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科學教案人教版優(yōu)秀篇章(三篇)

字號: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科學教案人教版優(yōu)秀篇章篇1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zhì)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zhì)。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zhì)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zhì)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使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鉤碼一個,回形針一個。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學習流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
    木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后匯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后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銹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并把比較的結(jié)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匯報比較結(jié)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比[www.baihuawen.cn]較的材料由于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銹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匯報,教師引導(dǎo),最后邊小結(jié)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中。
    6、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種塑料制成的物品圖片,觀察后思考:這些塑料制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觀察和思考的結(jié)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循環(huán)使用
    1、閱讀教科書,說說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標志",認識可回收標志。
    3、討論:我們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什么?
    三年級科學教案人教版優(yōu)秀篇章篇2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流程與方法:
    1、調(diào)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發(fā)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學習重點】
    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學習難點】
    用適當?shù)脑~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學習準備】
    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學習流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1、這個單元我們將開始學習"材料",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稱?什么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
    2、看看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表格中。
    3、交流記錄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錯。
    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yīng)用很廣,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們又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diào)查表,對于難以判斷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請作出標記。
    5、調(diào)查結(jié)束后,在小組內(nèi)討論以下問題:
    ①調(diào)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制成的。
    ③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組交流的基礎(chǔ)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為什么大量使用它們呢?
    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1、我們周圍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比如一扇門,就使用了木頭、玻璃、金屬等材料,不同的部位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舉例說說你的想法。
    2、四人小組選擇兩種材料討論它們分別有什么主要特點和用途,并記錄下來。
    3、交流各組的記錄情況,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若認同其他組的觀點,及時將它補充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三年級科學教案人教版優(yōu)秀篇章篇3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zhì)可以用來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韌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zhì)世界的探索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zhì)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比較材料軟硬的方法。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木頭、紙、金屬和塑料各兩根,鐵、銅、鋁等金屬片各一條,砂紙、玻璃杯、熱水。
    教師準備:電路檢測器、榔頭
    【學習流程】
    一、比較硬度
    1、比較紙和木頭的軟硬,出示紙和木頭,說說它們誰更硬一些?你是怎樣觀察到的?(紙一折就變形,而木頭不容易折)
    2、比較紙、木頭、金屬的軟硬,再出示金屬一條,這三材料誰更硬一些
    你是怎樣觀察到的?
    ①學生說說自己的原先觀察結(jié)果,可能會出現(xiàn)方面,那金屬條和木塊誰更硬一些(用壓、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區(qū)分它們的軟硬)
    ②提出:判斷一種材料是否比另一種更堅硬,可以用刻劃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種材料表面劃出痕跡,就表示它比較硬,反之則可能硬度相同或較小。
    ③學生嘗試用木頭在金屬上刻劃或金屬在木頭上刻劃,看怎樣做能劃出痕跡。
    3、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的軟硬
    ①如果再給你一種材料:塑料,它們的軟硬又會是怎樣的?(學生猜測)
    ②可以怎樣檢測它們的軟硬?
    ③怎樣做到有序地觀察?(出示書P48的記錄表)
    ④實驗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再適當補充,出示活動題方)
    活動提示:
    ⑴依次選擇其中一種材料,分別去刻劃另兩種材料的平面處。
    ⑵用力適度,并盡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劃時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nèi)打"√",不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表格內(nèi)打"×"。
    ⑷要求每個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劃傷手指。
    ⑸根據(jù)我們觀察到的結(jié)果,將木頭、紙、金屬和塑料按硬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哪種材料最硬?
    二、認識金屬
    說說周圍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屬?
    為什么用金屬不用其它材料(根據(jù)學生的舉例,出示材料開展實驗)
    1、易傳熱
    將大小相同的木條、塑料和金屬條同時放入熱水中,過一段時間,用手摸一摸哪一種材料最熱?
    2、能導(dǎo)電
    教師演示,將木條、塑料、金屬條分別接入電路檢測器,觀察電燈泡是否發(fā)亮
    3、延展性
    試著用榔頭輕輕敲打銅絲,觀察銅絲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有金屬
    用砂紙磨擦鐵釘、磨擦部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三、飲料罐的故事
    1、組織學生閱讀第50頁,了解一個飲料罐的生產(chǎn)流程
    2、討論
    ①鋁片之所可以做成飲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屬的什么性質(zhì)?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流程中,要消耗哪些資源,會產(chǎn)生哪些問題?
    ③我們怎樣合理使用消費金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