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精選17篇)

字號:

    編寫教案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理論知識。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學習風格,注重因材施教,促進個性化發(fā)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僅供參考。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一
    一、教學要求: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船長舍己救人的精神。通過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片斷的訓練,感受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精神。、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后作業(yè)。中的兩個勺子的不同意思,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寫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片斷,“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二、教學重難點:
    學習課文通過人物語言和行動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品質的寫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船長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文中寫了他的一件什么事?為什么說他的靈魂是偉大的?)。
    請同學們從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震蕩調遣大副井然有序。
    威嚴履行深淵忠于職守。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哭泣機械靈魂爭執(zhí)控制。
    調遣呼號斗毆克萊芒可怖。
    (2)指名朗讀,指導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qū)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哭泣:小聲地哭。
    調遣:調派,差遣。
    威嚴:威武而又嚴肅的樣子。
    履行:實踐(自己答應做的或應該做的事)。
    肇禍:闖禍。
    大副:船長的主要助手,駕駛工作的負責人。
    深淵:很深的水。
    井然有序:形容嚴謹而有條理,一點都不紊亂。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4.默讀課文,按提綱“遇險一自救一犧牲”給全文分段。
    討論: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28自然段)。
    三、作業(yè)。
    1.生字描紅、臨寫,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指名說說課文大意。(板書:遇險自救犧牲)。
    二、精讀訓練。
    1.談話引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哈爾威船長是個怎樣的人?(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出示: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這段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質的贊頌。他面對死亡,想到的是忠于職守,想到的是履行做人之道,充分表現(xiàn)了他高尚的品質,應懷著崇敬之情,用贊頌的語氣來讀)。
    范讀、指名讀、齊讀。過渡:課文怎樣具體寫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
    2.朗讀理解課文第一段。
    (1)默讀、思考:“諾曼底”號是在什么情況下被撞的?當時情形怎樣?(畫出有關詞句)(2)交流討論:“像平常一樣“可見這條航線是諾曼底號”的定期航線。
    “薄霧籠罩”是事故發(fā)生之因?!耙宦暰揄憽?、“剖開了一個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進船艙可見事故之大,情況之危急。這緊急的情況可用什么詞來形容?”(萬分緊急,千鈞一發(fā)……)(板書:千鈞一發(fā))。
    (3)朗讀指導。
    指名試讀,相機指導。(開始時語調平緩、輕快,后來要急促,最后一句話要用緊張的語調讀,因為情況危急)。
    指名再讀,及時鼓勵。過渡:如此重大的災難降臨了,哈爾威船長是怎么做的?
    3.朗讀理解第二段。(1)速讀,找出最能表現(xiàn)船長沉著鎮(zhèn)定的一段話。
    (2)出示:哈爾威船長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著,控制著,領導著。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給人而是給災難下達命令,一切似乎都在聽從他的調遣。
    (8)指導朗讀第二段。指導:讀哈爾威船長的命令時應凝重有力,作者的議論應讀得稍慢、莊重,對話部分應急促。指名分角色朗讀。
    三、總結全文四、鞏固練習。
    1.分角色感情朗讀全文。提問:本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哈爾威船長的?從中你能感受到哈爾威船長的哪些品質?舉例說明。從行動和語言上來描寫的,我們今后在寫作中要學習這種寫法。
    五、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冊。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逛超市”,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并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
    2、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數(shù)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1、創(chuàng)設情境:超市購物。
    出示幾件物品的標價。
    鋼筆、筆記本、講義夾、記號筆、書包、鉛筆盒、美工刀、………;
    2、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挑其中兩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先把豎式寫下來,列舉部分同學的豎式。
    你們覺得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把學生的想法板演出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一下。
    還是剛才的幾位同學上去板演。
    逐個點評,糾正計算中的一些問題。
    3、小結加法的計算法則。
    二、教學例1減法部分和例2。
    1、同桌的兩人比較一下,誰用的錢多些?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
    先列式并列出豎式。
    你會計算嗎?要注意些什么?
    試著計算出來,并投影一些同學的計算。
    逐個點評,表揚做得較好的同學。
    2、小結減法的計算法則。
    三、歸納小結。
    比較整數(shù)加減法與整數(shù)加減法的相同點和比整數(shù)加減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數(shù)位對齊,都要從低位算起;
    計算小數(shù)加減法需要把小數(shù)點對齊后再算,最后在得數(shù)里還要點上并對齊小數(shù)點。
    四、練習。
    1、你們同桌兩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2、你買的兩樣東西價錢一樣嗎?哪種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寫出來。
    3、誰最會花錢,花了多少?誰用得最少?他們倆相差多少元?
