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19篇)

字號:

    文學是一種表達情感與思想、展現(xiàn)人類生活與價值的藝術形式。突出重點是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jié)的關鍵,要抓住最核心的內(nèi)容。通過閱讀這些總結(jié)范文,我們可以了解不同人的總結(jié)方式和表達風格,從而拓寬自己的思路。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一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莫高窟的藝術特點,體會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自主學習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會提出問題,與他人合作確立小組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目標:
    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體會敦煌莫高窟藝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激發(fā)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抓住重點詞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
    體會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從而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一、談話導入,走進生活。
    2、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和泥塑、繪畫有關的課文《莫高窟》,同時板書課題。指出“窟”是什么意思?(教師出示幻燈片)
    意圖: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構(gòu)建已有的認識,讓陌生的莫高窟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請孩子們帶著好奇的問題自由地朗讀課文。
    2、標上自然段的序號,莫高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激發(fā)學生走進課文。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請孩子們在默讀課文,針對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問題嗎?(教師隨機板、板書)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問題。
    2、那么,你打算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
    3、我們不急于回答這些問題,先把描寫莫高窟彩塑、壁畫的內(nèi)容找出來讀一讀。
    意圖:能解決的問題師生共同當即解決,有些問題可供學生課堂選擇研究,學生就水到渠成地培養(yǎng)了學生提問的能力。這樣課堂才會學趣盎然。同時,學生為自己的問題而定學法。
    四、精讀品味,點撥提高
    1、你最想讀哪一段內(nèi)容?(教師隨機進入)
    2、品讀“彩塑”一段。
    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特見解。
    (2)欣賞圖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莫高窟的彩塑。(放幻燈片)
    學生隨著音樂模仿彩塑的神態(tài),形象具體地感知彩塑的藝術特點。
    抓住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間蘊于的情感。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真正與課文對話,與課文交流,激發(fā)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5)美讀感悟:把你自己對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放音樂)
    意圖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全身心地朗讀,讓語言所抒的情感溢出紙面,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
    (5)想象說話:如果你站在摸高窟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贊嘆?
    3、總結(jié)言語感悟的策略。(出示幻燈片)
    4、自主品讀“壁畫”一段,學生讀后匯報交流。
    學生進行合作性閱讀,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進學生全面深入的探究問題,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6、齊讀課文最后一段,用橫線標出最能體現(xiàn)莫高窟地位的詞,你怎樣理解這個詞語?我國除了莫高窟,還有什么是“舉世聞名”的?“結(jié)晶”是什么意思?(教師板書結(jié)晶)
    意圖:學生進行合作性閱讀,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進學生全面深入的探究問題,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五、欣賞影片
    如果你是導游,你會給在做的人怎樣介紹莫高窟的藝術?
    意圖:進一步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深化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附板書:
    14莫高窟
    彩塑 壁畫
    (栩栩如生) (宏偉瑰麗)
    結(jié)晶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二
    一、激趣揭題。
    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創(chuàng)造了許多聞名于世的奇跡,巍峨屹立的長城、規(guī)模浩大的秦始皇兵馬傭、還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窟。
    (板書:四大名窟)。
    出示課件:觀察這些石窟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開鑿在陡峭的山壁上)。
    師:這四大名窟分別是被譽為“東方塑像館”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被譽為東方的羅馬石雕的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和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又數(shù)敦煌莫高窟最有名氣。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獲得了如此多的榮譽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了解課文,首先就要把文章讀通、讀順。請同學們找開課文,自由讀課文。
    檢查:初讀情況,抽幾名學生分小節(jié)讀課文。
    三、第二次帶著問題讀課文,初步了解莫高窟的無限魅力。
    剛才老師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聽出來了,你們已經(jīng)被敦煌莫高窟的雄偉壯麗吸引了??啥鼗湍呖哂譃槭裁磿@得如此多的稱贊,如此多的榮譽呢?請再讀課文,用筆在書上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檢查:說說你從哪些句子知道了敦煌莫高窟獲得這么稱贊、榮譽的原因。
    小結(jié):是呀,正是因為敦煌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的塑像,還有艷麗的壁畫,所以獲得了這么多的殊榮。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第一段話。
    1、師感情朗讀。要求學生認真聽,說說老師是怎么讀的。
    2、讓生說說我是怎么讀的,并說說老師為什么要這么讀。(“1600多年”說明年代久遠,“492個”說明現(xiàn)存洞窟多,“3000余尊”說明彩色塑像多,“45000多平方米”說明壁畫面積大)。
    3、在這段話中給“余”找個近義詞(多)。
    把你此時的感受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
    4、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a、抽生讀。
    b、接讀:師讀第一句,生讀二、三兩句;男女生接讀。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敦煌莫高窟中,彩色塑像占著主要的位置,它除了多之外,還有什么特點?(精美)。
    2、塑像的精美還可以從哪句話看出來?
    指導朗讀第二句話:最大的九層樓比現(xiàn)在的兩幢教學樓還要高出一層;最小的只有十幾厘米,比手掌還小。讀出這樣的氣勢。
    3、補充資料: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神態(tài)各異,造型逼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其中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cè)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tài)安詳??吹竭@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游人無不贊嘆。
    自由讀上面這段話,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彩塑的精美?
    莫高窟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啊。同學們,面對這樣的彩塑,你們現(xiàn)在想不想親眼目睹一下?播放錄像。
    看了這一尊尊造型逼真、神態(tài)各異的彩色塑像,老師相信同學們此時一定有許多心理話想說,把你要說的寫在紙條上。
    聽了同學們的贊嘆,我也想說:敦煌莫高窟,你就像那璀璨的明珠,永遠閃耀的世界的東方!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三
    教材分析:
    本課將敦煌藝術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帶領學生了解佛教的起源,了解石窟藝術的造型方法、表現(xiàn)特點,促進學生理解和弘揚民族藝術,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優(yōu)秀美術傳統(tǒng)的熱愛。
    學生分析:
    由于傳媒信息常側(cè)重于西方藝術和現(xiàn)代藝術的宣傳,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不太容易感興趣,加之對于石窟藝術、佛教知識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內(nèi)容的完美結(jié)合,以極其賦予的審美感情和審美理想,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要準備大量的相關信息,并用各種教學手段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有所收獲。
    設計理念:
    1、強化本節(jié)課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將這種興趣轉(zhuǎn)化成持久的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其對祖國優(yōu)秀美術傳統(tǒng)的熱愛。
    2、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nèi)容呈現(xiàn)形式串聯(lián)知識內(nèi)容,發(fā)展學生認知、分析、理解、總結(jié)的綜合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石窟藝術,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收集資料,討論、分析,欣賞作品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
    3、
    道德情感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熱愛祖國優(yōu)秀美術傳統(tǒng)。
    重點:
    難點:
    對石窟藝術作品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的感悟。
    教學步驟。
    一、創(chuàng)設情景,欣賞導入。
    欣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千手觀音》片斷。
    二、深入探究,系統(tǒng)掌握。
    通過解說與圖片大體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基本狀況,對它有個基本的了解。
    1、飛天。
    2、講述一些本生、本緣的故事?!堵雇醣旧鷪D》(九色鹿故事)257庫北魏。
    九色鹿本生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故事,古代一只有9種毛色的神鹿常在恒河邊上飲水吃草,一天,有人突然落如水中,九色鹿聽到求救聲,便奮力把那人救起,那個被救的人答應九色鹿,永遠不會透露它的行蹤.但不久,國王的寵妃夢見了這只九色鹿,于是,國王出重金懸賞它,結(jié)果,那個被救起的人見利忘義,進宮告密,并引國王進山捕鹿,無路可逃的九色鹿,向國王痛陳那個小人的忘恩負義,國王被深深感動,下令保護九色鹿,于是,告密者遭到報應,全身長出毒創(chuàng),而寵妃也因自己的貪婪羞愧而死.
