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進而更好地改善自己和提升自身競爭力。發(fā)表一篇優(yōu)秀的總結可以提升我們在學術界或職場中的聲譽和競爭力。請大家積極參考這些總結范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寫作。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一
端起杯中的咖啡,聞了聞,香味真是太濃了,端起杯,輕輕地飲了一口,細細地品味杯中的味道,味道600字作文?!巴?,真苦??!”品嘗咖啡的評價就是如此,再次品嘗了那種苦澀的味道,這一次的味道還是苦苦的,但是這一次的苦中帶有了一絲甜意,這種味道就似我們的青春,苦中帶有甜,有戰(zhàn)勝困難后,臉上總是綻放微笑的。
一杯橘色的澄汁可是我的最愛呢!端起來一飲而下,我最喜歡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就像現(xiàn)在的我似的,青春總是有一些辛酸,總是有不順心,不順意的時候我總是回一笑而過,樂觀地去面對這一切。青春就是如此,酸酸甜甜,讓我們沉醉在其中。
純純的牛奶,純純的心靈,純純的思想,擁有青春的我們的思想是如此的單純,傷心的時候,淚水就順著臉頰劃過,開心的時候不滿地嘟起嘴巴……這些自然性的動作,心情不包含一絲的雜質,就如牛奶一般春純潔,純潔的身心也是最大的快樂。對人、對事都將心比心,無惡意,無勾心斗角,只有純潔的愛意。
青春的綠色,有春天的昂然生機,如青春的小草,綠綠的葉子,青春充滿著大自然的氣息,使心中向往著長大的小草,悄悄的萌發(fā)。青春的味道,不用說,也就像綠茶。
青春的.味道像可樂。她是充滿活力,熱血激昂的。對某個東西的好奇,對某件事情的熱心,都是青春賜予我們的。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過:“我們只是踏著失敗的廢墟,才能攀上天庭?!庇纱说弥?,失敗正是成功的奠基石。
經歷過家破國亡的痛苦之后,勾踐名為夫差馬下卒,暗中卻臥薪嘗膽,以求復國。當硝煙再次騰起,昔日驕奢的夫差終成一具橫尸,曾經的失敗造就了今日榮歸故里的越王。
經歷過一次次的被捕,曼德拉在獄中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終于,在非洲的南端,一個叫南非的國家,一個昔日的罪犯成了本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tǒng)。昔日的牢獄之苦,成就了曼德拉今日的風采。
經歷過多少年的談判,在失敗之中,中國人從未失望。終于,多哈世貿大會上,卡近勒先生手起錘落,wto的大門終于緩緩敞開,多少中國人熱淚盈眶,感激昔日的失敗讓我們更加成熟和堅定。
愛迪生說:“一千次的失敗,恰恰讓我知道了以往的一千種材料都是不合適的?!庇谑?,在失敗的指導之下,燈光緩緩的充盈了整個世界。愛迪生,站在失敗堆砌成的廢墟上,摘得了一顆叫成功的明亮的星。
一位哲人說過:“站起來的次數(shù)總會比跌倒的次數(shù)多一次,而每一次的跌倒都在提醒我,親愛的,小心腳下?!辈诲e,如果沒有一次次的慘遭圍剿和轟炸,沒有一次次的熱血橫流,中國革命如何會在白色的恐怖之下緩緩壯大,最終讓紅旗在中國大地上傲然飄揚?如果沒有一次次的碰壁,沒有一次次跌絆,中國如何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失敗并不代表永遠的疼痛,智者總會讓失敗成為構成成功的元素。正如石油大亨洛克斐勒所言:“我畢生努力將災難轉化為機遇。”而他的成功,正是災難的堆積所產生的推動作用。
然而,不可否認,古往今來,不乏經歷過一次失敗就灰心喪氣,終日哀嘆,不思進取的人,而他們的結局往往是終生不得志。為什么呢?不是命運的厚此薄彼;每個人在人生的途中都會不只一次的陷入沼澤。不同的是,有人從此愈加堅定,且目標明確,有些人卻選擇在軟泥中流淚。
所以,當失敗來臨,我們就應該堅信上帝已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通向成功的門,懷搋著失敗給予我們的箴言上路吧!成功已不遠。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xiàn)時的明艷,誰知道它當初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淚泉,灑遍犧牲的血雨!
從這句話中話可以知道,想要成功,奮斗是絕對少不了的。
但是每一個人都會成功嗎?不,不是這樣的。還有“失敗”這兩個字。不是誰都會成功,失敗在所難免。如果沒有經歷失敗,那種人是不完整的。俗話說的好“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也就沒有成功。
那么面對失敗,我們該有怎樣的心態(tài)呢?其實失敗并不可怕,面對失敗,我們絕對不能夠逃避,這是最關鍵的一點。遇到失敗就放棄,不敢去面對,那這就是懦夫的表現(xiàn)而已。難道每個人都愿意自己是一個懦弱的人嗎?所以面對失敗,要堅強,不能妥協(xié),更不能退縮,因為逃避解決不了問題。
當你面對困難時,要學會給自己一個微笑,給生活一個微笑。
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作為一個音樂家,居然成了耳聾的廢人,別人嘲笑他??伤兀克]有因此放棄,相反他克服了耳聾的困難,創(chuàng)作了更好的作品。
作為一個學生,困難和失敗可以說是我們的老朋友了,經常遇到失敗,我是不是從中學會了堅強,學會以微笑面對失敗,那么我的人生也就沒太大的遺憾,因為我已從失敗中獲得了成功。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二
一口清茶,足以品出世間的百味。
閑來凈手,不急不緩地為自己沏一壺茶。清水沖泡,倒去第一遍的茶水,第二遍則可以品咂了。素不喜茶的味道,平淡干澀。只是傾心于沏茶喝茶的心境,更不用提煮茶論道的高深了。許是年少輕狂,很難坐下來真正地品一壺清茶。
后來,讀了一些有關茶的書,我才對茶另眼相看。靜清和在他的《茶味初見》中說:“每一次茶聚都是一期一會,應當且飲且珍惜?!贝藭r,我正捧著一杯茶,仔細看著清湯中立著的茶葉,它們似乎緊挨著,細看又彼此分開,獨立著。淡淡的疏離,這些茶葉從容而由遺世的風骨。它們各自充分釋放出身體中的本味,共成一杯茶湯。我喝了一口茶,沒有草草咽下,而是含在口中。
入口果然滿是澀味,我皺著眉,想咽下,卻沒有。我看向杯中的茶葉,它們看似身形樸實粗獷,細看確是靈秀精致。好似一個人的品性,草一看沒頭沒腦,實則大智若愚??谥械臐队蓾廪D淡,茶水平實得如白開水,頗有“繁華落盡見真淳”之感。一切開始轉變,我不動聲色,繼續(xù)含著。漸漸地,口中的茶水有了甜味,這才是喝一口茶的圓滿。我欣然將茶水緩緩咽下,這時才感到口中蘊滿茶香,神清氣爽。喝一口茶的過程,恰如看著一朵花從含苞到盛放,一層一層展開,直到露出花心的一點紅,明媚了春光;又如看著一個人一點點撕下面具,露出真實的自我,又緩緩展露出內心的美好。真的是一種回味無窮的美好體驗。
一口清茶,能夠品出百味。
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塵世煙火中的百姓,生活必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有了柴米,才能填飽肚子,有力氣干活;有了油鹽醬醋,才能將生活調得有滋有味;而有了茶,才給了辛勤勞作中偷得半日閑的機會,才能凈化身心,悟出生命的哲學。是的,生活中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何嘗不是一盞盞百味俱全的茶湯?茶味的苦澀、平淡、甘甜,恰也是人生歷程的反映、人事發(fā)展的寫照。
茶是清逸超塵之人的佳伴。凡是超然物外的高人,哪個不愛“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是不能如酒一般開懷暢飲的,亦沒有酒的烈性與豪情。茶應是細斟慢品的,體味心語、體悟智慧,在品茶的過程中蕩滌心靈的疲倦浮躁,看透人世的羌雜與糾結。于是才有了不畏權貴放蕩不羈,才有了寄情山水甘隱田園,才有了不慕高官厚祿、只愛茶中清福,杯水中見了生命的清寂與深廣。
是的,一口清茶,足以品出世間的百味,從而擁有于風清木繁的高山上俯瞰蕓蕓眾生的格局。
許多滋味,盡在茶盞,欲說還休……。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三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有些東西的味道不會隨著時間而淡去,反而會覺得變得更加香醇。
不管什么時候,不管在哪里?我都能落落大方,理直氣壯,面不改色,氣不喘,心不跳的說出一句話來“奶奶對我是最好的人”。在我的童年里,因為父母很忙,奶奶便成為照顧我的人了。
記得那時候我張口一個奶奶閉口一個奶奶,叫的奶奶開心極了,于是他天天都做好吃的給我吃,那些香噴噴的食物,多得叫人頭昏眼花,但我最愛的只有一樣——糖水飯。
我讀幼兒園時,奶奶每天來接我,放學后我就背著個小書包坐在滑滑梯上,安安靜靜的等著奶奶,同學們陸陸續(xù)續(xù)的都走了,但我卻不著急,因為我體諒奶奶,奶奶是老人家,走路自然要慢些,但它總是會來的,等呀等,終于看見奶奶的身影了。我“嗞溜”的滑了下去,朝奶奶飛奔過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喊“奶奶,奶奶”,奶奶也遠遠的應和著我,我瘋也似的跑到奶奶身邊,拽著奶奶的手就走。
奶奶的手真溫暖啊,只是長著老繭,很粗糙。唉!我無法想象奶奶是怎樣把三個兒女拉扯大的,過馬路時奶奶緊緊拉著我的手,走幾下停一下,我無比信任奶奶,總是跟著她。走在馬路邊時,奶奶便把我牽在內側,怕車撞到我,每當奶奶走的慢時,不體貼的我便嚷嚷起來“奶奶走快點,回家我要吃糖水飯”,這時奶奶總是笑一笑,說“好,我的餓了,我們走快點?!?BR> 好不容易到家了,我把書包一丟,大叫我要吃糖水飯,于是奶奶走過去把書包撿起,拍拍灰,這才走進廚房,不一會兒,奶奶就端著一碗香噴噴的糖水飯出來了。我趕緊端過來,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還含糊的說著好吃,奶奶便笑一笑,撫摸著我的頭說“好吃就好,吃了快快長大,長大了照顧奶奶。”
