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優(yōu)質15篇)

字號:

    總結是對自己所做事情的一個交代,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檢視??偨Y要客觀、公正,既表現(xiàn)出個人的成就,又誠實面對不足之處。2、別人的總結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建議和啟示。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一
    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是識字、朗讀、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害蟲的科學常識。課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兒童語言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在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中,在動聽的童話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鳥和益蟲的捕食方式,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欲望。現(xiàn)將反思如下:
    在這堂課中,我認為自己在設計的過程中抓住了幾個語言的重點。
    1.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有幾個詞語比較難以理解,分別是:可惡、蚜蟲、盼望。在教學中,我現(xiàn)通過讓孩子們觀察棉花姑娘生病圖,然后引出“蚜蟲”一詞,在理解時,現(xiàn)讓學生自己說說蚜蟲是怎樣的害蟲,轉而理解“可惡”,再通過看蚜蟲的圖片,聽老師簡單介紹蚜蟲,再次鞏固理解“可惡”。從而理解“盼望”一次。
    2.課文的2~3自然段中,我將重點放在了朗讀棉花姑娘的話“請你幫我捉害蟲吧!”上,通過反復朗讀,理解“盼望”之情。
    3.課文的第5自然段,通過學生自讀課文,通過找一找的方法了解七星瓢蟲的特點,重點理解“圓圓的”、“很快”、“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通過看圖,加深理解七星瓢蟲的樣子和特點,從而理解“驚奇”一詞。并通過同桌朗讀來訓練本段課文的對話朗讀。
    4.課文的第6自然段,,重點在于理解“碧綠碧綠”“雪白雪白”,并能積累此類詞語,拓展練習。首先通過看圖理解“碧綠碧綠”,延伸理解“雪白雪白”,拓展abab類型詞語。
    5.整體上,通過學生自己朗讀,要求學生完成填空,復現(xiàn)生字,鞏固課文理解。
    總體說來,本堂課能抓住課文的每一個語言訓練點,能抓住文本,以識字、朗讀、語言訓練為課文主題。但整體性不夠,問題過多而細碎,平均使用教學力量,若能提出一個整體性的大問題,再以此展開,對學生放得更多一些,也許會更好。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二
    昨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家長開放日”教學觀摩活動。因我們學校每學年的第二學期,一年級和六年級的老師都要向家長展示自己精彩的課堂,也是學校、家長共同參與的教學觀摩活動之一。為了更有利于展示師生的課堂互動效果,我因此選擇了富有情趣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這一課作為展示課。
    這是一年級下學期的最后一個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而《棉花姑娘》是這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充滿童趣童真的童話故事,它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生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一群七星瓢蟲飛來了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fā)作用。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本文,能讓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起保護益蟲和益鳥的意識。
    由于這篇課文的篇幅較長,要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內讓學生讀好課文,還要完成識字的任務,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分為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的課堂,我抓住重點詞進行指導,比如第一段中的“可惡、盼望”。抓住重點詞,以讀帶講,使學生較好地理解了課文。在處理教材時,我將結構和內容都比較相似的2-4段組合在一起進行學習和指導,采取老師扶助學習第2段,再放手讓學生自學第3、4、5自然段的方式,這樣做既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同時解決幾個難點,又突出了朗讀的重點。在這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比如:齊讀,個別讀,分組讀,師生對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等。每一次讀都有明確的指向,既達到了讓學生多讀多練的目的,又體現(xiàn)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與配合。整堂課,課堂氣氛比較融洽,基本能夠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