    《尸毗王本生圖》275窟十六國尸毗王割肉貿(mào)鴿的故事:
    古印度有一個大國,這個國家土地肥沃,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國王名叫尸毗王,是一個胸懷寬廣,愛民如子的國王。他心好佛法,立誓普救眾生。
    一天,有只老鷹在追逐一只鴿子,老鷹緊追鴿子不舍,鴿子生命危機,飛來飛去無處躲藏,最后,飛到尸毗王的腋下,請求國王的保護。老鷹追來抓不到鴿子,就對尸毗王說:“這個鴿子是我的美食,我現(xiàn)在饑餓難忍,請國王把鴿子交給我吧”尸毗王說:“我曾許愿,拯救一切生靈,現(xiàn)在鴿子尋求保護,我怎么能見死不救,讓它去送死呢?”老鷹冷笑說:“大王既然愛惜一切生靈,如果我吃不到東西,就會餓死,難道我就不該得救嗎?”尸毗王說:“我可拿其它食物給你吃”老鷹答到:“我只吃新鮮血肉,別的食物一概不吃”尸毗王暗想,我不能救一命,害一命,看來,只有用我的肉來換取鴿子才能同時救下兩條生命。于是,他下令手下取來利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喂鷹,但老鷹又說道:“國王既然要以自身的肉來代替鴿子,那么我也不敢多要,只要和鴿子一樣重量的肉?!笔鮽髁钊硪欢挸?,一頭放上鴿子,一頭放上割下的肉。奇怪的是,國王全身的肉都已割盡,還是不及鴿子的重量,國王十分納悶,于是他忍著劇痛,奮力坐到秤盤上。這時,天地動搖,眾天神都被尸毗王普救眾生的善行所感動,齊聲贊嘆,并撒下無數(shù)天花。忽然,老鷹和鴿子都不見了,原來是帝釋天和大臣化成老鷹和鴿子來試尸毗王的誠意和信心,最后帝釋天以神力使尸毗王的身體恢復了原狀。
    8、72窟等5幅,其中第2。
    54、275窟為早期壁畫中藝術性較高的作品。壁畫中尸毗王的群臣有的獨自垂淚,有的抱緊王膝,一種肅穆悲壯的氣氛充溢于畫面上。
    本故事和上面的月光王施頭故事均始創(chuàng)造于北涼,當時割據(jù)郭煌、酒泉一帶的西涼政權(quán)被北涼消滅,北涼的統(tǒng)治者曾對敦煌施行屠城。悲壯沉痛的畫面實際就是當時人民痛苦生活的反映。
    《五百強盜成佛圖》285庫西魏。
    描繪了五百強盜早飯遭到官兵的鎮(zhèn)壓,受到挖眼的酷刑后,被放逐深林,后收釋迦拯救皈依佛教而雙眼復明的故事。
    《須達那太子本生圖》。
    說葉波國太子須達那樂善好施,有求必應。敵國仇家收買婆羅門八人,向他乞討國中百戰(zhàn)百勝的白象,太子慷慨施與。大臣入宮稟報國王,國王震怒,將須達那驅(qū)逐出國。須達那太子攜妻兒驅(qū)車出走,一路上遇人乞討,將馬、車、衣物施盡,千辛萬苦到遙遠的檀特山中隱居修行。后來又有一個婆羅門來要他的兩個兒子,須達那趁妻子不在,用繩索將兒子捆綁起來交給婆羅門,妻子歸來痛不欲生。后來婆羅門將孩子帶到葉波國出賣,被國王知道,深受震動,將孫兒贖回,并迎太子回國。
    3、供養(yǎng)人像。
    問:唐代人物的造型特點?
    4、佛傳故事。
    5、經(jīng)變畫。
    (三)、敦煌彩塑。
    問:你能找出莫高窟彩塑不同時代的造型特點嗎。
    (四)、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與遺失。
    1、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清光緒26年,莫高窟住持王元碌道士和雇工在清理16窟中的積沙時,由于窟壁十分干燥的緣故,沾水后產(chǎn)生聚變,發(fā)生一聲沉悶的破裂聲,在南道北壁壁畫處,爆裂開一條若隱若現(xiàn)的裂縫來。王道士感到十分奇怪,用鋤頭敲敲壁面,發(fā)出嗡嗡的響聲,說明里面有空洞,就和雇工用鋤頭小心地沿著拿道裂縫挖掘進去,發(fā)現(xiàn)門內(nèi)有一間約三米見方的密室,王道士以為里面藏有金銀珠寶,高興得急忙點著蠟燭進去察看,然而他們們發(fā)現(xiàn)什么金銀珠寶,這三米見方的密室卻堆滿了寫本經(jīng)卷、文書、織秀、繪畫、和佛像絹嶓、托本等稀世古物,其中包括從十六國到北宋年間記載的各種宗教、歷史、藝術、地質(zhì)、民俗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資料五萬多件,甚曾稱無與倫比的曠世寶藏。
    2、藏經(jīng)洞文物的遺失。
    三、四萬卷經(jīng)書及許多珍貴的壁畫、雕塑,給莫高窟到來了近乎毀滅性的災難,這場中國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鄰人不堪回首。
    三、知識檢測及課后延伸。
    填空:
    1.石窟藝術源起于宗教的(。
    )教。2.中國石窟藝術包括敦煌莫高窟、(。
    )、(。
    )、麥積山四大石窟。3.莫高窟始鑿于十六國(。
    )時期,到(。
    )朝時達到鼎盛,
    4.清光緒(。
    )年,莫高窟住持王元碌道士和雇工在清理16窟中的積沙時,發(fā)現(xiàn)一間約(。
    )米見方的密室,堆滿重要文物資料五萬多件,甚曾稱無與倫比的曠世寶藏。
    判斷:
    1.“舍身飼虎”與“割肉及救鴿”說的是同一個人?2.石窟藝術是中國本土的原生藝術。
    思考題:
    對敦煌莫高窟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與文物的遺失這一震驚中外的事件有何感想?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四
    學生交流相關資料。
    4.今天,我們一起去敦煌看看壁畫。(板書:壁畫)。
    二、自讀感知。
    一邊默讀,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敦煌壁畫的哪些情況?(注意生字讀音。)。
    三、交流領悟。
    1.學習生詞。齊讀,說說詞語意思,在文中指什么?
