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培養(yǎng)溝通交流技巧。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家長普遍關心的話題。以下是一些個人成長總結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一
氣象站的工作人員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各個機器的作用及特點,比如:體溫變暖器的作用是測地面溫度的,降水傳感器的作用是測量雨水的,風杯是測量風度的。通過學習我還知道了雷達可以說出位置,還會看天氣預報了:今天晚上陰轉小雨,明天白天中雨,高山氣溫7度,低溫1度,不適宜晨練,感冒指數(shù)3級,易發(fā)感冒,注意預防,22日小雨轉多云,23日多云。我們每個人都記了很多筆記,老師說記這些對我們以后學習有幫助。
參觀結束了,對我來說收獲不少,至今回味無窮也令我們受益匪淺,也不由得對氣象站的工作人員表示敬佩,正是你們默默的付出才給大家?guī)砹朔奖?。我決定在今后的學習里一定要加倍努力才是??!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二
春天來了,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在家長和老師的陪伴下,我們班的同學們一起來到駐馬店氣象站進行參觀。
在氣象站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分別參觀了兩個地方:
第一個參觀的地方是:氣象觀測儀器。分別是對空氣的測試,對雪的測試以及對風的測試等。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說這些儀器現(xiàn)在科學先進了,都是電腦控制的。聽到這里我心里在想,原來天氣預告就是在氣象站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才知道的呀。
另外一個是氣象對小麥的影響。我們在武專家的帶領下,來到了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的小麥苗情數(shù)字遠程監(jiān)測試驗田。武專家告訴我們小麥在溫度22度到27度最適合生長,而且又拔出小麥讓我們細細觀察小麥的根,講解的很透徹,他說小麥一生也不容易,要經(jīng)過很多磨難,讓我們小朋友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
聽到這里,我感覺很慚愧,平時家長經(jīng)常說我沒聽進心里,現(xiàn)在想想小麥的生長不易和農民伯伯的辛苦,我以后要愛惜糧食。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三
星期天是個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日子,我有幸參加了池州小記者團組織的探氣象社會實踐活動。
早上九點半,我愉快地帶上小記者裝備,來到青陽國家氣象站。首先,我們來到一間會議室,一位氣象站的叔叔給我們每個人發(fā)了一本本子和一支筆,然后開始耐心地講解基本的氣象知識。這些知識平時我們在課堂里是學不到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當然手也沒有閑著,個個都在奮筆疾書。
了解完氣象知識,我們隨著帶隊老師來到了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在這里我知道了如果沒有氣象工作人員的辛苦勞動和提前預報,人們遭到的損失和傷害會特別大。
后面我們還了解到天氣預報是怎么制作出來的,還認識了百葉箱、風塔、雨量計……。
小小的氣象竟包含了這么多豐富的知識!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我了解到了氣象的知識,還明白了氣象工作人員是多么的不容易。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四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外國語學校四六班郭健寧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3月20日這天,新鄉(xiāng)市氣象站對市民開放。難得有如此機會,我們一家人早就商量著星期日去氣象站參觀。
我們坐車去氣象站。因為路不太熟悉,所以路上問了兩三個人才到了氣象站。我一下車,直奔風向標。那里已經(jīng)圍了五、六個小學生了,個個滿臉好奇,摸摸這兒,看看那兒,還在爭辯著什么。風向標以前在電視里我倒是見過,不過見實物這還是第一次。你看這家伙,象個標竿,其貌不揚的,可誰知它竟會準確測出風向風級。過了一會兒,氣象站里一個頭發(fā)黑里有白的伯伯,帶我們進入觀測站進行參觀。
我們先來到一個百葉箱旁邊,伯伯打開百葉箱,里面有四個測量管。雖說看起來和溫度計差不多,可實際差遠了。這些管子是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
我們來到第二個百葉箱旁,這里放的是自動測量儀,而且能畫線,能畫出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曲線。
第三個百葉箱,我們一看,是一個像一根短棍似的東西。伯伯一講,我才明白,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氣監(jiān)控裝置。它把每一分鐘的數(shù)據(jù)及時傳進室內的電腦,由電腦加以統(tǒng)計,結合人腦分析,就能準確地給出天氣情況。
其他還有測降水量的、測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直到地下3.6米)的溫度的,還有測霧凇、測蒸發(fā)量的儀器,等等。伯伯說,準確預報這些天氣情況,能為農業(yè)生產和生活提供許多方便。
這次參觀,真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呀!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五
美麗的恩施在黃昏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迷人,在任何地方都能隱隱約約地聞到一股香味。沒錯,這就是聞名世界的富硒茶所散發(fā)出來的,里面夾雜著誘人的真情。
恩施富產硒礦,故名“中國硒都”。在這片土地上,茶的出現(xiàn)使恩施更加富饒,更加錦上添花,因為恩施硒礦豐富,所以恩施的茶被稱為“富硒茶”。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缺硒引起的,硒具有抵抗疾病的作用。恩施人多飲富硒茶,因此生活在這里的很多人都身體硬朗,整體上有一種朝氣蓬勃的氣象。
我與茶不知怎么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許是因為知識的增多,被富硒茶的魅力所吸引。我對別的地方出產的茶不怎么感興趣,每次點名就要自己家鄉(xiāng)生產的富硒茶,因為它讓我感到無比親切。
富硒茶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陪我度過了許多春秋,每次拿到它,我都把它放在手中欣賞,看看它迷人的色澤,聞聞它沁人心脾的香味,一下子就變得愉悅起來。放幾片在杯中,加入開水,它們在水中慢慢舒展肢體,一點點散發(fā)出精華,把水也渲染了。茶水顏色不濃,但香味無窮,嘗一口,醇醇的味道就在口中旋轉,慢慢咽下,余味仍在舌尖縈繞。
我愛富硒茶,不僅因為它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它能舒緩疲勞。經(jīng)過一天的工作或學習,身心俱疲,此時坐下來,沖上一杯富硒茶,細細品嘗,瞬間就能讓你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在寂寞的時候品上一杯,感覺就像找到了分享心情的忠實伙伴,心中僅有的一絲愁緒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消散。
恩施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從古代的“貢茶”到今天的“富硒茶”,無不展現(xiàn)了恩施茶的魅力,它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更是恩施民族特色的體現(xiàn)。茶中凝結了土家兒女的汗水,茶中飽含土家兒女進取的心。富硒茶散發(fā)出的香味,飄溢著家鄉(xiāng)的情調,也融入了土家兒女對家鄉(xiāng)的一片赤誠,更散發(fā)著恩施人對茶不變的深情。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六
有人說,那里是美的源泉,有人說,那里是藝術的殿堂。今天,我有幸到了那里——美術館。
走進中廳,這里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麗的水晶燈。正前方一塊大屏風上,刻著幾行醒目的大字,我國工藝美術源遠流長,品種紛繁,技藝精湛,具有中華民族鮮明的特色,是世界文明中一顆璀燦的明珠。我激動地想:其實這些榮譽都是那些能工巧匠用辛勤勞動換來的啊!我們走進第一展室,這里是陶塑的天地,那紅結晶300件魚尾瓶,鈞窯雙龍戲珠瓶,那活靈活現(xiàn)的瓷大象、瓷山貓,還有那栩栩如生的十二金釵瓷人。
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要數(shù)陶塑《天問(屈原)》了。只見屈原仰望天空,好像在高聲長嘆,仿佛在向天控訴不平。“津京,快快來!”隨著媽媽的喊聲我匆匆忙忙地走。