    由于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識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題導入時,就出示“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知道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起不同讀法,單讀娘是二聲,和姑娘合在一起就讀輕聲了。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懊藁ü媚铩笔潜疚牡闹魅斯?,輕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后來,在學生進行學習了其他生字詞時,我抓住了“蚜”和“啄”兩個字,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系。另外,我還利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班”來識記“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或提示學生用猜謎語的方法識記生字,如: “蚜”——蚜里長蟲子了, “斑”——王氏兩兄弟學文化。這樣學生一遍就能記住他們。
    我還運用戴上頭飾朗讀表演,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表演的手段正好適應了他們的心理特點。在朗讀時,讓學生恰當、合理地進行小組內表演,能更好地輔助學生理解課文,讀出感情。
    但是這堂課有一些問題值得我深思改正。由于安排的課堂容量太大,又加上學習詞語時臨場做了一些發(fā)揮,時間顯得不夠用,最后的上臺表現(xiàn)環(huán)節(jié)沒有落實好。第六自然段的學習也沒能按計劃完成,有些遺憾。
    今后我一定在備課時做足功課,爭取把完美的課堂呈現(xiàn)給聽課的老師和家長們。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三
    《棉花姑娘》一文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本課內容比較淺顯,句式相似。所以,在教學設計時,我把對話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把讀作為感情理解對話的重要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明理,在讀中悟趣。課后,從學生的作業(yè)和朗讀情況來看,這節(jié)課的教學還是比較扎實有效的。
    低段語文,字詞的學習是基礎,是重點。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字詞教學,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準字音,掌握字形,理解詞義。根據(jù)這篇課文的生字量少,且有幾個較為生僻的特點,我把本課的識字教學分散到閱讀教學的各部分之中。如在揭示課題時認識“姑娘”兩字,并通過找它們的相同點識記生字。又如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隨機學習“啄”與“斑”,與動物的特點相結合,再配上圖片,采用生動形象的方法幫助學生識記。在鞏固識字環(huán)節(jié),我也采用了有趣的過關方式,讓學生讀一讀詞語、猜一猜字謎,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再一次與生字“見面”了。
    “閱讀不僅是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更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我們更應把著力點放到疏通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渠道上?!痹谡n堂上我運用多媒體、語言等手段創(chuàng)設一定的文本情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進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喜角色之喜、憂角色之憂、急角色之急……真正與文本進行心靈對話,與角色產生情感碰撞。在教學第一小節(jié)時,為了讓學生感悟棉花姑娘盼望醫(yī)生來治病的急切心理,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說說棉花姑娘生病的樣子。接著,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此時蚜蟲正在你的身上爬著,咬著,你有什么感受?有了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棉花姑娘生病時的痛苦、難受,此時,學生的朗讀已不再是“蒼白”的,而是發(fā)自內心的。又如課文2—4小節(jié)棉花姑娘請動物醫(yī)生給她治病的段落十分相似,角色對話能引起他們個性朗讀和表演的欲望,也能激發(fā)學生感情生成的目的。在教學中,我先引導學生讀好棉花姑娘的話,“如此盼望醫(yī)生來給她治病的棉花姑娘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請求呢?”學生有的說興奮,有的說著急,有的說難受,這時,我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并相機指導朗讀。而后,通過引讀、師生合作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讓學生體會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和動物醫(yī)生幫不了棉花姑娘的抱歉心情。
    當然,這堂課的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棉花姑娘三次請求,一次比一次急切,學生的朗讀還不夠到位。最后的“猜字謎”環(huán)節(jié),由于沒有出示所有的生字,學生憑空猜測,難度較大,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四
    (不少同學都舉起了手,教師點名發(fā)言。)
    生:我不懂啄木鳥為什么不給棉花姑娘治?。?BR>    生:我不懂青蛙為什么不給棉花姑娘治???
    生:我不明白七星瓢蟲為什么要告訴棉花姑娘自己叫什么名字?
    生:(齊答)能!
    師:有沒有這個信心?
    生:(充滿信心)有!
    師:下面你們讀書吧!如果把這些問題讀懂了,你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如果仍然讀不懂,也可以找前后桌同學討論一下。
    (生自由讀書,也有相互交流討論的,老師巡視相機點撥。)
    生:我讀懂了啄木鳥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蚜蟲不是長在樹干上,所以它不會捉。
    生:因為啄木鳥的嘴又長又尖,蚜蟲太小了,它吃不到蚜蟲,所以啄木鳥就不給棉花姑娘治病。
    師:(豎起大拇指)你們真行,這個問題解決得很好!誰再說?
