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心得體會,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自己。寫心得體會時,可以結(jié)合一些相關(guān)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成果,形成更有深度的觀點。心得體會是一種對于所學內(nèi)容及所面臨情境的思考和總結(jié),既是對于個人經(jīng)驗的沉淀,也是對于學習及工作的反思。心得體會可以作為個人成長和進步的記錄,同時也是分享和交流的媒介。每當我們經(jīng)歷一段時間的學習或工作,通過總結(jié)心得體會來回顧自己的成果和經(jīng)驗將變得至關(guān)重要。那么,如何撰寫一篇有價值、全面且有觀點的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樣本,供大家參考。希望這些樣本可以激發(fā)您的靈感,幫助您寫出出色的心得體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一
華清宮,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勝之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華清路華清宮景區(qū)內(nèi),由于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在我游覽完華清宮后,我深刻地體驗到了其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然風光的美麗壯觀。通過這次華清宮之行,我深刻認識到了中國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熱愛祖國的歷史文化底蘊。
一、千年文化古跡的歷史魅力。
華清宮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年間,有著千年的悠久歷史。作為唐代皇宮,它曾是歷代皇帝駕臨時的別宮。在華清宮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諸多名人足跡,如玄奘、李白、杜甫等等。在華清宮的中軸線上,有著一道高高的羊腸石階,這道石階通向華清池,是于唐朝政和二年建造的,其規(guī)模宏大,構(gòu)造復雜,充分體現(xiàn)了唐代宮殿建筑的獨特風格。在階梯的兩側(cè),有兩座十分精美的石虎和石馬,鐫刻著唐朝統(tǒng)治者的經(jīng)歷和壯舉。站在這里,感覺時間仿佛倒流了一千年,凝視著眼前的這只石虎、那頭石馬,仿佛聽到了唐代詩人詠史長歌的聲音。
二、泉水奇觀的自然風光。
華清宮的自然風光也是其獨特之處。在華清宮內(nèi),有著名聞遐邇的華清池,華清池周圍群山環(huán)繞、草木茂盛,環(huán)境幽靜美麗,這里的泉水清澈透明,水流迤邐,仿佛天然藝術(shù)品。在這里,我不僅可以好好地體驗大自然的美麗,而且還可以感受到這里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三、歷史文化的淵源。
在游覽華清宮時,我們可以看到唐代建筑的獨特風格、唐代文化遺存的強大魅力。華清宮內(nèi)還有唐玄宗楊貴妃的雙手印,這便是皇帝和皇妃在唐朝時的信物。這些信物見證了唐代帝王與妃子之間深厚的感情,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唐代文化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
四、人文情懷的感悟。
華清宮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的博物館,更是一座人文情懷的體驗場所。在我游覽華清宮時,我仿佛走進了唐代的故事里,感受到唐朝時期皇帝和皇妃之間的繾綣愛情。我深深地感悟到了當時的文化傳承和文化底蘊。
五、旅游價值的概括。
華清宮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自然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在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千年文化古跡的歷史魅力;可以領(lǐng)略到華清池的泉水奇觀;可以了解到唐代文化的淵源和人文情懷的感悟。游客不僅可以感受到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還可以感受到自然風光的美麗和人文情懷的厚重氣息。此外,這里還有活力十足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是一處集“五美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總結(jié)起來,華清宮是一處有著千年文化古跡的歷史名勝,其建筑、自然風光、人文情懷等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值得廣大游客前來參觀。此次華清宮之行,我感受到了千年文化古跡的歷史魅力,深刻體驗到了泉水奇觀的自然風光,認知了唐代文化的淵源和人文情懷的感悟,更加感悟到了祖國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我們共同愛護和傳承這片美麗的土地,讓華清宮的魅力永久存在。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二
華清宮,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座古建筑群,也是唐代著名文人王勃創(chuàng)作《滕王閣序》的所在地。作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建筑,華清宮不僅吸引著無數(shù)歷史愛好者的關(guān)注,更成為了流傳于世的詩詞的源泉。在我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游覽了華清宮,深受該地的古詩所感染,同時也對古詩的內(nèi)涵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將結(jié)合游覽華清宮的經(jīng)歷,分享我在華清宮的古詩心得體會。
游覽華清宮時,我格外留意到詩詞的存在。在顯赫的宮殿之間,設(shè)立了許多石碑和銅牌,上面刻著大量與華清宮有關(guān)的古詩。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唐代文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手法和優(yōu)美的文字風格被廣大文人難以割舍。站在《登鸛雀樓》前,我仿佛能感受到王之渙當年登高遠望時的豪情壯志,他以雄渾幽遠的詩句描繪出陜北的壯麗山川,表達了自身的愛國情懷。從王之渙的詩中,我深深體會到古代文人的志向和情感,這也讓我更加了解了古代人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古詩在華清宮中扮演了傳承歷史的重要角色。通過閱讀一首首古詩,我意識到這些詩歌是文人在游覽華清宮時的心情抒發(fā),以及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頌揚。這種詩歌傳統(tǒng)被保留下來,讓游覽華清宮的游客能夠感受到來自古人的情感。這讓我對傳承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古詩不僅是一段文字,更是一種情感的承載和歷史的見證。游覽華清宮時,我不僅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心情,也對歷史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華清宮的美景給了我靈感,讓我也充滿了創(chuàng)作欲望。環(huán)顧四周,滿眼都是翠綠的山林,清澈的湖泊和古老的建筑。這些美景讓人仿佛進入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在感受到這一切的同時,我深受啟發(fā),不禁躍躍欲試地拿起筆來,試圖通過筆尖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盡管自己的文字和古詩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這種創(chuàng)作的欲望讓我更加熱愛古詩,也更加欣賞那些能夠表達自己感情和思考的文人。
在欣賞古詩的同時,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古人的人生智慧。古詩中大多抒發(fā)的是對生活、對人性、對人際關(guān)系的思考和體悟。這些深刻的見解引發(fā)著我對人生的思考。古代文人在面對人生起伏的過程中,積累了諸多的人生智慧,在他們的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人生的獨特理解和見解。讀懂了他們的詩句,我們也能理解到人生的道理和真諦。這讓我從文學作品中收益匪淺,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要踏實、要體驗、要思考。
總的說來,游覽華清宮給我?guī)砹酥T多啟發(fā)和觸動。古詩是華清宮的靈魂和底蘊,讓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感、了解了古代文人的思考和追求,也讓我體驗到了古人智慧的魅力。華清宮的美景和古詩的陪伴讓我感到無盡的愉悅和滿足,并激發(fā)了我對古代文化的濃厚興趣。通過游覽華清宮,我對古詩的內(nèi)涵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也對我個人的創(chuàng)作和思考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三
華清宮是中國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參觀華清宮,無疑是一次深入了解古代文化、歷史、藝術(shù)的歷程。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在華清宮的心得體會。
一、對古代文化的感悟。
華清宮始建于唐朝,是唐玄宗的行宮。在參觀華清宮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唐朝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例如唐玄宗的治國理政、唐高宗的改革。同時,在華清宮可以欣賞到許多古代藝術(shù)作品,如唐代玄宗手玉、唐代武則天旌旗等等,這些藝術(shù)作品生動地反映了唐朝時代的文化與藝術(shù)底蘊。
二、對中國園林的贊嘆。
華清宮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古代園林,是由山、水、建筑、植物等景觀組成的。作為一個園林,華清宮在布局、造型、規(guī)劃、設(shè)計等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例如園內(nèi)的塔山湖,是一個人工的湖泊,這個湖泊的形成在當時是非常不易的,它既美化了園林,又增加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許多園林建筑也充分地展現(xiàn)了中國園林藝術(shù)的獨特魅力。
三、對皇家生活的想象。
在華清宮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園林的美景,還可以參觀到許多皇家建筑,如龍庭、鳳舉、拱星樓等等。這些建筑不僅是偉大歷史的見證者,更是展現(xiàn)了古代貴族生活的知識、規(guī)矩以及審美觀念。例如,拱星樓里面有一個設(shè)計得非常巧妙的懸掛柜,它的位置可以旋轉(zhuǎn),功用是儲物,當時的貴族們肯定是非常喜歡這種精致的設(shè)計。
四、對人類智慧的佩服。
在華清宮中,我們能夠看到許多建筑的設(shè)計都是非常精致、巧妙的,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例如,拱星樓里的樓梯,雖然它不是最高的樓梯,但是它的坡度非常柔和,走上去非常舒適,這是當時的建筑師們使用人類智慧精心設(shè)計的結(jié)果。還有在隨園里,馬廄的建筑,采取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特色,讓馬只睡在某個角落,看似隨意,卻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五、對歷史和未來的思考。
參觀華清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對歷史和未來進行思考。華清宮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觸摸到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認真思考誰在保護和維護這樣的文化遺產(chǎn),是誰將其傳承下去,非常重要。同時,也要思考如何讓這樣的文化遺產(chǎn)不斷地適應當代社會和未來的發(fā)展,保持其獨特的生命力。
最后,參觀華清宮的過程,是一種文化、歷史、藝術(shù)親身體驗的過程。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經(jīng)歷,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四
華清宮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宮殿,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是唐代皇宮遺址之一。最近,我有幸參觀了華清宮,并對此有了一些深刻的體會和收獲。以下是我的參觀心得體會。
第一段:開頭引入,介紹華清宮的背景和重要性(約200字)。
華清宮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是唐代皇宮的遺址之一。它起初是唐代皇帝作為行宮和溫泉療養(yǎng)地的所在地。華清宮建于唐玄宗時期,是一個以溫泉為主要特色的皇家園林。該宮殿建筑矗立在豐富的自然山水之間,凸顯了唐代皇帝享受自然風光和溫泉療養(yǎng)的尊貴地位。因其歷史和文化重要性,華清宮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第二段:參觀華清宮的感受和印象(約300字)。
當我踏入華清宮時,我被其莊嚴壯觀的建筑和優(yōu)雅的風景所震撼。這里的園林設(shè)計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漫步在宮殿的蜿蜒曲折的小道上,我感受到了宮殿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宮殿內(nèi)部的精美繪畫和雕塑讓我感受到了古代藝術(shù)的魅力。尤其是華清池的溫泉,配合著周圍山水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
第三段:了解華清宮的歷史和文化(約300字)。
除了欣賞華清宮的美景和宮殿建筑,我還了解到了這里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作為唐代皇帝的行宮,華清宮見證了唐朝的繁榮和輝煌。它曾經(jīng)是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愛情圣地,他們的故事如今仍被傳頌。在華清宮的博物館,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文獻,了解到了唐代皇帝的生活和治國理政的智慧。這些歷史和文化遺產(chǎn)使華清宮成為了了解唐代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第四段:華清宮對我個人的啟示和感悟(約300字)。
參觀華清宮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入了解歷史和文化的機會,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古人對大自然的尊重和融入自然的智慧。華清宮的建筑和園林設(shè)計反映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強調(diào)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使我意識到,我們現(xiàn)代人應該重視環(huán)保和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shè),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此外,華清宮的歷史和文化也讓我明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只有保護好歷史遺產(chǎn),傳承好文化傳統(tǒng),我們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第五段:總結(jié)和展望(約200字)。
通過參觀華清宮,我對古代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對保護自然和傳承文化有了更深遠的認識。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華清宮這樣的歷史遺產(chǎn)感到自豪。我期待著未來,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觀華清宮,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并共同努力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和自然環(huán)境。讓我們珍惜現(xiàn)在,傳承歷史,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五
華清宮是中國古代皇宮建筑的典范,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qū)秦嶺北麓,作為歷代皇帝的行宮和度假勝地,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近日,我有幸參觀了華清宮,這一次的體驗讓我受益匪淺。在這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我深刻感受到華清宮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情,為我們國家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感到無比自豪。
