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大全(13篇)

字號:

    文言文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我們應(yīng)該認真學習和理解其中的意義。在總結(jié)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對自己的評價和反思,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途徑。大家可以通過閱讀這些總結(jié)范文,了解總結(jié)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詩歌大意,感受母親對兒子的慈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的真摯感情。
    教材分析與處理:
    1、教學重難點:引導(dǎo)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情感。
    2、教學創(chuàng)新點:低聲吟誦《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孩子縫制衣服的情景,演一演。
    教學理念:
    品味情感升華體驗。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匯報《三字經(jīng)》。
    1、同學們,在我們每天的古詩詞誦讀中,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三字經(jīng),現(xiàn)在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復(fù)習一下。(全班誦讀三字經(jīng))。
    2、出示“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在這句三字經(jīng)里,有一個《孟母三遷》的故事,你們知道嗎?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生講《孟母三遷》的故事)。
    二、學習《游子吟》。
    1、是呀,多么偉大的母親啊,為了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她不辭辛苦,竟搬了三次家,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她毫不猶豫,剪斷了剛織好的布。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些偉大的母親,請大家來看一下。(出示圖片,教師簡介)。
    2、出示《游子吟》圖片,說一說,圖中的母親正在做什么?
    3、這是一位正在為即將遠行求學的兒子縫補衣裳的母親??吹嚼夏赣H在昏黃的油燈下為自己縫補衣裳,做為兒子,心里非常感動,于是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就叫《游子吟》。
    4、(出示《游子吟》)有誰會讀這首詩的,請給大家讀一讀,好嗎?(指名學生讀,教大家讀)。
    5、認識生字。
    6、學生自由練讀,反復(fù)讀,直到把這首詩讀熟。
    7、指名匯報讀,同桌互讀,全班齊讀。
    8、畫出節(jié)奏,師生合作讀兩遍,跟師讀一遍,自由練讀,試著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
    9、小組互讀,評議。
    10、小組推薦讀,全班評議。
    11、小組討論: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理解詩意:
    9、出示第一句,指名讀想像一下,母親在油燈下為兒子縫補衣裳的樣子,試著做一做母親的動作。師中述:“夜深了,母親還在燈下縫制著兒子遠行要穿的衣服,縫啊縫啊,縫啊縫啊,眼睛累了,看不清了,母親揉揉雙眼,又繼續(xù)縫,縫啊縫,油燈暗了,母親用針尖挑了挑燈芯,又繼續(xù)縫,就這樣,直縫到月亮升起又落下,直縫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天亮了??p了這么久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是呀,為了自己的兒子,再苦再累,母親也心甘情愿。讓我們再讀一讀這一句,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10、出示第二句,指名讀,想一想,母親心里會想些什么?
    一位年輕的學子即將出門求學。想到天氣已涼,孩子此去路途遙遠,一個月、二個月,一年、二年……不知何時才能歸來。老母親心中一陣惆悵:就讓他多帶件衣服吧。她拿出針線,就著昏黃的燈光,為兒子縫制起衣服來。衣服上的針腳是那么致密,也許母親想讓兒子的衣服更耐穿、更結(jié)實些吧。一陣飛針走線后,看看在身邊苦讀的兒子,老母親把油燈往兒子那邊挪了挪,又拔下發(fā)簪,把燈芯撥亮一些,開始穿針引線。望著老母親瞇縫的雙眼,布滿皺紋的額頭,兒子的眼眶濕潤了。讓我們帶著對母親的感動來讀一讀這一句。
    11、師邊說邊畫:“我們就像小草,媽媽就是溫暖的陽光。有了陽光,小草才能破土而出,發(fā)芽長大。可是,小草長得再高,他也永遠夠不著太陽。就像我們做兒女的,即使我們做再多的事,也無法報答媽媽對我們付出的愛呀。所以大詩人孟郊才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出示第三句,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是啊,正如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給它的溫暖,兒子的愛心又怎能報答得了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讓我們帶著對母親的無限感激,替孟郊把這道詩讀給他的母親聽吧?!保ㄈ帻R讀)。
    13、我們肚子餓了,是媽媽親自下廚,為我們烹調(diào)可口的飯菜;我們的衣服臟了,也是媽媽一件一件為我們清洗干凈,穿在身上;在我們生病的時候,還是媽媽給我們端水喂藥,日夜照料,陪我們度過最難過的日子。讓我們帶著對媽媽的愛,把這首詩讀給自己的媽媽聽。誰愿意先來試一試。(指名配樂讀)。
    三、拓展。
    1、古詩不僅可以讀,還可以唱,讓我們學一學,回家唱給我們的媽媽聽。(出示歌唱錄相,學唱古詩)。
    2、母愛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是世界上最燦爛的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靈。無論我們走出多遠,飛出多高,母親的目光都在我們的背后,永遠牽掛著我們。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愛。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顆顆偉大、無私的慈母心,生活才變得如此的豐富多采。
    那么你又想怎樣感謝你的媽媽呢?
