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通用15篇)

字號:

    在教學工作中,教案起到了指導教師教學活動的作用。教案設計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一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tài)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談話法和講授法。
    【引入新課】。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讀一讀”,思考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幾個階段?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學生活動。
    【教師指導】。
    運用課本的“地球的半徑和赤道周長”圖,讓學生觀察地球的赤道半徑、極半徑,并計算地球的平均半徑,運用地球的赤道半徑,計算赤道的周長,它約為4萬千米。赤道半徑、極半徑、平均半徑、赤道周長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再來觀察地球儀,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提問討論】。
    (1)地球儀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地球儀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儀上找到南北極點。
    (4)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學生活動并回答問題:
    (1)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旋轉軸和球面共同組成。
    (2)球面上繪著地圖,地圖上標有南北極和經緯度,顏色、符號、文字、表示陸地、山脈、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
    (4)指向北極星附近(即北方)的一點為北極;與北極相反一點為南極。
    三、地軸和兩極。
    【教師演示】。
    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指導學生轉動自己的小型地球儀,讓學生領會“一軸兩點”并領會地球上東西方向的確定。
    四、經線和緯線。
    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提問:
    (1)地球儀上連接南北極的線稱為什么線?(經線)在地球儀上沿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稱為什么線?(緯線)。
    (2)觀察地球儀,經線和緯線,哪個是半圓,哪個是圓?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二
    提問:地球是什么形狀?(是一個球體)。
    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已經得到肯定,不過這個問題在古代卻是有許多的爭論。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看教材圖p2圖1.1。
    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jù)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能完全反映事實(地球真實形狀)嗎?(不能)。
    除了以上方法,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小組充分討論)。
    總結:最能準確、科學反映的就是太空員在太空拍下的地球衛(wèi)星圖片。
    討論:從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中,你領悟到什么?
    總結:如何一個真理的發(fā)現(xiàn)都不是輕而易舉,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生命。
    過渡:我們看上去地球是圓的,那么地球真的是一個完全、精確的圓形嗎?(不)。
    板書:(2)地球的大小。
    看p3圖1.2讓學生讀出地球大小(平均半徑6371千米、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4萬千米)。
    講解:精確測量表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赤道半徑的長度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所以說,地球其實是一個中間略扁的橢圓的球體。不過這些差別同巨大的地球來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通常我們就用平均半徑來表示。
    提問:觀察地球儀,請同學們想象一下:
    (1)地球儀和真實地球的原貌有什么差別?
    (凹凸、國界、地軸、經緯線等等)。
    (2)地球儀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定位、繪制國家邊界、地理事物的總體觀念、分辨地理事物)。
    總結:特點:
    (1)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
    (2)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這樣可以方便我們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三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各種洗滌用品的外形、特征。
    2、在嘗試、操作中了解各種洗滌用品的作用。
    3、對日常生活洗滌用品有觀察興趣。
    1、請幼兒自帶2—3種洗滌用品,并請家長告訴幼兒洗滌劑的名稱。
    2、兒帶一塊臟手帕。
    3、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4、在每一張桌子上放3個碗,肥皂,潔廁靈,84消毒液,衣領凈等。
    1、猜謎語,引出洗滌用品。
    四四方方一塊糕,像糖不是糖,
    不能吃來不能咬,能用不能嘗,
    幫你洗衣又洗澡,見水吐泡泡,
    講究衛(wèi)生少不了,去油又去臟。
    2、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洗滌用品。
    讓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洗滌用品,并向大家介紹洗滌用品的名稱以及用途。
    3、進一步感知各種洗滌用品,了解洗滌用品的狀態(tài)、顏色氣味。
    4、教師引導幼兒認識幾種洗滌用品:潔廁靈、衣領凈、消毒液。(幼兒沒有帶的洗滌用品)。
    告訴幼兒潔廁靈可以沖洗廁所,衣領凈專門用來清洗衣服領子等等。
    5、幼兒用洗滌劑清洗手帕。
    請幼兒用肥皂、洗衣粉清洗手帕,感知洗滌劑去污的作用。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增加孩子對各種洗滌用品的進一步認識。
    l、家長將這些物品混放,請孩子試著按照用途為它們分類。
    2、家長請孩子說出哪些東西是用來洗滌的。
    3、家長和孩子一起將洗滌用品放回原來的地方,請再次孩子說出它們的名稱。
    4、家長講解它們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的時候應該注意的事情。
    5、和孩子一起畫出幾種洗滌用品。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地球的簡單知識,萌發(fā)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情感。
    2、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愛護地球也就是愛護我們的家園。
    3、初步認識地球,簡單了解其外形特征和運轉知識,激發(fā)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搜集有關地球的資料。
    2、物質準備:地球儀,錄像帶。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
    “不用發(fā)動日夜轉,春夏秋冬按時換,一日行程八萬里,滿載人類千千萬”。
    二、地球長什么樣。
    1、觀察地球儀。
    2、觀看錄像。
    小結:地球是圓圓的,在不停地轉動,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太陽轉,因為地球很大,所以感覺不到它的轉動。四季的交替,晝夜的出現(xiàn)就是轉動的結果。
    三、地球上住著誰。
    2、讓小朋友在地球儀上找出中國和其他所知國家的地理位圖置,知道全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3、地球這么大,我們怎樣才能清楚的看到地球呢?人們根據(jù)地球的樣子做了個模型。叫地球儀。(出示地球儀)請幼兒在地球儀上找出我們的祖國——中國。
    你還知道哪些國家的名字呢?
