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深入思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健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支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回家路上教案篇一
國慶節(jié)一眨眼又到來,中**親又迎來了61歲的生日,在這喜慶的日子里,許多人踏上尋往回家的路,為自己的心找回那片曾經屬于自己的土地,讓它生根發(fā)芽。我又何嘗不是呢?我的心也是該回到自己的土地了。
坐在車廂里,一切都是安靜的,去安靜的讓我的心卻如此的不安靜。打開車窗,一陣清風吹來凌亂了我的頭發(fā),卻帶走了夏日的不安靜,留下了一絲絲傷感的情愫??粗飞弦豢每霉P直的大樹在后退,車子一步步地靠近,心不斷的翻滾著,是的,我已迫不及待想回到那個屬于我的土地上,回到那個我已闊別十年的家。
車不斷往家的方向開去,這時,經過一個綠油油的大菜園,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青菜,隨著風的節(jié)奏在擺動著,它搖曳著我心中那道淺淺的思念,飄散著愛的氣息。這片青菜園綠的刺眼,這綠不知不覺帶著我的思緒陷入回憶的漩渦。
記憶中,外公喜歡牽著我漫步在一片綠海中,他也喜歡和我在綠色的大樹下乘涼,講述著那過往的事。印象中,外公總是笑的很爽朗。這時,車子晃動的一下,把我從回憶中喚醒,外公是否老了?我好幾年沒看過他了。
快要到家了,車突然停了下來,原來前面發(fā)生了交通事故,車已堵得水泄不通,我能諒解,因為我知道,他們跟我一樣,為了回家,看望那年邁的親人。
路通了,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著笑容,那笑容是寬容和理解。
到家了,踏上了我“母親”的懷抱,看見一位年邁的,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那是我的外公。他老了,臉上全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歲月無情的將他的頭發(fā)染成了白色。他真的老了。他笑著看著我,他的眼神觸動了我的心,他的眼神沒有責怪,更多的是關愛。我內心充滿愧疚。
回家了,又是匆匆的離別。而我卻懂得了世上有種東西是永遠不法抹去的——親情。
惠陽實驗一中高一:杜思萍。
太陽又出來了,這天兒,總是陰晴不定,今天早晨還是灰蒙蒙的。俗話說“六月的天,孩子臉,說變就變”可這才五月呀。
風光一年一度,小麥被收割了,玉米開始茁壯了,可這太陽,風雨總是壓制它們。蝴蝶倒沒什么,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好是自由!好是無拘無束!
初夏的風不是很大,雖然不像春風那樣溫和柔軟,但卻絲絲清爽。不知天上的風是不是這樣,望著云朵被舞來弄去,我想應該不是。
我現在明白了為什么人們把開心。
比作陽光,因為看見和絮的陽光人就會很開心,這或許和人的本始有關吧-----人就是從陽光里長出來的。所以,人看到陽光總會感到很親切,很溫暖。
做小孩真的挺好,每天都蹦蹦跳跳,他們彰顯著原始的本性-----天真、活潑。我是不能回到孩童時代了,就連三個月前也不可能了,因為人永遠不可能倒著長,時間永遠不會逆流。只有看前,也只能看前了。
王浩韻。
放學了,淘氣的太陽玩地似乎還不夠盡興,反而得更歡了。這可苦了我們小朋友,大家經過了一天的勞累,腰酸背痛,還要經受這蒸籠似的太陽,幾乎要成“烤全人”了。我當然也不例外,發(fā)燒才剛好的我怎能經受這樣的烘烤。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滴水,滴落在路面上,即將蒸發(fā)了。
我邁著沉重的地腳步,背著發(fā)書包,感覺像是走在鋪滿鋼釘的路上,背著千斤重的石塊,每走出一步,都要花上很大的力氣。腳也像灌了鉛似的,酸酸地整個身子就像散架子似的。
我又想一到家就能好好地休息一下了,于是,我加快了腳步,可是沒走幾步我又走不動了。我想是休息一下還是接著走呢……正當我想著時,我已經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家門。
有一條小河。從前,它雖然不是像西湖那樣平靜,不是像山間小溪那樣清澈,可是它至少為河里的小魚、小蝦提供了一個生存的地方,讓我們這些學習了一天的學生;工作了一天的上班族的眼睛得到了“修養(yǎng)”。每當我上學去或放學回家時,經過那兒,偶爾可以看見一兩條小魚兒浮出水面,吐出一星半點的小水泡。
可現在,它變了。以往的那種歡樂,似乎早已蕩然無存了。
這天,我放學回家。坐在由媽媽掌控的自行車的后座上,欣賞著沿途美麗的風景。也許是開春了的原因吧,馬路兩邊到處都是綠色。銀杏是蔥綠的;桂花樹是墨綠的;小草則是嫩綠的??墒?,伴隨著這美麗的春景的,是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而散發(fā)出這種臭味的,竟是昔日那條生機勃勃的小河!河面,本該是綠色的河面,是黑的;河水,本該清澈的河水,是渾濁的;垃圾,本該蕩然無存的垃圾,是大片大片地浮在水面上的。是誰污染了這條小河?這,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人類!”這條小河,從東冠一直延伸到毛家沿。一路上,都是那些工廠,它們把臟水、廢水、垃圾,投入這條河,而這小河,這條善良的小河,還是以大度的胸懷,容忍了這些所謂的新鄰居帶來的傷害。
失得蕩然無存了。
404班周欣怡。
今天,我?guī)寢尠蚜崃帷⒇惿?、露易莎都送到外婆家給小妹妹。我在外婆家吃了晚飯就準備回家。
我哼著小曲,一路都順風,到“狗街”了,我倒吸了一口涼氣……。
“親愛的上帝,”我嘟噥著,“請您千萬要保佑那些狗不要咬我!”
“圣主耶酥,請您讓那些狗不要太無禮!”
“圣母瑪利亞,請您讓那些狗今天不出來吧!”
然而,一切并沒有因為我的禱告而。
改變,事態(tài)仍然按照往常一樣發(fā)展著……。
我已經無計可施了,只好開始過“狗街”?!肮方帧鄙峡梢月犚娫S多狗叫:“汪!汪!汪!”令我渾身雞皮疙瘩突起,太可怕了,我簡直就不敢往前走了。我為了令自己不害怕閉上眼睛,跑了一陣子,睜開眼睛,本以為安全了,誰知……當我睜開眼睛一看,啊——一只狗閃在我的前面。我忙下一層臺階,飛也似的跑了一陣子,總算過了“狗街”,也算有驚無險。
“狗街”啊,“狗街”,你可以搬走嗎?
放學了,同學們高高興興地走出校門。
說:“我沒帶傘,回不了家了?!毙》较肓讼?,說:“我們正好住在一起,一起回家吧?!庇谑撬齻冊谝黄鹦⌒牡刈咧?,風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這時路上出現了一個大水坑,怎么辦?小紅和小方互相攙扶著,終于走過了水坑。一路上她們有說有笑,非常開心;伴著雨聲,伴著笑聲,她們平安地回到了自己溫暖的家。回家的路,因為小伙伴的陪伴,變得多么快樂呀。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
一、教材分析:教材內容及目標分析:
教材內容分析:《回家路上》是新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教學內容。這是一節(jié)綜合應用學過的2—5的乘法口訣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練習課,教材由“看圖講故事”、“練一練”兩部分組成,“看圖講故事”主要是通過小動物放學回家的這一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數學信息,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練一練”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形式各異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等練習加深學生對乘法口訣的記憶與應用。
目標確定分析:本課是學生學習了2---5乘法口訣的基礎上而設計的一節(jié)練習鞏固課,教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小動物放學回家的生活情境圖,目的是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片,獨立獲取相關的數學信息,并且能將獲取的數學信息重新整合而提出有用的數學問題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教學目標之一;其二,就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并且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目標三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二、教法與學法:
本節(jié)課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活動中獲取知識,讓學生自愿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并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思路為: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提供機會,主動參與——實際操作,深化理解——實踐應用,形成本領——完善認識,體驗成功。學生通過說一說,算一算,讓學生親自感悟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學生對枯燥的訓練往往不感興趣,但對以看圖講故事的形式呈現信息比較感興趣。所以我先創(chuàng)設了小動物放學回家的情境,提供了比較豐富的有關乘法數量關系的數學信息,并通過3個問題,給學生提供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學過的乘法口訣的理解與應用。問題1: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在具體的情境圖中能夠迅速而全面地發(fā)現數學信息,對于正確解題是非常重要的。這里讓學生看圖找出數學信息,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老師適時加以引導,使信息更加明確化,為后面的列乘法算式打下基礎。問題二: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在此,先讓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提名匯報交流,讓學生在說自己的問題聽同伴的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的能力。問題三: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讓學生根據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并說出問什么這么列式,計算時應用了哪句口訣?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了2--5的乘法口訣,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了應用意識。之后的練一練通過故事串將這些不同形式的練習題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在故事中始終以飽滿的精神、濃厚的興趣投入到練習中更深一步提高利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形成自己的本領。
四、存在問題:
本節(jié)課由于教室光線有點亮,多媒體課件效果并不好,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沒有完全的提起來,再由于實際把握的不好,課后的練習題處理的較少。
回家路上教案篇三
1、通過動物回家的畫面展示數學信息,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的2、3、4、5乘法口訣。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重點:回顧,鞏固本單元所學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理解以及利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相關問題。
難點:提取圖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具:多媒體課件,課本。
一、復習鞏固乘法口訣。
用口訣填空,加強學生對2、3、4、5乘法口訣的記憶。
師:同學們回答的真棒。
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故事引入:放學了,小朋友們都要趕快回家,那么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而且還在那里辦了一所動物學校呢!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么高興??!仔細看圖,放學了他們準備回家,那他們走在那里呢!生:路上。
三、選擇信息,探究問題。
1、同學們,在這張圖上,你發(fā)現了那些數學信息?能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聽嗎?
