的語文之旅結束了,不過我們的探險還遠遠沒有結束,今后在學習中我們還會和樂樂一起接受更多的挑戰(zhàn),發(fā)現(xiàn)更多的奧秘。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七
打開課本,最吸引我的是那幅生動的情境圖。早晨,路邊的小公雞站在籬笆上向著紅日oo啼。阿姨領我到村西的池塘邊去玩。池塘里可愛的小白鵝ee叫著,好象在說:“小朋友,早上好!”生動活潑的畫面上,“oe”三個字母也出現(xiàn)在相應的位置上,一目了然。
讀音學會后,讓學生觀察字母a和阿姨的頭像,看看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樣,把音、形結合起來教學,學生比較容易記憶,學生也能較快地學會字母的書寫。
一開始學習四聲,學生可能接受較慢,教學時可以聯(lián)系下面小兔騎車圖,先讓學生弄四聲,然后給字母戴上四頂“小帽子”練讀,同時讓學生伸出食指比劃四聲,邊讀邊比劃,幾次下來,學生就能較快地區(qū)分清四聲了。
二、教法探究。
1、圖片從兒童心理角度來看,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弱,他們對于抽象的字母的學習,往往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需要借助直觀教具這一外部的刺激來集中注意力,圖片能把抽象的無意義的字母和直觀的圖象結合起來,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更容易記住字母的讀音和字形,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在上課時,教師充分利用教學掛圖和課本插圖吸引學生注意力,再通過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字形和圖片上相似的地方,把他們的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結合起來。
2、兒歌兒歌由于其瑯瑯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而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們緊緊抓住這一特點,把大量的兒歌引入課堂,使兒歌成為提高漢語拼音教學效果的一條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oe”時,教學朗讀兒歌:“嘴巴張大花花唬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BR> 3、游戲教育家洛克說過:“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一種游戲似的?!庇螒蚩梢园阉魅粺o味的漢語拼音教學變成一件學生非常喜愛的事情,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使他們快快樂樂地學,輕輕松松地記,深受學生歡迎。例如,“猜一猜”(根據(jù)口形猜字母)、變一變(用電線折成字母)、拔河比賽(易混淆的字母寫在黑板上,兩組小朋友分立兩邊讀卡片,讀對的卡片貼在該組繩上,哪邊多哪組就贏)、考一考(拿字母卡片去考別人)等。通過游戲,學生反復朗讀,加強了記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八
《稱贊》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
二、學生分析。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閱讀期待視野。
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設計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六幅插圖,初步了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復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后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圍繞角色間的對話來學習。理解什么是稱贊?誰對誰的稱贊?為什么要稱贊?
4、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什么是稱贊?
課文中誰稱贊誰?
因為什么而稱贊?
稱贊的結果怎樣?
2、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讓我們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
2、再讀課文。
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3、小組內自習生字,游戲你指我讀。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讀的怎么樣?老師來考考你們。
出示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指名匯報。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5、把生字帶回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課文。
同學思考:聽了這個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稱贊了嗎?
2、如果你得到別人的稱贊心情會怎樣呢?
3、課文中是誰稱贊誰的事?怎樣稱贊的呢?為什么呢?
4、學習小刺猬稱贊小獾。
指名朗讀課文,
回答:他們是怎樣稱贊的?
指導朗讀。
5、學習小獾稱贊小刺猬。
小組自學匯報。
6、你喜歡小刺猬和小獾嗎?為什么?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吧!
(四)分角色表演讀。
小組練習,指名匯報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表演讀,然后在向大家匯報。】。
(五)寫字指導。
學習本課中的采、背。
指名認讀,組詞。
師范寫,學生寫仿。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九
1、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的奠基人。
魯迅的小說集有《吶喊》、《彷徨》。《吶喊》收入1918~1922年間所寫的14篇作品,保留著“五四”前后奮起呼喊的時代特色,我們在初中階段所學過的《故鄉(xiāng)》、《社戲》、《孔乙己》以及今后我們將要學到的《藥》、《阿q正傳》等都選自《吶喊》?!夺葆濉肥杖?924~1925年所寫的《祝?!贰ⅰ对诰茦巧稀?、《傷逝》、《離婚》等共11篇小說,反映了魯迅在代中期的思想苦悶,表現(xiàn)了他不斷探索真理、尋找出路的可貴精神?!蹲8!肥俏覀冊谥袑W階段所學魯迅小說中唯一一篇選自《彷徨》的。
魯迅的小說具有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他學習西方小說結構經濟、靈便、多樣的優(yōu)點,打破中國傳統(tǒng)的章回小說單一的形式,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新形態(tài)。魯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學大家,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藝術殿堂塑造了第一批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閏土、祥林嫂、呂緯甫、子君、孔乙己、四銘等。
小說集吶喊野草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雜文集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而已集二心集。
墳熱風。
2、關于《祝?!贰?BR> 《祝?!穼懹?924年,反映的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農村婦女的悲慘命運。
19的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并沒有從根本上摧毀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所以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壓迫之下,依然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政權還是掌握在地主階級和官僚買辦的手里。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向來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繩索,而農村的勞動婦女所受的壓迫最深,痛苦最大。她們不僅沒有地位,而且沒有人身自由;如果是再嫁寡婦,就更受人歧視,甚至連勞動和生活的權利也被剝奪了。
《祝?!吠ㄟ^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反映出舊社會中千千萬萬勞動婦女共同的悲慘命運:肉體遭受壓榨、蹂躪,精神也受到摧殘和毒害。
魯迅通過祥林嫂的故事所顯示出的摧殘和殺害勞動人民的有形和無形的刀子,有些也正屬于魯迅所要探索和要改造的“國民性”,其實所謂“國民性”正是長期封建統(tǒng)治造成的。作者懷著對勞動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吃人的社會制度和舊禮教的罪惡,以喚醒人們來“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魯迅全集》第一卷《燈下漫筆》)。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
(提示:“錯過”能否避免呢?你能從文中找出理由嗎?既然不能避免,我們當然只能“習慣”它,“錯過”的存在,有什么意義或價值?)。
2.找出文中富含哲理的語句,誦讀品味。
(此題開放性較強,只要學生能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即可)。
如:第14段的比喻句。
明確:“窗外的美景、奇景”比喻的是人生中的一些小的“過錯”;“預定的到站”比喻的是人生中最關鍵、最美好的追求。
反復誦讀找出的語句,進一步領會本文中心。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一
《稱贊》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fā)自內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
二、學生分析。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閱讀期待視野。
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設計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六幅插圖,初步了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復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后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圍繞角色間的對話來學習。理解什么是稱贊?誰對誰的稱贊?為什么要稱贊?