    3、讓我們自己動手,為媽媽做一件小禮物吧??梢允且环嫞部梢允且环庑?。
    4、母親是春天的陽光,而我們則是土地上的小草,母親用她的光和熱溫暖著我們,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母親的給予是無盡的,而我們的報答卻是微薄的!難怪作者會發(fā)出這樣的肺腑之言。讓我們再一次帶著對母親的無限感恩來讀一讀這首詩。(全班齊讀)在我們學習的三字經(jīng)里,也有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讓我們看看他是誰?(出示“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試講一講這個故事。
    5、作業(yè):不只是母親,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是愛我們的,他就是你的爸爸,你的爺爺奶奶,你的親人朋友,回家后,為那些愛你的人做一件事,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報他們的愛。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會默寫,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
    2、自己弄懂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提高古詩的鑒賞能力和積累能力。
    教學方法:教與學的有機結(jié)合,教師的主導(dǎo)和學生的主體都要體現(xiàn)。以學生的自學、合作研究為主。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具。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和墨寫古詩。
    教學難點:詩意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掌握。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1、每個人都有關(guān)心、疼愛你的父母,請把生活中父母關(guān)心疼愛你的小事講給大家聽聽。
    2、古詩是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多的情,把你記憶中的古詩背給同學聽聽。
    3、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是一首贊美母愛的詩。它的名字叫《游子吟》(生齊說,師板書。)。
    二、熟讀詩文,理解詩意。
    1、我們共同來欣賞這首詩。(出示詩文,一生朗讀后,師范讀,大家共同讀三遍,同桌互相讀一遍。)。
    2、找詩中的生字。(暉、齊讀,解釋字意,組詞,與輝的組詞。)。
    3、復(fù)習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曉詩意,悟詩情。
    4、知詩人。(投影出示選擇題,初步了解詩人。然后請一名學生介紹本文的作者,最后教師補充。)。
    5、解詩題。(選擇游子的意思,選擇吟的意思,并讓學生結(jié)合起來講解詩題的意思)。
    6、曉詩意。(媒體出示幾道選擇題,簡化理解的難度,教案《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
    過渡語:俗話說的好,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小組合作學習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而獨立思考也是展示個人能力的好方法。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試著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
    a、學生自由的說。
    b、集體評議,教師糾正錯誤,指點重點語句的理解。
    c、出示整首詩的意思讓學生進行練習。
    7、悟詩情。(假如你是本詩的游子,你會對你的母親說點什么。)。
    本文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8、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9、背誦全詩。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填空:
    1、《游子吟》的作者是他是代詩人,本詩抒發(fā)了詩人之情.
    3、兩句詩描寫了游子遠行前的一幅場景兩句詩體現(xiàn)了母親為兒子縫制衣服的動作和神態(tài),,兩句詩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兒女對母愛的感激之情表達的深摯,醇厚.
    四、全課總結(jié),拓展延伸。
    1、本課你的學習收獲是什么?
    2、請試著把游子吟寫成一篇記敘文。
    教學反思:
    語文學科是百科學習的基礎(chǔ),沒有語文知識的鋪墊,其他學科的學習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今天有幸上了一節(jié)語文公開課,是教學以來的第一次嘗試。通過《游子吟》的教學使我感覺到語文教學的樂趣與語文學習的藝術(shù)。在教學中我有如下的感悟,先反思如下:
    一、語文學科的基礎(chǔ)性。
    在本課教學中融知識性和能力性為一體,從生字的學習開始,到詩歌的背誦。完全是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學生在自讀、朗讀、背誦中體驗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二、學生能力自由的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中,我作為一個知識的引導(dǎo)者、指路人,學生從預(yù)習到課堂上的學習完全可以做到自主學習。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今天的課是一節(jié)學生實實在在的自我展示的課。這樣的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從這節(jié)課上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潛能是不可限量的。
    三、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是第一次教學語文學科,對知識的銜接和基礎(chǔ)嘗試的把握還不準,所以在教學當中關(guān)鍵點撥還不到位。這樣就使有的知識點不能達標。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要加強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如:基本的拼讀方法、基本的語法、基本的句型等。
    這樣既有助于我的課堂教學,又有助于我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會默寫,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
    2、自己弄懂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提高古詩的鑒賞能力和積累能力。
    教學方法:教與學的有機結(jié)合,教師的主導(dǎo)和學生的主體都要體現(xiàn)。以學生的自學、合作研究為主。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具。
    教學重點:朗讀、背誦和墨寫古詩。
    教學難點:詩意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掌握。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1、每個人都有關(guān)心、疼愛你的父母,請把生活中父母關(guān)心疼愛你的小事講給大家聽聽。
    2、古詩是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多的情,把你記憶中的古詩背給同學聽聽。
    3、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是一首贊美母愛的詩。它的名字叫《游子吟》(生齊說,師板書。)。
    二、熟讀詩文,理解詩意。
    1、我們共同來欣賞這首詩。(出示詩文,一生朗讀后,師范讀,大家共同讀三遍,同桌互相讀一遍。)。
    2、找詩中的生字。(暉、齊讀,解釋字意,組詞,與輝的組詞。)。
    3、復(fù)習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曉詩意,悟詩情。
    4、知詩人。(投影出示選擇題,初步了解詩人。然后請一名學生介紹本文的作者,最后教師補充。)。
    5、解詩題。(選擇游子的意思,選擇吟的意思,并讓學生結(jié)合起來講解詩題的意思)。
    6、曉詩意。(媒體出示幾道選擇題,簡化理解的難度,教案《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
    過渡語:俗話說的`好,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小組合作學習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而獨立思考也是展示個人能力的好方法。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試著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
    a、學生自由的說。
    b、集體評議,教師糾正錯誤,指點重點語句的理解。
    c、出示整首詩的意思讓學生進行練習。
    7、悟詩情。(假如你是本詩的游子,你會對你的母親說點什么。)。
    本文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8、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9、背誦全詩。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填空:
    1、《游子吟》的作者是他是代詩人,本詩抒發(fā)了詩人之情.
    3、兩句詩描寫了游子遠行前的一幅場景兩句詩體現(xiàn)了母親為兒子縫制衣服的動作和神態(tài),,兩句詩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兒女對母愛的感激之情表達的深摯,醇厚.
    四、全課總結(jié),拓展延伸。
    1、本課你的學習收獲是什么?
