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范文(16篇)

字號:

    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決策是否合理。在寫總結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總結的目的和主題。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fā)。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一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讀《圓明園的毀滅》有感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秷A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揭露了帝國主義的野蠻罪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和對侵略者的痛恨之情。讀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圓明園是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的總稱。始建于17,歷時150年陸續(xù)建成。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名勝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內收難以計數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在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國風格的庭院外,長春園內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筑群,被譽為“萬園之園”。
    19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燒殺擄掠,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殘存和陸續(xù)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的建筑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其后,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圓明園內運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園宅。那侵略者不僅搶奪了那珍貴的歷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燼。我真為這個猶如人間仙境,巧奪天工,豐富多彩,美不勝收的園林而感到惋惜啊!為了不再讓這段屈辱的歷史重演,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奮發(fā)圖強,學好各項本領,繼“神州五號”之后,為研制并發(fā)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備力量,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我們的國家不容侵略,我們的人們民不再受侮辱!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二
    知識與能力:會寫生字,會認生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了解圓明園昔日輝煌及毀滅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了解圓明園被毀滅的過程,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感。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講述了英法聯(lián)軍燒毀了我們國家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為什么說不可估量的損失呢?請同學們從文中找一找描寫圓明園價值不可估量的相關句子。
    請你來說: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
    布局巧(眾星拱月)。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景觀奇(有……也有……)同學們多么美的景色啊,我們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美的感覺。
    收藏豐(上自……下至……)2000多年的珍寶匯聚于此,件件珍貴,美不勝收。
    然而,這一切,在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全部毀掉了。
    哪位同學愿意來讀一下,要讀出感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英法聯(lián)軍侵入……闖進……)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行徑?這是強盜的行徑,這是對中國的一種蔑視和侮辱。他們還放了一把火,一把火后,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清幽淡雅的山鄉(xiāng)村野沒有了,珍貴的青銅玉器也沒有了……有的只是一片灰燼。
    同學們,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這段課文,要讀出對帝國主義的痛恨和對圓明園的毀滅的惋惜的情感。
    此刻,同學們,你有什么要問?是啊,當時的人們都去哪里了?為什么不把這把火撲滅?卻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搶,看著他們奪,看著他們砸……因為當時我們國力衰弱,落后就要挨打。
    同學們,撫今追昔,可能此時我們有很多話要說,假如你現在就站在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之下,你會想到什么?把你的感受寫在本子上。
    是啊,一百多年過去了,往事并不如煙。圓明園里那些柱子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向我們控訴這段血淚史,讓我們牢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同學們,請課下在網上搜一搜《火燒圓明園》這部影片,然后談談你的感受。
    圓明園的輝煌:布局巧、建筑美、收藏豐。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三
    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理解鋪墊這一寫法在本課的運用及作用。
    四、拓展閱讀《兩個強盜的故事》,鞏固理解鋪墊這一寫作手法。
    五、嘗試運用鋪墊的手法表達一段話。
    教學重點及難點:
    什么是鋪墊?鋪墊在本課的運用及作用。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猜猜老師現在是什么樣的心情?
    老師陳述本節(jié)課的不同之處和意義,就是為了突出老師現在激動、緊張的心情,這種手法在寫作上就叫做鋪墊。(板書“鋪墊”)。
    二、課前質疑:
    在解決這一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部分。
    三、小組合作學習第五段。
    (一)要求:1、自讀文段,感知文段主要內容。
    2、小組合作學習,你從文段中得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
    3、組長組織,注意順序,每人都要發(fā)言。
    (二)小組匯報學習結果。
    教師適時點撥:出示原文,采用去詞法(把“凡是、統(tǒng)統(tǒng)”去掉),原文好在哪里?體會用詞的準確,同時體會英法聯(lián)軍的可恥!感情朗讀。
    四、毀滅前的圓明園什么樣子?學習2-4自然段,采用聯(lián)想的方法,學習輝煌。
    先把“有……有……有……”標紅,讓學生介紹圓明園里有什么。
    然后采用想象和聯(lián)想。如,說說“在山鄉(xiāng)村野里”你看到了什么?“熱鬧的街市”你又看到了什么?學生就會充分感受到圓明園的壯美。在此基礎上,對于“雷峰夕照”等學生不易想象的,難以理解的,可放圖片,增加感受。
    最后讀出輝煌。
    五、體會鋪墊的作用。
    既然寫毀滅,為何大篇幅寫輝煌。如果去掉2-4自然段,好不好?為什么?(體會“對比”表達的作用:進一步襯托……)。
    說一說,議一議。
    魯迅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作者把圓明園寫得越金碧輝煌,越美好,在說到它毀滅事時人們就會越激憤、痛惜,越痛恨侵略者,從而激起我們的愛國之情。
    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就是運用了鋪墊的手法,引起讀者共鳴,激發(fā)讀者情感。
    自讀文段,看一看外國人(雨果)眼中的圓明園是什么樣子,找出屬于“鋪墊”的段落,讀一讀。
    課堂交流。
    六、口語交際。
    我心愛的物品丟了。
    要求:運用鋪墊的手法描繪出物品之珍貴,從而襯托心情。
    小組內交流,然后課堂交流。
    七、作業(yè)。
    將口語交際的內容整理,寫一篇習作。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四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原為清代的皇家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150多年。全園占地5200余畝,方圓20多華里。全園建筑總面積超過故宮。人們習慣上所稱的圓明園,實際上是圓明、長春、綺春(后改名“萬春”)三園的總稱,占地甚廣。圓明園是一座水景園,水面占全園面積一半以上。在山環(huán)水繞之中,分布著145處景觀,有些景觀的命名,直接以水為主題。如,“平湖秋月”“蘇堤春曉”“三潭印月”“曲院風荷”,都來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還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廬山的“西峰秀色”,仿獅子林的“疊石迷宮”,仿瞻園的“茹園”,仿孤山放鶴亭的“招鶴蹬”等等,匯集了天下勝景和名園精華。在圓明園的鼎盛時期,這里既是具有空前規(guī)模的皇家園林,又是清代皇帝發(fā)號施令、行使權力的統(tǒng)治中心。從康熙到咸豐,6個皇帝每年總有三四個月在此居住,并處理政務和進行各種政治活動。當年的大宮門兩旁,曾設置了內閣、六部、軍機處等中央政府部門的辦公處。在西北面的一片廢墟殘跡中,仍能尋找到幾組規(guī)模宏大的宮殿遺址。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舉行盛大宴會的“九洲清宴”、供奉歷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宮”和藏書樓“文源閣”等等。
    圓明園在建筑藝術上,圓明園還形成了一種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長春園的北端,原建有一組園林化的歐洲式宮苑,其中有座“西洋樓”,由意大利傳教士、畫家郎世寧等外國專家設計,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細刻的石材,主要景區(qū)裝置了多種形式的水池和機關噴泉。園路鋪飾、綠籬修剪,以及圍墻、石雕、銅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樓頂卻鋪上了中國特有的琉璃瓦,墻壁上鑲嵌著琉璃磚,同時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迭石技術和磚雕工藝。這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處兼有東西方風格的園林建筑群。園內還收藏了極為豐富的舉國珍寶、稀世文物,堪稱是東方文化藝術寶庫。
    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藝術價值極高。1860年10月6日至17日英法聯(lián)軍劫掠園中珍寶11天,并縱火焚毀三天三夜。198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集資修整,萬春園、福海、萬花陣(歐式迷宮)等逐步恢復,定名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五