    4、地球上都有什么呢?(人、動物、植物)。
    四、保護和愛護環(huán)境。
    1、課件展示:美麗的風光圖片。讓幼兒了解地球地球上美麗的大自然,激發(fā)幼兒熱愛地球的情感。
    2、“地球媽媽生病了”課件展示:污染環(huán)境的種種原因與現(xiàn)象,讓幼兒了解人們亂倒垃圾,大量砍伐樹木,工廠排出的廢氣、廢水、廢渣等破壞和污染了環(huán)境。
    3、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對幼兒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五、地球媽媽生病了。
    結合幼兒美術作品講故事:有的人把地球媽媽的頭發(fā)剪掉了;有的人把地球媽媽的衣服弄臟了,扯破了;地球媽媽的身體發(fā)燒了。
    讓幼兒理解樹木的砍伐,水的污染,空氣污染和臭氧層的破壞是地球媽媽生病的主要原因。
    六、爭做地球的小醫(yī)生。
    自由討論:怎樣保護地球?
    人們?yōu)榱吮Wo地球,規(guī)定每年的4月22日為地球日,讓全世界的人們一起行動來保護我們的地球。
    七、活動延伸。
    把地球儀放在科學角,讓幼兒在自由活動時觀察、互相交流。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五
    (學生回答)
    游戲引課:今天我們來玩?zhèn)€游戲,游戲的名字就是“找朋友”。這和我們小時候的“找朋友”游戲不同,我們要在不知道名字的情況下,找到自己想找的朋友。
    學生回答:相貌特征、性格愛好、座位等。
    教師引導:我們可以通過座位號很準確的找到某位同學。
    活動:教師說出座位號(排列號),請這位同學起立示意。
    教師引導:現(xiàn)在我們加深難度,我們把全班分為東西各四組,南北各三組,這樣能否找得到想找的朋友呢?(分東西、南北組數(shù)根據(jù)各班實際情況定)
    學生回答:可以。
    活動:1.教師說出東西組號和南北組號,如“東二組、北三組”,請符合要求的同學起立示意。(學生熟練后,加快速度)
    2.教師說出第一位同學的組號,由這位同學說出另一個同學的組號,依次傳下去。
    3.指出一名同學,其他同學說出該同學的位置。
    教師引導:聯(lián)系地球的經線與緯線,想想我們剛才分的組號和經緯線及經緯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活動:聯(lián)系剛才我們找朋友的過程,請你們在地球儀上找到以下幾個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20xx年3月23日,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第一批碎片安全墜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請找出碎片的具體位置;20時,臺風“桑美”的中心位置在哪里?(課本第八頁)
    教師評價。
    學生活動:請完成課本第8頁活動1.2.3。
    教師提問:請你們說說對全球定位的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評價。
    教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如何利用經緯網找到某個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學會了正確地讀出某個地理位置的經度和緯度。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tài)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教學重點。
    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教學難點。
    地球上經緯度的劃分。
    教學方法。
    談話法和講授法。
    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
    【引入新】。
    【板書】第一節(jié)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引導學生閱讀本“讀一讀”,思考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幾個階段?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證明地球是一個球體。
    學生活動。
    學生活動:經過計算得出,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少21米,如果縮小到地球儀那么大小時這個差別幾乎就看不出來了。因為差別很小,通常人們仍將地球看成圓球體。
    【板書】1地球是一個十分接近圓球體的不規(guī)則球體。
    運用本的“地球的半徑和赤道周長”圖,讓學生觀察地球的赤道半徑、極半徑,并計算地球的平均半徑,運用地球的赤道半徑,計算赤道的周長,它約為4萬千米。
    【板書】2赤道半徑、極半徑、平均半徑、赤道周長我們知道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再來觀察地球儀,地球儀是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而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板書】。
    二、地球儀----地球的模型。
    【提問討論】(1)地球儀是由哪幾部分構成的?