    (翩翩起舞、歷歷在目、孜孜不倦、璀璨奪目……)。
    2.圍繞以下兩個問題進行交流。
    (1)敦煌壁畫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課文介紹了敦煌壁畫的三個特點。第二自然段講第一個特點:規(guī)模宏大,風格各異。第3、4自然段講第二個特點:內(nèi)容豐富,種類繁多。點面結(jié)合地先介紹了壁畫的種類,后介紹了壁畫的內(nèi)容。第5自然段講第三個特點:巧奪天工,技藝精湛。)。
    引導學生讀書:你對哪一點最感興趣?為什么?
    【允許學生選擇喜歡的內(nèi)容深入學習,學生的學習主動,才能夠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俊?BR>    (2)畫師們是怎樣創(chuàng)造、傳承敦煌壁畫的?你體會到什么?
    (引導學生根據(jù)張大千的話,展開想象:當年的畫師在創(chuàng)作時的苦與樂。)。
    3.總結(jié):正是一代代偉大藝術家憑著自己精湛的技藝和頑強的毅力,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的奇跡和瑰寶--敦煌壁畫。我們要好好保護它,讓它永遠散發(fā)迷人的魅力!
    四、練讀拓展。
    1.為敦煌壁畫寫一個簡短的宣傳詞。
    2.閱讀相關的參考資料。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五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有……有……還有……”造句。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甘肅東南有一個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開始鑿窟造像。經(jīng)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威風凜凜精妙絕倫瑰麗記錄銀弦藝術殿堂腐敗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畫。
    (2)釋詞。
    惟妙惟肖精妙絕倫瑰麗描摹引人注目舉世聞名。
    (3)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師板書:彩塑。
    壁畫。
    藏經(jīng)洞。
    (三)給課文分段。
    1.提問:
    (1)課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為一段?
    (3)學生標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導寫字。
    11.莫高窟。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有……有……有……還有……”造句。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我國甘肅東南有一個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開始鑿窟造像。經(jīng)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初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生自學課文。
    3.檢查自學效果。
    (1)生字詞正音。
    威風凜凜精妙絕倫瑰麗記錄銀弦藝術殿堂腐敗敦煌佛像惟妙惟肖描摹遨游帛畫。
    (2)釋詞。
    惟妙惟肖精妙絕倫瑰麗描摹引人注目舉世聞名。
    (3)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師板書:彩塑。
    壁畫。
    藏經(jīng)洞。
    (三)給課文分段。
    1.提問:
    (1)課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
    (2)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為一段?
    (3)學生標出分成的三段。
    (四)指導寫字。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學文及觀賞,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培養(yǎng)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2、學會10個生字,正確理解詞語。
    3、能給各段找出重點詞句。
    4、流利朗讀全文,背誦第4、5自然段。
    5、通過《作業(yè)本》中的習題,練習相應的語文技巧,如關聯(lián)詞造句、縮寫句子、加標點等。
    師: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們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說說看了后,哪一點留給你的印象最深?
    1、結(jié)合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2、研究這10個生字,哪幾個容易念錯或?qū)戝e,用不同的符號注上,如*。自己寫幾次或念準確。
    3、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把你贊賞的詞圈出來。
    4、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什么?找出重點詞。
    (教師板書生字)。
    1、請讀課文,一人一個自然段,看看生字念準了沒有。
    2、誰想當小老師?把你剛才標出的容易出錯的生字上講臺向同學們介紹指導。評評哪個小老師當?shù)煤谩?BR>    3、指名把你最欣賞的詞大聲念出來,有同感的舉手以示贊同。
    4、交流重點詞,說說理由,統(tǒng)計支持者,歸納結(jié)論。
    再讀課文,請用一句話表達你的感受。課文中有的把它畫下來,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來說。
    1、自己設計一個復習生字的練習題,相互交換做。
    2、熟讀第4、5自然段,能背誦。
    1、播放自行制作的課件,內(nèi)容根據(jù)課文定,但只有畫面,沒有講解。
    2、你覺得老師做的這些畫面用來上課給小朋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需配上講解和合適的音樂)。
    3、老師想請你們大家來給畫面配上講解的聲音,課文作為講解臺詞。分幾個人作介紹。
    a、你們看,要請幾個人講?為什么?(明確課文分三段)。
    b、你愿意講哪個內(nèi)容?
    c、想想一名好的講解員或?qū)в伪仨毞夏膸讉€條件?(或:你對自己的講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長時間作準備?
    e、如果你能比課文中的文字講得更生動具體,就更了不起,老師支持你!
    1、請準備好的同學在學習小組內(nèi)試解。
    2、指名上臺指著畫面介紹,師生們作為游客的身份傾聽并觀賞,然后組織評議。
    3、評選最佳講解員:強調(diào)“點”“面”結(jié)合的講解方法。
    (注: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1、你想,這些畫面,我們配上什么樣的音樂比較合適?
    (啟發(fā):課文最后一句話可以作為依據(jù))。
    2、教師播放幾段不同風格不同器樂演奏的曲段,讓同學們聽后擇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獨奏……。
    該課件有講解有音樂,聲情并茂:看看這些塑像和壁畫,你想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課后去觀賞一幅自己喜歡的圖畫,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七
    本課屬于欣賞。評述領域,主要內(nèi)容是敦煌莫高窟藝術作品及各時期藝術特征。
    在學習中同學們都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對于課前布置的資料,部分同學能夠認真對待,所查資料詳細。還有一些同學對此不夠重視,給課堂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也影響教學效果。
    在課上同學們研討評述的活動中,大多數(shù)同學的表現(xiàn)都不盡如人意。利用資料談自己的感受顯得很呆板,照本宣科,還不熟練,更不用提對作品能否深刻理解了。
    在今后教學中,一定側(cè)重研究如何改進此方面問題。
    在美術世界中遨游。
    本課強調(diào)學生通過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進行研究學習。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學習、探究的氛圍,要有探究的課題。.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qū)W生展示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置身于美術作品之中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還應強調(diào)學生通過對美術作品直接的感受和體驗自主學習,引導學生觀察作品的細部,讓學生看出不同畫種的效果,甚至能夠看出不同的材質(zhì)。使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從美術作品按工具材料分類的角度認識美術作品的門類。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八
    1、認知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了解莫高窟的精妙絕倫、博大精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利用網(wǎng)絡資源共享的特性,達到教學信息資源的共享。
    2、能力目標: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標:借助媒體,再憑借課文中的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生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九冊第11課《莫高窟》。
    本課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里的彩塑、壁畫和曾經(jīng)藏有大量之物的藏經(jīng)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全文共有5個自然段,分別寫了莫高窟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介紹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jīng)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結(jié)構(gòu)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
    本課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本課教學難點是要能讓學生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搜集處理信息能力以及對課文第二部分的朗讀感悟中,真正認識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邊觀察、邊讀書、邊思考,并結(jié)合網(wǎng)絡資源的充分利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讓學生通過形象感知,體會莫高窟的精妙絕倫、博大精深。
    本課教學網(wǎng)頁的設計結(jié)合了本課的重、難點,注意課文內(nèi)容間的結(jié)構(gòu)聯(lián)系,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充分體現(xiàn)學的過程,主頁中主要有以下七部分。
    課文:語言文字,關鍵詞語的理解,相應圖片的鏈接。(便于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情感,感悟?qū)懛ǎ?BR>    詞語手冊:提供生字的音、形、義。(便于學生掌握生字新詞)。
    學海羅盤:包括本課的學習目標及學習方法。(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法進行自學課文)。
    學海泛舟:包括本文所涉及的相關圖片、大量資料(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已有水平隨時進入、查閱資料、解決問題)。
    學海沖浪:設計了一個遷移練習題及課外實踐活動。(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內(nèi)外結(jié)合)。
    欣賞:拍攝了莫高窟的外景,圖片及相關影視。(讓學生盡情游覽、觀光)。
    請你留言:讓學生學完課文后給莫高窟旅游公司設計旅游廣告。(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點讀書方法和學習方法,如:抓關鍵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中感知,讀中悟情,讀中領悟?qū)懽鞣ǖ?。第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生字,通讀了課文,并且再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默讀了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導學生認真、扎實地經(jīng)歷“初讀”的過程。再加上將利用網(wǎng)絡資源,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了起來,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以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為主,教學過程中教師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引導學生質(zhì)疑,調(diào)查,探究,再實踐中學習。另外,發(fā)揮網(wǎng)絡的輔助教學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看、讀、想等方式,深入學習課文內(nèi)容。
    新課程標準要求:各學科能夠結(jié)合本學科的特點,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改變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因此,本課教學,主要采取以學生自主學習過程為主線,以學生自我控制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具體說,是讓學生在網(wǎng)絡上自學課文,交流討論,教師則利用網(wǎng)絡控制功能及教學軟件作相應的指導。讓學生利用豐富的網(wǎng)絡信息資源和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軟件的引導,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qū)懛?,體會情感,通過教師的適時總結(jié),引導學生達到本課學習目標。
    (一)、情境導入。
    1、莫高窟有哪些精妙絕倫的彩塑?
