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熱門16篇)

字號:

    讀后感不僅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還有助于深化對人生、社會、自我等問題的思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有深度和觀點的讀后感呢?首先,我們可以從整體上對作品進行總結(jié)和概括,分析作品的主題和意義。其次,我們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觀點和體驗,談?wù)勛约簩ψ髌分腥宋镄蜗?、情?jié)發(fā)展、語言運用等方面的感受和思考。最后,我們可以借鑒一些讀后感范文,通過參考他人的觀點和寫作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下面是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給你更多寫作的靈感和思路。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一
    《死水》是最能代表聞一多思想、藝術(shù)風(fēng)格的詩作。聞一多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集詩人、學(xué)者和革命斗士于一身的重要人士。死水聞一多。
    讀后感。
    怎么寫,歡迎大家閱讀。
    作者憎惡的“死水”不僅僅是路旁的一個臭水溝,而是有更深刻的象征意義。從詩人聞一多創(chuàng)作、發(fā)表、出版死水的有關(guān)情況可看楚“死水”象征的社會現(xiàn)實:。
    二、從死水的發(fā)表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1926年3月18日,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發(fā)生。聞一多先生懷著滿腔義憤,聲援學(xué)生的愛國斗爭。他選擇此時發(fā)表死水,正是用以表達自己對北洋政府的深惡痛絕。也就是說:這個北洋政府已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讓它見鬼去吧。
    三、從死水詩集出版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現(xiàn)實。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聞一多先生對于祖國的美好希望破滅了。1928年,他編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詩集,取名“死水”出版,封面與封底,采用的是通盤的黑紙。整個封面封底散發(fā)著憂郁、沉悶的氣息。人們看到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詩集,心中就會浮起“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的詩句。這個時候,在聞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現(xiàn)實。
    詩歌中反映的厭惡、失望是作者理想中美麗的祖國形象在現(xiàn)實面前碰壁后產(chǎn)生的一種過激情緒。而隱藏在揭露丑惡的背后,是對祖國無比強烈的眷戀之情和為祖國利益而獻身的決心。
    今日再觀聞一多先生的死水,似乎又有所感悟,每一次的品讀,或許都會帶來一點小小的不同。
    從死水中,我們似乎能夠感知詩人對黑暗現(xiàn)實社會的厭惡,憎恨,灰心和失望;他對舊世界,舊事物的辛辣諷刺和無情詛咒折射出他希望打破舊世界,渴望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
    全詩透露出詩人的感情是強烈飽滿的大義凜然,是拍案而起的義憤填膺,是嚴峻的冷酷中夾雜著火一樣的熱情。詩人先是痛斥“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寓指當時死氣沉沉,腐爛透頂?shù)暮诎瞪鐣?,進而“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再次表明這是一個毫無生機,不知人情冷暖的社會,對于這樣一個缺乏生機,缺乏人情溫暖的社會,詩人毫不留戀,而是索性“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以惡制惡,以毒攻毒,讓糟粕去破壞糟粕,詩人自此充滿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義憤和興奮。