其實,那碗糖水飯很普通,就是開水一泡加點糖,在你眼里可能并不好吃,甚至是不健康的。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那碗糖水飯對我來說是非常好吃的食物,“哧溜哧溜”便下肚了,吃得人心里暖暖的,更重要的是那碗糖水飯里滿載著奶奶對我的愛呀!愛的味道是那么甜蜜,勝過任何美味佳肴!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四
曾在閑暇時信筆寫下一句詞:“人生百味盡不知,意興闌珊”,那段時間很是低迷,又有些沉迷于“浪淘沙”,隨手仿寫一句,如今看來頗有些強說愁的意味。這人生百味,不說真?zhèn)€全都親身嘗過,可大部分,都已在詩詞中領略過了。百味之最,當屬詩中味莫屬。
詩中有酸,酸到僅是想起就淚溢滿眼。
好友推薦我讀柳永的《雨霖鈴》,初讀只覺詞句甚為凄美,詩意清而憂,雅而傷。又是幾番讀罷,那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印在腦海里揮之不去。我們的生命中總有一個人的存在是無可替代的,若是沒了那人,即便是美景佳節(jié)也沒有絲毫歡樂,就算是滿月盈盈也仍是黯淡無光,只道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這個人我還未曾遇到,但我能從柳永的詞句中獲得一種如知其味的感覺,酸楚的味道泛濫到無可抑制。
詩中有甜,甜到整顆心仿佛都在蕩漾。
宋祁的《玉樓春》中寫道:“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绷攘葦?shù)語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使人可以感受到拂面的春風和暖,可以看見新綠的楊柳的柔枝伸展,可以聞到空氣中的花香氤氳,久久不散?!案∩L恨歡娛少,肯的愛千金輕一笑?!痹娙嗽敢郧Ы饟Q取一笑,但我要說,這字里行間處處都溢滿歡樂的味道。
詩中有苦,苦到在悲痛中呼吸都難。
若問各大詞人誰的詞最為悲苦,南唐后主李煜必得占其一。李煜的詞當真是悲傷到無以復加,不然怎么說亡國之音哀以思呢?現(xiàn)金世人所熟知的多是彼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我卻覺得“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一句更令人覺得痛徹心扉。故土之思深切,所思只在夢中。李煜乃亡國之君,他能被人們所知是得益于他在詩作方面出眾的才情,但我有的時候會想,如果讓李煜舍棄他的才情來換一個不亡的安定之邦,他是否會愿意呢?我希望我不是一廂情愿地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借此來沖淡心中的苦澀,聊作慰藉。
詩中的味是嘗不盡、道不盡的。有王摩詰“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一般清閑的味,也有蘇東坡“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一般沉醉的味,更有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般凄哀的味,還有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樣沉痛的味……人生百味,詩中得以盡數(shù)嘗過,便已足矣。
詩中味,至深至長至遠。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五
人生在世,誰都渴望得到幸福。但關于幸福,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小的時候,最盼望新年的到來,因為可以穿漂亮的新衣,還有紅包拿,幼小的心里已經能懵懂的感受那幸福的感覺。
長大后,有了不錯的工作,找到了人生的伴侶,有了溫馨的小家庭,接著又迎來了兩人的愛情結晶!此時的你,整顆心都被幸福甜蜜的感覺所充盈著!
的確,幸福,它不是一件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對于它的詮釋,每一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領悟!幸福,應該就是一種感覺,是心靈的一種愉悅,愜意的感受和狀態(tài)!正因為如此,它常常會喜歡和我們捉迷藏!
有錢,未必就一定幸福;沒錢,也未必不幸福。幸福,應該與物質沒多大關聯(lián)。某些人住毫宅,開名車,錦衣玉食,風光的背后卻只是一顆空洞的心,該有的都有了,卻發(fā)現(xiàn)失去了感受快樂的能力。而有些人,雖然日日粗茶淡飯,卻一家人和和睦睦,子女聽話,老人健康,就足于讓他們感覺這是上天所賜予的最大幸福了。
而幸福的得到,往往離不開給予。有時你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他終于露出輕松的微笑,當他對你衷心的說謝謝時,你心里卻是比他還開心,因為你有能力帶給別人快樂,你就更是幸福的!
而我們的人生也需要知己與朋友,我們該學會去與人分享??鞓放c人分享,就變成了雙倍的快樂;痛苦有人分擔,就減去了一半。如果你愿意去當那個分享快樂與痛苦的人,你自己感覺幸福的同時,也給別人帶去了幸福。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幸福其實從來都不是我們想象中那么遙遠。我們每個人都有感受幸福的權利,關鍵在于是否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
記得羅曼羅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幸福,是一種靈魂的香味!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六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農歷三月一個晴朗的周末,我們全家出動來到了蒸水河畔,準備從河里捕獲一些原生態(tài)的美食原料。我邁著輕盈的步子走在最前頭,領著全家向河邊進發(fā)。河邊有許多低矮可食用植物,有翠綠欲滴的覆盆草,有開著金黃色花的蒲公英,有滿天繁星般的地菜花,爸爸說它們都是春季的好食材;河中淺水區(qū)的小魚不時探出頭,向外張望著,吐著一個個水泡泡,游動時還拌動旋渦狀的漣漪,遠處的白鷺也在河岸邊悠閑的跺著步,不時的梳理著羽毛,好一副天地一色、安詳盛世圖!
爸爸找了一地方撒下了我們的第一網(wǎng),期盼中的等待著收網(wǎng)上岸,隨即全家心情激動萬分,因為網(wǎng)內出貨了,有河螺(我們南方水域河床平緩面很多螺螄)、小魚、蝦。我和媽媽按預先安排好做起了撿拾網(wǎng)內河貨的工作,放入一個桶內交給爺爺奶奶去再次分撿存放在不同的水桶中,保證都能短時間內存活。從全家人的面容上可以看出,大家都喜笑顏開,配合的相當默契。
全家經過兩小時的辛勤勞作,把從河中撈上來的各種河鮮帶回家中做加工處理。奶奶把螺螄清洗干凈,拿了一半交給爺爺,讓爺爺剪掉尾部殼,準備做香辣嗦螺;剩余一半交給媽媽用鍋燒水煮熟,再由我和妹妹把螺螄肉用針挑出來準備做煸炒螺絲肉。我把加工好的螺螄肉交給在廚房的爸爸,旁邊的媽媽正在處理著河魚,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有時候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想要什么。
片刻功夫,餐桌上就呈上了幾盤熱氣騰騰的河鮮大菜,香辣唆螺、黃燜河魚、煸炒螺絲肉、辣椒炒河蝦。望著上桌的形色味俱佳的河鮮,它調動了我舌上所有的味蕾,挑逗著我的味覺細胞,不自覺的“垂涎三尺”,大有“不辭長做嶺南人”的想法由然而生。最幸福的時刻終于來到,開吃,開吃!全家人都陶醉在幸福歡笑的氛圍中!美食的刺激與家人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才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味道!
游子在外鄉(xiāng)、在異國,他們最最魂牽的是故鄉(xiāng)的“媽媽菜”,那是他們靈魂標簽。這份標簽烙印著,對食物獲取的記憶,對食物味覺的印象,更是對家庭成員的依依戀戀。家庭是個最小的社會單元,不同的家庭做出來的味道不同,因為這是最為獨特的味道,它叫做“家”,要想了解中國,就要先了解他們的家,先要了解家的味道——家中美食!中國人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各地有著各地的偏愛和美食,“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七
夜幕降臨,霓虹燈點綴著整座城市。
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人行色匆匆。
城市的喧嘩,劃破了夜的寧靜。
一個身穿棕色風衣的女子,快速地走著,風擾亂了她額角的發(fā)梢,卻又為她平添了一絲美感。
“老板,我很快就能完成了,請再給我點時間?!?BR> “清韻,不是我不給你時間,是……算了,你被解雇了,嘟……嘟……”
清韻看了看手機掛斷的電話,無力地坐在了長木椅上,望了望這座繁華的城市。
一行淚滑過她的臉頰,控訴著這座城市的無情。
這座她當初向往的城市,如今留給她的只剩無盡的悲傷和不甘。
“咕……”,一串聲響從她的肚子里傳出。
這時清韻才反應過來,原來為了能快點完成文件,她一直在工作,飯都忘吃了。
清韻起身,拿上身旁的包,走在這五彩的大街上。
她尋找著飯館。
突然,清韻停住了腳步。
“糯米飯店”,看著這個牌子,清韻不禁想起兒時母親做的糯米飯。
她果斷地走了進去。
“歡迎!”這家店人不多,老板也算忙得過來,清韻看了看菜單,尋找著什么。
“這個!”她指向一處。
“小姑娘真會找,這可是我們店的招牌啊?!崩习搴吞@地說。
清韻并沒有說什么,只是笑了本站笑。
等待上菜的過程中,她不斷地觀察著店鋪。
“來啦,請慢用!”