    2、請試著把游子吟寫成一篇記敘文。
    教學反思:
    語文學科是百科學習的基礎(chǔ),沒有語文知識的鋪墊,其他學科的學習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今天有幸上了一節(jié)語文公開課,是教學以來的第一次嘗試。通過《游子吟》的教學使我感覺到語文教學的樂趣與語文學習的藝術(shù)。在教學中我有如下的感悟,先反思如下:
    一、語文學科的基礎(chǔ)性。
    在本課教學中融知識性和能力性為一體,從生字的學習開始,到詩歌的背誦。完全是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學生在自讀、朗讀、背誦中體驗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二、學生能力自由的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中,我作為一個知識的引導(dǎo)者、指路人,學生從預(yù)習到課堂上的學習完全可以做到自主學習。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今天的課是一節(jié)學生實實在在的自我展示的課。這樣的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從這節(jié)課上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潛能是不可限量的。
    三、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是第一次教學語文學科,對知識的銜接和基礎(chǔ)嘗試的把握還不準,所以在教學當中關(guān)鍵點撥還不到位。這樣就使有的知識點不能達標。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要加強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如:基本的拼讀方法、基本的語法、基本的句型等。
    這樣既有助于我的課堂教學,又有助于我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四
    這首詩以一個極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揭示了偉大的母愛。這一平常而又有骨肉親情的生活場景,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經(jīng)歷。在識字、朗讀、理解等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利用古詩精練的語言,讓學生美美地朗讀、背誦,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自己實際感受偉大的母愛。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認識7個生字,會寫6個字。交流識字方法。
    2、從詩中受到啟發(fā),學習感受母親的愛,并學習關(guān)心自己的母親,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感受古詩語言的精練,喜歡讀古詩。
    教學準備。
    學生:觀察母親的言行,感受母親對兒女的.愛。
    教師:生字卡片,朗讀錄音,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好媽媽》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詞,朗讀并背誦古詩,感受母親對兒女的關(guān)愛,能關(guān)愛自己的父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歌曲,引出課題。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們想不想聽呢?放《世上只有媽媽好》。
    師:是的,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的確,這份愛讓我們刻骨銘心,不盡感激。
    2、揭示課題: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唐代詩人孟郊寫的一首歌頌?zāi)笎鄣脑姟队巫右鳌贰#ò鍟河巫右鳎?BR>    游子:古人把離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詩歌的一種形式。
    二、合作學習,初讀古詩。
    師:請孩子們自由地讀古詩。
    1、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初讀古詩。
    2、學習小組長拿卡片,讓其他同學讀。同學間相互糾正字音的落實情況。
    3、抽生讀古詩。師相機范讀。
    三、再讀古詩,讀出韻味。
    1、學生自讀古詩。師:在讀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問題,愿意互相說一說嗎?(可以同桌講,也可以小組說,誰認為自己說得好還可以站起來說。)。
    2、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來。體會寸草心三春暉。
    四、觀察圖景,感悟古詩。
    1、學習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深了,油燈下,母親還在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
    (1)師:你看到了什么?(母親燈下縫衣服)。
    (2)母親此時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表達,從多方面感知母親對兒子的愛)。
    (3)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
    2、學習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多媒體課件展示。
    靜景:陽光下,路邊生機勃勃的小草。
    動景:第二天清早,太陽出來了,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
    師:第二天清早,太陽出來了,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時,母親會說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學生自由說)師:孟郊撫摸著身上的衣服,注視著那又細又密的針腳,心里想,母親的慈愛,不就像這春天里太陽的光輝嗎?沐浴著陽光的小草,無論怎樣都報答不了太陽的恩情?。。ò鍟赫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師:在這里,作者把母親對自己的恩情和太陽對春草的恩情相比,表達了作者對母愛難以回報的感嘆,讓我們把對父母的愧疚,對父母的熱愛融入自己的朗讀中。
    五、讀議釋疑,體會古詩。
    1、學生齊讀古詩。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詩,看誰讀得最好。(找伙伴讀、找老師讀、自己讀、男女生對讀、表演讀。)。
    3、老師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歡這首詩,還配了音樂,你們想聽聽嗎?再次投映圖景,播放課文配樂的朗讀錄音,讓學生與詩人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真正體會慈母對兒女的深情,激發(fā)孩子們對母親的熱愛之情。
    5、看著同學們吟得這樣好,老師也想讀一讀,好嗎?讀完后給我評評。
    六、自學古詩,再現(xiàn)創(chuàng)新。
    師:孩子們,你們真棒!這首詩用簡潔直白的語言,給我們展示了慈母不辭辛苦,為臨行的孩兒飛針走線的細節(jié),讓我們感受到了母親對兒子的無限關(guān)心和愛護。這樣的母親怎不值得我們深情贊頌?你的媽媽關(guān)心你嗎?怎樣關(guān)心的呢?(學生自由說)。
    師:既然你的媽媽那么關(guān)心你,那么愛你,你該怎樣對待你媽媽呢?(學生自由說)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好媽媽》,再現(xiàn)圖景(雨天接我回家,深夜送我上醫(yī)院;媽媽下班累了,我端上熱茶,給媽媽揉肩)。
    七、指導(dǎo)書寫。
    1、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一遍生字(提示:注意筆畫筆順)。
    2、師:歸、臨分別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呢?(感知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3、師:密、游由哪些部分組成?(感知上中下、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遲呢?(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
    4、口頭擴詞練習。
    八、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九、課外延伸拓展。
    1、把這首詩的意思講給爸爸、媽媽聽。
    2、嘗試讀一讀另一首詩。
    晨起縫破衣鄭燮。
    晨起縫破衣,針線不成行。
    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
    裝綿苦欲厚,用線苦欲長。
    線長衣縫緊,綿厚耐雪霜。
    裝成令兒暖,母衣單薄涼。
    不衣逆母情,衣之情內(nèi)傷。
    附:板書設(shè)計。
    游子吟。
    慈
    母游。
    子
    手中線身上衣。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五
    教學目的:
    1、學習《游子吟》,了解詩意。
    2、理解《游子吟》一詩所表達的情感。
    3、朗讀、背誦、默寫《游子吟》。
    發(fā)展目標:
    在閱讀中領(lǐng)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重難點:
    1、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詩意。
    2、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搜集有關(guān)寫母愛的詩、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簡介作者。
    2、揭示課題。游子:出門遠游的人;吟:一種詩體的名稱,本課為“吟詠”。
    二、檢查預(yù)習情況。
    1、自由讀詩句,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讀,并糾錯。
    3、抽讀,大家評。
    三、指導(dǎo)朗讀。
    1、老師范讀,讓學生畫出節(jié)奏。
    2、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四、學詩。
    1、讓學生對照注釋,了解詩句大意。
    2、同桌(或小組內(nèi))交流。
    3、抽學詩講解詩句意思,其余的可以補充。
    五、欣賞詩歌。
    1、找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并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然后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2、說說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背誦詩歌。
    七、延伸。
    將自己搜集的寫母愛的詩、文,朗誦給大家聽。
    八、老師總結(jié)。
    九、作業(yè)。
    1、抄寫、背誦《游子吟》。
    2、完成課后思考題。
    附板書:
    手中線。
    慈母三春暉密密縫。
    恐遲歸母。
    哺難愛。
    游子吟子。
    育報感。
    身上衣動。
    兒子寸草心。
    遲遲歸。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六
    《游子吟》是唐朝詩人孟郊所寫的一首母愛的頌歌,千百年來引起了無數(shù)讀者的共鳴,一直膾炙人口。為大家分享了《游子吟》的教學設(shè)計,歡迎借鑒!