    在這樣一個污濁黑暗的社會中,即便“銅成翡翠”“鐵銹桃花”“油織羅綺”“霉蒸云霞”,也斷然粉飾不了滿目瘡痍的病態(tài)社會,這種以美寫惡,以美好的事物來反襯邪惡的本質(zhì),這種鮮明的對比,使丑惡更加暴露無遺,不管在“死水”中注入什么新鮮的活力或者如何改造它,如果不從根本的體制上去加以改善,都是不可取的,都終將逃避不了泡沫破滅的美夢,即使它偶爾發(fā)出幾聲吼叫,也顯得那么聲嘶力竭而蒼白無力。
    在最后的一節(jié)中,詩人再次發(fā)出“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與第一節(jié)首尾呼應(yīng),既強調(diào)“死水”腐爛透頂,死氣沉沉,不可救藥的現(xiàn)狀,又表達出詩人嫉惡如仇,憤慨絕望的心情。
    然而詩人在“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后分別寫道“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此語一出,擲地有聲,斬釘截鐵,猶如朝堂斷案,鎮(zhèn)木一響,無可置辯,也毋庸置疑,立馬宣判“死水”的罪惡死刑。詩人或用夸張描繪,或斷然否定,猶如雪上加霜,火上澆油,毫不留情地詛咒鞭撻腐敗黑暗的社會。詩人在絕望之余而生憤激之語,寫道:“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既然這樣一溝絕望的死水無法改造,無法挽救,而且腐爛透頂,惡貫滿盈,那就不如順其自然,任其滅亡。
    詩人偏激尖刻的言語,巧妙地傳達了作者對黑暗現(xiàn)實和反動軍閥的咬牙徹齒之恨。在“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的言外之意其實是說讓丑惡來開墾,只能是丑上加丑,惡上添惡,他只能把這個世界搞得烏煙瘴氣,暗無天日,只會加快他的滅亡步伐。從而迎來詩人期盼的富有生機,政治清明,充滿真善美的人情溫暖的光明社會,讓“絕望的死水”變換成“希望的活水”。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二
    時代的變遷總是像水上的波紋一樣一圈一圈的趕著傳遞出去,特別是從京城到成都山高水遠的,西太后帶著皇帝逃到陜西啦、洋人打敗了義和團啊、八國聯(lián)軍來了等等傳遞得慢,即算傳過來了,可這又與書里寫到的成都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關(guān)系呢?表面好像如死水一般,但到底是有變化的,而且變化里潛伏著山雨欲來的征兆。對變化適應(yīng)能力最強的,要說還是中國女性,不管是事關(guān)國家的還是與自己切身相關(guān)的變故,總能頑強地適應(yīng)。
    饒是最后的結(jié)局,蔡大嫂對嫁與顧三貢爺輕松的回應(yīng)。
    “哈哈!只要我顧三奶奶有錢!……怕那個?”
    牢里的老公還沒放出來,親親愛愛的姘頭還在逃亡,與顧三貢爺還未禮成,她就稱自己是顧三奶奶了,并且對自己的未來完全不憂懼,灑脫得呀!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三
    1.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2.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
    3.、青年盲目而又不盲目,在平時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時期他永遠是不盲目的。
    4.個人之于社會等于身體的細胞,要一個人身體健全,不用說必須每個細胞都健全。
    5.盡可多創(chuàng)造快樂去填滿時間,哪可活活縛著時間來陪著快樂。
    6.青年永遠是革命的,革命永遠是青年的。
    7.我愛中國固因他是我的祖國,而尤因他是有那種可敬愛的.文化的國家。
    8.青春像只唱著歌的鳥兒,已從殘冬窗里闖出來,駛放寶藍的穹窿里去了。
    9.對奴隸,我們只當同情,對有反抗性的奴隸,尢當尊敬。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四
    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
    1.“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中“絕望”一詞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3.“丑惡”指什么?如何理解“造出個什么世界”?
