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 認識時鐘教案(模板14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一
    1.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guī)律,學會認整點;
    2.知道時鐘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做一個守時的人。
    1.大時鐘一面。
    2.硬紙片自制鐘面、操作卡、鉛筆每個幼兒一份。
    3.分別為六點、八點、十點的鐘面圖各一張及各種鐘表圖片。
    一、開始部分。由故事引入對時鐘的已有經(jīng)驗
    那他怎么知道是幾點了,該做什么了?(看鬧鐘)說說你在哪里見過鬧鐘?你見到的鬧鐘是什么樣子的?鐘面上有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二、基本部分
    1.了解鬧鐘的結構
    教師出示大時鐘,提問:鐘面上有些什么?(數(shù)字1~12、長針、短針、刻度)數(shù)字寶寶是怎樣排隊的?(12最上面,6在最下面,從右邊向左邊依次從小到大按順序排列的1、2、3、~11、12。)
    2.認識時針和分針
    師:請孩子們仔細觀察比比看,這兩根針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是朝著哪個方向轉動的。(教師撥動時鐘,幼兒觀察并自由回答)
    小結:長長的細細的針叫分針,短短的、粗粗的針叫時針。轉動的方向都是從數(shù)字1到數(shù)字12從小到大的方向轉動,我們叫它順時針方向。
    3.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師:孩子們,時針和分針要比賽跑步了,請小朋友仔細看觀察,他們誰跑得快?(老師將分針和時針均指向12的鐘面進行撥動,讓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上,讓幼兒觀察分針轉一圈時針的變化,說一說時針和分針誰走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師:第一次比賽時針輸?shù)袅?,它不服氣,還要再比賽一次,看誰跑得快?(教師重復轉動時鐘,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了12上,時針從1走到了2,讓幼兒鞏固認識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格的規(guī)律)
    小結:時針走得慢,分針走得快,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格,這段時間就是一個小時。
    4.看鐘面圖,比較認識整點
    (1)教師一邊復述“一首鬧鈴響起,老人開始打掃樓下柜子上的灰塵,打開一個個鬧鐘”,一邊出示六點的鐘面圖貼到黑板上,問:現(xiàn)在是幾點?(六點整)
    (2)教師一邊復述“一首鬧鈴響起,老人開始為陽臺上的太陽花等著他澆水、擦葉子”,一邊出示八點的鐘面圖貼到黑板上,問:現(xiàn)在是幾點?(八點整)
    (3)教師一邊復述“一首鬧鈴響起,老人和鄰居一起喝上午茶”,一邊出示十點的鐘面圖貼到黑板上,問:現(xiàn)在是幾點?(十點整)
    (4)請孩子們仔細觀察這三只鐘面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分針都指著12)什么地方不一樣?(時針指的數(shù)字不一樣)
    小結:當分針指在12上的時候就是整點鐘,這時候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整。
    5.游戲活動,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1)搶答。老師撥動時鐘指向某整點,幼兒搶答說出幾點整。
    (2)撥一撥。每個幼兒一個自制鐘面,教師報某整點,幼兒撥學具鐘到相應時刻,在操作中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3)畫一畫。每個幼兒一張操作卡,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添畫時針和分針。
    老人在餐桌旁準備午餐的畫面。(添畫十二點整)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二
    1.能辨認出時鐘上的整點、半點
    2.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用途,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課件ppt
    活動重難點
    重難點:認識時鐘,會看時鐘的整點、半點
    一、謎語導入
    1.教師自我介紹,告訴小朋友今天要認識這個物品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出示謎語,讓幼兒猜一猜引入課題。
    二、認識時鐘
    1.出示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時鐘,告訴幼兒適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準確的告訴我們現(xiàn)在是幾點了。
    2.請幼兒觀察鐘面,去發(fā)現(xiàn)鐘面有1-12的數(shù)字,兩根針,細細長長那根是分針,胖胖短短那根是時針。認識時鐘后,帶領幼兒念一首關于時針和分針的兒歌。
    1.跟幼兒分享《東東和時間的故事》,去觀察東東在會看時鐘了之后是怎么做的。觀看后讓幼兒仔細觀察三個整點鐘面的圖片,去認識時鐘的整點。知道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的時候就是幾點。
    2.在認識了整點之后,出示另兩個鐘面,讓幼兒去看鐘面顯示的是幾點鐘,然后確認答案。
    1.出示《東東和時間的故事》中兩張半點的圖片,讓幼兒去觀察圖片中的時鐘,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幼兒認識半點,知道當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的時候,就是幾點半了。
    2.在認識半點之后,出示另兩張圖片,讓幼兒看鐘面上顯示的是幾點半,再次認識半點,加深印象。
    今天我們認識時鐘,學習了看整點、半點。相信小朋友們再看到時鐘的時候一定學會看時間了,希望小朋友們以后學會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做一個愛惜時間的好孩子。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三