    教學目標:
    1、熟讀古詩,熟背古詩,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味。
    2、理解古詩的含義,著重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這句詩所蘊涵的深義和喻義。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4、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思母情懷;并能用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教學過程:
    一、感情導(dǎo)入。
    1、祖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詩以它的意境深遠、含義深刻、瑯瑯上口的獨特藝術(shù)魅力迎得了人們喜愛。無數(shù)才情橫溢的文人詩客更是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創(chuàng)造出無名篇,更留下了許多千古傳誦的名句。誰能背背你喜歡的詩篇呢?2、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詩篇或片段。
    二、回顧學法。
    1、(1)一拆:把詩句拆成一個個獨立的詞。
    (2)二釋:采用換詞、擴詞的方法來解拆出的詞語。
    (3)三理:有些詩句因壓韻、平仄等需要,采用了倒裝句式,因此翻譯時要適當調(diào)換詞序、句序。
    (4)補連:由于古詩語言有凝練和跳躍性大的特點,翻譯時在詩句的詞與詞或句與句之間適當增加一些成分,使詩句的意思連貫起來。
    三、新授。
    1、齊讀詩題。
    2、根據(jù)預(yù)習的情況對古詩質(zhì)疑。
    3、范讀詩文。
    介紹時代背景:孟郊一生窮愁潦倒,直到五十歲才得到溧陽縣尉的卑微職位。此詩便是他居官溧陽時作。
    4、節(jié)奏朗讀,引入情感。
    5、學生練讀,粗知大意。
    第二課時。
    一、解字詞,悟詩意。
    二、反復(fù)誦讀加深理解,并在讀的過程中在腦海里想象畫面。
    1、感情誦讀;。
    2、小組讀、賽讀;。
    3、評讀。
    三、此時,你的腦海中會呈現(xiàn)出母親關(guān)愛你們的一幕幕嗎?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1、想詩境、悟詩情。
    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guān)懷的感覺。
    2、反復(fù)吟誦,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詩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
    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
    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
    祝愿孩子遠行平安,并希望早日歸來。
    四、誦詩文、入意境。
    母親像春天對小草般的恩情,誰說子女能報答的完呢?
    五、感情背誦。
    六、母愛是純真的,母愛是無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今天當你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體會到孟郊和母親之間的互敬,這是一種天倫。
    同學們,回家說聲: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多年來對我的關(guān)心和愛護。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七
    1、能學會演唱歌曲《游子吟》,并從中感受母子情,得到愛的教育。
    2、認識波音記號,并學會演唱。
    充分感受、體驗、表現(xiàn)母子情。
    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課件、鋼琴。
    一、導(dǎo)入。
    請同學們說說你的媽媽是個怎樣的媽媽?(生答)。
    生:答。
    二、吟讀古詩,體驗?zāi)缸忧椤?BR>    1、教師指導(dǎo)學生深情的讀古詩。
    2、老師跟音樂讀古詩,請同學們模仿老師讀古詩。
    3、師范唱歌曲,孩子們聽歌曲。
    4、師說說古詩的意思,孩子們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再次深情朗讀古詩。
    三、學唱歌曲。
    1、跟師用“l(fā)u”模唱歌曲,學生完整的用“l(fā)u”模唱。
    2、跟師學唱歌譜。
    3、在生唱歌曲之前再聽范唱,請學生心理默唱歌詞。
    4、學唱歌詞。
    5、歌曲中有幾個角色?分別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xiàn)這兩個角色。
    6、師跟學生一起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中的角色。
    7、完整演唱歌曲,加入動作表現(xiàn)。
    四、情感升華。
    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自古以來詩人借詩抒懷,這是因為母親對孩子傾注了無私的愛,愿為孩子付出一切,下面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正式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
    師小結(jié),請同學們再一次深情的演唱歌曲。
    五、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游子吟》,希望晚上你們可以把這首歌曲獻給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和感激之情。
    《游子吟》是一首描寫孩子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和無言的愛的抒情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突出母子情的主題,我這堂課主要以“情”為核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感情教育。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在教學《游子吟》一詩時,注重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有感情的朗誦訓(xùn)練,教學中滲透了“母慈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一、教學思路清晰,過渡自然。
    一直以來,古詩教學都側(cè)重于理解詩意。而在設(shè)計這課教案時,我把古詩教學的重點轉(zhuǎn)移到朗讀與創(chuàng)設(shè)情境之上,所以我設(shè)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是:導(dǎo)入——生讀——師讀——生再讀——看——唱——設(shè)計動作——表現(xiàn)——情感升華——完整表演。每個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流暢,過渡自然,且能做到層層深入,使學生與詩人感情產(chǎn)生共鳴。
    二、對比師生間的朗讀,層層推進。
    詩歌歌曲教學,重點是引導(dǎo)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情感。《游子吟》以樸實的語言,生動的形象,真摯的母愛,而被廣泛傳誦。教學中,我采用對比老師與學生的朗讀,層層推進的。形式進行教學。引領(lǐng)學生在誦讀中走進文本,在品味中體驗情感。比如。在引導(dǎo)學生體會深夜為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補新衣母親的情感時,通過課件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朗讀時。學生的情感一浪高于一浪,如此偉大深沉而無私的母愛,我們無以為報,但可以通過聲音去贊頌?zāi)赣H,把自己對母親的愛通過深情的歌聲把感情抒發(fā)出來。
    三、延伸意境,升華情感。
    《游子吟》一詩內(nèi)容簡短,理解容易,而母愛是博大的,從古至今,流傳著許多歌頌?zāi)笎鄣脑姼枧c故事。老師的一則故事使孩子們對于詩歌的情感得到了升華。,讓學生在感悟母愛的同時,增加對其作品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一節(jié)課,我不斷的想把母親對于游子的關(guān)愛和游子對于母親的感激之情灌輸于孩子,使我自己覺得課堂上言語不夠干凈利落,我自己的情緒高漲,卻沒有帶著孩子們一起快速進入角色,所以感覺自說自唱的部分比較多。對于一個陌生的班級,我預(yù)想的太過完美,與孩子們互動很少,也沒什么默契,課堂上教唱的部分太少了,顧及孩子的接受與情感部分也太少了。最后情感升華部分我如果能與孩子有個小溝通就更好了,自己掌握的還不夠好。
    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讓抓住孩子的心,調(diào)動每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我教學的重點。對于音樂老師而言,除了具備有相應(yīng)的專業(yè)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八
    1、熟讀古詩,熟背古詩,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味。
    2、理解古詩的含義,著重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這句詩所蘊涵的深義和喻義。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4、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思母情懷;并能用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理解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一、閱讀圖片,情感鋪墊——(5-6分)。
    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真地閱讀《母子圖》,你從圖畫中看出了什么?(學生反饋,教師點評)。
    (預(yù)案:1、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2、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祝愿孩子遠行平安,并希望早日歸來。3、這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
    師述: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母子圖”,你就會想怎樣的`一首詩?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詩人。)。
    師述: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后,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qū)懢偷?。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古詩。
    二、節(jié)奏朗讀,引入情感——(5分)。
    出示本詩,指導(dǎo)朗讀,初步導(dǎo)出學生的感情。(用反復(fù)誦讀的方式來激動學生的情感)。
    (1)請學生來朗誦。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讓聽的學生說出她讀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來?
