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熱門12篇)

字號:

    方案是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的具體步驟和方法。為了選擇一個適合的方案,我們需要全面了解問題的本質和背景。方案制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供大家學習參考。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一
    近年來,高考改革一直備受關注。2014年9月,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改革考試科目設置、考生錄取機制,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
    上海市、浙江省作為首批試點地區(qū),分別出臺了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并從當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目前,據(jù)新京報記者統(tǒng)計,已有16個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3+3”高考模式、文理不分科成趨勢。新京報訊據(jù)新京報記者統(tǒng)計,截至目前,已有16個省份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除上海和浙江外,分別是北京、河北、江蘇、江西、山東、廣東、海南、甘肅、青海、廣西、寧夏、湖南、貴州和西藏。其中,改革招生批次和科目設置為重點,文理不分科成趨勢。記者還了解到,其他省份大多將于近期或今年公布。天津市教委表示今年將出臺方案;遼寧省教育廳廳長馬輝也表示,方案將于今年適時發(fā)布。
    此外,據(jù)媒體報道,安徽省新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有望4月份正式公布。根據(jù)《意見》要求,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17年全面推進,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國特色現(xiàn)代教育考試招生制度,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新京報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各省改革啟動時間并不相同,但基本集中在未來三年。北京、海南、湖南、遼寧、吉林等省份將于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江蘇、內蒙古、安徽的高考綜合改革時間定為從2018年高一新生開始執(zhí)行。此外,部分省份定于2019年,目前多為西部省份。今年3月,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lián)平介紹了北京高考改革的相關安排。
    線聯(lián)平稱,北京自2017年秋季起,開始實施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2018年起,落實高級中等學校考試招生改革,推進高等學??荚囌猩母?;2020年起,調整統(tǒng)一高考科目。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表示,目前上海和浙江正處于試點時期,2017年開始整體實施。因此,雖然現(xiàn)在很多省份已經公布方案,但還要根據(jù)上海和浙江最終的試點經驗情況,再開始施行。
    王烽表示,目前根據(jù)教育部的總體要求和各省份方案,基本是2018年左右啟動,2020年全面實施。因此雖然方案已經發(fā)布,但離全面實施還有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是“窗口期”,還有準備和調整的時間,各省的方案可能還會根據(jù)實際經驗情況、參照學習經驗之后再進行微調。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各地改革方案的方向大體一致,內容包括高考實行“3+3”模式、不分文理科、英語等部分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減少高考加分項、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實行走班制等?!?+3”模式指考生總成績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
    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jù)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在總體方向一致的同時,各地也有細微差別。如江蘇規(guī)定,考生在高中期間可同一必考科目參加兩次考試。但廣西、貴州等省份明確規(guī)定外語科目實行一年兩考。河北將從2016年起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并根據(jù)情況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河北省教育廳表示合并有利于消除社會對本三錄取的高校畢業(yè)生的偏見,推動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發(fā)展,有利于今后高校畢業(yè)生平等就業(yè)。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二
    17日省政府新聞辦組織的發(fā)布會上透露,我省今年開始在本科高校開展綜合評價招生改革試點,選擇部分專業(yè)采取“統(tǒng)一高考+學業(yè)水平考試+學校考核(含綜合素質評價和面試)”的招生模式錄取學生。
    省教育廳廳長左敏表示,今年高考參與綜合評價招生試點的本科高校和專業(yè)還在探討,無論是部屬高校還是省屬高校,我省省域內的本科高校都在考慮范圍內,具體名單將在確定后發(fā)布。試點高校依據(jù)考生的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考成績、學??己顺煽?,按比例形成綜合成績。綜合評價招生注重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擴大了高校招生錄取的自主權。根據(jù)改革方案,自2017年起,我省將合并本科招生錄取批次,除提前批次外,錄取不分批次。
    “我們已經取消了三本,改革后一本和二本的界限也將取消?!笔〗逃龔d有關負責人表示,合并本科批次可以淡化高校的層次劃分,減少對高校招生的人為和行政干涉,形成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
    在這一方案出臺后,我省部分“二本”高校表示認可。一所高校的招生負責人表示,很多高校雖然是二本,但部分專業(yè)卻很強,但在區(qū)分一本、二本的情況下,只能等到一本高校錄完再錄取,難以錄取到高質量的生源。