首先,走進華清宮的大門,我立刻被宮殿的宏偉和雄偉所震撼??吹郊磳⒂娑鴣淼南膶m殿,我被它的建筑風格所吸引。夏宮殿以水泥、木材和陶瓷為主要建筑材料,精細的雕花、磚雕和彩繪使它獨具匠心。不僅如此,夏宮殿的布局也是別具一格,各個房間之間通過大門相連,將整個宮殿分為多個獨立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用途。通過夏宮殿的參觀,我深刻感受到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卓越和獨特之處。
其次,華清宮作為古代皇室的行宮和度假勝地,保留了許多皇帝的遺跡和文物。在參觀過程中,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文物展品,包括瓷器、玉器、金銀器等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玉雕的葫蘆。這個玉葫蘆造型精美,紋飾繁復,雕刻工藝極為精湛。據(jù)導游介紹,這個玉葫蘆是當年千金小姐的隨身之物,象征著幸福和吉祥。通過觀賞這些古代文物,我更加了解了古代皇帝和貴族的生活方式和品味,對古代文化和藝術(sh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三,華清宮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景點,就是溫泉。作為中國境內(nèi)最早的溫泉,華清宮的溫泉文化享有盛譽。我有幸親自體驗了華清宮的溫泉,這是一次非常舒服和放松的經(jīng)歷。溫泉泡池寬大而深,水溫適中,讓人感到舒適和愜意。在溫泉中,我感受到了天然礦物質(zhì)對皮膚的滋養(yǎng),令人心身放松。而且,溫泉旁邊的裝飾和環(huán)境也非常美麗,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這樣的溫泉體驗讓我重新認識了溫泉的療養(yǎng)功能和度假效果。
最后,華清宮的參觀之旅讓我回顧了中國古代歷史的輝煌,了解了古代皇宮建筑的奇特,感受了溫泉的舒適。在華清宮的參觀過程中,我認識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化。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自己的文化遺產(chǎn)感到自豪,并且學會保護和傳承它們。我相信,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華清宮的歷史和文化將會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
總之,華清宮參觀使我受益匪淺。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杰作,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在這個神奇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蘊,也對自己的國家有了更深的認同和驕傲。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親身體驗到華清宮的魅力,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卓越。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讓華清宮的歷史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中國的古代文化。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六
華清宮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的華清池旁,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宮殿式建筑群。華清宮以其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聞名于世。不久前,我有幸參觀了華清宮,領(lǐng)略了這座古代宮殿的壯麗風采。在參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華清宮的莊嚴肅穆、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下面我將從建筑風貌、歷史故事和人文景觀三個方面,詳細闡述我對華清宮參觀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參觀華清宮過程中,我被其壯麗的建筑風貌所震撼。華清宮始建于西漢時期,最初為一座官員離官休養(yǎng)場所。在后來的發(fā)展中,從東周、東漢到明清,一共經(jīng)歷了多次修繕和擴建。華清宮的被保護的建筑群坐北朝南,整體造型莊重宏偉、層次分明。藍瓦黃磚的屋頂顯得古樸典雅,紅墻綠樹的交相輝映,給人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感覺。同時,華清宮內(nèi)的長廊、假山、流水等景致,更是令人駐足觀賞,嘆為觀止。這些宏偉壯麗的建筑和美麗的景致,深深地吸引著我的眼球,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華麗王朝。
其次,華清宮的歷史故事讓我領(lǐng)略到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據(jù)史書記載,華清宮曾是楊貴妃宴樂的場所之一。這里留下了古代美女楊貴妃的怡然自得、活潑歡快的身影。在華清宮內(nèi)的楊貴妃泡湯亭,余音繞梁,仿佛仍然可以聽到她那動聽的歌聲。華清宮還曾是唐太宗與楊貴妃最后一次相見的地方,據(jù)說這也是唐太宗逝世之前的最后一次娛樂。楊貴妃美麗動人的形象以及她與唐太宗的動人故事,讓華清宮散發(fā)出一種浪漫的氣息。
最后,華清宮內(nèi)的人文景觀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里,我領(lǐng)略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和思想境界。華清宮內(nèi)有許多聞名于世的文人雅士的題字刻碑,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這里的題字刻碑不僅是古代文人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成果,更是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追求的寫照。此外,華清宮內(nèi)還建有很多紀念碑或紀念館,用以紀念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這些人文景觀無不展示了華清宮作為歷史文化遺址的獨特魅力。
總體而言,參觀華清宮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體驗。通過欣賞其壯麗的建筑風貌、了解其歷史故事和領(lǐng)略人文景觀,我們更能感受到華清宮凝聚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精神。華清宮不僅是一座古代宮殿建筑,更是一座記錄著中華民族文化發(fā)展脈絡(luò)的寶庫。通過參觀華清宮,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厚重感,更可以深刻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參觀華清宮,去領(lǐng)略這座古老文化遺址的獨特魅力,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發(fā)展。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七
出處或作者: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從長安回望驪山,如錦繡成堆,
山頂上,重重宮門正一道道地打開。
快馬揚塵飛奔而至,妃子破顏一笑,
沒人知道,這是千里傳送荔枝來。
過華清宮對照翻譯:
長安回望繡成堆,
從長安回望驪山,如錦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山頂上,重重宮門正一道道地打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快馬揚塵飛奔而至,妃子破顏一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沒人知道,這是千里傳送荔枝來。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八
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繚墻。
仰窺丹檻影,猶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強。
一千年際會,三萬里農(nóng)桑。
幾席延堯舜,軒墀接禹湯。
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北扉閑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厭未央。
鉤陳裹巖谷,文陛壓青蒼。
歌吹千秋節(jié),樓臺八月涼。
神仙高縹緲,環(huán)佩碎丁當。
泉暖涵窗鏡,云嬌惹粉囊。
嫩嵐滋翠葆,清渭照紅妝。
帖泰生靈壽,歡娛歲序長。
月聞仙曲調(diào),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xiāng)。
玩兵師漢武,回手倒干將。
黥鬣掀東海,胡牙揭上陽。
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
傾國留無路,還魂怨有香。
蜀峰橫慘澹,秦樹遠微茫。
鼎重山難轉(zhuǎn),天扶業(yè)更昌。
望賢余故老,花萼舊池塘。
往事人誰問,幽襟淚獨傷。
碧檐斜送日,殷葉半凋霜。
迸水傾瑤砌,疏風罅玉房。
塵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
鳥啄摧寒木,蝸涎蠹畫梁。
孤煙知客恨,遙起秦陵傍。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九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注釋】。
1、華清宮:故址在今陜西臨潼縣驪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游樂之地。
2、繡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錦繡。
3、次第:按順序。
4、一騎:指一人一馬。
5、妃子:指貴妃楊玉環(huán)。
【譯文】。
一、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二:從長安回望驪山,如錦繡成堆,山頂上,重重宮門正一道道地打開。
三:從長安回望驪山的景色如錦繡一般,山頂上,華清宮的門一扇接一扇地打開。一位騎手飛奔而來,贏得楊貴妃嫣然一笑,沒有人知道這是從很遠的南方運來的鮮荔枝。
【題解】。
本詩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據(jù)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廣州給她運來。這首詩就是根據(jù)這件事寫成的。
【作者】。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祖居長安南郊樊川,因稱杜樊川。工詩、賦、古文。詩學杜甫而有獨創(chuàng),骨氣豪宕,風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絕,為晚唐大家。也擅長創(chuàng)作詠史絕句?!哆^華清宮》便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過華清宮》同題作品共有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與同時代的李商隱齊名,并稱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詩》存詩八卷。
【品評】。
首句“長安回望”四字極為重要。長安是當時的京城,明皇應在京城日理萬機,妃子自應留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這就出現(xiàn)了“長安回望繡成堆”的鏡頭。唐明皇時,驪山遍植花木如綿繡,故稱繡嶺。用“繡成堆”寫“一騎”遙望中的驪山總貌,很傳神。次句承“繡成堆”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筑群。這時候,“一騎”已近驪山,望見“山頂千門次第開”;山上人也早已望見“紅塵”飛揚,“一騎”將到,因而將“山頂千門”次第打開。緊接著,便出現(xiàn)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戲劇性場景。一方面,是以卷起“紅塵”的高速日夜奔馳,送來荔枝的“一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一笑,樂不可支。兩相對照,蘊含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前三句詩根本不提荔枝,壓根兒不知道為什么要從長安回望驪山,不知道“山頂千門”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開,更不知道“一騎紅塵”是干什么的、“妃子”為什么要“笑”,給讀者留下一連串懸念。最后一句,應該是解釋懸念了,可又出人意料地用了一個否定句:“無人知是荔枝來?!钡拇_,卷風揚塵,“一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一重重為他敞開,誰都會認為那是飛送關(guān)于軍國大事的緊急情報,怎能設(shè)想那是為貴妃送荔枝!“無人知”三字畫龍點睛,蘊含深廣,把全詩的思想境界提升到驚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臺也在驪山頂上。作者讓楊貴妃在驪山“山頂”望見“一騎紅塵”,并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起“褒妃一笑傾周”的`歷史教訓的。
此詩以“一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為中心組織全詩,構(gòu)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
【賞析】。
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揚貴妃的驕奢淫侈。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后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一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并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盁o人知”雖三字,卻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jīng)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jù)《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于四川至長安的路上。《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長安回望繡成堆”,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詩人在京城眺望驪山,佳木蔥蘢,花繁葉茂,無數(shù)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繡。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fā)歷史之感慨。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是回顧歷史。驪山“山頂千門”洞開寫出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并給讀者設(shè)下疑竇:“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末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答案。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她看見“一騎紅塵”奔馳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卻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道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jié)句既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安史之亂”的禍根。
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后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xiàn)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xiàn)出來。
對于細微處發(fā)現(xiàn)歷史問題?!耙或T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xiàn)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全詩以“回望”起筆,層層設(shè)置懸念,最后以“無人知”揭示謎底。這不僅揭露了唐明皇為討好寵妃的歡心而無所不為的荒唐,同時以前面渲染的不尋常氣氛相呼應,全詩無一難字,不事雕琢,清麗俊俏,活潑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確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注釋譯文。
君主追求淫逸,將國計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輕。結(jié)果,兵變作亂,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長生樹仍直直地長在那里。
鑒賞。
整首詩通過今昔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詠史感懷,諷刺統(tǒng)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的興衰。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一
深秋如期而至,我們小桔燈研學營要去華清宮啦!