提出問題。
(1)、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
問題:1、路上一共有多少只狐貍?
2、船上一共有多少只貓?
3、一共有多少只鳥?
4、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5、學校教學大樓上有多少扇窗戶?
四:小組合作,解決提出的問題。
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信息條件來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中不只是列出算式還要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
3、
提出問題,(板書問題)。
生3:河里一共有幾條魚?
3×4=12(條)。
4×3=12(條)。
答:河里一共有12條魚。
你怎么知道用3×4=12的呢?用的是那句口訣呢?。ㄈ氖?BR> 針對“3+3+3+3=12(只)”進行乘法教學。
師點評總結:乘法是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所以乘法的意義表示求幾個幾的和,凡是求幾個幾的和均可以用乘法。
師:同學們回答的真好,那你們能根據剛才的學習的內容,看著圖片提出新的問題嗎?
師:同學們回答真好,那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瓢桑?BR> 五,鞏固練習。
師:在剛才的學習中,同學們都把乘法口訣用的很好了,接下來老師這里有些題目同學們想不想試試呢!
看圖填空。
快來幫小動物找新家。
六,師生共同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那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河里一共有多少條魚?
3+3+3+3=12(條)。
3×4=12(條)。
4×3=12(條)。
口訣:三四十二。
《回家路上》這一課是讓學生復習乘法的意義和應用2-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材用一些小動物放學回家的畫面展現了許多數學的信息,采用“你問我答”的數學游戲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教學時。我主要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中獲取知識。首先,我根據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圖中的信息(出示課件),然后讓學生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所見,再在小組內采用“你問我答”的游戲方式,根據畫面提出數學問題并且運用學過的乘法口訣解決這些問題。學生興味溢然,積極思考發(fā)問并認真解答。
回家路上教案篇四
加法口訣表:
1+1=2。
1+2=32+2=4。
1+3=42+3=53+3=6。
1+4=52+4=63+4=74+4=8。
1+5=62+5=73+5=84+5=95+5=10。
1+6=72+6=83+6=94+6=105+6=116+6=12。
1+7=82+7=93+7=104+7=115+7=126+7=137+7=14。
減法口訣表:
2-1=12-2=0。
3-1=23-2=13-3=0。
4-1=34-2=24-3=14-4=0。
5-1=45-2=35-3=25-4=15-5=0。
6-1=56-2=46-3=36-4=26-5=16-6=0。
7-1=67-2=57-3=47-4=37-5=27-6=17-7=0。
8-1=78-2=68-3=58-4=48-5=38-6=28-7=18-8=0。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認識角。
1、角的特征:一個頂點,兩條邊(直的)。
2、角的大?。号c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3、角的畫法:
(1)定頂點。
(2)由這一點引一條直線。
(3)畫另一條邊(直角時,用直角邊對準畫好的一條邊后,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線)。
二、角的分類:
1、認識直角:直角的特點,
2、認識銳角和鈍角: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3、會用三角尺來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與被比較角的頂點重疊在一起,再將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條邊與被比角的一條邊重合,最后比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條邊與被比角的另一條邊,線上為直角,內為銳角,外為鈍角。
4、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數學學習方法技巧。
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習慣。
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但是家長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
我發(fā)現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賴性比較強,不愿獨立思考,課堂上要么等著老師講解,要么轉來轉去指望其他同學。這些同學在家里做作業(yè)也肯定很拖拉。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二年級學生已入學一年,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但由于年齡特點,在數學學習上容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
學生年齡小,有意識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長,一節(jié)課40分鐘,很難堅持到底,往往聽了一半就思想就開起了小差,或東張西望,隨意說話,或小動作不停。
二、聽講方面:
不能傾聽是許多低年級學生的通病。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較強,往往一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聽完整,一知半解時便搶著回答,聽不進老師的建議和其他同學的發(fā)言。
三、看和寫的方面:
粗心馬虎,經常把題看不完整、把數左右看顛倒或上下看錯行、把運算符號看錯,或把圖看不全面。寫的時候精力不夠集中,算對的卻抄錯,書寫不認真,書面不整潔,寫完不檢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還不全面,沒有系統(tǒng)性,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遇到需要邏輯思維或考察空間想象能力的問題,思維跟不上,腦子里轉不過來彎,便會不知所措,應付塞責。
五、語言方面:
由于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詞匯少,語言單調、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頭表達時也常常說不清、道不明。
回家路上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清晰地口述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辯認方向。
2、引導學生完整地畫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學時:1。
教具學具:,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
1、導入:
2、新授:
(1)我們從自己住的地方來上學,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學生討論回答:(路牌、兩邊的建筑、路口等)。
3、教師小結:畫地圖可以讓我們對身邊的道路和環(huán)境記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說出身邊環(huán)境中的一些明顯的重要的道路和轉彎,還有比較大的建筑物,讓我們從學校到家的過程畫起吧。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1、作業(yè)要求:以學校為中心,畫出往各人家的路線,出了校門往何處去,畫出主要的標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點畫出家與學校。
2、路線描繪清楚,內容豐富。
四、欣賞作品。
請學生介紹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五、拓展。
嘗試畫出從家到公園或親戚家的路線圖。
教學后記: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繪畫方法,大膽、自由地表達回家路上的人、景、物。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及時指正作業(y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的畫面要大膽、自由、生動,富于創(chuàng)造力。能夠畫出一路上標志性的建筑、景、物。堂上在學生述說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要及時予以指正,在美術堂上也要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回家路上教案篇六
課業(yè)類型:造型·表現課。
教學目標:
1、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出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2、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點:能將從學校到家的路線交待清楚。
教學難點:能把這條路線上的你所熟悉的建筑或場所等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教具:教師準備交通地圖、旅游地圖和范作。
學具:學生準備筆、膠水、剪刀,收集房產廣告冊、建筑物、風景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
二、導入新課:
你會看地圖嗎?地圖是怎樣給人們指路的?老師可以給大家參照本地的交通圖,然后,找一找“我們的”學校在地圖一所處的位置。
請一位學生描述一下從學?;丶业木€路,要求把轉彎的地方(特別是三岔口、十字路口)描述得詳細一些,教師要提醒他向大家介紹那些標志性的建筑或物體。
三、講授新課:
觀察教材上的學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圖,討論:我們要表現的從學校到家的線路圖與交通圖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然后交流。
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自己回家路上經過了哪些場所(市場、超市、飯店),可以把它作為有代表性的建筑畫在回家路上作為景物,還可以想一想從學校到你家你需要經過幾個拐彎,幾個十字路口等,把這個線路在平面上表現出來。
四、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作業(yè)要求:畫畫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線圖。可以根據需要添加人物與景物。
學生繪畫的步驟應該是隨意的,但有些學生在作這幅畫時仍然感覺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向他們提供以下建議:
1、首先在紙上寫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先畫學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線一點一點延伸出去,一直畫到家。什么地方有拐彎,朝什么方向拐要畫出來。紙張不夠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狀可以是不規(guī)則的。
2、如果有的學生喜歡將線路圖畫在一張完整的作業(yè)紙上,那么,可以建議他們先將學校與家的位置確定好,然后用單線輕輕畫出線路,確定后,再具體描繪。
最后,根據需要可以添畫人物與景物(可以用剪貼或繪畫的方式)。
五、課堂小結:
把學生的路線圖貼在黑板上,找其他同學上來看,看能不能找出跟你回家路線相同的,看看你跟誰做鄰居。
板書設計:
根據需要添加人物與景物。
回家路上教案篇七
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會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并介紹除法算式的讀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夠學會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
教具:情景圖。
教學方法:引導法。
教學過程:
一、分香蕉活動。
著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學讀法。
12÷2=6讀作12除以2等于6。
1、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2÷3=4(根)。
被除除商。
除號數。
數
2、你還可以怎樣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讓學生邊分,邊列算式,后讀算式,分辨式中各部分名稱。
三、練一練。
讓學生實際分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把分的過程用除法式表示出來。
板書設計:
情景圖12÷2=6讀作12除以2等于6。
12÷3=4(根)。
被除數除數商。
回家路上教案篇八
“惠家工程”是黑龍江省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和中共黑龍江省委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及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具體行動。
會來。生命對每個人都重要,但對一位能真正當好六個兒媳婆婆的人來說是不容易的,對姥姥就更不容易了,但是姥姥做到了。她是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感染著每一個兒媳的心。在姥姥的字典里,兒女都沒錯。真心感動每個孩子?!盎菁夜こ獭遍_展以來,我一直真心誠意照顧好姥姥婆婆,因為照顧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生命的意義對于我來說,讓姥姥開心最重要。人生的路雖然很短,但要想活的有滋味,我想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快樂。善待他人,善待老人,從我做起?!盎菁夜こ獭辈⒎钦f的那么容易,真正做到始終如一,我堅持照顧姥姥十一年多,如今姥姥已經八十五歲,她很開心,我也快樂。雖然我沒有車,沒有漂亮的樓房,但我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每天照顧姥姥是我每天生活的動力。近七年之余,我很少回到自己媽媽的身邊,每年只有正月初三陪媽媽吃一回飯,但我一點也不覺得后悔,反之,媽媽卻因為有我這樣的女兒感到自豪。自己女兒在婆婆家,由婆婆照顧,已經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如今女兒已懂事,她每月放假回家都會說:“媽媽,太姥姥身體好嗎?又打針了嗎?”我只知道女兒每每看到我忙碌的身影,女兒就會說:“媽媽,你就把青春這么浪費了?"我會告訴女兒這不是浪費,媽媽這么做覺得生活更有價值!