尤其是十萬唐詩扇引起了我的深思。看著那密密麻麻、只有黑芝麻的十分之一大小的小字,看著那只有借助放大鏡才能看清的娟秀的字體,我不禁想到,藝術家們要用多少心血,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制造出這么精致的珍品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做什么事總不肯下苦功夫。我暗下決心:以后做事一定要有毅力,不再半途而廢。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jīng)走進了第三展室了。這里可以說是寶中之精華,四大國寶就在這里展出。我們在一塊長方形的翡翠前停住了腳步。這就是國寶《四海歡騰》。只見,翡翠上雕著九條蛟龍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遨游。蛟龍形態(tài)逼真,令人陷入無邊的遐想。國寶之二是《岱岳奇觀》。藝術家們運用了翡翠的自然色彩,在翡翠左側偏上方雕出了泰山日出時的美麗景色??粗@精美的藝術品,我仿佛看到了泰山的半山腰云霧繚繞,漸漸地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長起。那耀眼的紅光照出了絢麗奪目的朝霞,十八盤天街、南天門沐浴在紅色的霞光中,格外壯觀。
我們隨著解說員來到珍品《含香聚瑞》前,制造它的藝術家發(fā)揮了中國玉器史上高難度的料中套料的工藝,充分地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藝。它晶瑩剔透,十分美觀。藝術珍品《群芳攬勝》原料是梯形,藝術家們在上面雕刻了菊花、臘梅、牡丹、月季等四十多種花卉。我心中暗暗稱贊:真棒!這時一位外國友人說:“中國藝術品ok!”說著,挑起了大拇指。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七
在星期二,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安康市氣象站。
從學校出發(fā)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走的腳都麻了,終于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安康市氣象站。我們來到氣象站的操場整齊的站著聽學校老師講參觀注意事項,然后把我們分成兩個組,隨著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去參觀,我們先去了第一個地方,因為地方小,一次只能去四十個人,于是我們又被分成幾個小組,隨著工作人員進去參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說:“地下埋有電纜。”我們認真的聽工作人員的介紹,他說:“晚上他們會放帶著監(jiān)視器的氣球,在電腦上一看就知道天氣情況。”我們又去了一個園子里,我們看到許多地方都有機器,地里還有地溫探測器,能探測0-12厘米的溫度,還有酸雨檢測器,能檢測酸雨。
我們又去了一個高樓里,在一樓放著許多的模型,在四樓我們看到了許多的電腦,上面顯示著地圖,綠色區(qū)域代表著好天氣。
這就是我的觀察記錄。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八
這天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我們興高采烈地排好隊,在老師們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向天門氣象站出發(fā)了。
我們來到氣象站,只見氣象站四周圍著鐵柵欄,中間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擺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儀器,有的似塔、有的像箱子、有的如鐵桶……千奇百怪。
這時,氣象站的工程師帥叔叔把門打開了,我們走了進去,首先看到了一個高高的鐵塔,上面有三個像小杯子一樣的東西,還有一個像蒼蠅拍,好像旁邊正好有一只“蒼蠅”,“蒼蠅拍”左拍拍,右拍拍,可就是打不到“蒼蠅”,大風吹來幫了一下它,就在馬上要打到的時刻,“蒼蠅”飛走了,真可惜呀!我們議論著,卻說不準它的名字,帥叔叔告訴我們:“那個像杯子一樣的東西是風向標,是測風力的。要刮風時,風向標會隨著風速的大小轉得快或慢,那頂端的箭頭是測風向的,風從哪一方吹來,箭頭就指向哪一方,我們就知道風向了?!蔽覀兟犃?,頓時恍然大悟。
我們繼續(xù)往前參觀,“這是什么?”我們指著一個箱子似的東西,滿臉疑惑地問道。帥叔叔微笑地說:“這是百葉箱,里面有四支計量器,第一支是測空氣干度,第二支是測空氣濕度的,第三支和第四支是測量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BR> “快看!那是什么?”不知哪位同學大叫一聲,帥叔叔急忙走過去耐心給我們介紹起來:“這像超大保溫杯的東西叫雨量器,是用來測量降水量的。”
這些琳瑯滿目的氣象儀器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次參觀,學習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氣象科學知識,真是受益匪淺?。?BR>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九
八月中旬的一天,我們班的全體”同學”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參觀縣農機一廠。農機一廠坐落在城關鎮(zhèn)北部,我們走了大約十多分鐘,便來到了目的地。首先看到兩扇大鐵門,門旁的水泥柱子上扛著一個長木牌,牌子上赫然寫著“霍邱縣農業(yè)機械一廠”九個鮮紅的大字。進了大門,我們丫〔廠房前停下來,工廠的老干部魏主任和幾位工人”叔叔”熱情的迎接我們.開始由魏主任向我們概括介紹了農機一廠的恰況,他說:“我們廠于1958年建廠,己經(jīng)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全廠現(xiàn)在有職工二百多人,主要生產農業(yè)機械產品,年產值約二百三十多萬元。近來又試制兩種新產品,并且獲得了省級一等獎?!?BR> 我們聽了都贊嘆不己。接著我們便開始參觀,魏主任首先把我們引進鑄造車間。啊!廠房真寬敞啊。地上鋪著厚厚的細沙,由于長期僅用,沙己變成了黑色。魏主任介紹說:“把有一定濕度的沙,埋在模型上,壓實,然后將模型抽去,把鐵水倒進模型所占的`空間,經(jīng)過冷卻,就成了零件?!甭牭竭@兒,我想:工人階級是多么有智慧啊!接著,魏主任又很有興趣地說:“走,我?guī)銈內タ纯磋F水是怎樣煉成的?!蔽覀冊谒膸ьI下,來到另一間房子。這里聳立著一座高爐,高達六七米,直像一位威武的戰(zhàn)士一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一位工人叔叔介紹說:“把新生鐵7份,何爐鐵2份,廢鋼1份,放進這座煉鐵爐,經(jīng)過高溫溶煉成鐵水,就可以澆鑄成各種零件了?!彪x開鑄造車間,魏主任又帶我們來到鍛壓車間。這時爐火熊熊,熱氣逼人,工人叔叔正在高溫下把鐵塊錘打成所需要的形狀。
他們一個個汗流滿面,卻堅持工作。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穿過鍛壓車間來到了金工車間。我們走近一部發(fā)出巨大響聲的機器,看見一位工人師傅正將一個外表生銹的零件放進刀口,“叻吩,......,一會兒,就將零件削得又明又亮,發(fā)出銀閃閃的光芒?!把?,真漂亮!”同學們嘖嘖贊嘆著。最后,我們又來到了總裝車間。一進門就看見一排排安裝好的嶄新的雙樺犁。過去,我只在電視上看見過,今天可以親手摸一摸了。一位工人叔叔說:“把各個車間生產的零件,都運到這退,我們把零件裝配好,再徐上油漆,就是成品?!?BR> 說有,他指了指那些漂亮的雙樺犁。我們看到一些滿身沽有油漆的工人正在緊張而又有秩序地忙碌著。參觀完了,我回頭看了一眼工人墻報上的標語:“真心真意齊心干,踏踏實實努力干,巧干實干科學干?!蔽也挥傻叵氲?在熱火朝天的改革浪潮里,敬愛的工人叔叔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做出了多么大的貢獻?。?BR>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
光陰荏苒,時間就像指尖流淌的思緒一般悄悄涌動,轉眼間3月23日這一天來臨了。今天我們沐浴著和煦的春風乘車去氣象局參觀,一個時刻感受“天恩”的地方。
當我們觀看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的時候,看著節(jié)目主持人三言兩語就把未來兩三天的天氣娓娓道出,顯得輕松自如,其實這短短幾分鐘的節(jié)目,卻凝露了氣象工作者的勞動和心血。據(jù)工作人員說,有各種天氣雷達,多顆氣象衛(wèi)星組成的天氣監(jiān)測網(wǎng)會在每天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觀測,從地面到高空,陸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層次地觀測天氣變化,并將觀測數(shù)據(jù)迅速匯集到氣象中心,氣象臺的計算機會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運算,得到天氣圖,為預報員提高預報依據(jù),預報員作出預報后及時發(fā)送給電視節(jié)目制作單位進行制作,這才有了節(jié)目主持人“指點江山話風云”的那份瀟灑和自信。
這次參觀不僅豐富惡劣我的氣象知識,還使我大飽眼福,真是一舉兩得!我深知,在宇宙中還有無數(shù)的神秘等待我們去探索,無數(shù)的“天恩”等著我們去體會,所以,讓我們?yōu)榱颂剿鞲用利惖纳衩囟Π桑?BR>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一
為了配合自然課的第一單元—天氣的變化,自然課老師王世杰老師辦了一次戶外,地點就在歷史悠久的臺南站。
戶外教學那一天的中午,全班都坐上分配好的車子,我是坐王老師的車,過了大約五到十分鐘,就到達目的地了。首先,是本站歷史,氣象站旁有一個日治時期所建造的測候站,比學校老一年,當時在臺北、臺中、墾丁和澎湖都各有一個,所以共有五個測候站,但僅存的就只有這個了!當然,建在這裡也是有原因的,由于以前這附近都沒什麼高樓,地勢高,前可見中央山脈,后可見安平,沒什麼東西可以阻擋天氣預測,所以就建在這裡,而且,這個測候站是十八角型的,上面也很像胡椒粉的罐子,所以也稱「胡椒館」,很特別吧!也因為科技發(fā)達高樓增加,現(xiàn)在都改在旁邊那棟新建的氣象站測天氣。