    知識與能力:會寫生字,會認生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了解圓明園昔日輝煌及毀滅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了解圓明園被毀滅的過程,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感。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講述了英法聯(lián)軍燒毀了我們國家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為什么說不可估量的損失呢?請同學們從文中找一找描寫圓明園價值不可估量的相關句子。
    請你來說: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
    布局巧(眾星拱月)。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景觀奇(有……也有……)同學們多么美的景色啊,我們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美的感覺。
    收藏豐(上自……下至……)20xx多年的珍寶匯聚于此,件件珍貴,美不勝收。
    然而,這一切,在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全部毀掉了。
    哪位同學愿意來讀一下,要讀出感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英法聯(lián)軍侵入……闖進……)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行徑?這是強盜的行徑,這是對中國的一種蔑視和侮辱。他們還放了一把火,一把火后,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清幽淡雅的山鄉(xiāng)村野沒有了,珍貴的青銅玉器也沒有了……有的只是一片灰燼。
    同學們,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這段課文,要讀出對帝國主義的痛恨和對圓明園的毀滅的惋惜的情感。
    此刻,同學們,你有什么要問?是啊,當時的人們都去哪里了?為什么不把這把火撲滅?卻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搶,看著他們奪,看著他們砸……因為當時我們國力衰弱,落后就要挨打。
    同學們,撫今追昔,可能此時我們有很多話要說,假如你現在就站在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之下,你會想到什么?把你的感受寫在本子上。
    是啊,一百多年過去了,往事并不如煙。圓明園里那些柱子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向我們控訴這段血淚史,讓我們牢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同學們,請課下在網上搜一搜《火燒圓明園》這部影片,然后談談你的感受。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六
    《圓明園的毀滅》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圍繞這一中心,作者著重寫了兩個方面內容,一是圓明園的宏偉壯觀和它所收藏的大量無價之寶,突出了它是“園林藝術的精華,建筑藝術的瑰寶”;二是強盜們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激起了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通過美與丑、善與惡的對比,學生潛移默化地體驗到了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更進一步認識到:侵略者之所以膽敢如此為非作歹,是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生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四年級的學生,知識面較寬,對新鮮事物注意力持久,已具備了豐富的想象能力和較強的理解能力,他們善于探索,敢于質疑,敢于創(chuàng)新,但當今學生對圓明園的了解一般囿于文字介紹,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創(chuàng)設好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激發(fā)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切實地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注重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教師在關鍵處作些點撥和引導,體現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訓練學生在讀中認真思考、認真體會,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
    3、通過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流程。
    一、從圖入手,形象感知。
    (多媒體出示課文插圖)課文插圖畫的是圓明園毀滅后西洋樓的一片廢墟,史書記載,西洋樓是宮廷畫家意大利人郎世寧和法國蔣友仁、王致誠等人設計、監(jiān)造的,是圓明園一處西洋景觀。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有順序地觀察景物并抓住其特點進行敘述。
    如今,我們只能看到荒草叢中、亂石堆上幾根劫后殘留的煙痕猶存的石柱,石柱上雕飾的長青藤依然頑強地攀附在石柱上,遠近石柱子高低錯落,我們不難想象出此樓昔日的宏大與輝煌,四周綠樹郁郁蔥蔥,颯颯作響,仿佛向世人訴說著什么,那么,這破敗、荒涼的圓明園廢墟,昔日又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師加以引導、梳理、評說,突出廢墟的衰敗,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激發(fā)閱讀興趣。)。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的主要意圖是利用圖像造成強烈的視覺形象,為形成圖、文內容(景物)的強烈反差打好基礎。
    二、探索內容,生成情感。
    1、默讀二到四自然段,概括地說一說你讀到的昔日的圓明園是什么樣的?課文又是怎樣概括的呢?齊讀。
    2、請你以小組為單位,以讀讀、品品、感悟的方法合作學習。
    3、匯報自學,相機點撥,深入理解。
    (1)第二自然段:指名學生上黑板畫出圓明園的整體布局示意圖,理解“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的意思。板書:規(guī)模:非常大。
    (2)第三自然段:在學生讀、品、悟的過程中結合課件講解“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是杭州“西湖十景”中的兩處,補充瑤臺、武陵春色的出處,引發(fā)學生進行想象,體會為什么作者會產生“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置身在幻想境界”的感覺,并想象著讀文。
    講述:這樣的一座宏偉壯觀的園林,匯聚了天下風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風格的建筑藝術,當你漫步圓內——(引讀)流連其間——(引讀),誰還想再讀一讀這句話?難怪課文中稱————“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了解了昔日的圓明園的景象,你覺得圓明園怎么樣?
    板書:景觀千姿百態(tài)。
    如果圓明園現在還完好地保存著,你會以一種怎樣的心情去讀二、三自然段?讓學生再次投入地讀一遍課文第二、三自然段,去想象圓明園中的輝煌景觀。(通過逐層深入的讀,個性化的品,使學生展開想象,生成自豪感、美感)。
    (3)第四自然段:引導學生從年代之長、物品之多、價值之貴三個方面體會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板書:收藏:最珍貴文物。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七
    1、理解“不可估量、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瑰寶、精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起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八
    這篇課文文字優(yōu)美,字里行間飽含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教學時可以以情激情,以讀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實激情,特別是要重視以讀激情,充分體現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通過讀書,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引導他們把最感興趣的景觀想象出來,并談一談自己的腦海里浮現的畫面。感受到圓明園的瑰麗與輝煌再去讀圓明園的毀滅,更能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灰燼、舉世聞名、眾星擋月、玲瓏剔透、亭臺樓閣、詩情畫意、天南海北、奇珍異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園明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1.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它昔日輝煌景觀,感受祖國的燦爛文化。
    2.文章的題目為《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學的又一難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2.影片《火燒圓明園》片段以及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課文中生字、新詞;弄清文本脈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精讀、品讀,了解圓園明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課,奠定情感基調。
    板書課題:讓我們舉起寫字的手,一起寫下課題:“圓”是“圓滿無缺”的“圓”,“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園”是“皇家園林”的“園”。齊讀“圓明園”。
    2.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相信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課有許多四字詞語用得十分精妙,我們再來讀一讀:
    大屏幕出示詞語:
    舉世聞名眾星拱月金碧輝煌玲瓏剔透亭臺樓閣。
    山鄉(xiāng)村野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蓬萊瑤臺武陵春色。
    詩情畫意風景名勝天南海北奇珍異寶不可估量。
    二、走進開頭,讀文引發(fā)質疑。
    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次文本,細細地閱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1.請同學們打開書,迅速翻到第二十一課,自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自由出聲讀)。
    (悲痛、憤怒、傷心……)。
    3.我們來讀讀這個開頭,把你的心情讀出來。你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圓明園被誰毀了?被怎樣毀掉了?圓明園為什么會被毀掉?圓明園被毀之前是什么樣的?)。
    三、學習結尾,感受被毀之恥。
    1.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課文第五自然段,畫出最讓你觸目驚心的詞語。
    2.聽了這段文字的朗讀,你了解了什么?