    2、莫高窟有哪些宏偉瑰麗的壁畫?
    3、莫高窟有哪些經(jīng)卷,藏經(jīng)洞里有些什么?
    (二)、介紹學習方法及學習軟件。
    有問題就得解決,而且靠自己來解決,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采用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運用網(wǎng)絡,邊讀邊想,邊學邊練的方法來解決以上問題。同學們請看屏幕上的學習軟件,有課文、學海羅盤、詞語手冊、學海泛舟、學海沖浪,欣賞和請你留言?!皩W海羅盤”給我們指明了學習的方向;“學海泛舟”給學生提供了各種學習的資料;“學海沖浪”,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兩道習題,“欣賞”可以讓同學們盡情游覽、觀光。下面,請同學們點擊“學海羅盤”。
    選擇你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
    1、可以默讀課文,通過探究課文的語言文字(抓關鍵詞),感受理解課文;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兩方面,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理解,品味莫高窟的精妙絕倫,博大精深。
    2、可以閱讀老師提供給你的信息與有關莫高窟資料來品味感受;
    3、可以在老師提供的“學海泛舟”中尋尋覓覓。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需要,點擊“課文”開始自學課文。
    (三)、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1、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學們可以自由分小組合作選擇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交流學習體會。
    請同學們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說說你最感興趣的是哪部分?(學生可能匯報下列內(nèi)容)。
    (1)彩塑部分。
    a、抓住“慈眉善目”、“威風凜凜”、“強壯勇猛”這些詞體會彩塑的神態(tài)各異。
    b、點擊觀察“臥佛”圖片,體會臥佛的長及神態(tài)的維妙維肖。
    c、通過朗讀表現(xiàn)彩塑的精妙絕倫。
    d、集體感情朗讀體會。
    (2)壁畫。
    a、感悟?qū)懛?,體會“有……有……有……還有……”以及“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排比句式的作用,并試著說話。
    b、體會省略號的作用(可查找資料再補充說話)。
    c、試著感情朗讀兩句排比句。(體會壁畫的精美和宏偉瑰麗)。
    (3)藏經(jīng)洞。
    a、抓住有關語句,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才干,同時表達對外國強烈的憤怒。
    b、學生想象說話。(想象當時的場面,說說自己的內(nèi)心。)。
    c、感情朗讀這段話。(體會情感)。
    (4)談總的感受,并集體朗讀最后一段。(對全文總括,也呼應開頭,對“一顆明珠”作出總的回答。)。
    (四)、課堂小結(jié)。
    盛大的敦煌莫高窟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去過莫高窟的每一位游客都會感受它的博大精深和它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的內(nèi)涵。我們不得不為我們的祖先贊嘆。同學們在我們即將離開莫高窟之際,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到莫高窟游覽、觀光,進一步了解莫高窟,導游小姐讓你給莫高窟寫一段廣告詞,請同學們點擊給我留言,想象一下,寫一段廣告詞。
    (五)、學生寫廣告,并相互交流。
    1、你有金字塔,我有莫高窟。
    2、上有大世界,我有莫高窟。
    3、不會游天下,會游莫高窟。
    4、莫高窟不愧是祖國西北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5、有機會我還會來莫高窟的。
    (六)、欣賞。
    敦煌莫高窟歷經(jīng)滄桑,幾度盛衰,步履蹣跚,走過了近5000年的漫長曲折里程,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敦煌莫高窟燦爛的文化。遍地的文物遺跡,滄桑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莫高窟流光溢彩,美麗輝煌。
    請同學們點擊“欣賞”,讓我們再次過目歷史留給我們的古代人民那創(chuàng)造性的偉大藝術。(學生點擊欣賞,盡情游覽、觀光。)。
    (七)、作業(yè)。
    欣賞完精美的石窟藝術后,老師要檢查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水平如何,請同學們點擊“學海沖浪”,在“學海沖浪”里,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兩道習題。
    1、遷移練習:
    閱讀下面這段話,把文中的“有的”改為“有……的”,把“有……的”改為“有的”。改后再讀讀,體會一下“有的”和“有……的”之間的異同之處。
    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2、實踐活動:
    舉辦一次“模擬參觀莫高窟”活動。
    (1)要求學生用膠泥、粘土或其他材料制作“形態(tài)各異”的彩壁,繪制“豐富多彩”的壁畫。
    (2)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已制成的展品,將課文改寫成導游詞。
    (3)將展品布置好,指名一人當導游,其他同學當游客。
    請同學們先試著做遷移練習,學生交流。
    請同學們課外完成“課外實踐活動”,并把活動情況寫下來后發(fā)回學校的網(wǎng)站上來。
    (八)、教師總結(jié)。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通過學文及觀賞,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培養(yǎng)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2、學會10個生字,正確理解詞語。
    3、能給各段找出重點詞句。
    4、流利朗讀全文,背誦第4、5自然段。
    5、通過《作業(yè)?本》中的習題,練習相應的語文技巧,如關聯(lián)詞造句、縮寫句子、加標點等。
    一、視頻觀賞,入情入境。
    師: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敦煌莫高窟,今天,我們就要走近它,了解它。
    說說看了后,哪一點留給你的印象最深?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結(jié)合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2、研究這10個生字,哪幾個容易念錯或?qū)戝e,用不同的符號注上,如*。自己寫幾次或念準確。
    3、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把你贊賞的詞圈出來。
    4、想想每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什么?找出重點詞。
    (教師板書生字)。
    三、自學交流。
    1、請讀課文,一人一個自然段,看看生字念準了沒有。
    2、誰想當小老師?把你剛才標出的容易出錯的生字上講臺向同學們介紹指導。評評哪個小老師當?shù)煤谩?BR>    3、指名把你最欣賞的詞大聲念出來,有同感的舉手以示贊同。
    4、交流重點詞,說說理由,統(tǒng)計支持者,歸納結(jié)論。
    四、再讀課文,初步感悟。
    再讀課文,請用一句話表達你的感受。課文中有的把它畫下來,也可以自己想出一句來說。
    五、設計練習,培養(yǎng)能力。
    1、自己設計一個復習生字的練習題,相互交換做。
    2、熟讀第4、5自然段,能背誦。
    六、播放課件,誘發(fā)興致。
    1、播放自行制作的課件,內(nèi)容根據(jù)課文定,但只有畫面,沒有講解。
    2、你覺得老師做的這些畫面用來上課給小朋友看,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需配上講解和合適的音樂)。
    3、老師想請你們大家來給畫面配上講解的聲音,課文作為講解臺詞。分幾個人作介紹。
    a、你們看,要請幾個人講?為什么?(明確課文分三段)。
    b、你愿意講哪個內(nèi)容?
