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成長和不足之處。寫總結時要注重邏輯推理和論證,讓讀者能夠理解和接受你的觀點??偨Y是對過去一段時間經歷的回顧和總結,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寫作可以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增加思考深度??偨Y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總結本身,更在于思考和改進的過程。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一
如今,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對人類的危害令人震驚。如洪水、火災、地震等。,它使無數人無家可歸,無情地奪走了無數人寶貴的生命。為了防止災害的發(fā)生,我想發(fā)明一種防災房屋。
這種房子的材料很特別,它們是用高強度的鋼絲、玻璃纖維和輕金屬建造的?,F在讓我們來看看未來的房子吧!
首先介紹門,門是看不見的`。靈感來源,主人和客人可以自由進出房子的任何地方。當災難發(fā)生時,他們可以迅速逃脫。室內設備、天花板和墻壁都有多層保護膜。洪水發(fā)生時,它能將水吸干,使保護膜更結實。發(fā)生火災時,墻壁和天花板可以噴水滅火。臺風來臨時,墻壁周圍會與地面上的土壤緊緊地粘在一起,仿佛房屋在土壤中生根,難以分離。當地震發(fā)生時,墻壁、天花板等物質會自動消失,整個房屋變得空蕩蕩。沒有任何材料能傷害人類的身心。不管發(fā)生什么,房子都會根據情況而變化。
房子里的所有設備都可以隨意放大或縮小,所以房子可以容納許多先進的設備。最重要的是,每個房間的床頭都安裝了不同的按鈕。當發(fā)生不同的災難時,按鈕會提前感應,發(fā)出警報,自動啟動安全系統(tǒng),以保護房屋。
有了這種高科技的房子,人們再也不用受到自然災害的傷害了。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為了在發(fā)生地震時,減少學校的傷亡,國家規(guī)定各中、小學要進行地震演練。這可把我們給累壞了,每天的大課間都改為“地震演練”,你看這不是要活活累死我們嗎?噯。
大課間的上課鈴敲響了,全班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中,稍有風吹草動,便嘰里呱啦講個不停。再看看同桌陳晗星,顯得有些激動和緊張,手不停擺弄頭發(fā),嘴里念叨:死也要死得好看點。唉,女人就是這樣,死都得好看。
正說著呢,那個銅鈴“鐺、鐺、鐺”地響了起來,大伙不慌不忙,悠哉游哉、大搖大擺地“搖”下樓梯,沒想到全校就我們這個班級最后到,校長氣得氣不打一處來,早已在樓梯口“恭候”我們多時,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是少不了的,可憐的是我們的班主任。噓,小聲點,聽說是5000字的《防震減災的重要性》的檢討呢!
第二天,我可沒注意到老師的右手是否能動,可今天班上的氣氛實在是太凝重了,大課間的上課鈴如約而至。我連大氣都不敢出,敬候“警鐘聲”?!拌K、鐺、鐺、”,大家現在是驚弓之鳥,如潮水般涌出教室,飛馳而下,到樓梯口時,沒想到大伙又和校長“如約而至”,“你們到底是怎么搞得?昨天遲到,今天我連鐘聲都還沒來得及敲呢,你們倒好,來個先下手為強!”校長今天“終于”被我們氣炸了。據說老師5000字的檢討變成了10000字,難怪這幾天的語文作業(yè)都沒有批改,原來如此。呵呵,開個玩笑,其實我們都很認真在演練。
通過大家不懈的努力,我們已經通過省級檢查、驗收,成為“防震減災優(yōu)秀示范學校”。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三
從2009年開始,國家將5月12日定為防震減災日。我們學校每年都會在這一天進行防震減災疏散演練,今年也不例外。
那天早上,我們正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突然,廣播里傳來了“嗚—嗚—嗚—”的警報聲,我們立即雙手護頭,躲到桌子底下。過了一會兒,廣播里又傳來了像公雞打鳴似的報警聲,我們趕緊用毛巾捂住口鼻,快速地在走廊上排成兩路縱隊,在唐老師的指揮下,弓著身子,按照指定的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到操場上。幾分鐘后,警報聲解除了,安保處的朱華老師對這次演練進行了總結。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四
根據教育局安全部門通知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和應急演練活動,20xx5月11日至17日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防災減災宣傳系列活動,通過活動,大力推進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進入災害風險調查整改,提高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能力,提高學校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偨Y如下:
1、廣泛宣傳,學校在學校醒目位置懸掛“依法科學減災應對”橫幅,向全體師生宣傳科學減災知識。同時,通過“家校通”向家長發(fā)送防災減災公益短信,向家長普及防災減災知識。
2、制作防災減災知識展板,組織師生學習防災減災知識,讓學生了解地震風險,掌握減災技能,讓學生注意并獲得相關性,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提高認識,營造防災減災活動氛圍,增強師生防災減災意識。
3、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知識競賽。通過學習防災減災知識,925名學生參加了張家港市5.12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競賽,通過知識競賽加強了學生對防災減災知識的`鞏固和認識。
4、組織全校師生進行安全疏散演練,5月13日下午未通知全校師生進行安全疏散演練,符合預期要求,所有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安全疏散到操場。
防災減災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將認真總結,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把防災減災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全面提高學校防災減災能力和學生自救能力,確保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安全。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五
提起地震,我們腦海中立刻會出現“災難”二字,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中國汶川大地震,1960年的智利在地震,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這些歷史上的大地震使房屋倒塌,人員傷亡,給相關國家?guī)順O大損失。
例如1960年智利大地震,人員傷亡6千多人,經濟損失幾十億美元,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24萬,16多萬人重傷,汶川地震重創(chuàng)了大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破壞力巨大。為了能在災難面前沉著應對,盡量降低其對自身的傷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具備防震減災的意識和相關知識。
我們學校會定期給在校學生普及一些生活科學常識,其中就有防震減災演練活動。演練分為幾個階段,首先老師組織我們在教室里觀看地震相關的知識視頻,指導我們在演練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然后演練正式開始,學校拉響警報,同學們和老師聞聲立刻從教室前后兩個門快速有序地撤離,并按事先制定的方案跑到學校操場,雙手抱頭蹲下,直至演練結束。
整個過程雖然用時不長,雖然也不是真發(fā)生了地震,但是這種親身經歷還是讓我切身感受到了緊張,最重要的是學到了不少防震減災的知識。
首先我了解了地震是如何發(fā)生的,它是指兩個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或摩擦發(fā)生的沖擊波,而且目前地震預測還是個世界難題,所以防震減災意識和相關知識就很重要了。
通地演練,我學習到當地震發(fā)生時,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慌張,一定要冷靜分析判斷。如果在室內,并且暫時跑不出去,就要馬上躲在堅固的物體下,例如桌子下面或者墻角處,也可以到承重墻較多或是狹小空間,例如衛(wèi)生間、廚房,因為這些地方支撐力較好,并且還有水源,萬一出現倒塌被困情況,不至于立刻斷水;如果房間的門還能出去,那就快速通過樓梯逃生,千萬不要乘坐電梯;如果人在室外,就要跑到遠離高樓的空曠地,雙手抱頭蹲下;在學?;蛟诠矆鏊鶗r,要聽從專業(yè)人員的指揮,避免擁擠踩踏,造成二次傷害。
地震發(fā)生是天災不可避免,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掌握和正確運用防災知識,勇敢面對災難,就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地震帶來的傷害。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六
xx月xx日下午,忻州市首次組織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演練點設在忻府區(qū)秀容中學。忻州市防震減災領導組和忻府區(qū)防震抗震指揮部全體成員共計80余人觀摩了本次演練。通過觀摩演練,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舉行防震應急疏散演練很有必要。通過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有組織、迅速地引導學生安全疏散,讓學生掌握逃生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校師生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及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自護和自救能力,因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領導高度重視是演練成功的保障。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校長韓貴喜為組長的演練領導組,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秀容中學防震減災安全演練方案》,設立了指揮部,明確了工作人員分工及職責,并在演練前詳細向師生講解預案內容,讓師生熟悉演練程序。
三、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基本成功。整個疏散演練活動的過程緊張有序,全體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按照事先設定的疏散通道,迅速地撤離了教學樓,并到達學校操場的指定地點,沒有發(fā)生任何危險事故。整個過程緊張有序,師生們把它當成一次真實的逃生經歷,沒有絲毫的疏忽。通過演練,全體學生均掌握了逃生的核心要領(護頭)和其它基本要領。
四、本次演練貼近真實,但與實戰(zhàn)還有一定差距。如:演練中有的同學嘻嘻哈哈不夠嚴肅:撤離教室時各樓層沒有分樓層、按規(guī)定的延時撤離,所以人員比較集中,相當擁擠,容易發(fā)生擠倒、踩踏等事故。
五、應通過拓寬應急演練層面,普及應急公共安全知識。通過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生們有了很大的收獲,學校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應讓秀容中學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后,將他們演練的成功經驗在全市推廣,通過拓寬應急演練層面,普及應急公共安全知識,進一步增強應急管理水平,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七