    4、每個同學如果都有10元錢,售貨員還應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先說計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幾位學生上去板演,集體訂正。
    6、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
    先找出錯在哪里,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你能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嗎?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7、做49頁試一試題目。
    讓學生觀察與例2中的計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啟發(fā)學生利用例2的計算經(jīng)驗先獨立完成這里的計算,再學習小組內交流。
    8、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1題。
    三個小組各做一題,比一比哪一小組的正確率高。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五、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獲?你認為自己學得怎么樣?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三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練習引導學生體會被除數(shù)(除數(shù))變化,除數(shù)(被除數(shù))不變,商也隨著變化的規(guī)律。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鞏固小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4.8÷2=7.2÷9=3.5÷5=0.56÷7=。
    4.8÷8=7.2÷6=0.35÷5=0.56÷4=。
    學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
    二、計算練習。
    1、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的錯誤,并幫助其分析原因,及時糾正。
    2、完成練習十二第10題。
    學生獨立計算并驗算。
    全班交流訂正。
    3、完成練習十二第11題。
    學生獨立計算,指名匯報結果。
    觀察每一組算式的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三、解決實際問題。
    1、出示練習十二第12題表格。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十二第13題。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響介紹給大家。
    五、作業(yè)練習十二12、14和思考題。
    板書設計。
    小數(shù)除法練習。
    除數(shù)不變,被除數(shù)擴大(縮?。?,商也隨著擴大(縮?。?。
    被除數(shù)不變,除數(shù)縮?。〝U大),商也隨著縮小(擴大)。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四
    課題公頃和平方千米(第二課時)課型新授。
    教學。
    目標。
    及
    重點。
    難點。
    1、幫助學生認識平方千米的實際含義,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能進行單位換算。
    2、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能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習慣。
    教學準備(含資料輯錄或圖表繪制)。
    板
    書
    設
    計
    教
    后
    記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導入。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投影出示例2圖片)。
    3、學生看圖,并讀一讀其中的數(shù)據(jù)和文字。
    同學們,圖中計量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面積用的是什么土地面積單位???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平方千米。
    1、認識平方千米的含義。
    四川九寨溝,三峽水庫、杭州西湖的占地面積都非常大。
    我們在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時,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
    板書:平方千米可以用符號“km2”表示。
    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領土面積有多大嗎?
    介紹: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
    2、那1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呢?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的公頃是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那請大家猜想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
    揭示: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1000有多長?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
    1平方千米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大家想像一下,是不是非常大啊。
    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三、練習3、那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頃呢?
    你能自己推算一下嗎?
    4、交流反饋。
    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推算的。
    1平方千米就是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所以1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公頃。
    5、試一試。
    學生理解題意。這個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別是多少?
    單位是什么?那求出的面積單位是什么?
    指出:和千米相對應的面積單位就是平方千米。
    學生完成解答并交流結果。
    1、練一練第1題。
    學生計算,并交流如何把平方米化換算成平方千米。
    2、練一練第2題。
    學生讀一讀,并填一填,交流如何把公頃換算成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如何換算成公頃。
    3、練一練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4、練習十三第5題。
    學生理解題意,根據(jù)江蘇省的估計其他四個省的面積。
    學生討論并交流。
    5、練習十三第6題。
    學生討論,互相說一說。
    全班交流。
    6、練習十三第7題學生計算。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四、總結。
    五、課堂作業(yè)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五
    課題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第三課時)課型新授。
    教學。
    目標。
    及
    重點。
    難點。
    2、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的活動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增強優(yōu)化意識;逐步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的意識,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難點:知識的遷移。
    教學準備(含資料輯錄或圖表繪制)。
    板
    書
    設
    計
    教
    后
    記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導入。
    二、新授1、口算。
    用卡片出示練習九的第1題,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種文具。
    如果讓你任意購買其中的兩種文具,你想買哪兩種?你會計算出所需要的錢數(shù)嗎?
    1、出示例3。
    這四種文具,小華各買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引導學生探索算法。
    你會計算這道題嗎?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注意選擇學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進一步追問用簡便算法的學生:你這樣算的依據(jù)是什么?
    小結:整數(shù)加法的運算定律,對于小數(shù)加法也同樣適用。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shù)加法的運算簡便。這就是我們今天研究的內容。
    我們以前學習過哪些加法的運算定律?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加法交換律:
    加法結合律:
    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樣的數(shù)?
    獨立計算。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三、練習。
    四、總結。
    五、課堂作業(yè)1、完成““練一練””的第1、2兩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說怎樣算簡便。
    2、完成練習九的第2題。
    比較每組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指出:整數(shù)減法的一些規(guī)律小數(shù)減法里同樣適用,也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3、完成練習九的3~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第4、5題的思考過程,說出每一步計算結果的實際意義。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對自己的學習表現(xiàn)怎樣評價?
    學生練習。
    課題小數(shù)加法和減法(第四課時)課型新授。
    教學。
    目標。
    及
    重點。
    難點。
    1、讓學生簡單了解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對人類發(fā)展進程中所出現(xiàn)的計算工具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簡單了解一些計算工具計數(shù)的方法,接受數(shù)學事實的教育。
    2、認識計算器面板上的按鍵名稱和功能,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的四則運算,探索簡單的規(guī)律。
    3、通過對計算器的運用,體驗它的有用性,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計算器面板上的按鍵名稱和功能,學會用計算器進行整數(shù)、小數(shù)的四則運算,探索一些簡單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含資料輯錄或圖表繪制)。
    板
    書
    設
    計
    教
    后
    記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導入。
    二、新授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用“計算器計算”。
    1、認識計算器。
    你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計算器嗎?
    你了解計算器嗎?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計算器的推銷員,你打算怎樣向大家介紹你手中的這款計算器的構造?讓學生了解計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鍵,熟悉加減乘除等運算和運算順序。
    2、用計算器計算。
    大家已經(jīng)認識了計算器,你會操作他嗎?現(xiàn)在咱們就用計算器來算一些題目,請把計算器準備好。
    3、教學例4。
    要求李蕓一共用了多少元應怎樣做,先把算式列出來。
    你會在計算器上按出買鉛筆的錢數(shù)嗎?