    “以前都是拿一本率、二本率評比,取消錄取批次后,我們的壓力也能小不少?!笔〕遣簧俑呷嘀魅伪硎荆诟呖級毫ο?,整天喊素質教育最終還是看分數(shù),取消批次能夠有效消除高中攀比一本升學率的現(xiàn)象,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三
    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環(huán),都必須服從于我國教育“立德樹人”這一根本目標。
    2、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是為了給高等學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學挑選合適人才,試題必須有難度,能將不同水平的考生區(qū)分開來。不能認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學容易了,命題難度就會下降。
    3、“導向教學”其實就是說“高考=教學的指揮棒”,不論是高中教學還是初中、小學教學,都要緊盯這根指揮棒?!八膶印蓖ㄟ^明確“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四層考查目標,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問題。
    第一層:必備知識。
    要求學生能夠在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和素質養(yǎng)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這也體現(xiàn)了高考所承載的“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四翼”通過明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性”四個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問題。1.“基礎性”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要具備適應大學學習或社會發(fā)展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素養(yǎng),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識結構、扎實靈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養(yǎng)。2.“綜合性”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能夠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思想方法,多角度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3.“應用性”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要能夠善于觀察現(xiàn)象、主動靈活地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具備較強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和實踐能力。4.“創(chuàng)新性”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要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具備批判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方式。
    一、北京天津等6地今年啟動改革。
    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東、天津等6省份,將從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不再分文理科。近年來,高考改革一直備受關注。云南省將從2019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統(tǒng)一高考改革。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新疆的高考改革方案目前尚未公布,但是,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新疆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將于2019年開始實施,屆時,自2019年新入學高一新生起,學考成績將納入高考成績。
    從全國來看,除上海、浙江這兩個高考改革試點于2014年最先啟動外,其余省份的高考改革啟動時間集中于2017年至2019年。
    今年高考,浙江、上海兩地的考試科目將采用“3+3”模式。除語數(shù)英3個主要科目外,其他3門選考科目,上海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則采取“7選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還多了“技術”這項科目。值得一提的是,兩地外語考試均為一年兩考。兩地高中生最多可參加兩次外語考試,并可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兩地高考成績總分滿分則有所不同。浙江高考成績總分滿分為750分,其中,語文、數(shù)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選考科目每門滿分100分;上海的高考成績總分滿分則為660分,其中,語文、數(shù)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選考科目每門滿分為70分。
    不少學校已經開始著手調整課程和考試題目,因此在這個寒假做好迎接變化的準備至關重要。有校長表示,學校都會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學科課程體系,就算是偏科,如今的偏科也不同于以往。新方案最大的特點就是給學生提供了選擇性,文理不分科,每一名學生都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優(yōu)勢去選考部分學科,這是讓每一名學生發(fā)揮自己長項的“以長博長”。
    二、多地今年將合并錄取批次。
    在高考改革中,合并錄取批次也是一大亮點。前不久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云南明確,在文、理科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基礎上,實現(xiàn)所有科類平行志愿投檔,并取消??茖哟我粚?、二專的錄取批次劃分。2017年起進一步完善平行志愿投檔辦法,逐步優(yōu)化本科層次錄取批次。
    1、取消批次,合并一二本錄取。
    從2017年起,本科二批與本科三批合批錄取,逐步減少普通本科錄取批次。
    為什么要把“二本”“三本”合并錄???河南大學招辦副主任田歧立認為,此舉對高校和考生都有好處。對高校來說,取消“三本”將給“原三本”院校更大的招生空間,給予高校更加平等的招生環(huán)境。同時,促使高校用辦學質量和學科特色吸引學生,而不是想著如何升格。對考生來說,將來選擇學校的范圍更大了,而淡化學校身份也有助于淡化學歷歧視。