星期二上課的時候,張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防震減災”四個大字。正當我們在想寫這個是為什么的時候,老師開始給我們慢慢地講解起防震減災的知識。
每一次,當我們目睹災難降臨,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是如此的脆弱,生命變得那么的短暫而寶貴,在災難來臨時,也許前一秒你還沉浸在歡聲笑語中,但后一秒你便會覺得心如刀絞,因為災難,悲泣代替笑語;因為災難,廢墟取代高樓;因為災難,有無數的人失去生命,災難,在人們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就摧毀人類美好的家園,粉碎了人們心中美妙的夢。有些生命就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它還沒來得及展現自己體態(tài)的多姿和人生的精彩就已經被無情的“魔鬼”所扼殺了。
我們無法阻止災難的來臨,可我們能夠用我們的努力智慧降低災難帶來的損失,5月12日為防震減災日,在當日下午我校舉行了一次防震減災的演練活動,當同學們沉浸在快樂的學習中,忽然哨子響起來了,同學們立即起身,一個接著一個跑出教學樓,就如一條長龍奔向操場,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我感受到了全體師生都是以一種真心的態(tài)度去對待這次演練活動,一個個神情在重,我們仿佛將自己置身于真正的.災難中,將自己的生命在生與死這這間作出抉擇,經過老師的積極引導和同學們的認真態(tài)度,這次演練取得成功。
這雖然僅是一次演練,卻是我們成長中的一束陽光,因為我們在這次練習中取得經驗,每一次的演練都是為安全打“預防針”,在為我們的生命增強“免疫力”。
在地震災難面前我們難免會想到四川地震,一座座高樓大廈,一個個美好家園,無數珍貴的生命在一夜間化為虛有,當我們看著這慘敗的現象,傾聽著那撕心裂肺的呼喊聲我們難道不為之震撼而又心痛嗎?與之相比的是日本地震,它同樣給予每一位人們震驚,因為在這樣人口密集的小島國家人員的傷亡人數卻只有幾千人,同樣的原因造成不同的后果,這難道不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嗎?在地震之際,四川人民表現的是驚慌失措,而日本人民則是沉著冷靜,有著這樣的心態(tài),就是因為日本注重對人們防震減災的意識,他們懂得如何在災難面前表現得臨危不亂,如何讓自己有機會生存。日本重視每一次的演練活動,因為看一次防震減災的演練都了自身的經驗,一點一滴的累積讓他們能夠在災難中多一份安全的保障,也許我們會認為日本位于頻繁的地震地帶才需注重,我們生活在安全地帶沒必要顧及太多,可是,災難的形式多樣,水災火災泥石流等災害都對我們的生命構成重大威脅,災難不會向我們敲響警鐘,只有自己才是保護自已永遠的天使。所以懂得如何防震減災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表現。
不把演練當成一種形式,而是把它當成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不抱學習防震減災當成一項任務,而是看成一份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安全成為生命的保障,用生命抒寫人生偉大的篇章。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八
學校組織了很多活動讓我們學習防震減災的知識,比如請消防大隊的叔叔給我們講解發(fā)生火災的逃生知識,進行發(fā)生火災時的逃生演練,當發(fā)生火災時,用毛巾捂住嘴,站好隊快速從安全通道跑到操場上。學校還請了交警叔叔給我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避免我們發(fā)生交通危險。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fā)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fā)生地震,如果發(fā)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地震發(fā)生了并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fā)生地震時你在家里,必須馬上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
還有,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fā)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wěn)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己的杰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不要在學校里追逐打鬧。
2、下樓時要一個個下,不要擠在一起。
3、不要使勁關門,刮風時要用椅子把門頂住。
4、小心用火,不要玩火。
5、節(jié)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6、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范意識。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fā)生,或者一旦災難發(fā)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fā)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九
我利用休息日在社區(qū)進行了一次調查和實踐活動。我發(fā)現在我住的走廊里,每層都有一個消防栓和報警器。我清點了一條走廊里有11個消火栓和11個報警器。消防栓在一個巨大的玻璃窗里,里面有消防皮管、滅火器,顯得特別醒目。我仔細觀察了每一層,發(fā)現四個消防窗的玻璃都碎了,有的居民搬家具時不小心碎了,有的孩子玩的.時候不小心碎了。這四個消防窗里的消防工具,有的孩子隨意拿來當玩具玩。如果有一天真的著火了,人們要滅火的時候,就得到處尋找這些工具。此外,還有兩個消防窗堆放雜物,這也非常危險。如果走廊著火,要接消防龍頭,首先要花時間清理雜物,這樣會耽誤滅火時間,延誤火勢蔓延時間,危及其他地方。在我們的社區(qū)里,我還發(fā)現草地上矗立著“丫”形的水管。我想數一數,但我來回跑了好幾圈,沒數。我只能問保安叔叔,原來我們小區(qū)有56根這樣的水管,這些水管是干什么用的?原來是露天消防栓,提供水滅火。但我發(fā)現有一個紅色的消防栓看不見它,因為它周圍堆滿了居民裝修時留下的垃圾。于是我告訴保安叔叔要及時清理垃圾袋,確保消防栓暢通。
社區(qū)是我的家,安全消防依賴于每個人。讓我們一起采取行動,努力成為消防小主人。我認為社區(qū)的宣傳欄應該有更多的消防知識,讓消防進入每個家庭,讓消防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畢竟,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我們不應該讓寶貴的生命因火而后悔。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
作為一名居民,在學校參加了舉行的防震減災演練。在這次演練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災害預警及相應應對措施的重要性,也進一步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首先,我了解到了不同種類災害下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比如,在遇到地震時,應該采取“鉆、掩、抓、撤”的原則:及時躲到桌子底下或墻角,保護頭部和頸部;如果身邊沒有物件可以遮蓋,要及時采取臥倒姿勢護住頭部;撤離時,應當遵循由遠及近、由安全的場所向不安全場所方向撤離的原則。對于火災、水災等災害也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學習了這些措施能夠讓我們在遇到災害時更加冷靜應對。
其次,我認識到了先進的科技手段對于災難預警和應對的'重要性。在演練中,學校通過廣播、電視和短信等多種方式向我們發(fā)出了預警信息,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災難來臨的緊急性。這讓我想到了現在各種手機app等便利工具,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學會使用這些工具,及時了解最新的災害情況,避免因為不知曉而受到傷害。
最后,這次演習還讓我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在面對災害時,單打獨斗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我們應當與身邊的人合作,協(xié)力應對災害。在演習中,我與同學一起進行了鉆掩練習和撤離演練,并通過交流和思考,找到了更加有效的應對措施。
綜上所述,這次演習讓我深刻認識到了災害預警及應對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和應對災害的能力。通過這次演習,我相信我們能夠更加從容應對自然災害的威脅,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一
在警報解除后,同學們自覺排隊有序地抱頭弓腰,毫不猶豫地快步向教室外移動,往樓梯口快步奔去。大家不再像平時那么放松了,都嚴肅了起來。每個樓梯口都有老師在疏散我們,同學們緊靠著樓梯右邊兩排走,下了樓梯。
在離教學樓較遠的操場空地上,按照事先約定的位置停下來,四五個人蹲在一起,雙手抱頭原地待命。接下來是班長清點本班人數,向領導匯報,一切工作井然有序。
這次防震演習十分成功,不僅讓我們增長了個人保護意識,更讓我們懂得了珍惜生命。面對自然災害,關鍵在于要有足夠的`認識,才能遇險不驚,應對得法。要學習抗災知識,學習補救技能,在自然災害來臨時,避免出現不該有的損失。
地震是一種突發(fā)性極強、破壞力極大的嚴重自然災害,其帶來的危害、造成的損失居各類自然災害之首。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且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范圍廣。據統(tǒng)計,全球地震的十分之一發(fā)生在我國,上個世紀以來,因地震死亡的人數,我國就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盡管,從地震的板塊構成上看,大足屬于地震少發(fā)地區(qū),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大足也曾多次發(fā)生過地震,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足也不是絕對的地震安全地區(qū),也必須進行地震設防。因此加強地震科普知識的教育和宣傳,提高應對地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就顯得特別重要。
下午第二節(jié)課后,我校第一次“防地震緊急演練”開始了。下午三點二十五分,一聲急促的哨聲響徹整個校園,全校兩千多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桌子下面。十秒鐘過去了,長哨聲響起,全體師生緊急疏散,迅速沖出教室,在樓梯上我們自覺排成兩隊,整齊有序的跑到操場上指定的地點,這才松了一口氣。
在這次演練中,我獲得了許多知識,比如:在地震來臨時我們不要先急于往外跑,要先抱頭蹲下,躲在桌子下面或墻角邊,因為隨時都會有余震。在這次演習過程中,有的同學只是把它當作一次游戲,沒有重視起來。其實,在地震真的降臨的時候,過程就是這樣的,如果你現在不好好練習,到時候你就會不知所措的。
地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多個家庭影響一片社區(qū),從而帶動和促進全社會的防震減災工作。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二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正當人們都在睡夢中時,河北省唐山市發(fā)生了里氏7.8級的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那場地震中毗鄰唐山的寧河縣、漢沽區(qū)受災最為嚴重,總體房屋破損達到60%,全市死亡人數達24000余人,僅中心城區(qū)和塘沽區(qū)就有4000多人因災死亡。
在地震中,有多少英雄為了其他人而犧牲自己??!