我早就聽姐姐說,盛唐時,皇帝唐玄宗和貴妃在這里演繹了千年稱誦的愛情故事,使這座皇家園林成為他們愛情的見證。玄宗“尤知音律”,貴妃彈唱嫻熟,能歌善舞。
走進華清宮,只見廣場中央有一座碉塑,貴妃面帶微笑,含情脈脈,在眾多伴舞當中翩翩起舞,獨具一格。而唐玄宗則在一旁拍鼓奏樂,笑逐顏開。
一路小跑,我們很快就到了驪山山頂,“兵諫亭”三個大字映入了我的眼罕。聽著導游講解“12.12”的歷史故事,少帥和將軍“勸、哭、跪”都未能讓蔣介石同意統(tǒng)一抗日戰(zhàn)線,最后只有“兵諫”,迫使蔣“停止內(nèi)戰(zhàn),統(tǒng)一抗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下午,當我們通過歷史話劇再一次感受“西安事變”時,我的內(nèi)心更是震憾起來,一聲聲勞苦大眾的呼喊、一陣陣激烈的槍炮聲纏繞在耳旁,一排排將士的身影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我為中華民族而驕傲,更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也懂得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夕陽西下,晚霞籠照著華麗的華清宮,更顯得金壁輝煌。我們漸行漸遠,似乎又聽到了華清宮優(yōu)美的樂曲聲,我們都期待小桔燈的下一次研學之旅。
公眾號:小桔燈作文。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二
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繚墻。仰窺丹檻影,猶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強。一千年際會,三萬里農(nóng)桑。
幾席延堯舜,軒墀接禹湯。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北扉閑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厭未央。鉤陳裹巖谷,文陛壓青蒼。
歌吹千秋節(jié),樓臺八月涼。神仙高縹緲,環(huán)碎丁當。
泉暖涵窗鏡,云嬌惹粉囊。嫩嵐滋翠葆,清渭照紅妝。
帖泰生靈壽,歡娛歲序長。月聞仙曲調(diào),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xiāng)。玩兵師漢武,回手倒干將。
翻譯:無。
賞析:無。
作者資料: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zhuǎn)淮南節(jié)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三
午后,伴隨熱風襲來,我們走進了華清池。據(jù)說,這里是當年楊貴妃沐浴之地。到底是皇家園林,進了門,一池荷花,一片翠波,蕩漾出了一圈圈的漣漪,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意。好一片美不勝收的良辰美景,華麗的開端令我大飽眼福。
海棠狀的池,這就是楊玉環(huán)的沐浴之湯,只可惜“徒有池,不見水”。而真正的水則存在于不起眼的小角落。不高不低,正好攝氏40度的泉水汩汩流出,潑到臉上,滋潤著肌膚,大有“溫泉水滑洗凝脂”之風。
提過楊貴妃,當然少不了唐明皇的池子。明皇之池呈蓮花形,輪廓清晰,也尚且完好。
有幸的是,我們還一睹了太宗李世民之池,50米長,僅供他一人使用,可見當時唐都的繁華。另外,宰相、御廚之湯,也一一見到。
華清池還與另一端歷史有關(guān),那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年12月12日,偉大的愛國將領(lǐng)張學良、楊虎城,因不滿蔣介石的“擁日”行為,而發(fā)動了“兵諫”,迫使國民黨軍隊展開抗日活動。
于是我們又見到了華清池中的蔣介石個人浴室,還有梅蘭芳的親筆題書“天下第一湯”。
朦朧的夜色,為華清池又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我們在夜色下的華清池畔,有幸觀看了一場盛大的歷史舞蹈劇——長恨歌。
《長恨歌》本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詠史長詩,圍繞著曾經(jīng)的那段故事,為我們講述了明皇與楊貴妃悲歡離合的愛情。
翩翩的舞蹈配上樂曲,完全展示了歌舞劇的美麗。開頭楊玉環(huán)乘一只荷花舟穿過飄渺的煙霧,移步踏上了鵲橋……結(jié)尾明皇與貴妃又于鵲橋相聚……這相看不厭的唯美畫面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讓我深深的體會了“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永恒誓言。
華清池長恨歌的美景在無數(shù)觀看過的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十分的震撼,正因為如此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來觀賞,幾乎每一個看過表演的游客都有著不一樣的理解,而這場盛宴,也是根據(jù)《長恨歌》這首詩改編,因此才取名為《長恨歌》。
長恨歌的演出,真的是精妙絕倫,太震撼了,直接秒殺其他外景演出,“楊家有女初長成”、“夜半無人私語時”、“春寒賜浴華清池”、“驪宮高處入青云”、“玉樓宴罷醉和春”、“仙樂風飄處處聞”、“漁陽鼙鼓動地來”、“花鈿委地無人收”、“天上人間會相見”!
《長恨歌》—李楊二人那點事已被演繹千百年,此時的華清池天地為屏、山水為幕,更將其推向極致,雖令人唏噓,卻始終難掩咎由自取,配得上長恨的,恐怕唯因盛唐不再,只能夢回長安!演出編排很出色,服飾華麗,燈光音效不錯。完全按照《長恨歌》的情節(jié)演繹,最后的升華不錯,與七夕和鵲橋聯(lián)系在一起。建議觀看之前認真閱讀《長恨歌》這首詞??戳巳?,每次都有改變,都很精彩,劇情生動,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大唐,感受這段凄美愛情。
第一次感受這種現(xiàn)場氣氛,挺震撼的,表演也很好看,光,影,水,人,舞的結(jié)合,很有穿越時空的感覺。這是大型戶外情景歌舞,恢宏氣派,看了這么多旅游景點的主題演出,這個確實是不容錯過的良心大作。舞臺效果,演員水平都屬上乘。每年演出都會有一些變動。
華清宮,是唐代帝王的宮殿之一,其中華清池更是帝王及妃子的御用湯池。著名的“西安事變”,也曾在這里發(fā)生。此次西安游學中,我們也參觀了華清宮。
進入華清宮,我們首先去了解了西安事變,五間廳的彈孔,向我們訴說了當年的故事;一場《12。12》演出,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安事變的經(jīng)過:1936年,國共兩黨關(guān)系惡化,蔣介石不顧國內(nèi)呼聲,堅持“攘外必先安內(nèi)”政策,張學良與楊虎城將軍為了勸諫蔣介石,在西安發(fā)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以蔣介石“停止內(nèi)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的主張而解決。過后,我們?nèi)⒂^了兵諫亭,感受了當年兩位將軍的英雄氣節(jié)。
接下來,我們?nèi)チ怂淖艤?,分別是蓮花湯,海棠湯,星辰湯與尚食湯。其中海棠湯是楊貴妃的專屬湯池,可想而知楊貴妃在當時是多么的受寵??粗绾L陌愕暮L臏?,不禁讓人想起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及“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貴妃。
回到北京已兩周了,然而這一段經(jīng)歷,卻令我久久難忘。
剛剛進入秋天,天還微微有些涼,尤其是早晨,一陣冷風吹過,讓人頓時睡意盡散。從公交車上下來,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zhàn),眼前,就是華清宮。
華清宮前,豎立著一座舞女像,據(jù)說她便是楊貴妃。雕像所刻,正是貴妃娘娘舞動之時,像是時間突然暫停一般,畫面定格在這一秒,她身上的霓裳絲帶還在空中飄動,那縹緲的舞姿似乎還要繼續(xù)舞動,僅僅一座雕像,便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從華清宮正門進入,是一座園子,叫芙蓉園,進入其內(nèi),會看到一片開闊的地帶,一座不大的湖坐落于此,湖的后方有一座大殿,名曰“長生殿”,沿著湖中的小道向右方走,在長生殿的后面,有一座溫泉,雖然已是秋天,水面上卻還冒著絲絲白氣,用手觸摸此溫泉水,指尖竟然回轉(zhuǎn)著暖意。溫泉上有座橋,走過,是一座亭子模樣的長廊,沿著一直走,就能看到一片水池,池中有路,供游客通行,水池旁還有一舞臺,晚上,這里會有舉行大型的宮裝晚會。
再向里走,是一個分岔口,向左,有一排看起來像是古建筑模樣的屋子,但其實中間,早已被改造成了酒店,起初我還以為這是景點,可看到的現(xiàn)實,卻是讓我白跑了一趟。向右,又有另一個景點,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臺倒影,垂柳拂岸,依次建有沉香殿、飛霜殿、宜春殿、宜春閣等仿唐宮殿,飛檐翹角,紅墻綠瓦,這是這里建筑極具代表性的地方,旁邊種有青松翠柏,令人賞心悅目。身處此地,人們仿佛忘卻了塵世喧囂,置身于古代,陶醉在大唐的繁華時代。
再向前走,是玄宗皇帝沐浴凈身的地方,叫做“蓮花湯”,占地約400平方米,可浴可游,顯示了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威嚴,池底有一并蒂石蓮花,它象征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沿著路走,會看到一間建筑,內(nèi)置貴妃娘娘的浴池“海棠池”,俗稱“貴妃池”,因平面呈顯出一朵海棠花得名。“海棠湯”后,是“星辰湯”遺址,乃是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湯池,據(jù)說原址湯池上并無遮蓋物,因為能在沐浴時觀天上星辰,故此得名。
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后經(jīng)飛霞閣,傳說此閣是貴妃浴后觀景之處。
此刻,宮中景色,也被大致看了個遍,我們也有了回歸的念頭,便沿來時的路返回,雖還是之前的風景,但卻又有了新的一種認識。
數(shù)百年前,華清池旁的輕舞,令人遐想,令人神往……。
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的驪山北麓,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建筑群,叫華清宮,又叫華清池。華清池距西安30公里,建于周朝,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華清池景區(qū)的建筑大氣恢宏,氣勢磅礴。景區(qū)里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huán)園和禹王殿等標志性建筑。飛霜殿的墻上有唐式建筑的彩繪圖案,圖案顏色鮮艷,大紅色的漆柱很顯眼。長生殿原來供奉著七位皇帝的牌位,也被稱為七圣殿,而現(xiàn)在陳列著唐代的文物和歷史資料。環(huán)園里面有一潭荷花池,沿著荷花池走到荷花閣的背后就是五間廳,這里是蔣介石的臨時住處和辦公地。五間廳至今還保留有西安事變發(fā)生激戰(zhàn)時的彈痕,每個房間里的桌子、椅子、床、沙發(fā)、電話等,都是按照當時的樣子擺放的。
華清池的湯池形態(tài)各異,古今聞名。蓮花湯池形如蓮花,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池子中間有一個白玉雕成的蓮花,池子的出水口和排水口就在蓮花中。白玉砌成池子的周圍鑲嵌著石頭龍頭,池子壁上也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雙龍戲珠,兩條龍頂著一顆圓圓的龍珠;有的刻著兩條小龍,尾巴纏繞在一起相互拉扯;有的刻著相互對視的龍,龍角碰在一起,像在比賽誰的力氣大。所有的龍似乎一瞬間就能騰空而起,好像活得一樣。楊貴妃沐浴的地方叫海棠湯,也叫貴妃池。星辰湯形狀就像北斗七星,這里是整個溫泉水最好的位置。
華清池的泉水不但天然,而且健康。一號泉池水邊立著一塊石頭,上面寫著:溫泉古源。雖然一號泉出水量已經(jīng)沒有以前大了,但是熱氣騰騰的泉水還是不停地向外冒著,一股股潔凈的泉水那么潔凈、那么清澈、那么透明,一眼就可以看到池底。天然的溫泉水沒有任何人工添加,可以達到醫(yī)用的標準。水中含多種礦物質(zhì)和有機物質(zhì),對人身體很有益處。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池景區(qū)的園林風光也格外美麗。這里最著名的樹是石榴樹和國槐樹。石榴樹有石榴樹和白石榴樹,紅石榴有紅汁,所以古代的人用它做染料,石榴花是西安市的市花。國槐是一種古老的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古老的國槐掛滿了紅繩子,代表著人們美好的愿望。華清池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真是個旅游勝地啊!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四
此詩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shù)效果,精妙絕倫,膾炙人口。
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猶如電影攝影師,在觀眾面前先展現(xiàn)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繡?!袄C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繡嶺、西繡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意雙關(guān)。
接著,場景向前推進,展現(xiàn)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緊閉的宮門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地打開了。接下來,又是兩個特寫鏡頭: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后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nèi),妃子嫣然而笑了。幾個鏡頭貌似互不相關(guān),卻都包蘊著詩人精心安排的懸念:“千門”因何而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詩人故意不忙說出,直至緊張而神秘的氣氛憋得讀者非想知道不可時,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兩字,透出事情的原委?!缎绿茣钯F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懸念頓然而釋,那幾個鏡頭便自然而然地聯(lián)成一體了。