    配合高考模式的改革,未來幾年考生填報志愿的方式也將發(fā)生重大變化——由優(yōu)先選擇學校變?yōu)閮?yōu)先選擇專業(yè)。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四
    “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是朝著好的方向改革,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進步?!背啥紭涞轮袑W校長陳東永說,文理不分科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現(xiàn)在的學生只能在文科和理科之間做出選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今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再結合高校錄取的要求,選擇除語數(shù)外之外的學科,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陳東永同時表示,這種改革可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根據(jù)改革的意見,除語數(shù)外之外,學生可以在其余學科中任選三門,參加學業(yè)水平考試,學生為了得到比較理想的等級或分數(shù),可能會均衡用力,對每一門學科都不敢懈怠。這就需要學校和老師加強引導。
    成都外國語學校校長龔智發(fā):階段考試可減輕集中高考壓力。
    “高考文理不分科是我國招生考試制度的重大改革。”成都外國語學校校長龔智發(fā)接受采訪表示,“高考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文理不分科給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重點選擇部分科目作為主攻方向,同時學業(yè)水平考試與高考結合,分階段考試可以減輕集中高考的壓力,又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
    為此,作為學校需要積極采取措施,推進課程改革,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構建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設活動課程、創(chuàng)新實踐課程,實行走班制,改革課堂教學,使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拓展學習時間和空間。
    成都市教科院院長羅清紅:全面統(tǒng)籌資源按需分班成為必然。
    如何看待2021年四川省對高考作出調整?成都市教科院院長羅清紅認為,這符合國家對高考人才選拔的方向與趨勢。不拘一格選人才,多重標準,多種人才。
    要達成這樣的愿景,需要信息化進入教育,大數(shù)據(jù)進入教育。當前最為困難的是課堂學習過程的數(shù)據(jù)記錄,一些地方在課堂教學的數(shù)據(jù)記錄也許代表了未來教育發(fā)展的方向,值得教育人關注。
    對學校來說,他認為當下關鍵是需要全面統(tǒng)籌資源,分層跑班、按需分班應成為必然,教師、學生、場地與課程的無縫對接也顯得非常必要,這是學校的不二選擇。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五
    四川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表示,教育廳已起草完成了《四川省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也已由四川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報教育部備案。待教育部同意備案后,四川省教育廳將把高考改革的變化及其他信息適時向社會公布。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六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各地改革方案的方向大體一致,內容包括高考實行“3+3”模式、不分文理科、英語等部分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減少高考加分項、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實行走班制等。
    “3+3”模式指考生總成績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計入總成績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jù)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在總體方向一致的同時,各地也有細微差別。如江蘇規(guī)定,考生在高中期〔〕間可同一必考科目參加兩次考試。但廣西、貴州等省份明確規(guī)定外語科目實行一年兩考。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七
    近期,教育部首次提出在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逐步推進多校劃片,引發(fā)了熱議。多校劃片是否可行?對此,李和平表示,多校劃片有利有弊,如何實施還需要進一步論證。
    李和平對“多校劃片”有所疑慮,一個區(qū)域對應多所學校會不會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如何分配資源選擇學校?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氨热缯f原來對應就近一所學校上學,通過搖號可能會調整到較遠的學校,會不會帶來人為的上學麻煩?”
    李和平說,家長之所以熱衷擇校,主要在于教育資源不均衡,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要均衡教育資源,一旦師資資源均衡了,就不會有人搶著上“名校”,“多校劃片”也就沒有必要了。他認為,將來在均衡教育資源的基礎上,按照屬地化、人口密度來劃區(qū)入學,既保障教育質量又保證孩子在家門口上學。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八
    20xx年我省高考有什么新變化?去年11月,陜西省考試管理中心普招處處長郝春懷曾表示,從20xx年起,陜西省普通高校招生統(tǒng)考將全部使用教育部統(tǒng)一命制的試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全國卷”。“全國卷”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外語科目含有聽力部分,而且聽力成績要計入高考外語科總分。外語成績將由筆試成績和聽力成績兩部分組成,其中筆試滿分120分,聽力滿分30分。
    我省此次恢復停了的外語聽力考試,對考生、家長、學校及考試管理部門都提出了相當大的挑戰(zhàn)。從現(xiàn)階段到明年高考前,全省將組織3次與正式考試無異的模擬聽力考試。其中最后一次,將是考生在拿到準考證后,在自己將要參加高考的考點、考場內進行。這樣一個“身臨其境”的舉措,就是避免考生未戰(zhàn)先怯,讓其從容應對。
