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字號:

    人際交往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在寫總結時,要注意避免使用復雜難懂的專業(yè)術語,以確保讀者易于理解。為了幫助大家寫作總結,小編搜集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一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內(nèi)外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你能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他嗎?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本人并無著作傳世,其言行大都見于其弟子柏拉圖的一些對話體著述中和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蘇格拉底的母親是一位產(chǎn)婆。蘇格拉底也常說他的談話藝術就像為人接生一樣。他認為他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生出”正確的思想,因為真正的智慧來自內(nèi)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
    (二)精讀課文:
    1、出示一幅豐收麥田圖,教師敘述:古人說“夏景一夜無人見,十里麥穗迷人眼?!边@正是麥子大熟的季節(jié),黃燦燦的麥田里流光溢彩,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
    2、蘇格拉底和弟子們來到了麥田邊,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指名答)。
    4、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那片金黃的麥田,聽蘇格拉底說話——(播放錄音:“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
    5、你聽懂了蘇格拉底的要求嗎?弟子們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是什么?指名讀,出示。(明確幾個要點:必須摘一個最大的、只許進不許退。讓學生明確蘇格拉底的規(guī)則是讓弟子們沒有回頭重選的機會。)。
    6、弟子們是怎樣追求最大的麥穗的呢?走在麥田里,他們會想些什么呢?從文中哪兒可以看出來?默讀課文三、四小節(jié),圈出有關的句子。
    7、交流:讀一讀相關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用一個詞來形容。(猶豫不決、堅定不移)。
    這樣復雜的情感你能讀好嗎?(出示相關段落,自讀、指名讀。指導學生讀出弟子們的認真和猶豫。)。
    8、可事情的結果令大家始料未及,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播放錄音“你們已經(jīng)到頭了?!?BR>    9、這時,弟子們兩手空空,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這句話(出示:“這時,兩手空空的……”)。
    10、這句話中有兩個生字,我們來讀一讀?!胞湁拧敝傅氖悄膬??什么叫“嘲笑”?
    11、光陰白白流淌,最大的麥穗在哪兒呢?此時此刻,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弟子們的心情嗎?(后悔、慚愧、沮喪)。
    12、從哪里看出來的?練讀第五小節(jié)。
    13、請全體男生讀一讀第六節(jié)蘇格拉底的話。
    14、他的這段話你讀懂了嗎?(指名答:不一定能碰到最大的麥穗;碰到了不一定能正確判斷。)。
    15、從這件事中,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出示第七小節(jié)。自己讀一讀。
    “眼前的一穗”和“最大的一穗”有什么不同?帶入文中思考。
    (最大的一穗:理想、追求;眼前的一穗:機會)。
    16、你答的很好,老師送你一句名言。出示: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抓住它?!蜖栐?。
    許多人對待機會,一如孩童在海灘那樣:他們讓小手握滿了沙子,然后讓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旭R思·莫爾)。
    17、齊讀最后一句話,你對文中最重要的這句話有什么感悟?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談一談(學生各抒己見)。
    (指名答:循循善誘、滿腹經(jīng)綸、很會育人。)。
    (三)總結課文:
    1、教師結語:現(xiàn)在,蘇格拉底的“麥穗”故事已經(jīng)成為一種經(jīng)典理論,或者說叫“麥穗智慧”“麥穗哲理”,讓我們通讀全文,將它也作為今天我們所收獲的一束“飽滿的麥穗”吧!
    2、布置作業(yè):征文《握住手中的麥穗》。
    板書設計: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感受。
    4、憑借語言材料,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教學重點:
    課文第三段,用摘麥穗這樣不起眼的小事,來揭示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學難點:
    怎樣引導學生,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材料,領悟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學準備:
    關于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的認識和大概理解;關于機遇的.一些名人名言。
    教學過程:
    一、人物簡介,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蘇格拉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嗎?
    請同學把收集到的資料簡要地向同學匯報。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篇關于講蘇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之間發(fā)生的一件事,究竟是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誰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同學們讀后匯報:這篇課文講的是蘇格拉底叫他的弟子到一塊成熟的麥地里摘一顆最大的麥穗,結果沒摘到,從而悟出了一個道理。
    三、精讀課文,悟出道理。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蘇格拉底是怎樣要求他的弟子到麥地里摘一顆最大的麥穗?這是一塊怎樣的麥地?請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細讀體會。
    2、出示第一自然段文字。重點討論以下詞句:
    (1)那正是大熟的季節(jié),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
    (2)只許進不許退。
    3練習感情朗讀。
    5、出示2-5自然段文字,指名朗讀課文,討論交流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1)抓住弟子們的神態(tài):埋頭看看、搖頭。
    (2)抓住弟子們的動作:摘了隨手扔掉。
    (3)討論:蘇格拉底的弟子們?yōu)槭裁凑坏揭活w最大的麥穗?他們心里會怎樣想?
    (5)那些小麥可能回怎樣嘲笑這些弟子們?請同學們發(fā)揮想象。
    (6)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
    8、出示最后的自然段。
    (1)指名讀。
    (2)把你認為含義最深的句子畫下來,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的理解。
    (3)分組交流。
    (4)重點討論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4)。
    四、補充深化,領悟道理。
    1、學習了這篇課文,讓你想到古代的一首什么詩歌?
    出示《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2、學了這篇課文,我想說:()。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三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溝通與合作的良好空間,學生在研讀過程中學會交流,讀懂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節(jié)。
    2、能前后聯(lián)系,領悟最后一節(jié)語言文字,明白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lián)系實際,談談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句話的理解。
    著重讀好蘇格拉底說的話,體會弟子們所悟出的道理。
    一、檢查讀書導入:
    (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大熟的季節(jié),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讀出麥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顆粒飽滿”的。)。
    (這時正是麥子大熟的季節(jié),粒粒飽滿的麥穗沉甸甸的墜在稈上,多引人注目??!這不,大學者蘇格拉底帶著弟子摘麥穗來了。不過他是有要求的)。
    二、學習蘇格拉底的話。
    出示。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
    生讀:……。
    加上提示語,讀,
    蘇格拉底嚴肅地對弟子們說:……。
    我們讀書就要根據(jù)他的提示語,讀出感受。
    要重點突出讀“只許進不許退”短句。
    這個短句表達蘇格拉底的意思是沒有回頭重選的機會或者說沒有商量的余地。
    該如何讀中表達,生再讀(分組):……()。
    誰來做蘇格拉底讀一讀——。
    三、多媒體顯示“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
    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般的聲音:“你們已經(jīng)到頭了?!边@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shù)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那些詞讓你感受最深?