4、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什么是稱贊?
課文中誰稱贊誰?
因為什么而稱贊?
稱贊的結果怎樣?
2、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讓我們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
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3、小組內自習生字,游戲你指我讀。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讀的怎么樣?老師來考考你們。
出示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指名匯報。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5、把生字帶回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課文。
同學思考:聽了這個故事后,你知道什么是稱贊了嗎?
2、如果你得到別人的稱贊心情會怎樣呢?
3、課文中是誰稱贊誰的事?怎樣稱贊的呢?為什么呢?
4、學習小刺猬稱贊小獾。
指名朗讀課文,
回答:他們是怎樣稱贊的?
指導朗讀。
5、學習小獾稱贊小刺猬。
小組自學匯報。
6、你喜歡小刺猬和小獾嗎?為什么?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吧!
(四)分角色表演讀。
小組練習,指名匯報表演。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掌握本單元詞語:會讀、會寫、會用。
2、熟讀并背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和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3、讀“趣味語文”,領悟標點符號的妙用。
教學重點:
掌握本單元詞語:會讀、會寫、會用。
教學難點:
理解“日積月累”中的'古詩。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學習“詞語盤點”
1、讀。
2、糾正易錯字。
3、詞語運用。
三、學習“日積月累”
1、簡介古代作者。
2、初讀古詩,與同桌互讀,糾正讀錯的音,互相說意思。
3、師點撥。兩首詩各寫了什么節(jié)日?描寫了哪些節(jié)日風俗?
4、指導學生背誦。
5、你還知道哪些寫節(jié)日的詩?
四、學習“趣味語文”
1、默讀“趣味語文”兩遍,想一想,再說說有趣在哪里,然后說說自己的體會。
2、你還知道哪些與標點有關的故事?
3、拓展。
五、作業(yè)。
1、詞語盤點抄一聽一。
2、日積月累背誦默寫。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三
1、使學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2、掌握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算理,會正確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商中間有0的一種情況;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確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教,學設計個性化設計及反思。
一、學前準備。
1、口算練習(出示卡片)。
2、說出每個數(shù)中的0表示的數(shù)值。
(1)板書:39。
請說出3和9各表示的意義。
(2)板書:0。
請學生說出0表示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23頁例5。
(1)提問:哪個數(shù)和5相乘得0。
(2)列式計算:0÷5=0。
(3)理解0÷5為什么等于0。
(4)結合算理說一說,0÷20÷8各得多少。
(5)總結: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2、學習教材第23頁例6中的(1)題。
(2)板書:208÷2。
(3)學生獨立完成筆算。
(4)展示學生筆算過程。
(5)觀察思考:為什么2除到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0時,商的十位上得0呢?
