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讀后感,我們可以更好地反思和尋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成長和改變。寫讀后感時要注意節(jié)奏的掌握和感情的把握,以使文章更加飽滿和有感染力。文章結(jié)尾附上了一些熱門作品的讀后感鏈接,大家可以進一步了解和探討。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一
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jīng)》,讓我在課外的時候看,背。書中每三個字都會講一個道理或是一個歷史、寓言故事。我讀了之后,里面的許多小故事都深深地感染著我,打動著我,讓我受益匪淺。
三字經(jīng)不過一千多個字,其中讓我深受啟發(fā)的一句是“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兹谶@么小就懂得自己吃小梨,把大梨讓給哥哥吃,謙讓兄弟,家庭和睦,我比他大了不少,更應(yīng)該向他學習。這個故事使得我逐漸養(yǎng)成了互相謙讓、禮貌待人的好習慣。
《三字經(jīng)》中還有許多像這些包含著大道理的小故事,它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它是我的好朋友,好老師,能伴我成長,促我進步;它也可以不斷鞭策自己,使自己更完美。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二
我最愛的經(jīng)典就是《三國演義》了。這本書的內(nèi)容膾炙人口,人物栩栩如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在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過慣了“紙醉金迷”的生活,根本不理國事,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老百姓個個怨聲載道。這個時候便有很多的能人志士想要“起反”。其中的“黃巾教”,把當時的朝廷官兵打得狼狽不堪,這時結(jié)拜兄弟劉、關(guān)、張挺身而出屢力大大小小的戰(zhàn)功??伤麄?nèi)齻€人的戰(zhàn)功,漢靈帝卻沒有好的獎勵賜予他們,只給劉備做了個“七品芝麻官”。他們?nèi)齻€和曹操等人看透了朝廷的昏庸和腐敗、宦官的“魚肉百姓”,最后把掌握大權(quán)的董卓給滅了。在此之后,便出現(xiàn)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這一段歷史中,有許許多多足智多謀、斗智斗勇的故事。比如:劉玄德三顧茅廬、趙子龍單騎救主、諸葛亮草船借箭······。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諸葛亮了。人稱“臥龍先生”的他,非但有高深的學識,而且很通情達理,被劉備請“出山”后,一心一意輔佐他的主公劉備,就連劉備逝世后,還不曾有自己做蜀國主公的念頭,仍兢兢業(yè)業(yè)輔佐劉禪。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這一章節(jié)中,諸葛亮雖然知道自己快要不在人世了,為保住先帝的江山用“七星燈”來增壽,寫下來著名的《出師表》。諸葛亮一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演義》這本書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懂得在失敗面前要勇于承認,吸取教訓(xùn)決不氣餒。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三
今天是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人興高采烈地來到奶奶家。奶奶家里聚集了很多親戚,大人們都在幫忙準備飯菜,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爺爺奶奶在一邊看著笑得更是合不攏嘴。
吃完晚飯我和表姐就迫不及待地把月餅和飲料搬到了陽臺的桌子上,打算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然后再到天府廣場上去觀花燈。這時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xiàn)了,慢慢地越來越圓,越來越亮,就像一塊圓潤的寶玉掛在了天上,皎潔的月光如清水般灑向大地。我們凝神望著月亮,這時,我的腦海里突然涌現(xiàn)出蘇軾的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月亮里面真的有宮殿住著仙人嗎?正想著,媽媽就走過來給我們講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邊聽邊想:嫦娥一直住在月宮里多孤單啊!人間就是她的故鄉(xiāng),她會思念親人嗎?月宮里也有月亮嗎?她會不會像李白一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呢?不知她那里有沒有電腦呢?我多想發(fā)qq信息邀請她到我家來玩呀。聽說嫦娥的舞姿很美,我們可以一起唱歌跳舞;我還可以帶她去看咱們四川可愛的大熊貓;我們還可以暢游美麗的府南河,參觀壯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在想得開心的時候,就聽到表弟在大喊:“姐姐,廣場上好熱鬧啊!我們趕快去玩吧!”