老人活的開心、順心,每當我從外面回到姥姥家的時候,她都坐在窗前等我回來,和我有說不完的話。每天我和姥姥在一起已經成了習慣,無論去哪里都放心不下她。近幾年很少甚至只有個別的幾回沒能陪她吃飯,姥姥已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隨著時間的流逝,姥姥的二兒子在去年七月二十四日得了重病去世了,這對于姥姥是沉痛的打擊。我陪在姥姥身邊的時間更多了,陪她說話、陪她玩麻將,給她做喜歡吃的飯菜······姥姥身邊沒有兄弟姐妹,兒女是她最近親的人,每天都盼望有人來看望,可憐天下父母心惠家工程,便民維權。希望惠家工程給千千萬萬的家庭帶來幸福!我會用真誠的心,用我的實際行動照顧好姥姥婆婆。愿全天下父母有幸福晚年!孝心兒女!
訥河市訥南鎮(zhèn)全勝馬秀紅***。
回家路上教案篇九
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提取圖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一、情景創(chuàng)設。
談話:同學們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板書課題。
二、問題探究。
談話:根據圖上景物提出問題。
板書:船上有幾只小動物?
4×4=16(只)。
……。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背誦口訣。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完成練習1、2、3。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8頁。
板書設計。
船上有幾只小動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
教學目的: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夠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教具:情景圖。
教學方法: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分糖果。
讓學生用5個圓片代表5個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表糖果來分一分。鼓勵學生的分法多樣化。學生的分法可能不同,但都可以將分的過程再表格中記錄下來,最后的出結果。
二、鞏固練習。
1、小組活動。
此活動一次完成是有困難的,4人小組可以分幾步完成,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最后的出結果。
2、數學游戲。
同桌活動時,先明確游戲規(guī)則,再進行游戲。
板書設計: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一
走在,腳步匆匆,腦海里交匯著書上的習題。一路風景閃過,我卻無暇顧及那路邊的花紅柳絮。突然,眼前被一抹青翠的綠所吸引,我不覺放慢了腳步。
在那明媚的春光里,這眼前的茁壯的小數的翠綠的葉,似是那晶瑩的寶石,透著迷人的光彩,那草坪上正吐芽的小草,更是要嫩的滴出水來。那籠罩在霧氣中的街道,平添了幾分光彩,水滴勾勒出花苞的俏影,像江南的女子,是含笑欲放的。這花苞是欲綻的,我愿意等在這兒,靜待這花開的精彩。這小小的花苞里,是隱匿了一冬的絢麗,怎不讓人期待。
我沉湎于春光中,抬起頭,靜靜吸著這帶有青草香甜的空氣。在夕陽的照耀下,萬物生輝。我身邊這些匆匆趕路的人,為何不停下腳步,來領略這生輝的萬物。
但是,在人生路上,有太多美麗的風景,我總不能一一駐足。
我笑了,笑自己過于貪戀,為這一草一木魂牽夢繞,停下了腳步。夕陽斜照,萬物相映生輝。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不覺放快了腳步。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二
主備教師。
劉楊楊。
使用教師。
代金霞。
教
學
目
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逐步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教學。
重難點。
理解教材中提出的問題并加以理解,提出新問題時有條理地表述,同時加以解決。
教
學
流
程
一、復習舊知。
1、聽算。
2、列式計算。
二、學習新課。
1、看圖回答問題。
每條船上有4只小動物,4條船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怎樣列式解答呢?為什么?
4×4=16(只)一條船有4只小動物,4條船就有4個4只小動物。4個4的和用乘法計算。
2、你能出一道用乘法解決的數學題嗎,完整地說給大家家聽一聽。
板書學生問題。小鳥每5只為一組,有3組,一共有幾只小鳥?
5×3=15(只)。
3、觀察:一道完整的應用題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至少2個相關的已知條件,和一個相關的問題。
舉例說明:
(1)小路兩旁各有5朵花,問:一共有幾只小鳥?(問題和條件不相關)。
(2)河里小魚每3條為一組做游戲,一共有4條船,問:一共有幾條小魚?(條件之間沒有內在聯(lián)系。)。
4、你會提出問題了嗎?同桌互相提問.提問的同學要說清楚條件和問題,聽的同學注意聽清楚同學的問題表述是否完整,并正確回答。
小組活動。
交流:。(抽生在講臺上說)誰愿意代表小組的同學來完整地敘述一遍應用題,聽一聽,他說得好不好。
三、鞏固練習。
1、算一算。
(1)一句口訣可以寫幾個乘法算式?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乘數相同,只能寫一個乘法算式。其余的可以寫2個乘法算式。
(2)給一個數,說出你想到的口訣。
12244。
二六十二四六二十四一四得四。
三四十二三八二十四二二得四。
(3)1個結論可以寫幾個乘法算式呢?(口訣的2倍加2個)。
12:1×12=1212×1=12。
2×6=126×2=12。
3×4=124×3=12。
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兩個數相乘,積相同的情況下,一個乘數變大,另一個乘數就會變小。(0除外)。
2、看圖填空。(從不同角度觀察方陣物體和圖形的個數。)。
根據圖意,你能寫出幾個乘法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3、p23、1、3計算。
個性化設計。
請學生列式,個別生板演。
請學生說一說發(fā)現的數學信息。
請學生出題考大家,其他生答題。
請學生觀察算式,找出其中的共同點。
請學生自由回答。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三
那天,我懷著愉悅的心情走在。
正走著,我看到路邊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我也擠了進去,湊個熱鬧。原來人群中是一位白發(fā)蒼蒼失了明的老人,此時,她和她的導盲犬被一只兇惡的大黑狗當了去路。這只大黑狗兇惡的叫著,倆眼惡狠狠地盯著老人,似乎要攻擊老人。雖然周圍為了一大圈的人,可誰都不敢靠近。老人腳下的導盲犬哪黑黝黝的眼睛里充滿恐懼。這是大黑狗嘴里嗚嗚的叫著,一副要戰(zhàn)斗的樣子。突然他把倆腿一蹬,撲向老人,這是導盲犬也不敢怠慢,也飛躍了起來,倆只狗一下撞在了一起。我驚訝的呀了一聲,我看到導盲犬的后腳已被大黑狗咬的鮮血直流了。我的心理怕極了,人群也騷動了起來,這時一個胖男人跑進了人群。他一邊喝住了大黑狗,一邊道歉說,這狗是他的,一時疏忽讓狗給跑了。大黑狗被帶走了,周圍人忙著看小狗的傷,用關心的目光看著它。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四
冬天難得的一場細雨,單薄的空氣夾雜著些許濕潤的味道。我裹緊外套,站在人頭涌涌的車站,四處張望著父母的身影。雨霧黏在我的睫毛上,模糊了我的視線。
起初,我無法理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不顧一切的踏上歸家的旅途,但慢慢明白了。
下著雨,來來往往的人絲毫沒有減少。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打傘,腳步匆匆。無數陌生人擦著另外一些陌生人的肩膀而過,觸碰著彼此的內心:回家!
有個小孩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托著下巴,若有所思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他仿佛在等待著什么。過年的`火車票總是那么難買,售票廳門口聚集著許多扛著大包小包的人們。有個人站在門口,背影是那么的落寞,看不清表情。媽媽給我的一個答案或許能解釋:“他們只是想家了?!?BR> 總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地付出著;總有那么一些人,不知疲倦地工作;總有那么一些人,為了他人舍棄自己的利益。他們的名字,叫做志愿者。他們的身影,在這火車站里格外顯眼。
雨中的她,穿著雨衣,舉著牌子。雨中她,不知道站了多久,留給過往的人一個淺淺的微笑。我隨著父母走進售票廳的時候,就看到一個穿著黃色外套的女生蹲在行李旁。我們從人群堆里面拿著票擠出來時,那個女生仍然在那。這時,我看到穿著熟悉制服的志愿者走向了她……媽媽似乎注意到了我的視線,她說:“那些志愿者哥哥姐姐們很辛苦對不對?他們犧牲自己的假期,來做志愿活動。”
雨停了,留下一片濕潤的大地。明媚的暖陽,籠罩著每一個人,似乎預兆著春節(jié)的溫暖,不管有多么困難,他們還是想要回家;那些志愿者們何嘗不想回家,可他們知道,有人需要他們。
春運中的暖陽,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五
這是一節(jié)綜合應用學過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練習課。教材從“小動物們放學回家”這一生動活潑的情境入手,展現了許多數學信息,引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采用“你問我答”的教學游戲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以看圖講故事的形式呈現圖中的信息很感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他們用學過的2~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圖中的問題,提高了解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培養(yǎng)了有條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在數學游戲的方式下會主動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能力目標:提高根據題中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利用數學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教學準備:口算題卡、教學卡片、拓展練習題單、檢測題單。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練習。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
2、在回家的路上,大家看到了這么多的景物,真美??!同學們,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些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教師隨機貼卡片。
(1)船上有幾只小動物?
(2)河里有多少條魚?
(3)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4)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5)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
(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的能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試做練習。
1.合作解決: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大家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問題最多。
2.匯報交流:
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過程,說出你解決了哪些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3.全班評價:
解決問題多的小組獎勵一面小紅旗。
(小組之間開展解答比賽,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4、全班練習:
教師提問,學生看圖搶答。
5、你問我答:
同桌兩人合作,一問一答。
(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熟悉、鞏固、應用乘法口訣。學生積極地利用和改造已有的生活經驗,經歷數學的再創(chuàng)造,樹立自信,獲得成功。)。
(三)鞏固練習。
1、快速接龍游戲:[出示口算題卡](23頁練習1題)。
同學們都很愛動腦筋,不僅能發(fā)現問題,還能用乘法解決問題。我想考考大家的口算,愿意嗎?從1號同學開始,一人一題,要求讀算式直接說出得數,并說出相應的口訣。完全正確的同學獎勵一顆智慧星!