(6)觀察學生的筆算,講清算理。
(7)自主回顧筆算過程。
(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為什么要寫0。
3、學習例6中的(2)題。
(1)板書:216÷2。
(2)探究筆算方法。
筆算時,先用2去除被除數(shù)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夠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減去0還得1,最后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1與個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個位上寫8。
(3)指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計算。
(1)獨立完成。
(2)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做題情況。
(3)對學生計算中的錯誤,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
(4)了解學生是怎樣驗算的。
2、病題門診。
(1)出示題。
(2)理順思維,觀察發(fā)現(xiàn)。
(3)說一說,這道題錯在什么地方。
(4)指明學生板書并口述怎樣改正。
(5)說一說,做題時要注意些什么。
四、思維訓練。
筆算:
(1)嘗試計算。
(2)質疑。問:為什么商中間要寫兩個0?(商中間應該商幾個0,就寫幾個0,不能只寫一個0)。
五、板書設計。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四
1、有感情朗讀詩歌,學習詩歌借助具體意象表現(xiàn)抽象感情的方法。
2、發(fā)揮想像和聯(lián)想,體會詩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環(huán)境下思鄉(xiāng)愛國的深厚情感。
3、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崇高情感。
重點:有感情朗讀詩歌,體會詩人情感。
難點:通過聯(lián)想想像,進入詩歌意境。
(一)渲染氣氛。
欣賞歌曲騰格爾的《鄉(xiāng)愁》誰來說說聽了這首歌的感受?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揮不走的鄉(xiāng)愁,牽動著多少游子的心!多少年來,由于歷史的原因,臺灣人民與大陸兩地相隔,飽受相思之苦,因而對鄉(xiāng)愁有著其他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深刻理解,其鄉(xiāng)愁詩也異彩紛呈。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xiāng)愁》。
(二)預習展示。
1、我會讀:生朗讀《鄉(xiāng)愁》(生正音評價朗讀優(yōu)缺點)。
2、思考:
(思鄉(xiāng)之情)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故國暫不能還,作者便滋生了寶馬香車也載不動的鄉(xiāng)愁。
3、請大家?guī)е鴿饬业乃监l(xiāng)之情再讀讀這首詩歌。
4、想進步的更快嗎?老師給大家找一個pk的對象(放錄音)。
5、生挑戰(zhàn)讀。
(三)合作探究。
1、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鄉(xiāng)愁本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詩中作者用什么事物來形象表現(xiàn)它的?(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2、詩是精當含蓄的藝術,我們不能僅停留在這四項事物上,應該通過這些形象的事物來想像在什么時間、在哪里、何人在干什么,他又能想到什么。
請大家依據(jù)自己的理解任選一小節(jié)詩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
3、悟感情:作者借這些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郵票(小)—母子情船票(窄)—夫妻情。
墳墓(矮)—生死別海峽(淺)—家國戀。
師相機補充: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去臺灣,當時僅21歲,再還鄉(xiāng)時已64歲。正如他自己所說:“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fā),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余光中60年代就創(chuàng)作了不少鄉(xiāng)愁詩,是臺灣的鄉(xiāng)愁詩人。70年代初創(chuàng)作《鄉(xiāng)愁》,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時,他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20分鐘便寫出了本文。他還說:“20分鐘寫出的是20年的思鄉(xiāng)之情”。
(齊讀全文,體會詩人蘊蓄了20年的思鄉(xiāng)之情)。
(四)、鞏固拓展。
1、“游子思鄉(xiāng)”是中國詩歌一個永恒的話題,大家還能知道哪些寫鄉(xiāng)愁的詩、詞、曲。
2、許多東西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勾起我們的思鄉(xiāng)戀土之情。請以“鄉(xiāng)愁是xx?!狈聦懢渥?。
(五)、布置作業(yè)。
任選一個角度或物象(如:季節(jié)、色彩、情緒、校園)寫一首詩。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zhchshr四個聲母和zhichishiri四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及其四聲,認準字形,讀音準確。
2、學會聲母zhchshr與單韻母aeu的拼音。
3、能正確地直呼音節(jié),要求發(fā)音正確,聲調準確,聲音響亮。
4、能準確地書寫本課所學的四個聲母。
教學重難點:
重點:zhchshr的發(fā)音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發(fā)音、認字。
難點:zhchshr的發(fā)音。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27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1、導入:咱們在拼音王國遨游,認識了不少拼音朋友,瞧,他們正想出來和你們一起玩呢!
2、出示相關字母卡片,請學生認讀。
3、大家讀得很認真,可拼音娃娃都忘記回家的路了,怎么辦呢?(復習書寫)。
4、揭示課題。
二、觀察圖畫,比較學習。
1、板書:zhzhi。誰能看出圖上媽媽的動作并讀出字母的音。
2、講述:前一個是聲母zh,后一個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3、示范讀(翹舌)讓學生跟讀。
4、檢查學生發(fā)音情況,請小老師教讀。
6、我們前面學習了zicisi,同樣zhi和它們一樣,可以直接給字注音,誰來讀讀它的四聲。
7、引導學生學習ch和chi,sh和shi方法基本和zh和zhi相同。
8、出示一幅圖,學習r和ri,太陽也叫“日”,范讀rri。
9、提問:怎樣記住r呢?
10、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那快讀讀這四組拼音吧。(抽讀、開火車讀)。
三、指導書寫,評比展示。
1、提示:zhchsh是兩個字母組成的,寫的時候應該怎樣注意什么呢?
2、范寫。
3、請同學們也寫寫吧。展示。
第二課時(總第28課時)。
一、比賽拼讀,鞏固記憶。
1、請學生聽發(fā)音,聽是什么音。(聲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分平、翹舌,區(qū)分平、翹舌)。
2、出示一組詞,看誰讀得又快又準。(十四、柿子、四十、尺子、日子、值日)。
3、表揚學生:學得可真棒呀!再來考考你們,聲母zhchshr喜歡和誰做朋友呀?
4、提問:那誰來讀一讀?