進到氣象站,老師就帶我們去看地面的觀察設施,那些設施主要是在:溼度、雨量、水氣、風速、風向、溫度和氣壓。而高空則是用火箭等,由于火箭是從下到上,但要如何上到下呢?就是用降落傘,而火箭測量數(shù)據(jù)就用紅外線傳到觀測所囉!但早期高空是如何測量的呢?是用探空氣球,它可以飛到三十公里高,測量方法也跟火箭差不多!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雷達回波圖和衛(wèi)星云圖是用什麼拍的呢?是用人造衛(wèi)星和雷達,有兩顆人造衛(wèi)星,一顆是華衛(wèi)一號,另一顆是華衛(wèi)二號,但現(xiàn)再只有華衛(wèi)二號有用而已,還有和日本gms人造衛(wèi)星買衛(wèi)星云圖,所以有些是日本的衛(wèi)星拍的。衛(wèi)星云圖中,只要有很多云的地方都會下雨,而旋轉的云就是颱風。雷達回波圖則是用雷達來偵測水氣,只要偵測到就會反彈回來形成數(shù)據(jù),而臺灣就有四個雷達,五分山、花蓮、七股和墾丁。老師還教了冰雹,大氣環(huán)流、颱風、季風和柯氏力。冰雹是很大的上升氣流所形成的,越大的上生氣流冰雹就越大。大氣環(huán)流是大氣中的大規(guī)模流場,南、北極附近是由西向東,南回歸線是往西北邊吹,北回歸線是往西南邊吹。最近有許多颱風,你們知道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嗎?一、北、南緯五度到二十度。二、溫暖水氣。三、寬廣洋面。四、熱帶擾動,只要有這四個條件就可以形成颱風。我想大家都知道臺灣的季風吧!夏天吹西南風,冬天吹東北風,而東北風又稱新竹風,因為它可以風乾新竹米粉,而這些風會因柯氏力而旋轉,柯氏力是一種因地球自轉而改變方向的力量,很多天氣、自然現(xiàn)象都因柯氏力而改變。
這次戶外教學讓我受益良多,有專業(yè)的王老師指導氣象,我?guī)缀醵悸牭枚M乱淮我灿心屈N好玩的戶外教學!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二
氣象站參觀記。
每當我坐在床上,看著天氣預報,我就會想起9月24日的氣象站之旅。
那天,班主任告訴我們,學校要組織四、五年級學生去八五二氣象站參觀。每班只選幾個同學去,我榮幸地成為了其中之一。
坐在學校租用的大客車上,看著學校越來越遠,我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車停了,我們有順序地下了車。剛下車我就懷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因為氣象站處在距離農場西北方向的一片荒地上,只有一棟房子。
直到站長和三個工作人員出現(xiàn),我們才確定,這里的確是氣象站。得知我們是來參觀氣象站的,站長和工作人員都很熱情,帶領我們參觀氣象站中的各種儀器。
我們先來到了位于房子前面的一個場地里參觀,這里有百葉箱、風向標、溫度儀等。工作人員先領我們看的是地下溫度儀和地表溫度儀。我看到有四個溫度計躺在地上,四個溫度計插在地下。經(jīng)過站長的講解,我了解到躺在地面上的溫度計是測量地表溫度的`,插在地下的溫度計是測量地下溫度的。插在地下的,插得有深有淺,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料,為農民適時播種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日照儀、百葉箱、風向標和雷達等。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我了解了它們對人們生產生活起到的作用。
氣象站的工作人員,每天堅守崗位,按時查看各種儀器,并做好各種記錄。如百葉箱,他們每天要查看三次,非常辛苦。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北大荒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們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他們。
臨走前,我們和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我們真是高興極了。過了一會兒,我們戀戀不舍地坐上了車,離開了氣象站。
我永遠也忘不了簡樸的氣象站,更忘不了堅守崗位,為八五二人民默默奉獻的氣象站工作人員。
黑龍江省紅興隆分局八五二農場小學四(3)班。
指導教師:劉維蓮推薦老師:張英蓮。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三
氣象站是協(xié)助我們了解天氣情況的重要場所,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氣象站,而我今天參觀了我所在地的氣象站。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對氣象的認識更深入,同時還讓我體驗到了當?shù)貧庀笳镜倪\營情況。
第二段:氣象站的基本設施及職能。
當我第一次走進氣象站時,我的眼前呈現(xiàn)出一間寬敞明亮的大廳,各種設備和儀器擺放整齊。顯然,氣象站不僅需要精密的儀器,還需要合適的工作空間來保證氣象站的運營。氣象站的主要職能是記錄和分析當前的天氣情況,利用現(xiàn)代科技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同時還需要進行其他的氣象研究。
第三段:參觀中的體驗。
我很幸運地參觀了氣象站的各個部分,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儀器,如溫度計、風速計、氣壓計和雷達等。這些儀器可以收集全球各地的氣象數(shù)據(jù),然后幫助氣象站預測和研究天氣變化。除了看儀器,我還探訪了氣象站的實驗室,這里是研究人員進行各種氣象研究和實驗的地方。
第四段:氣象站對生活的重要性。
在參觀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氣象站對生活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每個人都需要天氣預報來計劃出門活動或出行計劃,而當?shù)貧庀笳揪褪俏覀兊靡垣@得可靠天氣預報的地方。此外,氣象站還可以為農民提供精準的農業(yè)預測,幫助他們更好地計劃農作物的生產和收成。最重要的是,當?shù)貧庀笳究梢栽谧匀粸暮Πl(fā)生時發(fā)出及時警報,保護人民生命安全。
第五段:結論。
總之,參觀當?shù)貧庀笳咀屛覍庀蟮恼J識更加深入,同時也讓我感受到氣象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毫不懷疑,氣象站將繼續(xù)承擔著它在社會上的角色,并在未來以更加精密和先進的技術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并預測天氣情況。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四
今年的春天,真是難以琢磨,時熱時冷,時晴時陰,偏偏趕上去氣象站的這天下起了毛毛雨,天公不作美,但社員們一個個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一個個如脫韁的野馬,對這次的氣象站之旅充滿了期待。
大巴車在城區(qū)行駛了十幾分鐘,最后停在了二中的老校區(qū),我忍不住詫異,怎么?難道氣象站一直潛伏在學校?在我的想象,氣象站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地方,應該建在人煙稀少的,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過了馬路,一所有年代氣息的氣象站就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
進入院內,一片空曠的綠地,正是觀測點的所在。右手邊的一排房是工作室。我們兵分兩路,編輯部和實踐部在站長的帶領下,直奔觀測場,宣傳部和后勤部則先去了工作室。
乍一瞧,這只不過是一片空曠的草地,半青半黃的雜草在夾雨的寒風中顯得格外凄涼。然而,就像武俠小說里所寫的那樣,真人不露相。進院里,左手邊就是風塔,當時有微風,風擺一上一下地來回的轉動。據(jù)站長說,那是用來測風速的,通過電線傳到下方的機器里。再向前就是一排罐頭似的小鐵桶,旁邊是一個長筒,用于測量降水量的。為了便于我們觀察,站長細心的打開兩個蓋子,拎出來兩個玻璃瓶子,讓大家親身體驗。
第一種儀器名為“稱重式降水傳感器”,我國氣象站對固態(tài)降水以人工觀測為主,存在時效差等諸多弊端,不可全面連續(xù)的反映降雪的變化情況。而稱重式降水傳感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它基于載荷測量技術原理設計通過對盛水筒內質量變化來測量降水量。目前,稱重式降水傳感器所采用的測量技術主要分兩種,一基于電阻應變測量技術,二是振弦測量技術。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xiàn)了固態(tài)、液態(tài)和混合性降水的自動觀測,提高觀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為公眾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第二種儀器是“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是用來測量自然界降雨量。降水時雨水通過盛水器,再通過過濾斗流入翻斗里。當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便會翻轉,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每次翻轉通過干簧管轉成脈沖信號傳輸?shù)讲杉到y(tǒng)來進行測量降水量。由于摩擦力小,翻斗部件翻轉靈敏,承雨口光潔度高,滯水產生的誤差小,為我國廣泛使用。
氣象站還有很多有趣的設備,就不一一介紹了。
在室內觀察的時候我注意到里面有一個工作日志本,里面是每天的氣象記錄,詳細周密而認真。我心一下暖起來,每天就是這些人,在這個地方記錄下這個城市的風雨冰霜,默默地奉獻著。這樣想來外面的冷風細雨都染上了人情味。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五
氣象站里有三個“勺子”。我看見它們圍著一根根柱子跳舞,節(jié)奏非常一致。突然一陣大風刮來,它們便發(fā)瘋似地轉起來,不一會兒,風停了,它們便非常緩慢的繞圈轉,我覺得它們的速度與風相關。
老師帶我們來到“勺子”下面,聽了之后才知道,原來這些勺子是用來測風速的。風越大轉的越快,風越小轉的越慢。
“這不是勺子嗎?”