    生:我也明白了青蛙為什么不給棉花姑娘治病,因為它只會捉田里的害蟲。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五
    《棉花姑娘》一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學生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的常識。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常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有留心觀察、探索和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常識的欲望,樹立保護益蟲的意識。
    在教學時,我并沒有按起因,經過、結果的一般順序進行教學,而是進行了變序教學,通過兩頭抓中間的方法,更有利于學生把握感情基調,理解課文內容。先用課件出示兩幅圖:一幅是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長滿了蚜蟲,棉花姑娘愁眉苦臉的樣子;另一幅是棉花姑娘長出了碧綠的葉子,吐出了雪白的棉花,她裂開嘴笑了。然后以“看了這兩幅圖后你想說些什么?”引出這部分的學習----品讀課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這兩段內容的學習,我把重點放在了指導學生讀好這兩段內容上。
    這一篇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結構是一樣的,句子也十分相似。抓住這個特點,我花時間指導學生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先讓學生讀一讀,接著看圖,再想一想:誰來說說棉花姑娘請誰給她治病了?(燕子圖)棉花姑娘是怎樣請的?棉花姑娘很有禮貌,燕子醫(yī)生給她治病了嗎?為什么?能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嗎?接著,我就讓學生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同桌合作自學三、四自然段。自學以后再讓學生進行匯報,這樣設計,不但能讓學生認識課文結構的特點,懂得自學的方法,而且達到我會學。
    低年級閱讀教學詞句訓練是重點。課文的第6自然段,重點在于理解“碧綠碧綠”“雪白雪白”,并能積累此類詞語,拓展練習。首先通過看圖理解“碧綠碧綠”,延伸理解“雪白雪白”,拓展abab類型詞語。學生們大部分都能說出此類詞語。例如“碧綠碧綠的荷葉、小草,柳葉”等,還有“雪白雪白的云朵、墻壁、雪花”等。這樣設計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文字的能力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分角色表演朗讀是本節(jié)課的目標之一,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發(fā)揮想象,把課文內容大膽地表演出來,這樣,學生讀得興致勃勃,演得津津有味。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在完成教學目標。
    在分角色朗讀時,男同學不能很好的進入角色,有些放不開,總是不如女同學的表現(xiàn),這也是今后要多引導,多訓練的方面。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在教學形式上下工夫,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六
    1、通過形聲字識字法、加一加、換一換、歸類等多種形式隨文識字,學生興趣濃厚,鞏固復習并擴大了識字量。
    2、寫字教學指導左右結構的字細致到位,評價得體。
    3、重視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棉花姑娘生病時的心情,注重個性體驗。
    4、善于等待,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激勵性的評價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熱情。
    1、識字教學用時過長,如“女字旁”的歸類識字、“蚜”換偏旁變新字的拓展內容多,節(jié)奏有些拖沓。
    2、體會棉花姑娘看見青蛙來了為什么是“高興地說”,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挖掘過深。
    精減一下識字教學的擴展內容,課堂節(jié)奏會更明快。
    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用于閱讀文本,重在自讀自悟,貴在個性體驗,用心體會棉花姑娘著急、難過、高興的心情。老師重在引領,而非過深挖掘。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七
    理念是行為的內核,行為是理念的外顯。在新課程的腳步聲中,我們正在不斷地探索、實踐、創(chuàng)新,我們正在與新課程共同成長。骨干教師的展示課已接近尾聲,今天是我上“戰(zhàn)場”-----《棉花姑娘》的教學,讓我想對此說: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由此可見,聞見是教學的基礎,借信息技術能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晦澀難懂的內容生動形象化,很容易實現(xiàn)情境教學。應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tài),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有著事半功倍之效,改變了簡單枯燥的語言教學方法,激發(fā)和強化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變抽象為直觀,提高教學效果,節(jié)省時間,加大課堂教學容量,使每個學生的多種感官都能發(fā)揮作用。在《棉花姑娘》這堂課上,我運用了各種色彩鮮艷的圖片,形象逼真的聲音,集成了聲、色、形俱備的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如在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時,我用課件出示課文蚜蟲圖片,圖上棉花姑娘渾身傷痕累累,葉子枯黃,使學生感受到棉花姑娘病得很重,這時我問學生:此時棉花姑娘的心情怎樣?”學生自然而然就體驗了棉花姑娘當時那種難過、急切的心情。再如:理解了全文內容后,我為學生放了這個小故事的課件,生動的畫面,一下子就牽住了學生的心,進一步了解了動物門的捕食習慣,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通過信息技術和語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學生從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過程、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從而力求體現(xiàn)三維目標的整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最基本的言語能力表現(xiàn)為語感。而培養(yǎng)語感最直接的途徑是讓學生有效地朗讀?!墩n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边@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語文教學讀是貫穿教學始終的。正是基于讀的重要,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通過讀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文字中蘊涵的情感。決不通過說教來讓學生理解。如果學生通過讀不能解決的,我也只是提示,引導。然后再通過讀去解決問題。整個教學中只是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本篇課文篇幅較長,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鐘里讓學生把課文讀好呢?我發(fā)現(xiàn)2—4段的結構和內容比較相似。我就設計多次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一次思考都有哪些醫(yī)生給棉花姑娘看病了。第二次思考燕子、啄木鳥、青蛙為什么不給棉花姑娘看病。第三次是帶著喜愛之情讀。通過幾次有目的地讀,學生自然理解了課文內容,節(jié)省了教師講的時間。在課堂上,我還抓重點詞進行朗讀指導,如:第五段中的“驚奇”第六段中的“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使學生能夠讀得比較到位,同時,以讀代講,通過朗讀較好地理解了課文。在本節(jié)課中,設計了多種訓練朗讀的方式:自由讀、齊讀、個別讀、師生合作讀、分角色朗讀……,每一次讀都有明確的指向,既達到了讓學生多讀、多練的目的,又讓學生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學習勁頭。這樣學生不僅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的步入知識的領域,而且讀的品味越來越濃,在讀中學生的感悟能力越來越強,正因為我在教學中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個性化的閱讀才得以實現(xiàn)。
    生1:我們感到很快樂!