    c、想想一名好的講解員或?qū)в伪仨毞夏膸讉€條件?(或:你對自己的講解有什么要求?)。
    d、你需要多長時間作準備?
    e、如果你能比課文中的文字講得更生動具體,就更了不起,老師支持你!
    七、嘗試講解,點拔引導。
    1、請準備好的同學在學習小組內(nèi)試解。
    2、指名上臺指著畫面介紹,師生們作為游客的身份傾聽并觀賞,然后組織評議。
    3、評選最佳講解員:強調(diào)“點”“面”結(jié)合的講解方法。
    (注:在語文實踐活動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八、選配音樂,陶冶情感。
    1、你想,這些畫面,我們配上什么樣的音樂比較合適?
    (啟發(fā):課文最后一句話可以作為依據(jù))。
    2、教師播放幾段不同風格不同器樂演奏的曲段,讓同學們聽后擇一段。
    a、小提琴曲《新疆之春》。
    b、古琴曲《高山流水》。
    c、笛子獨奏……。
    九、再播課件,激發(fā)想象。
    該課件有講解有音樂,聲情并茂:看看這些塑像和壁畫,你想到了什么?
    十、課外拓展,練習寫作。
    請同學們課后去觀賞一幅自己喜歡的圖畫,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十一、復習字詞,嘗試背誦(略)。
    十二、習作交流,組織評議(略)。
    十三、作業(yè)?指導,獨立完成(略)。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
    一、教材分析:
    敦煌莫高窟藝術是人類的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本課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重視我國的石窟藝術的悠久歷史和輝煌的藝術成就,意識到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既要為擁有這些豐富的文化藝術遺產(chǎn)而驕傲和自豪,更要在“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的同時,去了解和學習藝術經(jīng)典,積極參與文化傳承,為今后文化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文及觀賞,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培養(yǎng)對民族文化的興趣。
    2、通過欣賞敦煌莫高窟的藝術,了解他們的藝術特色和發(fā)展概況,并能對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與藝術效果進行分析。
    3、通過學習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藝術,提高學生對敦煌藝術的欣賞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本課以莫高窟為重點,了解和學習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并鏈接我國其他的著名石窟。從石窟藝術追溯佛教的起源;從對雕塑、壁畫的欣賞,引申到對社會歷史、文化的了解,對宗教文化的了解;通過了解現(xiàn)狀和遭受掠奪,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使他們懂得藝術珍品的價值。
    (三)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2、對石窟藝術作品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的感悟。
    二、名詞解釋。
    敦煌:敦煌市,是甘肅省酒泉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歷來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敦煌東峙峰巖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畫而聞名天下。敦煌大部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明顯的特點是氣候干燥,降雨量少,蒸發(fā)量大,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
    莫高窟: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jīng)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zhì)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中國四大石窟: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中國古代漢族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歷史瑰寶。
    洛陽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位于洛陽市東南,分布于伊水兩岸的崖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龍門石窟始鑿于北魏年間,先后營造400多年?,F(xiàn)存窟龕2300多個,雕像10萬余尊,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典范之作。龍門石窟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nèi)造像雕刻精湛,內(nèi)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龍門石窟的造像藝術融入了對本民族審美意識和形式的悟性與強烈追求,使石窟藝術呈現(xiàn)出了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堪稱展現(xiàn)中國石窟藝術變革的“里程碑”。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fā)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适屹F族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條件,他們所主持開鑿的石窟必然規(guī)模龐大,富麗堂皇,匯集當時石窟藝術的精華,因而龍門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這些洞窟的開鑿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xiàn),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所以龍門石窟的興衰,不僅反映了中國5至10世紀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變化,同時從某些側(cè)面也反映出中國歷史上一些政治風云的動向和社會經(jīng)濟態(tài)勢的發(fā)展,它的意義是其它石窟所無法比擬的。
    三、教學建議。
    1、內(nèi)容不要過難,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水平,主要是了解敦煌壁畫、石窟以及國寶的現(xiàn)狀。
    2、要提高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導入。
    (二)展示課件。
    教師簡述佛教的傳入和石窟藝術。欣賞莫高窟圖像說一說:圖片的藝術特點。十六國及北魏前期內(nèi)容簡單,造型樸拙,色彩淳厚,線條蒼勁,人物比例適當,面相豐圓。
    北魏晚期(西魏)人物形象面貌清瘦,眉目開朗,嫣然含笑,衣裙飛揚,形成了瀟灑飄逸的風格。
    北周產(chǎn)生了面短而艷,溫婉嫻靜,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唐代造型趨于寫實,人物比例均勻,面相豐滿,身姿優(yōu)美,神情各異,衣紋舒展自然,表現(xiàn)出不同份與個性諸神。
    教師簡述龍門石窟(唐),欣賞龍門石窟圖像說一說:圖片的藝術特點。
    唐代社會的繁榮成就了藝術上的繁榮。到了唐代社會安定,壁畫宣傳的良辰美景恰是對盛唐繁榮的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折射,作品充滿健康、樂觀的情調(diào)。
    (四)展示課件。
    教師簡述敦煌壁畫的被盜經(jīng)過。
    (五)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家查閱相關資料自行了解我國的四大石窟藝術。
    五、教學資料。
    1、九色鹿:《九色鹿》是中國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1年出品的動畫電影,根據(jù)敦煌壁畫《鹿王本生》故事改編,九色鹿是國產(chǎn)動畫片,該片采用敦煌壁畫的形式,具有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劇情介紹:古代,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波斯商人的駱駝隊因遇風沙襲擊而迷路,忽然出現(xiàn)一頭九色神鹿給他們指點方向。九色鹿回到林中,聽見有人呼救。原來一個弄蛇人在采藥時不慎落水。九色鹿忙將他馱上石岸。弄蛇人感恩不盡,九色鹿只求他別將遇見它的事告訴別人,弄蛇人連連答應,還對天起誓。波斯商人到了古國皇宮,與國王談起沙漠中的奇遇,誰知王后聽了,執(zhí)意要取九色鹿皮做衣裳。國王無奈,張貼布告:捕到九色鹿者給予重賞。弄蛇人見利忘義,向國王告密,并設計將九色鹿引入包圍圈。當他假裝再次落水,神鹿聞聲趕來救他時,守候的武士們就萬箭齊發(fā)。誰知九色鹿發(fā)出神光,利箭都被化為灰燼。九色鹿向國王揭露弄蛇人忘恩負義的丑惡行為,國王深為不安。弄蛇人嚇得膽顫心驚,連連后退,跌進深潭淹死,惡人終究得到應有的懲罰。此片采用了敦煌壁畫的形式,具有中國古代佛教繪畫的風格。而弄蛇人忘恩負義后的丑惡嘴臉,和九色鹿安詳?shù)纳駪B(tài)和神圣的威懾力,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佛教的傳入:目前較為盛行的說法是佛教是在兩漢之際即公元前后傳入中國,具體時間尚有待考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產(chǎn)生于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紀被定為印度國教,并開始向國外傳播。佛教傳入中國后,對中國人的思想意識、民族關系、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時至今日,國內(nèi)依然寺廟林立,僧侶眾多,善男信女絡繹不絕,一派興旺景象。
