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篇)(7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篇)篇1
    《口語交際:制定班級公約》
    教學目標:
    1、知道集體處處有規(guī)則,懂得規(guī)則可以使世界變得文明有序的道理,領(lǐng)會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
    2、了解作為小學生、小公民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必須遵守規(guī)章制度。
    3、制定班級公約,能自覺遵守規(guī)章制度,提高自我約束能力,做個講文明、有教養(yǎng)的人。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BR>    請一位同學扮演行人在路上行走。他出現(xiàn)了以下這些情況:
    1、闖紅燈
    2、不靠右行走
    3、在路上隨意跳來跳去等
    師:請同學們說一說他這樣做的危害。
    生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師總結(jié):規(guī)則很重要,我們要遵守規(guī)則。
    (板書設(shè)計:規(guī)則)
    二、尋找生活中的規(guī)則。
    師:其實,規(guī)則就在我們身邊,下面請大家看一看,每個地方都有規(guī)則。
    生討論,并發(fā)言。
    三、制定班級公約
    師:我們明白了規(guī)則的重要性,那么下面就為我們班制定一下班級規(guī)則——制定班級公約。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公約:
    1、從班級的學習、衛(wèi)生、紀律方面制定。
    2、從你發(fā)現(xiàn)的我們班里不文明的現(xiàn)象方面進行制定。
    3、制定的公約要合理、科學、全面,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的情況。
    四、分組制定班級公約。
    要求:四人小組合作討論,選擇其中一個方面,針對班級情況,制定2條你認為最重要的班級公約,并寫在紙上。
    1、小組討論、制定。
    2、反饋。(交流時,針對一條公約讓學生提意見、修改,遵循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原則。)
    小結(jié):看來制定規(guī)則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必須合理、科學,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認可。老師建議下節(jié)品德課繼續(xù)來討論、修改這份班級公約,最后打印成文,使它成為我們班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相信有了這份公約的約束,我們班的同學會越來越有教養(yǎng),而我們的集體也會更加文明、更加團結(jié)!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篇)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2、初讀課文,理清課的順序,知道魯本的秘密是什么。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一、談話導入
    1、很多同學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jié),這一天,許多國家的人們都會以各種方式向自己的母親表示祝福和感謝。相信你們也不例外。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魯本的秘密》,就講述了一個與你們同齡的小男孩與母親之間的動人故事。
    2、板課題,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質(zhì)疑)
    二、整體感知,理清順序
    1、學生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
    (2)在各自然段寫上序號
    (3)思考:魯本的秘密是什么?
    2、匯報:魯本的秘密是什么?(秘密賺錢為媽媽買胸針)
    3、理清課文順序: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板書)心愿的萌生——秘密賺錢——心愿實現(xiàn)
    4、學生劃分意義段
    三、自主合作,感悟情感
    (一)賞讀“心愿實現(xiàn)”部分
    1、你覺得課文中最溫馨的是哪部分?
    2、學生看插圖,聽老師朗讀,想象這溫馨的一幕,分享魯本的快樂
    3、齊讀體驗魯本實現(xiàn)心愿的快樂與幸福
    過渡:為了這一天,為了向日夜操勞的母親表達自己的愛,魯本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篇)篇3
    一、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是當代女作家張抗抗的游記散文《海市》。記敘了作者穿越戈壁灘時的所見所感,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從自然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積累詞語,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4、能通過朗讀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5、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感受大自然對我們心靈的感染、啟迪和震撼。
    三、教學重難點:
    1、能通過朗讀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
    2、通過學習感受大自然對我們心靈的感染、啟迪和震撼。
    四、教學過程
    1、同學們,知道屏幕中出現(xiàn)的畫面是什么嗎?旋風、海市、彩虹和絲路花語,這是讓沙漠生動的景象,然而這些都是旅人們虛幻的希望。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隨著作家張抗抗來感受海市給人們帶來的震撼和感染。
    2、初讀課文,借助字典解決本課的文字障礙。
    3、再讀課文,爭取將字詞讀準確,語句讀通順,同時劃出不懂的詞語。
    4、理解課文
    5、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圍繞“海市”寫了哪些內(nèi)容?