廢墟中,龍居小學女教師向倩一手摟住一個學生,把他們緊緊地擁在自己身下,就像母親護衛(wèi)著自己的孩子。她的身體已經斷為三段,人們卻怎么也無法掰開她那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在場所參與救助的人員均被向倩老師這種舍身就義、保護學生的英雄之舉感動得淚流滿面,自發(fā)朝向倩老師鞠躬致敬。
袁文婷,一個普普通通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這場災難,沒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誰,一位來自于汶川震災地區(qū)什邡市師古鎮(zhèn)民主中心小學一年級的一位教師。
汶川震災發(fā)生時,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學的校舍也遭遇了嚴重的破壞,災難發(fā)生時,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嚇得呆坐著,不知所措。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孩子們的傷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用她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沖進去后,三層的教學樓轟然倒塌……媒體用這樣的語言美麗地記錄了袁文婷最后的時光——“青春定格在26歲”。
面對如此巨大的天災,袁文婷老師能夠如此鎮(zhèn)定,救護孩子,不亞于那些戰(zhàn)場上堵槍眼、炸碉堡的英雄,袁文婷老師完全可以作為人道主義精神的崇高楷模。
災難,是我們改變不了的,但我們可以使它傷害的人減少。
地震來臨時,千萬不能驚慌。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huán)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防震減災吧。我相信,不久后,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加美好!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三
防震減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對于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防震減災法,近期我參加了一次培訓班,深入學習了防震減災法的有關知識,并從中獲取了一些心得體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防震減災法的理解和體會。
首先,我認識到了防震減災法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發(fā)生時會帶來巨大的破壞和傷亡。防震減災法為了應對地震災害,制定了一系列的預防、減災和救援措施,旨在降低地震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影響。通過學習防震減災法,我明白了政府和社會的責任,即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公眾的防震意識,加強預警能力,加強緊急救援能力等。只有通過合理的預防和應對措施,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其次,我了解到了防震減災法的主要內容和原則。防震減災法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建筑物抗震能力要求、防震設施建設、應急預案編制和人員培訓等。這些內容強調了預防為主,綜合防災的原則,要求各部門和單位加強自身的抗震能力建設,同時加強溝通協(xié)調,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地震災害。此外,法律還規(guī)定了地震預警的運行機制和地震災害情況下的救援和恢復重建工作等。我深刻認識到,要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各方面的力量都需要發(fā)揮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非常重要,能夠有效地指導和管理防震減災工作。
再次,我認識到了防震減災法實施中的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地震災害是復雜多變的,對于政府和社會來說,預測和應對地震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和單位對防震減災法的落實還存在不足。有些地方對于抗震設施建設投入不夠,對于防震工作的宣傳和培訓不夠重視,還有一些單位在地震發(fā)生后的救援和恢復重建工作中存在不合理的安排。因此,在實施防震減災法過程中,需要加強監(jiān)督和評估,切實推動各項措施的有效實施。
最后,我認識到了每個人在防震減災中的重要作用。地震是不可預測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地震的受災者。因此,每個人都有責任提高自身的地震安全意識,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應對知識和技能。此外,政府也應加強對公眾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大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只有公眾和政府共同努力,防震減災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減少地震災害對人民的傷害。
總之,通過學習防震減災法,我加深了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和理解。防震減災法為我們提供了應對地震災害的指導和規(guī)范,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法律。作為一名公民,我將積極參與防震減災工作,提高自身的地震安全意識,為推動防震減災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四
作為人類,我們無法預測自然界會發(fā)生什么,但我們可以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來盡可能降低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防震減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減少地震等自然災害對人類造成的損失。此次閱讀《防震減災》收獲頗豐,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驗。
第一段:“為什么需要防震減災?”
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不僅有悲慘的人員傷亡,還有能源供應,通信,道路,橋梁,建筑和水庫等基礎設施的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可導致國家和個人的經濟損失,影響到個人和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如何減少自然災害對我們造成的損失成為了國家、社會和個人的一項重要任務。防震減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地震是自然界中我們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之一。因此,防震減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內容。
第二段:“如何做好防震減災的準備工作?”
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降低自己的震害風險,這些方法包括:建設抗震建筑、選取良好的住宅址土地、對地震早期預警系統(tǒng)做好應對準備、在室內保持安全等。此外,精通基本的緊急應對技能(例如CPR)也是在常見災難中存活的關鍵。
第三段:“如何應對地震?”
當地震發(fā)生時,應盡一切努力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應盡量遠離并保持離開危險之地;應在地震后經過仔細分析并檢查環(huán)境是否安全,并盡可能地提供援助。
第四段:“如何抗震減災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幫助?”