    (預(yù)案: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guān)懷的感覺……)。
    (3)帶全體同學朗讀,全體學生齊讀、朗誦,也同樣來讀出這樣一種感情來。
    三、理解詩意,揮發(fā)情感——(7分)。
    再讀一讀古詩,你說說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
    (自由讀,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直接向參考書尋求答案)。
    (借助:參考資料、圖畫、想象、以前的舊知識……)。
    (2)、最后一句話最難以理解。
    方法:
    a、先來讀一讀。
    b、這句話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點的詞語:
    “意恐”——心里擔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兒女的心意;
    “三春暉”——三月里春天溫暖的太陽。
    d、最后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誰言寸草心,。
    四、情讀體驗,深入悟情——(10分)。
    師述: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這幅圖畫,當年邁的老母親在油燈下,眼睛昏花,動作遲緩,但由于對兒女的愛牽動著她心,堅持到底,一定要為孩子縫制一件衣服。
    (預(yù)案:一位“慈祥”的母親、一位“愛子如命”的母親、一位“關(guān)心孩子”的母親……)。
    表達了她的一種怎樣的感情?
    (預(yù)案:把自己對兒女的愛心與關(guān)切全部融入了一針一線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團圓;游子穿在身上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顆母親的愛心……)。
    (預(yù)案: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恩情不能報以萬一,對母親無限的熱愛與崇敬,這是孟郊的心聲?!?。
    是啊,母愛難忘,母情難舍,請你再來讀一讀最后兩句詩。(讀出一種深情而感激的語氣來。)。
    五、嘗試實踐,延續(xù)情感——(6分)。
    (1)、母愛是純真的,母愛是無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今天當你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體會到孟郊和母親之間的互敬,這是一種天倫。同學們,現(xiàn)在就以您的筆,寫寫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板書“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十多年來對我的關(guān)心和愛護?!保ㄔ俾爠偛诺囊魳?,進入情境后,嘗試書寫)。
    (2)、寫好一段話,交流這段話。
    六、評價交流,深化情感——(6)。
    1、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自己所寫的文字,簡要評價。
    2、在課后可繼續(xù)學習另外的一首古詩《游子吟》。
    附1:
    游子吟。
    鄉(xiāng)井土,舊田地,幾丘幾池;
    人已異,景依稀,幾回夢里。
    山千仞,水萬里,阻斷歸期;
    一根煙,一支筆,一紙鄉(xiāng)思。
    誰能會,游子意,點點滴滴;
    待何日,歸故里,落紅春泥。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九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古詩,會默寫。
    2、自己弄懂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提高古詩的鑒賞能力和積累能力。
    教與學的有機結(jié)合,教師的主導(dǎo)和學生的主體都要體現(xiàn)。以學生的自學、合作研究為主。
    多媒體教具。
    朗讀、背誦和墨寫古詩。
    詩意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掌握。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1、每個人都有關(guān)心、疼愛你的父母,請把生活中父母關(guān)心疼愛你的小事講給大家聽聽。
    2、古詩是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多的情,把你記憶中的古詩背給同學聽聽。
    3、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是一首贊美母愛的詩。它的名字叫《游子吟》(生齊說,師板書)。
    二、熟讀詩文,理解詩意。
    1、我們共同來欣賞這首詩。(出示詩文,一生朗讀后,師范讀,大家共同讀三遍,同桌互相讀一遍)。
    2、找詩中的生字。(暉、齊讀,解釋字意,組詞,與輝的組詞)。
    3、復(fù)習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知詩人,解詩題,曉詩意,悟詩情。
    4、知詩人。(投影出示選擇題,初步了解詩人。然后請一名學生介紹本文的作者,最后教師補充)。
    5、解詩題。(選擇游子的意思,選擇吟的意思,并讓學生結(jié)合起來講解詩題的意思)。
    6、曉詩意。(媒體出示幾道選擇題,簡化理解的難度)。
    過渡語:俗話說的`好,三人行必有我?guī)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小組合作學習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而獨立思考也是展示個人能力的好方法。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試著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
    a、學生自由的說。
    b、集體評議,教師糾正錯誤,指點重點語句的理解。
    c、出示整首詩的意思讓學生進行練習。
    7、悟詩情。(假如你是本詩的游子,你會對你的母親說點什么)。
    本文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8、有感情的朗讀全詩。
    9、背誦全詩。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填空:
    1、《游子吟》的作者是小學,他是___代詩人,本詩抒發(fā)了詩人之情。
    2、詩中的兩組疊字用的很好。"___"兩個字通過寫縫衣服的動作,表現(xiàn)了慈母對游子的___,"___"貼切的寫出了母親心系游子的心情。
    3、___兩句詩描寫了游子遠行前的一幅場景,兩句詩體現(xiàn)了母親為兒子縫制衣服的動作和神態(tài),兩句詩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兒女對母愛的感激之情表達的深摯,醇厚。
    四、全課總結(jié),拓展延伸。
    1、本課你的學習收獲是什么?