    輕聲讀,你體會到弟子們此時的心情了嗎?
    (他們可能會說什么?)。
    四、學習2—4小節(jié)。
    弟子們到底是怎樣追求最大的麥穗的呢?讓我們讀一讀課文2-4節(jié)。
    出示要求:劃出弟子們摘麥穗時表現(xiàn)的有關語句,怎么做的用“﹏﹏”,怎么想的用“”。思考你從中體會出什么。
    小組討論。
    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jīng)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大組交流(根據(jù)學生回答,師適時點撥:弟子們怎么做,怎么想,你認為該怎么讀?)。
    同學們請你對他們的做法發(fā)表意見,談談你的看法。
    我們再看一下老師的要求,作為旁觀者你想給他們提個醒嗎?
    五、學習蘇格拉底的話。
    過渡:同學們提醒得對,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們看看蘇格拉底是怎么說的?
    投影出示: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見到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BR>    (1)討論:“有一穗是最大的”與“最大的麥穗”是不是同一穗?為什么?
    (2)師小結:是呀,真正最大的麥穗是很難得到的,在麥地里尋尋覓覓,最終一無所獲,還不如抓住顆粒飽滿的那一穗。
    同學們聽到這兒有什么感受。(最大的一穗是我們的追求,而眼前的穗才是我們要緊緊抓住的機遇。)。
    (3)想一想,蘇格拉底此時說話時的語氣?(語重心長意味深長)。
    集體語重心長地朗讀蘇格拉底的話?!?BR>    師:讀到這,同學們誰能用上“雖然……但……”、“即使……也……”說說說當時弟子們的感受。
    生:雖然弟子們兩手空空,但從師傅的話中弟子們一定受到了教育。
    在人生路上,即使錯失了良機,我們也不應嘆息。
    雖然麥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們未必能碰到它。
    即使蘇格拉底教訓弟子們嚴格了一些,也是為了他們的成長。
    蘇格拉底只是在教學生摘麥穗嗎?
    過渡:他的循循善誘、良苦用心弟子們領悟了嗎?
    六、學習第7小節(jié)。
    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1)輕聲讀一讀,你最喜歡哪句,為什么?
    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體會到了什么?讀出什么問題?
    (2)解決問題。
    先自己讀書,再小組討論,最后討論。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與“在麥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
    第三句: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聯(lián)系第6節(jié)體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眼前的一穗”、就是“剛剛摘下的”一穗,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拿在手中?!白畲蟮囊凰搿保白畲蟮摹敝高h大的目標?!把矍暗囊凰搿被蛘哒f“剛剛摘下的一穗”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請舉例說說。)。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個事例說說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边@句話的理解。
    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小組討論。
    大組交流。
    讓我們再次感悟品讀這段話——齊讀。
    (引導:談談聽說過的其他人和事。除了反面例子,再談談正面事例。)。
    小結:我們應該要有遠大的目標,但更要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這樣,一穗一穗積累起來,就會得到一堆閃光的金子,就獲得了最大的成功。
    背誦課文最后一節(jié)。
    師小結:我的追求是想成為一名最優(yōu)秀的教師,但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明天又有新的挑戰(zhàn)。這些對于我們?nèi)松拿恳浑A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標是永無止境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踏踏實實地干好每一件事,我們才能有所收獲。
    七、所以,很多人送給我們這樣的名言警句。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_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爾。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蜖栐恕?BR>    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
    (要抓住機遇)。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四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通過語言文字,領悟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內(nèi)外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边@句話的理解。
    教學準備:有關蘇格拉底的資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導再讀。
    2、在弟子們尋找最大的麥穗的過程中,蘇格拉底說了三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3、有人說:哲學家的語言是深邃的語言,是精辟的語言,是智慧的語言。今天我們就從這三句話入手,去領略這位哲學大師的智慧。
    二、哲人聲音,聆聽品讀。
    讓我們聽聽蘇格拉底都說了什么?[逐一出示讀]。
    (一)品讀第一句話。
    1、讀第一句話。
    師:讀得真流利,誰能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生再讀。師:你知道了什么?(去麥地里摘一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
    師: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是不能走回頭路的。(時間、人生)。
    師:談到時間、人生,我們會感慨萬千,此時,你會想起哪些名言?
    出示名言:人生是沒有回頭路的。
    人生如流水,一去不回頭。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讀一讀)。
    2.蘇格拉底會以怎樣的語氣跟弟子們說這一句話呢?(嚴肅)。
    3.再來讀這一段。
    (二)品讀第二句話。
    1、誰來讀一讀蘇格拉底的蒼老的洪鐘般的聲音。指名讀——女生讀——男生讀——齊讀。
    師:這聲音像什么?(像蒼老的洪鐘般的聲音。像驚天動地的雷聲。像給人們敲起的警鐘……)。
    師:再去讀一讀這句話,你又能讀出什么話外之音?(你們已經(jīng)走到麥地的盡頭了。麥地到頭了。時間到頭了。)。
    2.蘇格拉底說這話時,弟子們完成任務了嗎?他們表現(xiàn)如何?
    3、弟子們?nèi)鐗舫跣?,說出“如夢初醒”的近義詞,想想弟子們明白了什么?