    6、課文之后,有什么疑問提出來。
    7、用掌握的學習方法再次閱讀短文《海市》。
    8、找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9、文本有幾個自然段?
    10、看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11、寫了戈壁灘上的旋風、海市、彩虹、絲路花語,為什么以“海市”為題?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12、積累本篇課文的好詞佳句。將海市的神奇和游人介紹給家人和朋友。
    五、板書
    旋風—單調(diào)金黃沒有綠樹
    海市海市—虛幻。誘人。神密獲得人生感悟,努力才能成功
    絲路花雨—頃刻無影無蹤
    彩虹—絢麗的輝煌
    六、布置作業(yè)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2、積累本篇課文的好詞佳句。將海市的神奇和游人介紹給家人和朋友。
    七、自我提問
    1、要寫好有關(guān)奇觀的想象類作文,你認為需要注意些什么?
    總結(jié)想象作文的基本寫法和要求:
    (1)確定寫作內(nèi)容。
    (2)想象不能憑空而來,要結(jié)合實際。
    (3)要有自己情感的滲透。
    2、你打算如何來寫這篇作文?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奇觀資料發(fā)揮想象構(gòu)思情節(jié),并簡單羅列習作提綱。
    探險故事
    大膽想象
    情節(jié)曲折
    情感滲透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篇)篇4
    教學目標
    1、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復述課文中進一步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詞句意思,感受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概括有關(guān)內(nèi)容。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詞句意思,感受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guān)孫臏的資料,了解有關(guān)孫臏的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通過預習,你能正確認讀課文中的詞語嗎?多種形式檢查認讀文中的詞語。
    (圍魏救趙、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虛而入、以逸待勞、穩(wěn)操勝券、心服口服、驚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羅地網(wǎng)、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2、老師示范說一個這樣的句子。(一支擁有八萬精兵的軍隊由進攻時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這一切就發(fā)生在“圍魏救趙”這個故事里。)相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一句與課文有關(guān)的話,幫助對詞語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試著簡要介紹課文主要內(nèi)容。
    3、再讀課文,根據(jù)課后第二題的提示,試著把課文分成四個部分,并把括號中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
    第一部分:趙國被圍,向齊國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孫商議,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圍魏救趙(9~12段)。
    第四部分:孫臏設(shè)伏,齊軍大勝(13~14段)。
    三、再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
    2、理解詞語。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抓重點詞讀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讀一讀,說說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國軍隊怎樣?在文中勾畫出相應的詞句。說說自己的理解。
    為了體現(xiàn)魏國軍隊強大,課文用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1)“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直接寫出了魏國軍隊的強大。龐涓率領(lǐng)的軍隊在攻打趙國時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2)齊國的擔心間接寫出魏國軍隊的強大。
    3、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練習讀相應的關(guān)鍵詞句,你還能讀出什么信息?
    (嚴峻的形勢讓齊國必須出兵救趙,然而面對強大的魏軍,齊國想救趙也不是那么容易。這為后文齊軍大勝,體現(xiàn)孫臏的足智多謀埋下伏筆。)
    (二)學習第二部分(從對話中了解孫臏計謀的絕妙之處)。
    1、分角色讀田忌、孫臏的對話。從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計直奔邯鄲,聯(lián)系上文試想這次救援會是什么結(jié)果?如果直奔邯鄲有可能:(1)邯鄲失守,因前文提到“趙國危在旦夕”。(2)打了勝仗的魏軍士氣高漲,遠道而來的齊軍若與魏軍主力硬拼,勝負難料。
    3、再讀孫臏的話,體會孫臏計謀的絕妙。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孫臏先對魏軍的優(yōu)勢、劣勢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實就虛,攻打大梁”的計謀。
    “乘虛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勢的分析,又有行動的策略,孫臏的計謀判斷準確、措施果斷。
    4、從“胸有成竹”“穩(wěn)操勝券”這些詞中,你可以看出孫臏是個怎樣的人?