果然,天府廣場上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廣場上到處都掛著一排排色彩絢麗的紙燈籠,裝扮得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燈謎令人大開眼界,大伙兒都猜得興趣盎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樣團聚的日子里,看著身邊的親人,看著身邊與親人共歡笑的人群,我感到幸福的月光溫柔地擁抱著我,還有什么能和親人相依更幸福的呢?真心祝愿所有思念故鄉(xiāng)的游子們和親人早日團聚,長伴此時。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四
這幾天,村團支部給我布置了一個任務(wù),叫我寫一點關(guān)于學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著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瑯瑯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于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其實《國學經(jīng)典》里面每一頁名言上都有詳細的注解,再此我也希望大家多讀、多思。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五
國學老師和我們講,國學是中國之精華,是中國的精髓。在三年級時老師讓我們背弟子規(guī),我們問老師為什么,老師說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讓你的德行提高。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不應(yīng)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yīng)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币竭@里蘇老師和我們講:小孩是單純,似一張白紙,畫什么就是什么。這時,如果接觸的是自玩暴力等,他們也會吸??;如果接收的是圣賢思想的熏陶,就會逐漸鑄造完善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仁、義、禮、智、信。是我們做人的基本要求。
老師第一節(jié)課就講了總敘,和我沒說《弟子規(guī)》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第二節(jié)課講了入則孝,學到這里的時候,我是一直臉紅著的上的,尤其是第一句“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一句時,我認為,我實在要好好學習國學了,因為有些事我卻做的不好,仔細想想我們的父母有多么的辛苦,為了我們的前程,出了多少汗。是的,很多,所以我們要像入則孝一樣孝敬我們的父母。
第三節(jié)課是出則悌,老師講兄弟姐妹要多說豪華,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惜要的沖突。古人講“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而且人生以服務(wù)為目的,不以奪取為目的。書上講助人為樂之本。
謹又和我們講了因為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zhuǎn)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珍惜現(xiàn)在的寶貴時間,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書上寫了兩句話我很喜歡。第一句是不要為了面子,更不要讓虛榮心做崇,無謂的開銷就是浪費,何況糧食集聚了眾人的勞動,更應(yīng)該珍惜。第二句是《論語》中:食不厭米,劊不厭細。好勸勉我們:食物不要過分講求精美,烹調(diào)不要過分講究要求細致。步從容,立端正,揖身圓,拜恭敬。告訴我們要立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
信是我自喜歡的一篇了,尤其是“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因為它時時刻刻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重視自己的品德,奮發(fā)圖強。每天要自省,唯恐做的不夠好,要繼續(xù)努力。
泛愛眾做人不可以以競爭為為目的,要以互助合作為母的,對別人的才能,不可以批評、嫉妒、毀謗、苛刻,要學習欣賞。親仁總的講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道理。
講余力學文的時候,老師和我們講笨鳥先飛的故事,告訴我們老師最后的一句話是: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出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讀書不可以讀對人不好的書,要讀對人有益的書。
國學是我們中國寶貴的文化,我們不可以像古巴比倫,古埃及……一樣,丟失我們中華的文化。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六
中華民族文化有著上千年燦爛的歷史,《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里就融匯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每首古詩都有注釋,文章還配有插圖,使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
剛開始讀《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時比較累,但堅持下來發(fā)覺并沒有那么難理解。讀多了,讀書的速度就變快了,讀完一本書后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讓我更加喜歡經(jīng)典了。經(jīng)典誦讀中,孔子關(guān)于學習態(tài)度的言論也讓我們值得去學習和借鑒。在《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則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每天都要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又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雖然我成績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試驕傲情緒不斷滋長。對于身邊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家長、老師說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當我讀了孔子的話時,又反省了自己,覺得很慚愧。連知識淵博的孔子都那么謙虛,何況一個小小的我呢?從此以后,我變得很謙虛,經(jīng)常向我身邊一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百萬綠絲中的小苗吸收營養(yǎng)的成分?!秶鴮W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讀之如沐浴春風,我會讓它永遠伴我前行!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七
最近在班級內(nèi)掀起了閱讀《國學經(jīng)典》的情節(jié),學生們讀得津津樂道,我也是樂此不疲。每每端起這本書,就會開啟我一天的好心情。打開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醒目的大字。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歷那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這樣,我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這里有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里有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這里有《國語》、《左傳》、《資治通鑒》;這里有“莊子”、“老子”、“韓非子”;更有《楚辭》、《李太白集》;還有《三字經(jīng)》、《千字文》、《朱子家訓(xùn)》。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本國學誦讀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繼承、發(fā)展,最終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國學經(jīng)典》中給我感觸的是《論語》。但是我認為《論語》中的所謂的“君子”和“小人”是一個純概念化的名詞,所說的君子是一個理想中的完人,是我們推崇的道德規(guī)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樣,是修身養(yǎng)性的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中努力摒棄的糟粕。
隨后,我又讀了于丹教授的精辟講解,她的講解給我?guī)砗艽蟮膯l(fā),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舍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等等,這樣,會使我們自己變得完美、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會享受生活的美滿與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細細品味幾遍,相信一遍會有一遍的收獲!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八
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的故鄉(xiāng)。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是我們民族的傳家寶!在我還沒上學時,媽媽就教我讀唐詩。
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shù)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的詩膾炙人口,百讀不厭??晌腋詰偎未娙岁懹?。