“不,這只是長的像勺子而已?!?BR> 我仔細一看,原來它和勺子還是有一點點區(qū)別的。普通勺子都很小巧,很別致。而測風速的“勺子”很大,而且黑,這就是它們的區(qū)別。
我從上往下看,發(fā)現(xiàn)上面有兩個掛鉤,鉤子上有兩條繩子,一直扎到地上,如同一顆大樹一般深深的扎到土地里。這樣風就吹不走它了。
可是,舊的問題一去,新的問題又來了,勺子是怎么動的呢?老師說“勺子”的中間會凹下去,風吹到凹的地方,“勺子”就會轉動起來。
“那勺子是什么材料做的?它不會壞嗎?……”我好像問題沒完沒了了。“下次有機會再給你一一講解吧”老師說。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六
11月6日上午,慶元縣城東小學開展以“科普行·中國夢”為主題的參觀氣象局綜合實踐活動,一年級全體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活動中,氣象局專家?guī)ьI城東小山鷹們先后參觀了氣象信息預警平臺和氣象觀測場。氣象專家專業(yè)而有趣的'講解,小山鷹們了解了天氣現(xiàn)象的數(shù)據(jù)采集,氣象觀測設備的用途等基礎知識;還實地參觀了觀測場各工作室以及百葉箱、雨量自動監(jiān)測儀、日照測量儀等氣象儀器。氣象局專家用生動的語言、詳實的圖片讓小山鷹們明白了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和氣象災害的預警和防御知識??吹窖矍案鞣N各樣新奇的儀器,小山鷹們認真聆聽,踴躍提問,讓實踐活動變得更賦童趣、童真。這是小山鷹們第一次外出,他們個個都很守秩序、很老練、很能干,活動之余,他們分享零食,一起游戲,最后把垃圾帶走,留下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得到氣象局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通過此次綜合實踐活動,小山鷹們走入社會,走進另一個課堂,學習了氣象科普知識,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城東小學的“求真”課程體系因此更加鮮明,更加豐富。相信城東小學的“求真”之路必將越走越好!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七
圍繞“熱愛家鄉(xiāng),關注氣象”綜合實踐活動,為了更好地了解氣象知識,我們“氣象技能小組”的同學參觀了家鄉(xiāng)的氣象站。
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氣象學常識、氣象觀測儀器與設備,以及如何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氣象狀況,我們邊聽邊做筆記,還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工作人員耐心地為同學們一一解答。通過生動的講解,同學們認識了輕型百葉箱、雨量器、蒸發(fā)器、風向標、地下溫度表等氣象觀測的儀器,知道了在室外觀測溫度、風向等操作方法。
我們來到天氣信息網(wǎng)絡室,直觀感受了各種儀器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在網(wǎng)絡上的快速呈現(xiàn)。當了解到儀器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每5分鐘收集反饋一次、每5分鐘上報國家氣象局一次時,我們感概到:“面對瞬息萬變的天氣,難怪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如此準確呢!”
這次參觀活動,讓我們大開眼界,了解了書本以外的知識,知道了家鄉(xiāng)的氣候類型及氣象資源,懂得了一些實用的觀測氣象技能,激發(fā)了我對科學的興趣,雖然有些累,但也很快樂。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八
3月31日下午,農六師新湖一中七年級的全全體地理興趣小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新湖氣象站參觀。同學們在氣象站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氣象信息預警平臺和氣象觀測場。氣象站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同學們講解了氣象觀測設備的用途,天氣現(xiàn)象的數(shù)據(jù)采集等基礎知識。在氣象觀測場,同學們實地了解了百葉箱、風向標、雨量自動監(jiān)測儀、日照測量儀,雷達監(jiān)測儀等氣象儀器。在參觀活動中,同學們還不時地向工作人員提問,并用筆記本記下了學到的知識。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新湖氣象站為新湖的農業(yè)生產,棉花的生產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時,學生們很是感興趣,同學們對氣象站工作人員充滿了敬佩之情,對氣象工作充滿向往。
此次參觀,向學生宣傳了氣象科普知識,增強了氣象科學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科學、學好科學的熱情,提高了氣象意識、氣候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
每學期,我校都會分年級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到一些校外實踐活動基地進行參觀學習。這種實踐活動,既增加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九
雖說看起來和溫度計差不多,可實際差遠了。這些管子是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3月20日這天,新鄉(xiāng)市氣象站對市民開放。難得有如此機會,我們一家人早就商量著星期日去氣象站參觀。
我們坐車去氣象站。因為路不太熟悉,所以路上問了兩三個人才到了氣象站。我一下車,直奔風向標。那里已經(jīng)圍了五、六個小學生了,個個滿臉好奇,摸摸這兒,看看那兒,還在爭辯著什么。風向標以前在電視里我倒是見過,不過見實物這還是第一次。你看這家伙,象個標竿,其貌不揚的,可誰知它竟會準確測出風向風級。過了一會兒,氣象站里一個頭發(fā)黑里有白的伯伯,帶我們進入觀測站進行參觀。
我們先來到一個百葉箱旁邊,伯伯打開百葉箱,里面有四個測量管。雖說看起來和溫度計差不多,可實際差遠了。這些管子是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
我們來到第二個百葉箱旁,這里放的是自動測量儀,而且能畫線,能畫出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曲線。
第三個百葉箱,我們一看,是一個像一根短棍似的東西。伯伯一講,我才明白,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氣監(jiān)控裝置。它把每一分鐘的數(shù)據(jù)及時傳進室內的電腦,由電腦加以統(tǒng)計,結合人腦分析,就能準確地給出天氣情況。
其他還有測降水量的、測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直到地下3.6米)的溫度的,還有測霧冖測蒸發(fā)量的儀器,等等。伯伯說,準確預報這些天氣情況,能為農業(yè)生產和生活提供許多方便。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二十
本次參觀當?shù)貧庀笳?,讓我對氣象科學的認識更加深刻。在這次參觀中,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它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在此,我想分享本次參觀給我?guī)淼男牡煤腕w會。
第一段:意義重大的參觀。
參觀當?shù)貧庀笳緦τ谖覀儊碚f,意義重大。在我們生活的日常中,氣象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天氣情況對我們的生活及工作有著深刻的影響。而氣象站則是天氣預報的基石,他們所提供的信息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幫助和指導。參觀當?shù)貧庀笳荆粌H能夠了解氣象站所提供的信息,同時也可以了解氣象站所處的環(huán)境和氣象工作人員的工作生活。
第二段:現(xiàn)代化設備科技高效。
在當?shù)貧庀笳緟⒂^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現(xiàn)代化的設備,科技的高度發(fā)達能夠使氣象工作者對天氣了解更為準確、快捷。當我們走進氣象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氣象站所擁有的先進設備。從多功能氣象監(jiān)測系統(tǒng)到自動氣象站,從數(shù)字化衛(wèi)星接收器到高空探空儀,這些現(xiàn)代化的設備令我深感震撼。通過這些設備,氣象工作人員可以更精準的預報天氣,并為人們提供更完整的氣象信息。
第三段:嚴謹?shù)臍庀蠊ぷ魅藛T。
氣象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也令人欽佩。她們的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他們要分析和處理氣象數(shù)據(jù)、觀測天氣變化和征集資料等。在參觀中,我看到了站內工作人員整齊的工作環(huán)境、規(guī)范操作流程,以及嚴密的安全保障制度。這些讓我真切感受到氣象工作人員對于天氣預報的極大負責和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警醒。
第四段:發(fā)揮氣象預報的科技優(yōu)勢。
參觀當?shù)貧庀笳?,我們可以看到氣象工作者的實際工作也是十分重要和值得尊敬的。一方面,他們通過科技設備實時觀測氣象變化情況,為人們提供及時、準確的天氣預報;另一方面,他們也通過對氣象歷史數(shù)據(jù)的整理、研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經(jīng)驗,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氣象知識體系。發(fā)揮氣象預報的科技優(yōu)勢,能夠更好地助力我國的農業(yè)、交通、能源等領域的發(fā)展和管理。
第五段:提高科學文化素質。