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最上?!倍拍吝@首詩的藝術(shù)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詩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shù)效果。“妃子笑”三字頗有深意。春秋時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點燃烽火,導致國破身亡。讀到這里時,讀者是很容易聯(lián)想到這個盡人皆知的故事?!盁o人知”三字也發(fā)人深思。其實“荔枝來”并非絕無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騎”知,還有一個詩中沒有點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這樣寫,意在說明此事重大緊急,外人無由得知,這就不僅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全詩不用難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
其二。
唐玄宗時,安祿山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后伺機謀反,玄宗卻對他十分寵信?;侍雍驮紫鄺顕覍覍覇⒆啵脚芍惺馆o璆琳以賜柑為名去探聽虛實。璆琳受安祿山厚賂,回來后盛贊他的忠心。玄宗輕信謊言,自此更加高枕無憂,恣情享樂了?!靶仑S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正是描寫探使從漁陽經(jīng)由新豐飛馬轉(zhuǎn)回長安的情景。這探使身后揚起的滾滾黃塵,是迷人眼目的的煙幕,又象征著叛亂即將爆發(fā)的戰(zhàn)爭風云。
詩人從“安史之亂”的紛繁復雜的史事中,只攝取了“漁陽探使回”的一個場景,是頗具匠心的。它既揭露了安祿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涂,有“一石二鳥”的妙用。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表現(xiàn)了空間的轉(zhuǎn)換,那么后兩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則表現(xiàn)了時間的變化。前后四句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本來是互相獨立的,但經(jīng)過詩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為因果的關(guān)系,暗示了兩件事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而從全篇來看,從“漁陽探使回”到“霓裳千峰上”,是以華清宮來聯(lián)結(jié),銜接得很自然。這樣寫,不僅以極儉省的筆墨概括了一場重大的歷史事變,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變發(fā)生的原因,詩人的構(gòu)思是很精巧的。
將強烈的諷刺意義以含蓄出之,尤其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兩句,不著一字議論,便將玄宗的耽于享樂、執(zhí)迷不悟刻畫得淋漓盡致。說一曲霓裳可達“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顯然這是極度的夸張,是不可能的事,但這樣寫卻并非不合情理。因為輕歌曼舞縱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卻實實在在是由統(tǒng)治者無盡無休的沉醉于歌舞造成。而且,非這樣寫不足以形容歌舞之盛,非如此夸張不能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醉生夢死的程度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國破家亡的嚴重后果。此外,這兩句詩中“千峰上”同“下來”所構(gòu)成的鮮明對照,力重千鈞的`“始”字的運用,都無不顯示出詩人在遣詞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力地烘托了主題。正是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與完美的表現(xiàn)手法,使之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全詩到此戛然而止,更顯得余味無窮。
其三。
這是三絕句中的最后一首,也是一首諷喻詩。
“萬國笙歌醉太平”,此言唐玄宗整日與楊貴妃在驪山游樂,不理朝政,舉國上下也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耙刑鞓堑钤路置鳌?,此言驪山上宮殿樓閣高聳挺拔,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云中亂拍祿山舞”,此句語帶譏刺地說:想當年安祿山在驪山上覲見唐玄宗和楊貴妃時,在大殿中拖著肥胖的身體翩翩作胡旋舞,竟引發(fā)了楊貴妃爽朗的笑聲?!帮L過重巒下笑聲”,此言那笑聲隨風飄揚越過層層峰巒,在山間久久回蕩。
據(jù)載:楊貴妃見安祿山作胡旋舞,心花怒放,竟收安祿山做自己的干兒子,唐玄宗也非常高興,對安祿山分外器重,委任他為三鎮(zhèn)節(jié)度使。但恰恰是他們的這位干兒子對他們舉起了反叛的大旗。大唐帝國也從此滑向衰亡的深淵。
此詩含蓄委婉,筆調(diào)看似輕快,實則對亡國之君的荒淫誤國給予了辛辣無情的嘲諷。
譯文。
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
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綠樹環(huán)繞的新豐一帶不時可見黃塵四起,那是前往漁陽的探使返回。
他們謊報軍情,唐玄宗和楊貴妃仍舊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祿山起兵,中原殘破。
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驪山上宮殿樓閣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
安祿山拖著肥胖的身體翩翩作胡旋舞,引發(fā)了楊貴妃的笑聲隨風飄揚越過層層山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五
吳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
唯此宮中落旋干。
綠樹碧簾相掩映,
無人知道外邊寒。
吳融詩鑒賞。
《全唐詩》所錄吳融《華清宮》詩分作兩組,一組二首,另一組四首。這是《華清宮二首》的第一首。
華清宮是與唐云宗、楊貴妃的名字密切相聯(lián)。如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它選取楊貴妃看到貢品荔枝來到驪山之下時心情歡悅的角度,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惡。吳融的這首《華清宮》在主題思想和表現(xiàn)手法上與杜牧詩有某些類似之處,以小顯大,通過華清宮中的細枝末節(jié)來揭露荒淫無道的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難,但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卻獨具一格。
首句四郊飛雪暗云端,側(cè)重寫華清宮外的大雪。一個飛字具有動態(tài)的美感,繪出了離宮禁城四郊朔風呼嘯,雪花飛舞的景色;一個暗字,從色彩的角度寫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勢,由視覺感受勾出觸覺感受,令人極易從詩歌畫面中領(lǐng)略到宮外刺骨的寒意,給人一種凜冽感。
次句惟此宮中落旋干,筆鋒由宮外轉(zhuǎn)入宮內(nèi),一個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圍,一個旋字,從時間的角度傳神地寫出了雪落宮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寫出了宮中之暖,與首句成為對照。
第三句綠樹碧簾相掩映,具體而形象地刻畫了宮中的融融春意。華清宮地下溫泉噴涌,地上宮殿金碧輝煌,禁墻高筑,能夠遮風御寒,因此宮中溫度較高,樹木常年青綠。這里的綠樹代表了宮中大自然造物者與宮外的不同,碧簾則反映出宮中主人生活的奢靡。
結(jié)句無人知道外邊寒,寫出了華清宮主人耽情聲色,不以國事為重,不以民苦為憂的昏庸形象,詩人含蓄地指出:唐玄宗既然連自然界物候的變遷、冬天的到來都一概不知,那他又怎么能夠知道寒冷呢?一國之君不知寒冷的滋味,又怎么能夠?qū)旅鞑烨锖痢θ嗣竦目鄻分斢浶纳夏??這樣的昏庸之輩,為安祿山野心的萌生、壯大自覺與不自覺地提供土壤。
這首詩意境新穎,諷意含蓄,以宮內(nèi)宮外冷暖的迥異形成鮮明對比,造成結(jié)構(gòu)的錯落、詩情的跌宕??鋸埖某晒\用也成為這首詩的藝術(shù)特色之一。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一
華清宮,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勝之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華清路華清宮景區(qū)內(nèi),由于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在我游覽完華清宮后,我深刻地體驗到了其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然風光的美麗壯觀。通過這次華清宮之行,我深刻認識到了中國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熱愛祖國的歷史文化底蘊。
一、千年文化古跡的歷史魅力。
華清宮始建于唐太宗貞觀年間,有著千年的悠久歷史。作為唐代皇宮,它曾是歷代皇帝駕臨時的別宮。在華清宮的歷史長河中,有著諸多名人足跡,如玄奘、李白、杜甫等等。在華清宮的中軸線上,有著一道高高的羊腸石階,這道石階通向華清池,是于唐朝政和二年建造的,其規(guī)模宏大,構(gòu)造復雜,充分體現(xiàn)了唐代宮殿建筑的獨特風格。在階梯的兩側(cè),有兩座十分精美的石虎和石馬,鐫刻著唐朝統(tǒng)治者的經(jīng)歷和壯舉。站在這里,感覺時間仿佛倒流了一千年,凝視著眼前的這只石虎、那頭石馬,仿佛聽到了唐代詩人詠史長歌的聲音。
二、泉水奇觀的自然風光。
華清宮的自然風光也是其獨特之處。在華清宮內(nèi),有著名聞遐邇的華清池,華清池周圍群山環(huán)繞、草木茂盛,環(huán)境幽靜美麗,這里的泉水清澈透明,水流迤邐,仿佛天然藝術(shù)品。在這里,我不僅可以好好地體驗大自然的美麗,而且還可以感受到這里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
三、歷史文化的淵源。
在游覽華清宮時,我們可以看到唐代建筑的獨特風格、唐代文化遺存的強大魅力。華清宮內(nèi)還有唐玄宗楊貴妃的雙手印,這便是皇帝和皇妃在唐朝時的信物。這些信物見證了唐代帝王與妃子之間深厚的感情,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唐代文化濃郁的藝術(shù)氣息。
四、人文情懷的感悟。
華清宮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的博物館,更是一座人文情懷的體驗場所。在我游覽華清宮時,我仿佛走進了唐代的故事里,感受到唐朝時期皇帝和皇妃之間的繾綣愛情。我深深地感悟到了當時的文化傳承和文化底蘊。
五、旅游價值的概括。
華清宮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自然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在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千年文化古跡的歷史魅力;可以領(lǐng)略到華清池的泉水奇觀;可以了解到唐代文化的淵源和人文情懷的感悟。游客不僅可以感受到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還可以感受到自然風光的美麗和人文情懷的厚重氣息。此外,這里還有活力十足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是一處集“五美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總結(jié)起來,華清宮是一處有著千年文化古跡的歷史名勝,其建筑、自然風光、人文情懷等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值得廣大游客前來參觀。此次華清宮之行,我感受到了千年文化古跡的歷史魅力,深刻體驗到了泉水奇觀的自然風光,認知了唐代文化的淵源和人文情懷的感悟,更加感悟到了祖國的歷史文化底蘊。讓我們共同愛護和傳承這片美麗的土地,讓華清宮的魅力永久存在。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二
華清宮,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座古建筑群,也是唐代著名文人王勃創(chuàng)作《滕王閣序》的所在地。作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建筑,華清宮不僅吸引著無數(shù)歷史愛好者的關(guān)注,更成為了流傳于世的詩詞的源泉。在我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有幸游覽了華清宮,深受該地的古詩所感染,同時也對古詩的內(nèi)涵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我將結(jié)合游覽華清宮的經(jīng)歷,分享我在華清宮的古詩心得體會。