    3、石窟藝術:我們從美術史的角度來看待,則認為佛教石窟藝術是在公元前367年由一名叫樂尊的和尚所傳入。他當時云游到鳴沙山東麓,看到山頂金光萬道,仿佛千萬尊佛在空中隱現(xiàn)。
    于是開始在這里開鑿石窟,潛心修行。至此中國佛教石窟藝術在敦煌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掀開了輝煌的篇章。至漢代開始,經(jīng)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后來的隋唐、五代、宋、元的發(fā)展,至元末石窟藝術經(jīng)歷了千年的發(fā)展才在此逐漸走向了衰落并劃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整個石窟藝術從漢代開始到隋唐的藝術巔峰時期再到元代的結(jié)束,除了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藝術財富,還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4、敦煌壁畫被盜經(jīng)過: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鮮為人知,幾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經(jīng)洞被發(fā)現(xiàn)后,隨即吸引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和探險者,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從王圓箓處獲得了大量珍貴典籍和壁畫,運出中國或散落民間,嚴重破壞了莫高窟和敦煌藝術的完整性。19,英國考古學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在進行第二次中亞考古旅行時,沿著羅布泊南的古絲綢之路,來到了敦煌。當聽說莫高窟發(fā)現(xiàn)了藏經(jīng)洞后,他找到王圓箓,表示愿意幫助興修道觀,取得了王的信任。于是斯坦因就被允許進入藏經(jīng)洞揀選文書,他最終只用了200兩銀兩,便換取了24箱寫本和5箱其他藝術品帶走。19,斯坦因再次來到莫高窟,又以500兩銀兩向王圓錄購得了570段敦煌文獻。這些藏品大都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和印度的一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現(xiàn)擁有與敦煌相關的藏品約1.37萬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但由于該館對中國文物的保護不力甚至遭致失竊,因而受到不少指責。19,精通漢學的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在得知莫高窟發(fā)現(xiàn)古代寫本后,立即從迪化趕到敦煌。他在洞中揀選了三星期,最終以600兩銀兩為代價,獲取了1萬多件堪稱精華的敦煌文書,后來大都入藏法國國立圖書館。19,伯希和在北京向一些學者出示了幾本敦煌珍本,這立即引起學界的注意。他們向清朝學部上書,要求甘肅和敦煌地方政府馬上清點藏經(jīng)洞文獻,并運送進京。清廷指定由甘肅布政使何彥升負責押運。但在清點前,王圓箓便已將一部分文物藏了起來,押運沿途也散失了不少,到了北京后,何彥升和他的親友們又自己攫取了一些。于是,19發(fā)現(xiàn)的五萬多件藏經(jīng)洞文獻,最終只剩下了8757件入藏京師圖書館,現(xiàn)均存于中國國家圖書館。對于流失在中國民間的敦煌文獻,有一部分后來被收藏者轉(zhuǎn)賣給了日本藏家,也有部分歸南京國立中央圖書館,但更多的已難以查找。王圓箓藏匿起來的寫本,除了賣給斯坦因一部分以外,其他的也都在19和19賣給了日本的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1914年,俄羅斯佛學家奧爾登堡對已經(jīng)搬空的藏經(jīng)洞進行了挖掘,又獲得了一萬多件文物碎片,藏于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近代,除了藏經(jīng)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畫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所有唐宋時期的壁畫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與1923年到來的哈佛大學蘭登·華爾納先后利用膠布粘取了大批有價值壁畫,有時甚至只揭取壁畫中的一小塊圖像,嚴重損害了壁畫的完整性。王圓箓為打通部分洞窟也毀壞了不少壁畫。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關押了數(shù)百名俄羅斯沙皇軍隊士兵,他們在洞窟中煙熏火燎,破壞不小。1940年,張大千在此描摹壁畫時,發(fā)現(xiàn)部分壁畫有內(nèi)外兩層,他便揭去外層以觀賞內(nèi)層,這種做法后來引發(fā)了爭議,依然爭論不休。1940年至1942年,國畫家張大千兩次赴敦煌莫高窟臨摹壁畫,在那里逗留的時間加起來約一年多,剝損壁畫的事情就發(fā)生在這期間。張大千剝損的壁畫總共約有30余處。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內(nèi)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張大千剝損的壁畫位于進門甬道,據(jù)介紹,他首先剝?nèi)サ谝粚拥奈飨谋诋?,然后又剝?nèi)サ诙拥耐硖票诋嫞缃袢藗冎荒芸吹阶钕旅娴氖⑻票诋?,而盛唐壁畫因前人覆蓋時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劃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墻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層層剝畫的斷面。據(jù)記載,這座石窟歷時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進一米,而張大千在短時間內(nèi)使它大大改觀。如此典型的被他剝損壁畫的石窟還有第108窟、454窟等。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一
    知識目標:通過欣賞敦煌莫高窟的藝術,了解他們的藝術特色和發(fā)展概況,并能對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與藝術效果進行分析。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莫高窟的彩塑與壁畫藝術,提高學生對敦煌藝術的欣賞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我國傳統(tǒng)藝術的博大精深,認識到藝術品的珍貴,激發(fā)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傳承美術文化的責任感。
    1、導入。
    同學們,在2005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獲得舞蹈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生:《千手觀音》。
    生:把敦煌的藝術魅力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等。
    師: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的思緒回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領略敦煌藝術的博大精深。由提問導入,播放《千手觀音》的錄像,啟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觀看錄像。
    2、新課。
    1、教師演示課件第257窟壁畫《九色鹿王本生》。
    師:哪位同學給大家講一講《九色鹿》的美麗傳說。
    生:一位同學講述《九色鹿》的美麗傳說。
    (放課件[昔日繁華])。
    生:介紹收集的漢代絲綢之路的資料,結(jié)合地圖發(fā)表見解。
    2、播放課件[佛的世界]。
    教師簡述佛教的傳入和石窟藝術。
    課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時期的彩塑、壁畫作品各1~2幅。
    例如:
    彩塑。
    年代圖片。
    北涼第275窟交腳彌勒。
    隋第419窟菩薩阿難像。
    唐第158窟涅盤像。
    壁畫。
    佛傳故事第329窟乘象入胎。
    本生故事第257窟鹿王本生、尸毗王本生。
    因緣故事第285窟五百強盜成佛。
    經(jīng)變故事第148窟彌勒下生。
    第217窟觀無量壽佛。
    學生回答問題,比較后講講各個時期的藝術特點。
    總結(jié):敦煌壁畫以北朝和唐代為最盛。北朝壁畫多“本生故事”,宣揚一種徹底的犧牲精神。北朝的時代是一個戰(zhàn)亂的時代,民生多災多難,備受苦難的人民把理想寄托在這些佛教理義上。到了唐代社會安定,壁畫宣揚的良辰美景恰是對盛唐繁榮的現(xiàn)實世界的一種折射,作品充滿健康、樂觀的情調(diào)。
    3、教師結(jié)合上述歷史時期的社會特點進行小結(jié)。
    播放課件第130窟供養(yǎng)人像與張萱的《搗練圖》比較。
    學生談唐代美術作品中人物的造型特點。
    師總結(jié):唐代社會的繁榮成就了藝術上的繁榮。
    4、播放課件[百年蒙羞藏經(jīng)洞])。
    教師簡述藏經(jīng)洞的發(fā)現(xiàn)與被盜經(jīng)過。(課件展示:藏經(jīng)洞的被盜文物及偷盜者名單、圖片。
    學生描述1900年的中國社會,思考藏經(jīng)洞被盜的歷史根源并回答問題。(認識敦煌作為石窟藝術寶庫的價值,德育滲透)。