    (2)地球儀的球面上有那些地理事物?
    (3)在地球儀上找到南北極點。
    (4)南北極點是如何確定的?
    學生活動并回答問題:
    (1)地球儀由底座、固定架、旋轉軸和球面共同組成。
    (2)球面上繪著地圖,地圖上標有南北極和經緯度,顏色、符號、文字、表示陸地、山脈、河流、海洋、湖泊等地理事物。
    (3)地軸穿過地心,與地球表面相交于兩點。
    (4)指向北極星附近(即北方)的一點為北極;與北極相反一點為南極。
    【板書】。
    三、地軸和兩極。
    【教師演示】自西向東轉動地球儀,指導學生轉動自己的小型地球儀,讓學生領會“一軸兩點”并領會地球上東西方向的確定。
    【板書】。
    四、經線和緯線。
    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提問:
    (1)地球儀上連接南北極的線稱為什么線?(經線)在地球儀上沿著東西方向,環(huán)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稱為什么線?(緯線)。
    (2)觀察地球儀,經線和緯線,哪個是半圓,哪個是圓?
    (3)所有經線長度是否相等?所有緯線長度是否相等?
    (4)緯線自成緯線圈,那么,經線如何組成一個經線圈?
    ()經線和緯線各指示什么方向?
    學生小組討論以后,代表發(fā)言,全班總結。
    學生填表:
    經
    線緯。
    線
    圓弧狀況半圓,兩條相對應的經線組成經線圈圓,每一條緯線自成緯線圈。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東西方向。
    【板書】。
    五、經度和緯度。
    繼續(xù)觀察地球儀,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上有多少條經線?學生說有無數(shù)條。為了區(qū)別出每一條經線,人們給經線規(guī)定了不同的度數(shù),即經度。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找到0度和180度經線,由0度經線向東西各劃分出180度。分別稱為東經度和西經度。觀察0度和180度經線組成的經線圈同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經線組成的經線圈,哪一個經線圈穿過的陸地面積大?哪一個???(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線組成的經線圈穿過的陸地面積?。?BR>    【教師講解】國際上習慣用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組成的經線圈,將地球分成東西兩個半球。
    學生活動。
    學生根據(jù)下表提供的內容,分小組討論,完成下表:
    經
    度緯。
    度
    度數(shù)起點線本初子午線(0度經線)赤道(0度緯線)。
    度數(shù)劃分向東、向西各分作180度向南、向北各分作90度。
    代
    號東經(e)、西經()南緯(s)、北緯(n)。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七
    二、認識地球儀:縮小的地球模型。
    教學設計第二課時(基礎課)。
    【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它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示地球上的地理事物,不僅如此,地球儀上還配備了一些特殊的“裝置”,方便我們利用它們來學習地球上各種地理事物的特點和分布規(guī)律等。
    師生互動:教師向學生展示地球儀教具,通過提問,引發(fā)學生對探究地球儀的興趣。
    一、認識地球儀上的點和線。
    學生:活動,討論等(略)。
    學生:發(fā)言、說明自己看到和討論的結論等等。
    小結:通過剛才的觀察和同學們的介紹,我們可以確定在地球儀上的這些最明顯的點和線:北極點、南極點、地軸、經線和緯線等,如教材p5頁圖1.4“地球儀上的點和線”所示。學生:分組觀察地球儀,查找、記錄地球儀上特殊的點、線,討論它們是如何被確定的等等。
    師生互動:教師巡視,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提示學生觀察中要注意的問題,鼓勵學生介紹自己的觀察結論等。
    學生:發(fā)言、回答提問等。
    設問:實際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軸,地球表面也沒有畫出經線和緯線,那么,地球儀上的經線和緯線是如何確定上去的呢?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活動來看看這個問題。
    活動:繼續(xù)以小組為單位,觀察地球儀表面點和線,討論、思考下面問題:
    1.什么是地軸、北極和南極?