    你會用計算器算出結果嗎?核對結果。
    4、完成“試一試”題目。
    你怎樣求應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剛才的計算結果用起來?
    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后再全班交流。
    準備好計算器。
    同桌交流按鍵的方法。
    同桌之間說說是怎樣用計算器計算的。
    試著求出結果。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三、練習。
    四、延伸。
    五、總結。
    六、課堂作業(yè)1、鞏固練習。
    通過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用計算器計算時只要從左往右依次按鍵就可以了?,F(xiàn)在我們要來比一比誰算的最快,請準備好。
    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提醒學生看清數(shù)目和運算符號,認真按鍵進行計算,對正確率較高的同學給予鼓勵。
    2、完成練習九的第8題。
    先示范計算出“小明開學繳費”后的余額,使學生明確計算每次收支后余額的方法。再讓學生分別算出其余各欄的余額。
    合計支出數(shù)怎樣算,合計結余數(shù)呢?最終余額是多少?與剛才的計算結果一樣嗎?
    1、我們已經(jīng)能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了,那么計算器還有沒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索。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完成下列練習。
    用計算器計算在計算器位數(shù)不夠的情況下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計算的規(guī)律,再集體交流。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六
    課題認識負數(shù)(第一課時)課型新授。
    教學。
    目標。
    及
    重點。
    難點。
    1、在現(xiàn)實情境中了解負數(shù)產(chǎn)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shù)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shù)表達方法。
    2、能用正負數(shù)描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現(xiàn)實情景中理解正負數(shù)及零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正負數(shù)描述生活中的現(xiàn)象。
    教學準備(含資料輯錄或圖表繪制)多媒體課件。
    板
    書
    設
    計
    教
    后
    記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引入。
    2.新授。
    三、練習。
    電腦播放天氣預報片頭。
    老師收集了某天四個城市的最低溫度資料,并用溫度計顯示。
    1、教學用正負數(shù)和0表示幾個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氣溫。
    出示圖片:香港19攝氏度。
    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介紹溫度計的看法。
    出示圖片:上海3攝氏度。
    上海的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出示圖片:南京0攝氏度。
    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氣溫怎樣?
    出示圖片:北京零下3攝氏度。
    和上海比,北京的氣溫怎么樣?
    同時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氣溫圖片。
    上海和北京的氣溫一樣嗎?
    在數(shù)學上怎樣區(qū)分零上3攝氏度和零下3攝氏度的呢?
    2、介紹正負數(shù)的讀寫法。
    規(guī)定零上3攝氏度記作+3攝氏度或3攝氏度,規(guī)定零下3攝氏度記作-3攝氏度。
    教學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讀寫法。
    “+3”讀作正三,再寫的時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個“+”--正號,“+3”也可以寫成3。“-3”讀作負三,書寫時,只要先寫“-”--負號,再寫3。(板書)。
    現(xiàn)在,我們可以說那一天上海的氣溫是+3℃,北京的氣溫是-3℃。
    (1)選擇合適的數(shù)表示各地的氣溫。
    你還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記錄溫度嗎?
    看屏幕上的溫度計,選擇適當?shù)目ㄆe起來。
    觀看多媒體。
    19攝氏度。
    3攝氏度。
    0攝氏度。
    做練習。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四、延伸(卡片上分別寫有+12℃、-12℃、30℃、+30℃、-30℃)。
    哈爾濱:零下12攝氏度,漠河:零下30攝氏度,??冢毫闵?0攝氏度。
    對于??趯W生有兩種不同的選擇:+30℃和30℃。
    對于這兩種選擇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氣象記錄員。
    我們一起來當氣象記錄員,一邊聽天氣預報,一邊記錄氣溫。
    課件演示:赤道零上40攝氏度,北極零下26攝氏度,南極零下40攝氏度。
    感知生活中的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認識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區(qū)有溫差,在我國同一地區(qū)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溫差。
    出示教科書上的“你知道嗎”
    新疆吐魯番是我國還把最低的地區(qū),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圖。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以海平面為標準,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
    兩種說法都成立。
    聽寫練習。
    教和學的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五、總結。
    六、課堂作業(yè)度嗎?
    小結:用正負數(shù)還可以區(qū)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練一練。
    (1)用正數(shù)或者負數(shù)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圖)。
    中國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國家--馬爾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說說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最深處海拔-11034米。
    (電腦出示有關圖片)像零攝氏度以上與零攝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賽的得分和失分,股價的上漲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義的量,都可以用正負數(shù)來表示。課后請同學們搜集有關負數(shù)在生活中應用的資料,下節(jié)課來交流。
    做練習。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七
    本次練習安排了五個項目,內容包括語文與生活,誦讀與積累,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和學寫毛毛字。教學的重點是語文與生活、誦讀與積累。
    二、學情分析:
    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認識、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解釋時要態(tài)度誠懇,心平氣和,說明原委。
    三、教學要求:
    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學習寫毛筆字。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四、教學重難點:
    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根據(jù)自己在日常生活獲得的知識來回答?