    生2:我們幫助棉花姑娘消滅了蚜蟲,很高興。
    生3:棉花姑娘不痛了,是我們幫助了它,我們也很高興。
    ……
    師:棉花姑娘,你們又有什么話想對七星瓢蟲說?
    生1:謝謝你們幫我消滅蚜蟲。
    生2:現(xiàn)在我感到很舒服,謝謝你們。
    ……
    語文教學的內涵豐厚,教師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還重在挖掘文本的人文因素。在以上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體會到了幫助人是快樂的,這快樂可以與人分享。被幫助的人學會了如何去感激別人,學會感恩??此埔粋€小小的環(huán)節(jié),卻透露著濃濃的人文關懷。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八
    《棉花姑娘》一課的教學,完全是一節(jié)還原課,王主任的評課,帶給我一些深刻的思考??偨Y如下:
    一是上一節(jié)還原課時,其中必須有自己的思考,想好他的設計意圖,每個環(huán)節(jié)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還要針對孩子們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xiàn),來考慮如何接話,如何使教學內容、教學語言適合自己的課堂;善于挖掘更有效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
    二是低年級語文的學習要抓好兩個重要方面,其一是隨文識字,注意還可以隨課題識字,其二是朗讀。朗讀中貫穿識字、科普知識和以讀促悟。識字過程中還要抓出文中的語言訓練點,比如,在《棉花姑娘》中,第一個點是還有哪些動物醫(yī)生,第二點是碧綠碧綠、雪白雪白。讓孩子們在讀熟的基礎上達到有感情朗讀的目的。
    三是自學要求,第二條中的標出文章的自然段,應該再明確一些是要求孩子們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第三條中我寫的是“讀并圈出生字詞”,可能孩子不能理解,應該換為通俗易懂的“圈出生字詞、讀讀認認”。由于課前我已經讓孩子們預習,上課時就很少讓孩子們再自讀、自認了,其實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讓孩子們圈出來,然后自己讀讀,再讓讀給同位聽一聽,體現(xiàn)了一個“自己讀—合作讀—教師檢查”的過程,一定牢記,以后不能再忘掉!
    四是用語需要再準確,比如我說“體會著動物們的心理來讀我們會讀得更好”,其實準確的應該說“體會著人物們的心理來讀我們會讀得更好”。
    五是增強自己的科普知識,一定不要在講課中出現(xiàn)知識性的錯誤,比如說螳螂的時候,弄清楚它是否能捉害蟲,他自己是不是就是害蟲,再比如馬蜂能捉害蟲嗎?他一般也只是采蜜。
    六是說話訓練方面,“碧綠碧綠、雪白雪白”應該處理得更有層次一些,第一層可以這樣說,碧綠碧綠是什么意思啊,是很綠很綠,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啊,是很白很白,那老師想說很紅很紅應該怎么說,可以說火紅火紅,想說黑色呢,烏黑烏黑等等。而且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不出示ppt,第二層可以說碧綠碧綠的什么呀?碧綠碧綠的荷葉、碧綠碧綠的小草,那火紅火紅的——,烏黑烏黑的——等等,體現(xiàn)層次性,訓練了說話。課件也要稍有改動。
    七是板書范寫一定要漂亮!