陸游,字務(wù)觀,號放翁。他十二歲能詩賦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稱,是南宋一代詩壇領(lǐng)袖,在中國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他的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只因為他的詩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他的愛國激情,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他不畏強權(quán),主張整頓朝綱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一首充滿悲憤的《關(guān)山月》,深切地體現(xiàn)了陸游的憂國憂民,那博大的胸襟讓我不禁涕然淚下。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zhàn)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fā)。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fù),幾處今宵垂淚痕!”金人入侵,強占國土,可這些富家子弟卻緊閉大門,在家里享福享樂,棄黎民百姓于不顧,讓他們背井離鄉(xiāng)!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銹得短了弦,這怎能不叫人氣憤,怎能不叫人心酸?我讀著讀著,兩行熱淚不禁從眼眶中滾了下來。
我為這些膽小鬼,賣國賊感到氣憤,為老百姓感到不平,為自己感到后悔。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卻不像陸游那般憂國憂民,關(guān)心國家大事。平時什么新聞呀,報紙呀,我從不光顧。受我青睞的只是那些動畫片、童話劇,我是常掛嘴邊。爸爸常勸我說:“孩子,你長大了,該看看新聞了。你可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呀!”我呢,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有時,老師布置收集新聞,我也是被動地隨意摘抄一些……這是多么不應(yīng)該呀!讀了陸游的詩,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從今天開始,我要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BR> 古詩,你讓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讓我知道了該怎樣去糾正,怎樣去學習。古詩,你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你是一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的傳家寶!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九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其中關(guān)鍵的一點,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歷程。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在自主學習,引導(dǎo)學生學習國學中更應(yīng)該身先士卒,借中華傳統(tǒng)魅力的精華,提升自己,滋養(yǎng)學生。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是最有價值、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是奠定人生幸福的根本?!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弟子規(guī)》三字一平仄,教導(dǎo)我們一些如何做人的基礎(chǔ)規(guī)范。每一個人能了解你應(yīng)當如何做人,不但你個人的修身會得到進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滿,子孫也都可以興旺,都可以得到這些良好優(yōu)秀的賢子孝孫。這樣的道理,于己于人都有著很好的實用價值。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孟子》一文,蓋乎仁政,然而什么是“仁”?于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仁”,于自己,謙遜不自大,便是孟子提倡的`人和。公孫丑說:“然則夫子既圣矣乎?”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向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教不倦也?!迂曉唬骸畬W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謙虛,從不把自己看作圣人,孔子尚不敢自沉圣人,何況我孟子呢?這正是孟子偉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們?nèi)鄙俚恼敲献拥倪@種人格魅力,在學習生活當中,有一點成績就夸夸其談,自高自大。而在這里,我要說:孟子尚不敢如此,何況我們這些平庸之輩呢!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jīng)典?!蓖ㄟ^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yīng)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yīng)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yīng)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孔孟之儒學,一曰禮樂,二曰仁義。道家學說飄逸靈動,老莊是國學里“守望月亮,孤獨而嫵媚的樹”。相較于此,詩詞曲則是國學經(jīng)典里或淡雅,或濃郁芬芳的奇葩。優(yōu)質(zhì)的國學啟蒙老師,需要把國學之美傳承下去,要有優(yōu)秀課堂駕馭能力,要能把教學藝術(shù)化。在進行國學教育活動前,注重營造“美”的氛圍;活動過程中應(yīng)注意調(diào)動孩子的多種感官,利用多種途徑感知、學習和表達;同時應(yīng)注意在每個細節(jié)貫徹“美”的原則,竭盡所能地表現(xiàn)圖畫美、意境美、音律美、節(jié)奏美、情感美?;顒舆^程中還應(yīng)注意孩子學習的整體性,注重引導(dǎo)孩子從整體上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質(zhì)國學啟蒙老師,勤奮讀書很重要,樂于學習更重要,而讓孩子主動快樂地學習最重要,愿我們以此為目標,在以后的國學啟蒙教學路上,多學多思多探索,讓孩子們在國學天地里更好更強更快樂!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十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歷程。
首先,學習國學經(jīng)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毙奚硎且磺械母荆奁渖?,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再次,《國學經(jīng)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jīng)典?!蓖ㄟ^學習《國學經(jīng)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yīng)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yīng)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yīng)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經(jīng)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今后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jīng)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yīng)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閱讀《國學經(jīng)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jīng)典中,古圣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jīng)典》,能夠聆聽到圣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圣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jīng)典》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誦讀《國學經(jīng)典》弘揚中華文化建設(shè)中華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園以民族精神修煉人格借圣賢思想啟蒙智慧用文化經(jīng)典涵養(yǎng)生命。有圣賢藏于心篤于行德必向善學必精進功自然成。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堅持不斷地閱讀《國學經(jīng)典》,遵循古圣先賢的教誨,把圣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十一
國學經(jīng)典該書主要講述了國學的知識,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極大影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
《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正是中小學生國學啟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jié)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jīng)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jīng)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
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
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圣人之訓(xùn)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guī)范,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yīng)用在生活中。
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jié)約,不要奢侈浪費。
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yīng)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
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
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游。
國學,能讓我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jīng)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
讓我們做國學的好伙伴,國學的讀者吧!