    4、弟子們不能完成任務,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對待嗎?劃出弟子們的表現(xiàn)。
    投影出示: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纯催@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5、仔細抓住弟子們的表現(xiàn),揣摩弟子們的心理,呆會兒老師要進行現(xiàn)場采訪。
    6、采訪不同表現(xiàn)的弟子,體會抓住時機的重要。
    (“埋頭”、“低著頭”的:摘麥穗時眼光不夠開闊。)。
    (摘了又隨手扔掉的、光看直搖頭的:摘麥穗時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
    (兩手空空的:他們總認為……)。
    7、假如你就是麥地中的一株小麥,你會如何“嘲笑”弟子們呢?強化抓住時機的重要性。
    9、小結: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開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樣察視時機,而在進行時要像千手神那樣抓住時機。
    (三)品讀第三句話。
    “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1、蘇格拉底是怎么對弟子們說的呢?投影出示,以不同的語氣指名讀。
    2、醉翁之意不在酒,蘇格拉底僅僅在說“麥穗”嗎?還在說什么?(蘇格拉底用麥地在模擬人生,麥穗模擬機會的。)。
    如果麥地是我們的人生,麥穗是機遇的話,蘇格拉底的話還可以怎么說?
    投影出示: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_________就是你們剛剛______的?!?BR>    三、循循善誘,感悟人生。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1、齊讀。
    2、體會分號的用法,麥穗為什么要加上引號呢?體會雙引號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麥穗”、“飽滿的麥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義。
    4、再讀幾遍,看看這里哪句話在你心中占據(jù)的分量越來越大?
    突出顯示: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學生理解“追求應該是最大的”“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這樣的道理蘇格拉底直接跟弟子們說了嗎?潛移默化間給弟子影響,這種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詩形容。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在潛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個高明的老師!
    5、老師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只有上好每一節(jié)課,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腳踏實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離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6、指名聯(lián)系實際理解。(教師點評)。
    7、小結語:人的生活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人生。相信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聽了蘇格拉底的話一定會有收獲。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四、課堂小結,名言明理。
    2、這兩句名言讓我們共勉。
    機會是每個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經(jīng)碰到它。(達爾文)。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要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它。(巴爾扎克)。
    五、選擇練習,拓展思維。
    1、把文中最喜歡的語段摘抄下來。
    2、選擇一題練習。
    如果你見到蘇格拉底的學生們,你想對他們說什么,請寫下來。
    最后一段話,使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事,請舉個具體的例子寫出自己的體會。
    學習本課后,你有什么收獲?寫一句凡人名言在書上,然后交流。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五
    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動性和自主性,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利于溝通與合作的良好空間,學生在研讀過程中學會交流,讀懂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節(jié)。
    2、能前后聯(lián)系,領悟最后一節(jié)語言文字,明白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錯失良機的道理。
    3、能聯(lián)系實際,談談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這句話的理解。
    著重讀好蘇格拉底說的話,體會弟子們所悟出的道理。
    一、檢查讀書導入:
    (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大熟的季節(jié),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讀出麥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顆粒飽滿”的。)。
    (這時正是麥子大熟的季節(jié),粒粒飽滿的麥穗沉甸甸的墜在稈上,多引人注目啊!這不,大學者蘇格拉底帶著弟子摘麥穗來了。不過他是有要求的)。
    二、學習蘇格拉底的話。
    出示。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BR>    生讀:……。
    加上提示語,讀,
    蘇格拉底嚴肅地對弟子們說:……。
    我們讀書就要根據(jù)他的提示語,讀出感受。
    要重點突出讀“只許進不許退”短句。
    這個短句表達蘇格拉底的意思是沒有回頭重選的機會或者說沒有商量的余地。
    該如何讀中表達,生再讀(分組):……()。
    誰來做蘇格拉底讀一讀——。
    三、多媒體顯示“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
    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般的聲音:“你們已經(jīng)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shù)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
    那些詞讓你感受最深?
    輕聲讀,你體會到弟子們此時的心情了嗎?
    (他們可能會說什么?)。
    四、學習2—4小節(jié)。
    弟子們到底是怎樣追求最大的麥穗的呢?讓我們讀一讀課文2-4節(jié)。
    出示要求:劃出弟子們摘麥穗時表現(xiàn)的有關語句,怎么做的用“﹏﹏”,怎么想的用“”。思考你從中體會出什么。
    小組討論。
    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纯催@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認為最大的那一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jīng)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大組交流(根據(jù)學生回答,師適時點撥:弟子們怎么做,怎么想,你認為該怎么讀?)。
    同學們請你對他們的做法發(fā)表意見,談談你的看法。
    我們再看一下老師的要求,作為旁觀者你想給他們提個醒嗎?
    五、學習蘇格拉底的話。
    過渡:同學們提醒得對,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們看看蘇格拉底是怎么說的?
    投影出示: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見到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BR>    (1)討論:“有一穗是最大的”與“最大的麥穗”是不是同一穗?為什么?
    (2)師小結:是呀,真正最大的麥穗是很難得到的,在麥地里尋尋覓覓,最終一無所獲,還不如抓住顆粒飽滿的那一穗。
    同學們聽到這兒有什么感受。(最大的一穗是我們的追求,而眼前的穗才是我們要緊緊抓住的機遇。)。
    (3)想一想,蘇格拉底此時說話時的語氣?(語重心長意味深長)。
    集體語重心長地朗讀蘇格拉底的話?!?。
    師:讀到這,同學們誰能用上“雖然……但……”、“即使……也……”說說說當時弟子們的感受。
    生:雖然弟子們兩手空空,但從師傅的話中弟子們一定受到了教育。
    在人生路上,即使錯失了良機,我們也不應嘆息。
    雖然麥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們未必能碰到它。
    即使蘇格拉底教訓弟子們嚴格了一些,也是為了他們的成長。
    蘇格拉底只是在教學生摘麥穗嗎?
    過渡:他的循循善誘、良苦用心弟子們領悟了嗎?
    六、學習第7小節(jié)。
    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1)輕聲讀一讀,你最喜歡哪句,為什么?