    八是一定要練好自己的朗讀技巧,要多學習一些播音主持的腔調,加強自己的語言功底,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必須自己好好修煉!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九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長滿了蚜蟲,燕子、啄木鳥、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語言符合兒童特點。
    在這節(jié)課中,我的主要成功之處是:
    堂上,學生活動的時間一般應占每節(jié)課的三分之二,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這節(jié)課,學生在聽錄音,看動畫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在朗讀學文的環(huán)節(jié)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小組分角色朗讀,再匯報評議。整節(jié)課,我充分地讓學生自學、討論、讀書、評議、表演;動腦想,動口讀、問、說,而且這些形式都落到實處,更主要的是有讓學生參與的充分時間,講求參與的效果。
    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應該體現(xiàn)在整個班集體,而不是幾個學生,人人都自主,才是真正的自主。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面廣,是體現(xiàn)自主學習的標志之一。在這節(jié)課中,我注意創(chuàng)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如獨立學習、同桌學習、小組學習、集體學習等。特別是在學習課文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表演,由于在以往的課堂上有過多次的訓練,每一個學生表演的積極性都很高。這個環(huán)節(jié)形式比較新穎,富有實效,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有事可做,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十
    《棉花姑娘》是二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科普文章,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的科學常識。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段講故事的起因,第二、三、四、五段講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給自己治病和七星瓢蟲吃掉蚜蟲的經過,第六段講故事的結果。課亠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符合兒童特點,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較強的啟發(fā)作用。綜觀整節(jié)課,我覺得我在以下幾方面比較好地落實了自主學習與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理念。
    自主學習就是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它是建立在自我意識發(fā)展基礎上的“能學”;建立在學生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上的“會學”;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礎上的“堅持學”。
    在這節(jié)課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讓學生自始自終成為學習的主人,自覺主動地學習。
    課堂上,學生活動的時間一般應占每節(jié)課的三分之二,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這節(jié)課,我在初讀課文時就讓學生充分自讀,自學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在朗讀學文的環(huán)節(jié)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同桌、四人小組分角色練習表演,再匯報評議。整節(jié)課,我充分地讓學生自學、討論、讀書、評議、表演;動腦想,動手畫,動口讀、問、說,而且這些形式都落到實處,更主要的是有讓學生參與的充分時間,講求參與的效果。如果在檢測學習效果,我再設計讓學生分段接力讀課文,其他學生點點畫畫作記錄,讀完后,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指正達到糾正讀音,讀通課文的目的,也許效果更好,結課時說說你學到了什么?學生會更有得說了。
    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應該體現(xiàn)在整個班集體,而不是幾個學生,人人都自主,才是真正的自主。所以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面廣,是體現(xiàn)自主學習的標志之一。在這節(jié)課中,我注意創(chuàng)設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如獨立學習、同位學習、小組學習、集體學習、開火車、自由交往等。特別是在初讀課文后,檢查學生朗讀情況時,我設計了讓學生分段接力讀,其他同學當小老師作記錄的環(huán)節(jié),讀完后我讓“小老師”與朗讀的同學自由交流,直接走到你發(fā)現(xiàn)問題的同學的座位上把發(fā)現(xiàn)的問題告訴他。這個環(huán)節(jié)形式比較新穎,富有實效,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有事可做,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生才能更好地自學?!睹藁ü媚铩愤@一篇課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結構是一樣的,句子也十分相似。抓住這個特點,我花時間指導學生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然后小結學法——“讀一讀,畫一畫,演一演”,接著,我就讓學生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同桌合作自學三、四自然段。自學以后再讓學生進行匯報。這樣設計,不但能節(jié)省課堂學習時間,而且還能讓學生認識課文結構的特點,懂得自學的方法,達到我會學。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十一
    《棉花姑娘》是小學語文一年級冊的一篇童話。課文主要講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可它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正當蚜蟲們得意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時,七星瓢蟲把它們一掃而光。棉花姑娘又快樂地生長著,吐出了雪白的棉花。這篇課文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生動,有情趣,非常符合兒童的特點,并且對學生了解科學知識有一定的啟發(fā)和滲透。教者在課堂上做到了: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是高質量學習生活的基礎。教者十分注重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組織和實施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手段,以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采用情景表演等方法,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引領學生進入文本語言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并巧妙借助文本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在教學中我們看到,學生們時而為棉花姑娘病重而擔心,時而為棉花姑娘的請求得不到幫助而著急,時而又為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而感到高興。