    1、感知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
    2、認識面值10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并學習使用。
    3、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1、活動重點: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活動難點:認識10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并學會使用。
    1、經(jīng)驗準備:有用錢購物的經(jīng)驗。
    2、材料準備:課件ppt、創(chuàng)設“超市”的情景、學具“人民幣”若干。
    (一)創(chuàng)設情景,猜謎語。
    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猜一猜謎語。
    謎面:長長方方一張紙,上有人頭和數(shù)字。拿它可以進超市,買了東西報數(shù)字。多退少補很簡單,小朋友快試一試。
    謎底:人民幣。
    (二)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1、放映幻燈片,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仔細觀察人民幣有什么不同?分別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圖案不同,看錢上面的數(shù)字。
    小結:這些人民幣上都有數(shù)字和圖案,長方形的人民幣叫紙幣,圓形的人民幣叫硬幣。面值小的人民幣分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幣分為元,如100元。
    2、小游戲
    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人民幣,那現(xiàn)在我們玩?zhèn)€小游戲。
    教師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幣”,從中取出學具人民幣各一張,將人民幣擺成一排,邊擺邊引導幼兒讀出所出示的人民幣。待幼兒熟悉后,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從中任意拿走一張人民幣,請幼兒睜開眼睛找一找,哪張人民幣不見了。
    3、學習10元以內(nèi)的兌換1張2元等于2張1元;1張5元等于5張1元;1張10元等于10張1元。
    (三)游戲活動
    師:小明家的超市開張了,我們?nèi)バ∶骷业某匈徫锇伞S螒颉伴_超市”,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游戲場地,觀察陳列在貨架上物品的價格,玩“開超市”的游戲。將幼兒分成兩組,人數(shù)較多的一組當顧客,人數(shù)較少的一組扮售貨員。買東西時要算清自己應該付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幼兒游戲時,教師根據(jù)情況引導幼兒正確地付錢、找零錢。
    (四)活動結束
    今天小朋友們認識了人民幣,學會了取錢和兌換,請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并能算出自己所買東西的價錢。
    1、認識球體,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物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教具:籃球、足球各1只,圓鏡子一面,一圓硬幣2—3枚,玻璃球2—3扣子2—3個,圓卡2-3張。
    學具:幼兒人手1份操作材料(塑料球1只、圓卡1個。)
    一、以游戲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玩的游戲叫《小孩小孩真愛玩》,在游戲中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觀察物品,找出它們的不同,好嗎?”
    二、與圓形比較觀察,認識球體。
    1、幼兒自由觀察學具物品,并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2、教師小結:像圓形卡片一樣的東西都是圓圓的、扁扁的;而像皮球一樣的東西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
    三、了解球體特征。
    1、繼續(xù)以游戲形式請幼兒自由操作。(“現(xiàn)在就請你們都來摸一摸、比一比、滾一滾這些東西,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上前試一試,玩一玩,指出哪些東西能向不同方向滾動。
    3、教師小結:扁圓形的東西只能向前或向后滾動;而球狀的東西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所以我們把能向任何方向滾動的,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叫做球體。
    4、師生共說兒歌,理解球體的特征。
    “球體球體圓溜溜,那邊看它都是圓,球體球體圓滾滾,哪邊推它都能滾。
    四、鞏固對球體特征的認識。
    1、分類:將扁圓形物體與球體物體分類。
    2、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
    五、區(qū)分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知道球體屬于立體圖形。
    六、延伸活動
    觀察幼兒用書的圖例,找一找哪個不是球體,想一想它們?yōu)槭裁床皇乔蝮w。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四
    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為培養(yǎng)良好的作息習慣做準備。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操作,更好的認識時鐘。
    2、學習認識整點和半點。
    3、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的認識時間,并區(qū)分整點和半點。
    活動準備
    1、時鐘模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理解什么是時鐘?