    (圓明園是在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踐踏、毀掉的;)。
    3.他們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課件出示,根據學生回答強調“掠、搬、毀、燒”)。
    4.哪些詞語讓你觸目驚心?
    (凡是、統(tǒng)統(tǒng)、任意、毀掉、連燒、籠罩……)。
    5.刪詞換詞,體會這些詞語的表達效果,感受侵略者的殘暴與野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了灰燼。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來到北京,進入圓明園。他們把園內能拿走的東西拿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運不走的,就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燒了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了灰燼。
    (1)分別讀這兩段話。
    (2)換掉或刪除一些詞語后,有什么不一樣?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4.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播放火燒圓明園的錄像)。
    我看得出,看錄像中,一定有一種情感什么充滿著你的胸膛,是什么情感?(屈辱、憤怒、痛恨……)。
    四、昔日輝煌,更添被毀之痛。
    2.一邊讀,一邊思考,要靜心、專心讀書。
    3.根據學生回答,大投影出示。
    (因為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因為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而且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4.這就是2、3、4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它不但建筑宏偉而且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所以,它的毀滅,使每一個中國人痛心,會激起每一個中國人對英法聯(lián)軍、對當時腐敗無能的滿清政府的痛恨,讀一讀,想想課文哪幾個部分寫的是建筑宏偉?(2、3自然段)。
    5.找一位同學為我們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圓明園在北京西郊……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BR>    (1)這句話是介紹圓明園什么的?(位置和結構)。
    (2)如果讓你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來讀這段話,你會強調哪些詞語?(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知道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嗎?說說看。
    舉世聞名:舉,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極大。
    眾星拱月:群星環(huán)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出示課件,看圓明園的.分布構成,在圖上找一找,那個是“星”,哪個是“月”,體會圓明園的輝煌和宏偉。)。
    (3)哪位同學查過資料,知道圓明園的面積有多大?
    圓明園的總面積350公頃,占地約5200畝,(最新制定的方案,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范圍東至圓明園東路,南到清華西路,西至圓明園西路,北到規(guī)劃公路一環(huán),占地面積458.9公頃。)。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九
    原文: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段辛酸歷史,全文向我們講述了圓明園的昔日輝煌景觀和圓明園毀滅的經過。讀完全文,會為祖國有如此輝煌美麗的圓明園而驕傲自豪,更會為如此輝煌美麗的圓明園被毀滅而痛心惋惜,為英法聯(lián)軍的殘暴、貪婪、野蠻而義憤填膺,愛恨滿園,感慨無限。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正確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不太難,但是怎樣通過語言文字細細推敲,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精氣神卻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于《圓明園的毀滅》一文,我是這樣解讀的。
    一、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眾星拱月的獨特布局。
    說它是皇家園林,因為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后改為萬春園)三園組成。最初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g(即后來的雍正)的花園,歷經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六朝皇帝。圓明園占地面積約5200多畝,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創(chuàng)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有“萬園之園”之稱。中國歷代皇家園林有很多,但圓明園絕不是一般的皇家園林,而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這就有它的特殊性。
    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
    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的獨特性之一就是它“眾星拱月”般的布局了。圓明園的周圍除了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以外,周圍還有上百個的園子從東、西、南三面緊緊圍繞著,就像是許多星星圍繞著月亮一樣,這宏大的地域規(guī)模在氣勢上已經讓人稱奇。
    三、風格迥異的宏偉建筑。
    課文第三自然段一口氣用了三個“有……也有……”或“有……還有……”的句式,向我們描述了圓明園中不同的建筑風格。
    在圓明園中的建筑,據史料記載當時分布著40多個景區(qū),有上百處景點。作者重點介紹的殿堂、亭臺樓閣、“買賣街”、山鄉(xiāng)村野是經過精心選擇的。有金碧輝煌、大氣雄偉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小巧精致的亭臺樓閣,顯然這是一種對比的表達方式。同樣,有象征熱鬧的“買賣街”和那種寧靜的山鄉(xiāng)村野又是一種比較寫法。
    這句也是如此,這些建筑有仿照現實存在的名勝建造的,也有根據詩中想象出來的景象建造的,一虛一實更是對比著在寫。民族與西洋,一中一西也是比較著寫。這樣,作者在介紹圓明園中的建筑時重點選取的是大氣雄偉的、小巧精致的,是熱鬧的、寧靜的,是虛幻的、現實的,是古今中外的建筑,這種描述涵蓋了諸多不同風格的建筑,而這些建筑全都集中在這一座圓明園中。作者又采用了“有……也有……”這種很有氣勢的排比句式來表達,使“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成為再自然不過的感嘆了。
    四、無數珍貴的歷史文物。
    這是個典型的承上啟下的過渡句,這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并不是難點。但是它幫我們概括了,這段話的主要內容是圓明園中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上自”和“下至”這兩個詞用得到位,把先秦到清代大約2300多年的時間串了起來,同時羅列的“唐、宋、元、明、清”的各個朝代名稱更是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圓明園中珍藏的歷史文物數量之多,歷史之悠久、價值之珍貴。自然的,說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币稽c也不為過。
    自此,圓明園的獨特布局、宏偉建筑、珍貴文物在讀者的腦海里應該有個整體印象:這到底是一座怎樣的皇家園林?是園林藝術的瑰寶,是建筑藝術的精華,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是擁有許多無價之寶的聚寶盆,是令人向往的人間仙境。
    五、在強烈的對比中毀滅。
    1.他們把園里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這里的動作是連貫的:掠走、搬運、毀掉,把這些動作連在一起寫,就想表達這句話的一個意思,什么也沒剩下。
    2.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里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
    這是對前一句英法聯(lián)軍行徑的一個遞進描述,沒有寫任何一個帶有感情色彩的詞眼,諸如“貪婪、殘暴、野蠻”,可是就是在“三千多名”、“三天”、“整個”等這樣平靜、客觀的語言描述下讓我們產生了對英法聯(lián)軍的憤恨和對圓明園被洗劫一空的惋惜。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十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并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
    (4)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5)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guī)范、整潔。
    2.教材分析。
    課文簡說,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
    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3.學情分析。
    在初讀課文后對這段歷史有一定理解,但愛與恨情感上又不是十分鮮明,尤其是把這份情感升華為民族的責任感更需要老師引導,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學生成長的過程,這正如新課程標準所說,要讓學生在豐富的情感活動中獲得豐富的認識和情感體驗,透過字里行間充分挖掘“愛恨變換”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書寫,能正確讀寫詞語。背誦第3、4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愛國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
    評價任務。
    1.通過學習過程中的一、二環(huán)節(jié),檢驗目標1的達成。
    2.通過學習過程中的第三、四、五環(huán)節(jié),檢驗目標2的達成。
    3、通過學習過程中的第六環(huán)節(jié),檢驗目標3的達成。
    教學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
    學習過程。
    評價要點。
    環(huán)節(jié)一。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3分鐘。
    2.讓我們走進這段歷史去回憶一下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吧!