5、請學生自由練習。
6、開展拼讀比賽。
二、自主學習,認讀字詞。
1、看圖,說說圖上畫的什么,圖上的人在干什么?
2、請學生拼讀音節(jié)詞,注意看清聲母和聲調,讀準字音。(練習拼讀音節(jié)詞)。
3、請學生讀、認字。
4、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
5、指導學生練讀。
6、讓學生用“讀、騎、車、活”口頭組詞,看誰說得多。
7、開火車組詞,一個人說一個詞,不重復,看哪列火車最長。
第三課時(總第29課時)。
一、復習。
1、復習聲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卡片抽讀。
2、復習聲母與韻母的拼讀,復習插圖中字詞音節(jié)。
二、自由拼讀,學習兒歌。
1、指導學生拼讀紅色音節(jié):
2、找找還有哪些音節(jié)自己會拼,看誰拼得多。
3、指導學生讀兒歌。(在老師的指導下試讀兒歌,小老師領讀,男、女生比賽讀。)。
4、提問:誰知道“臺灣”在哪兒?如果臺灣的小朋友來到我們學校,你想和他們說什么?
三、指導學生作業(yè)。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六
1、自學尋找資料,了解袁宏道的文學主張在文章中的運用和體現(xiàn)。
2、通過學做小老師編寫教案、組織課堂,積累文言詞匯,學會描寫景物的方法。
3、體味袁宏道在文中體現(xiàn)的賞春、樂春的美好情感。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探究的精神。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七
這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述了生活拮據(jù)的父親,中彩那天神情低沉,為獎品的歸屬傷腦筋,最終把獎品一輛夢寐以求的奔馳車交還給同事,課文表現(xiàn)了父親誠實有信的高尚品德。
作者通過簡潔、質樸的語言,敘述了父親的矛盾心理。抓住這一矛盾作為整堂課的教學突破口,可以引導學生從通過品讀文中的一些關鍵語句,深入探究,解決疑問,從而體會文章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人物誠信的可貴品質。
設計理念。
平時教學我們注重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四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感悟能力,故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能通過閱讀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真切的體會到誠信比財富更重要這一人生哲理。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維持、財富、精湛、器重、屬于、百貨、情形、道德、號碼、橡皮、撥電話、悶悶不樂、迷惑不解”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并能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說說體會。
3、體會敘事條理清楚,首尾照應的表達方式,能復述課文,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深刻認識父親的誠信品質。
2、理解母親說的兩句話。
教學準備。
1、學生自己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生活的現(xiàn)狀。
2、收集有關贊美誠實、信用等方面的名言或諺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檢查預習情況;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導朗讀)。
一、導入新課:
1、世界上有比金錢財富更珍貴的東西嗎?講一個簡短生動的故事。
2、我們可以從今天要學的課文《中彩那天》中去尋找答案。板書課題。
3、讀課題,讀準“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設計意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疑問去文中找答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1、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生字詞學習情況。
讀自己畫出的生字詞,說說通過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提出自學后還不能理解的詞語。
3、默讀課文,按事情的發(fā)生、經過、結果,結合課文中敘述的故事列出提綱,準備復述故事內容。
4、自學反饋。
(1)解答疑難,提示生字詞學習的難點。
(2)理解事情發(fā)生發(fā)展變化的過程,為復述做準備。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預習、自學,通過自己解決不理解的字詞,加上老師引導怎樣解決重點疑難問題,使學生熟悉并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思考:父親中彩后,“我”的心情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2、各自試著把這種感情變化用朗讀恰當?shù)谋磉_出來。
3、指導試讀,評價、點撥。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老師又提出了朗讀要求并加以指導、點撥。)。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八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清脈絡,理解倒敘手法的作用,‘教案’祝福優(yōu)秀教案。
(2)體會環(huán)境描寫、肖像描寫等對于塑造人物、深化主題的作用。
一、導語激趣。
有人說祥林嫂是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里死了丈夫,接著而她在春天里死了兒子,最后她又在春節(jié)的祝福聲中死在寒冷的雪地里。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小說《祝福》,看一看魯迅先生是怎樣演繹了這個發(fā)生在春天里的人間慘劇。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先小組談論,后全班交流。
情節(jié)內容。
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敘開端祥林嫂來到魯鎮(zhèn)。
發(fā)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zhèn)。
尾聲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
《祝福》的結構是以祥林嫂的悲慘遭遇為主體安排的。開頭的“序幕”,交代了悲劇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環(huán)境。接著用倒敘的方法,先寫祥林嫂的悲劇結局,把祝福景象與祥林嫂的死連在一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后,對悲劇的主體部分,即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最后,仍以祝福情景作為尾聲,深化故事的主題。