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么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
“德”是《弟子規(guī)》主要講的內(nèi)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guān)心兄弟姐妹。
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我感觸特別深刻,因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gu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當我讀到“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里浮現(xiàn)出了一幅畫面:現(xiàn)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知道了,一會就來。
接著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么不應(yīng)該啊!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質(zhì),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jīng)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告訴你們,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
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jīng)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
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
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
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
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
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
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yīng)該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57人的集體里,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作文天才徐嘉遠;唱歌能手周知奕;小書法家沈楠杰;管理專家王親云……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
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yǎng)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jīng)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jīng)驗,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族的瑰寶。
而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jīng)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yōu)雅的人格。
讀誦經(jīng)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lǐng)域的領(lǐng)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yè)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jīng)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
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lǐng)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xù)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
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lǐng)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告訴你們,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
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jīng)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
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
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
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
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
”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
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yīng)該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57人的集體里,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作文天才徐嘉遠;唱歌能手周知奕;小書法家沈楠杰;管理專家王親云……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
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yǎng)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jīng)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jīng)驗,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族的瑰寶。
而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jīng)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yōu)雅的人格。
讀誦經(jīng)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lǐng)域的領(lǐng)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yè)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jīng)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
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lǐng)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xù)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
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lǐng)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十二
“她現(xiàn)在長角了吧,聽說羊長大了都會長角的;這“裝”都有個目地,記得哪兒說過,一個母親在臨終前給孩子編了一個“種媽媽”的謊言,還有人得知朋友身患絕癥,為了讓他繼續(xù)快樂,強裝歡笑。三字經(jīng)的讀后感作文這次我懂得了“團結(jié)能在命運之暴風雨中奮斗”“父親之情高于山,母親之情深于?!?。
人之初,性本善。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jīng)》的開頭,一語雙關(guān),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jié)構(gòu)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通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chuàng)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霧里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nèi)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來環(huán)境的熏染,差距越來越大??梢娫诠糯?,就有人對“后天環(huán)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dǎo)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xùn)”一直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于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十三