    1.回顧課文。
    2.理解文本。
    環(huán)節(jié)二。
    自讀課文。
    10分鐘。
    1.讀2-4自然段,想一想你在圓明園中看到了什么?
    3.哪個詞寫出了圓明園布局的.特點?(眾星拱月)出示ppt。
    4讀一讀第2自然段來體會這眾星拱月的圓明園吧!
    1.學習自讀。
    2.在自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理解課文內容。
    3.談詞語的理解和作用。
    環(huán)節(jié)三。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讀課文并抓住課文中的四字詞語。
    11分鐘。
    1.第三自然段中有許多美麗的建筑(出示圖片)。
    2.圓明園中的景物真的太美了,讓我們帶著體會一起齊讀這一段吧!
    (朗讀配樂)。
    板書:有....也有....
    有....也有....
    3.這一段中還有很多的四字詞來描述這美麗的圓明園,你能找到嗎?
    指導寫玲瓏剔透的“剔”
    4.我們感受到了圓明園是這樣的...(讀四字詞語)。
    1細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環(huán)節(jié)四。
    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并體會情感。
    16分鐘。
    1.圓明園不僅美,還藏著許多珍貴歷史文物,指讀第4自然段。
    上自....下至....(出示圖片)。
    2.作為中國人我們祖國的圓明園建筑這么美,珍貴文物這么多,你有什么感受?
    “圓明園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不愧是園林藝術的______建筑藝術的______”(出示ppt)。
    4.讓我們帶著自豪的心情再讀2.3.4自然段(配樂)。
    1.體會語句的和字詞所表達的效果。
    2.體會情感,感受圓明園的雄偉。
    環(huán)節(jié)四。
    研讀句子,
    品味感情。
    16分鐘。
    1.我們祖國的圓明園究竟代表著什么呢?請同學們看第一自然段,用一個詞來概括。
    2.圓明園的價值是祖國的文化史是不可估量的,同樣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
    1.感受圓明園不可估量的價值。
    環(huán)節(jié)五。
    激發(fā)情感,
    閱讀感悟。
    16分鐘。
    1.當著名作家雨果走進我國這段歷史時卻說了這句話。(出示ppt)。
    2.我國這世界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被兩個無恥的強盜毀滅了!
    3.當時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我們去看一看(視頻播放)并范讀第五自然段。
    1.激發(fā)感受圓明園被侵略者毀壞的心情。
    2.體會感情,對文本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環(huán)節(jié)五。
    激發(fā)情感,
    閱讀感悟。
    16分鐘。
    1.你的體會如何?請同學問看第五自然段,找出令你印象最深的句子。
    2.這是一種什么行為?(惡劣、無恥、暴力)。
    3.我國這樣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化成一片灰燼。
    4.所以開頭說這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激發(fā)感受圓明園被侵略者毀壞的心情。
    2.體會感情,對文本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環(huán)節(jié)六。
    自考感悟。
    激發(fā)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1.思考:為什么我們祖國的圓明園會被侵略者毀滅?(搜集背景資料)。
    2.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避免當時這種歷史慘劇再次發(fā)生呢?怎樣改變?
    總結:從自身來說不管做什么工作,或許是老師這樣平平凡凡的職業(yè)只要能夠堅守崗位,都是為祖國做貢獻,同樣我們也不能忘記中國歷史上有過這樣一個噩夢和恥辱,也讓我們永遠記住一個教訓,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們要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1.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
    板書設計:
    剔沒有......也沒有....文化。
    沒有.....也沒有.......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十一
    知識與能力:會寫生字,會認生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了解圓明園昔日輝煌及毀滅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講述了英法聯(lián)軍燒毀了我們國家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
    三、昔日輝煌,自豪無比。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為什么說不可估量的損失呢?請同學們從文中找一找描寫圓明園價值不可估量的相關句子。
    請你來說:
    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
    布局巧(眾星拱月)。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景觀奇(有……也有……)同學們多么美的景色啊,我們讀的時候要讀出這種美的感覺。
    收藏豐(上自……下至……)20xx多年的珍寶匯聚于此,件件珍貴,美不勝收。
    四、慘遭毀滅,激發(fā)情感。
    然而,這一切,在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全部毀掉了。
    哪位同學愿意來讀一下,要讀出感情。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英法聯(lián)軍侵入……闖進……)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行徑?這是強盜的行徑,這是對中國的一種蔑視和侮辱。他們還放了一把火,一把火后,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沒有了,清幽淡雅的山鄉(xiāng)村野沒有了,珍貴的青銅玉器也沒有了……有的只是一片灰燼。
    同學們,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這段課文,要讀出對帝國主義的痛恨和對圓明園的毀滅的惋惜的情感。
    此刻,同學們,你有什么要問?是啊,當時的人們都去哪里了?為什么不把這把火撲滅?卻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搶,看著他們奪,看著他們砸……因為當時我們國力衰弱,落后就要挨打。
    五、課堂練筆:
    同學們,撫今追昔,可能此時我們有很多話要說,假如你現在就站在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之下,你會想到什么?把你的感受寫在本子上。
    是啊,一百多年過去了,往事并不如煙。圓明園里那些柱子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向我們控訴這段血淚史,讓我們牢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六、課后作業(yè):
    同學們,請課下在網上搜一搜《火燒圓明園》這部影片,然后談談你的感受。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十二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引導學生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把搜集與整理、運用資料結合起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運用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自主探究。
    一、導入新課。
    ppt展示20xx年中國的成就??梢哉f,今天的中國讓國人自豪,讓世界驚嘆。然而,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一百多年前的那個年代,由于清政府腐x無能,導致西方列強不斷入侵我們中國,就在1860年的10月18日,在中國上空,煙云籠罩,那時正發(fā)生著一件讓國人恥辱,讓世界震驚的事情。孩子們,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嗎?對,圓明園被毀滅了,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圓明園的毀滅”。伸出手,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大家注意這個毀,上面是一個臼齒的“臼”,下面的“工”最后一筆要變成提。
    同學們,毀滅意味著什么?毀滅不是一般的毀壞,一旦毀滅,就再也沒有了!也就是說,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就再也不存在了。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交流:課文主要寫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
    三、感悟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看來同學們對文章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來看看課文怎樣來評價圓明園的毀滅的。請同學們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不可以去計算的損失,可見損失非常大。作者在開篇就在這一句話中用了兩個不可估量,讓我們感受到圓明園的毀滅給祖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巨大損失。
    ppt出示第一段,再齊讀。
    那么,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座園林,讓作者這樣說呢?讓我們走進昔日的圓明園,卻領略一番它的風景,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圓明園里都有什么,抓住詞句,展開想象,將自己的想象批注在書上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想象的`景觀和自己收集的圓明園的景觀。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交流:圓明園里都有什么?