    2、請試著把游子吟寫成一篇記敘文。
    語文學科是百科學習的基礎(chǔ),沒有語文知識的鋪墊,其他學科的學習可以說是寸步難行。今天有幸上了一節(jié)語文公開課,是教學以來的第一次嘗試。通過《游子吟》的教學使我感覺到語文教學的樂趣與語文學習的藝術(shù)。在教學中我有如下的感悟,先反思如下:
    一、語文學科的基礎(chǔ)性。
    在本課教學中融知識性和能力性為一體,從生字的學習開始,到詩歌的背誦。完全是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和運用。學生在自讀、朗讀、背誦中體驗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二、學生能力自由的發(fā)展。
    在課堂教學中,我作為一個知識的引導(dǎo)者、指路人,學生從預(yù)習到課堂上的學習完全可以做到自主學習。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今天的課是一節(jié)學生實實在在的自我展示的課。這樣的效果是我始料未及的。從這節(jié)課上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潛能是不可限量的。
    三、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是第一次教學語文學科,對知識的銜接和基礎(chǔ)嘗試的把握還不準,所以在教學當中關(guān)鍵點撥還不到位。這樣就使有的知識點不能達標。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要加強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如:基本的拼讀方法、基本的語法、基本的句型等。
    這樣既有助于我的課堂教學,又有助于我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十
    1、熟讀古詩,熟背古詩,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與韻味。
    2、理解古詩的含義,著重理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所蘊涵的深義和喻義。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能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
    4、體會作者孟郊所表達的思母情懷;并能用思想和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
    理解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一、閱讀圖片,情感鋪墊。
    一邊聽音樂,一邊認真地閱讀《母子圖》,你從圖畫中看出了什么?(學生反饋,教師點評)。
    (預(yù)案:
    1、年邁的母親在為即將遠行的兒子縫制衣服,兒子在床上酣睡;
    2、夜已深了,母親不辭辛苦地用自己的一針一線為兒子縫衣服,祝愿孩子遠行平安,并希望早日歸來。
    3、這是一個好學上進的孩子……)。
    師述:看到這樣一幅動人的“母子圖”,你就會想怎樣的一首詩?
    (引出——《游子吟》、作者:孟郊,唐朝詩人。)。
    師述:孟郊——唐朝著名詩人,很早時候就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母親相依為命,自己從小刻苦攻讀,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多次落榜,只到四十多歲才中進士,當了一名縣官。這首詩就是孟郊當了縣官了之后,回憶往事,思緒萬千時候?qū)懢偷?。下面我們就來欣賞這首古詩。
    二、節(jié)奏朗讀,引入情感。
    出示本詩,指導(dǎo)朗讀,初步導(dǎo)出學生的感情。(用反復(fù)誦讀的方式來激動學生的情感)。
    (1)請學生來朗誦。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讓聽的學生說出她讀出了一種怎樣的感情來?
    (預(yù)案:深情的、語氣先緩慢再強烈升高、有一種母愛的偉大與對母親的關(guān)懷的感覺……)。
    (3)帶全體同學朗讀,全體學生齊讀、朗誦,也同樣來讀出這樣一種感情來。
    三、理解詩意,揮發(fā)情感。
    再讀一讀古詩,你說說有哪些意思不明白的。(自由讀,可以小組討論;也可以參考工具書)。
    (1)、你認為在這首詩中,哪幾句是比較容易理解的?(1-4句)說說你的理解,并告訴老師你是借助什么來理解的?(借助:參考資料、圖畫、想象、以前的舊知識……)。
    (2)、最后一句話最難以理解。方法:
    a、先來讀一讀。
    b、這句話描述的是什么?
    c、再理解重點的詞語:
    “意恐”——心里擔心、害怕;
    “寸草心”——小草,比喻兒女的心意;
    “三春暉”——三月里春天溫暖的太陽。
    d、最后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四、情讀體驗,深入悟情。
    師述: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這幅圖畫,當年邁的老母親在油燈下,眼睛昏花,動作遲緩,但由于對兒女的愛牽動著她心,堅持到底,一定要為孩子縫制一件衣服。
    看到此情此景,我們就會油然地對這位母親產(chǎn)生一種崇敬的感情,請你說說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預(yù)案:一位“慈祥”的母親、一位“愛子如命”的母親、一位“關(guān)心孩子”的母親……)。
    表達了母親的一種怎樣的感情?