防震減災對于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至關重要。因為地震頻發(fā),我們需要在學習和工作中了解如何應對和減少地震所帶來的危害。特別是對于房屋建設和維護等領域,加強抗震減災建設和推廣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太平洋國家和地區(qū),防震減災是一個日常話題,因為那里存在高地震風險區(qū)域。通過閱讀《防震減災》這本書,我們可以加強我們對地震風險的認識,學會如何在遇到地震時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第五段:“總結”
防震減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認識和了解的重要內容。我們應該通過不同的方法減少地震所帶來的危害,學會如何應對和減少地震所帶來的損失。在這個意義下,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防震減災,尤其是在地震多發(fā)的國家和地區(qū)。作為一種預防措施,防震減災有望幫助我們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
結論:
總而言之,這本《防震減災》使我更加意識到防震減災意義,也為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啟示。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防震減災,并做好相應的準備,以保障自己和身邊人員的安全。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抗震減災同樣是重要的,因為它將幫助我們以更好的狀態(tài)迎接自然災害的挑戰(zhàn)。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五
近年來,我市防震減災工作,在省地震局、_市防震減災局的指導下,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年初制定《_市_年防震減災工作要點及考核辦法》認真貫徹落實,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
今年按照市政府總體目標考核辦法,一是將我市防震減災工作納入了本年度市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廣震發(fā)〔_〕1號),并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單位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組織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單位工作目標考核,做到人員、經費落實。二是印發(fā)了《_市防震減災助理員管理辦法和工作職責》(廣震發(fā)〔_〕5號),結合已經建立的“三網一員”隊伍,初步建立起了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村)防震減災工作網絡。
二、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一是按照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5月6日_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專題會議,安排布置全市_年“5.12”防災減災宣傳工作,提出了開展以“科學認識地震,理性應對災害”為主題的_市防震減災5.12宣傳周活動方案,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在宣傳周期間結合本單位實際,認真組織開展學習國務院、省、_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各自辦公區(qū)域懸掛宣傳標語橫幅,積極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增強市民防震減災意識。二是市政府在5月10日組織召開了全市_年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副市長、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江敦杰安排部署了_年工作任務,傳達學習了四川省、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同時對“5.12”宣傳周活動工作進行了安排。市長、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毛君甫結合當前自然災害頻發(fā)對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強調,要求:一是要有意識。要有預防各種災害的意識;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強各方面的措施、準備和儲備;三是要有責任。要認清防災減災形勢,加強責任心,各鄉(xiāng)鎮(zhèn)和有關部門要增強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責任意識,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僥幸心理。防災減災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常務副市長林波、副市長譚偉分別對我市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講話,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宣傳到位”,并就地質災害防治和防災減災形勢,要求在我市連山、松林鎮(zhèn)安排應急演練。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鄉(xiāng)(鎮(zhèn))長、市府辦、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人武部、民航飛行學院_分院等,約60人參加了這次會議。三是在5月12日這天市防震減災局與金輪防震減災辦一起深入到金輪鎮(zhèn)社區(qū)、機關、企業(yè)宣講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對地震應急預案制訂、自救互救、農村居民抗震設防等地震應急救援和震害防御方面知識進行了宣傳指導。四是我市各單位、鄉(xiāng)鎮(zhèn)在5月12日積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宣傳活動。雒城鎮(zhèn)三北社區(qū)組織開展了有20多名防震減災應急隊隊員參加的防災減災安全知識講座;雒城二小舉辦了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展覽,并把社區(qū)居民請進校園參觀、學習;高坪鎮(zhèn)防震減災辦、國土辦組織人員到鎮(zhèn)街頭開展了防震減災宣傳活動,發(fā)放宣傳資料500余份;金輪鎮(zhèn)政府在宣傳周期間派專人到社區(qū)、機關、企業(yè)發(fā)放宣傳資料200余份,鎮(zhèn)機關、居委會、企業(yè)配合掛出宣傳標語積極響應;市郵政局在房湖公園雒城門舉辦了“抗震救災集郵展覽”及“5.12”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活動;市教育局、財政局、公安局等單位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部分鄉(xiāng)鎮(zhèn)還利用宣傳車在宣傳周期間進行不間斷地播放各種防震減災音像制品;全市各中小學校組織號召師生及學生家長參加了全省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競賽,通過參與模擬地震應急逃生游戲,進一步增強了師生及家長自救互救能力和應急逃生能力,更新校內防震減災科普展板50余塊,舉行了15次防震安全知識講座,制作了防震知識展板、櫥窗50余個,召開了84次防震安全主題班會。
整個宣傳周期間,全市各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學校、社區(qū)發(fā)放宣傳資料30000余份。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調動了全民參與的積極性,強化了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市民的防災能力,防震減災知識得到了大力普及,為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我市的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監(jiān)測預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提高監(jiān)測預警能力。
一是在我市18個鄉(xiāng)鎮(zhèn)、183個行政村根據地理情況和人口分布,在去年的基礎上將2492個社納入宏觀觀測點,切實做好宏觀前兆觀測工作,在鄉(xiāng)鎮(zhèn)建立起鎮(zhèn)、村“宏觀信息、災情速報、地震知識宣傳、防震減災助理員”防震減災基礎數據庫,形成群測群防體系,達到全市群測群防全覆蓋。二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地震宏觀觀測員管理辦法,對宏觀員開展“信息、災情”速報培訓,提高業(yè)務水平,上半年開展了2期宏觀現象分析、研討會活動。三是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監(jiān)測臺網設施建設步伐,積極向_市局和省地震局爭取政策,并得到他們的支持,實現地震應急、前兆、災情、辦公等信息的共享和展示的素質教育服務站建設,平時,為我市提供獲得防震減災科普常識和了解及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的平臺;震時,成為防震減災工作輔助業(yè)務系統(tǒng),為地震應急響應、應急處置、緊急救援、災民安置、恢復重建等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信息服務,目前省局基本將我市確定為全省10個項目中的一個,并將我市的機房建設作為全省的樣板來建,預計項目總投資20萬元。
三、強化抗震設防管理,努力提高震害防御能力。
一是認真執(zhí)行《_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規(guī)定》,進一步規(guī)范抗震設防管理程序,1—6月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按要求審查備案4件;4月14日我局開展了_年重點調研課題討論活動會,就“如何加快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和防震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及“加強抗震設防監(jiān)管,提高民居抗震設防”進行了深入研討;5月開展了城鄉(xiāng)建筑物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農村防震保安等相關培訓,協(xié)助相關部門開展了對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標準的監(jiān)督檢查。二是積極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示范學校、示范社區(qū)、示范鄉(xiāng)鎮(zhèn)創(chuàng)建申報工作,印發(fā)了《_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鄉(xiāng)(鎮(zhèn))申報認定工作(試行)辦法》(廣震發(fā)〔_〕3號),與市民政局、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印發(fā)了《_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社區(qū)申報認定及管理辦法》(廣震發(fā)〔_〕4號),并在努力爭取創(chuàng)建一所省級科普示范學校和一個省級科普示范社區(qū)。
四、充分發(fā)揮政府職能作用,努力推進地震應急工作。
為全面貫徹省、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全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一是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并配備應急裝備、應急物資儲備庫等防震減災基礎建設共計1300萬元納入了市防震減災“十二五”規(guī)劃建設項目。二是對《_市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完善,并指導鄉(xiāng)鎮(zhèn)、部門按照有關要求編制好本鄉(xiāng)鎮(zhèn)、本部門的《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了市、部門、鄉(xiāng)鎮(zhèn)為主的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體系。三是抓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基本籌建起一支地震應急專業(yè)救援隊伍和26支應急和志愿者隊伍,積極開展了志愿者隊伍的地震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四是加強地震應急指揮系統(tǒng)和災情速報系統(tǒng)建設,指導學校、醫(yī)院、企業(yè)、商場等重要場所地震應急知識培訓和演練,定期開展地震應急工作會商、監(jiān)督、檢查、調研活動,3月8日市防震減災局與寧夏石嘴山市羅平縣地震局開展了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工作會商觀摩調研活動,4月8日按照_市局通知精神,與教育局聯系協(xié)調在全市中小學校組織實施開展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各學校本學期開學第一周組織學生開展了應急疏散演練共計61次,通過演練不斷完善了預案,6月15日市防震減災局邀請_市防震減災局應急救援科與_工商聯一起對我市公共場所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工作進行了業(yè)務指導,西園酒店、_圖書館作為公共場所地震預案建設試點單位,已上報_市局。五是制定了重大節(jié)假日地震應急方案,堅持節(jié)假日值班制度和零報告制度,保障通信暢通。
進一步加強干部職工防震減災法律法規(guī)和業(yè)務知識學習。一是利用局黨組和局機關學習會和市各部門召開業(yè)務工作會議組織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地震監(jiān)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huán)境保護條例》、《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四川省工程建設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的專題學習和業(yè)務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防震減災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二是加強防震減災工作業(yè)務指導,搞好地震監(jiān)測、震害防御、應急管理業(yè)務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不斷學習探索創(chuàng)新防震減災工作新路子,不斷適應防震減災工作需要,促進我市防震減災事業(yè)向前發(fā)展。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一
如今,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對人類的危害令人震驚。如洪水、火災、地震等。,它使無數人無家可歸,無情地奪走了無數人寶貴的生命。為了防止災害的發(fā)生,我想發(fā)明一種防災房屋。
這種房子的材料很特別,它們是用高強度的鋼絲、玻璃纖維和輕金屬建造的?,F在讓我們來看看未來的房子吧!