    (3)教師提問: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多不多?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五個俗語,看看各自是講什么的。
    (2)師提問:這些俗語分布很廣,你們聽說過嗎?
    (3)試著說出他們的意思。
    3、教學第三部分。
    (1)教師由上一部分的教學到導入俗語的地域性。
    (2)要求學生當堂回憶生活中的俗語。
    (3)指名說一說。
    (4)教師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誦讀詞語。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認讀。
    (2)全班交流,教師示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同位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習說這些詞語的意思。
    (5)通過讀講詞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6)學生練習背誦。
    2、積累反饋。
    (1)指名讀,集體練習讀。
    (2)集體一齊背誦,指名背。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誦讀積累十二個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的詞語。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學習寫毛筆字。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冷靜、誠懇地解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指導。
    (1)指名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格式。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與相連的字相差大。
    (5)教師重點指導。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2)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五題。學習寫毛筆字。
    1.學寫毛筆字。
    2.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
    3.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著兩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4.練習。
    5.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教學后記。
    俗語的積累主要是在平時的,通過本課的學習,一些同學積累俗語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第三課時。
    說話:學會做解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2、每個學生任選一條認真讀題,做好演練準備。
    3、提示學生想清這樣幾個問題:
    (1)向誰解釋,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
    (2)解釋什么,這是說話的主體部分,要針對對方的誤會,說明原委。
    (3)怎樣解釋,也就是解釋要注意方式方法,尋找適當時機。
    (4)解釋時還要注意態(tài)度,要使對方愿意聽你解釋,以求得好的效果。
    4、想好后先低聲練說。
    5、同桌互說。
    6、當眾演練,師生評議。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八
    愛如茉莉(五年級)。
    下關郭學萍。
    師:首先讓我在黑板上寫課題,一起讀。
    師:愛是如三月的春風溫暖的春風,大聲讀深情讀。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關于愛的文章,齊讀課題。
    師:茉莉都是、生字,哪位同學通過預習已經(jīng)會寫了?
    生:生寫。
    師:你是怎么記住的?
    師:他是用形聲字的構字方法記住的。
    生:他寫的不規(guī)范,上面長一點,下面短一點。
    師:用形聲字的夠字方式集注下面的字就容易了。
    師:出示:陶揉胳膊齊讀一遍。
    師:生字都掌握了,下面就欣賞茉莉花(放課件)。
    師:喜歡這些話嗎?
    生:喜歡。
    師:打開課本,找出描寫這些茉莉話的詞句圈出來。
    生:小聲讀(播放背景音樂)。
    師:圈了哪些詞語。
    生:潔白純凈屢屢幽香。
    師:張貼字詞小黑板。
    生:還有補充?
    生:平淡無奇。
    生:靜謐?美好。
    生:清香。
    師:課文里說是“一古清香“課文里對比一下屢屢幽香,一股清香”一樣嗎?
    師:縷縷的意思是?
    生:一絲一絲的。
    師:誰能完整的說說屢屢幽香的意思。
    師:還找到那些詞?
    師:愛如茉莉就是說愛像茉莉一樣——一樣——(學生跟讀)。
    師:文章比較長,能讀通順嗎?考考大家,選一段比較長的段落。
    生:生讀“病房里……裊裊地鉆到我們心中。”
    師:生活如流水一般,波瀾不驚,有一天媽媽病了,平靜的水中愛的漣漪。
    師: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哪個自然段是寫了媽媽病中的事情?
    生“瀏覽”
    生:6到17小節(jié)。
    師: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生:6到16小節(jié)。
    師:16小節(jié)就是屏幕上顯示的,他有沒有離開病房?到底是到哪個小節(jié)?
    師:我知道了,標小節(jié)號的時候——沒標錯。
    師:你讀一讀,有沒有離開?
    師:默讀6-17小節(jié),找出令你感動的細節(jié),用橫線劃出來。
    (背景音樂)學生默讀課文。
    師:下面就請你們選擇一個最感動的細節(jié)讀給同座位聽,讀出你的感情,讀出你的感動。
    生:生交流。
    師:剛才我巡視的時候,有同學說每個細節(jié)都感人,我都不知道匯報哪個。
    生:我先讀一下第九小節(jié),再給大家講解釋(女朗讀的很有感情)。
    師:提醒一下,你除了兩個門,前鼻音,其他讀的都很好。
    生:媽媽看到爸爸回來了,很開心,陽光悄悄探進來,好象陽光也不忍心打擾他們。
    師:不僅找到了細節(jié)也談了感受,這就是一副畫面,出示。
    師:誰愿意再讀一讀這個畫面。
    生:朗讀(男)。
    師:他讀的比較平靜,感動蘊涵在心中。
    師:這節(jié)有兩個詞都是表示安靜的意思,你們找到了嗎?
    生:靜謐。
    師:這么恬靜的畫面你們愿意破壞他嗎?
    師:誰再來讀。
    生:生讀。
    師:這么安靜的環(huán)境里,媽媽睡在……導讀這小節(jié),
    師:文章的細節(jié)就像電影中特寫鏡頭,聚焦,這里有個最感人的細節(jié),找到了嗎?
    生:我覺得是媽媽緊握著爸爸的手,“緊握”
    師:可以看出其實爸爸為什么用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呢?答案就在下文,讀一讀。
    師:欠連讀的時候應該讀輕聲,齊讀。
    師:此時媽媽正睡在病床上,媽媽此時真的睡著了嗎?