    (三)學習第三部分。
    1、孫臏的計謀是怎樣具體實施的?自由讀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話簡要說一說。
    2、在齊軍“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時,魏軍士兵的心里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從這里又可以看出孫臏的計謀妙在什么地方?
    (孫臏一方面讓無名將領(lǐng)帶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國都城大梁。魏軍洋洋得意之時放松了警惕,孫臏的計謀得以順利實施,一攻一逼讓魏軍實力消耗,出其不意的舉動又令魏軍人心惶惶。孫臏的計策不僅從體力上打敗了對手,更從心理上戰(zhàn)勝了對方。)
    3、把自己感興趣的精彩部分再讀一讀。
    (四)學習第四部分。
    1、在孫臏的“一攻一逼”之后,這件事的結(jié)果會怎樣呢?自由讀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軍在進入孫臏設(shè)下的伏擊圈后是個怎樣的狀況呢?找出相關(guān)詞句讀一讀。
    3、魏軍此時的“丟盔棄甲、潰不成軍”與攻趙時的“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相對比,你體會到了什么?
    4、對于孫臏的“圍魏救趙”你有什么看法?
    二、再讀課文,講述故事
    1、再讀課文,結(jié)合課后第二題再次梳理課文脈絡(luò)。
    2、根據(jù)課后第二題的提示,在小組內(nèi)講一講“圍魏救趙”這個故事。
    3、小組推薦組員為全班講述這個故事,共同交流評議。
    4、故事交流會:講一講課前搜集的其他有關(guān)孫臏的故事。
    三、自主積累,書寫生字
    1、找出課文中的成語,用“讀一讀,記一記,抄一抄”等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積累。
    2、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篇)篇5
    教材分析:
    本文記敘了作者穿越戈壁灘時所見、所聞、所感,對沙漠中特有的。景象——旋風、海市、彩虹、絲路花雨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字里行間蘊含著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教學目標:
    體會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感受語言的美;增長有關(guān)海市蜃樓的知識以及成因,拓寬知識面。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從自然景觀中獲得的人生感悟。
    教學構(gòu)想:
    這篇課文以學生的自學為主,由于課文篇幅長,還有很多學生們沒有見過的詞,所以先解決課文中讀不通的地方,然后再交流文中的重點問題。通過重點問題,大體了解作者寫作此文的目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大家都很感興趣的課文——《海市》,這篇文章對沙漠里的風情作了描寫。
    二、學習課文
    1、簡介作者張抗抗。
    2、交流課前查找的有關(guān)海市蜃樓的材料。
    3、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沙漠的哪些景象?你對什么最感興趣?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把課文讀通
    5、重點解決以下問題:
    (1)遠看沙漠是什么樣子?(一馬平川、斷墻殘垣、觸目驚心)
    (2)大漠的旋風是怎樣的?
    (3)海市是什么樣子?它是怎樣形成的?
    (4)彩虹是怎樣的?你喜歡嗎?
    (5)課文最后講“我多想筑一條引水的渠啊,然后,在路邊種上一排排樹苗。那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斑@句話是什么意思?(作者對于綠色、生命的贊美。)
    (6)討論:課文描寫了戈壁灘上的旋風、海市蜃樓、彩虹、絲路花雨,為什么以“海市”為題?