游覽華清宮時,我格外留意到詩詞的存在。在顯赫的宮殿之間,設(shè)立了許多石碑和銅牌,上面刻著大量與華清宮有關(guān)的古詩。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唐代文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手法和優(yōu)美的文字風格被廣大文人難以割舍。站在《登鸛雀樓》前,我仿佛能感受到王之渙當年登高遠望時的豪情壯志,他以雄渾幽遠的詩句描繪出陜北的壯麗山川,表達了自身的愛國情懷。從王之渙的詩中,我深深體會到古代文人的志向和情感,這也讓我更加了解了古代人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古詩在華清宮中扮演了傳承歷史的重要角色。通過閱讀一首首古詩,我意識到這些詩歌是文人在游覽華清宮時的心情抒發(fā),以及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頌揚。這種詩歌傳統(tǒng)被保留下來,讓游覽華清宮的游客能夠感受到來自古人的情感。這讓我對傳承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古詩不僅是一段文字,更是一種情感的承載和歷史的見證。游覽華清宮時,我不僅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心情,也對歷史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
華清宮的美景給了我靈感,讓我也充滿了創(chuàng)作欲望。環(huán)顧四周,滿眼都是翠綠的山林,清澈的湖泊和古老的建筑。這些美景讓人仿佛進入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在感受到這一切的同時,我深受啟發(fā),不禁躍躍欲試地拿起筆來,試圖通過筆尖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盡管自己的文字和古詩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這種創(chuàng)作的欲望讓我更加熱愛古詩,也更加欣賞那些能夠表達自己感情和思考的文人。
在欣賞古詩的同時,我也深深地體會到古人的人生智慧。古詩中大多抒發(fā)的是對生活、對人性、對人際關(guān)系的思考和體悟。這些深刻的見解引發(fā)著我對人生的思考。古代文人在面對人生起伏的過程中,積累了諸多的人生智慧,在他們的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人生的獨特理解和見解。讀懂了他們的詩句,我們也能理解到人生的道理和真諦。這讓我從文學作品中收益匪淺,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要踏實、要體驗、要思考。
總的說來,游覽華清宮給我?guī)砹酥T多啟發(fā)和觸動。古詩是華清宮的靈魂和底蘊,讓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情感、了解了古代文人的思考和追求,也讓我體驗到了古人智慧的魅力。華清宮的美景和古詩的陪伴讓我感到無盡的愉悅和滿足,并激發(fā)了我對古代文化的濃厚興趣。通過游覽華清宮,我對古詩的內(nèi)涵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也對我個人的創(chuàng)作和思考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三
華清宮是中國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參觀華清宮,無疑是一次深入了解古代文化、歷史、藝術(shù)的歷程。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在華清宮的心得體會。
一、對古代文化的感悟。
華清宮始建于唐朝,是唐玄宗的行宮。在參觀華清宮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唐朝時期的歷史文化背景,例如唐玄宗的治國理政、唐高宗的改革。同時,在華清宮可以欣賞到許多古代藝術(shù)作品,如唐代玄宗手玉、唐代武則天旌旗等等,這些藝術(shù)作品生動地反映了唐朝時代的文化與藝術(shù)底蘊。
二、對中國園林的贊嘆。
華清宮是一座典型的中國古代園林,是由山、水、建筑、植物等景觀組成的。作為一個園林,華清宮在布局、造型、規(guī)劃、設(shè)計等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例如園內(nèi)的塔山湖,是一個人工的湖泊,這個湖泊的形成在當時是非常不易的,它既美化了園林,又增加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許多園林建筑也充分地展現(xiàn)了中國園林藝術(shù)的獨特魅力。
三、對皇家生活的想象。
在華清宮中,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園林的美景,還可以參觀到許多皇家建筑,如龍庭、鳳舉、拱星樓等等。這些建筑不僅是偉大歷史的見證者,更是展現(xiàn)了古代貴族生活的知識、規(guī)矩以及審美觀念。例如,拱星樓里面有一個設(shè)計得非常巧妙的懸掛柜,它的位置可以旋轉(zhuǎn),功用是儲物,當時的貴族們肯定是非常喜歡這種精致的設(shè)計。
四、對人類智慧的佩服。
在華清宮中,我們能夠看到許多建筑的設(shè)計都是非常精致、巧妙的,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例如,拱星樓里的樓梯,雖然它不是最高的樓梯,但是它的坡度非常柔和,走上去非常舒適,這是當時的建筑師們使用人類智慧精心設(shè)計的結(jié)果。還有在隨園里,馬廄的建筑,采取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特色,讓馬只睡在某個角落,看似隨意,卻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
五、對歷史和未來的思考。
參觀華清宮,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對歷史和未來進行思考。華清宮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產(chǎn),觸摸到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認真思考誰在保護和維護這樣的文化遺產(chǎn),是誰將其傳承下去,非常重要。同時,也要思考如何讓這樣的文化遺產(chǎn)不斷地適應當代社會和未來的發(fā)展,保持其獨特的生命力。
最后,參觀華清宮的過程,是一種文化、歷史、藝術(shù)親身體驗的過程。我們應該珍惜這樣的經(jīng)歷,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充實。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四
華清宮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宮殿,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是唐代皇宮遺址之一。最近,我有幸參觀了華清宮,并對此有了一些深刻的體會和收獲。以下是我的參觀心得體會。
第一段:開頭引入,介紹華清宮的背景和重要性(約200字)。
華清宮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是唐代皇宮的遺址之一。它起初是唐代皇帝作為行宮和溫泉療養(yǎng)地的所在地。華清宮建于唐玄宗時期,是一個以溫泉為主要特色的皇家園林。該宮殿建筑矗立在豐富的自然山水之間,凸顯了唐代皇帝享受自然風光和溫泉療養(yǎng)的尊貴地位。因其歷史和文化重要性,華清宮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第二段:參觀華清宮的感受和印象(約300字)。
當我踏入華清宮時,我被其莊嚴壯觀的建筑和優(yōu)雅的風景所震撼。這里的園林設(shè)計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漫步在宮殿的蜿蜒曲折的小道上,我感受到了宮殿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宮殿內(nèi)部的精美繪畫和雕塑讓我感受到了古代藝術(shù)的魅力。尤其是華清池的溫泉,配合著周圍山水的美景,讓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
第三段:了解華清宮的歷史和文化(約300字)。
除了欣賞華清宮的美景和宮殿建筑,我還了解到了這里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作為唐代皇帝的行宮,華清宮見證了唐朝的繁榮和輝煌。它曾經(jīng)是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愛情圣地,他們的故事如今仍被傳頌。在華清宮的博物館,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文獻,了解到了唐代皇帝的生活和治國理政的智慧。這些歷史和文化遺產(chǎn)使華清宮成為了了解唐代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第四段:華清宮對我個人的啟示和感悟(約300字)。
參觀華清宮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入了解歷史和文化的機會,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古人對大自然的尊重和融入自然的智慧。華清宮的建筑和園林設(shè)計反映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強調(diào)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使我意識到,我們現(xiàn)代人應該重視環(huán)保和生態(tài)文明的建設(shè),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此外,華清宮的歷史和文化也讓我明白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只有保護好歷史遺產(chǎn),傳承好文化傳統(tǒng),我們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第五段:總結(jié)和展望(約200字)。
通過參觀華清宮,我對古代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對保護自然和傳承文化有了更深遠的認識。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華清宮這樣的歷史遺產(chǎn)感到自豪。我期待著未來,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觀華清宮,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并共同努力保護好我們的文化遺產(chǎn)和自然環(huán)境。讓我們珍惜現(xiàn)在,傳承歷史,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五
華清宮是中國古代皇宮建筑的典范,位于陜西省西咸新區(qū)秦嶺北麓,作為歷代皇帝的行宮和度假勝地,它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近日,我有幸參觀了華清宮,這一次的體驗讓我受益匪淺。在這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我深刻感受到華清宮的歷史底蘊和人文風情,為我們國家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感到無比自豪。
首先,走進華清宮的大門,我立刻被宮殿的宏偉和雄偉所震撼??吹郊磳⒂娑鴣淼南膶m殿,我被它的建筑風格所吸引。夏宮殿以水泥、木材和陶瓷為主要建筑材料,精細的雕花、磚雕和彩繪使它獨具匠心。不僅如此,夏宮殿的布局也是別具一格,各個房間之間通過大門相連,將整個宮殿分為多個獨立的區(qū)域,每個區(qū)域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用途。通過夏宮殿的參觀,我深刻感受到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卓越和獨特之處。
其次,華清宮作為古代皇室的行宮和度假勝地,保留了許多皇帝的遺跡和文物。在參觀過程中,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文物展品,包括瓷器、玉器、金銀器等等。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玉雕的葫蘆。這個玉葫蘆造型精美,紋飾繁復,雕刻工藝極為精湛。據(jù)導游介紹,這個玉葫蘆是當年千金小姐的隨身之物,象征著幸福和吉祥。通過觀賞這些古代文物,我更加了解了古代皇帝和貴族的生活方式和品味,對古代文化和藝術(sh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三,華清宮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景點,就是溫泉。作為中國境內(nèi)最早的溫泉,華清宮的溫泉文化享有盛譽。我有幸親自體驗了華清宮的溫泉,這是一次非常舒服和放松的經(jīng)歷。溫泉泡池寬大而深,水溫適中,讓人感到舒適和愜意。在溫泉中,我感受到了天然礦物質(zhì)對皮膚的滋養(yǎng),令人心身放松。而且,溫泉旁邊的裝飾和環(huán)境也非常美麗,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這樣的溫泉體驗讓我重新認識了溫泉的療養(yǎng)功能和度假效果。
最后,華清宮的參觀之旅讓我回顧了中國古代歷史的輝煌,了解了古代皇宮建筑的奇特,感受了溫泉的舒適。在華清宮的參觀過程中,我認識到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化。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自己的文化遺產(chǎn)感到自豪,并且學會保護和傳承它們。我相信,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華清宮的歷史和文化將會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