    請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體會到了什么?讀出什么問題?
    (2)解決問題。
    先自己讀書,再小組討論,最后討論。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與“在麥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
    第二句: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
    第三句: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聯(lián)系第6節(jié)體會,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眼前的一穗”、就是“剛剛摘下的”一穗,我們要實實在在地拿在手中。“最大的一穗”,“最大的”指遠大的目標。“眼前的一穗”或者說“剛剛摘下的一穗”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請舉例說說。)。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個事例說說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边@句話的理解。
    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小組討論。
    大組交流。
    讓我們再次感悟品讀這段話——齊讀。
    (引導:談談聽說過的其他人和事。除了反面例子,再談談正面事例。)。
    小結:我們應該要有遠大的目標,但更要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這樣,一穗一穗積累起來,就會得到一堆閃光的金子,就獲得了最大的成功。
    背誦課文最后一節(jié)。
    師小結:我的追求是想成為一名最優(yōu)秀的教師,但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明天又有新的挑戰(zhàn)。這些對于我們?nèi)松拿恳浑A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標是永無止境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踏踏實實地干好每一件事,我們才能有所收獲。
    七、所以,很多人送給我們這樣的名言警句。
    機會是每個人都有的,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已碰到它?!_爾文。
    機遇只垂青(重視)那些懂得怎樣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爾。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蜖栐?。
    板書:
    眼前的一穗(實實在在)。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六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問:有誰知道天與地之間有多高?有人回答:“三尺?!?BR>    人都有有四尺,那不是要把天都頂破嗎?
    這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們公認的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的回答。他這樣解釋:“是啊,所以凡是超過三尺的人要立足于天地之間,必須低頭。做人要懂得謙虛?!?BR>    1、出示思考題:蘇格拉底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上課的?內(nèi)容是什么?
    請大家輕輕讀課文并畫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組織討論。(“大熟的季節(jié)”“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說明什么?)。
    2、這節(jié)課蘇格拉底給弟子們提了一個什么要求?速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等你們?!?BR>    誰當蘇格拉底?其他同學當?shù)茏?,你們要聽明白老師的話?BR>    問:聽明白了嗎?你們認為抓住老師要求中的哪些關鍵詞才算聽明白了呢?(“最大的麥穗”指什么?從“只許進,不許退”中體會到什么?)。
    再讀,用適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把關鍵讀清楚,讓大家聽得更明白。
    3、“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后,就走進了麥地?!弊罱K怎樣?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嘲笑他們?!蓖怀觥皟墒挚湛铡保?。
    4、為什么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而弟子們卻“兩手空空”呢?讓我們看看他們在摘麥穗時的表現(xiàn)。
    默讀第3、4自然段,用不同記號標出描寫弟子們摘麥穗過程中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語句。
    交流討論。
    可見,弟子們摘得很認真。誰能把弟子們的專注、用心讀出來,讓大家再來體會。
    他們?yōu)槭裁礇]有摘到呢?(“總認為……總以為……)。
    原來他們還很猶豫。誰還想再來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你能用“雖然……但是……”來評價一下蘇格拉底的弟子們嗎?
    5、認真地尋找,到頭來卻是兩手空空,大家能想象弟子們的心情嗎?(羞愧、后悔、遺憾)。
    誰來讀讀,讓大家感受這種心情。
    6、蘇格拉底面對兩手空空的弟子們也很遺憾,他又是怎樣開導他們的呢?
    指名讀,出示:“這塊麥地里肯定……你們剛剛摘下的?!?BR>    討論:“有一顆是最大的”與“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為什么?
    (師:是呀,真正最大的麥穗是很難得到的,在麥地里尋尋覓覓,最終一無所獲,還不如抓住顆粒飽滿的那一穗。有總比沒有好,只有把眼前的抓在手里,才是我們需要的最大的。)。
    蘇格拉底僅僅是在講摘麥穗這件事嗎?這時蘇格拉底說話時是怎樣的語氣?讀一讀體會一下,“說”字前面可加一個什么詞?交流讀。
    追問:(1)如果你是麥地邊的一個過路人,當你看到這些學生挑挑揀揀,猶豫不決的時候,你替他們著急嗎?你會給他們提醒嗎?提什么醒?(注意麥地盡頭要到了;你眼前的一穗夠大了:手中的一穗怎能扔掉呢;不要猶豫不決……)。
    7、兩手空空的弟子們真的兩手空空嗎?其實他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是什么道理?
    出示:“人的一生仿佛……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引讀。
    重點理解:“最大的追求”指的是什么?“眼前的一穗”又指的是什么?
    (師:蘇格拉底不只是讓弟子們摘麥穗,他是在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機會,告訴弟子們?nèi)松鷳撚羞h大的理想,但更應該抓住機遇,把握當前。)。
    聯(lián)系實際: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做生意、炒股票、找工作……)。
    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社會上,每個人都希望成功,每個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業(yè),可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卻一輩子都沒有出息呢?原來,“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的摘下了它,于是就功成名就;“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的錯失良機,于是只能獨自吞咽失敗的苦水。人的生活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人生。
    1、關于抓住機遇,把握機會。很多人都有體會。出示名人名言。
    你能用上“猶豫、珍惜、把握、果斷、秘訣”等詞語自創(chuàng)一兩條“名言”嗎?