倒敘的作用:造成懸念,引人入勝;造成悲劇氣氛,奠定悲涼基調;突出祥林嫂與魯四老爺?shù)拿軟_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題。
(九曲黃河,東流入海,只有具體考察每段河身迂回曲折的流程之后,才能對黃河入海的全程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在閱讀活動中,要把握文章的有機整體,也必須對文章的有機結構作深入剖析,細心發(fā)現(xiàn)各部分之間與整體的內在聯(lián)系才行。在把握了整體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的思想意義,也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在藝術上作出準確判斷,因為與整體的關系,對整體的作用,是解析評價各個局部的藝術價值的主要標準。整體感知部分的設計是不可或缺的。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對提高鑒賞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專題品析,合作鑒賞。
鑒賞角度: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環(huán)境描寫以及其他描寫人物的方法。任選一個角度,可以化大為小深入研究。如“形象”這一角度,可以把視點集中于“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上。
分組討論,確定本組鑒賞專題,合作探究品鑒。15分鐘后小組長將整理有序的發(fā)現(xiàn)和大家交流。交流過程中,本小組的成員可以補充論證,其他小組也可以質疑或補充。
1、人物姓名鑒賞。
祥林嫂:
(1)、沒有自己的名字,隨從丈夫叫了祥林嫂。說明她沒有人生自主權。也說明那個社會“男尊女卑”現(xiàn)象的嚴重性。
(2)、祥林嫂“不祥”,命運多舛,數(shù)遭閔兇,她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祥林嫂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她的悲憫與同情。
魯四老爺:
(1)、他與魯鎮(zhèn)同姓,又被稱為“老爺”,說明他是地方權威人物、最高統(tǒng)治者,掌控魯鎮(zhèn)。他的理學老監(jiān)生的身份,更暗示了魯鎮(zhèn)沉浸在他禮教陰霾的籠罩之中。
(2)、他書房里的對聯(lián)寫作“事理通達心氣平和”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因為他一見祥林嫂就“皺眉”的態(tài)度與他“可惡”“不干不凈”“謬種”的語言都鮮明地表現(xiàn)出他的事理不“通”更不“達”、他的心氣不“平”、更不“和”。而另一聯(lián)已經脫落,說明他的附庸風雅。那脫落的一聯(lián)是“品節(jié)詳明德性堅定”,可以暗示他是個不明品節(jié)、無品缺德的人。
魯四老爺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他的嘲諷與憎恨。
柳媽:
(1)、柳,“無心插柳柳成蔭”,柳媽對祥林嫂的.精神戕害,是由于她對迷信的執(zhí)著造成的,是因善而害人,她的無知的善良建議,使得祥林嫂最后一個精神堡壘被粉碎,教案《‘教案’祝福優(yōu)秀教案》。
(2)、柳,生命力及強,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長。暗示封建迷信思想及易生長、傳播、普及,當時的社會迷信面及廣。
柳媽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民眾愚昧無知的批判。
賀老六:
(1)、俗話說“六六大順”,而他賀老六是大不順?;ㄥX娶來的是寡婦,婚姻不順;死于傷寒,壽命不順;兒子夭折,家門不順。
(2)、賀,有慶賀、慶祝之意。而賀老六的人生最終一無所有。大伯,即他的長兄,不慈不仁,又收了他“自家的”房子,趕走了祥林嫂。賀老六無喜可賀,有悲可哀。
賀老六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祥林嫂的婆婆:
(1)、衛(wèi)家山人。只衛(wèi)護自己的家,是個專橫貪婪的封建家長?!八龖陱娜?,說話也能干,寒暄之后,就賠罪,說她特來叫她的兒媳回家去,因為開春事務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夠”,堂而皇之地全部收取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錢,并且“又取了衣服”。為了獲得更多的彩禮,她又“好打算”,把祥林嫂當作奇貨賣給了深山野奧里的賀老六,得了八十千錢。這就是她的從容和能干!
(2)、她沒有具體的名字,說明這種專橫貪婪之徒遠不是個別現(xiàn)象,這種利用宗法家族權威無所不為的封建家長比比皆是,有一個廣大的群體。
小結:小說《祝福》人物形象的命名有著特別的含義,或寄寓美(祥林嫂、賀老六)的毀滅于其中,或寄寓諷刺(魯四老爺、柳媽)于其里,作者的憐憫與憎惡,無奈與悲憤隱于人物姓名的深處。
2、爆竹聲聲話祝福--環(huán)境描寫。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zhèn)“祝?!钡奶囟ōh(huán)境里,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xiàn)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huán)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第一次是描寫鎮(zhèn)上各家準備“祝?!钡那榫?,顯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農村的狀況: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tǒng)治依舊,揭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表現(xiàn)出強烈的宗法思想和禮教淫威對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第三次實際結尾通過“我”的感受來描寫。祥林嫂的慘死與“天地圣眾預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钡臍夥招纬甚r明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吃人本質的揭露,首尾呼應,結構完善。小說始于祝福,終于祝福,中間又再一次寫到魯四老爺家的祝福。情節(jié)的發(fā)展與祝福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封建禮教正是通過祝福這樣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殘,以致于殺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時又正是魯鎮(zhèn)家家祝福之時。祝福的熱鬧正反襯了祥林嫂臨終的孤寂凄涼。以“祝福為題更能揭露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對勞動婦女的精神摧殘,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3、畫眼睛的藝術--祥林嫂的肖像描寫。