    (預(yù)案:把自己對兒女的愛心與關(guān)切全部融入了一針一線之中,期盼孩子早日回家,早日團圓;游子穿在身上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顆母親的愛心……)。
    (預(yù)案: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恩情不能報以萬一,對母親無限的熱愛與崇敬,這是孟郊的心聲。……)。
    是啊,母愛難忘,母情難舍,請你再來讀一讀最后兩句詩。(讀出一種深情而感激的語氣來。)。
    五、嘗試實踐,延續(xù)情感。
    (1)、母愛是純真的,母愛是無私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今天當你讀到這首詩的時候,體會到孟郊和母親之間的互敬,這是一種天倫。同學們,現(xiàn)在就以您的筆,寫寫自己對母親的感情。
    板書“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十多年來對我的'關(guān)心和愛護?!保犈錁?,進入情境后,嘗試書寫)。
    (2)、寫好一段話,交流這段話。
    六、評價交流,深化情感。
    1、請幾位同學來讀讀自己所寫的文字,簡要評價。
    2、在課后可繼續(xù)學習另外的一首古詩《游子吟》。
    板書設(shè)計:
    游子吟。
    身上衣。
    寸草心。
    密密縫。
    難報答。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十一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兒行千里母擔憂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無悔無怨,無休無盡,可憐天下父母心。
    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世上最是母親親,斷了骨頭連著筋。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為人父母天下大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2、簡介作者:唐代詩人孟郊出身貧寒,早年喪父,母親含辛茹苦撫養(yǎng)大他。41歲開始,母親鼓勵他進京應(yīng)試,不中。50歲時,孟郊第三次赴考,不負母親期望中了進士,得了一個縣尉的職,立即接母奉養(yǎng)。想起母親的含辛茹苦,想起每次求學和赴考前母親一針一線給自己縫制衣服,盼望遠行的兒子平安歸來,認為自己難報答母親的深恩,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3、朗讀詩歌。
    a、初詩古詩,注意詩中的生字和讀音,爭取讀得字正腔圓。暉(hui)。
    b、再讀,讀通順,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c、配樂范讀,指導(dǎo)學生讀出詩的韻律和音樂美感。
    1、師:母恩難報,用孟郊的話說是—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那誰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2、詩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慨呢?帶著這樣的思索,再讀詩歌,借助注釋,爭取讀懂每句話及詩歌的大概意思。
    1、看圖,聽《游子吟》的歌曲,品讀詩歌,沉入文本,你看到了哪些畫面?
    生討論交流,匯報:
    小時候,母親總是……。
    求學時,母親……。
    遠行前,母親拉著孟郊的手語重心長的說……。
    落榜了,孟郊垂頭喪氣回到家中,母親……。
    3情感遷移:我們的媽媽呢?她為我們了什么?我們能報答嗎?
    1、母親是偉大的,知道母親節(jié)是哪天嗎?
    3、用上一個詞,一句話,一首詩,一首歌,一個符號贊美我們的母親,記錄下此時的感受吧!
    4、我們這個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為處處充滿了愛,有偉大無私的父母之愛,
    師生之愛,朋友之愛,在愛的沐浴下,我們健康茁壯成長。面對這樣的愛,我們該怎樣呢?
    教師贈言:讓我們學會關(guān)愛自己,關(guān)愛他人,關(guān)愛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心存感恩,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報答父母吧!
    5、播放《感恩的心》,結(jié)束課程。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十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詩歌大意,感受母親對兒子的慈愛以及兒子對母親的真摯感情。
    1、教學重難點:引導(dǎo)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情感。
    2、教學創(chuàng)新點:低聲吟誦《游子吟》,想像一位慈母在孩子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孩子縫制衣服的情景,演一演。
    品味情感升華體驗。
    一、復(fù)習匯報《三字經(jīng)》。
    1、同學們,在我們每天的古詩詞誦讀中,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三字經(jīng),現(xiàn)在讓我們在音樂聲中復(fù)習一下。(全班誦讀三字經(jīng))。
    2、出示"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在這句三字經(jīng)里,有一個《孟母三遷》的故事,你們知道嗎?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生講《孟母三遷》的故事)。
    1、是呀,多么偉大的母親啊,為了給孩子選擇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她不辭辛苦,竟搬了三次家,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她毫不猶豫,剪斷了剛織好的布。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些偉大的母親,請大家來看一下。(出示圖片,教師簡介)。
    2、出示《游子吟》圖片,說一說,圖中的母親正在做什么?
    3、這是一位正在為即將遠行求學的兒子縫補衣裳的母親??吹嚼夏赣H在昏黃的油燈下為自己縫補衣裳,做為兒子,心里非常感動,于是寫下了一首詩,這首詩的名字就叫《游子吟》。
    4、(出示《游子吟》)有誰會讀這首詩的,請給大家讀一讀,好嗎?(指名學生讀,教大家讀)。
    5、認識生字。
    6、學生自由練讀,反復(fù)讀,直到把這首詩讀熟。
    7、指名匯報讀,同桌互讀,全班齊讀。
    8、畫出節(jié)奏,師生合作讀兩遍,跟師讀一遍,自由練讀,試著讀出節(jié)奏,讀出韻味。
    9、小組互讀,評議。
    10、小組推薦讀,全班評議。
    11、小組討論: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理解詩意:
    9、出示第一句,指名讀想像一下,母親在油燈下為兒子縫補衣裳的樣子,試著做一做母親的動作。師中述:"夜深了,母親還在燈下縫制著兒子遠行要穿的衣服,縫啊縫啊,縫啊縫啊,眼睛累了,看不清了,母親揉揉雙眼,又繼續(xù)縫,縫啊縫,油燈暗了,母親用針尖挑了挑燈芯,又繼續(xù)縫,就這樣,直縫到月亮升起又落下,直縫到太陽從東方升起,天亮了??p了這么久的衣服,你有什么感受?是呀,為了自己的兒子,再苦再累,母親也心甘情愿。讓我們再讀一讀這一句,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10、出示第二句,指名讀,想一想,母親心里會想些什么?
    一位年輕的學子即將出門求學。想到天氣已涼,孩子此去路途遙遠,一個月、二個月,一年、二年……不知何時才能歸來。老母親心中一陣惆悵:就讓他多帶件衣服吧。她拿出針線,就著昏黃的燈光,為兒子縫制起衣服來。衣服上的針腳是那么致密,也許母親想讓兒子的衣服更耐穿、更結(jié)實些吧。一陣飛針走線后,看看在身邊苦讀的兒子,老母親把油燈往兒子那邊挪了挪,又拔下發(fā)簪,把燈芯撥亮一些,開始穿針引線。望著老母親瞇縫的雙眼,布滿皺紋的額頭,兒子的眼眶濕潤了。讓我們帶著對母親的感動來讀一讀這一句。
    11、師邊說邊畫:"我們就像小草,媽媽就是溫暖的陽光。有了陽光,小草才能破土而出,發(fā)芽長大。可是,小草長得再高,他也永遠夠不著太陽。就像我們做兒女的,即使我們做再多的事,也無法報答媽媽對我們付出的愛呀。所以大詩人孟郊才發(fā)出了這樣的感慨,(出示第三句,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是啊,正如小草難以報答春天的陽光給它的溫暖,兒子的愛心又怎能報答得了母親那深重的恩情呢?……讓我們帶著對母親的無限感激,替孟郊把這道詩讀給他的母親聽吧。"(全班齊讀)。
    13、我們肚子餓了,是媽媽親自下廚,為我們烹調(diào)可口的飯菜;我們的衣服臟了,也是媽媽一件一件為我們清洗干凈,穿在身上;在我們生病的時候,還是媽媽給我們端水喂藥,日夜照料,陪我們度過最難過的日子。讓我們帶著對媽媽的愛,把這首詩讀給自己的媽媽聽。誰愿意先來試一試。(指名配樂讀)。
    三、拓展。
    1、古詩不僅可以讀,還可以唱,讓我們學一學,回家唱給我們的媽媽聽。(出示歌唱錄相,學唱古詩)。
    2、母愛是那潺潺的流水,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是世界上最燦爛的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靈。無論我們走出多遠,飛出多高,母親的目光都在我們的背后,永遠牽掛著我們。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最無私的愛。正是因為有了這一顆顆偉大、無私的慈母心,生活才變得如此的豐富多采。
    那么你又想怎樣感謝你的媽媽呢?