    三、總結(jié)
    欣賞了大漠風情,我想大家對于沙漠有了更深的認識。海市蜃樓雖然很美,但那畢竟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我們應該追求一些實際的、真實存在的美的東西。
    板書設(shè)計:
    海市
    旋風
    沙漠海市蜃樓
    彩虹
    絲路花雨
    作業(yè)設(shè)計:
    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預習語文天地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篇)篇6
    《搭石》
    教學目標:
    1、認識“汛、譴”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挽”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7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4、結(jié)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難點:結(jié)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課前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背景,導入。
    1、劉章爺爺是當代詩人,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對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劉章爺爺來到大城市工作,當他看到人們搶著擠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人們無序地忽然橫穿馬路的時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鄉(xiāng)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1980年,他寫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長留的那份景、那份情傳達給我們。
    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劉章的家鄉(xiāng),去看看給作家劉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質(zhì)疑:面對課題大家有什么疑問?(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3)思考同學們剛提出的問題,找到關(guān)鍵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檢查反饋,指導“惰、衡”的寫法。
    三、再讀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
    1、默讀課文,簡要地說一說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擺放”搭石的畫面、“調(diào)整”搭石的畫面、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讀給老師、同學聽。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孩子們,如果你是劉章的鄉(xiāng)親,你能不能用書中的話語告訴大家什么是搭石?
    進入秋天,天氣轉(zhuǎn)涼,家鄉(xiāng)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體會人們精心選擇搭石,細心擺放搭石。
    2、如果沒有搭石,人們?nèi)粘I顣鯓樱?BR>    扣住“脫鞋挽褲”反復朗讀去感受。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作業(yè)設(shè)計:
    練習有感情地讀文。抄寫生詞3遍。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說搭石。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誰來為大家說一說什么是搭石。
    二、細讀文本,品搭石。
    (一)品讀: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1、這篇課文的題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話寫出了搭石很美,誰能找出來?
    (搭石,構(gòu)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細讀課文,邊讀邊想,搭石構(gòu)成了怎樣的風景呢?你看到了怎樣的風景?邊想邊畫出相應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時寫出來。
    2、學生讀出找到的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在你們的理解中,“協(xié)調(diào)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樣的動作才是協(xié)調(diào)有序?
    (2)文中的“協(xié)調(diào)有序”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我們自由地再讀一讀這兩句話。
    (3)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
    (速度漸快)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
    (速度再漸快)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
    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也沒有人指揮,一行人走得既輕快又整齊,那么默契,那么有序,那么的和諧,這樣的動作就叫做——
    3、你還可以從什么詞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1)綽字在字典中有這樣幾種解釋:
    A.寬裕,緩 B.舒緩柔美 C.外號
    在“人影綽綽”中,“綽”是什么意思呢?還有一個詞語叫“綽綽有余”,“綽”又是什么意思?
    (2)讀一讀這兩個詞,想象畫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溪水,溪水中怎樣的人影?
    (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我們可以由詞聯(lián)想到畫面,同樣也可以由畫面聯(lián)想到詞:
    出示畫面:楊柳( ) 白雪(?。∶髟? )
    4、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同時想象:你還看到什么?還聽到了什么?
    (學生說說自己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藍天、白云、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人們的歡笑的聲音,談話的聲音,孩子歌唱的聲音……)
    5、指導朗讀,運用創(chuàng)設(shè)情境、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隨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jié)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jié)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1、統(tǒng)觀全文,文中還怎樣評價了搭石?