    1、第二段中重點指導理解“眾星拱月”眾星拱月是什么樣子?哪一字表示“環(huán)繞”?
    那么大家知道嗎?如此巧妙的布局,有100多公頃,那是多大???見過足球場嗎?圓明園相當于640多個足球場那么大。
    2、在這座園林里都有什么?抓住你最感興趣的來和大家講一講。
    “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
    能具體說說嗎?你見過金碧輝煌嗎?(生回答)。
    同學們,這是一種高大的宏偉的建筑。除了這種建筑,你還看到了什么?
    指導朗讀:金碧輝煌的殿堂,那是很有氣勢的,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那是非常精美的,誰再來讀?指名讀。
    生再讀。
    一個熱鬧,一個寧靜,給人的感覺也迥然不同?!l能連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太好了,每種建筑的風格都表現出來了。老師把也字去掉,大家再來試一試。
    生讀。
    有感覺嗎?不同風格的景觀應有盡有。這就是這個也字的妙處。請大家再來讀一讀。
    這次我們男生和女生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男同學讀前兩種,女同學讀后兩種。
    (園中有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
    圓明園中景物有一百多處,而且一步一景,一景一物,想看看嗎?圓明園已經被毀滅了,但老師從影片中為大家截取了一段。同學們,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看了,你有怎樣的感受?這里的景色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
    是啊,任何一個詞來形容圓明園都不過分,難怪文中最后一句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師:在這樣的園林中漫步,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啊?同學們,我們讀讀文中的最后一句。
    3、圓明園除了建筑宏偉,還有哪些東西?
    想像一下,兩千三百多年,該有多少青桐禮器?該有多少名人書畫,該有多少奇珍異寶?(數不勝數)難怪作者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拿起書,自豪地讀一讀。生讀。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同學們,這就是圓明園,這就是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這就是被稱作東方的凡爾賽宮的圓明園,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被英法聯(lián)軍毀滅了!我們來看一段錄像。
    【播放錄像】。
    教師解說: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闖入北京……化為灰燼!
    此時此刻,你有怎樣的感受?憤怒憎恨惋惜。
    交流:那一句話最能表達你此刻的心情?
    (因為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館和博物館,也是多名建筑工人多年勞動的成果。)。
    你再讀一讀最后一句話。生讀我們的心都在流淚!……你還想讀哪一句?
    (他們把園里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他們把這些東西統(tǒng)統(tǒng)拿走,真是很可惜!)。
    那是怎樣的破壞?生:想怎么破壞就怎么破壞。師:想怎么破壞就怎么破壞。想摔——就摔!師:想砸——就砸!
    誰還想讀讀這句話?點生讀再次齊讀。
    然而這一切都被英法聯(lián)軍的一把大火給毀滅了!……這樣的損失能估量嗎?
    所以作者這樣說,齊讀: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生:清政府,怎么會那么無能呢?
    師:是啊,清政府到哪兒去了呢?同學們,課文的學習暫時就到這里,但我們的思考還沒有停止。希望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問題走出課堂,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進一步地了解圓明園。一座圓明園,半部清代史。讓我們繼續(xù)查閱資料并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它不僅是物質上的損失,更重要的是損失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同學們,當時的英法聯(lián)軍還有后來的八國聯(lián)軍,用中國人發(fā)明的指南針,指引他們的軍隊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然后用中國人發(fā)明的火藥制成了槍彈炮彈屠殺中國人,最后逼迫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圓明園被燒成了灰燼。同學們,學到這兒,難道你不想對自己說點什么?難道你不想把自己的心情表達一下嗎?拿起筆,把你此時此刻最想對自己說的話、對別人說的,特別是對至今還在搞霸權主義的國家說的話寫下來。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字,能正確讀寫“損失、殿堂、銷毀、瑰寶、灰燼、眾星拱月、舉世聞名、玲瓏剔透、詩情畫意”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過程,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仿寫段落升華情感。
    二、學習重、難點:
    1、重點:目標1、2、3。
    2、難點:目標3。
    三、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教師制作課件:內容有生字詞、部分句段、有關圖片和視頻資料等。
    第一課時教學預設。
    一、板書課題大聲讀,巧設鋪墊蒙情感。
    1、板題鋪墊:同學們,把你寫字的手高高地舉起,咱們一起認認真真地書寫“圓明園的毀滅”?!皥A”是圓滿無缺的“圓”、“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后面這個“園”是皇家園林的“園”。齊讀:“圓明園”。再讀、大聲讀。
    2、蒙發(fā)情感:同學們,一座圓滿無缺的.皇家園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被英國和法國兩個強盜給“毀滅”了(板)。齊讀題目、再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識字詞,抓住首尾引嘆惋。
    2、學習生字詞,掃除障礙。
    3、抓住首尾、引發(fā)嘆惋:
    抓首段的“不可估量”:
    (1)、誰來說說,讀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追問,兩次隨板:不可估量。
    (2)、你是怎么理解不可估量的?當兩個不可估量疊在一起時又意味著什么呢?齊讀體會這種“不可估量”!