眼睛是心之窗。課文對祥林嫂進行了三次肖像描寫,描寫的重點是眼睛。通過她的眼睛,我們可以知道,她原本是勤勞善良,安分耐勞的,她飽受生活的慘重打擊后,在人們對于她的苦難的鑒賞、恐嚇、威逼之下,精神完全崩潰,極度悲哀與麻木。最后變成”眼睛間或一輪“的”活物“,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下,一步步被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4、祥林嫂死亡之迷--殺害祥林嫂的兇手偵破。
祥林嫂的婆婆、魯四老爺、賀家大伯、柳媽和魯鎮(zhèn)的人,都有罪責。生活在祥林嫂身邊的人們,誰也無意逼死祥林嫂,但確實是這些人把祥林嫂逼上了絕路。中國人世代奉行”三綱五?!啊ⅰ比龔乃牡隆暗确饨ǘY教,它毒害了所有的人,而就是這些人,又在不自覺的害別人,他們不約而同得織成了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吞噬著祥林嫂一類善良的、不幸的弱者。丁玲碩果這樣的話:”祥林嫂是非死不幸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里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八裕榱稚┑谋瘎∈且粋€社會悲劇,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源就是封建禮教。封建禮教是殺害祥林嫂的元兇。
(文章的意蘊,是貫注在文章生命機體的精神能量,是作家對人生、對生活、對社會、對自然獨特的審美發(fā)現(xiàn)和認識,是具有美學價值的思想和智慧的閃光。在教學活動中,怎樣才能深入體會文章中的思想和藝術個性呢?葉圣陶先生給我們作出了回答。葉老把語文閱讀活動中對課文的鑒賞(審美實踐)比作采礦,”你不動手,自然一無所得,只要你動起手來,隨時會發(fā)現(xiàn)一些晶瑩的寶石“。這部分的設計在于把課堂真正還個學生,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自己選擇專題,主動去發(fā)現(xiàn),去研究,在自主閱讀與小組合作中不斷生成新發(fā)現(xiàn)與新見解。)。
四、拓展延伸。
1、經典具有永久的可開掘力?!蹲8!分械乃囆g焦點很多,請同學們”放出眼光“、”運用腦髓“課后自己確立專題去閱讀,去發(fā)現(xiàn),自主研究并寫出閱讀體悟。
2、根據(jù)《祝?!返膬热?,為祥林嫂寫一篇小傳。
(提倡個性化的閱讀。努力擺脫從眾的思維惰性,啟發(fā)學生”不要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要站在書本之上,開拓嶄新的個性視角,勤于探索,敏于發(fā)現(xiàn),言人所不能言。這一設計對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大有好處。)。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十九
教學目的:
1、強學生對連加連減應用題的理解。
2、學生掌握連加連減的式計算。
3、讓學生明白互助友愛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應用題的`多種解。
2、加連減式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常規(guī)練習。
9+3+48+6+93+2+7。
10-8-213-2-719-6-5。
二、教學連加。
出示主題圖和表格。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
283423。
問:你看到了什么?
從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數(shù)量?(三個條件)。
你能提什么問題?
(教師板書出學生的各種問題,并選擇:一共摘了多少個?)。
問:你能列式嗎?
這個算式我們又叫什么算式?(板書連加)。
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進行計算!學生板演。
三、教學連減。
1、學生看圖,口編應用題。
有85個西瓜,李明運走26個,我運走40個,還剩幾個?
學生解答,并板演。
四、鞏固練習。
口算:7+59+2072-6-40。
教學反思:
練習課。
教學內容: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練習。
教學目的:
加強學生所學的連加、連減以及加減混合運算,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
教學重難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1、口算下面各題。
56-3+981-7-7074+6-80。
教師念題目,學生以搶答形式回答。
2、+8-20。
39()()。
56()()。
18()()。
學生在草稿本上計算,指名板書,集體訂正。
25()()()()。
4、筆算下面各題。
5、
245115。
213039。
49936。
計算每一橫行、每一豎行每一斜行三個數(shù)的和。
6、小明要練75個字,他還剩下37個字,他已經寫了多少個字?
7、外圈哪個數(shù)減里圈哪個數(shù),得數(shù)是62?
學生獨立思考,寫在草稿本上,比一比誰找得多。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二十
1.識記a.關于《彷徨》b.“煙靄”等詞語。
2.理解.分析。
a.理解小說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
b.根據(jù)人物描寫和情節(jié)把握人物形象。
c.分析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及對主題的作用。
d.倒敘手法(復習)。
〖教學設想〗。
1.此文長達萬余字,要在課堂上讓學生通讀全文是不現(xiàn)實的,因此強調預習,以免課堂上出現(xiàn)空對空的情形。
2.由于小說所反映的社會背景,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較為陌生,所以在課堂開始時有必要讓學生聯(lián)系歷史知識弄清。
3.文章較長,知識點多,要學的東西也多,容易雜亂,擬從三個方面實施教學。
a.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
b.人物性格形象。
c.小說的主題,人物形象的意義。
5.三課時。
〖教學過程〗。
布置預習。
1.查找相關資料,了解1924年前后中國社會的狀況。
2.讀2-3遍課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列表回顧中學課本中所涉及的魯迅的作品.文集.體裁。
2.關于彷徨及祝福的創(chuàng)作背景。
a.魯迅此時的思想狀況:由吶喊而彷徨。
b.1924年前后的歷史。
辛亥革命1911五四運動1919。
二.整體感知,梳理情節(jié)。
1.這篇小說所寫的人物有幾個,請大致給他們分類。
2.小說采用什么記敘順序。
3.以什么為線索。
5.給你感受最深之處是?說一點理由。
6.列出情節(jié)提綱。
明確:
1祥林嫂。
魯四老爺.四嬸.祥林嫂的婆婆.