一碗糯米飯被老板端了出來,熟悉的香氣勾起了清韻的記憶,她立馬拿起勺子嘗了一口,是這個味道,沒錯!一模一樣的味道!
“媽,我上學啦!”
“好,回來,老媽做你最愛吃的糯米飯?!?BR> “太好了!”將要高考的清韻聽了,像孩子般開心地笑著。
從小到大,她最愛的就是媽媽做的糯米飯,每次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她總要吃媽媽做的糯米飯才心滿意足。
吃完飯,磨蹭不知多久,清韻才付了錢,然后走出店門。
此時的夜,恢復了它該有的寧靜,一陣風吹過,舞動起清韻的發(fā)梢。
回到出租屋,清韻開始回想自己多久沒回家,多久沒吃媽媽做的飯了,想到這,她拿起手機,撥了一串號碼。
“喂?”
“小韻,是你啊,你現(xiàn)在怎么樣啦?忙不忙?什么時候回家看看啊!”
“媽,我下星期就回去,最近不忙?!?BR> “不忙,你回來了,媽給你做你最愛的糯米飯?!?BR> “媽,我想你啦!”
“傻丫頭,睡啦。”
“晚安!”
看著手機,耳邊回響著那句“傻丫頭”,清韻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這一夜,清韻哭了許久,那熟悉的味道,也久久未散。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八
——題記。
每年的節(jié)假日,我總要在姨婆這邊住一段時間,所以在我童年的快樂記憶里,有好多是關于姨婆的。和姨婆一起的日子總是充滿了新奇。拋開了都市的喧囂和學習、練琴的辛苦,回歸這本真的大自然,放飛自我。
每天在姨婆的飯香中醒來,飽餐之后,姨婆總是牽著我的手,走遍了鄉(xiāng)村的每一寸土地。認識了各種花草和野菜、野果。
姨婆的文化并不高,可像她那樣小時候接受過私塾教育的已屬不易。她認真教我認字,用毛筆沾水在桌上練習。姨婆會的.詩歌特別多。我們走過草地,她便會讀“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弊哌^小河邊,她又會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姨婆教的形象,我學的也快,我每背過一首詩,她總是用草扎制一個小玩具給我作為獎勵。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是攀…”《嫦娥》中的桂花樹姨婆門前就有一棵,桂花樹的葉子茂盛,像一把撐開的傘。每到八月,樹上的花蕾就會結出一朵朵小巧的黃花,嫩黃嫩黃的,一簇簇,一串串,在陽光下閃著油光,湛藍的天空作為底色,更映襯出它的嬌嫩,倍顯溫馨。也就在這個時候,姨婆會摘下泛光的桂花,開始做桂花糕,雪白的糯米上綴著幾朵桂花,讓人不舍破壞這美好,輕輕的咬上一口,香噴噴的甜,軟糯糯的香,一股糯米和桂花柔和的香氣直沖味蕾。全身便充滿了桂花的氣息。
午后,姨婆總是躺在樹下的藤椅上,給我講著桂花樹的故事,我聽一會兒,到桂花樹下玩一會兒,姨婆總是慈祥的笑著,視線一直圍著我,嘴里還輕輕的說著:“慢點跑…”。細細的桂花落在她身上,夕陽的光暈勾勒出姨婆那美麗的輪廓。這一刻定格在我永遠的記憶里,也深深地刻在我的生命里。
飄香的桂花依然悠悠的開著……。
可姨婆,已離開我很遠很遠……。
打開那塵封的書頁,珍藏的桂花已泛黃干枯,可那淡淡的幽香,依然彌漫在我心里……。
愿那溢香的桂花的味道,開盡我對您無盡的思念。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九
我喜歡城市的繁榮,但心底仍存一份特殊的鄉(xiāng)村情結。
相比清晨的寧靜,我更愿意在晚霞渲染天空的時分散步,這個時間,古樹下的巷子里會飄出柴火的香味,不似煤球般刺鼻,更不像天然氣那般無味。
家中的院落儼然是一方田園,深棕色柵欄圍有一堵高墻,爬滿各種藤類植物。推開木門,入目即綠,果蔬的清香撲面而來。紫茄有喜人的長勢,兒時不懂“細菌”一說,饑餓時就摘一個,用清洌的井水沖洗,茄香滿口,心上歡顏。番茄透著少女般的青澀,細嫩的黃瓜吊在木架上,淡黃的花上偶爾有蜜蜂駐足。院中央是一棵筆挺的銀杏,這種樹比較稀有,秋季會呈現(xiàn)一片碩大的金黃。蘋果樹寄托了我兒時天真的夢想,我喜歡在葉縫撫照的斑駁光影下,靜靜的站立,聞著淡淡的果香,感受陽光的溫暖,同時又幻想有紅色蘋果砸到我成為第二個牛頓。園子里有一叢不太顯眼的碧綠種著葫蘆,那時受《濟公》的影響,總想著做一個空心兒的,盛上新釀造的梅子汁,不過很遺憾,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這葫蘆失竊了,此事便也被我遺忘。院子后是一望無際的田野,秋收時,我也隨大人們踏入田里,手撫著小麥,呼吸間盡是麥穗的清香。麥田的一頭,有高大的槐樹枝繁葉茂,盛夏時節(jié),老人們常在樹下納涼,搖著蒲扇,喝著清茶閑談歲月。街坊們圍在一起下棋,或悠閑催促,或焦急蹙眉。偶爾路過,看著他們進入嚴肅的狀態(tài)啞然失笑,簡直像是高手對決。
后來的一場家庭變故,我與父母搬到城市定居,一恍十余載光陰,已不知故鄉(xiāng)變成怎樣的模樣。
一個味道便是一處記憶,一方面維系著人對過往的懷念,另一方面也在記錄著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哭笑過后,不過煙云一場,而沉淀在心底深處美好的東西便成了幸福。
每天清晨一睜眼,看見明媚的陽光和盎然的綠意,清風靜謐,呼吸間有植物的氣息,淡淡的,如若幸福的味道。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
對于我這個好吃的人來說,家鄉(xiāng)古丈就如同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吃在嘴里,那是一個香、醇、美。
四月的家鄉(xiāng),美得讓人沉醉。幾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催醒了漫山遍野的春茶。嫩綠的新茶舒展著細柔的腰肢,咕嘟咕嘟地喝足了雨水,一個勁地往上竄。新長的春茶大多只有一片細小的葉子,有的葉子細的就像一根針,顏色嫩的讓你覺得只要用手指輕輕一碰,就會戳傷了它;美的就像宋祖英歌里唱的:“春茶尖尖葉兒翠,綠得人心也發(fā)芽”。這時的茶葉最金貴了。所以無論晴天雨天,茶山上都是采摘茶葉的`人。遠遠望去,一望無際的綠樹叢中不時閃現(xiàn)出幾個頭戴斗笠,衣著鮮艷的人影,那是我們苗家姑娘在采茶呢!她們邊采茶葉,邊唱山歌,歌聲時而舒緩,時而起伏,碰撞在綠油油的茶山上,真像一幅迷人的畫卷掛在天邊。
采摘回家的茶葉要馬上進行加工。備一口大大的鐵鍋,燒一爐旺旺的大火,等鍋熱到一定的溫度,把茶葉倒入鍋里,不斷翻炒,一股股香味飄溢出來,是那么的香,那么的濃,那么的沁人心脾,整座小城都仿佛淹沒在這氤氳的茶香之中。待茶葉炒至暗綠色,便倒入竹匾里,輕輕地揉,細細地搓,直至變成一根針形,這便是古丈出名的毛尖茶了。
選一個晴好的下午,坐在自家的庭院里,取上一小撮毛尖茶放入透明的杯中,倒上開水,剛才還是一根針的茶葉逐漸舒展開身姿,如孔雀開屏,如蝴蝶展翅,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黃綠透亮,呡上一小口,滋味醇爽,令人回味悠長。
如今,我已經離開了家鄉(xiāng),很少再回去了。但無論我走多遠,走多久,只要憶及那香、醇、美,家鄉(xiāng)的味道便會在我的嘴里,在我的心中流淌。
李欣。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一