總之,華清宮參觀使我受益匪淺。它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杰作,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在這個神奇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蘊,也對自己的國家有了更深的認同和驕傲。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親身體驗到華清宮的魅力,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卓越。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讓華清宮的歷史文化瑰寶傳承下去,讓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中國的古代文化。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六
華清宮位于中國陜西省西安市的華清池旁,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宮殿式建筑群。華清宮以其優(yōu)美的自然景色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聞名于世。不久前,我有幸參觀了華清宮,領(lǐng)略了這座古代宮殿的壯麗風采。在參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華清宮的莊嚴肅穆、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下面我將從建筑風貌、歷史故事和人文景觀三個方面,詳細闡述我對華清宮參觀的心得體會。
首先,在參觀華清宮過程中,我被其壯麗的建筑風貌所震撼。華清宮始建于西漢時期,最初為一座官員離官休養(yǎng)場所。在后來的發(fā)展中,從東周、東漢到明清,一共經(jīng)歷了多次修繕和擴建。華清宮的被保護的建筑群坐北朝南,整體造型莊重宏偉、層次分明。藍瓦黃磚的屋頂顯得古樸典雅,紅墻綠樹的交相輝映,給人一種寧靜與和諧的感覺。同時,華清宮內(nèi)的長廊、假山、流水等景致,更是令人駐足觀賞,嘆為觀止。這些宏偉壯麗的建筑和美麗的景致,深深地吸引著我的眼球,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華麗王朝。
其次,華清宮的歷史故事讓我領(lǐng)略到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據(jù)史書記載,華清宮曾是楊貴妃宴樂的場所之一。這里留下了古代美女楊貴妃的怡然自得、活潑歡快的身影。在華清宮內(nèi)的楊貴妃泡湯亭,余音繞梁,仿佛仍然可以聽到她那動聽的歌聲。華清宮還曾是唐太宗與楊貴妃最后一次相見的地方,據(jù)說這也是唐太宗逝世之前的最后一次娛樂。楊貴妃美麗動人的形象以及她與唐太宗的動人故事,讓華清宮散發(fā)出一種浪漫的氣息。
最后,華清宮內(nèi)的人文景觀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里,我領(lǐng)略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和思想境界。華清宮內(nèi)有許多聞名于世的文人雅士的題字刻碑,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這里的題字刻碑不僅是古代文人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成果,更是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和精神追求的寫照。此外,華清宮內(nèi)還建有很多紀念碑或紀念館,用以紀念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這些人文景觀無不展示了華清宮作為歷史文化遺址的獨特魅力。
總體而言,參觀華清宮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體驗。通過欣賞其壯麗的建筑風貌、了解其歷史故事和領(lǐng)略人文景觀,我們更能感受到華清宮凝聚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精神。華清宮不僅是一座古代宮殿建筑,更是一座記錄著中華民族文化發(fā)展脈絡(luò)的寶庫。通過參觀華清宮,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厚重感,更可以深刻體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參觀華清宮,去領(lǐng)略這座古老文化遺址的獨特魅力,感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和發(fā)展。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七
出處或作者: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從長安回望驪山,如錦繡成堆,
山頂上,重重宮門正一道道地打開。
快馬揚塵飛奔而至,妃子破顏一笑,
沒人知道,這是千里傳送荔枝來。
過華清宮對照翻譯:
長安回望繡成堆,
從長安回望驪山,如錦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山頂上,重重宮門正一道道地打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快馬揚塵飛奔而至,妃子破顏一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沒人知道,這是千里傳送荔枝來。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八
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繚墻。
仰窺丹檻影,猶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強。
一千年際會,三萬里農(nóng)桑。
幾席延堯舜,軒墀接禹湯。
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
北扉閑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厭未央。
鉤陳裹巖谷,文陛壓青蒼。
歌吹千秋節(jié),樓臺八月涼。
神仙高縹緲,環(huán)佩碎丁當。
泉暖涵窗鏡,云嬌惹粉囊。
嫩嵐滋翠葆,清渭照紅妝。
帖泰生靈壽,歡娛歲序長。
月聞仙曲調(diào),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xiāng)。
玩兵師漢武,回手倒干將。
黥鬣掀東海,胡牙揭上陽。
喧呼馬嵬血,零落羽林槍。
傾國留無路,還魂怨有香。
蜀峰橫慘澹,秦樹遠微茫。
鼎重山難轉(zhuǎn),天扶業(yè)更昌。
望賢余故老,花萼舊池塘。
往事人誰問,幽襟淚獨傷。
碧檐斜送日,殷葉半凋霜。
迸水傾瑤砌,疏風罅玉房。
塵埃羯鼓索,片段荔枝筐。
鳥啄摧寒木,蝸涎蠹畫梁。
孤煙知客恨,遙起秦陵傍。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九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注釋】。
1、華清宮:故址在今陜西臨潼縣驪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游樂之地。
2、繡成堆:指花草林木和建筑物像一堆堆錦繡。
3、次第:按順序。
4、一騎:指一人一馬。
5、妃子:指貴妃楊玉環(huán)。
【譯文】。
一、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二:從長安回望驪山,如錦繡成堆,山頂上,重重宮門正一道道地打開。
三:從長安回望驪山的景色如錦繡一般,山頂上,華清宮的門一扇接一扇地打開。一位騎手飛奔而來,贏得楊貴妃嫣然一笑,沒有人知道這是從很遠的南方運來的鮮荔枝。
【題解】。
本詩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窮奢極欲的生活。據(jù)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廣州給她運來。這首詩就是根據(jù)這件事寫成的。
【作者】。
杜牧,字牧之,晚唐著名詩人,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祖居長安南郊樊川,因稱杜樊川。工詩、賦、古文。詩學杜甫而有獨創(chuàng),骨氣豪宕,風神俊朗,尤擅七律七絕,為晚唐大家。也擅長創(chuàng)作詠史絕句?!哆^華清宮》便是他膾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過華清宮》同題作品共有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與同時代的李商隱齊名,并稱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全唐詩》存詩八卷。
【品評】。
首句“長安回望”四字極為重要。長安是當時的京城,明皇應在京城日理萬機,妃子自應留在京城,因而飛送荔枝者直奔長安,而皇帝、貴妃卻在驪山行樂!這就出現(xiàn)了“長安回望繡成堆”的鏡頭。唐明皇時,驪山遍植花木如綿繡,故稱繡嶺。用“繡成堆”寫“一騎”遙望中的驪山總貌,很傳神。次句承“繡成堆”寫驪山華清宮的建筑群。這時候,“一騎”已近驪山,望見“山頂千門次第開”;山上人也早已望見“紅塵”飛揚,“一騎”將到,因而將“山頂千門”次第打開。緊接著,便出現(xiàn)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的戲劇性場景。一方面,是以卷起“紅塵”的高速日夜奔馳,送來荔枝的“一騎”,揮汗如雨,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則是得到新鮮荔枝的貴妃,嫣然一笑,樂不可支。兩相對照,蘊含著對驕奢淫逸生活的無言譴責。前三句詩根本不提荔枝,壓根兒不知道為什么要從長安回望驪山,不知道“山頂千門”為什么要一重接一重地打開,更不知道“一騎紅塵”是干什么的、“妃子”為什么要“笑”,給讀者留下一連串懸念。最后一句,應該是解釋懸念了,可又出人意料地用了一個否定句:“無人知是荔枝來?!钡拇_,卷風揚塵,“一騎”急馳華清宮千門,從山下到山頂一重重為他敞開,誰都會認為那是飛送關(guān)于軍國大事的緊急情報,怎能設(shè)想那是為貴妃送荔枝!“無人知”三字畫龍點睛,蘊含深廣,把全詩的思想境界提升到驚人的高度。
周幽王的烽火臺也在驪山頂上。作者讓楊貴妃在驪山“山頂”望見“一騎紅塵”,并且特意用“妃子笑”三字,是有意使讀者產(chǎn)生聯(lián)想,想起“褒妃一笑傾周”的`歷史教訓的。
此詩以“一騎紅塵”與“妃子笑”之間的戲劇性沖突為中心組織全詩,構(gòu)思、布局之妙,令人嘆服。
【賞析】。
這首詩選取為貴妃飛騎送荔枝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統(tǒng)治者為滿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有力地鞭撻了唐玄宗與揚貴妃的驕奢淫侈。詩歌前兩句為背景鋪墊,后兩句推出描寫的主體,提示詩歌主旨。“一騎紅塵”和“妃子笑”兩個具體形象的并列推出,啟人思索,留有懸念?!盁o人知”雖三字,卻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
這首詠史詩是杜牧路經(jīng)華清宮抵達長安時,有感于唐玄宗、楊貴妃誤國而作的。華清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游樂之所,據(jù)《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因此,許多差官累死、驛馬倒斃于四川至長安的路上。《過華清宮絕句》截取了這一歷史事實,抨擊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驕奢淫逸和昏庸無道,以史諷今,警戒世君。
“長安回望繡成堆”,敘寫詩人在長安回首南望華清宮時所見的景色,“回望”二字既是實寫,又啟下。詩人在京城眺望驪山,佳木蔥蘢,花繁葉茂,無數(shù)層疊有致、富麗堂皇的建筑掩映其間,宛如一堆錦繡。驀地升騰起一種回顧歷史、反省歷史的責任感,由景而發(fā)歷史之感慨。正是“山頂千門次第開”以下三句,承上而來,是回顧歷史。驪山“山頂千門”洞開寫出唐玄宗、楊貴妃當年生活的奢華,并給讀者設(shè)下疑竇:“山頂千門”為何要“次第”大開?末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是答案。原來這都是楊貴妃使然。當她看見“一騎紅塵”奔馳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而其他人卻以為這是來傳送緊急公文,誰想道馬上所載的是來自涪洲的鮮荔枝呢!詩的結(jié)句既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揭示“安史之亂”的禍根。
詠嘆天寶軼事,旨在警醒后來的君主,不要因貪圖享樂而延誤國事。但是,詩人既未寫“安史”亂起、玄宗倉惶出逃、馬嵬坡演出悲劇的慘狀,也沒有羅列玄宗游樂疏政、驕奢淫逸的生活現(xiàn)象,而是把千里送荔枝博取貴妃一笑這樣一件“小事”突現(xiàn)出來。
對于細微處發(fā)現(xiàn)歷史問題?!耙或T紅塵妃子笑”,把騎馬飛奔,千辛萬苦趕送鮮荔枝的差官,同貴妃嫣然一笑進行了絕妙的對比,把如此嚴肅的歷史主題在一個“笑”字中形象表現(xiàn)出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性。
全詩以“回望”起筆,層層設(shè)置懸念,最后以“無人知”揭示謎底。這不僅揭露了唐明皇為討好寵妃的歡心而無所不為的荒唐,同時以前面渲染的不尋常氣氛相呼應,全詩無一難字,不事雕琢,清麗俊俏,活潑自然,而又寓意精深,含蓄有力,確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
注釋譯文。
君主追求淫逸,將國計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輕。結(jié)果,兵變作亂,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長生樹仍直直地長在那里。
鑒賞。
整首詩通過今昔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詠史感懷,諷刺統(tǒng)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的興衰。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一
深秋如期而至,我們小桔燈研學營要去華清宮啦!