誦讀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對青少年進行啟蒙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引導(dǎo)青少年鍛造人格,塑造品德。近期,我們?yōu)榱诉M一步加強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shè),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了敬老、孝老活動,即,要求學生回家?guī)椭改缸鲆患λ芗暗氖?,為老爺爺、老奶奶端一碗飯,倒一口水。為使活動扎實有效的開展,我們通過誦讀經(jīng)典,使中小學生思想受到教育,心靈得到感化。
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推廣經(jīng)典上墻,以經(jīng)典名言為主題的宣傳字畫赫然醒目,利用閱報欄、黑板報登載古典內(nèi)容,在教室走廊、宿舍、餐廳、櫥窗張貼通誦易懂的`古詩句及名言警句,使學生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我們要求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誦讀《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百家姓》,只求背誦,可作一般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要求背誦《論語》,引導(dǎo)他們在誦讀的基礎(chǔ)上理解經(jīng)典內(nèi)涵,用先賢訓(xùn)誡昭示做人、做事的道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如,北關(guān)示范小學自編的《習慣伴我成長》,注重國學經(jīng)典教育與師生落實日常行為規(guī)范結(jié)合起來,倡導(dǎo)學生每周做一件對自己、對同學、對班級、對學校、對家庭、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任元漢小學自編的《孝道》一書,成為我縣各學校校本教材,學校被縣政府命名為孝文化教育基地,該校就是通過晨讀讓學生熟記理解,使學生內(nèi)化為遵守校規(guī)校紀,誠心做事,誠實為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自覺行動。他們還把古典詩詞編成易學易唱的兒童歌謠、情景劇,讓學生身臨其境中學習和踐行經(jīng)典。
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宣講走進經(jīng)典古詩文的重要性,取得家長支持,家長和孩子一起誦讀古詩文,讓家庭、社會都成為學生誦讀經(jīng)典的場所,使古詩文的誦讀由校內(nèi)向校外延伸,營造家庭小課堂,社會大課堂,讓孩子盡情倘佯在詩詞的海洋里,對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一
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jīng)》,讓我在課外的時候看,背。書中每三個字都會講一個道理或是一個歷史、寓言故事。我讀了之后,里面的許多小故事都深深地感染著我,打動著我,讓我受益匪淺。
三字經(jīng)不過一千多個字,其中讓我深受啟發(fā)的一句是“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兹谶@么小就懂得自己吃小梨,把大梨讓給哥哥吃,謙讓兄弟,家庭和睦,我比他大了不少,更應(yīng)該向他學習。這個故事使得我逐漸養(yǎng)成了互相謙讓、禮貌待人的好習慣。
《三字經(jīng)》中還有許多像這些包含著大道理的小故事,它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它是我的好朋友,好老師,能伴我成長,促我進步;它也可以不斷鞭策自己,使自己更完美。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二
我最愛的經(jīng)典就是《三國演義》了。這本書的內(nèi)容膾炙人口,人物栩栩如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在東漢末年,漢靈帝昏庸無能,過慣了“紙醉金迷”的生活,根本不理國事,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老百姓個個怨聲載道。這個時候便有很多的能人志士想要“起反”。其中的“黃巾教”,把當時的朝廷官兵打得狼狽不堪,這時結(jié)拜兄弟劉、關(guān)、張挺身而出屢力大大小小的戰(zhàn)功??伤麄?nèi)齻€人的戰(zhàn)功,漢靈帝卻沒有好的獎勵賜予他們,只給劉備做了個“七品芝麻官”。他們?nèi)齻€和曹操等人看透了朝廷的昏庸和腐敗、宦官的“魚肉百姓”,最后把掌握大權(quán)的董卓給滅了。在此之后,便出現(xiàn)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這一段歷史中,有許許多多足智多謀、斗智斗勇的故事。比如:劉玄德三顧茅廬、趙子龍單騎救主、諸葛亮草船借箭······。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諸葛亮了。人稱“臥龍先生”的他,非但有高深的學識,而且很通情達理,被劉備請“出山”后,一心一意輔佐他的主公劉備,就連劉備逝世后,還不曾有自己做蜀國主公的念頭,仍兢兢業(yè)業(yè)輔佐劉禪。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這一章節(jié)中,諸葛亮雖然知道自己快要不在人世了,為保住先帝的江山用“七星燈”來增壽,寫下來著名的《出師表》。諸葛亮一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三國演義》這本書它在我心中是一篇長篇歷史小說,它不僅使我懂得了許多歷史知識,更讓我懂得在失敗面前要勇于承認,吸取教訓(xùn)決不氣餒。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三
今天是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人興高采烈地來到奶奶家。奶奶家里聚集了很多親戚,大人們都在幫忙準備飯菜,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爺爺奶奶在一邊看著笑得更是合不攏嘴。
吃完晚飯我和表姐就迫不及待地把月餅和飲料搬到了陽臺的桌子上,打算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然后再到天府廣場上去觀花燈。這時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xiàn)了,慢慢地越來越圓,越來越亮,就像一塊圓潤的寶玉掛在了天上,皎潔的月光如清水般灑向大地。我們凝神望著月亮,這時,我的腦海里突然涌現(xiàn)出蘇軾的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月亮里面真的有宮殿住著仙人嗎?正想著,媽媽就走過來給我們講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邊聽邊想:嫦娥一直住在月宮里多孤單啊!人間就是她的故鄉(xiāng),她會思念親人嗎?月宮里也有月亮嗎?她會不會像李白一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呢?不知她那里有沒有電腦呢?我多想發(fā)qq信息邀請她到我家來玩呀。聽說嫦娥的舞姿很美,我們可以一起唱歌跳舞;我還可以帶她去看咱們四川可愛的大熊貓;我們還可以暢游美麗的府南河,參觀壯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在想得開心的時候,就聽到表弟在大喊:“姐姐,廣場上好熱鬧啊!我們趕快去玩吧!”
果然,天府廣場上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廣場上到處都掛著一排排色彩絢麗的紙燈籠,裝扮得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燈謎令人大開眼界,大伙兒都猜得興趣盎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樣團聚的日子里,看著身邊的親人,看著身邊與親人共歡笑的人群,我感到幸福的月光溫柔地擁抱著我,還有什么能和親人相依更幸福的呢?真心祝愿所有思念故鄉(xiāng)的游子們和親人早日團聚,長伴此時。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四
這幾天,村團支部給我布置了一個任務(wù),叫我寫一點關(guān)于學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一句吧,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來解釋這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誠丹心,照汗青就是要為光照史冊留下最精彩的一頁。連起來就是人生自古以來誰都要死亡,要為光照史冊留下一片赤誠丹心。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沒有一個能長命百歲長生不老,所以活著要做一個能犧牲,有意氣的人。我們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樣的'愛國。
還有一些能瑯瑯上口而又意味深長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張百歲”、“志小則易足,易則無由進”……一些能啟迪人心靈的諺語、名言都能讓人濫記于心。這才是讀詩、讀詞的最高境界—讀名言。其實《國學經(jīng)典》里面每一頁名言上都有詳細的注解,再此我也希望大家多讀、多思。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五
國學老師和我們講,國學是中國之精華,是中國的精髓。在三年級時老師讓我們背弟子規(guī),我們問老師為什么,老師說學習弟子規(guī)可以讓你的德行提高。我國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先生不應(yīng)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yīng)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币竭@里蘇老師和我們講:小孩是單純,似一張白紙,畫什么就是什么。這時,如果接觸的是自玩暴力等,他們也會吸??;如果接收的是圣賢思想的熏陶,就會逐漸鑄造完善的品格和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仁、義、禮、智、信。是我們做人的基本要求。