初三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曾經,聽同院經歷過初三之“痛”的哥哥姐姐講起,初三是如何如何地可怕壓抑:為了體考在操場上揮汗如雨,月考之前在被窩里挑燈苦讀,抑或是在熱得像蒸爐的狹小教室里奮筆疾書,頭頂上的老舊風扇嘎吱嘎吱地旋轉著,如血的殘陽,如海的蒼山,舊院小巷里傳來幾聲模糊的犬吠。
我因此對初三心生恐懼,害怕自己也變得這般焦急,拼盡全力就為了應付一場考試。
而現(xiàn)在,我就坐在屬于我的初三的教室里,書寫著獨一無二的故事。
淺酌清晨的朝露,在一點一滴流逝的時光之中,我漸漸悟出了初三的.滋味——。
那是如剛煮好的茶水般苦澀又清冽,我緩緩嘬飲,細細品味。
我知道“欲速則不達”、“剛則易斷”,我若是過分追求結果和成績,必定會患得患失,又或者如走火入魔般瘋狂練題,就為了考出一個好分數(shù),又將會錯失人生路上多少美好的風景。
可我也知道,“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誤”,“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于是,我按著自己的步調,踏踏實實、堅定不移地向前奔跑,但我不會忽略,墻角邊盛開的三角梅,和振翅欲飛的檐角,偶爾有燕子啁啾鳴轉,我會親切地向它們問聲好;我亦不會忘記,我的目標,在遠方,那里是百花爭妍的海洋,是終點,更是起點。
我認真對待學習的每一分鐘,就像制茶人細細地蒸煮采摘下的茶葉,每一秒鐘都毫不懈怠,每一片都是吾之心血,我細細地研,細細地煮,不為謀利,只為修行。
是的,修行。人生本就是一場渡化,每一個時期都是一次修行。將初三活成修行,過程難免苦澀,我目前的弱勢學科將會使我前行的過程更加艱難,我需跋山涉水,披荊斬棘,可我知道,苦難之后,便是詩和遠方,就如飲茶,初嘗微苦,回味清甜,唇齒留香。
“愿你蓋上筆蓋的剎那,有著劍士刀劍入鞘的從容”,這是我之所愿。
想著,我環(huán)顧周圍的同學們,他們都神情專注,眼神專注,伏案書寫,每一次下筆,都那么虔誠,仿佛字字生蓮,筆筆生花。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二
我愛聞味兒。聞辣味是我最喜歡的。
火鍋店里,麻辣三鮮火鍋的熱氣包圍,大塊朵頤的同時細聞牛油辣的醇香,我想吃卻被辣椒嚇跑了。
燒烤攤邊,孜然在油與火的考驗中爆出絲絲縷縷的花椒清香,又為肉串的香濃出了一份力,也用咸味逼出油脂,油滴在燃燒的木炭上,化作一團小火焰,作為生命的余光。咬一口,只覺香氣漸濃,充斥口腔。
理工大車站旁的“西來順”牛肉拉面館,是我的味蕾真正的歸宿!進門的迷人胡椒香,搭配牛肉炒飯、牛肉汁燴面片、牛肉鍋貼的雜香,混合在一起,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金湯肥?;蛟S有不一樣的味道?以小米椒、花椒、藤椒的三辣組又上線了!冒著熱氣,肥肉均勻的小牛肉片,在滾燙的高湯的'促進下彎成了卷。先潑一層辣油,在“滋啦滋啦”的悅耳的聲音中,肉開心地抖起了身子,不住地想要散發(fā)出香氣。藤椒稍有刺鼻的麻香不住地侵著我的鼻子,小米椒的濃粹,老姜般的辣興奮地歡呼著、雀躍著?;ń穭t揮舞著在花椒油里搗過的“小叉子”揮發(fā)著香辣,扎著我們的嘴唇和舌頭。
難道我這會被這些香味俘獲?當然不!
我愛聞味兒。聞書香味兒也是我最喜歡的。
每一次拿到新書,我都會沉浸在彌漫的書香中。我認為我已經在仙境中漫游。
我最喜歡的我家那本《平凡的世界》剛買來時的味道。清新淡雅,宛如一朵瑪格麗塔或者一朵雛菊,典雅的芳香點綴泛黃的書面,也是很醒腦的。我家的書,每一本我看過的書頁上都有我聞過的痕跡,每種紙張的味道都不相同?!逗ee圖》有木質香、《我是貓》有清冷香,還有一些書我還沒細“品”過。
我愛聞味兒,我聞過叉子、勺子、筷子、碗、魔方、鞋盒子、包裝袋……我什么都聞(廁所及相關的一系列可聯(lián)想的不雅詞語除外)。
我愛聞。我為什么愛聞?隨它去吧。萬物皆有味,有需細思的味,有需體會的味。
哎,對了,年味是什么味兒?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三
生活好比一盤原味的粗茶淡飯,每個人都向其添加著不同的調料,而少有人將其調配的剛剛好,而她可謂是生活調味大師。
酸度,剛剛好。曾經剛剛入她的班,清澈而深邃的大眼,眼球好似浩瀚的星空使人望而生畏。平靜的心態(tài),從容的動作,使人躲避三分。但嚴肅的神情遮蓋不了她滾燙的內心,給我們上課時不茍言笑,教學嚴謹,回答不出問題,犀利的眼神,壓低的`聲線雖使我們膽戰(zhàn)心驚,但依舊為我們細細講解,以至于我們又愛又怕。有時候,她的工作負責、教學嚴謹并沒有換來了家長、學生甚至是學校的理解,那時她也曾暗自落淚。在陪伴我們的日子中,她的心酸過、疼過、碎過。
甜度,剛剛好。她的閱歷十分豐富,讀書、聽書、看報,寫作使她在文學的世界中暢游,懂得無數(shù)人生道理,由于明白許多人生哲理,于是將生活中的問題都看淡了許多,將自己的生活打理成自己喜歡、別人羨慕的模樣。做題時,她總會與我們說一些古時的小故事,并用幽默的語言使我們放松片刻;有時與我們講述她與她兒子的趣事、幸福的家庭生活;有時還與我們開開小玩笑,活躍課堂氣氛;有時不知是想到什么總會粲然一笑。旅行、讀書、拍照更是從未從她的生活中離開,因此她的生活就如一顆糖,但甜而不膩。
本味,也剛剛好。從容淡定是她的代言詞,悠閑自在是她的生活方式,優(yōu)雅端莊是她由內向外的氣質。每每進入她的辦公室總會聞到一股甜甜的果茶香,細看可看到一位女子隨意綰著頭發(fā),穿著絲綢的衣服,隨風飄動。右手拿著書,左手端著透明的玻璃杯,里面裝著果茶,端莊典雅。她曾說,她最喜歡的運動就是瑜伽,一邊聽書一邊練瑜伽,悠閑自在。由于她飽讀詩書,使她內心強大,做起事來從容淡定。
她可謂是一個奇女子,一位成功的生活調味師,一位敬職的老師,一位幸福的母親,一個剛剛好的女人,她的生活被她調配的色香味俱全,酸甜苦辣剛好,展示給我們了一道佳肴,品嘗到了剛剛好的味道。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四
初看作文題目,僅瞄到“味道”二字,第一反應竟是鳳凰傳奇的《中國味道》,既然想到了這首歌,就又順理成章地想到了過年,過年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年味。
記得小時候,最盼望著過年,不僅僅是因為可愛迷人的寒假,更是因為過年了,就能吃好吃的了,而且不僅僅是吃一頓,隔三差五就有飯局,多的時候能從早上起床一直吃到滾回床上睡覺。
過年前一天的下午,一大家子就開始忙活晚上的團圓飯了,而我,則是中堅力量。我的主要任務是嘗菜和買東西,上躥下跳,從一樓跑到二樓看看春聯(lián)有沒有貼好,再順著樓梯滑到一樓去嘗一口奶奶剛做好的紅燒肉啊、鹽水鴨啊、小龍蝦啊什么的,如果家里缺些什么,我便騎著我的“小電驢”出去“呼風喚雨”。一般到傍晚六點左右,團圓飯就開始了,有的時候只有我們一家五口,假使姑姑、姑父也回家吃團圓飯,那就更加熱鬧了,兩層小家里其樂融融。
團圓飯之后,就是每年的重頭戲了。沒錯,那就是——收!紅!包!按照一般的套路,啊不,中的間會插一個項目——老爹和爺爺會出門放爆竹。前幾年都是爺爺自己動手,近幾年變成老爹接手了,在爆竹的爆炸聲和小孩子的嬉笑打鬧聲中,爺爺瞇著一雙老眼,神態(tài)格外安詳。
收紅包是開心的,可過兩天就不開心了,因為壓歲錢自己是用不了的,按照大人的話來說:“紅包是給你們‘壓口袋’的,現(xiàn)在應該上交,我?guī)湍愦嬷?。?BR> 除夕后的幾天,任務就是吃吃吃。今天七大姑家請客,明天八大姨家請,總之就是一大堆親戚,也不用管認不認識,埋頭就是吃吃吃。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過年嘛……胖十三斤!