首先介紹門,門是看不見的`。靈感來源,主人和客人可以自由進出房子的任何地方。當災難發(fā)生時,他們可以迅速逃脫。室內設備、天花板和墻壁都有多層保護膜。洪水發(fā)生時,它能將水吸干,使保護膜更結實。發(fā)生火災時,墻壁和天花板可以噴水滅火。臺風來臨時,墻壁周圍會與地面上的土壤緊緊地粘在一起,仿佛房屋在土壤中生根,難以分離。當地震發(fā)生時,墻壁、天花板等物質會自動消失,整個房屋變得空蕩蕩。沒有任何材料能傷害人類的身心。不管發(fā)生什么,房子都會根據情況而變化。
房子里的所有設備都可以隨意放大或縮小,所以房子可以容納許多先進的設備。最重要的是,每個房間的床頭都安裝了不同的按鈕。當發(fā)生不同的災難時,按鈕會提前感應,發(fā)出警報,自動啟動安全系統(tǒng),以保護房屋。
有了這種高科技的房子,人們再也不用受到自然災害的傷害了。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為了在發(fā)生地震時,減少學校的傷亡,國家規(guī)定各中、小學要進行地震演練。這可把我們給累壞了,每天的大課間都改為“地震演練”,你看這不是要活活累死我們嗎?噯。
大課間的上課鈴敲響了,全班處于“高度戒備”狀態(tài)中,稍有風吹草動,便嘰里呱啦講個不停。再看看同桌陳晗星,顯得有些激動和緊張,手不停擺弄頭發(fā),嘴里念叨:死也要死得好看點。唉,女人就是這樣,死都得好看。
正說著呢,那個銅鈴“鐺、鐺、鐺”地響了起來,大伙不慌不忙,悠哉游哉、大搖大擺地“搖”下樓梯,沒想到全校就我們這個班級最后到,校長氣得氣不打一處來,早已在樓梯口“恭候”我們多時,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是少不了的,可憐的是我們的班主任。噓,小聲點,聽說是5000字的《防震減災的重要性》的檢討呢!
第二天,我可沒注意到老師的右手是否能動,可今天班上的氣氛實在是太凝重了,大課間的上課鈴如約而至。我連大氣都不敢出,敬候“警鐘聲”?!拌K、鐺、鐺、”,大家現在是驚弓之鳥,如潮水般涌出教室,飛馳而下,到樓梯口時,沒想到大伙又和校長“如約而至”,“你們到底是怎么搞得?昨天遲到,今天我連鐘聲都還沒來得及敲呢,你們倒好,來個先下手為強!”校長今天“終于”被我們氣炸了。據說老師5000字的檢討變成了10000字,難怪這幾天的語文作業(yè)都沒有批改,原來如此。呵呵,開個玩笑,其實我們都很認真在演練。
通過大家不懈的努力,我們已經通過省級檢查、驗收,成為“防震減災優(yōu)秀示范學校”。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三
從2009年開始,國家將5月12日定為防震減災日。我們學校每年都會在這一天進行防震減災疏散演練,今年也不例外。
那天早上,我們正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突然,廣播里傳來了“嗚—嗚—嗚—”的警報聲,我們立即雙手護頭,躲到桌子底下。過了一會兒,廣播里又傳來了像公雞打鳴似的報警聲,我們趕緊用毛巾捂住口鼻,快速地在走廊上排成兩路縱隊,在唐老師的指揮下,弓著身子,按照指定的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到操場上。幾分鐘后,警報聲解除了,安保處的朱華老師對這次演練進行了總結。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四
根據教育局安全部門通知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和應急演練活動,20xx5月11日至17日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防災減災宣傳系列活動,通過活動,大力推進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進入災害風險調查整改,提高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能力,提高學校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偨Y如下:
1、廣泛宣傳,學校在學校醒目位置懸掛“依法科學減災應對”橫幅,向全體師生宣傳科學減災知識。同時,通過“家校通”向家長發(fā)送防災減災公益短信,向家長普及防災減災知識。
2、制作防災減災知識展板,組織師生學習防災減災知識,讓學生了解地震風險,掌握減災技能,讓學生注意并獲得相關性,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提高認識,營造防災減災活動氛圍,增強師生防災減災意識。
3、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知識競賽。通過學習防災減災知識,925名學生參加了張家港市5.12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競賽,通過知識競賽加強了學生對防災減災知識的`鞏固和認識。
4、組織全校師生進行安全疏散演練,5月13日下午未通知全校師生進行安全疏散演練,符合預期要求,所有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安全疏散到操場。
防災減災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將認真總結,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把防災減災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全面提高學校防災減災能力和學生自救能力,確保師生生命和學校財產安全。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五
提起地震,我們腦海中立刻會出現“災難”二字,1976年中國唐山大地震,2008年的中國汶川大地震,1960年的智利在地震,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這些歷史上的大地震使房屋倒塌,人員傷亡,給相關國家?guī)順O大損失。
例如1960年智利大地震,人員傷亡6千多人,經濟損失幾十億美元,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24萬,16多萬人重傷,汶川地震重創(chuàng)了大約5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破壞力巨大。為了能在災難面前沉著應對,盡量降低其對自身的傷害,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具備防震減災的意識和相關知識。
我們學校會定期給在校學生普及一些生活科學常識,其中就有防震減災演練活動。演練分為幾個階段,首先老師組織我們在教室里觀看地震相關的知識視頻,指導我們在演練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然后演練正式開始,學校拉響警報,同學們和老師聞聲立刻從教室前后兩個門快速有序地撤離,并按事先制定的方案跑到學校操場,雙手抱頭蹲下,直至演練結束。
整個過程雖然用時不長,雖然也不是真發(fā)生了地震,但是這種親身經歷還是讓我切身感受到了緊張,最重要的是學到了不少防震減災的知識。
首先我了解了地震是如何發(fā)生的,它是指兩個大陸板塊相互碰撞或摩擦發(fā)生的沖擊波,而且目前地震預測還是個世界難題,所以防震減災意識和相關知識就很重要了。
通地演練,我學習到當地震發(fā)生時,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慌張,一定要冷靜分析判斷。如果在室內,并且暫時跑不出去,就要馬上躲在堅固的物體下,例如桌子下面或者墻角處,也可以到承重墻較多或是狹小空間,例如衛(wèi)生間、廚房,因為這些地方支撐力較好,并且還有水源,萬一出現倒塌被困情況,不至于立刻斷水;如果房間的門還能出去,那就快速通過樓梯逃生,千萬不要乘坐電梯;如果人在室外,就要跑到遠離高樓的空曠地,雙手抱頭蹲下;在學?;蛟诠矆鏊鶗r,要聽從專業(yè)人員的指揮,避免擁擠踩踏,造成二次傷害。
地震發(fā)生是天災不可避免,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掌握和正確運用防災知識,勇敢面對災難,就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地震帶來的傷害。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六
xx月xx日下午,忻州市首次組織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演練點設在忻府區(qū)秀容中學。忻州市防震減災領導組和忻府區(qū)防震抗震指揮部全體成員共計80余人觀摩了本次演練。通過觀摩演練,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舉行防震應急疏散演練很有必要。通過防震應急疏散演練,有組織、迅速地引導學生安全疏散,讓學生掌握逃生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校師生應對各種自然災害及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自護和自救能力,因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領導高度重視是演練成功的保障。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以校長韓貴喜為組長的演練領導組,制定了比較完善的《秀容中學防震減災安全演練方案》,設立了指揮部,明確了工作人員分工及職責,并在演練前詳細向師生講解預案內容,讓師生熟悉演練程序。
三、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基本成功。整個疏散演練活動的過程緊張有序,全體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按照事先設定的疏散通道,迅速地撤離了教學樓,并到達學校操場的指定地點,沒有發(fā)生任何危險事故。整個過程緊張有序,師生們把它當成一次真實的逃生經歷,沒有絲毫的疏忽。通過演練,全體學生均掌握了逃生的核心要領(護頭)和其它基本要領。
四、本次演練貼近真實,但與實戰(zhàn)還有一定差距。如:演練中有的同學嘻嘻哈哈不夠嚴肅:撤離教室時各樓層沒有分樓層、按規(guī)定的延時撤離,所以人員比較集中,相當擁擠,容易發(fā)生擠倒、踩踏等事故。
五、應通過拓寬應急演練層面,普及應急公共安全知識。通過本次應急疏散演練,學生們有了很大的收獲,學校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應讓秀容中學對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后,將他們演練的成功經驗在全市推廣,通過拓寬應急演練層面,普及應急公共安全知識,進一步增強應急管理水平,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和自救自護能力。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七
星期二上課的時候,張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防震減災”四個大字。正當我們在想寫這個是為什么的時候,老師開始給我們慢慢地講解起防震減災的知識。
每一次,當我們目睹災難降臨,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是如此的脆弱,生命變得那么的短暫而寶貴,在災難來臨時,也許前一秒你還沉浸在歡聲笑語中,但后一秒你便會覺得心如刀絞,因為災難,悲泣代替笑語;因為災難,廢墟取代高樓;因為災難,有無數的人失去生命,災難,在人們還沒來得及反應的情況下就摧毀人類美好的家園,粉碎了人們心中美妙的夢。有些生命就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在它還沒來得及展現自己體態(tài)的多姿和人生的精彩就已經被無情的“魔鬼”所扼殺了。