老師第一節(jié)課就講了總敘,和我沒說《弟子規(guī)》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第二節(jié)課講了入則孝,學到這里的時候,我是一直臉紅著的上的,尤其是第一句“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一句時,我認為,我實在要好好學習國學了,因為有些事我卻做的不好,仔細想想我們的父母有多么的辛苦,為了我們的前程,出了多少汗。是的,很多,所以我們要像入則孝一樣孝敬我們的父母。
第三節(jié)課是出則悌,老師講兄弟姐妹要多說豪華,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惜要的沖突。古人講“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而且人生以服務(wù)為目的,不以奪取為目的。書上講助人為樂之本。
謹又和我們講了因為人生的歲月很有限,光陰容易消逝,少年人一轉(zhuǎn)就是老年人了,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珍惜現(xiàn)在的寶貴時間,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書上寫了兩句話我很喜歡。第一句是不要為了面子,更不要讓虛榮心做崇,無謂的開銷就是浪費,何況糧食集聚了眾人的勞動,更應(yīng)該珍惜。第二句是《論語》中:食不厭米,劊不厭細。好勸勉我們:食物不要過分講求精美,烹調(diào)不要過分講究要求細致。步從容,立端正,揖身圓,拜恭敬。告訴我們要立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
信是我自喜歡的一篇了,尤其是“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因為它時時刻刻告訴我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重視自己的品德,奮發(fā)圖強。每天要自省,唯恐做的不夠好,要繼續(xù)努力。
泛愛眾做人不可以以競爭為為目的,要以互助合作為母的,對別人的才能,不可以批評、嫉妒、毀謗、苛刻,要學習欣賞。親仁總的講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道理。
講余力學文的時候,老師和我們講笨鳥先飛的故事,告訴我們老師最后的一句話是: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出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讀書不可以讀對人不好的書,要讀對人有益的書。
國學是我們中國寶貴的文化,我們不可以像古巴比倫,古埃及……一樣,丟失我們中華的文化。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六
中華民族文化有著上千年燦爛的歷史,《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里就融匯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每首古詩都有注釋,文章還配有插圖,使繁冗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
剛開始讀《國學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時比較累,但堅持下來發(fā)覺并沒有那么難理解。讀多了,讀書的速度就變快了,讀完一本書后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讓我更加喜歡經(jīng)典了。經(jīng)典誦讀中,孔子關(guān)于學習態(tài)度的言論也讓我們值得去學習和借鑒。在《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則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每天都要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又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雖然我成績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試驕傲情緒不斷滋長。對于身邊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家長、老師說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當我讀了孔子的話時,又反省了自己,覺得很慚愧。連知識淵博的孔子都那么謙虛,何況一個小小的我呢?從此以后,我變得很謙虛,經(jīng)常向我身邊一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百萬綠絲中的小苗吸收營養(yǎng)的成分?!秶鴮W經(jīng)典誦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讀之如沐浴春風,我會讓它永遠伴我前行!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七
最近在班級內(nèi)掀起了閱讀《國學經(jīng)典》的情節(jié),學生們讀得津津樂道,我也是樂此不疲。每每端起這本書,就會開啟我一天的好心情。打開書本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個醒目的大字。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歷那句:半部論語治天下,就這樣,我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這里有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里有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這里有《國語》、《左傳》、《資治通鑒》;這里有“莊子”、“老子”、“韓非子”;更有《楚辭》、《李太白集》;還有《三字經(jīng)》、《千字文》、《朱子家訓(xùn)》。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從“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本國學誦讀完美的詮釋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化不斷豐富、繼承、發(fā)展,最終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國學經(jīng)典》中給我感觸的是《論語》。但是我認為《論語》中的所謂的“君子”和“小人”是一個純概念化的名詞,所說的君子是一個理想中的完人,是我們推崇的道德規(guī)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樣,是修身養(yǎng)性的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養(yǎng)性的過程中努力摒棄的糟粕。
隨后,我又讀了于丹教授的精辟講解,她的講解給我?guī)砗艽蟮膯l(fā),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舍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等等,這樣,會使我們自己變得完美、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會享受生活的美滿與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細細品味幾遍,相信一遍會有一遍的收獲!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八
小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中國是詩的國度,是詩的故鄉(xiāng)。唐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shù)瑰寶;唐詩,是我們民族的傳家寶!在我還沒上學時,媽媽就教我讀唐詩。
在唐詩中,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不少歷史,也找到了無數(shù)的樂趣,認識了許多揚名中外的詩人。
詩仙李白、詩圣杜甫的詩膾炙人口,百讀不厭??晌腋詰偎未娙岁懹?。
陸游,字務(wù)觀,號放翁。他十二歲能詩賦文,生前有“小李白”之稱,是南宋一代詩壇領(lǐng)袖,在中國文學史上崇高的地位。他的詩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只因為他的詩雄奇奔放,沉郁悲壯,洋溢著他的愛國激情,因此,在眾多的詩人當中,我尤為敬佩他!他不畏強權(quán),主張整頓朝綱的精神,我自愧不如。一首充滿悲憤的《關(guān)山月》,深切地體現(xiàn)了陸游的憂國憂民,那博大的胸襟讓我不禁涕然淚下。
“和戎詔下十五年,將軍不戰(zhàn)空臨邊。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戍樓刁斗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fā)。笛里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遺民忍死望恢復(fù),幾處今宵垂淚痕!”金人入侵,強占國土,可這些富家子弟卻緊閉大門,在家里享福享樂,棄黎民百姓于不顧,讓他們背井離鄉(xiāng)!那些打仗用的弓也都生銹得短了弦,這怎能不叫人氣憤,怎能不叫人心酸?我讀著讀著,兩行熱淚不禁從眼眶中滾了下來。