    提問:我們?yōu)槭裁匆J識時鐘?
    二、認識時鐘
    1、認識鐘面,看時鐘上面有什么?
    有1—12個數(shù)字,兩顆針,長針和短針;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這兩顆針都是順時針走。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
    2、認識整點,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指著1點、9點、12點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的針。
    3、認識半點,分針指向6,時針剛過幾就是幾點半。(指著1點半、9點半、12點半的'鐘面提問是幾點?并讓幼兒試著撥幾點半的針。
    4,幼兒都到鐘面上進行練習,試著撥針認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我們把一天生活的作息時間也進行了演練,幼兒興趣非常高,并記住了學習時間,上學放學時間,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時間的好習慣。
    小百科:時鐘一直以來都是國人鐘愛的商品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發(fā)展鐘表工業(yè),使這一產(chǎn)業(yè)得以快速發(fā)展,此后,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經(jīng)濟全球化發(fā)展給中國鐘表業(yè)帶來了繁榮。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中國鐘表業(yè)經(jīng)歷了進料組裝-外觀件制造-產(chǎn)品開發(fā)-創(chuàng)立品牌的發(fā)展過程,目前已形成配套齊全的鐘表制造工業(yè),除高端機芯外的所有零配件均可加工生產(chǎn)。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五
    1、認識時鐘,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guī)律。
    2、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引導幼兒養(yǎng)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ppt、教師自制時鐘,老狼頭飾,小白兔頭飾。
    (1)謎語導入,引出主題。
    1、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嘀嗒嗒不停走,叫我上學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你知道它是誰嗎?(時鐘)
    2、出示ppt,你知道鐘的作用是什么嗎?
    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2)認識時鐘,了解鐘面的主要結構和運行規(guī)律。
    1、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那我們歡迎一起把好朋友請出來吧,(出示課件鐘表和教師自制鐘)。
    2、引導幼兒觀察鐘面,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教師提問:看完了老師帶來的這些好朋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個鐘面上都有什么?(數(shù)字寶寶、針寶寶)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呀?(1——12)那針寶寶有幾個?(2個,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針寶寶是按什么方向走動的?(按順時針方向)。
    教師小結:雖然時鐘的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的鐘面上都有1—12的數(shù)字;還有三根長短、粗細不一樣的指針,其中長長瘦瘦的針叫分針,矮矮胖胖的針叫時針,最長最瘦的針叫秒針,他們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動的。
    (3)認識整點、半點
    教師小結:看幾點鐘時,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shù)字,分針又正好指在12上時,就表示幾點整,如時針指在1上,分針指在1上,就是1點。
    2、認識半點:利用撥動的鐘面,出示半點時間,請幼兒觀察,說出是幾點半。
    教師小結: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當時針正指在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表示是幾點半,如時針指在7和8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7點半。
    (4)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游戲玩法:老師戴上老狼的頭飾拌老狼,由老狼撥動時鐘,由幼兒伴演小白兔問"老狼老狼幾點啦"老師撥動出時間,由小白兔說出是幾點?當老狼撥動時鐘到12點時,小白兔說出12點時,就要靜息在桌了上,不能說話,老狼就不會抓小白兔。
    1、討論鐘表對我們的作用,(時鐘可以隨時提醒我們工作、學習、睡覺、起床等)讓幼兒知道時間是寶貴的,上幼兒園時不能遲到,養(yǎng)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2、回家后可以與爸爸媽媽幫你制作一個時鐘。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六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時鐘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通過觀察及嘗試活動,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
    3.每天準時起床、來園、睡覺,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1.創(chuàng)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huán)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nèi)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一、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shù)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shù)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幼兒第二次嘗試練習:
    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相應的鐘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師歸納: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延伸活動: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七
    1、認識時鐘,知道它的用途。
    2、了解鐘面數(shù)字的排列順序,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的.運轉關系,能辨認整點、半點。
    1、時鐘一只;
    2、大小數(shù)卡(1——12)、時針、分針兩套;時鐘制作材料13份;
    1、認識鐘面,知道時鐘的用途
    問:這是什么?鐘面上有兩根重要的指針,它們叫什么?