    (1)學生讀出這樣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jié)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jié)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2、搭石聯(lián)結(jié)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你從文章的語句中體會到了這樣的情感嗎?你從哪兒體會到的呢?畫一畫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備交流。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老人踏上了不穩(wěn)的搭石,心里會怎樣想?表情、動作會是怎樣的呢?你此刻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
    (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表達,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從“總會”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
    (招手示意、說家常話是一種習慣;鄉(xiāng)親們謙讓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A、這里描寫年輕人動作的的詞“伏”。這個字的意思是:趴,臉向下,體前屈
    學生站起身做一下這個動作,師:你伏下身子準備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時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為什么要背老人過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嗎?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B、假如你是一位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你還愿意幫助誰,并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尊老愛幼)
    引讀:經(jīng)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
    假如——
    三、關(guān)注寫法,總結(jié)拓展
    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傳遞。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痹谖覀兊纳钪校灿性S許多多像搭石上發(fā)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著我們。有一天下課時,老師又看到兩個女同學彎著腰,睜大眼睛,仔細認真地幫一位小妹妹找她丟失的一個發(fā)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這也是一種美……這樣的美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也睜大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找找身邊的美吧!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摘抄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2、結(jié)合具體事例寫一寫身邊令你感動的事。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優(yōu)秀篇)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工整、美觀地書寫。
    2、感情讀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并能用課文中的四字詞語復述故事。
    3、聯(lián)系上下文,感受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會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重難點:
    1、把握故事內(nèi)容:弄清文章線索。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孫臏的聰明才智。
    教學方法:
    自我領(lǐng)悟法、口語表達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準備:
    了解孫臏、龐涓的相關(guān)情況;三十六計;教學課件
    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章脈絡(luò)。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了解故事的起因。
    重、難點:
    把握課文內(nèi)容,弄清文章線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有詩詞歌賦、武有兵法韜略。關(guān)于中國古代兵法,你有哪些了解?
    生回答
    師:咱們班同學知識真是豐富,剛才有同學提到“三十六計”,在三十六種計謀中,你知道哪幾種呢?
    生嘗試回答
    師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計——圍魏救趙。(板書課題,全班齊讀課題,讀后質(zhì)疑)可能提出的問題:
    (是誰圍魏救趙?他們又是怎樣圍魏救趙的?圍魏救趙的結(jié)果如何?……)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這個精彩的故事,去了解戰(zhàn)國時期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恩恩怨怨,去感受大軍事家孫臏的智慧。
    二、初讀課文,梳理過程:
    師:在學習課文之前,總來認識一下本課的生字詞。
    課件出示:逸痹佯怠兼惶盔潰
    (1)帶拼音讀
    (2)去拼音讀
    (3)找生讀、正音
    (4)找易錯字
    詞語: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虛而入以逸待勞
    穩(wěn)操勝券丟盔齊甲潰不成年落荒而逃
    (1)齊讀
    (2)指名讀正音
    (3)齊讀
    師:同學們掃除了文字障礙,請同學們再讀這個故事,完成老師出示的問題:
    課件出示:趙國被圍,向齊國求救――—()――――()孫臏投狀、齊軍大勝。
    (1)生A、B回答,并指名起止段落。
    (2)師歸納,總結(jié)
    師:了解了轉(zhuǎn)魏救趙的經(jīng)過,我相信同學一定會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生:A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師:戰(zhàn)國時期為什么會有圍魏救趙這一故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找出問題答案。
    師: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故事的起因?這還要從頭說起。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
    (生簡要講述)
    師:魏國野心勃勃,一向心想吞并趙國,到底魏國的軍隊是一支怎樣的軍隊?從哪些描寫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用美麗的波浪線畫出相應的語句,說自己的理解。
    生回答
    師:魏國的軍隊如此強大,在攻打趙國時,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齊國為什么還要決定出兵幫助趙國呢?這不是以卵擊石嗎?
    生:討論
    師:出示魏、齊、趙在國間的位置關(guān)系圖,引出成語“唇之齒寒”
    師小結(jié):嚴峻形勢讓齊國必須出兵救趙,趙而魏軍如此強大,已將小小車間的邯鄲城圍得嚴嚴實實,齊國想去解救邯鄲并不是一件易事,怎么辦呢?只能智取,于是就出現(xiàn)了“圍魏救趙”這一計。
    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2遍
    自主學習課文其它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感情讀文
    2、了解孫臏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3、深長能利用成語復述故事。
    重難點:
    感受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的聰明才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同桌互相檢查
    2、說說課文主要內(nèi)容。(要求基本說出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二、研讀課文
    (1)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師:齊國要救趙國,把這一使合交給了田忌和孫臏,咱就來了解一下這兩位。
    師簡介:田忌、孫臏及孫臏和龐涓兩人之間的恩怨。
    師:孫臏和龐涓的斗爭又開始了。救趙國而不去趙國都城邯鄲,偏要去魏國都城大梁,這是孫臏使的哪一招呢?田忌起初有什么打算?后來又采取了什么辦法呢?請兩個同學分角色朗讀田忌和孫臏的對話:
    師:(同學討論)如果齊國軍隊依田忌之計直奔邯鄲這次救援會是什么結(jié)果?