    生:因為媽媽不讓爸爸代替他做任何事。
    師:我們再讀讀下文,答案就出來了。
    生:“爸爸在系數(shù)……。
    師:你從哪個次看出媽媽根本沒有睡著。
    生:“惺惺然“。
    生:是“清醒含笑“說明媽媽根本沒睡著。
    師:通過媽媽的言語就知道媽媽為什么沒有睡著。
    師:讀書要注意上下聯(lián)系。
    師:如果我們把媽媽的話和爸爸的話連起來讀,你一定有新的發(fā)現(xiàn),分角色朗讀。
    師:告訴我你感受到什么。
    生:說明了他們互相關愛著,
    師:補充一點,可以看出來,媽媽很關心爸爸,媽媽不敢動,讓爸爸多休息。
    師:爸爸關愛著媽媽,媽媽想著爸爸,當我推開病房門,看到……(生齊讀)。
    師:這就是爸爸媽媽互相關心,互相牽掛,從上文哪些地方也能感受到?
    師:第八小節(jié)直奔醫(yī)院看出什么。
    生:補充,這是的爸爸是出差回來,很累的,心有靈犀想著媽媽。
    師:媽媽對爸爸的牽掛呢?從哪個細節(jié)能看出來?
    生:“吃餃子……“。
    生:生讀。
    師:誰來把這個畫面美美的讀一讀呢?推薦讀書最好的一個同學來讀。
    生:配樂朗讀。
    師:病房里那茉莉顯得……裊裊的清香鉆到我們心中。鉆是什么意思?
    生:印在心里了。
    生:是不知不覺地。
    師:愛如茉莉已經(jīng)深深印在作者心中,更加感動,再讀那小節(jié)。
    師:“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如果加標點,怎么加?
    師:為什么加感嘆號。
    師:我覺得有兩層意思,本身潔白,包含著濃濃的情誼。
    師:出示“愛的小詩”?師朗讀。
    師:這樣的愛作者一開始理解嗎?
    感謝小營小學的孩子,描紅臨寫。
    生:“老師一會見”
    聽了郭老師上課已是第3次,印象深刻的是她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詩一般的語言,熱愛語文的激情,與學生構建和諧課堂的駕馭能力,讓我佩服之佩服!
    今天這節(jié)課一個“美”字貫穿教學始終。文章選的美,和她本身散發(fā)出的氣質很吻合,美美的語言誦讀這美美的文字,“縷縷幽香”與“一股清香”得比較,表現(xiàn)的是簡約的美;一個“細節(jié)”的理解,滲透的是感動的美;一個“聚焦的鏡頭”放大了“愛”的美;一個“緊握”,前牽后連,表現(xiàn)出深入研讀教材的美;一段“整合父母親的對話”,表達了了整體的美;一個“直奔”的畫面,凸顯了想象的美;一個的“陽光”地把握,突出了設計的美;一個“鉆”字的體會,滲透了用心的美;一串詩歌的改寫,升華了中心的美……老師的語言,美的動心,美的動情!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九
    課題練習5課時安排2第(1)課時。
    學習目標1、學會把句子寫具體。
    2、模仿《莫高窟》的寫法,將家鄉(xiāng)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
    重點難點1、模仿《莫高窟》的寫法,將家鄉(xiāng)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
    學習過程課前。
    延伸復習查字典的方法。
    課
    內
    探
    究一、語文與生活。
    1、指導學生把一個句子寫具體。
    (1)指導學生觀察插圖。
    (2)指名學生讀讀導語。
    (3)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師生討論交流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
    (1)小組相互交流。
    (2)指名一說: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3)學生自由把課本上的句子補充具體。
    (4)學生相互交流。
    (5)教師再找?guī)讉€句子讓學生練習把句子寫具體。
    3、指導學生把一個段落寫具體。
    (1)教師引導學生復習這篇課文中怎樣來把景物寫具體的。
    用中心句總領--然后具體描寫。
    (2)學生仿寫自己家鄉(xiāng)的某處自然景物。
    模仿課文《莫高窟》的寫法,將家鄉(xiāng)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
    學習。
    過
    程
    課
    內
    探
    究
    達標。
    檢測1、練習把課本上的句子寫具體。
    2、仿照課文《莫高窟》的寫法把家鄉(xiāng)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
    課后。
    提升1、仿照課文《莫高窟》的寫法把家鄉(xiāng)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
    作業(yè)。
    設計1、仿照課文《莫高窟》的寫法把家鄉(xiāng)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
    反
    思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十
    課題練習6課時安排3第(3)課時。
    學習目標學會毛筆字。
    重點難點1、學寫毛筆字。
    學習過程課前。
    延伸學生復習怎樣毛筆字。
    課
    內
    探
    究一、教師寫前指導。
    這兩個含偏旁都處于一個字的左下部位,關鍵在捺,或平或斜,捺腳較長,均重在平出,且有上仰之勢以承上。
    “建”字的寫法提示:
    先寫“聿”字,豎畫垂直,橫畫較多,注意其中的長短及起筆收筆的變化,橫畫之間的間隔均勻。建之旁起筆略低,第一筆橫折折撇,橫要短,右上斜,第一折較尖,第二折可以圓轉一些,后用力撇出,筆力送至筆畫末端;在第二折的左下側起筆寫寫捺畫,捺畫稍斜向右舒展,但其形較直,捺畫與橫折折撇交叉位置應該在撇的中間。
    “這”字的寫法提示:
    先寫“文”字,一點較重,飽滿有力;橫畫左低右高;第三筆撇不宜寫得太長,捺畫為了避免與下面的平捺重復,改為一長點,這兩個筆畫的交叉與第一筆點畫上下對齊。走之兒位置比右邊的點略低一些,稍微小,這樣才有些區(qū)別;r橫折折撇,撇的部分較短,在撇尖稍向左的位置下筆寫平捺,這一捺明顯的“一波三折”:第一折(起筆)較短、平,用筆稍輕;第二折(行筆)微右下行,用筆漸重;第三折(收筆)頓筆平出,捺尾稍長,有上托之勢,但切忌上翹或小勾。
    學習。
    過
    程