    拿出紙和筆寫寫,再交流。
    2、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咱們一同走進了《最大的麥穗》的“精神殿堂”。人人都收獲了一株“最大的麥穗”,咱們不虛此行。
    板書:
    遠大目標抓住機遇把握當前。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七
    師:孩子們,自從畢業(yè)考試后咱們整整四十二天沒見了,今天見到你們,老師感到格外地親切和高興,現(xiàn)在正值暑假,今天你們和在座的老師一樣放棄了休息,來到這里和老師一起學習。我非常感謝你們!說說這段時間你干什么了。有沒有外出旅游的?看來同學們的暑假生活充實的快樂的。這節(jié)課老師也將帶你們?nèi)プ鲆淮沃腔勐糜?。我們將要到一座精神殿堂,與2500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進行對話,去聆聽他的聲音,去觸摸他的智慧。(課件出示:蘇格拉底的畫像)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最大的麥穗》(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文本師:這篇課文篇幅不算太長,,只有一個生字。我相信經(jīng)過大家認真地練習,你們一定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遇到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同學們自由練習朗讀,約六分鐘。師巡間了解情況。)。
    師:我相信,你一定能比上一次讀得更棒?。ò选白畲蟮摹薄爸辉S進,不許退”強調(diào)得很清楚,也很自然。)。
    師:蘇格拉底看到弟子們兩手空空,一無所獲地走到麥地的盡頭,他是怎樣開導弟子的?請朗讀課文的第六小節(jié)。(相機評價一下)。
    師:課文還剩下最后一節(jié),愿意朗讀的同學請站起來!(剛才朗讀機會看似老師給予的,實際上自己爭取到的??磥硗瑢W們很懂得抓住機會鍛煉自己。)。
    三、細讀,進行探究。
    小結:把自己當成文章中的弟子,揣摩他的想法,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讀,有滋有味地朗讀。(練讀,指名讀)機會就這樣在舉棋不定、猶豫不決中從指縫間悄悄溜走了,到頭只能是兩手空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假設自己就是一個恰巧從麥地邊路過的旁觀者,我們就以旁觀者的身份對對弟子們提個醒,(課件出示:弟子們圖片)你覺得他們應該怎樣做。(生自由說)師:看來我們班的學生都有可能成為大哲學家的希望,因為你們說的幾乎與蘇格拉底的不謀而合。(課件出示:引讀: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1、蘇格拉底的弟子明白了嗎?請大家齊讀第七自然段。(課件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保?BR>    (1)為什么說人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
    (3)“麥穗”加雙引號表示什么意思?
    (4)“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是什么意思?師:同學們的問題五花八門,而且很有研究和探討的價值,了不起,你們有一顆善思的大腦。
    3.引導學生自主釋疑。
    (1)請同學們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和小組成員在討論中去尋找答案。
    (2)小組交流、討論,老師參與其中。
    (3)匯報交流。(此時的教學無法再按預設的進行,而應依學定教,順學而導。既學生匯報哪一個問題,教師就相機引導,這時課堂上呈現(xiàn)更多的是動態(tài)生成。)師隨機引說: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就是說——有的人碰見機會就緊緊地抓住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東張西望的人就好比前面——蘇格拉底的弟子們,他們一心追求最大的麥穗,在猶豫中失去機會,結果兩手空空,懊悔不已。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這些弟子們一樣的情況呢?(可以相機引導:課件出示:一位大哥哥的煩惱、班委會競選,上課發(fā)言等。)如果讓你給自己或身邊的人的一句忠告,你會選擇這段話中的那句話?(課件突出顯示: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4、聯(lián)系實際,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老師示范理解:我的追求是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今天對我來說摘取最大的麥穗就是認真上好這堂課,只有上好每一節(jié)課,把握住身邊的每一次機會,腳踏實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離我的追求更近!在坐的各位同學肯定也有遠大的目標,能把你們的目標告訴大家嗎?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你覺得該如何去做?帶著自己的理解與感受齊讀最后一句話。(在情境中反復誦讀)人的生活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人生,相信同學們的這趟精神之旅一定不虛此行,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孩子們,這是你們現(xiàn)在十二、三歲對這段話的理解,當你們二十二、三,三十二、三,有了一定的人生經(jīng)歷后,會有更深的理解,讓我們把這段話記下來,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吧?。ň毩暠痴b)同學們,讓我們默默地記住這句話,在心理默默對自己說:“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BR>    板書:追求——最大的抓住——眼前的。
    讓我們釋放出來,大聲地,堅定地對自己說:“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四、內(nèi)化理解,提升能力。
    2、讀讀學生寫的內(nèi)容。
    3、出示老師收集的名言,培養(yǎng)積累的習慣。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關于機會的名言、古詩、希望大家積累下來。(課件出示)生背誦。(有時間讓同學展示背誦一下)。
    4、孩子們不要等待,不要猶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你們今后能抓住眼前的每一次機會,踏踏實實,向著自己的遠大理想前進吧!下課!謝謝大家!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八
    非常有幸能在新教師培訓中聆聽到特級教師——倪宗紅老師的課《最大的麥穗》,通過倪老師精彩的上課,使我感觸頗深,尤其是與倪老師的交流,使我也摘到了麥穗。讓我進一步理解了在語文教學中以讀為主,努力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中指出:“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和朗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小學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方式,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的基礎訓練,也是發(fā)展思維,發(fā)展認識的一條有效途徑,因此,對于低年級兒童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朗讀尤為重要。
    我剛接手一年級,對于新課標還很陌生,而小學低年級語文很短,內(nèi)容又大都淺濕,生僻難懂的詞語不多,象這種課文就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低年級中,我們還應注意在不同的課文中運用不同的朗讀形式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要求。(1)齊讀。齊讀可以激發(fā)情緒,渲染氣氛。(2)分角色讀。能身臨其境地體會課文,低年級不少課文適合分角色讀。分角色讀能增添課堂教學情趣,加深對課外情境的體驗。(3)范讀。為讓學生形成課文所需要的情感狀態(tài),進行有感情地范讀,能給學生一種語感直覺、誘發(fā)他們的情感沖動,范讀可以是老師讀,可以是讀得好的學生讀,也可以播放課文錄音帶進行。范讀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需要隨時進行。朗讀的方法還可有引讀、散讀、輕讀、領讀等等。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九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問:有誰知道天與地之間有多高?有人回答:“三尺?!?BR>    人都有有四尺,那不是要把天都頂破嗎?