總的來說,參觀當?shù)貧庀笳臼且淮魏苡幸饬x的活動。它讓我們對氣象科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解了氣象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和重要性,感受到了現(xiàn)代科技的強大作用,提高了我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環(huán)保意識。我相信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天氣預報信息,更好地適應天氣變化,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便利。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二十一
星期五,林記者通知我們周六帶上裝備去參觀氣象站。我聽了,興奮得睡不著覺,一直躺在床上想象著明天的情形。
第二天,我們這些小記者跟著大記者前往氣象觀測場。一踏上草坪。我們便迫不及待的隨著工作人員走向一塊觀測場地。
咦,是哪個小笨蛋,把一根根溫度計安在土里呢?原來,這是用來測量地面溫度的地表。如果出現(xiàn)高溫,地表溫度就會升高,出現(xiàn)冰雪地表溫度就會降低。
接著,工作人員帶著我們去看了幾個大鐵箱子,他的們上有一片一片的鐵片,像葉子一樣,真是箱如其名——“百葉箱”。百葉箱的肚子里掛著一兩根溫度計和一個小小的量杯,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量杯是計量雨量的。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看著那些測量工具時,一個工作人員突然對另一個同事說:“待會兒下雨呢!”我不信,心想:這大太陽的,怎么可能呢!過了一會兒,我無意瞟了一眼天空,原來晴朗的天空已經(jīng)變得灰蒙蒙的啦。接下來的事更讓我心服口服,“嘩啦啦”一滴滴豆大的雨點兒打在我們頭上,嚇得我們趕緊跑回大樓。緊接著,天空就像破了一個洞似的,不停地往外漏水,不時還伴著一聲聲響徹云霄的雷鳴。我不禁佩服起氣象站的工作人員來。我們又在屋里搜起了資料:有怎樣預防沙塵暴、冰雪,雷電的分類,真是應有盡有。我們如餓狼一樣搜尋著“獵物”,又跟著楊臺長看了幾個ppt,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氣象站。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一
氣象站的工作人員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各個機器的作用及特點,比如:體溫變暖器的作用是測地面溫度的,降水傳感器的作用是測量雨水的,風杯是測量風度的。通過學習我還知道了雷達可以說出位置,還會看天氣預報了:今天晚上陰轉小雨,明天白天中雨,高山氣溫7度,低溫1度,不適宜晨練,感冒指數(shù)3級,易發(fā)感冒,注意預防,22日小雨轉多云,23日多云。我們每個人都記了很多筆記,老師說記這些對我們以后學習有幫助。
參觀結束了,對我來說收獲不少,至今回味無窮也令我們受益匪淺,也不由得對氣象站的工作人員表示敬佩,正是你們默默的付出才給大家?guī)砹朔奖?。我決定在今后的學習里一定要加倍努力才是??!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二
春天來了,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在家長和老師的陪伴下,我們班的同學們一起來到駐馬店氣象站進行參觀。
在氣象站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分別參觀了兩個地方:
第一個參觀的地方是:氣象觀測儀器。分別是對空氣的測試,對雪的測試以及對風的測試等。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說這些儀器現(xiàn)在科學先進了,都是電腦控制的。聽到這里我心里在想,原來天氣預告就是在氣象站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才知道的呀。
另外一個是氣象對小麥的影響。我們在武專家的帶領下,來到了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的小麥苗情數(shù)字遠程監(jiān)測試驗田。武專家告訴我們小麥在溫度22度到27度最適合生長,而且又拔出小麥讓我們細細觀察小麥的根,講解的很透徹,他說小麥一生也不容易,要經(jīng)過很多磨難,讓我們小朋友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
聽到這里,我感覺很慚愧,平時家長經(jīng)常說我沒聽進心里,現(xiàn)在想想小麥的生長不易和農民伯伯的辛苦,我以后要愛惜糧食。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三
星期天是個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日子,我有幸參加了池州小記者團組織的探氣象社會實踐活動。
早上九點半,我愉快地帶上小記者裝備,來到青陽國家氣象站。首先,我們來到一間會議室,一位氣象站的叔叔給我們每個人發(fā)了一本本子和一支筆,然后開始耐心地講解基本的氣象知識。這些知識平時我們在課堂里是學不到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當然手也沒有閑著,個個都在奮筆疾書。
了解完氣象知識,我們隨著帶隊老師來到了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在這里我知道了如果沒有氣象工作人員的辛苦勞動和提前預報,人們遭到的損失和傷害會特別大。
后面我們還了解到天氣預報是怎么制作出來的,還認識了百葉箱、風塔、雨量計……。
小小的氣象竟包含了這么多豐富的知識!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我了解到了氣象的知識,還明白了氣象工作人員是多么的不容易。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四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外國語學校四六班郭健寧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3月20日這天,新鄉(xiāng)市氣象站對市民開放。難得有如此機會,我們一家人早就商量著星期日去氣象站參觀。
我們坐車去氣象站。因為路不太熟悉,所以路上問了兩三個人才到了氣象站。我一下車,直奔風向標。那里已經(jīng)圍了五、六個小學生了,個個滿臉好奇,摸摸這兒,看看那兒,還在爭辯著什么。風向標以前在電視里我倒是見過,不過見實物這還是第一次。你看這家伙,象個標竿,其貌不揚的,可誰知它竟會準確測出風向風級。過了一會兒,氣象站里一個頭發(fā)黑里有白的伯伯,帶我們進入觀測站進行參觀。
我們先來到一個百葉箱旁邊,伯伯打開百葉箱,里面有四個測量管。雖說看起來和溫度計差不多,可實際差遠了。這些管子是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
我們來到第二個百葉箱旁,這里放的是自動測量儀,而且能畫線,能畫出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曲線。
第三個百葉箱,我們一看,是一個像一根短棍似的東西。伯伯一講,我才明白,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氣監(jiān)控裝置。它把每一分鐘的數(shù)據(jù)及時傳進室內的電腦,由電腦加以統(tǒng)計,結合人腦分析,就能準確地給出天氣情況。
其他還有測降水量的、測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直到地下3.6米)的溫度的,還有測霧凇、測蒸發(fā)量的儀器,等等。伯伯說,準確預報這些天氣情況,能為農業(yè)生產和生活提供許多方便。
這次參觀,真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呀!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五
美麗的恩施在黃昏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迷人,在任何地方都能隱隱約約地聞到一股香味。沒錯,這就是聞名世界的富硒茶所散發(fā)出來的,里面夾雜著誘人的真情。
恩施富產硒礦,故名“中國硒都”。在這片土地上,茶的出現(xiàn)使恩施更加富饒,更加錦上添花,因為恩施硒礦豐富,所以恩施的茶被稱為“富硒茶”。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缺硒引起的,硒具有抵抗疾病的作用。恩施人多飲富硒茶,因此生活在這里的很多人都身體硬朗,整體上有一種朝氣蓬勃的氣象。
我與茶不知怎么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許是因為知識的增多,被富硒茶的魅力所吸引。我對別的地方出產的茶不怎么感興趣,每次點名就要自己家鄉(xiāng)生產的富硒茶,因為它讓我感到無比親切。
富硒茶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陪我度過了許多春秋,每次拿到它,我都把它放在手中欣賞,看看它迷人的色澤,聞聞它沁人心脾的香味,一下子就變得愉悅起來。放幾片在杯中,加入開水,它們在水中慢慢舒展肢體,一點點散發(fā)出精華,把水也渲染了。茶水顏色不濃,但香味無窮,嘗一口,醇醇的味道就在口中旋轉,慢慢咽下,余味仍在舌尖縈繞。
我愛富硒茶,不僅因為它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它能舒緩疲勞。經(jīng)過一天的工作或學習,身心俱疲,此時坐下來,沖上一杯富硒茶,細細品嘗,瞬間就能讓你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在寂寞的時候品上一杯,感覺就像找到了分享心情的忠實伙伴,心中僅有的一絲愁緒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消散。
恩施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從古代的“貢茶”到今天的“富硒茶”,無不展現(xiàn)了恩施茶的魅力,它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更是恩施民族特色的體現(xiàn)。茶中凝結了土家兒女的汗水,茶中飽含土家兒女進取的心。富硒茶散發(fā)出的香味,飄溢著家鄉(xiāng)的情調,也融入了土家兒女對家鄉(xiāng)的一片赤誠,更散發(fā)著恩施人對茶不變的深情。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六