我們無法阻止災難的來臨,可我們能夠用我們的努力智慧降低災難帶來的損失,5月12日為防震減災日,在當日下午我校舉行了一次防震減災的演練活動,當同學們沉浸在快樂的學習中,忽然哨子響起來了,同學們立即起身,一個接著一個跑出教學樓,就如一條長龍奔向操場,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我感受到了全體師生都是以一種真心的態(tài)度去對待這次演練活動,一個個神情在重,我們仿佛將自己置身于真正的.災難中,將自己的生命在生與死這這間作出抉擇,經過老師的積極引導和同學們的認真態(tài)度,這次演練取得成功。
這雖然僅是一次演練,卻是我們成長中的一束陽光,因為我們在這次練習中取得經驗,每一次的演練都是為安全打“預防針”,在為我們的生命增強“免疫力”。
在地震災難面前我們難免會想到四川地震,一座座高樓大廈,一個個美好家園,無數珍貴的生命在一夜間化為虛有,當我們看著這慘敗的現象,傾聽著那撕心裂肺的呼喊聲我們難道不為之震撼而又心痛嗎?與之相比的是日本地震,它同樣給予每一位人們震驚,因為在這樣人口密集的小島國家人員的傷亡人數卻只有幾千人,同樣的原因造成不同的后果,這難道不值得引起我們的深思嗎?在地震之際,四川人民表現的是驚慌失措,而日本人民則是沉著冷靜,有著這樣的心態(tài),就是因為日本注重對人們防震減災的意識,他們懂得如何在災難面前表現得臨危不亂,如何讓自己有機會生存。日本重視每一次的演練活動,因為看一次防震減災的演練都了自身的經驗,一點一滴的累積讓他們能夠在災難中多一份安全的保障,也許我們會認為日本位于頻繁的地震地帶才需注重,我們生活在安全地帶沒必要顧及太多,可是,災難的形式多樣,水災火災泥石流等災害都對我們的生命構成重大威脅,災難不會向我們敲響警鐘,只有自己才是保護自已永遠的天使。所以懂得如何防震減災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表現。
不把演練當成一種形式,而是把它當成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不抱學習防震減災當成一項任務,而是看成一份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安全成為生命的保障,用生命抒寫人生偉大的篇章。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八
學校組織了很多活動讓我們學習防震減災的知識,比如請消防大隊的叔叔給我們講解發(fā)生火災的逃生知識,進行發(fā)生火災時的逃生演練,當發(fā)生火災時,用毛巾捂住嘴,站好隊快速從安全通道跑到操場上。學校還請了交警叔叔給我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避免我們發(fā)生交通危險。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fā)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老鼠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fā)生地震,如果發(fā)現這些動物有這些反常現象,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地震發(fā)生了并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呼吸,喊人員來救你。如果發(fā)生地震時你在家里,必須馬上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
還有,要貼著堅固的墻壁或在門口蹲著,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傷。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開陡崖,防止掉下山。還有要預防山體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學校,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到課桌下,注意保護頭部,如果在上體育課,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看椅底下避震,要避開掛在天花板上的燈、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指揮撤離現場。在商場發(fā)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柜,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wěn)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還有許多自然災害,其中有許多是人類自己的杰作。所以,我們要有這方面的知識,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所以,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不要在學校里追逐打鬧。
2、下樓時要一個個下,不要擠在一起。
3、不要使勁關門,刮風時要用椅子把門頂住。
4、小心用火,不要玩火。
5、節(jié)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6、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范意識。
如果先做好了這幾點,會減少災害的發(fā)生,或者一旦災難發(fā)生時會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便是保護自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fā)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九
我利用休息日在社區(qū)進行了一次調查和實踐活動。我發(fā)現在我住的走廊里,每層都有一個消防栓和報警器。我清點了一條走廊里有11個消火栓和11個報警器。消防栓在一個巨大的玻璃窗里,里面有消防皮管、滅火器,顯得特別醒目。我仔細觀察了每一層,發(fā)現四個消防窗的玻璃都碎了,有的居民搬家具時不小心碎了,有的孩子玩的.時候不小心碎了。這四個消防窗里的消防工具,有的孩子隨意拿來當玩具玩。如果有一天真的著火了,人們要滅火的時候,就得到處尋找這些工具。此外,還有兩個消防窗堆放雜物,這也非常危險。如果走廊著火,要接消防龍頭,首先要花時間清理雜物,這樣會耽誤滅火時間,延誤火勢蔓延時間,危及其他地方。在我們的社區(qū)里,我還發(fā)現草地上矗立著“丫”形的水管。我想數一數,但我來回跑了好幾圈,沒數。我只能問保安叔叔,原來我們小區(qū)有56根這樣的水管,這些水管是干什么用的?原來是露天消防栓,提供水滅火。但我發(fā)現有一個紅色的消防栓看不見它,因為它周圍堆滿了居民裝修時留下的垃圾。于是我告訴保安叔叔要及時清理垃圾袋,確保消防栓暢通。
社區(qū)是我的家,安全消防依賴于每個人。讓我們一起采取行動,努力成為消防小主人。我認為社區(qū)的宣傳欄應該有更多的消防知識,讓消防進入每個家庭,讓消防留在每個人的心中!
畢竟,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我們不應該讓寶貴的生命因火而后悔。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
作為一名居民,在學校參加了舉行的防震減災演練。在這次演練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了災害預警及相應應對措施的重要性,也進一步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和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首先,我了解到了不同種類災害下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比如,在遇到地震時,應該采取“鉆、掩、抓、撤”的原則:及時躲到桌子底下或墻角,保護頭部和頸部;如果身邊沒有物件可以遮蓋,要及時采取臥倒姿勢護住頭部;撤離時,應當遵循由遠及近、由安全的場所向不安全場所方向撤離的原則。對于火災、水災等災害也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學習了這些措施能夠讓我們在遇到災害時更加冷靜應對。
其次,我認識到了先進的科技手段對于災難預警和應對的'重要性。在演練中,學校通過廣播、電視和短信等多種方式向我們發(fā)出了預警信息,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災難來臨的緊急性。這讓我想到了現在各種手機app等便利工具,我們應該在生活中學會使用這些工具,及時了解最新的災害情況,避免因為不知曉而受到傷害。
最后,這次演習還讓我意識到了團隊合作的力量。在面對災害時,單打獨斗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我們應當與身邊的人合作,協(xié)力應對災害。在演習中,我與同學一起進行了鉆掩練習和撤離演練,并通過交流和思考,找到了更加有效的應對措施。
綜上所述,這次演習讓我深刻認識到了災害預警及應對的重要性,同時也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和應對災害的能力。通過這次演習,我相信我們能夠更加從容應對自然災害的威脅,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一
在警報解除后,同學們自覺排隊有序地抱頭弓腰,毫不猶豫地快步向教室外移動,往樓梯口快步奔去。大家不再像平時那么放松了,都嚴肅了起來。每個樓梯口都有老師在疏散我們,同學們緊靠著樓梯右邊兩排走,下了樓梯。
在離教學樓較遠的操場空地上,按照事先約定的位置停下來,四五個人蹲在一起,雙手抱頭原地待命。接下來是班長清點本班人數,向領導匯報,一切工作井然有序。
這次防震演習十分成功,不僅讓我們增長了個人保護意識,更讓我們懂得了珍惜生命。面對自然災害,關鍵在于要有足夠的`認識,才能遇險不驚,應對得法。要學習抗災知識,學習補救技能,在自然災害來臨時,避免出現不該有的損失。
地震是一種突發(fā)性極強、破壞力極大的嚴重自然災害,其帶來的危害、造成的損失居各類自然災害之首。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且地震活動頻繁、強度大、范圍廣。據統(tǒng)計,全球地震的十分之一發(fā)生在我國,上個世紀以來,因地震死亡的人數,我國就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盡管,從地震的板塊構成上看,大足屬于地震少發(fā)地區(qū),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大足也曾多次發(fā)生過地震,從這個意義上講,大足也不是絕對的地震安全地區(qū),也必須進行地震設防。因此加強地震科普知識的教育和宣傳,提高應對地震的意識和基本技能就顯得特別重要。
下午第二節(jié)課后,我校第一次“防地震緊急演練”開始了。下午三點二十五分,一聲急促的哨聲響徹整個校園,全校兩千多名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桌子下面。十秒鐘過去了,長哨聲響起,全體師生緊急疏散,迅速沖出教室,在樓梯上我們自覺排成兩隊,整齊有序的跑到操場上指定的地點,這才松了一口氣。
在這次演練中,我獲得了許多知識,比如:在地震來臨時我們不要先急于往外跑,要先抱頭蹲下,躲在桌子下面或墻角邊,因為隨時都會有余震。在這次演習過程中,有的同學只是把它當作一次游戲,沒有重視起來。其實,在地震真的降臨的時候,過程就是這樣的,如果你現在不好好練習,到時候你就會不知所措的。
地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多個家庭影響一片社區(qū),從而帶動和促進全社會的防震減災工作。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二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正當人們都在睡夢中時,河北省唐山市發(fā)生了里氏7.8級的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那場地震中毗鄰唐山的寧河縣、漢沽區(qū)受災最為嚴重,總體房屋破損達到60%,全市死亡人數達24000余人,僅中心城區(qū)和塘沽區(qū)就有4000多人因災死亡。
在地震中,有多少英雄為了其他人而犧牲自己??!