    2.什么是經線和緯線?
    3.這些點和線之間的相互關系如何?
    學生:分小組活動、討論、分析等。
    學生發(fā)言:結合自己的活動和小組討論的結果,學生發(fā)言(略)。
    小結:地球儀上,地球的自轉軸叫做地軸。地軸與地球表面的兩個交點叫兩極,位于地軸北面的是北極,位于南面的是南極。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是緯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是經線。
    二、認識緯線。
    承轉:在這些點和線中,最容易混淆的就是經緯線了,老師這里有個有小竅門,可以幫助大家區(qū)分一下。
    學生:聽講、思考,分組繼續(xù)觀察、討論問題。
    師生互動:教師巡視,提示學生觀察、找出經緯線和南北極點的關系,總結自己的結論等等。
    學生:回答問題。
    學生:領悟“經”對應的是豎的直線?!熬暋睂氖菣M的直線(在平面簡圖中適用)。
    講述:剛才的小竅門僅適用于我們在平面簡圖中繪制成直線的經線和緯線,實際的地球儀上,經線和緯線又有什么特點?該如何區(qū)分呢?下面我們通過活動來認識一下。
    活動:要求學生:
    1.每四個人為一個活動小組,每組派一位女生領一個地球儀并負責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寫在地球儀的包裝盒上。
    2.每組分發(fā)一根繩子,繩子的長短稍長于地球儀周長,自己準備直尺,量算比較長度。
    3.老師要求觀察地球儀時才能動,其余時間地球儀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多媒體展示問題:
    1.緯線的定義,用自己的話提煉出要點。
    2.緯線的形狀?
    3.緯線長度及變化?
    4.地球儀上有多少條緯線?緯線指示的方向?
    講述:請大家停止討論,就這幾個問題來分享討論結果。
    提煉要點:一邊聽同學們的回答,一邊完善附表(板書。)。
    定義形狀長度及變化指示方向緯線垂地軸,環(huán)地球圓由赤道向兩極逐漸變短東西難點提示:如何演示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呢可以假想我們只沿著地球儀上的赤道,向前(后)某一個方向移動,因為始終在赤道上移動,沒有向上(北方),也沒有向下(南方),所以,移動的方向只是在東西方向上變化,說明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過渡:同樣的學習方法,我們來看看經線的有關特點。
    學生:聽講,思考。
    學生:猜測地球儀和繩子的用途。利用手中的地球儀和教材p6,思考討論提出的問題:
    教師:提示學生這里緯線長度的比較需要用到老師提供的繩子和自己的直尺。
    師生互動:老師可巡視,指導學生如何用繩子和直尺對比量算緯線長度。
    學生回答:
    1.緯線定義(看書得出的結論):和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大圓。
    2.緯線是圓的。
    3.長度不相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變短。
    4.地球儀上有無數(shù)條緯線。
    學生:(體會感悟)沿著赤道移動,在往東或者往西走,所以緯線應該指示東西方向。
    三、認識緯度。
    學生:回答,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實際上,地球儀上的緯線是數(shù)不清的,有無數(shù)條,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這些不同的緯線呢下面,我們還是通過活動來認識這個問題。
    活動:觀察地球儀,認識緯度在地球上的劃分。?