    4.聞一多創(chuàng)作詩歌講究“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本詩就體現(xiàn)了他的“三美”主張,請舉例分析其中的一美。
    1.含義:無可救藥,沒有出路,對社會不抱希望。作用:是詩人對現(xiàn)實的堅決否定,表現(xiàn)了鮮明的批判精神。
    2.快點爛掉吧,加速死水的滅亡,表達了作者對黑暗現(xiàn)實的否定。
    3.封建軍閥;指不會造出個好社會。
    4.音樂美:每節(jié)四句,每句九字,排列整齊,各節(jié)大體押韻,雙行押韻,每節(jié)換韻,全詩節(jié)奏鮮明、和諧,具有音樂美。繪畫美:寫的是一溝發(fā)臭的死水,語言色彩卻十分鮮明,有翡翠綠、桃花紅、珍珠白,有五彩繽紛的”,鮮艷照人的”,從而顯示出油畫般的繪畫美。建筑美:全詩共五節(jié),每節(jié)四句,每句九字,排列十分整齊。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五
    聞一多。
    【原詩】。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最能代表聞一多思想、藝術(shù)風(fēng)格的詩作——《死水》賞析。
    【鑒賞】。
    《死水》是最能代表聞一多思想、藝術(shù)風(fēng)格的詩作。聞一多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集詩人、學(xué)者和革命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詩人。1922年,詩人懷著報效祖國的志向去美國留學(xué)。在異國的土地上,詩人嘗到了華人被**、歧視的辛酸。1925年,詩人懷著一腔強烈愛國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國。然而,回國后呈現(xiàn)在他面前的祖國卻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景象——軍閥混戰(zhàn)、帝國主義橫行,以至于詩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轉(zhuǎn)至極度的憤怒。《死水》一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
    創(chuàng)作于1925年的《死水》,是一首充滿著對黑暗社會的詛咒與徹底不妥協(xié)的戰(zhàn)歌。
    詩人懷著對祖國熾熱的愛、由衷的希冀從美國歸來,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令他痛心與失望。熾烈的情感被冷酷的社會現(xiàn)實凝固,而構(gòu)起詩人腦海中的“死水”形象。“死水”是那個社會的真實寫照:漚得發(fā)綠,沒有活力,絕望呆滯。通過這一溝“死水”傾瀉了詩人迸發(fā)出的憤怒與痛苦。詩歌的積極意義還在于對舊社會的詛咒不僅僅是主觀情感的宣泄,而是狠狠的揭露與批判。“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與“死水酵成一溝綠酒”等詩句正是詩人用以再現(xiàn)令人惡心的`社會本質(zhì),所謂是入木三分!
    《死水》的筆觸是辛辣而細膩的。首先,多用反語,即運用綺麗、鮮亮的詞語表達詩人極度的憎恨,如“綠成翡翠”、“銹出幾瓣桃花”、“蒸出些云霞”等等,詩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勾勒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與之絕裂的態(tài)度。其次,作為新詩格律化的倡導(dǎo)者,詩人竭力身體力行??v觀全詩,共五節(jié),每節(jié)四句,每句九字,隔行押韻,每節(jié)各押一韻,體式嚴整,朗讀上口,富于韻味。以艷麗鮮明的語言、嚴密和諧的韻律來刻寫丑惡,再以精心刻寫的丑惡增強對現(xiàn)實批判與否定的力度,這正是詩人的匠心之處。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諷的藝術(shù)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表現(xiàn)了作者與這個黑暗政府勢不兩立的決心。
    全詩共分五節(jié),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節(jié)),表達了詩人對“死水”一般的舊中國腐敗現(xiàn)實的激憤之情。詩的第一句“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有著深刻的寓意:它象征著當時那個處于軍閥混戰(zhàn)中的腐敗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正如”一溝絕望的死水”。在這句詩中,“絕望”二字,寫出了詩人深沉的失望心情。詩的第二句,“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清風(fēng)”是與“死水”相對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鮮的思想和力量。