前幾天看到網(wǎng)上有個段子,特朗普預言:“再過幾十天,中國社會就會有一次大的**,經濟即將崩盤,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大人成天酗酒打牌,小孩上門要錢,街道上到處充斥著火藥的味道?!敝袊饨徊康恍Γ骸罢埬汩]嘴,這叫過年?!?BR>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一
端起杯中的咖啡,聞了聞,香味真是太濃了,端起杯,輕輕地飲了一口,細細地品味杯中的味道,味道600字作文?!巴?,真苦??!”品嘗咖啡的評價就是如此,再次品嘗了那種苦澀的味道,這一次的味道還是苦苦的,但是這一次的苦中帶有了一絲甜意,這種味道就似我們的青春,苦中帶有甜,有戰(zhàn)勝困難后,臉上總是綻放微笑的。
一杯橘色的澄汁可是我的最愛呢!端起來一飲而下,我最喜歡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就像現(xiàn)在的我似的,青春總是有一些辛酸,總是有不順心,不順意的時候我總是回一笑而過,樂觀地去面對這一切。青春就是如此,酸酸甜甜,讓我們沉醉在其中。
純純的牛奶,純純的心靈,純純的思想,擁有青春的我們的思想是如此的單純,傷心的時候,淚水就順著臉頰劃過,開心的時候不滿地嘟起嘴巴……這些自然性的動作,心情不包含一絲的雜質,就如牛奶一般春純潔,純潔的身心也是最大的快樂。對人、對事都將心比心,無惡意,無勾心斗角,只有純潔的愛意。
青春的綠色,有春天的昂然生機,如青春的小草,綠綠的葉子,青春充滿著大自然的氣息,使心中向往著長大的小草,悄悄的萌發(fā)。青春的味道,不用說,也就像綠茶。
青春的.味道像可樂。她是充滿活力,熱血激昂的。對某個東西的好奇,對某件事情的熱心,都是青春賜予我們的。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過:“我們只是踏著失敗的廢墟,才能攀上天庭?!庇纱说弥?,失敗正是成功的奠基石。
經歷過家破國亡的痛苦之后,勾踐名為夫差馬下卒,暗中卻臥薪嘗膽,以求復國。當硝煙再次騰起,昔日驕奢的夫差終成一具橫尸,曾經的失敗造就了今日榮歸故里的越王。
經歷過一次次的被捕,曼德拉在獄中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終于,在非洲的南端,一個叫南非的國家,一個昔日的罪犯成了本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tǒng)。昔日的牢獄之苦,成就了曼德拉今日的風采。
經歷過多少年的談判,在失敗之中,中國人從未失望。終于,多哈世貿大會上,卡近勒先生手起錘落,wto的大門終于緩緩敞開,多少中國人熱淚盈眶,感激昔日的失敗讓我們更加成熟和堅定。
愛迪生說:“一千次的失敗,恰恰讓我知道了以往的一千種材料都是不合適的?!庇谑?,在失敗的指導之下,燈光緩緩的充盈了整個世界。愛迪生,站在失敗堆砌成的廢墟上,摘得了一顆叫成功的明亮的星。
一位哲人說過:“站起來的次數(shù)總會比跌倒的次數(shù)多一次,而每一次的跌倒都在提醒我,親愛的,小心腳下?!辈诲e,如果沒有一次次的慘遭圍剿和轟炸,沒有一次次的熱血橫流,中國革命如何會在白色的恐怖之下緩緩壯大,最終讓紅旗在中國大地上傲然飄揚?如果沒有一次次的碰壁,沒有一次次跌絆,中國如何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失敗并不代表永遠的疼痛,智者總會讓失敗成為構成成功的元素。正如石油大亨洛克斐勒所言:“我畢生努力將災難轉化為機遇。”而他的成功,正是災難的堆積所產生的推動作用。
然而,不可否認,古往今來,不乏經歷過一次失敗就灰心喪氣,終日哀嘆,不思進取的人,而他們的結局往往是終生不得志。為什么呢?不是命運的厚此薄彼;每個人在人生的途中都會不只一次的陷入沼澤。不同的是,有人從此愈加堅定,且目標明確,有些人卻選擇在軟泥中流淚。
所以,當失敗來臨,我們就應該堅信上帝已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通向成功的門,懷搋著失敗給予我們的箴言上路吧!成功已不遠。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它現(xiàn)時的明艷,誰知道它當初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淚泉,灑遍犧牲的血雨!
從這句話中話可以知道,想要成功,奮斗是絕對少不了的。
但是每一個人都會成功嗎?不,不是這樣的。還有“失敗”這兩個字。不是誰都會成功,失敗在所難免。如果沒有經歷失敗,那種人是不完整的。俗話說的好“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也就沒有成功。
那么面對失敗,我們該有怎樣的心態(tài)呢?其實失敗并不可怕,面對失敗,我們絕對不能夠逃避,這是最關鍵的一點。遇到失敗就放棄,不敢去面對,那這就是懦夫的表現(xiàn)而已。難道每個人都愿意自己是一個懦弱的人嗎?所以面對失敗,要堅強,不能妥協(xié),更不能退縮,因為逃避解決不了問題。
當你面對困難時,要學會給自己一個微笑,給生活一個微笑。
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作為一個音樂家,居然成了耳聾的廢人,別人嘲笑他??伤兀克]有因此放棄,相反他克服了耳聾的困難,創(chuàng)作了更好的作品。
作為一個學生,困難和失敗可以說是我們的老朋友了,經常遇到失敗,我是不是從中學會了堅強,學會以微笑面對失敗,那么我的人生也就沒太大的遺憾,因為我已從失敗中獲得了成功。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二
一口清茶,足以品出世間的百味。
閑來凈手,不急不緩地為自己沏一壺茶。清水沖泡,倒去第一遍的茶水,第二遍則可以品咂了。素不喜茶的味道,平淡干澀。只是傾心于沏茶喝茶的心境,更不用提煮茶論道的高深了。許是年少輕狂,很難坐下來真正地品一壺清茶。
后來,讀了一些有關茶的書,我才對茶另眼相看。靜清和在他的《茶味初見》中說:“每一次茶聚都是一期一會,應當且飲且珍惜?!贝藭r,我正捧著一杯茶,仔細看著清湯中立著的茶葉,它們似乎緊挨著,細看又彼此分開,獨立著。淡淡的疏離,這些茶葉從容而由遺世的風骨。它們各自充分釋放出身體中的本味,共成一杯茶湯。我喝了一口茶,沒有草草咽下,而是含在口中。
入口果然滿是澀味,我皺著眉,想咽下,卻沒有。我看向杯中的茶葉,它們看似身形樸實粗獷,細看確是靈秀精致。好似一個人的品性,草一看沒頭沒腦,實則大智若愚??谥械臐队蓾廪D淡,茶水平實得如白開水,頗有“繁華落盡見真淳”之感。一切開始轉變,我不動聲色,繼續(xù)含著。漸漸地,口中的茶水有了甜味,這才是喝一口茶的圓滿。我欣然將茶水緩緩咽下,這時才感到口中蘊滿茶香,神清氣爽。喝一口茶的過程,恰如看著一朵花從含苞到盛放,一層一層展開,直到露出花心的一點紅,明媚了春光;又如看著一個人一點點撕下面具,露出真實的自我,又緩緩展露出內心的美好。真的是一種回味無窮的美好體驗。
一口清茶,能夠品出百味。
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塵世煙火中的百姓,生活必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有了柴米,才能填飽肚子,有力氣干活;有了油鹽醬醋,才能將生活調得有滋有味;而有了茶,才給了辛勤勞作中偷得半日閑的機會,才能凈化身心,悟出生命的哲學。是的,生活中遇到的人,遇到的事,何嘗不是一盞盞百味俱全的茶湯?茶味的苦澀、平淡、甘甜,恰也是人生歷程的反映、人事發(fā)展的寫照。
茶是清逸超塵之人的佳伴。凡是超然物外的高人,哪個不愛“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是不能如酒一般開懷暢飲的,亦沒有酒的烈性與豪情。茶應是細斟慢品的,體味心語、體悟智慧,在品茶的過程中蕩滌心靈的疲倦浮躁,看透人世的羌雜與糾結。于是才有了不畏權貴放蕩不羈,才有了寄情山水甘隱田園,才有了不慕高官厚祿、只愛茶中清福,杯水中見了生命的清寂與深廣。
是的,一口清茶,足以品出世間的百味,從而擁有于風清木繁的高山上俯瞰蕓蕓眾生的格局。
許多滋味,盡在茶盞,欲說還休……。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三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有些東西的味道不會隨著時間而淡去,反而會覺得變得更加香醇。
不管什么時候,不管在哪里?我都能落落大方,理直氣壯,面不改色,氣不喘,心不跳的說出一句話來“奶奶對我是最好的人”。在我的童年里,因為父母很忙,奶奶便成為照顧我的人了。
記得那時候我張口一個奶奶閉口一個奶奶,叫的奶奶開心極了,于是他天天都做好吃的給我吃,那些香噴噴的食物,多得叫人頭昏眼花,但我最愛的只有一樣——糖水飯。
我讀幼兒園時,奶奶每天來接我,放學后我就背著個小書包坐在滑滑梯上,安安靜靜的等著奶奶,同學們陸陸續(xù)續(xù)的都走了,但我卻不著急,因為我體諒奶奶,奶奶是老人家,走路自然要慢些,但它總是會來的,等呀等,終于看見奶奶的身影了。我“嗞溜”的滑了下去,朝奶奶飛奔過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喊“奶奶,奶奶”,奶奶也遠遠的應和著我,我瘋也似的跑到奶奶身邊,拽著奶奶的手就走。
奶奶的手真溫暖啊,只是長著老繭,很粗糙。唉!我無法想象奶奶是怎樣把三個兒女拉扯大的,過馬路時奶奶緊緊拉著我的手,走幾下停一下,我無比信任奶奶,總是跟著她。走在馬路邊時,奶奶便把我牽在內側,怕車撞到我,每當奶奶走的慢時,不體貼的我便嚷嚷起來“奶奶走快點,回家我要吃糖水飯”,這時奶奶總是笑一笑,說“好,我的餓了,我們走快點?!?BR> 好不容易到家了,我把書包一丟,大叫我要吃糖水飯,于是奶奶走過去把書包撿起,拍拍灰,這才走進廚房,不一會兒,奶奶就端著一碗香噴噴的糖水飯出來了。我趕緊端過來,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還含糊的說著好吃,奶奶便笑一笑,撫摸著我的頭說“好吃就好,吃了快快長大,長大了照顧奶奶。”