柳媽。
我
不需很精確,旨在訓練學生理清人物關系的能力。
2.倒敘3.我的見聞感。
4.四十上下--二十六七--十四年左右。
魯鎮(zhèn)衛(wèi)家山賀家墺。
濃縮在舊歷的年底的魯鎮(zhèn)由此輻射。
短篇小說的時空安排。
6.見板書。
三.通過人物描寫分析人物命運與性格。
小說通過塑造祥林嫂這個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那么她有怎樣的命運,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性格。
1.簡述她的主要生活經歷。
跳讀三次描寫,比較其異同,體會用肖像變化表現(xiàn)人物命運的變化和性格特征。
第一次。
臉色表黃----生活艱辛。
紅潤----青春的活力。
順著眼---善良.安分.溫順。
第二次。
兩頰消失了血色。
順著眼,眼角上逞帶些淚痕。
眼光沒有先前的那樣精神。
沒有神采的眼睛。
---人生遭受慘重打擊,內心痛苦而又難以表達。
第三次。
總結:三次肖像描寫表現(xiàn)了祥林嫂悲慘的命運。
3.是什么使她的命運如此悲慘直至死去?而她對自己的命運又采取了怎樣的態(tài)度與行為?從其態(tài)度和行為可看出其怎樣的性格特征。
四.練習。
從文中再找出一此表現(xiàn)祥林嫂的悲慘命運的細節(jié)。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文中關于祝福景象的描寫,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七、板書設計。
情節(jié)內容順序。
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突然死去倒敘。
開端初到魯鎮(zhèn)。
發(fā)展被賣改嫁。
高潮再到魯鎮(zhèn)。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
2.分析小說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討論上節(jié)課的課后練習一。
參考角度:a、沒有名字b、小十歲的丈夫c、工錢。
旨在引導學生把握文的一些容易忽視的信息。
二.小說刻畫了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作者是如何描繪的。
點拔:1)關于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
2)關于環(huán)境描寫的類型及要求。
1.文中幾處寫祝福景象,三處祝福景象的描繪目的何在?
研讀開頭一節(jié)。
a舊歷的年底最像年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但地上而且天空中也有近新年的氣息?
b.將到新年是一種怎樣的氣氛?
2.研讀第一次祝福景象的描寫。
a、此段描寫最突出的是什么,找關鍵詞。
都沒多大改變,單是老了些,一律忙,如此---如此---也如此。
女人,男人。
3.作者描寫魯四老爺?shù)臅坑惺裁刺卣鳎瑢尤缙淙?,表現(xiàn)了什么?
明確總結。
1.沉悶壓抑的氣氛。
2.封建的風俗習慣迷信根深蒂固(盡管封建制度已s終正q)。
3.保守虛偽反動。
三.研讀冬季日短一節(jié)。
1.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
2.為什么說祥林嫂是玩物?
3.如何理解則無聊生者不生------。
明確:渲染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與可惡,營造悲涼氣氛,表示我對祥林嫂的同情與憤激。
四.研讀小說的結尾。
這一結尾的作用,與文章其它部分的關系。
點拔a、在結構上b、對于中心的表達上。
明確:
a首尾呼應,使小說結構更臻完善。
五.總結性討論。
1.小說為什么題為祝福,而不是祥林嫂?
a情節(jié)發(fā)展與之有關,提供了背景。
b封建勢力通過祝福殺害祥林嫂,她死于祝福中,強烈的對比,增強悲劇性。
2.柳媽是一個怎樣的人,她是不是兇手之一。
a.奚落祥林嫂的傷痕。
b.同情她卻給她增加了痛苦。
3.我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a:我與魯四老爺。
b:我的說不清。
也許有---自以為慰藉,不忍心增其煩惱。
也未必---意識到增添苦惱,只好吞吐,支吾其辭。
說不清---怕負責任的含混之辭。
具有進步的思想扔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形象,有反封建的思想但卻軟弱無能,沒有改良的辦法.