    課
    內
    探
    究二、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指導練習寫毛筆字。
    1、自由練習。
    2、相互交流書寫體會。
    3、展示。
    達標。
    檢測1、相互交流展示作業(yè),談書寫體會。
    課后。
    提升自由練習書寫毛筆字。
    作業(yè)。
    設計自由練習書寫毛筆字。
    反
    思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十一
    課題練習6課時安排3第(1)課時。
    學習目標學生學習“語文與生活”、“誦讀與感悟”。
    重點難點1、練習有感情地《浪花和礁石》。
    學習過程課前。
    延伸學生課前預習本次練習的內容。
    課
    內
    探
    究一、學生練習“語文與生活”。
    1、指導學生瀏覽本次的《語文與生活》中的內容,說一說本次的內容主要是哪方面的知識。
    2、學生討論交流。
    3、學生自由讀練習內容,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4、你對“哥哥”的一句話演說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他的觀點嗎?說說理由。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后,指名說一說。
    讓學生結合實例使學生逐步悟出:最會說的未必是本領最高的;有真才實學的人,不一定是話說得最多的人。做比說更重要,只說不干的人,將一事無成。
    5、學生照樣子連線,再選擇一種自己感興趣的飛行器,談談自己對它的了解。
    二、學生練習“誦讀與感悟”
    1、學生自由讀《浪花與礁石》。
    2、這篇文章與我們學習的哪篇課文表現(xiàn)的主題一致?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浪花與礁石》。
    4、學生自由按照教師的指導進行練習。
    5、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角色朗讀。
    6、通過多種形式的反復誦讀達到熟讀成誦。
    學習。
    過
    程
    課
    內
    探
    究
    達標。
    檢測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背誦檢查。
    課后。
    提升學生自己選擇一篇課文進行朗讀練習。
    作業(yè)。
    設計背誦《浪花與礁石》。
    反
    思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十二
    課題習作5課時安排1第(1)課時。
    學習目標1、比較四幅神情各異的臉蛋圖,感受它們分別表達的內心情感。
    2、展開聯(lián)想,從豐富多彩的記憶中選擇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事來寫。
    3、要把事情寫具體,包括把人物的動作、表情、語文和心理活動寫清楚,從而準確地表達真情實感。
    重點難點1、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2.要把事情寫具體,包括把人物的動作、表情、語文和心理活動寫清楚,從而準確地表達真情實感。
    學習過程課前。
    延伸課前自己觀察四幅神情各異的臉蛋圖。
    課
    內
    探
    究一、學生仔細看臉蛋圖,并認真閱讀第一段話。
    討論: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喜怒哀樂,那么在什么樣情況下會表現(xiàn)出這幾種感情呢?
    1、指名說一說。
    2、小組交流,選出一人代表本組到講臺說一說。
    二、閱讀第二段話,明確這次習作的基本要求。
    1、寫一件親身經(jīng)歷的事。
    2、注意把事情寫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題目睡自己定。
    三、教師點撥。如何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具體。
    所謂寫具體,是要把事情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按順序寫清楚,把自己和其他有著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心理活動等寫出來。當然要有重點,不能事無俱細都寫上去。
    這次習作的重點,還在“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即喜怒哀樂的感情要表達得很,不要做作。如何喜,如何悲,不是一兩個詞就能表達出來的,首先是事情本身就包含了喜怒哀樂的因素,其次是自己表達感情的方式也會多種多樣,要寫具體,寫生動,要能把細節(jié)也寫出來,這樣的文章就會感動別人,讓讀者也能分離到你的情感。
    學習。
    過
    程
    課
    內
    探
    究四、學生練習寫作,教師巡回輔導。
    五、學生自己修改習作。
    達標。
    檢測1、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習作。?
    2、討論寫作方法。
    課后。
    提升1、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習作。?
    作業(yè)。
    設計1、學生把修改好的習作抄寫到作文本上。
    2、寫好后相互交流。
    反
    思學生能夠寫出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事,并能把事情寫得比較具體,達到了本次寫作訓練的要求。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十三
    學習過程。
    課內探究。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現(xiàn)的道德品質。
    (3)真人--真誠不虛偽的人。
    四、以讀比感悟,深化傾吐。
    1、各組派一代表讀(同內容的挑戰(zhàn)讀,點評有層次)。
    2、男女生各派代表讀,并談談陶校長為什么要作這篇演講?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感情?