    3、讓我們自己動手,為媽媽做一件小禮物吧??梢允且环?,也可以是一封信。
    4、母親是春天的陽光,而我們則是土地上的小草,母親用她的光和熱溫暖著我們,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母親的給予是無盡的,而我們的報答卻是微薄的!難怪作者會發(fā)出這樣的肺腑之言。讓我們再一次帶著對母親的無限感恩來讀一讀這首詩。(全班齊讀)在我們學習的三字經(jīng)里,也有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讓我們看看他是誰?(出示"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試講一講這個故事。
    5、作業(yè):不只是母親,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是愛我們的,他就是你的爸爸,你的爺爺奶奶,你的親人朋友,回家后,為那些愛你的人做一件事,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回報他們的愛。
    游子吟教學設(shè)計篇十三
    1、能學會演唱歌曲《游子吟》,并從中感受母子情,得到愛的教育。
    2、認識波音記號,并學會演唱。
    充分感受、體驗、表現(xiàn)母子情。
    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課件、鋼琴。
    一、導(dǎo)入。
    請同學們說說你的媽媽是個怎樣的媽媽?(生答)。
    生:答。
    二、吟讀古詩,體驗?zāi)缸忧椤?BR>    1、教師指導(dǎo)學生深情的讀古詩。
    2、老師跟音樂讀古詩,請同學們模仿老師讀古詩。
    3、師范唱歌曲,孩子們聽歌曲。
    4、師說說古詩的意思,孩子們在理解古詩的基礎(chǔ)上再次深情朗讀古詩。
    三、學唱歌曲。
    1、跟師用“l(fā)u”模唱歌曲,學生完整的用“l(fā)u”模唱。
    2、跟師學唱歌譜。
    3、在生唱歌曲之前再聽范唱,請學生心理默唱歌詞。
    4、學唱歌詞。
    5、歌曲中有幾個角色?分別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xiàn)這兩個角色。
    6、師跟學生一起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中的角色。
    7、完整演唱歌曲,加入動作表現(xiàn)。
    四、情感升華。
    母愛是天底下最偉大的愛,自古以來詩人借詩抒懷,這是因為母親對孩子傾注了無私的愛,愿為孩子付出一切,下面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正式的故事。
    教師講故事。
    師小結(jié),請同學們再一次深情的演唱歌曲。
    五、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游子吟》,希望晚上你們可以把這首歌曲獻給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和感激之情。
    《游子吟》是一首描寫孩子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和無言的愛的抒情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突出母子情的主題,我這堂課主要以“情”為核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感情教育。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在教學《游子吟》一詩時,注重創(chuàng)設(shè)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有感情的朗誦訓(xùn)練,教學中滲透了“母慈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一、教學思路清晰,過渡自然。
    一直以來,古詩教學都側(cè)重于理解詩意。而在設(shè)計這課教案時,我把古詩教學的重點轉(zhuǎn)移到朗讀與創(chuàng)設(shè)情境之上,所以我設(shè)計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是:導(dǎo)入——生讀——師讀——生再讀——看——唱——設(shè)計動作——表現(xiàn)——情感升華——完整表演。每個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流暢,過渡自然,且能做到層層深入,使學生與詩人感情產(chǎn)生共鳴。
    二、對比師生間的朗讀,層層推進。
    詩歌歌曲教學,重點是引導(dǎo)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真摯情感。《游子吟》以樸實的語言,生動的形象,真摯的母愛,而被廣泛傳誦。教學中,我采用對比老師與學生的朗讀,層層推進的形式進行教學。引領(lǐng)學生在誦讀中走進文本,在品味中體驗情感。比如。在引導(dǎo)學生體會深夜為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補新衣母親的情感時,通過課件仔細觀察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朗讀時。學生的情感一浪高于一浪,如此偉大深沉而無私的母愛,我們無以為報,但可以通過聲音去贊頌?zāi)赣H,把自己對母親的愛通過深情的歌聲把感情抒發(fā)出來。
    三、延伸意境,升華情感。
    《游子吟》一詩內(nèi)容簡短,理解容易,而母愛是博大的,從古至今,流傳著許多歌頌?zāi)笎鄣脑姼枧c故事。老師的一則故事使孩子們對于詩歌的情感得到了升華。,讓學生在感悟母愛的同時,增加對其作品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這一節(jié)課,我不斷的想把母親對于游子的關(guān)愛和游子對于母親的感激之情灌輸于孩子,使我自己覺得課堂上言語不夠干凈利落,我自己的情緒高漲,卻沒有帶著孩子們一起快速進入角色,所以感覺自說自唱的部分比較多。對于一個陌生的班級,我預(yù)想的太過完美,與孩子們互動很少,也沒什么默契,課堂上教唱的部分太少了,顧及孩子的接受與情感部分也太少了。最后情感升華部分我如果能與孩子有個小溝通就更好了,自己掌握的還不夠好。
    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讓抓住孩子的心,調(diào)動每個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是我教學的重點。對于音樂老師而言,除了具備有相應(yīng)的專業(yè)知識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