我早就聽姐姐說,盛唐時,皇帝唐玄宗和貴妃在這里演繹了千年稱誦的愛情故事,使這座皇家園林成為他們愛情的見證。玄宗“尤知音律”,貴妃彈唱嫻熟,能歌善舞。
走進華清宮,只見廣場中央有一座碉塑,貴妃面帶微笑,含情脈脈,在眾多伴舞當中翩翩起舞,獨具一格。而唐玄宗則在一旁拍鼓奏樂,笑逐顏開。
一路小跑,我們很快就到了驪山山頂,“兵諫亭”三個大字映入了我的眼罕。聽著導游講解“12.12”的歷史故事,少帥和將軍“勸、哭、跪”都未能讓蔣介石同意統(tǒng)一抗日戰(zhàn)線,最后只有“兵諫”,迫使蔣“停止內(nèi)戰(zhàn),統(tǒng)一抗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下午,當我們通過歷史話劇再一次感受“西安事變”時,我的內(nèi)心更是震憾起來,一聲聲勞苦大眾的呼喊、一陣陣激烈的槍炮聲纏繞在耳旁,一排排將士的身影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我為中華民族而驕傲,更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也懂得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夕陽西下,晚霞籠照著華麗的華清宮,更顯得金壁輝煌。我們漸行漸遠,似乎又聽到了華清宮優(yōu)美的樂曲聲,我們都期待小桔燈的下一次研學之旅。
公眾號:小桔燈作文。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二
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繚墻。仰窺丹檻影,猶想赭袍光。
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強。一千年際會,三萬里農(nóng)桑。
幾席延堯舜,軒墀接禹湯。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
釣筑乘時用,芝蘭在處芳。北扉閑木索,南面富循良。
至道思玄圃,平居厭未央。鉤陳裹巖谷,文陛壓青蒼。
歌吹千秋節(jié),樓臺八月涼。神仙高縹緲,環(huán)碎丁當。
泉暖涵窗鏡,云嬌惹粉囊。嫩嵐滋翠葆,清渭照紅妝。
帖泰生靈壽,歡娛歲序長。月聞仙曲調(diào),霓作舞衣裳。
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鄉(xiāng)。玩兵師漢武,回手倒干將。
翻譯:無。
賞析:無。
作者資料: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后赴江西觀察使幕,轉(zhuǎn)淮南節(jié)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三
午后,伴隨熱風襲來,我們走進了華清池。據(jù)說,這里是當年楊貴妃沐浴之地。到底是皇家園林,進了門,一池荷花,一片翠波,蕩漾出了一圈圈的漣漪,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意。好一片美不勝收的良辰美景,華麗的開端令我大飽眼福。
海棠狀的池,這就是楊玉環(huán)的沐浴之湯,只可惜“徒有池,不見水”。而真正的水則存在于不起眼的小角落。不高不低,正好攝氏40度的泉水汩汩流出,潑到臉上,滋潤著肌膚,大有“溫泉水滑洗凝脂”之風。
提過楊貴妃,當然少不了唐明皇的池子。明皇之池呈蓮花形,輪廓清晰,也尚且完好。
有幸的是,我們還一睹了太宗李世民之池,50米長,僅供他一人使用,可見當時唐都的繁華。另外,宰相、御廚之湯,也一一見到。
華清池還與另一端歷史有關(guān),那就是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年12月12日,偉大的愛國將領(lǐng)張學良、楊虎城,因不滿蔣介石的“擁日”行為,而發(fā)動了“兵諫”,迫使國民黨軍隊展開抗日活動。
于是我們又見到了華清池中的蔣介石個人浴室,還有梅蘭芳的親筆題書“天下第一湯”。
朦朧的夜色,為華清池又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我們在夜色下的華清池畔,有幸觀看了一場盛大的歷史舞蹈劇——長恨歌。
《長恨歌》本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詠史長詩,圍繞著曾經(jīng)的那段故事,為我們講述了明皇與楊貴妃悲歡離合的愛情。
翩翩的舞蹈配上樂曲,完全展示了歌舞劇的美麗。開頭楊玉環(huán)乘一只荷花舟穿過飄渺的煙霧,移步踏上了鵲橋……結(jié)尾明皇與貴妃又于鵲橋相聚……這相看不厭的唯美畫面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讓我深深的體會了“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永恒誓言。
華清池長恨歌的美景在無數(shù)觀看過的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乎每一個場景都十分的震撼,正因為如此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來觀賞,幾乎每一個看過表演的游客都有著不一樣的理解,而這場盛宴,也是根據(jù)《長恨歌》這首詩改編,因此才取名為《長恨歌》。
長恨歌的演出,真的是精妙絕倫,太震撼了,直接秒殺其他外景演出,“楊家有女初長成”、“夜半無人私語時”、“春寒賜浴華清池”、“驪宮高處入青云”、“玉樓宴罷醉和春”、“仙樂風飄處處聞”、“漁陽鼙鼓動地來”、“花鈿委地無人收”、“天上人間會相見”!
《長恨歌》—李楊二人那點事已被演繹千百年,此時的華清池天地為屏、山水為幕,更將其推向極致,雖令人唏噓,卻始終難掩咎由自取,配得上長恨的,恐怕唯因盛唐不再,只能夢回長安!演出編排很出色,服飾華麗,燈光音效不錯。完全按照《長恨歌》的情節(jié)演繹,最后的升華不錯,與七夕和鵲橋聯(lián)系在一起。建議觀看之前認真閱讀《長恨歌》這首詞??戳巳?,每次都有改變,都很精彩,劇情生動,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大唐,感受這段凄美愛情。
第一次感受這種現(xiàn)場氣氛,挺震撼的,表演也很好看,光,影,水,人,舞的結(jié)合,很有穿越時空的感覺。這是大型戶外情景歌舞,恢宏氣派,看了這么多旅游景點的主題演出,這個確實是不容錯過的良心大作。舞臺效果,演員水平都屬上乘。每年演出都會有一些變動。
華清宮,是唐代帝王的宮殿之一,其中華清池更是帝王及妃子的御用湯池。著名的“西安事變”,也曾在這里發(fā)生。此次西安游學中,我們也參觀了華清宮。
進入華清宮,我們首先去了解了西安事變,五間廳的彈孔,向我們訴說了當年的故事;一場《12。12》演出,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安事變的經(jīng)過:1936年,國共兩黨關(guān)系惡化,蔣介石不顧國內(nèi)呼聲,堅持“攘外必先安內(nèi)”政策,張學良與楊虎城將軍為了勸諫蔣介石,在西安發(fā)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以蔣介石“停止內(nèi)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的主張而解決。過后,我們?nèi)⒂^了兵諫亭,感受了當年兩位將軍的英雄氣節(jié)。
接下來,我們?nèi)チ怂淖艤?,分別是蓮花湯,海棠湯,星辰湯與尚食湯。其中海棠湯是楊貴妃的專屬湯池,可想而知楊貴妃在當時是多么的受寵??粗绾L陌愕暮L臏?,不禁讓人想起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及“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的貴妃。
回到北京已兩周了,然而這一段經(jīng)歷,卻令我久久難忘。
剛剛進入秋天,天還微微有些涼,尤其是早晨,一陣冷風吹過,讓人頓時睡意盡散。從公交車上下來,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zhàn),眼前,就是華清宮。
華清宮前,豎立著一座舞女像,據(jù)說她便是楊貴妃。雕像所刻,正是貴妃娘娘舞動之時,像是時間突然暫停一般,畫面定格在這一秒,她身上的霓裳絲帶還在空中飄動,那縹緲的舞姿似乎還要繼續(xù)舞動,僅僅一座雕像,便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從華清宮正門進入,是一座園子,叫芙蓉園,進入其內(nèi),會看到一片開闊的地帶,一座不大的湖坐落于此,湖的后方有一座大殿,名曰“長生殿”,沿著湖中的小道向右方走,在長生殿的后面,有一座溫泉,雖然已是秋天,水面上卻還冒著絲絲白氣,用手觸摸此溫泉水,指尖竟然回轉(zhuǎn)著暖意。溫泉上有座橋,走過,是一座亭子模樣的長廊,沿著一直走,就能看到一片水池,池中有路,供游客通行,水池旁還有一舞臺,晚上,這里會有舉行大型的宮裝晚會。
再向里走,是一個分岔口,向左,有一排看起來像是古建筑模樣的屋子,但其實中間,早已被改造成了酒店,起初我還以為這是景點,可看到的現(xiàn)實,卻是讓我白跑了一趟。向右,又有另一個景點,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臺倒影,垂柳拂岸,依次建有沉香殿、飛霜殿、宜春殿、宜春閣等仿唐宮殿,飛檐翹角,紅墻綠瓦,這是這里建筑極具代表性的地方,旁邊種有青松翠柏,令人賞心悅目。身處此地,人們仿佛忘卻了塵世喧囂,置身于古代,陶醉在大唐的繁華時代。
再向前走,是玄宗皇帝沐浴凈身的地方,叫做“蓮花湯”,占地約400平方米,可浴可游,顯示了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威嚴,池底有一并蒂石蓮花,它象征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沿著路走,會看到一間建筑,內(nèi)置貴妃娘娘的浴池“海棠池”,俗稱“貴妃池”,因平面呈顯出一朵海棠花得名。“海棠湯”后,是“星辰湯”遺址,乃是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湯池,據(jù)說原址湯池上并無遮蓋物,因為能在沐浴時觀天上星辰,故此得名。
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后經(jīng)飛霞閣,傳說此閣是貴妃浴后觀景之處。
此刻,宮中景色,也被大致看了個遍,我們也有了回歸的念頭,便沿來時的路返回,雖還是之前的風景,但卻又有了新的一種認識。
數(shù)百年前,華清池旁的輕舞,令人遐想,令人神往……。
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qū)的驪山北麓,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建筑群,叫華清宮,又叫華清池。華清池距西安30公里,建于周朝,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華清池景區(qū)的建筑大氣恢宏,氣勢磅礴。景區(qū)里有飛霜殿、昭陽殿、長生殿、環(huán)園和禹王殿等標志性建筑。飛霜殿的墻上有唐式建筑的彩繪圖案,圖案顏色鮮艷,大紅色的漆柱很顯眼。長生殿原來供奉著七位皇帝的牌位,也被稱為七圣殿,而現(xiàn)在陳列著唐代的文物和歷史資料。環(huán)園里面有一潭荷花池,沿著荷花池走到荷花閣的背后就是五間廳,這里是蔣介石的臨時住處和辦公地。五間廳至今還保留有西安事變發(fā)生激戰(zhàn)時的彈痕,每個房間里的桌子、椅子、床、沙發(fā)、電話等,都是按照當時的樣子擺放的。