    (3)、畫下這個詞,同學們,打開課文,讀了第一句話,印入你眼簾的第一個詞是“不可估量”,第二個詞還是“不可估量”,你們的內心是一種什么滋味?齊讀第一自然段。
    (4)、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可以估量嗎?隨板“不可估量”(第三次)。
    抓尾段的“化成灰燼”:
    (1)、誰來告訴大家,讀了文章的最后一段,你又知道了什么?板(第一次):化成灰燼。(指導寫“燼”字)。
    (2)、仔細看一看,化為灰燼的是什么?(隨板第二次)還有什么“化為灰燼”了呢?(隨板第三次)還有什么?(說不完,指讀)。
    三、抓“有”想象復沓讀,讀寫結合悟壯觀。
    1、同學們,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你還知道些什么?快速默讀中間部分,把你知道的記下來。
    2、匯報:讀了課文中間部分你知道些什么?(隨機追問:你還知道了什么?)。
    你知道的這一切可以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哪個詞?
    隨機板書:宏偉建筑、舉世聞名、珍貴文物。
    隨機理解詞語:“舉世聞名”(隨機復習解詞方法:顧名思義、聯(lián)系上下文、查字典等等)。
    3、小結匯報,引找過度句:同學們,你們知道的這一切,概括成一句話,那就是:“圓明園不但有舉世聞名的宏偉建筑,還有珍貴文物?!庇梦闹械囊粋€過度句來說,就是------生找(第4自然段第1句話“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指讀。
    4、“宏偉建筑”
    (2)、引讀畫面(課件幻示):來,一個一個讀給大家聽。
    師:圓明園中有------生:接讀……師:這是第一“有”;(“金壁輝煌”看圖理解)。
    師:圓明園中------生:接讀……師:這是第二“有”;(“玲瓏剔透”老師說意)。
    第三有;第四“有”;……這是第六“有”。
    師:天吶!整整六個“有”啊!來,一起讀讀這象征著宏偉建筑的六個“有”。
    (3)、同學們,老師頭腦里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要寫盡圓明園中的所有景觀、所有建筑,還要用上多少個“有”?根據是什么?可能會有什么?從書中找根據(默讀第三自然段)想象還會“有”什么?找到的想到的請舉手。
    生1說:……師:這是依據一,你很會想象!
    生2說:……師:這是依據二,你真會想象!
    生3說:……師:這是依據三、四、五、六、
    (4)、讀寫結合:不能再往下說了,真是沒完沒了的依據啊!展開想象的翅膀,依據這些沒有窮盡的依據,結合資料,寫下你心中圓明園輝煌的景色吧!課件幻示資料,配樂仿寫。
    生寫后,交流所寫。
    是的,圓明園的景觀怎能寫得盡?。繄A明園的建筑怎能說得完呢?!
    當你走進這樣宏偉、這樣精美的皇家園林,你怎能不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呢!
    (5)、復沓引讀,積累背誦:
    課件幻文(引導讀背):“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蓖瑢W們,一起去漫步吧!齊讀(評:多美的感嘆呀!)。
    晨光熹微時,云霧蒙蒙,生讀“漫步園內……境界里?!?BR>    晴空萬里時,陽光普照,生讀……。
    夕陽西下時,晚霞如丹,生讀……明月高懸時,月光如水,生讀……。
    評讀后范讀:真是由衷的感嘆吶!我們漫步,我們飽覽,我們流連,我們幻想……這一切,都是因為這圓滿無缺的皇家園林;這一切,都是因為這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課件示圖景,師配樂范讀“漫步園內,有如……境界里?!?BR>    同學們,一起去漫步吧!------生“漫步園內,有如……。
    四、視頻升情抓眼球、激情寫話心靈撼。
    1、過度語:但是,
    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了!(擦或圈板書第一行)。
    這一切早已永遠消失了!(擦或圈板書第二行)。
    這一切早已被兩個強盜的一把大火化為灰燼了!(擦或圈板書第三行)。
    課件出示句式填空練習寫話:沒有了(),也沒有了();不但沒有了(),還沒有了()。
    2、同學們,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宏偉、最精美的皇家園林,被后人譽為“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就是在這樣一場空前的大火中化為灰燼的!視頻課件《火燒圓明園》電影片段,配樂,定格于烈火。
    3、同學們,面對這場罪惡的大火,面對圓明園的斷垣殘壁,你有什么話想說呢?結合你搜集的有關資料寫下來,下堂課我們來交流。
    4、同學們,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日子------1860年10月6日,這場大火,燒毀的是一座幻想之園、萬園之園。但是,這場大火也燒醒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和平崛起的信心和壯志!但愿這樣的歷史永遠不再重演!
    不可估量舉世聞名化為灰燼。
    不可估量宏偉建筑化為灰燼。
    不可估量珍貴文物化為灰燼。
    第二課時(略)。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十四
    學會10個生字及新詞,認讀2個字。
    能力目標。
    理解作者為什么要用較大的篇幅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思品目標。
    體會作者的情感,產生對祖國歷史文化的熱愛及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景象,知道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怎樣毀滅了圓明園。
    教學難點:
    懂得“作者寫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先用較大的篇幅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收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課件。
    2課時。
    第1課時。
    一、揭示課題。
    (出示圓明園圖片)同學們,你們熟悉這幅圖嗎?(板書:圓明園)圓明園為什么會成為這樣?(學生結合課前收集資料談,板書:的毀滅)。
    圓明園遺址位于北京市西郊。這是一座建筑宏偉的皇家園林,是清政府集中了全國的能工巧匠和耗費巨額資財,前后共用了150年修建而成的。這座中外聞名的園林,竟在1860年遭到英法聯(lián)軍瘋狂搶劫后的縱火焚毀,變成了一片廢墟。今天,讓我們揭開歷史的面紗,重溫《圓明園的毀滅》這段歷史。
    觀察課題,這兩個“圓”和“園”的位置能互換嗎?為什么?
    二、檢查字詞。
    1.出示疑難生字:毀剔瑰燼。
    讀準字音:瑰剔。
    2.出示形近字,理解字義,然后組詞。
    剔踢煌蝗燼盡你用什么好方法能記住它?考考同桌。
    3.詞語理解。
    (1)出示: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
    皇家園林眾星拱月舉世聞名不可估量金碧輝煌玲瓏剔透亭臺樓閣詩情畫意。
    流連其間奇珍異寶煙云籠罩。
    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化為灰燼。
    請同學自己讀一讀這些詞語,誰讀給大家聽?