(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2、看圖填空:(23頁練習2題)。
同學們,你們是怎樣看這兩幅圖呢?說給大家聽聽好嗎?請把所有的乘法算式寫在你的本子上。
(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
3、開啟動物之門:(找新家。)(23頁練習3題)。
(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正確熟練地計算。)。
(四)拓展練習(出示題單)。
1、選擇。
(?。┬〖t每天看5頁書,看了3天,()?
a、共看多少天?b、共看多少頁?c、還要看多少天?
a、全校有5個班b、二年級有70人c、二年級有6個班。
(3)有3盒月餅,(),一共有多少塊?
a、又買來8塊b、吃了8塊c、每盒8塊。
(題有一定的難度,要讓學生先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再進行選擇)。
2、同學們植樹,每隔4米種一棵,從第1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
(5棵樹,有4個間隔,每個間隔是4米,用乘法口訣四四十六)。
(一樓到三樓,有兩個樓層,共40級臺階,每個樓層是20級,從一樓到六樓,共5個樓層,要走5個20級,一共是100級)。
4、生活中的應用。
(遵循“多樣性、靈活性、開放性”原則,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不同的人保證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五)練習總結。
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快樂嗎?為什么?
(六)課堂檢測。
出示題單。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六
對于我們這些住宿的孩子來說,還有什么比回家還值得高興的事情嗎?答案當然是沒有。一個星期中最開心的一天就是星期五,因為今天我就可以回家啦,而我最討厭的一天就是星期天,因為那天我就要離開家了。
只有當我們離開家的時候,我們才學會了想家,只有當我們離開父母的時候,我們才學會了思念,只有當我們自己一個人學會生活的時候,我們才學會了感恩父母,才明白父母有多么的不容易。我最喜歡的時光就是在,我習慣性的戴上耳機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看著車窗外的風景,回顧著自己這一周在學校里的所作所為。每每看著車窗外的風景我就感覺到自己仿佛離家就又進了一步,這時候我的思緒仿佛就飄回了家中。我想這時候我最愛的媽媽也許正在家中給我準備著最可口的飯菜,我最親愛的爸爸也許正在家中焦急的等待著他最親愛的女兒我的到來,而我最可愛的小侄女或許只會想我姑姑今天會給我買什么好吃的那。不過我一回家一定會給我親愛的爸爸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以疏解我這些日子以來對她的想念,我要給我的小侄女一個大大的吻,告訴她她姑姑我有多么想她。
總是那么的漫長,那段路上不僅僅只有風景更多的是我們對家的想念,對父母的思念。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七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是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給學生廣泛參與的機會和發(fā)展的余地。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設計練習時,我注意到學生情感方面的問題,特地設計了題型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激發(fā)學生自主活動的積極性。如“師生對口令”、“爭當快射手游戲”、“踩汽球游戲”、“快速接龍游戲”、“開啟動物之門”(找新家)等游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不僅讓學生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愛學、樂學,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八
那天放學,我愉快地走在。
到天橋前面一個路口時,我試圖穿越馬路到對面,這樣比上天橋快多了??删彤斘覝蕚涮ど像R路時,卻被風一樣川流不息的車輛嚇得打響了退堂鼓。
十字路口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道,一條是國道,一條是同向高速路口的道,車速都相當快。
我只好老實地走上天橋。站在橋上,我往下望,車輛來來往往,像長河??缮厦孢€是有一些不和諧的黑點——有的同學正穿越馬路??粗麄円粋€一個蹦上人行道,我的心一下緊繃,一下又放松,可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危險。
有一個蹦蹦跳跳的小男孩,左閃右閃,躲過了一輛又一輛的車,正當他就要穿過馬路時,一輛面包車從拐角處殺出來。面包車司機緊緊踩著剎車,并大聲按著喇叭,車輪碾壓馬路的“嘶——”和喇叭聲交織在一起,揪著我的心。小男孩一開始竟不知道,當看到死神般的面包車向自己逼近,嚇得臉色蒼白,趕緊用手護著頭,蹲在地上。我的心也是緊緊繃著,心中像有一只兔子怦怦直跳,怎樣深呼吸都壓不住,手緊緊扯著紅領巾??吹矫姘囯x男孩越來越近,我閉上了雙眼,不敢看。耳朵里只響著剎車聲。“咚咚——咚咚——”直到剎車聲停止,我才敢睜開眼。面包車停在男孩面前,里面的貨物傾倒了一地,男孩嚇到在地上,哭了起來,還好有驚無險。
通過目睹這件事,我明白了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生命只有一次。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九
教學地位: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訣,能熟練地用2-5的乘法口訣計算,并且在本單元的《做家務》、《需要幾個輪子》、《可愛的小青蛙》等課中,已初步接觸了乘法口訣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逐步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3)體會口訣的優(yōu)越性。
2.過程與方法。
(1)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
(2)運用口訣解決數學問題,熟練掌握口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2-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關鍵:
通過小組合作和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達成目標。
教學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有關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知基礎和接受能力;充分發(fā)揮學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學的規(guī)律和原則;本節(jié)課特采用了講解法、談話法、實驗法、激趣法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體現“精講、善導、激趣、引思”的課堂教學“八字”要求;達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指導思想。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教學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與學生共同完成幾個繞口令。
一張桌子,四條腿;兩張桌子,八條腿;……。
師:其實這是應用了?生:4的口訣。
一雙筷子,有兩根;兩雙筷子,有四根;……。
師:這是應用了?生:2的口訣。
一只手,五根手指;兩只手,十根手指;……。
師:這是應用了?生:5的口訣。
(二)自然過渡。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很多地方都能應用到這些乘法口訣。你看,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瞧!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并板書:回家路上。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一)問題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么?
1.分組討論。
2.小組代表匯報。
(二)問題二:根據你們觀察到的內容提出與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
1.小組合作:1人提問,1人回答,1人記錄。
2.小組匯報展示。
3.師板書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動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3*5=15(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條)。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師出示口算卡片(開小火車的形勢)。
2.看圖填空。(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我為什么這樣列式。”
3.游戲:搶凳子。
三輪,共六人參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獲勝,派發(fā)小禮品。
準備六道算式,五把椅子,椅子上貼好數字:12,12,24,24,18。
六道算式是:2*6=3*4=4*6=3*8=3*6=2*9=。
音樂起第一次撤掉數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數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獲勝!
后師引導學生總結:同學們?在游戲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老師設計這個游戲的小秘密?生:有兩道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師補充:在乘法口訣表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口訣不同,但結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積是一樣的口訣。我們在后面還要繼續(xù)學習。
四、談談收獲,總結評價。
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本課的總結采用了引導回憶歸納的方法,這樣總結,既突出教學重點,又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進一步培養(yǎng)歸納概括的能力。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熟練掌握1-5的乘法口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提取圖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談話:同學們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板書課題。
二、問題探究。
談話:根據圖上景物提出問題。
板書:船上有幾只小動物?
4×4=16(只)。
……。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背誦口訣。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完成練習1、2、3。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8頁。
板書設計。
船上有幾只小動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熟練掌握1-5的乘法口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提取圖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談話:同學們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板書課題。
二、問題探究。
談話:根據圖上景物提出問題。
板書:船上有幾只小動物?
4×4=16(只)。
……。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背誦口訣。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完成練習1、2、3。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8頁。
板書設計。
船上有幾只小動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十一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四單元中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2、3、4、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jié)練習課,是對2、3、4、5的乘法口訣的鞏固與疏理。學生將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主動提出數學問題,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我根據本節(jié)課的特點,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在數學游戲的方式下會主動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進一步鞏固了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能力目標:提高根據題中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利用數學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根據題意提出問題,并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與啟發(fā)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體系。
教學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方法,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經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中,來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總體回顧課,也是綜合復習課,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此課。
1、通過學生背誦2、3、4、5的乘法口訣來了解學生對口訣的掌握程度。
2、出示一組口算題,要求學生說出結果的同時,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以此來鞏固乘法口訣的應用。
3、出示書中圖畫,并用講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讓學生觀察圖畫,說說知道的信息(在這里采用自己說,同桌說,全班交流并補充的形式),這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動腦,善于觀察的能力。
4、根據信息提出乘法計算的問題,并解答這些問題。在這里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邊提問題邊計算,然后同桌合作一人問問題一人回答,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有條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5、最后做幾組練習題來鞏固所學的乘法口訣。
總之,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嘗試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力圖營造一種積極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學環(huán)境,更好地將學生的情感與認知,感受與理解,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通過教學促進學生數學智能整體而和諧地發(fā)展。
回家路上教案篇一
國慶節(jié)一眨眼又到來,中**親又迎來了61歲的生日,在這喜慶的日子里,許多人踏上尋往回家的路,為自己的心找回那片曾經屬于自己的土地,讓它生根發(fā)芽。我又何嘗不是呢?我的心也是該回到自己的土地了。
坐在車廂里,一切都是安靜的,去安靜的讓我的心卻如此的不安靜。打開車窗,一陣清風吹來凌亂了我的頭發(fā),卻帶走了夏日的不安靜,留下了一絲絲傷感的情愫??粗飞弦豢每霉P直的大樹在后退,車子一步步地靠近,心不斷的翻滾著,是的,我已迫不及待想回到那個屬于我的土地上,回到那個我已闊別十年的家。
車不斷往家的方向開去,這時,經過一個綠油油的大菜園,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青菜,隨著風的節(jié)奏在擺動著,它搖曳著我心中那道淺淺的思念,飄散著愛的氣息。這片青菜園綠的刺眼,這綠不知不覺帶著我的思緒陷入回憶的漩渦。
記憶中,外公喜歡牽著我漫步在一片綠海中,他也喜歡和我在綠色的大樹下乘涼,講述著那過往的事。印象中,外公總是笑的很爽朗。這時,車子晃動的一下,把我從回憶中喚醒,外公是否老了?我好幾年沒看過他了。
快要到家了,車突然停了下來,原來前面發(fā)生了交通事故,車已堵得水泄不通,我能諒解,因為我知道,他們跟我一樣,為了回家,看望那年邁的親人。
路通了,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著笑容,那笑容是寬容和理解。
到家了,踏上了我“母親”的懷抱,看見一位年邁的,臉上布滿皺紋的老人。那是我的外公。他老了,臉上全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歲月無情的將他的頭發(fā)染成了白色。他真的老了。他笑著看著我,他的眼神觸動了我的心,他的眼神沒有責怪,更多的是關愛。我內心充滿愧疚。
回家了,又是匆匆的離別。而我卻懂得了世上有種東西是永遠不法抹去的——親情。
惠陽實驗一中高一:杜思萍。
太陽又出來了,這天兒,總是陰晴不定,今天早晨還是灰蒙蒙的。俗話說“六月的天,孩子臉,說變就變”可這才五月呀。
風光一年一度,小麥被收割了,玉米開始茁壯了,可這太陽,風雨總是壓制它們。蝴蝶倒沒什么,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從這朵花飛到那朵花,好是自由!好是無拘無束!