華清池的湯池形態(tài)各異,古今聞名。蓮花湯池形如蓮花,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池子中間有一個白玉雕成的蓮花,池子的出水口和排水口就在蓮花中。白玉砌成池子的周圍鑲嵌著石頭龍頭,池子壁上也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雙龍戲珠,兩條龍頂著一顆圓圓的龍珠;有的刻著兩條小龍,尾巴纏繞在一起相互拉扯;有的刻著相互對視的龍,龍角碰在一起,像在比賽誰的力氣大。所有的龍似乎一瞬間就能騰空而起,好像活得一樣。楊貴妃沐浴的地方叫海棠湯,也叫貴妃池。星辰湯形狀就像北斗七星,這里是整個溫泉水最好的位置。
華清池的泉水不但天然,而且健康。一號泉池水邊立著一塊石頭,上面寫著:溫泉古源。雖然一號泉出水量已經(jīng)沒有以前大了,但是熱氣騰騰的泉水還是不停地向外冒著,一股股潔凈的泉水那么潔凈、那么清澈、那么透明,一眼就可以看到池底。天然的溫泉水沒有任何人工添加,可以達到醫(yī)用的標準。水中含多種礦物質(zhì)和有機物質(zhì),對人身體很有益處。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池景區(qū)的園林風光也格外美麗。這里最著名的樹是石榴樹和國槐樹。石榴樹有石榴樹和白石榴樹,紅石榴有紅汁,所以古代的人用它做染料,石榴花是西安市的市花。國槐是一種古老的樹,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古老的國槐掛滿了紅繩子,代表著人們美好的愿望。華清池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真是個旅游勝地啊!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四
此詩通過送荔枝這一典型事件,鞭撻了玄宗與楊貴妃驕奢淫逸的生活,有著以微見著的藝術(shù)效果,精妙絕倫,膾炙人口。
起句描寫華清宮所在地驪山的景色。詩人從長安“回望”的角度來寫,猶如電影攝影師,在觀眾面前先展現(xiàn)一個廣闊深遠的驪山全景:林木蔥蘢,花草繁茂,宮殿樓閣聳立其間,宛如團團錦繡?!袄C成堆”,既指驪山兩旁的東繡嶺、西繡嶺,又是形容驪山的美不勝收,語意雙關(guān)。
接著,場景向前推進,展現(xiàn)出山頂上那座雄偉壯觀的行宮。平日緊閉的宮門忽然一道接著一道緩緩地打開了。接下來,又是兩個特寫鏡頭:宮外,一名專使騎著驛馬風馳電掣般疾奔而來,身后揚起一團團紅塵;宮內(nèi),妃子嫣然而笑了。幾個鏡頭貌似互不相關(guān),卻都包蘊著詩人精心安排的懸念:“千門”因何而開?“一騎”為何而來?“妃子”又因何而笑?詩人故意不忙說出,直至緊張而神秘的氣氛憋得讀者非想知道不可時,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謎底:“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兩字,透出事情的原委?!缎绿茣钯F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懸念頓然而釋,那幾個鏡頭便自然而然地聯(lián)成一體了。
吳喬《圍爐詩話》說:“詩貴有含蓄不盡之意,尤以不著意見聲色故事議論者為最上?!倍拍吝@首詩的藝術(shù)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詩不明白說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貴妃的恃寵而驕,而形象地用“一騎紅塵”與“妃子笑”構(gòu)成鮮明的對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見強烈得多的藝術(shù)效果。“妃子笑”三字頗有深意。春秋時周幽王為博妃子一笑,點燃烽火,導致國破身亡。讀到這里時,讀者是很容易聯(lián)想到這個盡人皆知的故事?!盁o人知”三字也發(fā)人深思。其實“荔枝來”并非絕無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騎”知,還有一個詩中沒有點出的皇帝更是知道的。這樣寫,意在說明此事重大緊急,外人無由得知,這就不僅揭露了皇帝為討寵妃歡心無所不為的荒唐,也與前面渲染的不尋常的氣氛相呼應。全詩不用難字,不使典故,不事雕琢,樸素自然,寓意精深,含蓄有力,是唐人詠史絕句中的佳作。
其二。
唐玄宗時,安祿山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后伺機謀反,玄宗卻對他十分寵信?;侍雍驮紫鄺顕覍覍覇⒆啵脚芍惺馆o璆琳以賜柑為名去探聽虛實。璆琳受安祿山厚賂,回來后盛贊他的忠心。玄宗輕信謊言,自此更加高枕無憂,恣情享樂了?!靶仑S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正是描寫探使從漁陽經(jīng)由新豐飛馬轉(zhuǎn)回長安的情景。這探使身后揚起的滾滾黃塵,是迷人眼目的的煙幕,又象征著叛亂即將爆發(fā)的戰(zhàn)爭風云。
詩人從“安史之亂”的紛繁復雜的史事中,只攝取了“漁陽探使回”的一個場景,是頗具匠心的。它既揭露了安祿山的狡黠,又暴露了玄宗的糊涂,有“一石二鳥”的妙用。
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表現(xiàn)了空間的轉(zhuǎn)換,那么后兩句“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則表現(xiàn)了時間的變化。前后四句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本來是互相獨立的,但經(jīng)過詩人巧妙的剪接便使之具有互為因果的關(guān)系,暗示了兩件事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而從全篇來看,從“漁陽探使回”到“霓裳千峰上”,是以華清宮來聯(lián)結(jié),銜接得很自然。這樣寫,不僅以極儉省的筆墨概括了一場重大的歷史事變,更重要的是揭示出事變發(fā)生的原因,詩人的構(gòu)思是很精巧的。
將強烈的諷刺意義以含蓄出之,尤其是“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兩句,不著一字議論,便將玄宗的耽于享樂、執(zhí)迷不悟刻畫得淋漓盡致。說一曲霓裳可達“千峰”之上,而且竟能“舞破中原”,顯然這是極度的夸張,是不可能的事,但這樣寫卻并非不合情理。因為輕歌曼舞縱不能直接“破中原”,中原之破卻實實在在是由統(tǒng)治者無盡無休的沉醉于歌舞造成。而且,非這樣寫不足以形容歌舞之盛,非如此夸張不能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醉生夢死的程度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國破家亡的嚴重后果。此外,這兩句詩中“千峰上”同“下來”所構(gòu)成的鮮明對照,力重千鈞的`“始”字的運用,都無不顯示出詩人在遣詞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有力地烘托了主題。正是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與完美的表現(xiàn)手法,使之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全詩到此戛然而止,更顯得余味無窮。
其三。
這是三絕句中的最后一首,也是一首諷喻詩。
“萬國笙歌醉太平”,此言唐玄宗整日與楊貴妃在驪山游樂,不理朝政,舉國上下也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耙刑鞓堑钤路置鳌?,此言驪山上宮殿樓閣高聳挺拔,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云中亂拍祿山舞”,此句語帶譏刺地說:想當年安祿山在驪山上覲見唐玄宗和楊貴妃時,在大殿中拖著肥胖的身體翩翩作胡旋舞,竟引發(fā)了楊貴妃爽朗的笑聲?!帮L過重巒下笑聲”,此言那笑聲隨風飄揚越過層層峰巒,在山間久久回蕩。
據(jù)載:楊貴妃見安祿山作胡旋舞,心花怒放,竟收安祿山做自己的干兒子,唐玄宗也非常高興,對安祿山分外器重,委任他為三鎮(zhèn)節(jié)度使。但恰恰是他們的這位干兒子對他們舉起了反叛的大旗。大唐帝國也從此滑向衰亡的深淵。
此詩含蓄委婉,筆調(diào)看似輕快,實則對亡國之君的荒淫誤國給予了辛辣無情的嘲諷。
譯文。
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
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
綠樹環(huán)繞的新豐一帶不時可見黃塵四起,那是前往漁陽的探使返回。
他們謊報軍情,唐玄宗和楊貴妃仍舊沉溺于歌舞,直至安祿山起兵,中原殘破。
全國上下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驪山上宮殿樓閣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分明。
安祿山拖著肥胖的身體翩翩作胡旋舞,引發(fā)了楊貴妃的笑聲隨風飄揚越過層層山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華清宮心得體會篇十五
吳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
唯此宮中落旋干。
綠樹碧簾相掩映,
無人知道外邊寒。
吳融詩鑒賞。
《全唐詩》所錄吳融《華清宮》詩分作兩組,一組二首,另一組四首。這是《華清宮二首》的第一首。
華清宮是與唐云宗、楊貴妃的名字密切相聯(lián)。如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它選取楊貴妃看到貢品荔枝來到驪山之下時心情歡悅的角度,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惡。吳融的這首《華清宮》在主題思想和表現(xiàn)手法上與杜牧詩有某些類似之處,以小顯大,通過華清宮中的細枝末節(jié)來揭露荒淫無道的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難,但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卻獨具一格。
首句四郊飛雪暗云端,側(cè)重寫華清宮外的大雪。一個飛字具有動態(tài)的美感,繪出了離宮禁城四郊朔風呼嘯,雪花飛舞的景色;一個暗字,從色彩的角度寫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勢,由視覺感受勾出觸覺感受,令人極易從詩歌畫面中領(lǐng)略到宮外刺骨的寒意,給人一種凜冽感。
次句惟此宮中落旋干,筆鋒由宮外轉(zhuǎn)入宮內(nèi),一個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范圍,一個旋字,從時間的角度傳神地寫出了雪落宮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寫出了宮中之暖,與首句成為對照。
第三句綠樹碧簾相掩映,具體而形象地刻畫了宮中的融融春意。華清宮地下溫泉噴涌,地上宮殿金碧輝煌,禁墻高筑,能夠遮風御寒,因此宮中溫度較高,樹木常年青綠。這里的綠樹代表了宮中大自然造物者與宮外的不同,碧簾則反映出宮中主人生活的奢靡。
結(jié)句無人知道外邊寒,寫出了華清宮主人耽情聲色,不以國事為重,不以民苦為憂的昏庸形象,詩人含蓄地指出:唐玄宗既然連自然界物候的變遷、冬天的到來都一概不知,那他又怎么能夠知道寒冷呢?一國之君不知寒冷的滋味,又怎么能夠?qū)旅鞑烨锖痢θ嗣竦目鄻分斢浶纳夏??這樣的昏庸之輩,為安祿山野心的萌生、壯大自覺與不自覺地提供土壤。
這首詩意境新穎,諷意含蓄,以宮內(nèi)宮外冷暖的迥異形成鮮明對比,造成結(jié)構(gòu)的錯落、詩情的跌宕??鋸埖某晒\用也成為這首詩的藝術(shù)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