    據(jù)悉,我省以高考為主要內容的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正在緊張謀劃中,或將于20xx年公布改革方案。屆時,考生將不分文理科。而對于具體細節(jié),郝春懷稱因尚在醞釀中而未予透露。
    對于此輪改革,郝春懷稱將對基礎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教育資源的配置將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基礎、差異和個性。學生的選擇權將會更大。學校開設的課程將有大的變革,改變以前必修課“一統(tǒng)天下”的走向,必修課和選修課將并重,各種注重學生差異化的教學班將涌現(xiàn)。由于學生在高一階段就將進行今后主攻方向的抉擇,各個學校將在初中階段就幫助學生建立個人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另外,學生的評價方式等方面也有大的變化。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九
    廣東高考改革方案提交教育部備案,還在等待審核批準。昨日,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在網上接訪時表示,廣東隨遷子女數(shù)量為全國最大,放開“異地高考”將會大大增加廣東考生的競爭壓力。他透露,廣東高考改革方案正在教育部審核,審核通過才能公布。目前廣東高考一本率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羅偉其呼吁以各省考生人數(shù)作為基數(shù)確定高校招生計劃。
    教育部備案批準公布方案。
    廣東高考方案何時出臺備受各界關注?今年7月份,羅偉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廣東省已經起草了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經省委、省政府審定并同意,已報教育部備案,待教育部備案批準后,會向社會公布。
    昨天,羅偉其告訴記者,根據(jù)工作安排,是各個省報告方案給教育部審核,按照之前教育部的工作進程,應該在年底會逐步審核、批出。“廣東會放在哪個批次批出,目前還不清楚?!绷_偉其說,因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已經通過了這個方案。
    異地高考正進行資格審核。
    “異地高考”進展情況也是網民關注的焦點。對此,羅偉其回應,“異地高考”報名已經結束,目前正對非廣東戶籍考生明年在粵高考報名情況進行資格審核。對符合條件的考生,明年將會放開其考試資格?!暗侥壳盀橹?,資格審查整體情況順利?!?BR>    但是,羅偉其也坦言,放開“異地高考”,將會增大廣東高考考生的競爭壓力。他說,20xx年原本是廣東高考報名開始下降的拐點,但隨著“異地高考”的實行,作為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人數(shù)最多的省份,廣東高考考生數(shù)量依舊龐大。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十
    深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依據(jù)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科學設計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命題內容,增強基礎性、綜合性,著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改進評卷方式,加強評卷的精細化管理,完善學生成績報告。高考統(tǒng)考科目繼續(xù)使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試卷。高職院??荚囌猩c普通高考相對分開,文化基礎課由省教育廳統(tǒng)一命題、考試,職業(yè)技能測試由各高職院校單獨命題、自主測試。起通過分類考試錄取學生成為高職院校招生主渠道。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十一
    貫徹落實黨的xx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要求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9-2020年)》關于“按照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維護社會公平的原則”和“完善高等學校招生名額分配方式和招生錄取辦法,建立健全有利于促進入學機會公平、有利于優(yōu)秀人才選拔的多元錄取機制”的精神,根據(jù)我市教育發(fā)展的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適應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和北京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需要,完善人才選拔機制,促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二)適應高等教育普及化、多樣化的需求,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讓多樣化的高等教育選拔更多的適合培養(yǎng)的學生。
    (三)適應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積極引導基礎教育堅持育人為本,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推進素質教育。
    (四)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充分考慮社會的接受程度和方案的可操作性,穩(wěn)妥推進,分步實施。
    高考命題要以科學、公平、準確、規(guī)范為目標,依據(jù)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需求,堅持素質教育導向,體現(xiàn)基礎教育向高等教育的過渡與銜接,體現(xiàn)首都基礎教育整體質量和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水平,體現(xiàn)中學教育在學生終身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考命題要在多年積累的經驗基礎上更加重視學習借鑒發(fā)達國家的經驗,運用先進教育測量理論、命題技術,結合北京實際,命制出能更好地考查學生素質、促進學生能力提高的試題。在現(xiàn)有高考試題資源庫基礎上,采取更大范圍向社會征題的方式,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進一步豐富充實高考試題資源庫。
    命題采用學生熟悉的背景材料和語言,避免人為設置障礙和繁難偏怪,使學生能用熟悉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關注學生接受基礎教育期間所積累的基礎知識,促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