初夏的風不是很大,雖然不像春風那樣溫和柔軟,但卻絲絲清爽。不知天上的風是不是這樣,望著云朵被舞來弄去,我想應該不是。
我現在明白了為什么人們把開心。
比作陽光,因為看見和絮的陽光人就會很開心,這或許和人的本始有關吧-----人就是從陽光里長出來的。所以,人看到陽光總會感到很親切,很溫暖。
做小孩真的挺好,每天都蹦蹦跳跳,他們彰顯著原始的本性-----天真、活潑。我是不能回到孩童時代了,就連三個月前也不可能了,因為人永遠不可能倒著長,時間永遠不會逆流。只有看前,也只能看前了。
王浩韻。
放學了,淘氣的太陽玩地似乎還不夠盡興,反而得更歡了。這可苦了我們小朋友,大家經過了一天的勞累,腰酸背痛,還要經受這蒸籠似的太陽,幾乎要成“烤全人”了。我當然也不例外,發(fā)燒才剛好的我怎能經受這樣的烘烤。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滴水,滴落在路面上,即將蒸發(fā)了。
我邁著沉重的地腳步,背著發(fā)書包,感覺像是走在鋪滿鋼釘的路上,背著千斤重的石塊,每走出一步,都要花上很大的力氣。腳也像灌了鉛似的,酸酸地整個身子就像散架子似的。
我又想一到家就能好好地休息一下了,于是,我加快了腳步,可是沒走幾步我又走不動了。我想是休息一下還是接著走呢……正當我想著時,我已經不知不覺地走進了家門。
有一條小河。從前,它雖然不是像西湖那樣平靜,不是像山間小溪那樣清澈,可是它至少為河里的小魚、小蝦提供了一個生存的地方,讓我們這些學習了一天的學生;工作了一天的上班族的眼睛得到了“修養(yǎng)”。每當我上學去或放學回家時,經過那兒,偶爾可以看見一兩條小魚兒浮出水面,吐出一星半點的小水泡。
可現在,它變了。以往的那種歡樂,似乎早已蕩然無存了。
這天,我放學回家。坐在由媽媽掌控的自行車的后座上,欣賞著沿途美麗的風景。也許是開春了的原因吧,馬路兩邊到處都是綠色。銀杏是蔥綠的;桂花樹是墨綠的;小草則是嫩綠的??墒?,伴隨著這美麗的春景的,是讓人難以忍受的臭味。而散發(fā)出這種臭味的,竟是昔日那條生機勃勃的小河!河面,本該是綠色的河面,是黑的;河水,本該清澈的河水,是渾濁的;垃圾,本該蕩然無存的垃圾,是大片大片地浮在水面上的。是誰污染了這條小河?這,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人類!”這條小河,從東冠一直延伸到毛家沿。一路上,都是那些工廠,它們把臟水、廢水、垃圾,投入這條河,而這小河,這條善良的小河,還是以大度的胸懷,容忍了這些所謂的新鄰居帶來的傷害。
失得蕩然無存了。
404班周欣怡。
今天,我?guī)寢尠蚜崃帷⒇惿?、露易莎都送到外婆家給小妹妹。我在外婆家吃了晚飯就準備回家。
我哼著小曲,一路都順風,到“狗街”了,我倒吸了一口涼氣……。
“親愛的上帝,”我嘟噥著,“請您千萬要保佑那些狗不要咬我!”
“圣主耶酥,請您讓那些狗不要太無禮!”
“圣母瑪利亞,請您讓那些狗今天不出來吧!”
然而,一切并沒有因為我的禱告而。
改變,事態(tài)仍然按照往常一樣發(fā)展著……。
我已經無計可施了,只好開始過“狗街”?!肮方帧鄙峡梢月犚娫S多狗叫:“汪!汪!汪!”令我渾身雞皮疙瘩突起,太可怕了,我簡直就不敢往前走了。我為了令自己不害怕閉上眼睛,跑了一陣子,睜開眼睛,本以為安全了,誰知……當我睜開眼睛一看,啊——一只狗閃在我的前面。我忙下一層臺階,飛也似的跑了一陣子,總算過了“狗街”,也算有驚無險。
“狗街”啊,“狗街”,你可以搬走嗎?
放學了,同學們高高興興地走出校門。
說:“我沒帶傘,回不了家了?!毙》较肓讼?,說:“我們正好住在一起,一起回家吧?!庇谑撬齻冊谝黄鹦⌒牡刈咧?,風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這時路上出現了一個大水坑,怎么辦?小紅和小方互相攙扶著,終于走過了水坑。一路上她們有說有笑,非常開心;伴著雨聲,伴著笑聲,她們平安地回到了自己溫暖的家。回家的路,因為小伙伴的陪伴,變得多么快樂呀。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
一、教材分析:教材內容及目標分析:
教材內容分析:《回家路上》是新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教學內容。這是一節(jié)綜合應用學過的2—5的乘法口訣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練習課,教材由“看圖講故事”、“練一練”兩部分組成,“看圖講故事”主要是通過小動物放學回家的這一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數學信息,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練一練”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形式各異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等練習加深學生對乘法口訣的記憶與應用。
目標確定分析:本課是學生學習了2---5乘法口訣的基礎上而設計的一節(jié)練習鞏固課,教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小動物放學回家的生活情境圖,目的是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片,獨立獲取相關的數學信息,并且能將獲取的數學信息重新整合而提出有用的數學問題來,從而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教學目標之一;其二,就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并且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目標三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應用意識。
二、教法與學法:
本節(jié)課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參與活動中獲取知識,讓學生自愿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并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三、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思路為: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提供機會,主動參與——實際操作,深化理解——實踐應用,形成本領——完善認識,體驗成功。學生通過說一說,算一算,讓學生親自感悟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
學生對枯燥的訓練往往不感興趣,但對以看圖講故事的形式呈現信息比較感興趣。所以我先創(chuàng)設了小動物放學回家的情境,提供了比較豐富的有關乘法數量關系的數學信息,并通過3個問題,給學生提供機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學過的乘法口訣的理解與應用。問題1: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在具體的情境圖中能夠迅速而全面地發(fā)現數學信息,對于正確解題是非常重要的。這里讓學生看圖找出數學信息,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老師適時加以引導,使信息更加明確化,為后面的列乘法算式打下基礎。問題二: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在此,先讓同桌互相說一說,再提名匯報交流,讓學生在說自己的問題聽同伴的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提出問題的能力。問題三:你能解決這些問題嗎?讓學生根據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并說出問什么這么列式,計算時應用了哪句口訣?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了2--5的乘法口訣,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了應用意識。之后的練一練通過故事串將這些不同形式的練習題串聯(lián)起來,讓學生在故事中始終以飽滿的精神、濃厚的興趣投入到練習中更深一步提高利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形成自己的本領。
四、存在問題:
本節(jié)課由于教室光線有點亮,多媒體課件效果并不好,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沒有完全的提起來,再由于實際把握的不好,課后的練習題處理的較少。
回家路上教案篇三
1、通過動物回家的畫面展示數學信息,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的2、3、4、5乘法口訣。
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提取信息、自主提出問題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
重點:回顧,鞏固本單元所學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理解以及利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相關問題。
難點:提取圖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具:多媒體課件,課本。
一、復習鞏固乘法口訣。
用口訣填空,加強學生對2、3、4、5乘法口訣的記憶。
師:同學們回答的真棒。
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故事引入:放學了,小朋友們都要趕快回家,那么在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而且還在那里辦了一所動物學校呢!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么高興??!仔細看圖,放學了他們準備回家,那他們走在那里呢!生:路上。
三、選擇信息,探究問題。
1、同學們,在這張圖上,你發(fā)現了那些數學信息?能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聽嗎?
提出問題。
(1)、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
問題:1、路上一共有多少只狐貍?
2、船上一共有多少只貓?
3、一共有多少只鳥?
4、地上一共有多少朵花?
5、學校教學大樓上有多少扇窗戶?
四:小組合作,解決提出的問題。
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選擇合適的信息條件來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中不只是列出算式還要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做?
3、
提出問題,(板書問題)。
生3:河里一共有幾條魚?
3×4=12(條)。
4×3=12(條)。
答:河里一共有12條魚。
你怎么知道用3×4=12的呢?用的是那句口訣呢?。ㄈ氖?BR> 針對“3+3+3+3=12(只)”進行乘法教學。
師點評總結:乘法是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所以乘法的意義表示求幾個幾的和,凡是求幾個幾的和均可以用乘法。
師:同學們回答的真好,那你們能根據剛才的學習的內容,看著圖片提出新的問題嗎?
師:同學們回答真好,那讓我們?yōu)樽约汗恼瓢桑?BR> 五,鞏固練習。
師:在剛才的學習中,同學們都把乘法口訣用的很好了,接下來老師這里有些題目同學們想不想試試呢!