    這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們公認的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的回答。他這樣解釋:“是啊,所以凡是超過三尺的人要立足于天地之間,必須低頭。做人要懂得謙虛。”
    二、講讀課文。
    1.出示思考題:蘇格拉底在什么時間、什么地方上課的?內(nèi)容是什么?
    請大家輕輕讀課文并畫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組織討論。(“大熟的季節(jié)”“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說明什么?)。
    2.這節(jié)課蘇格拉底給弟子們提了一個什么要求?速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等你們?!?BR>    誰當蘇格拉底?其他同學當?shù)茏樱銈円犆靼桌蠋煹脑挕?BR>    問:聽明白了嗎?你們認為抓住老師要求中的哪些關鍵詞才算聽明白了呢?(“最大的麥穗”指什么?從“只許進,不許退”中體會到什么?)。
    再讀,用適當?shù)恼Z氣、語調(diào)把關鍵讀清楚,讓大家聽得更明白。
    (“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嘲笑他們?!蓖怀觥皟墒挚湛铡保?BR>    3.為什么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而弟子們卻“兩手空空”呢?讓我們看看他們在摘麥穗時的表現(xiàn)。
    默讀第3、4自然段,用不同記號標出描寫弟子們摘麥穗過程中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語句。
    交流討論。
    可見,弟子們摘得很認真。誰能把弟子們的專注、用心讀出來,讓大家再來體會。
    他們?yōu)槭裁礇]有摘到呢?(“總認為……總以為……)。
    原來他們還很猶豫。誰還想再來讀讀這兩個自然段?
    你能用“雖然……但是……”來評價一下蘇格拉底的弟子們嗎?
    4.認真地尋找,到頭來卻是兩手空空,大家能想象弟子們的心情嗎?(羞愧、后悔、遺憾)。
    誰來讀讀,讓大家感受這種心情。
    5.蘇格拉底面對兩手空空的弟子們也很遺憾,他又是怎樣開導他們的呢?
    指名讀,出示:“這塊麥地里肯定……你們剛剛摘下的?!?BR>    討論:“有一顆是最大的”與“最大的一穗”是不是同一穗?為什么?
    (師:是呀,真正最大的麥穗是很難得到的,在麥地里尋尋覓覓,最終一無所獲,還不如抓住顆粒飽滿的那一穗。有總比沒有好,只有把眼前的抓在手里,才是我們需要的最大的。)。
    蘇格拉底僅僅是在講摘麥穗這件事嗎?這時蘇格拉底說話時是怎樣的語氣?讀一讀體會一下,“說”字前面可加一個什么詞?交流讀。
    追問:(1)如果你是麥地邊的一個過路人,當你看到這些學生挑挑揀揀,猶豫不決的時候,你替他們著急嗎?你會給他們提醒嗎?提什么醒?(注意麥地盡頭要到了;你眼前的一穗夠大了:手中的一穗怎能扔掉呢;不要猶豫不決……)。
    6.兩手空空的弟子們真的兩手空空嗎?其實他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是什么道理?
    出示:“人的一生仿佛……這才是實實在在的?!?BR>    引讀。
    重點理解:“最大的追求”指的是什么?“眼前的一穗”又指的是什么?
    (師:蘇格拉底不只是讓弟子們摘麥穗,他是在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機會,告訴弟子們?nèi)松鷳撚羞h大的理想,但更應該抓住機遇,把握當前。)。
    聯(lián)系實際: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做生意、炒股票、找工作……)。
    師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社會上,每個人都希望成功,每個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業(yè),可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卻一輩子都沒有出息呢?原來,“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的摘下了它,于是就功成名就;“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的錯失良機,于是只能獨自吞咽失敗的苦水。人的生活態(tài)度決定了他的人生。
    三、總結延伸。
    1.關于抓住機遇,把握機會。很多人都有體會。出示名人名言。
    你能用上“猶豫、珍惜、把握、果斷、秘訣”等詞語自創(chuàng)一兩條“名言”嗎?
    拿出紙和筆寫寫,再交流。
    3.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咱們一同走進了《最大的麥穗》的“精神殿堂”。人人都收獲了一株“最大的麥穗”,咱們不虛此行。
    板書:
    遠大目標抓住機遇把握當前。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十
    《最大的麥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講述了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讓弟子們從麥地里找一顆最大的麥穗,從中引導弟子們悟出了“人的一生應該有遠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須實實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機遇”的道理。
    初讀課文時,我不禁被蘇格拉底氣定神閑的哲人風范,以及他用麥地模擬人生的道路,用麥穗模擬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機遇來深入淺出教導弟子的教育藝術所折服,同時又被蘇格拉底帶給我們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動。
    再讀課文,深入地探討本文的哲理。發(fā)現(xiàn)個人理解的角度、深度、廣度又各不相同。反之,想想自己的教學,如何讓學生體會,讀懂文中蘊涵的哲理,確有一定的困難。假如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理解、討論,看似輕松愉快,但恐怕學生對語言文字所蘊涵的人生哲理浮于表面,恐怕學生的價值取向出現(xiàn)偏差。反復琢磨,決定采用導讀法。給自己的本課教學定了兩個原則:一是既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又要注意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二是既要讀懂語言文字中所蘊涵的哲理,又要學生能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水到渠成。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教學:
    一、抓主線導,層層深入。
    本課我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主線)就是緊緊抓住蘇格拉底的三段話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話引導讀懂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許進不許退。第二段話看似簡單,僅僅一句話,卻是蘇格拉底對弟子們的一聲斷喝,蘊涵著蘇格拉底對弟子的行為敲醒警鐘。讓學生明白了兩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樣走到麥地的盡頭,沒有收獲,沒有輝煌,美好年華,白白浪費。第三段話時,學生已讀懂蘇格拉底是在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人生中的機遇,引導學生句句刨析理清這段話的三個層次,人生肯定有機遇;但未必碰見,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學生明白了人生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有時我們也難以發(fā)現(xiàn),難以把握;因此,抓住時機,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機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機遇也不是機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才會水到渠成。