    1.每四個人為一個活動小組,每組派一位女生領一個地球儀并負責保管,把保管者姓名寫在地球儀的包裝盒上。
    2.按老師要求共同觀察地球儀,其余時間地球儀放在保管者桌子的右上角。
    3.仔細閱讀地球儀上不同緯線上標注的緯度度數(shù),看看緯度的劃分有什么規(guī)律(提醒學生在地球儀正確位置去查看到緯度的標注)。
    學生:活動、討論等。
    學生:發(fā)言等。
    學生:發(fā)言等。
    歸納總結:0°緯線位于地球儀的中部,就是我們熟悉的赤道線,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它是地球儀上最長的緯線。由于這一特殊的屬性,赤道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一些有赤道穿過的國家和地區(qū),常常建一些所謂的“赤道紀念碑”來一起人們的關注,如,教材p6頁圖1.7“基多赤道紀念碑”。
    活動:確定了赤道是0°緯線,那么,其它的緯線度數(shù)又是如何標定的?緯度是如何變化的?最大的緯度是多少?在什么地方?等等,讓我們繼續(xù)觀察地球儀,找出這些規(guī)律吧。
    學生:活動、討論、發(fā)言等等。
    歸納總結:從地球儀上我們可以得出有關緯度的分布規(guī)律:1.緯線的度數(shù)范圍是0?-90?,赤道為0°,南北極點是90°;2.緯度從赤道向南北兩極逐漸遞增,最大的緯度分別位于北極和南極點。
    學生:活動、討論、發(fā)言等等。
    歸納總結:赤道以南稱為南緯,赤道以北稱為北緯,人們還利用英文“南”“北”的單詞首字母“n”和“s”作為代號,分別表示北緯(度)和南緯(度)。
    練習:
    例如,北京大概是北緯40度,用數(shù)字和字母該如何表示呢?(40°n或n40°均可以)。
    拓展:在黑板上畫出最長的緯線——赤道,大家觀察地球儀上緯線的分布規(guī)律,然后補充幾條緯線:南北緯23.5?,南北緯66.5?,標出南北極點的度數(shù)90?。
    學生:聽講,記錄等。
    過渡:
    三、認識經線。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地球儀),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地球儀上這些連接南極和北極的大圓弧線吧,看看它們有什么樣的分布規(guī)律。
    活動:
    要求學生: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八
    1、使學生掌握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2、學會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3、通過對地球形態(tài)認識過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類對事情的認識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認真學習的態(tài)度和探求科學奧秘的志趣。
    地球的形狀、大小及經緯度的劃分。
    談話法和講授法。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九
    自從我上了幼兒園,我對地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媽媽為了讓我增長地理知識,她特意給我買了一個。
    當時,我只知道像一張世界地圖,像一個被斜斜掛住的玩具滾球,更像一個真正的地球.直到有一天,爸爸教我在上找到了一只大公雞,就是我們的祖國——中國,還有祖國的首都——北京,還有家鄉(xiāng)——廈門和漳平,還有一些特別行政區(qū)和直轄市......
    大的城市是紐約。馬來西亞有個城市是新加坡,現(xiàn)在它獨立成一個小國家......
    地球上的知識太多了,每次轉動它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十
    小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我非常喜歡它。
    小是由球體、地軸和底座組成的。球體只有一個小皮球這么大,球面上的圖形表明了世界各國在地球上所處的位置,以及海洋、河流、平原、山脈、沙漠的分布情況。地軸的上端連接著北半球頂端的北極,下端連接著南半球底部的南極。球體通過地軸安置在底座上,這樣,小就能穩(wěn)穩(wěn)地放在桌子上,不會滾動。
    你瞧,小的顏色可好看了!成片的綠色表示平原,窄長的表示谷底,淡黃色的是高原,深黃色的是山脈。海洋的顏色是藍色的,爸爸告訴我“藍色越濃,表示海洋越深”。再細看,上面還有國與國之間的國界線呢,鄰近的國家版圖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qū)分。多色彩的球體安置在天藍色的底座上,顯得十分醒目。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十一
    有一天一位農民撿到了一個神奇的,那位農民對王子說:“這但是是無價之寶,可以告訴你那些人需要幫助,還可能會有好運呢!”王子相信了,忽然響了,它說:“有一個老太太需要幫助。”王子點了一下,王子到了那,發(fā)現(xiàn)有一個老太太腳受傷了。王子說:“要讓我?guī)椭憧梢裕鞘潜仨氉屛矣幸晃黄恋墓媚??!崩咸珱]說話。王子就沒幫她,王子回了王宮,王子在王宮五年了,但是是依然沒有找到喜歡的姑娘。王子生氣了說:“什么無價之寶,是一個廢物!”王子派人找到了那位農民。農民說:“因為你為了找公主也不能不去幫助別人,只有你愿意去幫助人,你一定會有好的回報。王子說:“好吧,讓我出去想想吧?!蓖踝涌匆娪形焕夏棠痰暨M水里了,王子連忙過去幫忙,把老奶奶救了上來。老奶奶說:“謝謝你,我要讓我的孫女嫁給你?!蓖踝佑煮@又喜,從此王子和老奶奶的孫女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十二