我為這些膽小鬼,賣國賊感到氣憤,為老百姓感到不平,為自己感到后悔。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卻不像陸游那般憂國憂民,關(guān)心國家大事。平時什么新聞呀,報紙呀,我從不光顧。受我青睞的只是那些動畫片、童話劇,我是常掛嘴邊。爸爸常勸我說:“孩子,你長大了,該看看新聞了。你可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呀!”我呢,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不把這事兒放在心上。有時,老師布置收集新聞,我也是被動地隨意摘抄一些……這是多么不應(yīng)該呀!讀了陸游的詩,我懂得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從今天開始,我要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BR> 古詩,你讓我知道了我自己自身的不足,也讓我知道了該怎樣去糾正,怎樣去學習。古詩,你是中華民族的傳家寶,你是一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的傳家寶!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九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其中關(guān)鍵的一點,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歷程。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在自主學習,引導(dǎo)學生學習國學中更應(yīng)該身先士卒,借中華傳統(tǒng)魅力的精華,提升自己,滋養(yǎng)學生。
國學經(jīng)典教育是最有價值、最優(yōu)質(zhì)的教育,是奠定人生幸福的根本?!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弟子規(guī)》三字一平仄,教導(dǎo)我們一些如何做人的基礎(chǔ)規(guī)范。每一個人能了解你應(yīng)當如何做人,不但你個人的修身會得到進步,在家庭也能得到幸福美滿,子孫也都可以興旺,都可以得到這些良好優(yōu)秀的賢子孝孫。這樣的道理,于己于人都有著很好的實用價值。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孟子》一文,蓋乎仁政,然而什么是“仁”?于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仁”,于自己,謙遜不自大,便是孟子提倡的`人和。公孫丑說:“然則夫子既圣矣乎?”曰:“惡!是何言也?昔者子貢向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則吾不能,我學不厭教不倦也?!迂曉唬骸畬W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謙虛,從不把自己看作圣人,孔子尚不敢自沉圣人,何況我孟子呢?這正是孟子偉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們?nèi)鄙俚恼敲献拥倪@種人格魅力,在學習生活當中,有一點成績就夸夸其談,自高自大。而在這里,我要說:孟子尚不敢如此,何況我們這些平庸之輩呢!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jīng)典?!蓖ㄟ^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yīng)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yīng)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yīng)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說,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孔孟之儒學,一曰禮樂,二曰仁義。道家學說飄逸靈動,老莊是國學里“守望月亮,孤獨而嫵媚的樹”。相較于此,詩詞曲則是國學經(jīng)典里或淡雅,或濃郁芬芳的奇葩。優(yōu)質(zhì)的國學啟蒙老師,需要把國學之美傳承下去,要有優(yōu)秀課堂駕馭能力,要能把教學藝術(shù)化。在進行國學教育活動前,注重營造“美”的氛圍;活動過程中應(yīng)注意調(diào)動孩子的多種感官,利用多種途徑感知、學習和表達;同時應(yīng)注意在每個細節(jié)貫徹“美”的原則,竭盡所能地表現(xiàn)圖畫美、意境美、音律美、節(jié)奏美、情感美?;顒舆^程中還應(yīng)注意孩子學習的整體性,注重引導(dǎo)孩子從整體上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感受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質(zhì)國學啟蒙老師,勤奮讀書很重要,樂于學習更重要,而讓孩子主動快樂地學習最重要,愿我們以此為目標,在以后的國學啟蒙教學路上,多學多思多探索,讓孩子們在國學天地里更好更強更快樂!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十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歷程。
首先,學習國學經(jīng)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靶奚?、齊家、治國、平天下?!毙奚硎且磺械母荆奁渖?,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再次,《國學經(jīng)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jīng)典?!蓖ㄟ^學習《國學經(jīng)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yīng)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yīng)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yīng)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經(jīng)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今后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jīng)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yīng)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閱讀《國學經(jīng)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jīng)典中,古圣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jīng)典》,能夠聆聽到圣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圣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jīng)典》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誦讀《國學經(jīng)典》弘揚中華文化建設(shè)中華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園以民族精神修煉人格借圣賢思想啟蒙智慧用文化經(jīng)典涵養(yǎng)生命。有圣賢藏于心篤于行德必向善學必精進功自然成。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堅持不斷地閱讀《國學經(jīng)典》,遵循古圣先賢的教誨,把圣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十一
國學經(jīng)典該書主要講述了國學的知識,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極大影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國學經(jīng)典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
《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正是中小學生國學啟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jié)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jīng)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jīng)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
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
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圣人之訓(xùn)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guī)范,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yīng)用在生活中。
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jié)約,不要奢侈浪費。
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yīng)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
讓優(yōu)秀的國學經(jīng)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并使之發(fā)揚光大!
國學,你是沙漠中的綠洲,給了我希望;國學,你是黑夜中的明燈,給了我光明;國學,你是陽光雨露,沐浴我茁壯成長。
國學,是我的最愛。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跨入了國學的大門,準備去這浩瀚的知識海洋暢游。
國學,能讓我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與經(jīng)典通行,與賢為友;國學能讓我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讓我學習做人的道理。
讓我們做國學的好伙伴,國學的讀者吧!