    (邯鄲已被包圍,危在旦夕,不等齊軍趕到就要失守,若那時齊軍再去,打了勝仗的魏軍必然士高氣漲,加上本身就非常強大,而齊軍遠道而來,軍隊疲憊,若與魏軍硬拼,勝負難料)
    師:孫臏主張直取大梁,請同學們再讀第7自然段孫臏的話,看孫臏的計謀如何?
    師:誰能用一個詞語形容:(絕妙)
    師:以此看孫臏是個什么樣的人?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生:(胸有成竹、穩(wěn)操勝券,可以看出孫臏是一個足智多謀且對自己的戰(zhàn)術(shù)充滿信心的人)
    師小結(jié):知已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孫臏是在充分考慮了魏軍的優(yōu)勢和劣勢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乘虛而入、直取大梁”的計謀。他對田忌說的話既有形勢的分析,又有行動的策略,難怪田忌會心服口服,立即下令大軍直奔魏國。
    (2)學習第三部分(4—12自然段)
    師:我們從田忌和孫臏的對話中已經(jīng)了解了孫臏的計謀,那么,他的計謀是如何實施的呢?他是直接將齊國的軍隊拉到魏國國都大梁了嗎?請同學們帶著老師的問題,自由讀課文第三部分:
    課件出示自讀提綱:
    孫臏是臬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安排?(安排兩個無名將領(lǐng)去攻打襄陵,一方面可以掩護齊軍主力向大梁進發(fā)。另一方面“無名將領(lǐng)”的戰(zhàn)敗,可讓龐涓入松警惕。正因為龐涓放松警惕,孫臏的計謀才得以實施)
    魏王見齊軍向自己的都城逼來,頓時驚慌失措,忙叫龐涓回來救駕,這時魏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生:結(jié)合課文回答
    師:孫臏出其不意的舉動令魏軍人心惶惶。孫臏的計策不僅從體力上打敗了對手,更從心里上戰(zhàn)勝了對方,魏軍與最初攻打趙國時有了天壤之別,這樣的軍隊,戰(zhàn)斗力已大大下降。然而,足智多謀的孫臏并未真去攻到大梁,他是怎樣的?結(jié)果如何?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三、學習課文第四部分(12—14段)
    師:請同學自讀第四部分
    師:1。孫臏設(shè)埋伏的地方為什么要選在桂陵?
    2、精疲力竭的魏軍在進入孫臏的埋伏圈后是個怎樣的狀況呢?
    生:據(jù)課文回答
    師:同學們,孫臏最初“胸有成竹,穩(wěn)操勝券”,最后大獲全勝;魏軍最初“所向披靡、勢如破竹”,最后“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從中你體會到什么?動筆寫一寫
    生:反饋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疑問想問大家,按照孫臏的說法,當時的大梁只剩下一些老弱殘兵,那么他為什么不讓齊軍直接攻打大梁,而要在桂陵設(shè)伏呢?
    生:據(jù)理解回答
    四、講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1、讀了這個故事,你認為孫臏是個什么樣的人?(善于分析、因勢利導、足智多謀)
    2、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示呢?
    3、讀了這個故事,老師想給大家提個更高層次的要求,利用成語復述故事。
    4、全班交流總結(jié)三十六計
    五、作業(yè)
    1、課后練習題
    2、課余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shè)計:
    趙國被圍,向齊國求救――田、孫商議,直取大梁――佯攻襄陵、圍魏救趙――孫臏設(shè)伏,齊軍大勝
    孫臏:善于分析、因勢利導、足智多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