看圖填空。
快來幫小動物找新家。
六,師生共同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有那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河里一共有多少條魚?
3+3+3+3=12(條)。
3×4=12(條)。
4×3=12(條)。
口訣:三四十二。
《回家路上》這一課是讓學生復習乘法的意義和應用2-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材用一些小動物放學回家的畫面展現了許多數學的信息,采用“你問我答”的數學游戲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教學時。我主要是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中獲取知識。首先,我根據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點,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圖中的信息(出示課件),然后讓學生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所見,再在小組內采用“你問我答”的游戲方式,根據畫面提出數學問題并且運用學過的乘法口訣解決這些問題。學生興味溢然,積極思考發(fā)問并認真解答。
回家路上教案篇四
加法口訣表:
1+1=2。
1+2=32+2=4。
1+3=42+3=53+3=6。
1+4=52+4=63+4=74+4=8。
1+5=62+5=73+5=84+5=95+5=10。
1+6=72+6=83+6=94+6=105+6=116+6=12。
1+7=82+7=93+7=104+7=115+7=126+7=137+7=14。
減法口訣表:
2-1=12-2=0。
3-1=23-2=13-3=0。
4-1=34-2=24-3=14-4=0。
5-1=45-2=35-3=25-4=15-5=0。
6-1=56-2=46-3=36-4=26-5=16-6=0。
7-1=67-2=57-3=47-4=37-5=27-6=17-7=0。
8-1=78-2=68-3=58-4=48-5=38-6=28-7=18-8=0。
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認識角。
1、角的特征:一個頂點,兩條邊(直的)。
2、角的大?。号c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3、角的畫法:
(1)定頂點。
(2)由這一點引一條直線。
(3)畫另一條邊(直角時,用直角邊對準畫好的一條邊后,沿著另一條直角邊,畫線)。
二、角的分類:
1、認識直角:直角的特點,
2、認識銳角和鈍角: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3、會用三角尺來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吧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與被比較角的頂點重疊在一起,再將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條邊與被比角的一條邊重合,最后比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條邊與被比角的另一條邊,線上為直角,內為銳角,外為鈍角。
4、畫直角、銳角和鈍角。
數學學習方法技巧。
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習慣。
有些題目孩子不懂,家長要耐心地解釋題目的意思,鼓勵孩子不懂就問。但是家長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訴他,我想只要你把題目解釋清楚,孩子是能夠自己解答的。
我發(fā)現成績不夠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賴性比較強,不愿獨立思考,課堂上要么等著老師講解,要么轉來轉去指望其他同學。這些同學在家里做作業(yè)也肯定很拖拉。家長要注意正確引導。
二年級學生已入學一年,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但由于年齡特點,在數學學習上容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
學生年齡小,有意識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長,一節(jié)課40分鐘,很難堅持到底,往往聽了一半就思想就開起了小差,或東張西望,隨意說話,或小動作不停。
二、聽講方面:
不能傾聽是許多低年級學生的通病。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較強,往往一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聽完整,一知半解時便搶著回答,聽不進老師的建議和其他同學的發(fā)言。
三、看和寫的方面:
粗心馬虎,經常把題看不完整、把數左右看顛倒或上下看錯行、把運算符號看錯,或把圖看不全面。寫的時候精力不夠集中,算對的卻抄錯,書寫不認真,書面不整潔,寫完不檢查。
四、想的方面:
二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還不全面,沒有系統(tǒng)性,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遇到需要邏輯思維或考察空間想象能力的問題,思維跟不上,腦子里轉不過來彎,便會不知所措,應付塞責。
五、語言方面:
由于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詞匯少,語言單調、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頭表達時也常常說不清、道不明。
回家路上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畫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清晰地口述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辯認方向。
2、引導學生完整地畫出從家到學校的線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學時:1。
教具學具:,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
1、導入:
2、新授:
(1)我們從自己住的地方來上學,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學生討論回答:(路牌、兩邊的建筑、路口等)。
3、教師小結:畫地圖可以讓我們對身邊的道路和環(huán)境記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說出身邊環(huán)境中的一些明顯的重要的道路和轉彎,還有比較大的建筑物,讓我們從學校到家的過程畫起吧。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1、作業(yè)要求:以學校為中心,畫出往各人家的路線,出了校門往何處去,畫出主要的標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點畫出家與學校。
2、路線描繪清楚,內容豐富。
四、欣賞作品。
請學生介紹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五、拓展。
嘗試畫出從家到公園或親戚家的路線圖。
教學后記: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繪畫方法,大膽、自由地表達回家路上的人、景、物。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及時指正作業(y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的畫面要大膽、自由、生動,富于創(chuàng)造力。能夠畫出一路上標志性的建筑、景、物。堂上在學生述說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教師要及時予以指正,在美術堂上也要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回家路上教案篇六
課業(yè)類型:造型·表現課。
教學目標:
1、參考交通圖的表達方式,繪出從學校到家的路線圖。
2、能夠畫出一路上有標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學重點:能將從學校到家的路線交待清楚。
教學難點:能把這條路線上的你所熟悉的建筑或場所等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教具:教師準備交通地圖、旅游地圖和范作。
學具:學生準備筆、膠水、剪刀,收集房產廣告冊、建筑物、風景圖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
二、導入新課:
你會看地圖嗎?地圖是怎樣給人們指路的?老師可以給大家參照本地的交通圖,然后,找一找“我們的”學校在地圖一所處的位置。
請一位學生描述一下從學?;丶业木€路,要求把轉彎的地方(特別是三岔口、十字路口)描述得詳細一些,教師要提醒他向大家介紹那些標志性的建筑或物體。
三、講授新課:
觀察教材上的學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圖,討論:我們要表現的從學校到家的線路圖與交通圖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然后交流。
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自己回家路上經過了哪些場所(市場、超市、飯店),可以把它作為有代表性的建筑畫在回家路上作為景物,還可以想一想從學校到你家你需要經過幾個拐彎,幾個十字路口等,把這個線路在平面上表現出來。
四、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作業(yè)要求:畫畫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線圖。可以根據需要添加人物與景物。
學生繪畫的步驟應該是隨意的,但有些學生在作這幅畫時仍然感覺不知如何下手,可以向他們提供以下建議:
1、首先在紙上寫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先畫學校,再按照回家的路線一點一點延伸出去,一直畫到家。什么地方有拐彎,朝什么方向拐要畫出來。紙張不夠可以拼接,作品完成后的形狀可以是不規(guī)則的。
2、如果有的學生喜歡將線路圖畫在一張完整的作業(yè)紙上,那么,可以建議他們先將學校與家的位置確定好,然后用單線輕輕畫出線路,確定后,再具體描繪。
最后,根據需要可以添畫人物與景物(可以用剪貼或繪畫的方式)。
五、課堂小結:
把學生的路線圖貼在黑板上,找其他同學上來看,看能不能找出跟你回家路線相同的,看看你跟誰做鄰居。
板書設計:
根據需要添加人物與景物。
回家路上教案篇七
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會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并介紹除法算式的讀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難點:學生能夠學會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
教具:情景圖。
教學方法:引導法。
教學過程:
一、分香蕉活動。
著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學讀法。
12÷2=6讀作12除以2等于6。
1、認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2÷3=4(根)。
被除除商。
除號數。
數
2、你還可以怎樣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讓學生邊分,邊列算式,后讀算式,分辨式中各部分名稱。
三、練一練。
讓學生實際分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把分的過程用除法式表示出來。
板書設計:
情景圖12÷2=6讀作12除以2等于6。
12÷3=4(根)。
被除數除數商。
回家路上教案篇八
“惠家工程”是黑龍江省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和中共黑龍江省委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以及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具體行動。
會來。生命對每個人都重要,但對一位能真正當好六個兒媳婆婆的人來說是不容易的,對姥姥就更不容易了,但是姥姥做到了。她是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感染著每一個兒媳的心。在姥姥的字典里,兒女都沒錯。真心感動每個孩子?!盎菁夜こ獭遍_展以來,我一直真心誠意照顧好姥姥婆婆,因為照顧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生命的意義對于我來說,讓姥姥開心最重要。人生的路雖然很短,但要想活的有滋味,我想讓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快樂。善待他人,善待老人,從我做起?!盎菁夜こ獭辈⒎钦f的那么容易,真正做到始終如一,我堅持照顧姥姥十一年多,如今姥姥已經八十五歲,她很開心,我也快樂。雖然我沒有車,沒有漂亮的樓房,但我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每天照顧姥姥是我每天生活的動力。近七年之余,我很少回到自己媽媽的身邊,每年只有正月初三陪媽媽吃一回飯,但我一點也不覺得后悔,反之,媽媽卻因為有我這樣的女兒感到自豪。自己女兒在婆婆家,由婆婆照顧,已經是五年級的小學生了。如今女兒已懂事,她每月放假回家都會說:“媽媽,太姥姥身體好嗎?又打針了嗎?”我只知道女兒每每看到我忙碌的身影,女兒就會說:“媽媽,你就把青春這么浪費了?"我會告訴女兒這不是浪費,媽媽這么做覺得生活更有價值!
老人活的開心、順心,每當我從外面回到姥姥家的時候,她都坐在窗前等我回來,和我有說不完的話。每天我和姥姥在一起已經成了習慣,無論去哪里都放心不下她。近幾年很少甚至只有個別的幾回沒能陪她吃飯,姥姥已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隨著時間的流逝,姥姥的二兒子在去年七月二十四日得了重病去世了,這對于姥姥是沉痛的打擊。我陪在姥姥身邊的時間更多了,陪她說話、陪她玩麻將,給她做喜歡吃的飯菜······姥姥身邊沒有兄弟姐妹,兒女是她最近親的人,每天都盼望有人來看望,可憐天下父母心惠家工程,便民維權。希望惠家工程給千千萬萬的家庭帶來幸福!我會用真誠的心,用我的實際行動照顧好姥姥婆婆。愿全天下父母有幸福晚年!孝心兒女!