其實,那碗糖水飯很普通,就是開水一泡加點糖,在你眼里可能并不好吃,甚至是不健康的。但我不這樣認為,因為那碗糖水飯對我來說是非常好吃的食物,“哧溜哧溜”便下肚了,吃得人心里暖暖的,更重要的是那碗糖水飯里滿載著奶奶對我的愛呀!愛的味道是那么甜蜜,勝過任何美味佳肴!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四
曾在閑暇時信筆寫下一句詞:“人生百味盡不知,意興闌珊”,那段時間很是低迷,又有些沉迷于“浪淘沙”,隨手仿寫一句,如今看來頗有些強說愁的意味。這人生百味,不說真?zhèn)€全都親身嘗過,可大部分,都已在詩詞中領略過了。百味之最,當屬詩中味莫屬。
詩中有酸,酸到僅是想起就淚溢滿眼。
好友推薦我讀柳永的《雨霖鈴》,初讀只覺詞句甚為凄美,詩意清而憂,雅而傷。又是幾番讀罷,那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印在腦海里揮之不去。我們的生命中總有一個人的存在是無可替代的,若是沒了那人,即便是美景佳節(jié)也沒有絲毫歡樂,就算是滿月盈盈也仍是黯淡無光,只道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這個人我還未曾遇到,但我能從柳永的詞句中獲得一種如知其味的感覺,酸楚的味道泛濫到無可抑制。
詩中有甜,甜到整顆心仿佛都在蕩漾。
宋祁的《玉樓春》中寫道:“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绷攘葦?shù)語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使人可以感受到拂面的春風和暖,可以看見新綠的楊柳的柔枝伸展,可以聞到空氣中的花香氤氳,久久不散?!案∩L恨歡娛少,肯的愛千金輕一笑?!痹娙嗽敢郧Ы饟Q取一笑,但我要說,這字里行間處處都溢滿歡樂的味道。
詩中有苦,苦到在悲痛中呼吸都難。
若問各大詞人誰的詞最為悲苦,南唐后主李煜必得占其一。李煜的詞當真是悲傷到無以復加,不然怎么說亡國之音哀以思呢?現(xiàn)金世人所熟知的多是彼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我卻覺得“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一句更令人覺得痛徹心扉。故土之思深切,所思只在夢中。李煜乃亡國之君,他能被人們所知是得益于他在詩作方面出眾的才情,但我有的時候會想,如果讓李煜舍棄他的才情來換一個不亡的安定之邦,他是否會愿意呢?我希望我不是一廂情愿地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借此來沖淡心中的苦澀,聊作慰藉。
詩中的味是嘗不盡、道不盡的。有王摩詰“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一般清閑的味,也有蘇東坡“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一般沉醉的味,更有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這般凄哀的味,還有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這樣沉痛的味……人生百味,詩中得以盡數(shù)嘗過,便已足矣。
詩中味,至深至長至遠。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五
人生在世,誰都渴望得到幸福。但關于幸福,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認識和理解。
小的時候,最盼望新年的到來,因為可以穿漂亮的新衣,還有紅包拿,幼小的心里已經能懵懂的感受那幸福的感覺。
長大后,有了不錯的工作,找到了人生的伴侶,有了溫馨的小家庭,接著又迎來了兩人的愛情結晶!此時的你,整顆心都被幸福甜蜜的感覺所充盈著!
的確,幸福,它不是一件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而對于它的詮釋,每一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和領悟!幸福,應該就是一種感覺,是心靈的一種愉悅,愜意的感受和狀態(tài)!正因為如此,它常常會喜歡和我們捉迷藏!
有錢,未必就一定幸福;沒錢,也未必不幸福。幸福,應該與物質沒多大關聯(lián)。某些人住毫宅,開名車,錦衣玉食,風光的背后卻只是一顆空洞的心,該有的都有了,卻發(fā)現(xiàn)失去了感受快樂的能力。而有些人,雖然日日粗茶淡飯,卻一家人和和睦睦,子女聽話,老人健康,就足于讓他們感覺這是上天所賜予的最大幸福了。
而幸福的得到,往往離不開給予。有時你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當你看到他終于露出輕松的微笑,當他對你衷心的說謝謝時,你心里卻是比他還開心,因為你有能力帶給別人快樂,你就更是幸福的!
而我們的人生也需要知己與朋友,我們該學會去與人分享??鞓放c人分享,就變成了雙倍的快樂;痛苦有人分擔,就減去了一半。如果你愿意去當那個分享快樂與痛苦的人,你自己感覺幸福的同時,也給別人帶去了幸福。該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幸福其實從來都不是我們想象中那么遙遠。我們每個人都有感受幸福的權利,關鍵在于是否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tài)。
記得羅曼羅蘭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幸福,是一種靈魂的香味!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六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農歷三月一個晴朗的周末,我們全家出動來到了蒸水河畔,準備從河里捕獲一些原生態(tài)的美食原料。我邁著輕盈的步子走在最前頭,領著全家向河邊進發(fā)。河邊有許多低矮可食用植物,有翠綠欲滴的覆盆草,有開著金黃色花的蒲公英,有滿天繁星般的地菜花,爸爸說它們都是春季的好食材;河中淺水區(qū)的小魚不時探出頭,向外張望著,吐著一個個水泡泡,游動時還拌動旋渦狀的漣漪,遠處的白鷺也在河岸邊悠閑的跺著步,不時的梳理著羽毛,好一副天地一色、安詳盛世圖!
爸爸找了一地方撒下了我們的第一網(wǎng),期盼中的等待著收網(wǎng)上岸,隨即全家心情激動萬分,因為網(wǎng)內出貨了,有河螺(我們南方水域河床平緩面很多螺螄)、小魚、蝦。我和媽媽按預先安排好做起了撿拾網(wǎng)內河貨的工作,放入一個桶內交給爺爺奶奶去再次分撿存放在不同的水桶中,保證都能短時間內存活。從全家人的面容上可以看出,大家都喜笑顏開,配合的相當默契。
全家經過兩小時的辛勤勞作,把從河中撈上來的各種河鮮帶回家中做加工處理。奶奶把螺螄清洗干凈,拿了一半交給爺爺,讓爺爺剪掉尾部殼,準備做香辣嗦螺;剩余一半交給媽媽用鍋燒水煮熟,再由我和妹妹把螺螄肉用針挑出來準備做煸炒螺絲肉。我把加工好的螺螄肉交給在廚房的爸爸,旁邊的媽媽正在處理著河魚,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有時候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想要什么。
片刻功夫,餐桌上就呈上了幾盤熱氣騰騰的河鮮大菜,香辣唆螺、黃燜河魚、煸炒螺絲肉、辣椒炒河蝦。望著上桌的形色味俱佳的河鮮,它調動了我舌上所有的味蕾,挑逗著我的味覺細胞,不自覺的“垂涎三尺”,大有“不辭長做嶺南人”的想法由然而生。最幸福的時刻終于來到,開吃,開吃!全家人都陶醉在幸福歡笑的氛圍中!美食的刺激與家人歡笑聲交織在一起才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味道!
游子在外鄉(xiāng)、在異國,他們最最魂牽的是故鄉(xiāng)的“媽媽菜”,那是他們靈魂標簽。這份標簽烙印著,對食物獲取的記憶,對食物味覺的印象,更是對家庭成員的依依戀戀。家庭是個最小的社會單元,不同的家庭做出來的味道不同,因為這是最為獨特的味道,它叫做“家”,要想了解中國,就要先了解他們的家,先要了解家的味道——家中美食!中國人有句俗語:民以食為天!,各地有著各地的偏愛和美食,“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七
夜幕降臨,霓虹燈點綴著整座城市。
街道上,車水馬龍,人人行色匆匆。
城市的喧嘩,劃破了夜的寧靜。
一個身穿棕色風衣的女子,快速地走著,風擾亂了她額角的發(fā)梢,卻又為她平添了一絲美感。
“老板,我很快就能完成了,請再給我點時間?!?BR> “清韻,不是我不給你時間,是……算了,你被解雇了,嘟……嘟……”
清韻看了看手機掛斷的電話,無力地坐在了長木椅上,望了望這座繁華的城市。
一行淚滑過她的臉頰,控訴著這座城市的無情。
這座她當初向往的城市,如今留給她的只剩無盡的悲傷和不甘。
“咕……”,一串聲響從她的肚子里傳出。
這時清韻才反應過來,原來為了能快點完成文件,她一直在工作,飯都忘吃了。
清韻起身,拿上身旁的包,走在這五彩的大街上。
她尋找著飯館。
突然,清韻停住了腳步。
“糯米飯店”,看著這個牌子,清韻不禁想起兒時母親做的糯米飯。
她果斷地走了進去。
“歡迎!”這家店人不多,老板也算忙得過來,清韻看了看菜單,尋找著什么。
“這個!”她指向一處。
“小姑娘真會找,這可是我們店的招牌啊?!崩习搴吞@地說。
清韻并沒有說什么,只是笑了本站笑。
等待上菜的過程中,她不斷地觀察著店鋪。
“來啦,請慢用!”