廢墟中,龍居小學女教師向倩一手摟住一個學生,把他們緊緊地擁在自己身下,就像母親護衛(wèi)著自己的孩子。她的身體已經斷為三段,人們卻怎么也無法掰開她那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在場所參與救助的人員均被向倩老師這種舍身就義、保護學生的英雄之舉感動得淚流滿面,自發(fā)朝向倩老師鞠躬致敬。
袁文婷,一個普普通通女孩的名字,如果不是這場災難,沒有多少人知道她是誰,一位來自于汶川震災地區(qū)什邡市師古鎮(zhèn)民主中心小學一年級的一位教師。
汶川震災發(fā)生時,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學的校舍也遭遇了嚴重的破壞,災難發(fā)生時,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嚇得呆坐著,不知所措。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孩子們的傷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用她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沖進去后,三層的教學樓轟然倒塌……媒體用這樣的語言美麗地記錄了袁文婷最后的時光——“青春定格在26歲”。
面對如此巨大的天災,袁文婷老師能夠如此鎮(zhèn)定,救護孩子,不亞于那些戰(zhàn)場上堵槍眼、炸碉堡的英雄,袁文婷老師完全可以作為人道主義精神的崇高楷模。
災難,是我們改變不了的,但我們可以使它傷害的人減少。
地震來臨時,千萬不能驚慌。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huán)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防震減災吧。我相信,不久后,我們的家園一定會更加美好!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三
防震減災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對于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防震減災法,近期我參加了一次培訓班,深入學習了防震減災法的有關知識,并從中獲取了一些心得體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防震減災法的理解和體會。
首先,我認識到了防震減災法的重要性。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發(fā)生時會帶來巨大的破壞和傷亡。防震減災法為了應對地震災害,制定了一系列的預防、減災和救援措施,旨在降低地震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影響。通過學習防震減災法,我明白了政府和社會的責任,即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公眾的防震意識,加強預警能力,加強緊急救援能力等。只有通過合理的預防和應對措施,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其次,我了解到了防震減災法的主要內容和原則。防震減災法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建筑物抗震能力要求、防震設施建設、應急預案編制和人員培訓等。這些內容強調了預防為主,綜合防災的原則,要求各部門和單位加強自身的抗震能力建設,同時加強溝通協(xié)調,形成合力,共同應對地震災害。此外,法律還規(guī)定了地震預警的運行機制和地震災害情況下的救援和恢復重建工作等。我深刻認識到,要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各方面的力量都需要發(fā)揮作用,法律的制定和實施非常重要,能夠有效地指導和管理防震減災工作。
再次,我認識到了防震減災法實施中的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地震災害是復雜多變的,對于政府和社會來說,預測和應對地震是一項極具挑戰(zhàn)性的任務。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地方和單位對防震減災法的落實還存在不足。有些地方對于抗震設施建設投入不夠,對于防震工作的宣傳和培訓不夠重視,還有一些單位在地震發(fā)生后的救援和恢復重建工作中存在不合理的安排。因此,在實施防震減災法過程中,需要加強監(jiān)督和評估,切實推動各項措施的有效實施。
最后,我認識到了每個人在防震減災中的重要作用。地震是不可預測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地震的受災者。因此,每個人都有責任提高自身的地震安全意識,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應對知識和技能。此外,政府也應加強對公眾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大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只有公眾和政府共同努力,防震減災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減少地震災害對人民的傷害。
總之,通過學習防震減災法,我加深了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和理解。防震減災法為我們提供了應對地震災害的指導和規(guī)范,是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法律。作為一名公民,我將積極參與防震減災工作,提高自身的地震安全意識,為推動防震減災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四
作為人類,我們無法預測自然界會發(fā)生什么,但我們可以采取一定的預防措施來盡可能降低自然災害給我們帶來的影響。防震減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旨在減少地震等自然災害對人類造成的損失。此次閱讀《防震減災》收獲頗豐,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心得體驗。
第一段:“為什么需要防震減災?”
自然災害造成的影響不僅有悲慘的人員傷亡,還有能源供應,通信,道路,橋梁,建筑和水庫等基礎設施的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可導致國家和個人的經濟損失,影響到個人和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如何減少自然災害對我們造成的損失成為了國家、社會和個人的一項重要任務。防震減災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地震是自然界中我們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之一。因此,防震減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內容。
第二段:“如何做好防震減災的準備工作?”
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降低自己的震害風險,這些方法包括:建設抗震建筑、選取良好的住宅址土地、對地震早期預警系統(tǒng)做好應對準備、在室內保持安全等。此外,精通基本的緊急應對技能(例如CPR)也是在常見災難中存活的關鍵。
第三段:“如何應對地震?”
當地震發(fā)生時,應盡一切努力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應盡量遠離并保持離開危險之地;應在地震后經過仔細分析并檢查環(huán)境是否安全,并盡可能地提供援助。
第四段:“如何抗震減災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幫助?”