訥河市訥南鎮(zhèn)全勝馬秀紅***。
回家路上教案篇九
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提取圖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一、情景創(chuàng)設。
談話:同學們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板書課題。
二、問題探究。
談話:根據圖上景物提出問題。
板書:船上有幾只小動物?
4×4=16(只)。
……。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背誦口訣。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完成練習1、2、3。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8頁。
板書設計。
船上有幾只小動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
教學目的: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學生能夠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教具:情景圖。
教學方法: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分糖果。
讓學生用5個圓片代表5個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表糖果來分一分。鼓勵學生的分法多樣化。學生的分法可能不同,但都可以將分的過程再表格中記錄下來,最后的出結果。
二、鞏固練習。
1、小組活動。
此活動一次完成是有困難的,4人小組可以分幾步完成,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最后的出結果。
2、數學游戲。
同桌活動時,先明確游戲規(guī)則,再進行游戲。
板書設計: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一
走在,腳步匆匆,腦海里交匯著書上的習題。一路風景閃過,我卻無暇顧及那路邊的花紅柳絮。突然,眼前被一抹青翠的綠所吸引,我不覺放慢了腳步。
在那明媚的春光里,這眼前的茁壯的小數的翠綠的葉,似是那晶瑩的寶石,透著迷人的光彩,那草坪上正吐芽的小草,更是要嫩的滴出水來。那籠罩在霧氣中的街道,平添了幾分光彩,水滴勾勒出花苞的俏影,像江南的女子,是含笑欲放的。這花苞是欲綻的,我愿意等在這兒,靜待這花開的精彩。這小小的花苞里,是隱匿了一冬的絢麗,怎不讓人期待。
我沉湎于春光中,抬起頭,靜靜吸著這帶有青草香甜的空氣。在夕陽的照耀下,萬物生輝。我身邊這些匆匆趕路的人,為何不停下腳步,來領略這生輝的萬物。
但是,在人生路上,有太多美麗的風景,我總不能一一駐足。
我笑了,笑自己過于貪戀,為這一草一木魂牽夢繞,停下了腳步。夕陽斜照,萬物相映生輝。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不覺放快了腳步。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二
主備教師。
劉楊楊。
使用教師。
代金霞。
教
學
目
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逐步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教學。
重難點。
理解教材中提出的問題并加以理解,提出新問題時有條理地表述,同時加以解決。
教
學
流
程
一、復習舊知。
1、聽算。
2、列式計算。
二、學習新課。
1、看圖回答問題。
每條船上有4只小動物,4條船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怎樣列式解答呢?為什么?
4×4=16(只)一條船有4只小動物,4條船就有4個4只小動物。4個4的和用乘法計算。
2、你能出一道用乘法解決的數學題嗎,完整地說給大家家聽一聽。
板書學生問題。小鳥每5只為一組,有3組,一共有幾只小鳥?
5×3=15(只)。
3、觀察:一道完整的應用題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至少2個相關的已知條件,和一個相關的問題。
舉例說明:
(1)小路兩旁各有5朵花,問:一共有幾只小鳥?(問題和條件不相關)。
(2)河里小魚每3條為一組做游戲,一共有4條船,問:一共有幾條小魚?(條件之間沒有內在聯(lián)系。)。
4、你會提出問題了嗎?同桌互相提問.提問的同學要說清楚條件和問題,聽的同學注意聽清楚同學的問題表述是否完整,并正確回答。
小組活動。
交流:。(抽生在講臺上說)誰愿意代表小組的同學來完整地敘述一遍應用題,聽一聽,他說得好不好。
三、鞏固練習。
1、算一算。
(1)一句口訣可以寫幾個乘法算式?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乘數相同,只能寫一個乘法算式。其余的可以寫2個乘法算式。
(2)給一個數,說出你想到的口訣。
12244。
二六十二四六二十四一四得四。
三四十二三八二十四二二得四。
(3)1個結論可以寫幾個乘法算式呢?(口訣的2倍加2個)。
12:1×12=1212×1=12。
2×6=126×2=12。
3×4=124×3=12。
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兩個數相乘,積相同的情況下,一個乘數變大,另一個乘數就會變小。(0除外)。
2、看圖填空。(從不同角度觀察方陣物體和圖形的個數。)。
根據圖意,你能寫出幾個乘法算式?說一說你的想法。
3、p23、1、3計算。
個性化設計。
請學生列式,個別生板演。
請學生說一說發(fā)現的數學信息。
請學生出題考大家,其他生答題。
請學生觀察算式,找出其中的共同點。
請學生自由回答。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三
那天,我懷著愉悅的心情走在。
正走著,我看到路邊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我也擠了進去,湊個熱鬧。原來人群中是一位白發(fā)蒼蒼失了明的老人,此時,她和她的導盲犬被一只兇惡的大黑狗當了去路。這只大黑狗兇惡的叫著,倆眼惡狠狠地盯著老人,似乎要攻擊老人。雖然周圍為了一大圈的人,可誰都不敢靠近。老人腳下的導盲犬哪黑黝黝的眼睛里充滿恐懼。這是大黑狗嘴里嗚嗚的叫著,一副要戰(zhàn)斗的樣子。突然他把倆腿一蹬,撲向老人,這是導盲犬也不敢怠慢,也飛躍了起來,倆只狗一下撞在了一起。我驚訝的呀了一聲,我看到導盲犬的后腳已被大黑狗咬的鮮血直流了。我的心理怕極了,人群也騷動了起來,這時一個胖男人跑進了人群。他一邊喝住了大黑狗,一邊道歉說,這狗是他的,一時疏忽讓狗給跑了。大黑狗被帶走了,周圍人忙著看小狗的傷,用關心的目光看著它。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四
冬天難得的一場細雨,單薄的空氣夾雜著些許濕潤的味道。我裹緊外套,站在人頭涌涌的車站,四處張望著父母的身影。雨霧黏在我的睫毛上,模糊了我的視線。
起初,我無法理解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不顧一切的踏上歸家的旅途,但慢慢明白了。
下著雨,來來往往的人絲毫沒有減少。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打傘,腳步匆匆。無數陌生人擦著另外一些陌生人的肩膀而過,觸碰著彼此的內心:回家!
有個小孩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托著下巴,若有所思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他仿佛在等待著什么。過年的`火車票總是那么難買,售票廳門口聚集著許多扛著大包小包的人們。有個人站在門口,背影是那么的落寞,看不清表情。媽媽給我的一個答案或許能解釋:“他們只是想家了?!?BR> 總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地付出著;總有那么一些人,不知疲倦地工作;總有那么一些人,為了他人舍棄自己的利益。他們的名字,叫做志愿者。他們的身影,在這火車站里格外顯眼。
雨中的她,穿著雨衣,舉著牌子。雨中她,不知道站了多久,留給過往的人一個淺淺的微笑。我隨著父母走進售票廳的時候,就看到一個穿著黃色外套的女生蹲在行李旁。我們從人群堆里面拿著票擠出來時,那個女生仍然在那。這時,我看到穿著熟悉制服的志愿者走向了她……媽媽似乎注意到了我的視線,她說:“那些志愿者哥哥姐姐們很辛苦對不對?他們犧牲自己的假期,來做志愿活動。”
雨停了,留下一片濕潤的大地。明媚的暖陽,籠罩著每一個人,似乎預兆著春節(jié)的溫暖,不管有多么困難,他們還是想要回家;那些志愿者們何嘗不想回家,可他們知道,有人需要他們。
春運中的暖陽,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2下一頁。
@_@我是分割線@_@。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五
這是一節(jié)綜合應用學過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的練習課。教材從“小動物們放學回家”這一生動活潑的情境入手,展現了許多數學信息,引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采用“你問我答”的教學游戲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二、學生分析。
學生對以看圖講故事的形式呈現圖中的信息很感興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他們用學過的2~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圖中的問題,提高了解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培養(yǎng)了有條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在數學游戲的方式下會主動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能力目標:提高根據題中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利用數學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教學準備:口算題卡、教學卡片、拓展練習題單、檢測題單。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練習。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能力。)。
2、在回家的路上,大家看到了這么多的景物,真美??!同學們,你能根據這幅圖提出一些用乘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教師隨機貼卡片。
(1)船上有幾只小動物?
(2)河里有多少條魚?
(3)一共有多少只小鳥?
(4)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
(5)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
……。
(培養(yǎng)學生勤于動腦的能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試做練習。
1.合作解決: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大家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解決的問題最多。
2.匯報交流:
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過程,說出你解決了哪些問題?用什么方法解決的?
3.全班評價:
解決問題多的小組獎勵一面小紅旗。
(小組之間開展解答比賽,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4、全班練習:
教師提問,學生看圖搶答。
5、你問我答:
同桌兩人合作,一問一答。
(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熟悉、鞏固、應用乘法口訣。學生積極地利用和改造已有的生活經驗,經歷數學的再創(chuàng)造,樹立自信,獲得成功。)。
(三)鞏固練習。
1、快速接龍游戲:[出示口算題卡](23頁練習1題)。
同學們都很愛動腦筋,不僅能發(fā)現問題,還能用乘法解決問題。我想考考大家的口算,愿意嗎?從1號同學開始,一人一題,要求讀算式直接說出得數,并說出相應的口訣。完全正確的同學獎勵一顆智慧星!