    在我的書桌上,擺著一個制作精美的,漆黑的底座托住整個。遠看,好像一個藍色的球體,近看,上面五顏六色。在整個的上繪著各種顏色組成的圖案,附著密密麻麻的小字,讓人猛的一看感覺眼花繚亂。
    這個有一個來歷,有一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經過文具這一排時,我看見了一個,看它五顏六色、小巧玲瓏的樣子,我想讓媽媽買下來,媽媽看我喜歡,就愉快的給我買了下來。
    這個不僅外觀美,而且很實用。上面標注著世界各國的國名和首都的名字,世界各大洲著名山脈及海洋、河流的名字,在我空閑的時間里,我輕輕轉動仔細看上面的說明。自從買了這個以后,我的知識增長了不少。有一次我去朋友家,朋友要考我各個國家首都的名字,我爽快的答應了。“俄羅斯的首都?”,朋友問,“是莫斯科”。“美國呢?”,“華盛頓”,“德國呢?”,“柏林”。三道題都對了,朋友吃驚不已,但他突然又問,“日本呢?”我從容不迫的回答,“東京”。這次朋友對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我不經意轉動它時看著它在那里慢慢的旋轉時我就陷入了深深地沉思就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的一個縮影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我們人類不去呵護她她就像這個不小心掉到地上摔得支離破碎一樣我們要學會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園使我們的家園永遠生機盎然。
    它帶給我了無限的歡樂和遐想。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十三
    我家有一個漂亮的,圓圓的,經緯線一圈圈地縱橫交叉在圓溜溜的球體上,每個國家都以不同的顏色相區(qū)別,顯得非常清楚。
    我捧起心愛的,輕輕一撥,球體立刻轉動起來。我尋找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找到了!找到了!她就像一只昂首的雄雞挺立在地球的東邊。
    我捧起心愛的,尋找著雄雞的“心臟”—北京,找到了!找到了!一顆紅色的五角星閃閃發(fā)光,北京二字剛勁有力。北京,我的祖國的首都,也是我日夜向往的地方。
    我捧起心愛的,尋找雄雞的兩根“動脈”—長江與黃河。找到了!找到了!?。¢L江,你波濤洶涌、一瀉千里。從唐古拉山到東海之濱,就像一條彩帶連接著幾十個城市;你用豐富的水資源澆灌著兩岸的良田,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著兩岸的人民。??!黃河,你像一個巨大的“幾”字兒,從祖國的青藏高原到華北平原,一路奔騰不息,直到流入渤海;自古到今,你孕育了千千萬萬個華夏兒女;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從你這兒開始,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我捧起心愛的,尋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找到了!找到了!啊!你高聳入云,征服你是全世界登山者們?yōu)橹Φ淖畲笤竿?BR>    我捧起心愛的,還在尋找著……我尋找著祖國處處的山水風光,我熱愛祖國的每一個村莊與城市。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十四
    在我的書桌上,擺了一個。遠看是一個藍色的小球,近看五顏六色的。藍色表示海洋,白色代表被冰封的陸地,比如地球的南北極。其它的顏色表示不同的國家,令人眼花繚亂。看到這小小的,我仿佛在周游世界。
    在東方有一只雄雞,它的名字叫“中國”。雄雞的肚子當中寫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曾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文明。下面的南極大陸像白色的云飄在藍藍的大海上。這讓我想起,我國赴南極考察的叔叔們,戰(zhàn)勝了冰天雪地和狂風巨浪。讓鮮艷的五星紅旗飄蕩在南極的天空,這是多么不容易?。?BR>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是多么地自豪啊!
    地球和地球儀的教案篇十五
    我喜歡的玩具有許多:精美的木制玩具,活潑可愛的小熊貓,威風凜凜的變形金剛,呆頭呆腦的小豬……不過,我最喜歡的還要數(shù)那只在我10歲生日時,媽媽送給我的了。
    各國在地球上的位子,以及海洋、河流、高原、山脈、沙漠、等分布情況。地軸的上邊拉著北極,下面頂著南極。底面把球體牢牢地立在桌面上。
    球體上的顏色也是五花八門:成片的綠色是草原和森林;土黃色的是茫茫的沙漠;淡黃色的是一條條山脈;淡藍色代表的是一望無際的海洋。多彩的地球安在烏黑的底座上,顯得更加和弦悅目??粗?,看著,我仿佛成為一個地質學家冒著風險,去探索深山密林、沙漠盆地。我又好像是一個小小的旅行家,去游覽全世界的名勝古跡,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