有人說,那里是美的源泉,有人說,那里是藝術的殿堂。今天,我有幸到了那里——美術館。
走進中廳,這里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麗的水晶燈。正前方一塊大屏風上,刻著幾行醒目的大字,我國工藝美術源遠流長,品種紛繁,技藝精湛,具有中華民族鮮明的特色,是世界文明中一顆璀燦的明珠。我激動地想:其實這些榮譽都是那些能工巧匠用辛勤勞動換來的啊!我們走進第一展室,這里是陶塑的天地,那紅結晶300件魚尾瓶,鈞窯雙龍戲珠瓶,那活靈活現(xiàn)的瓷大象、瓷山貓,還有那栩栩如生的十二金釵瓷人。
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要數(shù)陶塑《天問(屈原)》了。只見屈原仰望天空,好像在高聲長嘆,仿佛在向天控訴不平。“津京,快快來!”隨著媽媽的喊聲我匆匆忙忙地走。
尤其是十萬唐詩扇引起了我的深思。看著那密密麻麻、只有黑芝麻的十分之一大小的小字,看著那只有借助放大鏡才能看清的娟秀的字體,我不禁想到,藝術家們要用多少心血,要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制造出這么精致的珍品啊!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做什么事總不肯下苦功夫。我暗下決心:以后做事一定要有毅力,不再半途而廢。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jīng)走進了第三展室了。這里可以說是寶中之精華,四大國寶就在這里展出。我們在一塊長方形的翡翠前停住了腳步。這就是國寶《四海歡騰》。只見,翡翠上雕著九條蛟龍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遨游。蛟龍形態(tài)逼真,令人陷入無邊的遐想。國寶之二是《岱岳奇觀》。藝術家們運用了翡翠的自然色彩,在翡翠左側偏上方雕出了泰山日出時的美麗景色??粗@精美的藝術品,我仿佛看到了泰山的半山腰云霧繚繞,漸漸地一輪紅日從東方冉冉長起。那耀眼的紅光照出了絢麗奪目的朝霞,十八盤天街、南天門沐浴在紅色的霞光中,格外壯觀。
我們隨著解說員來到珍品《含香聚瑞》前,制造它的藝術家發(fā)揮了中國玉器史上高難度的料中套料的工藝,充分地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藝。它晶瑩剔透,十分美觀。藝術珍品《群芳攬勝》原料是梯形,藝術家們在上面雕刻了菊花、臘梅、牡丹、月季等四十多種花卉。我心中暗暗稱贊:真棒!這時一位外國友人說:“中國藝術品ok!”說著,挑起了大拇指。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七
在星期二,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安康市氣象站。
從學校出發(fā)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走的腳都麻了,終于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安康市氣象站。我們來到氣象站的操場整齊的站著聽學校老師講參觀注意事項,然后把我們分成兩個組,隨著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去參觀,我們先去了第一個地方,因為地方小,一次只能去四十個人,于是我們又被分成幾個小組,隨著工作人員進去參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說:“地下埋有電纜。”我們認真的聽工作人員的介紹,他說:“晚上他們會放帶著監(jiān)視器的氣球,在電腦上一看就知道天氣情況。”我們又去了一個園子里,我們看到許多地方都有機器,地里還有地溫探測器,能探測0-12厘米的溫度,還有酸雨檢測器,能檢測酸雨。
我們又去了一個高樓里,在一樓放著許多的模型,在四樓我們看到了許多的電腦,上面顯示著地圖,綠色區(qū)域代表著好天氣。
這就是我的觀察記錄。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八
這天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我們興高采烈地排好隊,在老師們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向天門氣象站出發(fā)了。
我們來到氣象站,只見氣象站四周圍著鐵柵欄,中間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擺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儀器,有的似塔、有的像箱子、有的如鐵桶……千奇百怪。
這時,氣象站的工程師帥叔叔把門打開了,我們走了進去,首先看到了一個高高的鐵塔,上面有三個像小杯子一樣的東西,還有一個像蒼蠅拍,好像旁邊正好有一只“蒼蠅”,“蒼蠅拍”左拍拍,右拍拍,可就是打不到“蒼蠅”,大風吹來幫了一下它,就在馬上要打到的時刻,“蒼蠅”飛走了,真可惜呀!我們議論著,卻說不準它的名字,帥叔叔告訴我們:“那個像杯子一樣的東西是風向標,是測風力的。要刮風時,風向標會隨著風速的大小轉得快或慢,那頂端的箭頭是測風向的,風從哪一方吹來,箭頭就指向哪一方,我們就知道風向了?!蔽覀兟犃?,頓時恍然大悟。
我們繼續(xù)往前參觀,“這是什么?”我們指著一個箱子似的東西,滿臉疑惑地問道。帥叔叔微笑地說:“這是百葉箱,里面有四支計量器,第一支是測空氣干度,第二支是測空氣濕度的,第三支和第四支是測量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BR> “快看!那是什么?”不知哪位同學大叫一聲,帥叔叔急忙走過去耐心給我們介紹起來:“這像超大保溫杯的東西叫雨量器,是用來測量降水量的。”
這些琳瑯滿目的氣象儀器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次參觀,學習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氣象科學知識,真是受益匪淺?。?BR>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九
八月中旬的一天,我們班的全體”同學”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參觀縣農機一廠。農機一廠坐落在城關鎮(zhèn)北部,我們走了大約十多分鐘,便來到了目的地。首先看到兩扇大鐵門,門旁的水泥柱子上扛著一個長木牌,牌子上赫然寫著“霍邱縣農業(yè)機械一廠”九個鮮紅的大字。進了大門,我們丫〔廠房前停下來,工廠的老干部魏主任和幾位工人”叔叔”熱情的迎接我們.開始由魏主任向我們概括介紹了農機一廠的恰況,他說:“我們廠于1958年建廠,己經(jīng)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全廠現(xiàn)在有職工二百多人,主要生產農業(yè)機械產品,年產值約二百三十多萬元。近來又試制兩種新產品,并且獲得了省級一等獎?!?BR> 我們聽了都贊嘆不己。接著我們便開始參觀,魏主任首先把我們引進鑄造車間。啊!廠房真寬敞啊。地上鋪著厚厚的細沙,由于長期僅用,沙己變成了黑色。魏主任介紹說:“把有一定濕度的沙,埋在模型上,壓實,然后將模型抽去,把鐵水倒進模型所占的`空間,經(jīng)過冷卻,就成了零件?!甭牭竭@兒,我想:工人階級是多么有智慧啊!接著,魏主任又很有興趣地說:“走,我?guī)銈內タ纯磋F水是怎樣煉成的?!蔽覀冊谒膸ьI下,來到另一間房子。這里聳立著一座高爐,高達六七米,直像一位威武的戰(zhàn)士一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一位工人叔叔介紹說:“把新生鐵7份,何爐鐵2份,廢鋼1份,放進這座煉鐵爐,經(jīng)過高溫溶煉成鐵水,就可以澆鑄成各種零件了?!彪x開鑄造車間,魏主任又帶我們來到鍛壓車間。這時爐火熊熊,熱氣逼人,工人叔叔正在高溫下把鐵塊錘打成所需要的形狀。
他們一個個汗流滿面,卻堅持工作。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穿過鍛壓車間來到了金工車間。我們走近一部發(fā)出巨大響聲的機器,看見一位工人師傅正將一個外表生銹的零件放進刀口,“叻吩,......,一會兒,就將零件削得又明又亮,發(fā)出銀閃閃的光芒?!把?,真漂亮!”同學們嘖嘖贊嘆著。最后,我們又來到了總裝車間。一進門就看見一排排安裝好的嶄新的雙樺犁。過去,我只在電視上看見過,今天可以親手摸一摸了。一位工人叔叔說:“把各個車間生產的零件,都運到這退,我們把零件裝配好,再徐上油漆,就是成品?!?BR> 說有,他指了指那些漂亮的雙樺犁。我們看到一些滿身沽有油漆的工人正在緊張而又有秩序地忙碌著。參觀完了,我回頭看了一眼工人墻報上的標語:“真心真意齊心干,踏踏實實努力干,巧干實干科學干?!蔽也挥傻叵氲?在熱火朝天的改革浪潮里,敬愛的工人叔叔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為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做出了多么大的貢獻?。?BR>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
光陰荏苒,時間就像指尖流淌的思緒一般悄悄涌動,轉眼間3月23日這一天來臨了。今天我們沐浴著和煦的春風乘車去氣象局參觀,一個時刻感受“天恩”的地方。
當我們觀看電視天氣預報節(jié)目的時候,看著節(jié)目主持人三言兩語就把未來兩三天的天氣娓娓道出,顯得輕松自如,其實這短短幾分鐘的節(jié)目,卻凝露了氣象工作者的勞動和心血。據(jù)工作人員說,有各種天氣雷達,多顆氣象衛(wèi)星組成的天氣監(jiān)測網(wǎng)會在每天規(guī)定時間內進行觀測,從地面到高空,陸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層次地觀測天氣變化,并將觀測數(shù)據(jù)迅速匯集到氣象中心,氣象臺的計算機會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和運算,得到天氣圖,為預報員提高預報依據(jù),預報員作出預報后及時發(fā)送給電視節(jié)目制作單位進行制作,這才有了節(jié)目主持人“指點江山話風云”的那份瀟灑和自信。
這次參觀不僅豐富惡劣我的氣象知識,還使我大飽眼福,真是一舉兩得!我深知,在宇宙中還有無數(shù)的神秘等待我們去探索,無數(shù)的“天恩”等著我們去體會,所以,讓我們?yōu)榱颂剿鞲用利惖纳衩囟Π桑?BR>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一
為了配合自然課的第一單元—天氣的變化,自然課老師王世杰老師辦了一次戶外,地點就在歷史悠久的臺南站。