    學習目標。
    1、能說出陶校長的后幾問分別包括那些意思?
    2、能運用學法進行自學。
    達標檢測。
    1、填空總結。
    陶校長希望同學們從小樹立(?),筑起(?),學習上認準(?),刻苦鉆研;工作上要培養(yǎng)(?),認真負責地做好(?),要學做(?)。這樣就可以(?)。
    他的演講言真意切,使我們感受到老一輩教育家對學生的(?)。
    2、激情齊讀出這種關懷、愛護和演講的語氣。
    重點難點。
    1、了解演講的特點,明白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問”,培養(yǎng)學生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好習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習過程。
    課前延伸。
    1、演講的特點。
    2、陶校長主要講了什么?
    課后提升。
    1、傾吐練習。
    a、《陶校長的演講》讀后感。
    b、《我也要每天四問》。
    課內探究。
    一、復習課文大意,相機板書:健康、學問、工作、道德。
    二、教學第一問。
    1、作者為什么要先問身體有沒有進步?(默讀圈畫中的詞句)。
    2、交流導讀卡片:健康第一?健康是生命之本?健康堡壘。
    3、再讀體會關聯(lián)詞的作用(填空比較,談重要性)。
    因為……有了……才有……,否則……將。
    4、怎樣才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5、三讀本段(引讀)理清層次:先問什么?再問為什么這樣問?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學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
    默讀圈畫方法同上。
    點撥關鍵處。
    (1)公德--公共道德,觀念。
    作業(yè)設計。
    1、填空(課后4)。
    2、習作練習《陶校長,您聽我說……》。
    反思學生的演講稿寫得較差,演講能力更差,需要加大力度進行練習,老師要在習作這方面進行指導。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十四
    課題習作7課時安排1第(1)課時。
    學習目標1、根據(jù)教材提供的四個題目,選擇一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也可以自己命題)。
    2、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搜集瓣習慣,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見聞,不斷積累習作素材。
    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和搜集瓣習慣,進一步豐富自己的見聞,不斷積累習作素材。
    學習過程課前。
    延伸課前學生預習習作7中提供的四個題目,選擇一個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并想一想為什么印象最深。
    課
    內
    探
    究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習作興趣。
    教師可根據(jù)這次習作的要求設計一些談話內容,民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如:
    在實驗室里,一次次有趣的實驗,讓我們體驗到無限的樂趣,留下一次留下難忘的回憶……。
    今天的習作,就請你們把自己最想說的話寫下來,讓大家一起來分離你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樂趣。
    二、明確習作要求,合作交流。
    1、你最感興趣的題目是什么?為什么感興趣?先跟同桌說一說,再進行全班交流。
    (1)同桌說一說。
    (2)全班交流。
    學習。
    過
    程
    課
    內
    探
    究三、動筆寫初稿。
    寫的時候要注意:一是要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驗;二是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四、修改習作。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修改時要做到認真思考,反復推敲。1、教師可以物色一兩篇習作,由全班同學進行集體點評,共同提出修改意見。
    2、在集體點評的基礎上,再讓全班同學在同桌或小組里互相交流自己的,共同提出修改意見。
    五、學生謄抄自己的習作。
    達標。
    檢測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習作。
    課后。
    提升同桌相互修改自己的習作。
    作業(yè)。
    設計把自己的習作謄抄到作文本上。
    反
    思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十五
    課題練習5課時安排2第(2)課時。
    學習目標1、感情朗讀《邊疆小夜曲》。
    2、寫好鋼筆字。
    3、口語交際: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4、學寫毛筆字。
    重點難點1、口語交際: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學習過程課前。
    延伸復習上節(jié)課學習內容。
    課
    內
    探
    究一、誦讀與欣賞。
    1、自由誦讀。
    2、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
    4、談談自己的感悟。
    二、寫好鋼筆字。
    1、教師點撥怎樣寫好鋼筆字。
    2、學生自由練習。
    3、相互交流。
    三、口語交際。
    1、教師指導什么叫公益用語?怎樣寫公益用語。
    2、學生自由讀課本上的公益用語。
    3、學生談讀后的體會。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怎樣寫好公益。
    5、自由練習寫公益用語。
    6、相互交流公益用語。
    7、選出優(yōu)秀的公益用語推薦到文學刊物上去。
    四、學寫毛筆字。
    1、教師點撥:這次練習左偏旁金字旁和絞絲旁的寫法,例字是“釘”、“給”。這兩個左偏旁都比較窄。
    “釘”字寫法指導:
    學習。
    過
    程
    課
    內
    探
    究第一筆撇斜而直,寫得放一些,接著三橫長短不同,但都上斜。三橫起筆收筆也略有區(qū)別。豎提的豎要挺直,提要“踢”向字心。右邊的“丁”字長橫寫得低一些,豎鉤的豎也要挺直有力,鉤不要太大。整個字左高右低。
    “給”字寫法指導:
    絞絲旁第一筆撇折,撇稍長,折后提稍短;第二筆撇折起筆的位置在第一筆起筆處的右下方,折后提的收筆處在撇的起筆下方的一條直線上;第三筆提畫略平,有點像右夾橫,寬度同上面等同。右邊“合”字第一筆撇畫注意與左邊的穿插與避讓,捺畫可以寫得舒展一些;一橫較短;最后的“口”字琯小。右邊位置比左邊低一點。
    2、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寫毛筆字。
    達標。
    檢測1、學生練習寫毛筆字。
    2、相互交流寫字體會。
    課后。
    提升學生誦讀《邊疆小夜曲》。
    作業(yè)。
    設計1、學生背誦《邊疆小夜曲》。
    2、在仿本上完成毛筆字的作業(yè)。
    反
    思學生能夠完成課堂練習任務。達到了課堂教學的預期目標。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十六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仔細觀察圖畫,借助圖上描繪的事物去理解字詞。
    3、了解夏季的特點,積累詞語。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誦讀課文,積累詞語,了解夏季的特點;認識事物和學習詞語聯(lián)系起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看課件,師語言描述。
    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草綠了,花兒開了,柳樹發(fā)芽了,春天多美呀!小朋友們,你們一定很喜歡春天吧?誰來向大家介紹春天呢?指名說。
    二、初讀。
    1、過渡:
    春姑娘忙了一個春天,夏姐姐來接班了。我們一起去紅紅家的小院看一看吧?。ǔ鍪菊n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你喜歡夏姐姐嗎?那就先來認識一下和夏姐姐有關的詞語朋友吧!