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學生學得主動,學得快樂,他們的智力潛能得以開發(fā),主觀能動性得以調動,語文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間總是滲透著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態(tài)度,要使學生真正能理解和體會這些內容,教者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段進行朗讀,通過個別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全班齊讀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并且將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讀自悟結合起來。在朗讀教學中,教師十分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啟迪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引導他們入情入境進行情感體驗。例如:老師引導學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醫(yī)生來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鳥,青蛙這三位動物朋友雖然很想為棉花姑娘治病,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無奈與遺憾的心情,讓學生帶著這份內心的體驗轉換角色配上動作進行朗讀。這樣一來,學生很快就地融入到課文的情境之中,讀起來感情十分投入。通過朗讀,學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在教學中,教者注重學生課外知識的收集,如在出示燕子的圖片時就詢問有關燕子的一些知識,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和課外自己收集到的知識積極匯報;再則教師能創(chuàng)設情境,以七星瓢蟲的自我介紹作為切入口,引導學生轉換角色,以七星瓢蟲的`身份向棉花姑娘作自我介紹。為了幫助學生進入角色,老師扮成棉花姑娘,與學生扮演的七星瓢蟲進行對話,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說話練習。此時,學生仿佛真的變成了一只只可愛的七星瓢蟲,爭著地向棉花姑娘介紹自己。這樣的訓練一方面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起來,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根據(jù)所提供的信息即興組織語言的能力。
    在課文學完之后,葉老師讓學生充分利用板書說說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各有哪些本領。目的是借助說話練習使學生獲得一個知識: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是益鳥和益蟲,他們各有各的捕蟲本領,并出示蜻蜓、壁虎、蜜蜂、啄木鳥圖,讓它們與棉花姑娘對話,從而了解到各有各的本領的道理,引發(fā)學生對自然界的興趣和保護動物的意識,使本課的情感目標水到渠成。這既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也是學生對思維和概括能力的訓練,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在訓練中,老師還不失時機地對學生的語言表達進行評價和指導,使這項語言訓練落到了實處。
    教師到位的評價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更是把課堂教學提升到一個深層次的境界。葉老師在這節(jié)課我們也感受到她語言的魅力,特別是在引導學生朗讀時她的評價語言又是那樣的貼切,自然,絲毫沒有脫離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同時也有助于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和體會棉花姑娘急切盼望有人來為她治病的心情?!扒?,這位棉花姑娘多焦急?。 薄斑@個姑娘非常有禮貌‘請’字說的非常好。”“你看她把棉花姑娘難受的表情都讀出來了,這時她就是棉花姑娘了?!薄傲掷蠋熆吹搅艘活w感到驚奇的棉花姑娘。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可愛,林老師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肢體語言讓孩子在課堂中釋放出天真可愛的本性來,教者就是這導演者,肢體語言做到傳神表意的效果。學生達到了愛學、樂學、主動學的境界,這都依賴與葉老師的引導。
    聽完林新香老師的這節(jié)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從中我得到了許多感悟,也看到了自己進步的方向,我將從這些優(yōu)秀的展示課上,取長補短。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十二
    本課是一篇童話,寓生物常識于形象的故事之中。通過棉花姑娘請求小動物給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紹了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不同種類害蟲的科學常識。
    全文共6個自然段,配有五幅插圖,通過圖文結合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全文采用對話的形式推進故事的發(fā)展是本課的表達特色,對話內容口語化,句式不斷復現(xiàn),符合一年級兒童的閱讀心理。
    一是我用什么教學方法達到我想達到的教學目標?
    二是我為什么認為這些方法能夠達到這些目標?
    教學中,我在設計的過程中抓住了幾個語言的重點進行教學來實現(xiàn)我的教學目標:
    在學習課文2、3、4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自學,在自學前我出示了學習要求:
    (1)棉花姑娘請哪幾位醫(yī)生幫她治?。堪阉Τ鰜?。
    (2)它們幫棉花姑娘治病了嗎?為什么?找一找,用“_______”畫出來。同學們積極地進入自學的氣氛中,仿佛它們就是課文中活潑的小燕子、啄木鳥、小青蛙。燕子、啄木鳥、青蛙為什么不幫棉花姑娘治病呢?通過匯報學生們已經掌握了不同的動物吃不同的害蟲。感受到了燕子、啄木鳥、青蛙的無能為力。這樣設計,不但能節(jié)省課堂學習時間,而且還能讓學生認識課文結構的特點,懂得自學的方法,達到我會學。事實證明,在后面拓展教學中,大多數(shù)學生能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語言訓練。
    課文的第6自然段,重點在于理解“碧綠碧綠”“雪白雪白”,并能積累此類詞語,拓展練習。首先開展比較朗讀,老師讀前面的部分,學生讀后面的部分,在比較中感受到后面的表達更“綠”更“白”更美。以讀帶講,使學生較好地理解了課文。說說還有“碧綠碧綠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再拓展此類形式的短語。如:火紅火紅的太陽、金黃金黃的落葉等,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此類詞語。
    在拓展延伸中我還鼓勵學生們說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益蟲益鳥,同學們踴躍發(fā)言,有的說蚯蚓,有的說蜘蛛等等,說明他們的觀察力很強。我也在此進行了擴展,比如蜻蜓,螳螂等。最后讓學生創(chuàng)編對話:棉花姑娘還會請誰來幫忙呢?請你仿照課文2、3、4自然段寫一寫它們的對話。
    ______________來了,棉花姑娘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部分同學都能寫出來。
    縱觀整節(jié)課,我認為課堂氣氛還是比較融洽的,能抓住課文的每一個語言訓練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學們在這節(jié)課學到了很多知識,并有保護益蟲益鳥的意識,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十三
    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她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啊!