    數(shù)學學科要注重基本的數(shù)學能力、數(shù)學素養(yǎng)和學習潛能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識,考查基本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強調通性通法;注意數(shù)學應用,考查學生利用數(shù)學概念、原理和方法,結合數(shù)據(jù)分析、圖像解析等內容,解釋現(xiàn)實世界中的現(xiàn)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考查學生分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
    英語學科要突出語言的實際應用,回歸到英語學科應有的位置上,降低英語學科分數(shù)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英語學科的考查限于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體現(xiàn)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文科綜合要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從不同角度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貼近社會現(xiàn)實,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進行深入思考;以人類歷史的發(fā)展演變和重大事件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歷史使命感,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與深厚的人文情懷;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認識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探究其成因、原理與規(guī)律;重視發(fā)展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形成。
    理科綜合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以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實驗探究中所接觸的科學事物和現(xiàn)象為基本內容,考查學生利用學科知識、學科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真實情境和實驗觀察、自然體驗,考查學生聯(lián)系實際深化、應用知識的策略和學科素養(yǎng)。
    (一)2019年。
    1.堅持2019年命題方向。
    2019年高考命題要堅持2019年命題方向,繼續(xù)調整試卷結構,把握好學科間的平衡,確保在2019年的基礎上穩(wěn)定、持續(xù)、深化發(fā)展,使考試內容改革成效隨時間顯現(xiàn)更加充分。
    2.調整志愿設計及投檔方式。
    從2019年起,本科志愿填報實行本科批次平行志愿組填報方式,即:對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志愿設置由原來的4所學校擴大到5所學校,具體為:每批次第一志愿為2所平行的學校;第二志愿為3所平行的學校。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均采用平行志愿投檔方式。在每個批次一志愿和二志愿錄取完成后,公布未完成的招生計劃,再進行征集志愿填報及錄取。
    (二)2019年。
    在北京市規(guī)劃的生態(tài)涵養(yǎng)區(qū)和城市發(fā)展新區(qū)設本科專項招生計劃(招生對象、條件另行公布)。將參加本科一批部分招生學校的在京招生計劃劃分一定比例定向投到生態(tài)涵養(yǎng)發(fā)展區(qū)和城市發(fā)展新區(qū),提高這些地區(qū)升入本科一批高校的學生人數(shù),從而加大學生在本地接受基礎教育的吸引力,在持續(xù)改善教學條件和提高師資水平的同時,不斷提高當?shù)亟逃虒W質量。
    (三)2019年。
    實施新的高考方案,其要點是調整考試方式、考試內容、試卷結構、考試科目的分值。
    1.考試科目。
    2.試卷分值。
    高考文史類、理工類總分均為750分。
    英語滿分100分,其中聽力部分占30分,閱讀寫作等占。
    省高考改革方案四川篇十二
    從改革的初衷來看,增加學校和學生的選擇權,開展揚長教育,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生的弊端。方案一經推出,就受到社會輿論的好評。以下是改革對高考復讀生的影響,請考生查看。
    但是,如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所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教育,浙江的這一套改革方案并不奢求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記者連日來通過多次采訪調查發(fā)現(xiàn),社會也存在對新方案實施后可能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表示擔憂。
    如,選考科目的兩次考試機會讓部分第一次考試失利的學生壓力倍增,選考科目考前學校集中突擊,高三“填鴨式”惡補語數(shù)英,這些都被指或加劇應試教育。同時,20xx屆高考生選擇復讀難以適應新高考,也是社會關注較多的問題。
    選考科目恐促高中開展“填鴨式”教學。
    在剛發(fā)布的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中,考試不再分文理,考試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選考科目,必考科目為語文、數(shù)學和外語,選考科目由學生從思想政治、歷史等7門高中學考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
    其中在考試時間安排上,語文、數(shù)學考試于每年6月進行,外語每年安排2次考試,1次在6月與語文、數(shù)學同期進行,考試對象限于當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與選考科目同期進行。選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試,分別在4月及10月進行。外語和選考科目考生每科可報考2次,選用其中1次成績。
    有人不禁提出擔憂,認為學生盲目追求分數(shù)、高中比較升學率等仍然會促使應試教育的產生,其中高中恐現(xiàn)“填鴨式”教學。
    “會導致新的應試教育。”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所長肖龍海稱,部分高一學生一開始就確定了選考科目,對其它課程就不再重視,而這與一直推崇的素質教育相悖,“高考是指揮棒,指揮棒指向哪里,高中就向哪里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