    二、讀悟結合,相機點撥。
    教學中朗讀有助于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如果沒有仔細地朗讀,就談不上思想的感悟與語言的積累,就會上不出語文課的語文味道來。
    我始終認為語文課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感悟能力,在應當讀的時候讀,應該品的地方品。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駕馭了課堂。在對學生放手時又不會讓學生信馬由韁地亂走。才能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潛移默化”。例如:在教學時,我特別注意點撥學生讀出一些關鍵的詞語,讀出蘇格拉底那洪鐘般的聲音,品味蘇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淺出的話。
    三、尊重體驗,注意熏陶。
    孩子是多元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nèi)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nèi)在感受,有著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其獨特個性的體現(xiàn)。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就告訴自己要留心多聆聽學生思想,允許磋商的地方。
    但同時,我還注意在學生自己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實際各抒己見,在彼此的探討與思辯中得到自己的所得時,對學生不同于他人的觀察、思考稍加引導,給予學生深層次的熏陶。例如;我在導讀蘇格拉底的第三段話時,就試圖在語言訓練、思維訓練中滲透人文精神,引導學生更深入的感悟本文哲理。
    我常常想,我在課堂里是否使學生得到更切實的收益,假如學生高高興興的一節(jié)課下來,卻沒有收獲,那是否真正的快樂。我認為,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學有收獲,然后應該想法設法讓學生學得有趣,不斷體驗成功的樂趣,努力把有效做得更快樂。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十一
    這里是自主展示的課堂,展示榮耀交流自豪,掌聲請出我們今天的展示小組。(展示小組上臺自我介紹)。
    生1:大家好,很榮幸被選為今天的幸運小組,我是首席發(fā)言人---。
    生2:補充發(fā)言人----。
    生3:補充發(fā)言人----。
    生4:補充發(fā)言人---。
    生1:今天有我們小組為大家展示《最大的麥穗》一課的前置性學習情況。
    師:高樓萬丈平地起,學富五車先字詞,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板塊:生齊:字詞訓練營,人人當英雄。
    師:同學們傾聽口令。一、(全體同學坐正,做到一尺一拳一寸,自查握筆姿勢。)二、同桌互查握筆姿勢。三、開始答題。提醒學生既要速度,又要質量,書寫工整,少出現(xiàn)筆下誤。
    (展示小組的學生巡視,發(fā)現(xiàn)同學們坐姿不正確或握筆不正確幫其糾正)。
    (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做完后)師:請同學們迅速把小測試卷交到小組長,課下看出,全正確的小隊有50分大獎。
    展示小組開火車讀課文。閱讀小組認真傾聽。記錄展示小組朗讀中出現(xiàn)的錯誤,做好標記。為評價做準備。
    師:誰來評價一下他們小組的朗讀?
    生5:這個小組從整體來說,站姿正確,精神飽滿,可見這個小組同學的團隊意識強,值得我們大家學習。但4號同學的聲音如果再洪亮些我認為會更好。4號加油。
    生4號:謝謝,我會努力的。
    生6:我想挑戰(zhàn)二號同學。讀第二自然段。
    生評:兩位同學讀得正確流利,我認為挑戰(zhàn)者讀得更有感情。
    師:敢于挑戰(zhàn)是自信心的表現(xiàn),值得大家學習,希望展示小組的同學在課前要認真準備,做到更好,加油!同時獎勵挑戰(zhàn)小隊20分。
    生1號:通過前置性學習我們小組一致認為這是一篇說理的散文,敘述了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讓弟子到麥地里選摘最大的麥穗,弟子們挑挑揀揀,結果兩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須實實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機遇,而不能東張西望的道理。
    生2。
    全文共7節(jié),可分為3段:第一段(第1節(jié))寫蘇格拉底要求弟子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第二段(第2—6節(jié))寫弟子們摘麥穗的經(jīng)過和蘇格拉底對他們的教訓;第三段(第7節(jié))寫弟子們從蘇格拉底的話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生3:請同學們看第一自然段: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一天,他帶領幾個弟子來到一塊麥地邊。那正是成熟的季節(jié),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BR>    弟子們聽懂了老師的要求后,就陸續(xù)走進了麥地。
    生4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麥穗,只許進不許退。我在麥地的盡頭等你們?!?BR>    我們小組認為在這里蘇格拉底的話一定是非常嚴肅的,要重點突出讀“只許進不許退”短句, 這個短句表達蘇格拉底的意思是沒有回頭重選的機會或者說沒有商量的余地。
    師: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還不如爛筆頭,傾聽是一種習慣美德,記下你的所得。
    生1 請同學們看這一段“地里到處都是大麥穗,哪一個才是最大的呢?弟子們埋頭向前走。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他們總以為最大的麥穗還在前面呢。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
    弟子們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經(jīng)過了很長一段時間。
    生2 "看看這一株,搖了搖頭;看看那一株,又搖了搖頭。""雖然,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從這里我體會到蘇格拉底的弟子們當時態(tài)度猶豫,不能當機立斷。
    生3“一邊低著頭往前走,一邊用心地挑挑揀揀?!薄坝眯牡靥籼魭?,從這里我體會到蘇格拉底的弟子們摘麥穗很認真,低著頭只看到眼前的麥穗,但眼光不夠開闊。
    生4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扒懊娴臋C會有的是,最大的就在前面,我一定能得到那個最大的”我們通過小組交流認為弟子們當時可能會這樣想。
    生1“他們總以為最大的麥穗還在前面你呢"他們總以為機會還很多,完全沒有必要過早地定奪?!?BR>    總認為……總以為…總把希望寄托在未來,不能立足眼前,應該首先抓住"現(xiàn)在"。
    生2。
    突然,大家聽到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你們已經(jīng)到頭了。”這時兩手空空的弟子們才如夢初醒。
    蘇格拉底對弟子們說:“這塊麥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們未必能碰見它;即使碰見了,也未必能作出準確的判斷。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們剛剛摘下的。