    燕子飛來了。棉花姑娘說:“請你幫我捉害蟲吧!”燕子說:“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啄木鳥飛來了。棉花姑娘說:“請你幫我捉害蟲吧!”啄木鳥說:“對不起,我只會捉樹干里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青蛙跳來了。棉花姑娘高興地說:“請你幫我捉害蟲吧!”青蛙說“對不起,我只會捉田里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
    忽然,一群圓圓的小蟲子飛來了,很快就把蚜蟲吃光了。棉花姑娘驚奇地問:“你們是誰呀?”小蟲說:“我們身上有七個斑點,就像七顆星星,大家都叫我們七星瓢蟲?!?BR>    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長出了碧綠碧綠的葉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開嘴笑啦!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長滿了蚜蟲,燕子、啄木鳥、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蟲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們身邊的科學,語言符合兒童特點。通過學文,讓學生知道燕子、啄木鳥、青蛙、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激發(fā)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我教學的是第一課時,學習課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主動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并從中了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本領。教學過程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1、識字教學。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識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題導入時,就出示“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知道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起不同讀法,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通過舉例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懊藁ü媚铩笔潜疚牡闹魅斯p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雖然有些學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這么一個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對輕聲的指導朗讀。后來,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了其他生字詞。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兩個字,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系。另外,我還利用“班”來識記“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2、說話訓練。我設計了三處,第一次是是初讀課文后,讓學生用上“棉花姑娘(),()、()和()來了,但是(),最后()。”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第二次是在學生再讀課文之后,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說說棉花姑娘請了誰、誰和誰幫自己捉害蟲。第三次是在細讀二到四小節(jié)之后,讓學生用上“因為所以”說說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為什么不能幫助棉花姑娘,并從中了解不同動物消滅害蟲的本領。
    3、《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理解、體會,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
    在教學課文中重點語句:“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薄八嗝磁瓮嗅t(yī)生來給她治病啊!”通過請學生看圖,體驗蚜蟲的可惡。通過談感受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在讀中去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在讀讀、議議中了解一些科學常識。比如,在指導學生讀好棉花姑娘的請求語氣時,我讓學生就把自己當作棉花姑娘,讓他切身感受到棉花姑娘急切求助和痛苦的心情,從而能夠更到位地讀出棉花姑娘請求的預期。然后通過提示語進行引讀,擴大學生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帶著自己的感覺去讀,會有不同的效果。這樣就加深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而在指導燕子、啄木鳥和青蛙的話時,分兩個層次,先讀懂話中的意思,再想想用什么感情讀。另外,由于本課的人物角色鮮明,對話較多,加上一年級孩子又非常愛表現(xiàn),所以在指導學生充分朗讀、感悟文本時,我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景,在口語交際中有效地指導朗讀,使學生進一步深入文本,獲得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但由于課堂容量太大,時間不夠,最后的寫字環(huán)節(jié)沒能得以很好地落實,沒有留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同時每個環(huán)節(jié)分配的時間過少,整個教學過程顯得過于倉促,目標落實不夠到位。好的課堂應該要有所舍棄,有所側重。想面面俱到最后只會落得個“面面不到”。
    另外,我認為自己還有待改進的就是對學生的激勵語言比較貧乏而蒼白,如果更加生動,更加有針對性一點,相信課堂互動會更好。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值得我細細研究、探討。我要從上好平時的每一堂課開始,積累點點滴滴,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十四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10個生字;能正確描寫吐、葉、盼、快、許、棉;積累詞語棉花、許多、可惡、盼望、害蟲、幫忙、忽然、碧綠碧綠、吐出;能結合課文內容,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可惡、盼望、驚奇的詞義。
    2、學生能正確朗讀要求的句子;讀出不同的語氣。
    3、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知道燕子捉空中的害蟲、啄木鳥捉樹上的害蟲,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蟲,七星瓢蟲吃棉花葉子上的蚜蟲。
    多媒體、ppt
    一、談話揭示課題
    1、同學們,在上課前老師給你們猜一個謎語。
    2、教學棉
    (1)讀準字音
    (2)你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字?