防震減災對于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至關重要。因為地震頻發(fā),我們需要在學習和工作中了解如何應對和減少地震所帶來的危害。特別是對于房屋建設和維護等領域,加強抗震減災建設和推廣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在太平洋國家和地區(qū),防震減災是一個日常話題,因為那里存在高地震風險區(qū)域。通過閱讀《防震減災》這本書,我們可以加強我們對地震風險的認識,學會如何在遇到地震時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
第五段:“總結”
防震減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須認識和了解的重要內容。我們應該通過不同的方法減少地震所帶來的危害,學會如何應對和減少地震所帶來的損失。在這個意義下,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防震減災,尤其是在地震多發(fā)的國家和地區(qū)。作為一種預防措施,防震減災有望幫助我們減少自然災害的影響。
結論:
總而言之,這本《防震減災》使我更加意識到防震減災意義,也為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啟示。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關注防震減災,并做好相應的準備,以保障自己和身邊人員的安全。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抗震減災同樣是重要的,因為它將幫助我們以更好的狀態(tài)迎接自然災害的挑戰(zhàn)。
防震減災個人心得篇十五
近年來,我市防震減災工作,在省地震局、_市防震減災局的指導下,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年初制定《_市_年防震減災工作要點及考核辦法》認真貫徹落實,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加強組織領導,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
今年按照市政府總體目標考核辦法,一是將我市防震減災工作納入了本年度市政府工作目標考核(廣震發(fā)〔_〕1號),并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單位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組織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單位工作目標考核,做到人員、經費落實。二是印發(fā)了《_市防震減災助理員管理辦法和工作職責》(廣震發(fā)〔_〕5號),結合已經建立的“三網一員”隊伍,初步建立起了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村)防震減災工作網絡。
二、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一是按照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5月6日_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了專題會議,安排布置全市_年“5.12”防災減災宣傳工作,提出了開展以“科學認識地震,理性應對災害”為主題的_市防震減災5.12宣傳周活動方案,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在宣傳周期間結合本單位實際,認真組織開展學習國務院、省、_市《關于進一步加強防震減災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各自辦公區(qū)域懸掛宣傳標語橫幅,積極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增強市民防震減災意識。二是市政府在5月10日組織召開了全市_年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副市長、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江敦杰安排部署了_年工作任務,傳達學習了四川省、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同時對“5.12”宣傳周活動工作進行了安排。市長、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毛君甫結合當前自然災害頻發(fā)對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強調,要求:一是要有意識。要有預防各種災害的意識;二是要有措施。要加強各方面的措施、準備和儲備;三是要有責任。要認清防災減災形勢,加強責任心,各鄉(xiāng)鎮(zhèn)和有關部門要增強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責任意識,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和僥幸心理。防災減災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內容,關系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常務副市長林波、副市長譚偉分別對我市防震減災工作進行了講話,要求各鄉(xiāng)鎮(zhèn)、各部門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宣傳到位”,并就地質災害防治和防災減災形勢,要求在我市連山、松林鎮(zhèn)安排應急演練。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鄉(xiāng)(鎮(zhèn))長、市府辦、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人武部、民航飛行學院_分院等,約60人參加了這次會議。三是在5月12日這天市防震減災局與金輪防震減災辦一起深入到金輪鎮(zhèn)社區(qū)、機關、企業(yè)宣講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對地震應急預案制訂、自救互救、農村居民抗震設防等地震應急救援和震害防御方面知識進行了宣傳指導。四是我市各單位、鄉(xiāng)鎮(zhèn)在5月12日積極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宣傳活動。雒城鎮(zhèn)三北社區(qū)組織開展了有20多名防震減災應急隊隊員參加的防災減災安全知識講座;雒城二小舉辦了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展覽,并把社區(qū)居民請進校園參觀、學習;高坪鎮(zhèn)防震減災辦、國土辦組織人員到鎮(zhèn)街頭開展了防震減災宣傳活動,發(fā)放宣傳資料500余份;金輪鎮(zhèn)政府在宣傳周期間派專人到社區(qū)、機關、企業(yè)發(fā)放宣傳資料200余份,鎮(zhèn)機關、居委會、企業(yè)配合掛出宣傳標語積極響應;市郵政局在房湖公園雒城門舉辦了“抗震救災集郵展覽”及“5.12”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活動;市教育局、財政局、公安局等單位分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部分鄉(xiāng)鎮(zhèn)還利用宣傳車在宣傳周期間進行不間斷地播放各種防震減災音像制品;全市各中小學校組織號召師生及學生家長參加了全省中小學生安全知識競賽,通過參與模擬地震應急逃生游戲,進一步增強了師生及家長自救互救能力和應急逃生能力,更新校內防震減災科普展板50余塊,舉行了15次防震安全知識講座,制作了防震知識展板、櫥窗50余個,召開了84次防震安全主題班會。
整個宣傳周期間,全市各部門、各鄉(xiāng)鎮(zhèn)、學校、社區(qū)發(fā)放宣傳資料30000余份。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調動了全民參與的積極性,強化了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提高了市民的防災能力,防震減災知識得到了大力普及,為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我市的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監(jiān)測預報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提高監(jiān)測預警能力。
一是在我市18個鄉(xiāng)鎮(zhèn)、183個行政村根據地理情況和人口分布,在去年的基礎上將2492個社納入宏觀觀測點,切實做好宏觀前兆觀測工作,在鄉(xiāng)鎮(zhèn)建立起鎮(zhèn)、村“宏觀信息、災情速報、地震知識宣傳、防震減災助理員”防震減災基礎數據庫,形成群測群防體系,達到全市群測群防全覆蓋。二是進一步貫徹落實地震宏觀觀測員管理辦法,對宏觀員開展“信息、災情”速報培訓,提高業(yè)務水平,上半年開展了2期宏觀現象分析、研討會活動。三是合理布局,加快地震監(jiān)測臺網設施建設步伐,積極向_市局和省地震局爭取政策,并得到他們的支持,實現地震應急、前兆、災情、辦公等信息的共享和展示的素質教育服務站建設,平時,為我市提供獲得防震減災科普常識和了解及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的平臺;震時,成為防震減災工作輔助業(yè)務系統(tǒng),為地震應急響應、應急處置、緊急救援、災民安置、恢復重建等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信息服務,目前省局基本將我市確定為全省10個項目中的一個,并將我市的機房建設作為全省的樣板來建,預計項目總投資20萬元。
三、強化抗震設防管理,努力提高震害防御能力。
一是認真執(zhí)行《_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規(guī)定》,進一步規(guī)范抗震設防管理程序,1—6月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按要求審查備案4件;4月14日我局開展了_年重點調研課題討論活動會,就“如何加快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和防震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及“加強抗震設防監(jiān)管,提高民居抗震設防”進行了深入研討;5月開展了城鄉(xiāng)建筑物抗震設防和地震安全性評價、農村防震保安等相關培訓,協(xié)助相關部門開展了對建設工程抗震設防標準的監(jiān)督檢查。二是積極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示范學校、示范社區(qū)、示范鄉(xiāng)鎮(zhèn)創(chuàng)建申報工作,印發(fā)了《_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鄉(xiāng)(鎮(zhèn))申報認定工作(試行)辦法》(廣震發(fā)〔_〕3號),與市民政局、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印發(fā)了《_市防震減災科普示范社區(qū)申報認定及管理辦法》(廣震發(fā)〔_〕4號),并在努力爭取創(chuàng)建一所省級科普示范學校和一個省級科普示范社區(qū)。
四、充分發(fā)揮政府職能作用,努力推進地震應急工作。
為全面貫徹省、_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全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一是將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隊并配備應急裝備、應急物資儲備庫等防震減災基礎建設共計1300萬元納入了市防震減災“十二五”規(guī)劃建設項目。二是對《_市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完善,并指導鄉(xiāng)鎮(zhèn)、部門按照有關要求編制好本鄉(xiāng)鎮(zhèn)、本部門的《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了市、部門、鄉(xiāng)鎮(zhèn)為主的公共場所地震應急預案體系。三是抓好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基本籌建起一支地震應急專業(yè)救援隊伍和26支應急和志愿者隊伍,積極開展了志愿者隊伍的地震應急救援知識培訓。四是加強地震應急指揮系統(tǒng)和災情速報系統(tǒng)建設,指導學校、醫(yī)院、企業(yè)、商場等重要場所地震應急知識培訓和演練,定期開展地震應急工作會商、監(jiān)督、檢查、調研活動,3月8日市防震減災局與寧夏石嘴山市羅平縣地震局開展了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工作會商觀摩調研活動,4月8日按照_市局通知精神,與教育局聯系協(xié)調在全市中小學校組織實施開展加強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疏散演練活動,各學校本學期開學第一周組織學生開展了應急疏散演練共計61次,通過演練不斷完善了預案,6月15日市防震減災局邀請_市防震減災局應急救援科與_工商聯一起對我市公共場所地震應急疏散演練工作進行了業(yè)務指導,西園酒店、_圖書館作為公共場所地震預案建設試點單位,已上報_市局。五是制定了重大節(jié)假日地震應急方案,堅持節(jié)假日值班制度和零報告制度,保障通信暢通。
進一步加強干部職工防震減災法律法規(guī)和業(yè)務知識學習。一是利用局黨組和局機關學習會和市各部門召開業(yè)務工作會議組織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四川省防震減災條例》、《地震監(jiān)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huán)境保護條例》、《地震預報管理條例》、《四川省工程建設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規(guī)定》等法律法規(guī)的專題學習和業(yè)務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防震減災干部職工的綜合素質。二是加強防震減災工作業(yè)務指導,搞好地震監(jiān)測、震害防御、應急管理業(yè)務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不斷學習探索創(chuàng)新防震減災工作新路子,不斷適應防震減災工作需要,促進我市防震減災事業(yè)向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