一碗糯米飯被老板端了出來,熟悉的香氣勾起了清韻的記憶,她立馬拿起勺子嘗了一口,是這個味道,沒錯!一模一樣的味道!
“媽,我上學啦!”
“好,回來,老媽做你最愛吃的糯米飯?!?BR> “太好了!”將要高考的清韻聽了,像孩子般開心地笑著。
從小到大,她最愛的就是媽媽做的糯米飯,每次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她總要吃媽媽做的糯米飯才心滿意足。
吃完飯,磨蹭不知多久,清韻才付了錢,然后走出店門。
此時的夜,恢復了它該有的寧靜,一陣風吹過,舞動起清韻的發(fā)梢。
回到出租屋,清韻開始回想自己多久沒回家,多久沒吃媽媽做的飯了,想到這,她拿起手機,撥了一串號碼。
“喂?”
“小韻,是你啊,你現(xiàn)在怎么樣啦?忙不忙?什么時候回家看看啊!”
“媽,我下星期就回去,最近不忙?!?BR> “不忙,你回來了,媽給你做你最愛的糯米飯?!?BR> “媽,我想你啦!”
“傻丫頭,睡啦。”
“晚安!”
看著手機,耳邊回響著那句“傻丫頭”,清韻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這一夜,清韻哭了許久,那熟悉的味道,也久久未散。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八
——題記。
每年的節(jié)假日,我總要在姨婆這邊住一段時間,所以在我童年的快樂記憶里,有好多是關于姨婆的。和姨婆一起的日子總是充滿了新奇。拋開了都市的喧囂和學習、練琴的辛苦,回歸這本真的大自然,放飛自我。
每天在姨婆的飯香中醒來,飽餐之后,姨婆總是牽著我的手,走遍了鄉(xiāng)村的每一寸土地。認識了各種花草和野菜、野果。
姨婆的文化并不高,可像她那樣小時候接受過私塾教育的已屬不易。她認真教我認字,用毛筆沾水在桌上練習。姨婆會的.詩歌特別多。我們走過草地,她便會讀“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弊哌^小河邊,她又會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姨婆教的形象,我學的也快,我每背過一首詩,她總是用草扎制一個小玩具給我作為獎勵。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是攀…”《嫦娥》中的桂花樹姨婆門前就有一棵,桂花樹的葉子茂盛,像一把撐開的傘。每到八月,樹上的花蕾就會結出一朵朵小巧的黃花,嫩黃嫩黃的,一簇簇,一串串,在陽光下閃著油光,湛藍的天空作為底色,更映襯出它的嬌嫩,倍顯溫馨。也就在這個時候,姨婆會摘下泛光的桂花,開始做桂花糕,雪白的糯米上綴著幾朵桂花,讓人不舍破壞這美好,輕輕的咬上一口,香噴噴的甜,軟糯糯的香,一股糯米和桂花柔和的香氣直沖味蕾。全身便充滿了桂花的氣息。
午后,姨婆總是躺在樹下的藤椅上,給我講著桂花樹的故事,我聽一會兒,到桂花樹下玩一會兒,姨婆總是慈祥的笑著,視線一直圍著我,嘴里還輕輕的說著:“慢點跑…”。細細的桂花落在她身上,夕陽的光暈勾勒出姨婆那美麗的輪廓。這一刻定格在我永遠的記憶里,也深深地刻在我的生命里。
飄香的桂花依然悠悠的開著……。
可姨婆,已離開我很遠很遠……。
打開那塵封的書頁,珍藏的桂花已泛黃干枯,可那淡淡的幽香,依然彌漫在我心里……。
愿那溢香的桂花的味道,開盡我對您無盡的思念。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九
我喜歡城市的繁榮,但心底仍存一份特殊的鄉(xiāng)村情結。
相比清晨的寧靜,我更愿意在晚霞渲染天空的時分散步,這個時間,古樹下的巷子里會飄出柴火的香味,不似煤球般刺鼻,更不像天然氣那般無味。
家中的院落儼然是一方田園,深棕色柵欄圍有一堵高墻,爬滿各種藤類植物。推開木門,入目即綠,果蔬的清香撲面而來。紫茄有喜人的長勢,兒時不懂“細菌”一說,饑餓時就摘一個,用清洌的井水沖洗,茄香滿口,心上歡顏。番茄透著少女般的青澀,細嫩的黃瓜吊在木架上,淡黃的花上偶爾有蜜蜂駐足。院中央是一棵筆挺的銀杏,這種樹比較稀有,秋季會呈現(xiàn)一片碩大的金黃。蘋果樹寄托了我兒時天真的夢想,我喜歡在葉縫撫照的斑駁光影下,靜靜的站立,聞著淡淡的果香,感受陽光的溫暖,同時又幻想有紅色蘋果砸到我成為第二個牛頓。園子里有一叢不太顯眼的碧綠種著葫蘆,那時受《濟公》的影響,總想著做一個空心兒的,盛上新釀造的梅子汁,不過很遺憾,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這葫蘆失竊了,此事便也被我遺忘。院子后是一望無際的田野,秋收時,我也隨大人們踏入田里,手撫著小麥,呼吸間盡是麥穗的清香。麥田的一頭,有高大的槐樹枝繁葉茂,盛夏時節(jié),老人們常在樹下納涼,搖著蒲扇,喝著清茶閑談歲月。街坊們圍在一起下棋,或悠閑催促,或焦急蹙眉。偶爾路過,看著他們進入嚴肅的狀態(tài)啞然失笑,簡直像是高手對決。
后來的一場家庭變故,我與父母搬到城市定居,一恍十余載光陰,已不知故鄉(xiāng)變成怎樣的模樣。
一個味道便是一處記憶,一方面維系著人對過往的懷念,另一方面也在記錄著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哭笑過后,不過煙云一場,而沉淀在心底深處美好的東西便成了幸福。
每天清晨一睜眼,看見明媚的陽光和盎然的綠意,清風靜謐,呼吸間有植物的氣息,淡淡的,如若幸福的味道。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
對于我這個好吃的人來說,家鄉(xiāng)古丈就如同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吃在嘴里,那是一個香、醇、美。
四月的家鄉(xiāng),美得讓人沉醉。幾場淅淅瀝瀝的春雨,催醒了漫山遍野的春茶。嫩綠的新茶舒展著細柔的腰肢,咕嘟咕嘟地喝足了雨水,一個勁地往上竄。新長的春茶大多只有一片細小的葉子,有的葉子細的就像一根針,顏色嫩的讓你覺得只要用手指輕輕一碰,就會戳傷了它;美的就像宋祖英歌里唱的:“春茶尖尖葉兒翠,綠得人心也發(fā)芽”。這時的茶葉最金貴了。所以無論晴天雨天,茶山上都是采摘茶葉的`人。遠遠望去,一望無際的綠樹叢中不時閃現(xiàn)出幾個頭戴斗笠,衣著鮮艷的人影,那是我們苗家姑娘在采茶呢!她們邊采茶葉,邊唱山歌,歌聲時而舒緩,時而起伏,碰撞在綠油油的茶山上,真像一幅迷人的畫卷掛在天邊。
采摘回家的茶葉要馬上進行加工。備一口大大的鐵鍋,燒一爐旺旺的大火,等鍋熱到一定的溫度,把茶葉倒入鍋里,不斷翻炒,一股股香味飄溢出來,是那么的香,那么的濃,那么的沁人心脾,整座小城都仿佛淹沒在這氤氳的茶香之中。待茶葉炒至暗綠色,便倒入竹匾里,輕輕地揉,細細地搓,直至變成一根針形,這便是古丈出名的毛尖茶了。
選一個晴好的下午,坐在自家的庭院里,取上一小撮毛尖茶放入透明的杯中,倒上開水,剛才還是一根針的茶葉逐漸舒展開身姿,如孔雀開屏,如蝴蝶展翅,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黃綠透亮,呡上一小口,滋味醇爽,令人回味悠長。
如今,我已經離開了家鄉(xiāng),很少再回去了。但無論我走多遠,走多久,只要憶及那香、醇、美,家鄉(xiāng)的味道便會在我的嘴里,在我的心中流淌。
李欣。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一
初三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曾經,聽同院經歷過初三之“痛”的哥哥姐姐講起,初三是如何如何地可怕壓抑:為了體考在操場上揮汗如雨,月考之前在被窩里挑燈苦讀,抑或是在熱得像蒸爐的狹小教室里奮筆疾書,頭頂上的老舊風扇嘎吱嘎吱地旋轉著,如血的殘陽,如海的蒼山,舊院小巷里傳來幾聲模糊的犬吠。