    (棉花是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的顏色是白的,所以右上是個白字,棉花可用來做毛巾,所以右下是個巾字)
    3、出示答案,簡單介紹瓢蟲。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棉花和七星瓢蟲的故事。出示課題。
    5、學生齊讀課題
    (板書課題)
    6、師:棉花健康生長的時候,長出的葉子是碧綠碧綠的,可是當他受到害蟲的侵害,也會生病。
    二、課件出示童話故事,整體感知
    三、初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要求:看拼音讀準字音,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讀幾遍,并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
    四、感悟課文,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節(jié)
    (1)、出示第一節(jié)課件,仔細看動畫,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是呀,上面有許多蚜蟲,什么是蚜蟲呢?介紹蚜蟲。出示ppt.
    (3)教學生字許、惡、盼
    (4)蚜蟲很小,渾身長滿蚜蟲是一件痛苦的事,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棉花姑娘當時的心情怎樣、指導讀句:她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為她治病?。。ㄗプ∨瓮辉~讀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醫(yī)病的心情)
    師:盼望你能換個詞語說說嗎?(希望)
    師:盼望比希望的程度更加強烈。
    (5)教師范讀,學生領悟感情,自由讀,指名讀。
    (6)齊讀第一節(jié)
    (二)學習第6、7節(jié)
    1、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誰幫她只好了?。磕膬晒?jié)告訴了我們,自由讀一讀。
    2、七星瓢蟲本領大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3、教學生字忽
    4、你還能向同學介紹一下瓢蟲嗎?
    (展示學生收集的有關資料。)
    5、介紹瓢蟲家族。
    6、七星瓢蟲本領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樣?你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驚奇)找一個近義詞;你表演一下這個神態(tài)。
    7、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樣?你能讀好第7節(jié)嗎?
    8、學生讀第七小節(jié)。
    9、教學生字:碧
    10、棉花姑娘會怎樣稱贊七星瓢蟲?
    (三)學習25節(jié)
    1、自主、探究、合作學習25小結。
    (1)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讀出恰當?shù)恼Z氣。
    自學提示:a、分角色朗讀對話
    b、反復讀讀、想想,感受棉花姑娘說話的語氣
    c、小動物想幫棉花姑娘治病嗎?為什么?
    (2)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3)匯報。
    a、教學生字
    b、學生交流:棉花姑娘分別向燕子、啄木鳥和青蚌求救,但是這些小動物沒能幫助它。
    師:誰能來讀一讀棉花姑娘說的這句話?
    學生讀并評價
    師:那它們?yōu)槭裁礇]有幫助棉花姑娘呢?
    (4)指導學生朗讀這幾個自然段。分小組合作朗讀。
    (5)學生小組讀。大家評價。
    2、比比哪個小組讀的好,相機指導讀出請求的語氣。
    3、匯報學習收獲
    (小動物不是不想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師小結: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燕子捉空中的害蟲,啄木鳥捉樹上的害蟲,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蟲,七星瓢蟲吃棉花葉子上的蚜蟲。
    5、讀有關句子
    四、復習生字
    五、師小結:
    學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六:總結:
    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它們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可要好好愛護它們呀!
    七、板書
    51、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飛
    啄木鳥
    捉樹干里害蟲
    青蛙
    稻田里
    七星瓢蟲
    葉子上
    本課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害蟲的科學常識。
    棉花姑娘說課稿與教學反思篇十五
    《棉花姑娘》一課透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學生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什么地方的害蟲的常識。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包含了生字教學和課文學習兩部分。生字教學時,透過認讀生字、開火車讀字、組詞等形式,幫忙學生復習鞏固。寫生字環(huán)節(jié)中,首先讓學生觀察生字卡片,看清字形,然后范寫,最后讓學生自己練習。學習形式不斷變化,學生樂于理解,學習效果較好。
    在學習課文的環(huán)節(jié)中,根據(jù)課文的結構特點,將課文分成四部分進行教學。課文里主角較多,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忙學生理解課文,如男、女生對讀、小組賽讀、師生對讀、分主角朗讀等。在最后一段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老師讀文,學生邊聽邊想象,然后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讓學生在想象中理解課文,體會棉花姑娘病愈后開心的情緒和美麗的樣貌。并安排了說話環(huán)節(jié):碧綠碧綠的雪白雪白的,我先讓學生充分地說,再在課本上填空,學生的說話、想象潛力得到拓展。
    在本節(jié)課上,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xù)努力,如教師的課堂駕馭潛力,對生成的應變引導等,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在教學形式上下功夫,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用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