    2、出示課文,自由讀,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3、再讀,要求把詞語讀連貫。
    4、檢查:
    (1)你能讀準哪些詞語了,能領大家讀一讀嗎?指名領讀。
    (2)同桌互讀,幫助正音。
    (3)去拼音,開火車讀。
    (4)齊讀。
    三、感悟。
    5、過渡: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入夏天,更好地認識夏姐姐,和夏姐姐交朋友吧!
    6、聽音樂(播放臺風、雷雨的聲音):你聽到了什么?指名說。
    7、交流:你見過臺風、雷雨嗎?能向大家說說嗎?
    看課件,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多厲害的臺風、雷雨呀!誰來讀一讀?齊讀。
    9、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打開瓶子出示詞語學習。(三組詞語的順序由學生的回答而定)。
    (1)學習“桃子梅子西瓜”。
    (出示圖畫、詞語)你看到了什么呢?回答后出示詞語、認讀。誰能來給它們和圖畫配配對呢?指名學生上臺連線,評議。
    你最喜歡誰?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讀,師評議,再請學生評議。齊讀。
    小結:這是一份什么禮物呢?引導學生說出“水果”
    (2)學習“蟈蟈青蛙知了”。
    聽音樂,說說你聽到了誰的叫聲?能學它叫一叫嗎?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圖畫、文字。
    青蛙: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你知道的青蛙嗎?誰來夸夸青蛙?指名讀。
    蟈蟈:你見過蟈蟈嗎?你想對它說什么呢?
    知了:你知道什么?誰能和它打招呼?開火車讀。
    齊讀一行詞。
    小結:這份禮物是--動物。
    (3)學習“葵花茉莉荷花”。
    出示圖:在這個美麗的大花園中,你認識誰呀?
    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花。
    齊讀一行詞。
    小結:歸納出--花。
    10、出示全文。
    夏姐姐可真好,給我們小朋友送來這么多禮物。誰已經(jīng)和夏姐姐交上了朋友呢?能讀好這些詞語了嗎?先自己讀、同桌讀、推薦讀、看書齊讀。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你最先記住了哪個生字?指名說。
    3、范寫、學生練寫。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五年級篇十七
    教材p55~56頁練習七5~9。
    教學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進一步理解退位減的口算過程,并能正確地、熟練地口算出已經(jīng)學過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69一9=78一7=32一7=。
    84一6=46一8=23一6=。
    55一8=60一6=83一9=。
    (直接說得數(shù),并指名說說84一6、60一6你是怎樣算的?)。
    二、練習設計:
    1.練習七第五題:算一算,比一比。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提問:
    (1)第1組的兩道題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
    (2)第2組的兩道題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
    (76-6個位夠減,不需要退位,76-8個位不夠減,需要退位。)。
    (3)第4組的兩道題為什么53-4的差是四十幾,54-3是五十幾?
    2.練習七第六題:
    (1)判斷一下題中的8道題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需要退位,每題的得數(shù)是幾十多。
    (2)學生計算并與估計的結果進行比較。
    3.練習七第七題:
    (1)老師說明題意:用題中的每一位數(shù)字分別減去8和5。
    (2)同桌同學互相練習,比一比誰算得好。
    4.練習七第八題:
    (2)統(tǒng)計正確率,了解錯題情況,及時訂正。
    5.練習七第九題:
    (2)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訂正時說說解題思路。(求男孩比女孩多用多少元、就是求買書包比買鋼筆多用多少元,也就是求34比8多多少?)。
    (4)指導學生集體口答。
    (5)以游戲形式圍繞第9題進行提問題的練習。
    三、堂上小測:
    1、寫出卡片上每個數(shù)減8得多少?
    23439475571634832542。
    2、直接寫出得數(shù)。
    27-9=64+4=80-7=25+9=。
    三、從90里連續(xù)減9,把每次減得的差寫在橫線上。
    9081。
    從37里連續(xù)減5,把每次減得的差寫在橫線上。
    37。
    四、(1)36比8多多少?(2)4比21少多少?
    教學后記:時間安排得好,課堂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