戶外教學那一天的中午,全班都坐上分配好的車子,我是坐王老師的車,過了大約五到十分鐘,就到達目的地了。首先,是本站歷史,氣象站旁有一個日治時期所建造的測候站,比學校老一年,當時在臺北、臺中、墾丁和澎湖都各有一個,所以共有五個測候站,但僅存的就只有這個了!當然,建在這裡也是有原因的,由于以前這附近都沒什麼高樓,地勢高,前可見中央山脈,后可見安平,沒什麼東西可以阻擋天氣預測,所以就建在這裡,而且,這個測候站是十八角型的,上面也很像胡椒粉的罐子,所以也稱「胡椒館」,很特別吧!也因為科技發(fā)達高樓增加,現(xiàn)在都改在旁邊那棟新建的氣象站測天氣。
進到氣象站,老師就帶我們去看地面的觀察設施,那些設施主要是在:溼度、雨量、水氣、風速、風向、溫度和氣壓。而高空則是用火箭等,由于火箭是從下到上,但要如何上到下呢?就是用降落傘,而火箭測量數(shù)據(jù)就用紅外線傳到觀測所囉!但早期高空是如何測量的呢?是用探空氣球,它可以飛到三十公里高,測量方法也跟火箭差不多!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雷達回波圖和衛(wèi)星云圖是用什麼拍的呢?是用人造衛(wèi)星和雷達,有兩顆人造衛(wèi)星,一顆是華衛(wèi)一號,另一顆是華衛(wèi)二號,但現(xiàn)再只有華衛(wèi)二號有用而已,還有和日本gms人造衛(wèi)星買衛(wèi)星云圖,所以有些是日本的衛(wèi)星拍的。衛(wèi)星云圖中,只要有很多云的地方都會下雨,而旋轉的云就是颱風。雷達回波圖則是用雷達來偵測水氣,只要偵測到就會反彈回來形成數(shù)據(jù),而臺灣就有四個雷達,五分山、花蓮、七股和墾丁。老師還教了冰雹,大氣環(huán)流、颱風、季風和柯氏力。冰雹是很大的上升氣流所形成的,越大的上生氣流冰雹就越大。大氣環(huán)流是大氣中的大規(guī)模流場,南、北極附近是由西向東,南回歸線是往西北邊吹,北回歸線是往西南邊吹。最近有許多颱風,你們知道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嗎?一、北、南緯五度到二十度。二、溫暖水氣。三、寬廣洋面。四、熱帶擾動,只要有這四個條件就可以形成颱風。我想大家都知道臺灣的季風吧!夏天吹西南風,冬天吹東北風,而東北風又稱新竹風,因為它可以風乾新竹米粉,而這些風會因柯氏力而旋轉,柯氏力是一種因地球自轉而改變方向的力量,很多天氣、自然現(xiàn)象都因柯氏力而改變。
這次戶外教學讓我受益良多,有專業(yè)的王老師指導氣象,我?guī)缀醵悸牭枚M乱淮我灿心屈N好玩的戶外教學!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二
氣象站參觀記。
每當我坐在床上,看著天氣預報,我就會想起9月24日的氣象站之旅。
那天,班主任告訴我們,學校要組織四、五年級學生去八五二氣象站參觀。每班只選幾個同學去,我榮幸地成為了其中之一。
坐在學校租用的大客車上,看著學校越來越遠,我的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車停了,我們有順序地下了車。剛下車我就懷疑是不是走錯了地方,因為氣象站處在距離農場西北方向的一片荒地上,只有一棟房子。
直到站長和三個工作人員出現(xiàn),我們才確定,這里的確是氣象站。得知我們是來參觀氣象站的,站長和工作人員都很熱情,帶領我們參觀氣象站中的各種儀器。
我們先來到了位于房子前面的一個場地里參觀,這里有百葉箱、風向標、溫度儀等。工作人員先領我們看的是地下溫度儀和地表溫度儀。我看到有四個溫度計躺在地上,四個溫度計插在地下。經(jīng)過站長的講解,我了解到躺在地面上的溫度計是測量地表溫度的`,插在地下的溫度計是測量地下溫度的。插在地下的,插得有深有淺,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料,為農民適時播種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日照儀、百葉箱、風向標和雷達等。通過工作人員的講解,我了解了它們對人們生產生活起到的作用。
氣象站的工作人員,每天堅守崗位,按時查看各種儀器,并做好各種記錄。如百葉箱,他們每天要查看三次,非常辛苦。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北大荒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們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他們。
臨走前,我們和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我們真是高興極了。過了一會兒,我們戀戀不舍地坐上了車,離開了氣象站。
我永遠也忘不了簡樸的氣象站,更忘不了堅守崗位,為八五二人民默默奉獻的氣象站工作人員。
黑龍江省紅興隆分局八五二農場小學四(3)班。
指導教師:劉維蓮推薦老師:張英蓮。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三
氣象站是協(xié)助我們了解天氣情況的重要場所,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的氣象站,而我今天參觀了我所在地的氣象站。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對氣象的認識更深入,同時還讓我體驗到了當?shù)貧庀笳镜倪\營情況。
第二段:氣象站的基本設施及職能。
當我第一次走進氣象站時,我的眼前呈現(xiàn)出一間寬敞明亮的大廳,各種設備和儀器擺放整齊。顯然,氣象站不僅需要精密的儀器,還需要合適的工作空間來保證氣象站的運營。氣象站的主要職能是記錄和分析當前的天氣情況,利用現(xiàn)代科技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同時還需要進行其他的氣象研究。
第三段:參觀中的體驗。
我很幸運地參觀了氣象站的各個部分,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儀器,如溫度計、風速計、氣壓計和雷達等。這些儀器可以收集全球各地的氣象數(shù)據(jù),然后幫助氣象站預測和研究天氣變化。除了看儀器,我還探訪了氣象站的實驗室,這里是研究人員進行各種氣象研究和實驗的地方。
第四段:氣象站對生活的重要性。
在參觀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氣象站對生活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每個人都需要天氣預報來計劃出門活動或出行計劃,而當?shù)貧庀笳揪褪俏覀兊靡垣@得可靠天氣預報的地方。此外,氣象站還可以為農民提供精準的農業(yè)預測,幫助他們更好地計劃農作物的生產和收成。最重要的是,當?shù)貧庀笳究梢栽谧匀粸暮Πl(fā)生時發(fā)出及時警報,保護人民生命安全。
第五段:結論。
總之,參觀當?shù)貧庀笳咀屛覍庀蟮恼J識更加深入,同時也讓我感受到氣象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我毫不懷疑,氣象站將繼續(xù)承擔著它在社會上的角色,并在未來以更加精密和先進的技術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并預測天氣情況。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四
今年的春天,真是難以琢磨,時熱時冷,時晴時陰,偏偏趕上去氣象站的這天下起了毛毛雨,天公不作美,但社員們一個個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一個個如脫韁的野馬,對這次的氣象站之旅充滿了期待。
大巴車在城區(qū)行駛了十幾分鐘,最后停在了二中的老校區(qū),我忍不住詫異,怎么?難道氣象站一直潛伏在學校?在我的想象,氣象站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地方,應該建在人煙稀少的,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過了馬路,一所有年代氣息的氣象站就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
進入院內,一片空曠的綠地,正是觀測點的所在。右手邊的一排房是工作室。我們兵分兩路,編輯部和實踐部在站長的帶領下,直奔觀測場,宣傳部和后勤部則先去了工作室。
乍一瞧,這只不過是一片空曠的草地,半青半黃的雜草在夾雨的寒風中顯得格外凄涼。然而,就像武俠小說里所寫的那樣,真人不露相。進院里,左手邊就是風塔,當時有微風,風擺一上一下地來回的轉動。據(jù)站長說,那是用來測風速的,通過電線傳到下方的機器里。再向前就是一排罐頭似的小鐵桶,旁邊是一個長筒,用于測量降水量的。為了便于我們觀察,站長細心的打開兩個蓋子,拎出來兩個玻璃瓶子,讓大家親身體驗。
第一種儀器名為“稱重式降水傳感器”,我國氣象站對固態(tài)降水以人工觀測為主,存在時效差等諸多弊端,不可全面連續(xù)的反映降雪的變化情況。而稱重式降水傳感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它基于載荷測量技術原理設計通過對盛水筒內質量變化來測量降水量。目前,稱重式降水傳感器所采用的測量技術主要分兩種,一基于電阻應變測量技術,二是振弦測量技術。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xiàn)了固態(tài)、液態(tài)和混合性降水的自動觀測,提高觀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為公眾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第二種儀器是“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是用來測量自然界降雨量。降水時雨水通過盛水器,再通過過濾斗流入翻斗里。當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便會翻轉,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每次翻轉通過干簧管轉成脈沖信號傳輸?shù)讲杉到y(tǒng)來進行測量降水量。由于摩擦力小,翻斗部件翻轉靈敏,承雨口光潔度高,滯水產生的誤差小,為我國廣泛使用。
氣象站還有很多有趣的設備,就不一一介紹了。
在室內觀察的時候我注意到里面有一個工作日志本,里面是每天的氣象記錄,詳細周密而認真。我心一下暖起來,每天就是這些人,在這個地方記錄下這個城市的風雨冰霜,默默地奉獻著。這樣想來外面的冷風細雨都染上了人情味。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五
氣象站里有三個“勺子”。我看見它們圍著一根根柱子跳舞,節(jié)奏非常一致。突然一陣大風刮來,它們便發(fā)瘋似地轉起來,不一會兒,風停了,它們便非常緩慢的繞圈轉,我覺得它們的速度與風相關。
老師帶我們來到“勺子”下面,聽了之后才知道,原來這些勺子是用來測風速的。風越大轉的越快,風越小轉的越慢。
“這不是勺子嗎?”