    你在哪里見過時鐘?時鐘有什么用?
    2、認識整點、半點,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關系
    問:看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現(xiàn)在是幾點種?你怎么看出來的?
    3、游戲——時鐘按要求表示鐘點、表示出鐘點請小朋友猜
    4、制作時鐘
    1、向同伴介紹時鐘以及整點、半點的辨認方法
    2、介紹多種鐘、表,激起幼兒對計時工具的興趣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戲活動中,教師和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運用表達時間的詞匯。
    4、教室里設置時鐘,家園配合提醒幼兒按作息時間活動,幫助幼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八
    1.會認識半點,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系。
    2.學習計劃自己的片斷活動內(nèi)容,感受幼兒園生活的作息時間。
    3.有初步的時間概念,知道要珍惜時間。
    1.時鐘、自制的"半點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時鐘》、《科學·認識整點和半點》。
    1.復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師:鐘面上有幾個數(shù)字?長針叫什么,短針叫什么?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2.出示"半點作息表",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半點。
    師: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針指向數(shù)字8和數(shù)字9的中間,長針指數(shù)字6,是8點半。
    3.師幼梳理:半點時,分針指在數(shù)字6上,時針指向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如時針指向2和3的中間,就是2點半。
    4.引導幼兒觀察8點和8點半,比較整點與半點的不同。
    5.玩游戲"報時撥鐘",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6.指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科學·認識整點烽半點》。
    區(qū)域活動:引導幼兒到區(qū)域繼續(xù)游戲"報時撥鐘"。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九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我們關注的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從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做事拖拉,時間觀念淡薄,同時,我們與家長溝通中也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我想這也是城里和鄉(xiāng)下孩子共性的問題,所以,為了解決幼兒的時間和責任意識,我選擇了這個活動下鄉(xiāng)。
    我發(fā)現(xiàn)《指南》在各領域的教育建議中,都非常強調(diào)幼兒的學習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的同時實現(xiàn)學習和發(fā)展,本次活動除了對時鐘結構及運轉規(guī)律的充分感知后,我更注重目標2的制定與落實。
    通過《指南》的學習,在準備過程中也有很大的改變,以往我們一般通過集中活動之后,再讓幼兒在分區(qū)活動中繼續(xù)玩、繼續(xù)鞏固。這種方式我們一線老師都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不長久,甚至老師精心準備的材料得不到孩子們的喜歡?,F(xiàn)在,我們是大膽在活動之前與幼兒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鬧鐘并投放下去,這些形狀各異又是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鬧鐘能吸引幼兒充分去感知,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特征或相互的關系,從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經(jīng)驗或需要,我們就有針對性幫助幼兒梳理,漸漸地幼兒就學會怎么去觀察和怎么去解決問題,突出他們的主動性?;顒诱n件的圖片,采用他們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照片,這些是他們生活的再現(xiàn),是他們熟悉的畫面,所以,幼兒互動得非常好,能準確表述時間與生活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
    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思路,我是先讓幼兒充分觀察和感知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我們老師幫助梳理的這么一個理念。在活動引入的設計,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進行。以一種很自然的生活對話,引出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拋給幼兒的是簡單的`“時鐘有是什么用?”幼兒可能會出現(xiàn)一時的不解,引發(fā)不了幼兒的興趣,換成通俗易懂的提問,不僅拉近了幼兒,也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他們就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不要老師過多的語言解釋。
    感性經(jīng)驗和興趣在數(shù)學學習中非常重要。幼兒有了這些感性的經(jīng)驗后,我就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以游戲的方式認識時鐘的結構和運轉規(guī)律,如:找相同、比賽跑等等。緊緊抓住幼兒的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時鐘的整點,建立時間概念,突出活動的生活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促使幼兒獲得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
    對時鐘結構的認識幼兒還很興趣,如:在“找相同”的環(huán)節(jié)中,每個時鐘的分針、時針、秒針的運轉規(guī)律是一樣的等等,還需要他們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時間的概念會在幼兒的不斷操作和生活體驗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兒通過這些活動能學會看點鐘做事情,做到上學不遲到,做事不拖拉,做一個守時好孩子。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十
    1.會認識半點,了解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系。
    2.學習計劃自己的片斷活動內(nèi)容,感受幼兒園生活的作息時間。
    3.有初步的時間概念,知道要珍惜時間。
    1.時鐘、自制的"半點作息表"。
    2.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時鐘》、《科學·認識整點和半點》。