(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練習,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2、看圖填空:(23頁練習2題)。
同學們,你們是怎樣看這兩幅圖呢?說給大家聽聽好嗎?請把所有的乘法算式寫在你的本子上。
(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
3、開啟動物之門:(找新家。)(23頁練習3題)。
(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正確熟練地計算。)。
(四)拓展練習(出示題單)。
1、選擇。
(?。┬〖t每天看5頁書,看了3天,()?
a、共看多少天?b、共看多少頁?c、還要看多少天?
a、全校有5個班b、二年級有70人c、二年級有6個班。
(3)有3盒月餅,(),一共有多少塊?
a、又買來8塊b、吃了8塊c、每盒8塊。
(題有一定的難度,要讓學生先弄清題中的數量關系,再進行選擇)。
2、同學們植樹,每隔4米種一棵,從第1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
(5棵樹,有4個間隔,每個間隔是4米,用乘法口訣四四十六)。
(一樓到三樓,有兩個樓層,共40級臺階,每個樓層是20級,從一樓到六樓,共5個樓層,要走5個20級,一共是100級)。
4、生活中的應用。
(遵循“多樣性、靈活性、開放性”原則,給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臺,讓不同的人保證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五)練習總結。
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你快樂嗎?為什么?
(六)課堂檢測。
出示題單。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六
對于我們這些住宿的孩子來說,還有什么比回家還值得高興的事情嗎?答案當然是沒有。一個星期中最開心的一天就是星期五,因為今天我就可以回家啦,而我最討厭的一天就是星期天,因為那天我就要離開家了。
只有當我們離開家的時候,我們才學會了想家,只有當我們離開父母的時候,我們才學會了思念,只有當我們自己一個人學會生活的時候,我們才學會了感恩父母,才明白父母有多么的不容易。我最喜歡的時光就是在,我習慣性的戴上耳機聽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看著車窗外的風景,回顧著自己這一周在學校里的所作所為。每每看著車窗外的風景我就感覺到自己仿佛離家就又進了一步,這時候我的思緒仿佛就飄回了家中。我想這時候我最愛的媽媽也許正在家中給我準備著最可口的飯菜,我最親愛的爸爸也許正在家中焦急的等待著他最親愛的女兒我的到來,而我最可愛的小侄女或許只會想我姑姑今天會給我買什么好吃的那。不過我一回家一定會給我親愛的爸爸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以疏解我這些日子以來對她的想念,我要給我的小侄女一個大大的吻,告訴她她姑姑我有多么想她。
總是那么的漫長,那段路上不僅僅只有風景更多的是我們對家的想念,對父母的思念。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七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都是以學生為主,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給學生廣泛參與的機會和發(fā)展的余地。整個教學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設計練習時,我注意到學生情感方面的問題,特地設計了題型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激發(fā)學生自主活動的積極性。如“師生對口令”、“爭當快射手游戲”、“踩汽球游戲”、“快速接龍游戲”、“開啟動物之門”(找新家)等游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不僅讓學生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愛學、樂學,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八
那天放學,我愉快地走在。
到天橋前面一個路口時,我試圖穿越馬路到對面,這樣比上天橋快多了??删彤斘覝蕚涮ど像R路時,卻被風一樣川流不息的車輛嚇得打響了退堂鼓。
十字路口都是十分重要的通道,一條是國道,一條是同向高速路口的道,車速都相當快。
我只好老實地走上天橋。站在橋上,我往下望,車輛來來往往,像長河??缮厦孢€是有一些不和諧的黑點——有的同學正穿越馬路??粗麄円粋€一個蹦上人行道,我的心一下緊繃,一下又放松,可他們似乎沒有意識到危險。
有一個蹦蹦跳跳的小男孩,左閃右閃,躲過了一輛又一輛的車,正當他就要穿過馬路時,一輛面包車從拐角處殺出來。面包車司機緊緊踩著剎車,并大聲按著喇叭,車輪碾壓馬路的“嘶——”和喇叭聲交織在一起,揪著我的心。小男孩一開始竟不知道,當看到死神般的面包車向自己逼近,嚇得臉色蒼白,趕緊用手護著頭,蹲在地上。我的心也是緊緊繃著,心中像有一只兔子怦怦直跳,怎樣深呼吸都壓不住,手緊緊扯著紅領巾??吹矫姘囯x男孩越來越近,我閉上了雙眼,不敢看。耳朵里只響著剎車聲。“咚咚——咚咚——”直到剎車聲停止,我才敢睜開眼。面包車停在男孩面前,里面的貨物傾倒了一地,男孩嚇到在地上,哭了起來,還好有驚無險。
通過目睹這件事,我明白了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生命只有一次。
回家路上教案篇十九
教學地位: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充分掌握了2-5的乘法口訣,能熟練地用2-5的乘法口訣計算,并且在本單元的《做家務》、《需要幾個輪子》、《可愛的小青蛙》等課中,已初步接觸了乘法口訣的應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逐步發(fā)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2-5的乘法口訣。能比較熟練地用口訣進行表內乘法的口算。
(3)體會口訣的優(yōu)越性。
2.過程與方法。
(1)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提問題、解決問題。
(2)運用口訣解決數學問題,熟練掌握口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2-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提高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學關鍵:
通過小組合作和采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難點,達成目標。
教學教法:
根據教學內容的有關特點及學生的學習習慣、認知基礎和接受能力;充分發(fā)揮學具和教具的作用;遵循教學的規(guī)律和原則;本節(jié)課特采用了講解法、談話法、實驗法、激趣法和小組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體現“精講、善導、激趣、引思”的課堂教學“八字”要求;達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指導思想。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教學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一)與學生共同完成幾個繞口令。
一張桌子,四條腿;兩張桌子,八條腿;……。
師:其實這是應用了?生:4的口訣。
一雙筷子,有兩根;兩雙筷子,有四根;……。
師:這是應用了?生:2的口訣。
一只手,五根手指;兩只手,十根手指;……。
師:這是應用了?生:5的口訣。
(二)自然過渡。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周圍,很多地方都能應用到這些乘法口訣。你看,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瞧!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并板書:回家路上。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
(一)問題一:你在回家路上看到了什么?
1.分組討論。
2.小組代表匯報。
(二)問題二:根據你們觀察到的內容提出與乘法有關的數學問題。
1.小組合作:1人提問,1人回答,1人記錄。
2.小組匯報展示。
3.師板書整理。
船上共有多少只小動物?4*4=16(只)。
路上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草地上共有多少朵花?2*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3*5=15(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條)。
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
1.師出示口算卡片(開小火車的形勢)。
2.看圖填空。(指名回答)。
引導學生說出“我為什么這樣列式。”
3.游戲:搶凳子。
三輪,共六人參加,淘汰三人,剩下三人獲勝,派發(fā)小禮品。
準備六道算式,五把椅子,椅子上貼好數字:12,12,24,24,18。
六道算式是:2*6=3*4=4*6=3*8=3*6=2*9=。
音樂起第一次撤掉數字24的椅子,第二次撤掉數字12的椅子,第三次,找到座位的三人獲勝!
后師引導學生總結:同學們?在游戲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老師設計這個游戲的小秘密?生:有兩道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師補充:在乘法口訣表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口訣不同,但結果也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積是一樣的口訣。我們在后面還要繼續(xù)學習。
四、談談收獲,總結評價。
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本課的總結采用了引導回憶歸納的方法,這樣總結,既突出教學重點,又使知識系統(tǒng)化、條理化,進一步培養(yǎng)歸納概括的能力。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十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熟練掌握1-5的乘法口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提取圖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談話:同學們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板書課題。
二、問題探究。
談話:根據圖上景物提出問題。
板書:船上有幾只小動物?
4×4=16(只)。
……。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背誦口訣。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完成練習1、2、3。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8頁。
板書設計。
船上有幾只小動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熟練掌握1-5的乘法口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提取圖中的信息,能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掛圖乘法口訣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
談話:同學們動物學校開學了,學習一天后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你們看,他們在回家路上多高興!
板書課題。
二、問題探究。
談話:根據圖上景物提出問題。
板書:船上有幾只小動物?
4×4=16(只)。
……。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你有好的辦法記住這些算式和得數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背誦口訣。
四、實踐應用。
“練一練”
完成練習1、2、3。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一課一練第8頁。
板書設計。
船上有幾只小動物?4×4=16(只)。
河里有多少條魚?3×4=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小鳥?5×3=15(只)。
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多花?2×6=12(朵)。
岸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動物?3×3=9(只)。
……。
回家路上教案篇二十一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四單元中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2、3、4、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jié)練習課,是對2、3、4、5的乘法口訣的鞏固與疏理。學生將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能主動提出數學問題,進一步鞏固乘法口訣,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從而提高學生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我根據本節(jié)課的特點,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在數學游戲的方式下會主動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的乘法口訣解決問題,進一步鞏固了乘法口訣,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能力目標:提高根據題中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有條理地說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利用數學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習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根據題意提出問題,并運用乘法口訣解決問題。
教學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保證。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與啟發(fā)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體系。
教學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相互促進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科學的方法,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新的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經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中,來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是本單元的總體回顧課,也是綜合復習課,我從以下幾方面設計此課。
1、通過學生背誦2、3、4、5的乘法口訣來了解學生對口訣的掌握程度。
2、出示一組口算題,要求學生說出結果的同時,說出對應的乘法口訣,以此來鞏固乘法口訣的應用。
3、出示書中圖畫,并用講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就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接著讓學生觀察圖畫,說說知道的信息(在這里采用自己說,同桌說,全班交流并補充的形式),這樣,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且培養(yǎng)了學生勤于動腦,善于觀察的能力。
4、根據信息提出乘法計算的問題,并解答這些問題。在這里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邊提問題邊計算,然后同桌合作一人問問題一人回答,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有條理地表明自己看法的能力。
5、最后做幾組練習題來鞏固所學的乘法口訣。
總之,這節(jié)課的設計,我嘗試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力圖營造一種積極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學環(huán)境,更好地將學生的情感與認知,感受與理解,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通過教學促進學生數學智能整體而和諧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