    3、小結(jié)。
    一切偉大的藝術,都不會只是呈現(xiàn)自己單方面的生命。為什么甘肅藝術家在這里擷取了一個舞姿,就能引起全國性的狂熱?正因為他們觸動了許多人心底的蘊藏!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二
    大家好!我就是本次“敦煌之游”的導游,我姓陳,大家叫我陳導好了。今天,我就帶大家游覽具社會、生產(chǎn)、生活、交通、建筑、藝術、音樂、舞蹈、民情風俗、宗教信仰、思想變化、民族關系、中外交往的莫高窟。
    在我國三大石窟中,莫高窟是開鑿最早,延續(xù)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貴的價值。有“人類文化珍藏”、“形象歷史博物館”、“世界畫廊”之稱。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鳴沙山東麓。洞窟始鑿于公元4世紀,至14世紀結(jié)束,前后延續(xù)約一千年。莫高窟是一座燦爛輝煌的建筑,是繪畫和雕塑之宮,是中國現(xiàn)在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多的石窟。
    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于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咄庠心驹斓钣?,并有走廊、棧道等相連,現(xiàn)多已不存。
    莫高窟的壁畫藝術是龍門、云岡石窟所沒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無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藝術的精髓。
    外國旅游者對莫高窟的評價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當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BR>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長、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畫廊?!倍鼗褪枪糯z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藝術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寶。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相結(jié)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于世。
    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zhì)較松軟,并不適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cè)侍立弟子、菩薩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yè)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極高,而且與壁畫相融映襯,相得益彰。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三
    大家好!
    這里是敦煌莫高窟景區(qū)。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楊,大家可以叫我楊導。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它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這個地方大家向下望,四周豐滿沙丘,再抬頭望一望,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大家可以想象,修筑這宏偉的敦煌莫高窟的人民多么不容易,為了保護這些遺產(chǎn),請大家在景區(qū)內(nèi)不亂扔垃圾,不拍照。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到了彩塑展廳。這里的彩塑個性鮮明,神態(tài)各異,精美絕倫。我左邊這尊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右邊這尊是強壯勇猛的力士。最宏偉的是我身后這尊臥佛了。它一共有16米長,側(cè)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tài)安詳。相信大家看了以后,會禁不住嘖嘖贊嘆。
    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壁畫展廳。這里的壁畫有很多,內(nèi)容豐富多彩。我左邊是記錄佛教故事的描繪神佛形象的,右邊的是反映民間生物的和睦自然風光。大家知道我身后的壁畫是什么嗎?對了,那就是引人注目的飛天。這一個飛天臂挎花籃,采摘鮮花;這一個飛天臂放琵琶,銀撥銀弦;這一個飛天倒懸身子,自天而降;這一個飛天彩帶飄拂,漫天遨游;這一個飛天舒展雙臂,翩翩起舞。你們看了這些壁畫是否覺得進入了藝術殿堂?是的,我告訴你們,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幅壁畫,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好了,下面請大家自由活動。在活動之前,我還是那句老話:請大家保護環(huán)境,珍惜莫高窟惜有的土地。它不僅是游覽勝地,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讓我們共同祝愿:擁有無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永遠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燦爛輝煌的一頁……歡迎大家再有機會到這里來游玩。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四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大家叫我小崔好了。今天的“莫高窟一日游”就由我來為大家服務,如有不周的地方,還請您多多包涵。
    現(xiàn)在我們進入洞內(nèi)參觀,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不要破壞。這個洞窟位于系統(tǒng)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cè),編號為17窟。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密多年的“藏經(jīng)洞”
    好了,我就介紹到這,還有不周的地方請您多多包涵。大家再游覽一個小時,注意安全,注意保護文物。
    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五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張導。伴著徐徐的春風,我們來到了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面前。
    莫高窟坐落在我國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它的四周布滿沙丘。莫高窟的洞窟數(shù)量有735個,分南北兩個區(qū),南區(qū)492個,北區(qū)243個。洞窟里面有精彩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還有堪稱無價之寶的藏經(jīng)。它是世界上最長、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畫廊。
    大家請跟隨我到內(nèi)洞,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那些歷史悠久的壁畫。莫高窟壁畫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它是世界現(xiàn)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大家看,面前的這一幅壁畫,是佛教藝術的其中一幅。這幅畫的描繪的是《尸毗王割肉救鴿》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國王叫尸毗王,大家都知道釋迦摩尼吧,尸毗王就是它的前世。尸毗王十分的誠實、善良和仁慈,他一心求佛。天上有兩個佛想要考驗尸毗王是不是真心求佛。他們一個變成了鴿子,一個變成了老鷹。老鷹追逐鴿子,鴿子躲到了尸毗王的懷里。老鷹惡狠狠地說:“把鴿子還給我!”因為尸毗王十分善良,他愿意割自己的肉給老鷹,來換取鴿子的性命。兩個佛看尸毗王果然是真心向善,這時,天空下了一陣香雨,國王感到身體輕飄飄的,他成了佛。這個故事就講完啦。
    下面,大家看一看壁畫上的飛天,洞窟里有成百上千幅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請撥琴弦。有的倒著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揚,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凝結(jié)著勞動人民的智慧。游客朋友們,我們了解了莫高窟,聽了《尸毗王割肉救鴿》的故事,大家有沒有被莫高窟的藝術魅力震撼呢?下面,大家可以自行游覽,體會莫高窟的奇妙之處。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六
    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nèi)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尊者行至此處,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有千佛,于是萌發(fā)開鑿之心,后歷建不斷,遂成佛門圣地,號為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