    (2)重點詞語理解。
    眾星拱月:群星環(huán)繞著月亮。比喻許多東西圍繞著一個中心。
    玲瓏剔透:玲瓏,精致靈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而使透空明晰。形容精工制作、內部鏤空的工藝品。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舉世聞名:舉,全。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極大。
    (3)近義詞、反義詞。
    近義詞:環(huán)繞(圍繞)宏偉(雄偉)。
    估量(估計)奉命(遵命)任意(隨意)珍貴(寶貴)。
    反義詞:損失(收獲)破壞(建設)。
    銷毀(保存)精華(糟粕)。
    三、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弄清每個自然段的內容,想想課文分幾部分?
    3.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四、學習第一段。
    自由讀第一段,第一段寫什么?“不可估量”說明了什么?
    齊讀第一段,為什么用感嘆號?怎么讀?
    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造成了如此大的損失?相信大家通過下節(jié)課的學習一定會找到答案。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思考課后1題。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0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保ò鍟簱p失不可估量)。
    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播放圓明園今日場景的配樂錄像)。
    看著這些斷壁殘垣大家有什么感受?談一談。(3—5人)。
    今天,讓我們走進昔日這座舉世聞名、輝煌無比的皇家園林,去傾聽它的訴說。
    二、研讀課文。
    輕聲讀課文,看看歷經劫難的圓明園向我們訴說了什么?聽了它的訴說,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了解?請大家邊讀邊畫下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邊做一些批注。(學生自學,教師深入其間,觀察、詢問、傾聽、啟發(fā)。)。
    (在學生認真自學之后,指幾名學生說一說。然后,抓住圓明園“訴說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
    (一)昔日輝煌。
    1.學習2自然段。
    指名朗讀,請同學們畫出圓明園由哪幾部分組成?
    出示。
    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在圓明園的周圍。
    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一畫“眾星拱月”的各種園子。
    指名讀,指導朗讀,想象圓明園的規(guī)模宏大。
    出示:圓明三園全景圖。
    請看,這就是昔日規(guī)模宏大、布局精妙的圓明三園。
    出示文字補充材料,說明它的建筑總面積和水域面積。
    師范讀2自然段,引導學生想象感受圓明園的規(guī)模宏大、布局精妙。
    生練讀,注意體會。指名讀。
    2.學習3自然段。
    輕聲讀課文,圓明園規(guī)模宏大,圓明園的里面又是什么樣子呢?(圓明園內的建筑、景觀豐富多彩)。
    默讀思考:圓明園內豐富多彩的建筑景觀,主要有什么特點?批注在旁邊。
    同學交流。指名匯報:規(guī)模不同象征不同創(chuàng)意不同風格不同。
    你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讀出來。
    指名讀相關句子。
    隨機出示。
    指導朗讀,完整地體會圓明園中建筑宏偉繁多,風格特點各異,建筑藝術登峰造極。
    師引讀(紅字)。(啟發(fā)學生領悟這個自然段先具體后總結、先描寫后議論抒情的表達順序。)。
    3.學習4自然段。
    出示。
    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你怎樣理解這句話?(過渡句。說明4自然段要寫圓明園珍貴的歷史文物。)。
    圓明園都有哪些珍貴的歷史文物?讀一讀,畫下來。
    出示。
    有上自……下至……還有……。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指名讀,齊讀。
    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圓明園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史名人書畫,”年代久遠,種類繁多,可稱作“奇珍異寶”。)。
    指導朗讀,體會圓明園中歷史文物眾多且漸漸珍貴無比、價值連城。
    為什么課文結尾將圓明園概括為“園里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全文第二段從三個方面介紹圓明園的輝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把這種自豪驕傲讀出來,把這種對祖國的熱愛讀出來!練習讀。
    指3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2、3、4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領悟這三個自然段從不同方面記敘的順序。
    (二)慘遭毀滅。
    1.學習5自然段。
    出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自由讀,談談感受。
    再讀,體會帶點字的意思。從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默讀5自然段,把你認為最能突出英法聯(lián)軍罪行的詞語畫出來,然后嘗試有感情朗讀課文,準備交流。
    (“掠”、“毀”、“燒”?!胺彩悄苣米叩臇|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薄胺彩恰焙汀敖y(tǒng)統(tǒng)”二詞說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而且“拿不動的”也不放過,還用車拉,牲口搬運。還有“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叭我狻币辉~突出表現了侵略者的暴行,想怎樣就怎樣。“為了銷毀罪證”,他們在園內放火,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使得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很快化為灰燼。)。
    外國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搬運的.又是些什么,任意破壞的是什么,毀掉的又是什么?找出相關內容交流匯報。
    (這一設計仍然以讀為主,通過自讀自悟讓學生理解文中的語言文字,使學生的情感由剛才對圓明園燦爛文化的熱愛過渡到對侵略者的痛恨上來。)。
    2.同學們,我們不愿看不忍看又不能不看,讓我們記住這段慘痛的歷史吧!
    播放電影中英法聯(lián)軍搶掠、焚燒圓明園時的一段錄像。
    學生談觀后的感受。
    (師介紹補充資料《圓明園之火》)同學們,我們的這樣一個舉世矚目的皇家園林,就這樣被這群強盜燒毀了。
    指導朗讀,深刻體會侵略者的野蠻、貪婪、暴戾恣睢和中國人的憤恨、痛惜與無奈。
    生討論交流,指名回答。
    小結: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清軍守軍望風而逃,留守者自殺,留居者避匿……致使圓明園的毀滅,造成了祖國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深刻地體會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激起小學生不忘國恥,為振興中華而努力讀書的遠大志向。)。
    4.將1、5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領悟課文首尾照應的關系。
    (三)問題探究。
    默讀課文,邊讀邊揣摩作者布局謀篇的寫作思路,領悟作者運用對比形式表達思想感情的寫作方法。
    (文本從課題看,應重在寫“毀滅”,但實際上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從而使毀滅更讓人觸目驚心,讓人無限惋惜,這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三、真情表達。
    (在這兩個問題的爭論中,讓孩子們真正的去關愛我們的祖國,達到真正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目的。)。
    1.課文學到這里,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內心都無法平靜,此時此刻,你一定會有許多感想,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下來吧!
    2.指名讀自己所寫內容,生欣賞、評價。
    3.教師小結,升華情感:這把火,燒毀了園林藝術的瑰寶,這把火燒毀了建筑藝術的精華,但這把火燒不毀英法聯(lián)軍的滔天罪行,更燒不毀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
    四、布置作業(yè)。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十五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圓明園當年的輝煌,了解圓明園毀滅的歷史,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理解、體會。
    2、過程與方法。
    (1)搜集相關文字或圖片資料,了解屈辱的過去與今天的強大。
    (2)以讀激情,以悟促讀,提高朗讀能力;以悟促誦,背誦重點段落,積累語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品讀有關語句,領會句子含義;。
    (2)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圓明園當年的樣子,了解它毀滅的過程,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操。
    2、理解課文中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體會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著祖國的強盛與衰敗,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奠定基調。
    (課件出示插圖)誰能告訴大家這是什么地方?