    生3雖然弟子們兩手空空,但從師傅的話中弟子們一定受到了教育。
    在人生路上,即使錯失了良機,我們也不應嘆息。
    雖然麥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但弟子們未必能碰到它。
    生4。
    生1他們回頭望了望麥壟,無數(shù)株小麥搖晃著腦袋,似乎在嘲笑他們。我體會到弟子們失去良機、一事無成,無比惋惜。
    生2蘇格拉底的弟子們聽了老師的話,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麥地中行走,也在尋找那棵最大的麥穗。有的人見到了顆粒飽滿的“麥穗”,就不失時機地摘下它;有的人則東張西望,一再地錯失良機。當然,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
    生3:我從中體會出一個道理:時間一去不回頭,機會失去在所難挽。我們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機會。
    生4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麥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個最高的理想,猶如在麥地中尋找那一株最大的麥穗。如果好高騖遠,不能腳踏實地,到頭來只會落得兩手空空。
    師:展示組的同學請停一下,剛才我發(fā)現(xiàn)閱讀組的同學,有的在書上注意圈出關鍵詞,有的在旁邊加了批注,這是很好的記錄方法。
    (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不會記錄的適時指導)。
    生1我認為,人的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機會卻是最重要的。因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機會鋪成的。
    生2蘇格拉底的弟子雖然沒有找到最大的麥穗,但是經(jīng)歷了一次體驗,聆聽了一次教誨,由此禪透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生3蘇格拉底不只是讓弟子們摘麥穗,他是在用麥地模擬人生,用麥穗模擬機會,告訴弟子們?nèi)松鷳撚羞h大的理想,但更應該抓住機遇,把握當前。
    生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蘇格拉的教育學生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自己領悟,不愧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眼前的一穗”指擺在眼前的機遇或任務。
    “實實在在”就是抓住眼前的機遇,完成當前的任務,才能不會錯失良機。
    生3我們通過小組交流認為蘇格拉底的教學并不是完美無缺的。課文中他的弟子們“也試著摘了幾穗,但并不滿意,便隨手扔掉了。”從“隨手扔掉”可見他的弟子不夠愛惜糧食,從而也可以說明蘇格拉底的教育有疏漏之處。
    師:不迷信權威,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很好。
    生4:我搜集了有關蘇格拉底的有關資料與大家分享。
    最大的麥穗教學設計篇十二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通過語言文字,領悟必須善于抓住機遇,不能東張西望,錯失良機的道理。
    內(nèi)外能夠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對“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這句話的理解。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古希臘有一位大學者,名叫蘇格拉底。你能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他嗎?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本人并無著作傳世,其言行大都見于其弟子柏拉圖的一些對話體著述中和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蘇格拉底的母親是一位產(chǎn)婆。蘇格拉底也常說他的談話藝術就像為人接生一樣。他認為他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生出”正確的思想,因為真正的智慧來自內(nèi)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
    (二)精讀課文:
    1、出示一幅豐收麥田圖,教師敘述:古人說“夏景一夜無人見,十里麥穗迷人眼?!边@正是麥子大熟的季節(jié),黃燦燦的麥田里流光溢彩,地里滿是沉甸甸的麥穗。
    2、蘇格拉底和弟子們來到了麥田邊,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指名答)。
    4、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那片金黃的麥田,聽蘇格拉底說話——(播放錄音:“你們?nèi)湹乩镎粋€最大的……”)。
    5、你聽懂了蘇格拉底的要求嗎?弟子們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是什么?指名讀,出示。(明確幾個要點:必須摘一個最大的、只許進不許退。讓學生明確蘇格拉底的規(guī)則是讓弟子們沒有回頭重選的機會。)。
    6、弟子們是怎樣追求最大的麥穗的呢?走在麥田里,他們會想些什么呢?從文中哪兒可以看出來?默讀課文三、四小節(jié),圈出有關的句子。
    7、交流:讀一讀相關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用一個詞來形容。(猶豫不決、堅定不移)。
    這樣復雜的情感你能讀好嗎?(出示相關段落,自讀、指名讀。指導學生讀出弟子們的認真和猶豫。)。
    8、可事情的結果令大家始料未及,突然,大家聽到了蘇格拉底蒼老的如同洪鐘一般的聲音——播放錄音“你們已經(jīng)到頭了。”
    9、這時,弟子們兩手空空,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這句話(出示:“這時,兩手空空的……”)。
    10、這句話中有兩個生字,我們來讀一讀。“麥壟”指的是哪兒?什么叫“嘲笑”?
    11、光陰白白流淌,最大的麥穗在哪兒呢?此時此刻,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弟子們的心情嗎?(后悔、慚愧、沮喪)。
    12、從哪里看出來的?練讀第五小節(jié)。
    13、請全體男生讀一讀第六節(jié)蘇格拉底的話。
    14、他的這段話你讀懂了嗎?(指名答:不一定能碰到最大的麥穗;碰到了不一定能正確判斷。)。
    15、從這件事中,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出示第七小節(jié)。自己讀一讀。
    “眼前的一穗”和“最大的一穗”有什么不同?帶入文中思考。
    (最大的一穗:理想、追求;眼前的.一穗:機會)。
    16、你答的很好,老師送你一句名言。出示:
    (機會來的時候像閃電一樣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抓住它?!蜖栐恕?BR>    許多人對待機會,一如孩童在海灘那樣:他們讓小手握滿了沙子,然后讓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旭R思·莫爾)。
    17、齊讀最后一句話,你對文中最重要的這句話有什么感悟?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談一談(學生各抒己見)。
    (指名答:循循善誘、滿腹經(jīng)綸、很會育人。)。
    (三)總結課文:
    1、教師結語:現(xiàn)在,蘇格拉底的“麥穗”故事已經(jīng)成為一種經(jīng)典理論,或者說叫“麥穗智慧”“麥穗哲理”,讓我們通讀全文,將它也作為今天我們所收獲的一束“飽滿的麥穗”吧!
    2、布置作業(yè):征文《握住手中的麥穗》。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