    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保留有從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洞492個,壁畫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彩塑像兩千身,是世界現(xiàn)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若把壁畫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長、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一個畫廊。近幾十年來,國內(nèi)外學著對敦煌藝術極感興趣,不斷進行研究,形成了一個專門學科“敦煌學”。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相結(jié)合的藝術宮殿,尤以豐富多彩的壁畫著稱于世。敦煌壁畫容量和內(nèi)容之豐富,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qū)m殿都不能媲美的。環(huán)顧洞窟的四周和窟頂,到處都畫著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有佛經(jīng)故事畫、經(jīng)變畫和佛教史跡畫,也有神怪畫和供養(yǎng)人畫像,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裝飾圖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這里有高達33米的坐像,也有十幾厘米的小菩薩,絕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數(shù)量眾多,堪稱是一座大型雕塑館。
    莫高窟是一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莫高窟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遺產(chǎn)”證書。
    外國的旅游者的評價對莫高窟的評價是: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長、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畫廊。”
    “它是世界現(xiàn)存佛教藝術最偉大的寶庫”。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間,在三華里長的鳴沙山上壁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個洞窟,布滿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壁畫。彩色佛像共有兩千多身,最大的一個高達三十三米。壁畫的技巧高超,數(shù)量驚人,如果一方方連接起來,可排成五十多華里長的畫廊。此外,在一個封閉的石室中,還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價值極高的古代經(jīng)卷,文書,畫卷等。
    從市區(qū)至莫高窟約有25公里,汽車行駛約25分鐘左右。莫高窟谷稱千佛洞,這里并不是指有一個千個佛或一千個洞窟,佛語泛指有許許多多的佛和洞窟。在我國有四大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崗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天水的麥積山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之所以莫高窟的聲譽遠遠超越其他石窟。其原因一是敦煌莫高窟開鑿年代較早,迄今已有1643年的歷史;二是規(guī)模宏大,現(xiàn)保存完好的洞窟492個,像蜂窩一樣密密麻麻排列著,錯落有致,綿延1600多米;三是雕塑,壁畫十分精美,現(xiàn)存彩塑2499身,壁畫45000平方米,有人稱敦煌莫高窟既是一大雕塑館,又是一個佛教藝術畫廊。
    據(jù)莫高窟的碑文記載,公元366年,有位叫樂尊的僧人云游到鳴沙山東麓腳下,此時,太陽西下,夕陽照射在對面的三危山上,他舉目觀看,忽然間他看見山頂上金光萬道,仿佛有千萬尊佛在金光中閃爍,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飄舞,一心修行的樂尊被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動了,他認為這就是佛光顯現(xiàn),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樂尊頂禮膜拜,決心在這里拜佛修行,便請來工匠,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后,佛門弟―子、達宮貴人、商賈百姓,善男信女都來這里捐資開窟,從4世紀至14世紀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不斷,經(jīng)久不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七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一個有1600余年歷史的曠世奇葩。莫高窟雖然在漫長的歲月中受到大自然的侵襲和人為的破壞,但目前仍保存有從十六國后期到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代洞窟492個,彩塑2415身,壁畫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結(jié)構(gòu)建筑5座。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窟。
    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筑、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既是我國,也是世界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莫高窟是一座偉大的藝術宮殿,是一部形象的百科全書,它以數(shù)量浩繁,技藝卓越的壁畫藝術向人們展示了公元四世紀到十四世紀千余年間的社會歷史圖景。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宕泉河崖壁上,南北長約1600米。
    1961年,國務院公布敦煌莫高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敦煌莫高窟藝術包括建筑藝術、彩塑藝術、壁畫藝術和敦煌文書四大部分,是集建筑、雕塑、繪畫三位一位的立體藝術。其內(nèi)容極為豐富。
    古代民間藝術家在繼承中原漢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吸收并融化了外來的表現(xiàn)手法,發(fā)展成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國民族風格的佛教藝術。這些規(guī)模宏大、為數(shù)驚人的宗教藝術品,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地理、宗教、社會生活、民族關系、中外友好往來及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浩如煙海的珍貴資料,是人類恒有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嘿——歡迎大家來到"寶心旅行社"我叫崔寶心,大家叫我小崔好了。今天的“莫高窟一日游”就由我來為大家服務,如有不周的地方,還請您多多包涵。
    大家看前面的那座建筑物就是敦煌的莫高窟了,它背靠沙鳴山,面對三危峰,窟區(qū)南北全長1600多米,現(xiàn)存洞窟有492個,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錯落,密布崖面,每個洞窟里面有栩栩如生的彩塑,大的有33米,小的僅僅有10厘米。有的像威風凜凜的天王,有的'像力大無窮的勇士。婀娜多姿的飛天,在天上翩翩起舞,有的輕彈銀弦;有的從天而降......
    現(xiàn)在我們進入洞內(nèi)參觀,請大家注意保護文物,不要破壞。這個洞窟位于系統(tǒng)工程號洞窟甬道的北側(cè),編號為17窟。1900年5月的一天,管理莫高窟的道士王圓錄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打開了秘密多年的“藏經(jīng)洞”
    好了,我就介紹到這,還有不周的地方請您多多包涵。大家再游覽一個小時,注意安全,注意保護文物。
    謝謝大家!
    敦煌莫高窟教學設計篇十九
    進去之后,導游發(fā)給我們每人一個講解器,因為窟太大,講解的聲音小,為了聽清并且不互相干擾,就采取了這個措施。
    導游告訴我們:敦煌莫高窟是甘肅省敦煌市境內(nèi)的莫高窟、西千佛洞的總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層、上下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內(nèi)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1987年1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我們沿著小路進了一個洞窟,這個洞窟真大,里面有五僔佛像,洞窟壁上畫著精巧的壁畫。頂部壁畫是彩色的飛天,洞窟四壁畫了千僔小佛像,畫工十分精致,整齊。這次我們一共參觀了十個窟,最著名的是第十七窟——藏經(jīng)洞。這個窟雖然小,但出土文物有5萬多件,大部分流失到國外,中國僅僅留下了8000多件文物,非??上?。
    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古代人民真是聰明絕頂,這么高的洞窟,居然還能上回酒店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古代人民真是聰明絕頂,這么高的洞窟,居然還能上去涂畫顏料,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精巧的'壁畫,并且塑造了高大雄偉的佛像,這可是現(xiàn)代人都難辦到的事情啊!古老的中華文明就是靠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創(chuàng)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