說實在的,我覺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時候就有這么一套叫你怎沒做人的書,使自己不斷改善。
“德”是《弟子規(guī)》主要講的內(nèi)容,他教會你如何尊重長輩,愛護小輩,孝敬父母老師,關(guān)心兄弟姐妹。
時時刻刻都要以“德”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為重,真正的做到尊師重道、尊老愛幼。
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我感觸特別深刻,因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舉動,使自己對《弟子規(gu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當我讀到“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自己,腦子里浮現(xiàn)出了一幅畫面:現(xiàn)在學習的太少太少了!時間抓得不緊;在處事做人上還有很大差距。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會神、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忽然聽到奶奶叫我:“吃飯了!”而我對著電視機跟奶奶說:“知道了,一會就來。
接著又埋頭看電視,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來吃飯,這是多么不應(yīng)該啊!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傳承國家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質(zhì),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這經(jīng)典的國學,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實感,學會出事,學會做人。
告訴你們,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
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jīng)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
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
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
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
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
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
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yīng)該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57人的集體里,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作文天才徐嘉遠;唱歌能手周知奕;小書法家沈楠杰;管理專家王親云……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
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yǎng)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jīng)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jīng)驗,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族的瑰寶。
而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jīng)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yōu)雅的人格。
讀誦經(jīng)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lǐng)域的領(lǐng)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yè)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jīng)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
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lǐng)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xù)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
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lǐng)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告訴你們,通過誦讀經(jīng)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
我知道了什么是儒家風范,什么是道家精髓,什么是千古美文……“經(jīng)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
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著它博大精深的魅力。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
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
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賢孔子之口。
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著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
”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
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yīng)該善于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說吧!在這個57人的集體里,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作文天才徐嘉遠;唱歌能手周知奕;小書法家沈楠杰;管理專家王親云……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
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yǎng)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
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jīng)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jīng)驗,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族的瑰寶。
而且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讀誦經(jīng)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yōu)雅的人格。
讀誦經(jīng)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我們對其它知識領(lǐng)域的領(lǐng)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yè)的進步。
假如說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jīng)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
只要你愿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lǐng)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艷持得更久。
那我們就繼續(xù)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
讓它來凈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lǐng)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十二
“她現(xiàn)在長角了吧,聽說羊長大了都會長角的;這“裝”都有個目地,記得哪兒說過,一個母親在臨終前給孩子編了一個“種媽媽”的謊言,還有人得知朋友身患絕癥,為了讓他繼續(xù)快樂,強裝歡笑。三字經(jīng)的讀后感作文這次我懂得了“團結(jié)能在命運之暴風雨中奮斗”“父親之情高于山,母親之情深于?!?。
人之初,性本善。
這兩句放在《三字經(jīng)》的開頭,一語雙關(guān),既從人的本性開始寫起,結(jié)構(gòu)明確,也闡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時候,天性本來是善良的,通過錢文忠教授介紹:最初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是儒家思想創(chuàng)建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論中,重點以“仁”為主,我同意這種看法,因為這種觀點可以使很多人避免“霧里看花”,從而走上不歸之路,人性本善,是人類內(nèi)心世界真是的寫照。
性相近,習相遠。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來環(huán)境的熏染,差距越來越大??梢娫诠糯?,就有人對“后天環(huán)境”做出了評價,認為導(dǎo)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這句“古訓(xùn)”一直沿用至今。在這個繁華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給人們增添樂趣的同時,也在無形中改變了人們的天性,沉溺于其中,從而便有了教育。
小學經(jīng)典國學讀后感篇十三
誦讀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對青少年進行啟蒙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引導(dǎo)青少年鍛造人格,塑造品德。近期,我們?yōu)榱诉M一步加強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shè),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了敬老、孝老活動,即,要求學生回家?guī)椭改缸鲆患λ芗暗氖?,為老爺爺、老奶奶端一碗飯,倒一口水。為使活動扎實有效的開展,我們通過誦讀經(jīng)典,使中小學生思想受到教育,心靈得到感化。
在中小學校、幼兒園,推廣經(jīng)典上墻,以經(jīng)典名言為主題的宣傳字畫赫然醒目,利用閱報欄、黑板報登載古典內(nèi)容,在教室走廊、宿舍、餐廳、櫥窗張貼通誦易懂的`古詩句及名言警句,使學生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我們要求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學生主要誦讀《弟子規(guī)》、《三字經(jīng)》、《百家姓》,只求背誦,可作一般理解,小學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要求背誦《論語》,引導(dǎo)他們在誦讀的基礎(chǔ)上理解經(jīng)典內(nèi)涵,用先賢訓(xùn)誡昭示做人、做事的道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
如,北關(guān)示范小學自編的《習慣伴我成長》,注重國學經(jīng)典教育與師生落實日常行為規(guī)范結(jié)合起來,倡導(dǎo)學生每周做一件對自己、對同學、對班級、對學校、對家庭、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任元漢小學自編的《孝道》一書,成為我縣各學校校本教材,學校被縣政府命名為孝文化教育基地,該校就是通過晨讀讓學生熟記理解,使學生內(nèi)化為遵守校規(guī)校紀,誠心做事,誠實為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自覺行動。他們還把古典詩詞編成易學易唱的兒童歌謠、情景劇,讓學生身臨其境中學習和踐行經(jīng)典。
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宣講走進經(jīng)典古詩文的重要性,取得家長支持,家長和孩子一起誦讀古詩文,讓家庭、社會都成為學生誦讀經(jīng)典的場所,使古詩文的誦讀由校內(nèi)向校外延伸,營造家庭小課堂,社會大課堂,讓孩子盡情倘佯在詩詞的海洋里,對開展經(jīng)典誦讀活動起到了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