    1.復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師:鐘面上有幾個數(shù)字?長針叫什么,短針叫什么?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多少?
    2.出示"半點作息表",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半點。
    師:小朋友在干什么?短針指向數(shù)字8和數(shù)字9的中間,長針指數(shù)字6,是8點半。
    3.師幼梳理:半點時,分針指在數(shù)字6上,時針指向兩個數(shù)字的中間,如時針指向2和3的中間,就是2點半。
    4.引導幼兒觀察8點和8點半,比較整點與半點的不同。
    5.玩游戲"報時撥鐘",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6.指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科學·認識整點烽半點》。
    區(qū)域活動:引導幼兒到區(qū)域繼續(xù)游戲"報時撥鐘"。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十一
    1、能仔細觀察鐘面,探索發(fā)現(xiàn)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guī)律,學會辨認整點。
    2、懂得時鐘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生活中掌握時間的重要性。
    3、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一、講述故事《小明的秋游》,引導幼兒看時鐘的興趣
    二、和幼兒一起討論,引導幼兒體會生活中掌握時間的重要性
    1、小明去秋游了嗎?怎么沒去成?
    2、他應該幾點鐘起床?他是幾點鐘起床的?
    3、小明到幼兒園是幾點鐘?
    4、為什么會遲到?他是幾點鐘睡覺的?
    討論時教師及時出示四個鐘面
    三、探索發(fā)現(xiàn)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guī)律,正確辨認整點
    1、單獨指一個鐘面,認識分針、時針
    提問:鐘面上有什么?
    這兩根針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長的細的是分針,粗的短的是時針
    教師逐一指四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幼兒辨認
    2、找一找四個鐘面上的共同點,藏著什么秘密
    小結: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數(shù)字幾就是幾點鐘
    3、教師指鐘面,請幼兒說出整點時間
    四、教師撥時鐘,幼兒指出錯誤
    教師先說出整點時間,然后將分針或時針撥錯,然后請幼兒指出錯誤在哪兒
    五、教出示大鐘,撥出整點時間,辨認整點時間
    1、教師將時鐘藏于身后,先撥出時間,再出示
    2、請個別幼兒撥時鐘,大家說一說是幾點鐘
    六、幼兒在紙鐘面上嘗試撥時間
    1、教師講述自己起床、上班、下班、睡覺時間,請幼兒在紙鐘面上撥出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一日生活時間,其余幼兒在紙鐘面上撥出
    3、教師滲透早睡早起,有序生活教育內(nèi)容
    七、看圖畫時鐘,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1、教師出示幼兒生活情景圖,并示范在鐘面上畫出整點時間,強調(diào)時針畫短些、分針畫長些。
    2、幼兒進行看圖畫指針活動。
    《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shù)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shù)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shù)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jù)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shù)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xiàn)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jīng)走過的數(shù)字4,有沒有走到數(shù)字5上,所以現(xiàn)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shù)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現(xiàn)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十二
    1.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guī)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培養(yǎng)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1.課件ppt(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nèi)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空白的鐘面每位幼兒一份
    一、謎語引出課題
    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后時間一個樣。
    這是什么呀?請小朋友們一起猜一猜。
    二、觀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時鐘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教師課件操作)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shù)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尋找和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規(guī)律。建立正確概念
    這是幾點你們知道嗎
    1.教師課件演示,讓幼兒觀察三只鐘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shù)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
    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fā)幼兒通過明明愉快的一天來理解鐘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延伸活動
    1.認識半點
    2.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十三
    1、通過操作和游戲,培養(yǎng)幼兒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2、學會看整點。
    1、實物時鐘3個。
    2、每人一個自制小時鐘,胸卡數(shù)字1-12。
    一、猜時鐘謎語,激發(fā)幼兒關注時鐘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誰?仔細聽: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
    2、提問:你在哪些地方見過鐘表?那里為什么要有鐘表?