我因此對初三心生恐懼,害怕自己也變得這般焦急,拼盡全力就為了應付一場考試。
而現(xiàn)在,我就坐在屬于我的初三的教室里,書寫著獨一無二的故事。
淺酌清晨的朝露,在一點一滴流逝的時光之中,我漸漸悟出了初三的.滋味——。
那是如剛煮好的茶水般苦澀又清冽,我緩緩嘬飲,細細品味。
我知道“欲速則不達”、“剛則易斷”,我若是過分追求結果和成績,必定會患得患失,又或者如走火入魔般瘋狂練題,就為了考出一個好分數(shù),又將會錯失人生路上多少美好的風景。
可我也知道,“花落流年度,春去佳期誤”,“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于是,我按著自己的步調,踏踏實實、堅定不移地向前奔跑,但我不會忽略,墻角邊盛開的三角梅,和振翅欲飛的檐角,偶爾有燕子啁啾鳴轉,我會親切地向它們問聲好;我亦不會忘記,我的目標,在遠方,那里是百花爭妍的海洋,是終點,更是起點。
我認真對待學習的每一分鐘,就像制茶人細細地蒸煮采摘下的茶葉,每一秒鐘都毫不懈怠,每一片都是吾之心血,我細細地研,細細地煮,不為謀利,只為修行。
是的,修行。人生本就是一場渡化,每一個時期都是一次修行。將初三活成修行,過程難免苦澀,我目前的弱勢學科將會使我前行的過程更加艱難,我需跋山涉水,披荊斬棘,可我知道,苦難之后,便是詩和遠方,就如飲茶,初嘗微苦,回味清甜,唇齒留香。
“愿你蓋上筆蓋的剎那,有著劍士刀劍入鞘的從容”,這是我之所愿。
想著,我環(huán)顧周圍的同學們,他們都神情專注,眼神專注,伏案書寫,每一次下筆,都那么虔誠,仿佛字字生蓮,筆筆生花。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二
我愛聞味兒。聞辣味是我最喜歡的。
火鍋店里,麻辣三鮮火鍋的熱氣包圍,大塊朵頤的同時細聞牛油辣的醇香,我想吃卻被辣椒嚇跑了。
燒烤攤邊,孜然在油與火的考驗中爆出絲絲縷縷的花椒清香,又為肉串的香濃出了一份力,也用咸味逼出油脂,油滴在燃燒的木炭上,化作一團小火焰,作為生命的余光。咬一口,只覺香氣漸濃,充斥口腔。
理工大車站旁的“西來順”牛肉拉面館,是我的味蕾真正的歸宿!進門的迷人胡椒香,搭配牛肉炒飯、牛肉汁燴面片、牛肉鍋貼的雜香,混合在一起,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金湯肥?;蛟S有不一樣的味道?以小米椒、花椒、藤椒的三辣組又上線了!冒著熱氣,肥肉均勻的小牛肉片,在滾燙的高湯的'促進下彎成了卷。先潑一層辣油,在“滋啦滋啦”的悅耳的聲音中,肉開心地抖起了身子,不住地想要散發(fā)出香氣。藤椒稍有刺鼻的麻香不住地侵著我的鼻子,小米椒的濃粹,老姜般的辣興奮地歡呼著、雀躍著?;ń穭t揮舞著在花椒油里搗過的“小叉子”揮發(fā)著香辣,扎著我們的嘴唇和舌頭。
難道我這會被這些香味俘獲?當然不!
我愛聞味兒。聞書香味兒也是我最喜歡的。
每一次拿到新書,我都會沉浸在彌漫的書香中。我認為我已經在仙境中漫游。
我最喜歡的我家那本《平凡的世界》剛買來時的味道。清新淡雅,宛如一朵瑪格麗塔或者一朵雛菊,典雅的芳香點綴泛黃的書面,也是很醒腦的。我家的書,每一本我看過的書頁上都有我聞過的痕跡,每種紙張的味道都不相同?!逗ee圖》有木質香、《我是貓》有清冷香,還有一些書我還沒細“品”過。
我愛聞味兒,我聞過叉子、勺子、筷子、碗、魔方、鞋盒子、包裝袋……我什么都聞(廁所及相關的一系列可聯(lián)想的不雅詞語除外)。
我愛聞。我為什么愛聞?隨它去吧。萬物皆有味,有需細思的味,有需體會的味。
哎,對了,年味是什么味兒?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三
生活好比一盤原味的粗茶淡飯,每個人都向其添加著不同的調料,而少有人將其調配的剛剛好,而她可謂是生活調味大師。
酸度,剛剛好。曾經剛剛入她的班,清澈而深邃的大眼,眼球好似浩瀚的星空使人望而生畏。平靜的心態(tài),從容的動作,使人躲避三分。但嚴肅的神情遮蓋不了她滾燙的內心,給我們上課時不茍言笑,教學嚴謹,回答不出問題,犀利的眼神,壓低的`聲線雖使我們膽戰(zhàn)心驚,但依舊為我們細細講解,以至于我們又愛又怕。有時候,她的工作負責、教學嚴謹并沒有換來了家長、學生甚至是學校的理解,那時她也曾暗自落淚。在陪伴我們的日子中,她的心酸過、疼過、碎過。
甜度,剛剛好。她的閱歷十分豐富,讀書、聽書、看報,寫作使她在文學的世界中暢游,懂得無數(shù)人生道理,由于明白許多人生哲理,于是將生活中的問題都看淡了許多,將自己的生活打理成自己喜歡、別人羨慕的模樣。做題時,她總會與我們說一些古時的小故事,并用幽默的語言使我們放松片刻;有時與我們講述她與她兒子的趣事、幸福的家庭生活;有時還與我們開開小玩笑,活躍課堂氣氛;有時不知是想到什么總會粲然一笑。旅行、讀書、拍照更是從未從她的生活中離開,因此她的生活就如一顆糖,但甜而不膩。
本味,也剛剛好。從容淡定是她的代言詞,悠閑自在是她的生活方式,優(yōu)雅端莊是她由內向外的氣質。每每進入她的辦公室總會聞到一股甜甜的果茶香,細看可看到一位女子隨意綰著頭發(fā),穿著絲綢的衣服,隨風飄動。右手拿著書,左手端著透明的玻璃杯,里面裝著果茶,端莊典雅。她曾說,她最喜歡的運動就是瑜伽,一邊聽書一邊練瑜伽,悠閑自在。由于她飽讀詩書,使她內心強大,做起事來從容淡定。
她可謂是一個奇女子,一位成功的生活調味師,一位敬職的老師,一位幸福的母親,一個剛剛好的女人,她的生活被她調配的色香味俱全,酸甜苦辣剛好,展示給我們了一道佳肴,品嘗到了剛剛好的味道。
以家的味道為題篇十四
初看作文題目,僅瞄到“味道”二字,第一反應竟是鳳凰傳奇的《中國味道》,既然想到了這首歌,就又順理成章地想到了過年,過年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年味。
記得小時候,最盼望著過年,不僅僅是因為可愛迷人的寒假,更是因為過年了,就能吃好吃的了,而且不僅僅是吃一頓,隔三差五就有飯局,多的時候能從早上起床一直吃到滾回床上睡覺。
過年前一天的下午,一大家子就開始忙活晚上的團圓飯了,而我,則是中堅力量。我的主要任務是嘗菜和買東西,上躥下跳,從一樓跑到二樓看看春聯(lián)有沒有貼好,再順著樓梯滑到一樓去嘗一口奶奶剛做好的紅燒肉啊、鹽水鴨啊、小龍蝦啊什么的,如果家里缺些什么,我便騎著我的“小電驢”出去“呼風喚雨”。一般到傍晚六點左右,團圓飯就開始了,有的時候只有我們一家五口,假使姑姑、姑父也回家吃團圓飯,那就更加熱鬧了,兩層小家里其樂融融。
團圓飯之后,就是每年的重頭戲了。沒錯,那就是——收!紅!包!按照一般的套路,啊不,中的間會插一個項目——老爹和爺爺會出門放爆竹。前幾年都是爺爺自己動手,近幾年變成老爹接手了,在爆竹的爆炸聲和小孩子的嬉笑打鬧聲中,爺爺瞇著一雙老眼,神態(tài)格外安詳。
收紅包是開心的,可過兩天就不開心了,因為壓歲錢自己是用不了的,按照大人的話來說:“紅包是給你們‘壓口袋’的,現(xiàn)在應該上交,我?guī)湍愦嬷?。?BR> 除夕后的幾天,任務就是吃吃吃。今天七大姑家請客,明天八大姨家請,總之就是一大堆親戚,也不用管認不認識,埋頭就是吃吃吃。俗話說得好,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過年嘛……胖十三斤!
前幾天看到網(wǎng)上有個段子,特朗普預言:“再過幾十天,中國社會就會有一次大的**,經濟即將崩盤,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大人成天酗酒打牌,小孩上門要錢,街道上到處充斥著火藥的味道?!敝袊饨徊康恍Γ骸罢埬汩]嘴,這叫過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