六.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六。
2.自選角度,寫一則讀書筆記。
七、作業(yè)反聵及校正。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二十一
語文課標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與說普通話相結合,為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除了讓學生學會dtnl四個聲母,能讀準音,認清形;學習dt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jié);我還加了一條,培養(yǎng)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年齡特點,重點抓學生的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dtnl教學反思。
在教學dtnl時,我努力選擇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樂于被學生接受的學習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拼音的積極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誘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飽滿熱情。
游戲是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源泉,本課的設計由摘蘋果游戲開始,然后用編順口溜的方式進行本課教學,學生學習興趣濃厚。雖然在課堂中,有的學生有時的表現(xiàn)不盡人意,如紀律性較差,上課隨便說話,讀書寫字姿勢不正確等,但目前的課堂在我看來只能盡力而為,從實際看,在學生眼里,沒有紀律概念,個別學生在課堂上走神,甚至我走到他面前他都不知道,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也未見效。當然,這與方式方法關系甚大,怎樣想方設法讓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是我這一階段習慣培養(yǎng)的重點,因為我認為拼音學習就是一個從模仿到掌握方法的過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充分運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樂中求知,以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漢語拼音備課教案設計篇二十二
教學目標:
1、學會復韻母aoouiu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習聲母與aoouiu組成的音節(jié),能準確拼讀音節(jié)。
3、認訓8個生字,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句子,會讀兒歌。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準aoouiu的音,認清字形,會正確書寫。
難點:學習聲母與aoouiu拼成的音節(jié)。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36課時)。
一、看圖說話,認讀正音。
1、談話:我國將承辦全世界盛大的體育盛會是什么會?(奧運會)。
“奧運”的“奧”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一位朋友“ao”的讀音,誰想來試試?(指名讀,開火車讀。)。
2、指導學生讀音。
(1)范讀,指導學生注意觀察口形。
(2)發(fā)ao時,先發(fā)a,接著舌頭漸漸抬高,口形收攏、變圓,發(fā)了近似u的音,要輕短。
(3)同桌互相聽讀,發(fā)音,教師檢查。
(4)練習讀ao的四聲。
3、引導學生記形:
(1)提問:誰有好辦法記住復韻母ao?
(2)順口溜:奧運盛會北京開,左a右oaoaoao。
4、引導學生拼讀:
(1)ao很喜歡交朋友。瞧,它和誰交上了朋友?(zao)。
(2)自由練讀:saoshao。
(3)請同學們給這些音節(jié)來組組詞。(掃、少)。
二、積累經驗,學習ou。
1、講述:剛才大家認識了ao,現(xiàn)在老師再寫出一個復韻母,看誰認識它。(出示ou)。
2、提問:說說你是怎么認識它的?
3、講述:我們就用學過的方法來認識ou吧,同樣的,先發(fā)o,接著嘴唇漸漸收攏,發(fā)u的音,o念得長而響,u念得輕、短。
4、讓學生同桌練讀、發(fā)音。互相糾正錯誤。
5、請學生練習ou的四聲。(打亂抽讀。)。
6、出示“藕”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它與ou的關系。(三聲)。
7、那我們編個順口溜來記住ou:蓮藕白白,我最愛,先o再uououou。
8、出示louzouzhou,誰來讀一讀?(提醒:大家可得把z和zh認清楚了,不然這兩個老朋友可不高興了,跟我讀一讀。)。
9、提問:誰來給這幾個音節(jié)組組詞呢?
三、輕松活潑,認記iu。
1、講述:在奧運會上,有一個比賽項目在水里,是什么?
2、表揚學生:同學們真厲害,出示“iu”,這是啥?哪位同學來當當小老師?(從i到u讀,讀iu)。
3、真棒!請小老師來教讀,好嗎?(練讀四聲)。
4、提問:誰有好辦法記住iu呢?(區(qū)分iuui)。
5、請學生注意:不管是iu,還是ui,他們的調號都標在后。(iu并列標在后)。
6、自由拼讀iu與聲母組成的音節(jié)。并組詞。
四、練習書寫,鞏固aoouiu。
1、講述:在四線三格中范寫aoouiu,提示:它們的帽子應在誰頭上呢?
2、學習規(guī)則:a母出現(xiàn)別放過,沒有a母找oe,iu并列標在后。
3、讓學生在拼音格里書寫音節(jié)。
第二課時(總第37課時)。
一、設置環(huán)境,愉快導入。
1、我拍了一些動物園的鏡頭,大家想看嗎?
但我有一個條件,出示一只動物圖片,就請一名同學拼出它的音節(jié),可以嗎?
2、學生拼讀音節(jié):(老虎、猴子、海鷗)。
二、拼讀音節(jié),鞏固練習。
1、提問:你們看,老師在做什么動作?(搖)出示yao。
2、提問:誰來說說三拼音節(jié)的拼讀口訣,練習拼讀。
3、提問:誰能用這幾個音節(jié)來說詞語?
三、學習兒歌,自主識字。
1、領讀兒歌。
2、請學生讀兒歌,畫出帶aoouiu的音節(jié),多讀幾遍。
3、指名讀兒歌。在這首兒歌里,有一個今天要認識的生字,誰最能干,能能把它找出來?(一個人讀,其他從找“好”)。
4、出示“好”:你怎么記住它呢?
5、引導學生用“好”組詞,說句子。
6、讀兒歌,
7、請大家注意了,下面我們要到動物園去看小動物了?出示書上圖,問:這些小動物是誰?它們在做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小貓、小狗、小馬、小牛、吃魚、吃肉、吃草)。
8、讓學生打開書,自讀句子,畫出帶aieiuiaoouiu的音節(jié),劃了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9、請學生開火車讀生字卡片。指名讀句子,同桌,全班交流讀。
四、靈活運用。
1、看誰最聰明!能從今天的生字里先幾個字組成句子(出示:牛、吃、魚、草、小、愛)。
2、提問:大家知道得真多!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愛吃什么,說給大家聽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