    二、認識時鐘,學認整點。
    1、感知鐘面。
    引導幼兒回憶:你知道鐘面上有什么嗎?(請幼兒交流。)時鐘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數(shù)字是怎樣排隊的?指針是怎樣跑的?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每組一個時鐘,請幼兒與同伴觀察交流,老師每組認真傾聽,了解幼兒的觀察能力。)師引導幼兒重點了解:
    (1)有1-12個數(shù)字,知道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了解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如12與6在一條直線上等;引導幼兒扮演時鐘12個數(shù)字,模仿小時鐘站好,體驗時鐘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
    (2)有兩根指針,黑色長針是分針、黑色短針是分針。了解時針與分針的關系,分針跑一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知道指針是順時運轉。
    2、自主探究,學認整點。
    依次出現(xiàn)表示1點、2點、3點的鐘面問:"這是幾點?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推理找規(guī)律,知道表示整點時,分針指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整。以游戲方式引導幼兒操作練習,如,教師撥出時間,幼兒快速說出時間;教師說出時間,幼兒快速撥出時間。
    三、改編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老師與幼兒商討游戲玩法,鼓勵幼兒自主游戲。
    規(guī)則:老狼說時間,幼兒扮小時鐘正確表示。
    [設計意圖:孩子自主游戲時,需要思考:角色的分配--多少人扮演數(shù)字,幾個人扮演指針;游戲的組織--數(shù)字怎樣站,指針怎樣站;游戲的玩法--時針與分針怎樣運轉才能正確表示時間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們需要討論、嘗試、商量、協(xié)調(diào)才能將問題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組織能力得到充分展示,對時鐘的認識更加深刻,孩子的探索能力、與同伴合作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體驗到獨立解決問題及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
    認識時鐘教案反思大班篇十四
    1.會認識半點,知道時鐘的作用。
    2.知道一日活動中重要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感受幼兒園生活的作息時間。
    課件、幼兒自制的時鐘、幼兒活動操作材料。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題。滴答、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2.復習認識整點。(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點)
    3.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并認識半點。(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點半)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比較3:00和3:30時鐘分針和時針的不同。
    4..欣賞故事《喜歡鐘表的國王》,了解時間的重要性。
    國王為什么會肚子咕咕叫,廚師還沒有送上早餐?
    小鳥為什么無精打采,唱不出美妙的歌曲?
    國王到大街上巡視,為什么沒有人歡迎他?
    集市上為什么會打架?
    發(fā)生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為什么滴答國王又把鐘表分給了大家?
    小結:滴答滴答王國里,因為有了鐘表,一切都變得井然有序,我們知道了時間,生活就能安排的很有規(guī)律。
    5.看課件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學習撥鐘。
    來園:8;00戶外活動8;30早操9;00午餐11;30起床2;30
    游戲3;00離園4;30
    小結;小朋友今天周老師給你們講了喜歡鐘表的.國王,也學會了看時鐘。小朋友就能自己來安排生活了。小朋友要養(yǎng)成好的作息習慣,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睡覺。應該有一定的規(guī)律。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