“不,這只是長的像勺子而已?!?BR> 我仔細一看,原來它和勺子還是有一點點區(qū)別的。普通勺子都很小巧,很別致。而測風速的“勺子”很大,而且黑,這就是它們的區(qū)別。
我從上往下看,發(fā)現(xiàn)上面有兩個掛鉤,鉤子上有兩條繩子,一直扎到地上,如同一顆大樹一般深深的扎到土地里。這樣風就吹不走它了。
可是,舊的問題一去,新的問題又來了,勺子是怎么動的呢?老師說“勺子”的中間會凹下去,風吹到凹的地方,“勺子”就會轉動起來。
“那勺子是什么材料做的?它不會壞嗎?……”我好像問題沒完沒了了。“下次有機會再給你一一講解吧”老師說。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六
11月6日上午,慶元縣城東小學開展以“科普行·中國夢”為主題的參觀氣象局綜合實踐活動,一年級全體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
活動中,氣象局專家?guī)ьI城東小山鷹們先后參觀了氣象信息預警平臺和氣象觀測場。氣象專家專業(yè)而有趣的'講解,小山鷹們了解了天氣現(xiàn)象的數(shù)據(jù)采集,氣象觀測設備的用途等基礎知識;還實地參觀了觀測場各工作室以及百葉箱、雨量自動監(jiān)測儀、日照測量儀等氣象儀器。氣象局專家用生動的語言、詳實的圖片讓小山鷹們明白了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和氣象災害的預警和防御知識??吹窖矍案鞣N各樣新奇的儀器,小山鷹們認真聆聽,踴躍提問,讓實踐活動變得更賦童趣、童真。這是小山鷹們第一次外出,他們個個都很守秩序、很老練、很能干,活動之余,他們分享零食,一起游戲,最后把垃圾帶走,留下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得到氣象局工作人員的一致好評。
通過此次綜合實踐活動,小山鷹們走入社會,走進另一個課堂,學習了氣象科普知識,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城東小學的“求真”課程體系因此更加鮮明,更加豐富。相信城東小學的“求真”之路必將越走越好!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七
圍繞“熱愛家鄉(xiāng),關注氣象”綜合實踐活動,為了更好地了解氣象知識,我們“氣象技能小組”的同學參觀了家鄉(xiāng)的氣象站。
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氣象學常識、氣象觀測儀器與設備,以及如何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氣象狀況,我們邊聽邊做筆記,還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工作人員耐心地為同學們一一解答。通過生動的講解,同學們認識了輕型百葉箱、雨量器、蒸發(fā)器、風向標、地下溫度表等氣象觀測的儀器,知道了在室外觀測溫度、風向等操作方法。
我們來到天氣信息網(wǎng)絡室,直觀感受了各種儀器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在網(wǎng)絡上的快速呈現(xiàn)。當了解到儀器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每5分鐘收集反饋一次、每5分鐘上報國家氣象局一次時,我們感概到:“面對瞬息萬變的天氣,難怪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如此準確呢!”
這次參觀活動,讓我們大開眼界,了解了書本以外的知識,知道了家鄉(xiāng)的氣候類型及氣象資源,懂得了一些實用的觀測氣象技能,激發(fā)了我對科學的興趣,雖然有些累,但也很快樂。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八
3月31日下午,農六師新湖一中七年級的全全體地理興趣小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新湖氣象站參觀。同學們在氣象站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先后參觀了氣象信息預警平臺和氣象觀測場。氣象站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同學們講解了氣象觀測設備的用途,天氣現(xiàn)象的數(shù)據(jù)采集等基礎知識。在氣象觀測場,同學們實地了解了百葉箱、風向標、雨量自動監(jiān)測儀、日照測量儀,雷達監(jiān)測儀等氣象儀器。在參觀活動中,同學們還不時地向工作人員提問,并用筆記本記下了學到的知識。當聽到工作人員介紹,新湖氣象站為新湖的農業(yè)生產,棉花的生產提供了很多的幫助時,學生們很是感興趣,同學們對氣象站工作人員充滿了敬佩之情,對氣象工作充滿向往。
此次參觀,向學生宣傳了氣象科普知識,增強了氣象科學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科學、學好科學的熱情,提高了氣象意識、氣候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防災減災意識。
每學期,我校都會分年級帶領學生走出校門,到一些校外實踐活動基地進行參觀學習。這種實踐活動,既增加了學生的課外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十九
雖說看起來和溫度計差不多,可實際差遠了。這些管子是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3月20日這天,新鄉(xiāng)市氣象站對市民開放。難得有如此機會,我們一家人早就商量著星期日去氣象站參觀。
我們坐車去氣象站。因為路不太熟悉,所以路上問了兩三個人才到了氣象站。我一下車,直奔風向標。那里已經(jīng)圍了五、六個小學生了,個個滿臉好奇,摸摸這兒,看看那兒,還在爭辯著什么。風向標以前在電視里我倒是見過,不過見實物這還是第一次。你看這家伙,象個標竿,其貌不揚的,可誰知它竟會準確測出風向風級。過了一會兒,氣象站里一個頭發(fā)黑里有白的伯伯,帶我們進入觀測站進行參觀。
我們先來到一個百葉箱旁邊,伯伯打開百葉箱,里面有四個測量管。雖說看起來和溫度計差不多,可實際差遠了。這些管子是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
我們來到第二個百葉箱旁,這里放的是自動測量儀,而且能畫線,能畫出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曲線。
第三個百葉箱,我們一看,是一個像一根短棍似的東西。伯伯一講,我才明白,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氣監(jiān)控裝置。它把每一分鐘的數(shù)據(jù)及時傳進室內的電腦,由電腦加以統(tǒng)計,結合人腦分析,就能準確地給出天氣情況。
其他還有測降水量的、測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直到地下3.6米)的溫度的,還有測霧冖測蒸發(fā)量的儀器,等等。伯伯說,準確預報這些天氣情況,能為農業(yè)生產和生活提供許多方便。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二十
本次參觀當?shù)貧庀笳?,讓我對氣象科學的認識更加深刻。在這次參觀中,我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它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在此,我想分享本次參觀給我?guī)淼男牡煤腕w會。
第一段:意義重大的參觀。
參觀當?shù)貧庀笳緦τ谖覀儊碚f,意義重大。在我們生活的日常中,氣象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天氣情況對我們的生活及工作有著深刻的影響。而氣象站則是天氣預報的基石,他們所提供的信息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幫助和指導。參觀當?shù)貧庀笳荆粌H能夠了解氣象站所提供的信息,同時也可以了解氣象站所處的環(huán)境和氣象工作人員的工作生活。
第二段:現(xiàn)代化設備科技高效。
在當?shù)貧庀笳緟⒂^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現(xiàn)代化的設備,科技的高度發(fā)達能夠使氣象工作者對天氣了解更為準確、快捷。當我們走進氣象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氣象站所擁有的先進設備。從多功能氣象監(jiān)測系統(tǒng)到自動氣象站,從數(shù)字化衛(wèi)星接收器到高空探空儀,這些現(xiàn)代化的設備令我深感震撼。通過這些設備,氣象工作人員可以更精準的預報天氣,并為人們提供更完整的氣象信息。
第三段:嚴謹?shù)臍庀蠊ぷ魅藛T。
氣象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也令人欽佩。她們的工作一絲不茍,認真負責。他們要分析和處理氣象數(shù)據(jù)、觀測天氣變化和征集資料等。在參觀中,我看到了站內工作人員整齊的工作環(huán)境、規(guī)范操作流程,以及嚴密的安全保障制度。這些讓我真切感受到氣象工作人員對于天氣預報的極大負責和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警醒。
第四段:發(fā)揮氣象預報的科技優(yōu)勢。
參觀當?shù)貧庀笳?,我們可以看到氣象工作者的實際工作也是十分重要和值得尊敬的。一方面,他們通過科技設備實時觀測氣象變化情況,為人們提供及時、準確的天氣預報;另一方面,他們也通過對氣象歷史數(shù)據(jù)的整理、研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經(jīng)驗,不斷地豐富和完善氣象知識體系。發(fā)揮氣象預報的科技優(yōu)勢,能夠更好地助力我國的農業(yè)、交通、能源等領域的發(fā)展和管理。
第五段:提高科學文化素質。
總的來說,參觀當?shù)貧庀笳臼且淮魏苡幸饬x的活動。它讓我們對氣象科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解了氣象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和重要性,感受到了現(xiàn)代科技的強大作用,提高了我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環(huán)保意識。我相信在未來的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好地利用天氣預報信息,更好地適應天氣變化,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便利。
參觀天門氣象站篇二十一
星期五,林記者通知我們周六帶上裝備去參觀氣象站。我聽了,興奮得睡不著覺,一直躺在床上想象著明天的情形。
第二天,我們這些小記者跟著大記者前往氣象觀測場。一踏上草坪。我們便迫不及待的隨著工作人員走向一塊觀測場地。
咦,是哪個小笨蛋,把一根根溫度計安在土里呢?原來,這是用來測量地面溫度的地表。如果出現(xiàn)高溫,地表溫度就會升高,出現(xiàn)冰雪地表溫度就會降低。
接著,工作人員帶著我們去看了幾個大鐵箱子,他的們上有一片一片的鐵片,像葉子一樣,真是箱如其名——“百葉箱”。百葉箱的肚子里掛著一兩根溫度計和一個小小的量杯,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量杯是計量雨量的。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看著那些測量工具時,一個工作人員突然對另一個同事說:“待會兒下雨呢!”我不信,心想:這大太陽的,怎么可能呢!過了一會兒,我無意瞟了一眼天空,原來晴朗的天空已經(jīng)變得灰蒙蒙的啦。接下來的事更讓我心服口服,“嘩啦啦”一滴滴豆大的雨點兒打在我們頭上,嚇得我們趕緊跑回大樓。緊接著,天空就像破了一個洞似的,不停地往外漏水,不時還伴著一聲聲響徹云霄的雷鳴。我不禁佩服起氣象站的工作人員來。我們又在屋里搜起了資料:有怎樣預防沙塵暴、冰雪,雷電的分類,真是應有盡有。我們如餓狼一樣搜尋著“獵物”,又跟著楊臺長看了幾個ppt,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氣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