    是的,這就是曾被譽為“萬圓之園”的圓明園。
    (板書:圓明園)。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圓明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根據個人感受答:美麗、舉世聞名等)。
    可以說:(指名說,并出示: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既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也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聽到這么高的評價,作為中國人的我們是多么地自豪啊!讓我們帶著這種自豪之情再來讀讀這句話。
    (齊讀)。
    (二)朗讀感受,體味輝煌。
    那么,圓明園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讓人們如此地贊美它呢?
    這節(jié)課,讓我們再一次一起走進昔日輝煌的圓明園,感受那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吧!
    1、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圓明園的園林和建筑呢?
    (指名分段朗讀。)。
    (根據朗讀板書:有-----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地發(fā)出感慨“漫步園內------”
    (齊讀)。
    多美呀!想看看嗎?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出示圖片)。
    看了這些,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齊讀)。
    (出示: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2、除了這些精美而宏偉的建筑,圓明園里還有什么?
    (指名讀第四段)。
    (1)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指那些文物?
    (2)理解“上自——下至”
    從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嗎?(2500)。
    (3)這2500多年中,這圓明園內所擁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生猜測)。
    (出示資料:舍衛(wèi)城,自康熙以來,每當皇帝、皇太后壽誕,王公大臣進奉的佛像都存放在這里。其中有純金的、鍍銀的、玉雕的、銅塑的,年復一年,竟高達數十萬尊。)。
    (根據回答板書)。
    (4)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就讓你們開開眼界吧!
    (出示圖片,最后定格在銅首上)。
    (根據回答板書)。
    (5)誰能用關聯(lián)詞說一說?
    (6)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當之無愧地說——(齊讀)。
    (出示: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
    (指導讀好這一段)。
    (三)研讀“毀滅”,激蕩情感。
    可如今,我們卻再也看不到這博物館、這藝術館、這瑰寶、這精華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片廢墟。
    (出示圖片)。
    那是因為——(齊讀最后一段)。
    (補充課題)。
    1、誰能告訴大家英法聯(lián)軍當年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
    (指名讀,出示句子: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1)“統(tǒng)統(tǒng)掠走”是怎么掠走?你能舉個例子或打個比方嗎?
    (2)“任意破壞、毀掉”是怎么破壞、毀掉?
    僅僅是這些嗎?老師這里有兩段資料,是一位當年參加掠奪的士兵寫下的。
    (出示資料:為了奪取財寶,英法聯(lián)軍從四面八方沖進圓明園,有的搬走景泰藍瓷瓶,有的搶走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寶的掛鐘,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珠寶,有的在寬大的口袋里裝滿了金條和金葉,有的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里放滿了紅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鏈。
    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外,被他們糟蹋的東西更是不計其數,房子里的綢緞、衣服扔了一地,人走進屋里,可超過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家具統(tǒng)統(tǒng)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砸碎鏡子,另一些人兇狠的向大燭臺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當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園林已被毀壞的慘不忍睹。)。
    2、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感受?那就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段話吧!
    (指導朗讀)。
    3、同學們,不僅如此,為了銷毀罪證,他們還用火燒。大火——(齊讀)。
    4、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當年英法聯(lián)軍的暴行吧!
    (播放《火燒圓明園》片段)。
    此時此刻,我們還能稱他們?yōu)檐娙藛?他們簡直就是一群(強盜),一群無恥的(強盜)!面對著這群強盜,面對著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樣?那就讀出來吧!
    (指導朗讀最后一段)。
    是啊,烈火中,沒有了金碧輝煌的殿堂(齊讀),也沒有了----(齊讀);沒有了-----(齊讀),也沒有了-----(齊讀);不僅沒有了-----(齊讀),還沒有了------(齊讀);那些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齊讀)沒有了,還有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景物都沒有了,那些上自(齊讀)沒有了,下至(齊讀)也沒有了。
    (逐條擦掉剛才的板書并敘述)。
    圓明園什么都沒有了。(激動人心的)圓明園徹底地毀滅了。(指題目)。
    那么,作者為什么不按著題目直接寫毀滅,而要寫它曾經的輝煌呢?
    (這樣的寫更讓讀者感到惋惜和憤怒,起到反襯的作用。)。
    (齊讀)。
    (生再次讀)。
    親愛的同學們,面對這斷壁殘垣,你又想說些什么呢?請你拿起手中的筆,寫出自己的感受吧!
    (出示圖片,并配樂《二泉映月》,學生寫話)。
    (交流)。
    (四)總結升華。
    在我們祖國逐漸強大的今天,我們不能忘記過去屈辱的歷史,
    讓我們永遠記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夢,記住寫在圓明園殘柱上的恥辱,讓我們永遠記住歷史告訴我們的教訓“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們要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強大、繁榮的祖國,使火燒圓明園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齊讀)。
    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篇十六
    四年級的學生,知識面較寬,尤其是經過長期的培養(yǎng)和訓練,他們已具備了豐富的想象能力和較強的理解能力。
    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切實地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位置,注重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教師在關鍵處作些點撥和引導,體現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2、架設生活與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訓練學生在讀中認真思考、認真體會,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4、通過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流程。
    (投影出示插圖)請學生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然后告訴學生,這就是曾被譽為“萬圓之園”的圓明園。
    現在我們看到的只是殘墻斷壁,那么圓明園以前是什么樣兒?它又是怎樣被毀滅的呢?想知道嗎?我們讀懂了課本上的內容,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語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不懂的詞語可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明確讀的要求,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抽卡片、開火車讀、比賽讀等多種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3)默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4)讀了課文,你們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自由質疑,學生能解答的就讓學生自己去說,教師不作具體的解答。)。
    (5)對比感受,體會“置身幻想境界中”這句話。(現實生活中沒有“蓬萊”、“武陵”,是人們根據想象建成的,所以會有“置身幻想境界中”的感受。教師讀這一段,請同學們充分展開想象。)。
    (6)指點:古代勞動人民多了不起,他們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當你了解圓明園的燦爛文化和輝煌景觀之后,你對它產生了什么樣的情感?(學生可自由發(fā)言,進行德育滲透,結合學生回答板書:愛)。
    (8)交流體會圓明園上怎樣被毀滅的。(學生暢所欲言,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恨)。
    (9)練習感情朗讀。
    (10)齊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圓明園的毀滅造成的損失有多大?(理解“不可估量”,聯(lián)系時代背景,進行思想教育。)。
    (1)關于要不要重修圓明園,有幾種不同的意見,你的意見呢?和同學們討論討論,說說你的理由和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