然而,這些新鮮的東西卻引不起“死水”的半點反應(yīng)。清風(fēng)吹處波不生,可見死水已沉寂到了極點。這一句是對“死水”的更進一步的描繪。詩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寫出了詩人面對“死水”,繼失望而產(chǎn)生的恨極心情?,F(xiàn)實既然如此黑暗,讓人絕望,倒不如讓它徹底腐爛發(fā)臭,也許病入膏肓,不可救藥,爛得更快、更透,舊的徹底死亡了,新的才會成長得更茁壯。這兩句詩,又表現(xiàn)了詩人激憤中飽含著對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節(jié)),詩人對“死水”進行了細致描繪,具體形象地揭露出了舊中國腐朽頹敗的社會現(xiàn)狀,表達了對舊中國憎惡、憤怒、嘲諷的感情。在這幾節(jié)詩中,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鮮明的色彩描寫以及譏諷的筆觸,逐步深入地寫出了扔進破銅爛鐵、潑入剩菜殘羹后死水的進一步變化。扔進死水中的“破銅爛鐵”,會生出綠色、紅色的銹,銅銹綠的如“翡翠”,鐵銹紅的如“桃花”;再有,“剩菜殘羹”的油膩,散在水面,陽光一照,猶如閃光的“羅綺”;有的地方發(fā)了霉、生了毛,又宛如“云霞”;死水發(fā)酵后,還會變成有著“綠酒”般顏色的臭水,那上面泛起“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正是在這樣的一溝死水上,成群的花蚊在上面雜亂地飛舞,有時,還要加入鼓噪的蛙鳴。這令人作嘔的死水,骯臟腥臭,令人無法立足!這里,詩人借對死水的進一步細致描繪,對舊中國黑暗現(xiàn)實給予了細致形象的再現(xiàn)。在這部分內(nèi)容中,詩人用色彩鮮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羅綺”、“云霞”、“珍珠”等來描繪污濁、骯臟的死水,猶如給惡魔穿上了精美典雅的外衣。這是用虛假的美來反襯真實的丑,詩人這樣寫,使丑類變得更為丑惡。以美寫丑,丑更丑,詩人用這種獨特的方法,更鮮明地表現(xiàn)出死水的腐臭本質(zhì),同時也使詩歌具有了強烈的嘲諷意味。
    第三部分(最后一節(jié)),表達了詩人詛咒現(xiàn)實,迫切希望改變現(xiàn)實的強烈愿望。這一部分的頭兩句,詩人以十分斷然的口吻,對黑暗的中國社會予以了徹底的否定“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在徹底否定之后,“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一句,又寫出了詩人在絕望之中的一絲期望。丑惡開墾出的世界,只能更丑惡,但丑惡到極點,就有可能會產(chǎn)生轉(zhuǎn)機。因此,這最后兩句,既包含著詩人對舊中國的絕望,也包含著對新中國的期望和向往,包含著詩人迫切希望改變現(xiàn)實的強烈愿望。盡管對詩人來說,這種期望在當時是非常朦朧的。
    全詩對軍閥統(tǒng)治下黑暗陳腐的舊中國進行了強烈的鞭撻與詛咒,表現(xiàn)了詩人深沉的愛國熱情。
    作品的愛國情感內(nèi)容的表達最具特色:一是對祖國悲慘命運和前途傾注了強烈的憂慮、憤激的悲愴情緒。二是對軍閥統(tǒng)治下的黑暗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強烈的憎惡和抗議,而對這種統(tǒng)治下的廣大農(nóng)村破敗荒涼景象及其勞動人民的痛苦呻吟的現(xiàn)狀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三是在表現(xiàn)民族屈辱的同時,更強烈地寫出了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憤怒、輕蔑之情,體現(xiàn)出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不屈不卑的民族氣節(jié)。作者以北京西單二龍橋坑南端的一條臭水溝作為聯(lián)想物,把自己在以前所目睹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制造三·一八慘案所產(chǎn)生的那種對黑暗腐朽的封建軍閥專制社會現(xiàn)實的深惡痛絕這一最主要的情緒衍化成詩。“死水”既可作為這一無可挽救的頹敗腐朽的專制統(tǒng)治現(xiàn)實的象征。
    這首詩在內(nèi)容上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舊中國頹敗腐朽社會現(xiàn)實的尖銳詛咒和強烈不滿的情緒,顯示出一種對現(xiàn)實社會前途的徹底否定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力量和信念。
    它在藝術(shù)上是新格律詩的典范。一是音樂美。十分講究以音尺的組合來形成整齊和諧的音節(jié),每句均有一個“三字尺”和三個“二字尺”組成完整的節(jié)奏和旋律。如“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眱删渚哂邢嗤攸c的四個音尺,這說明聞一多講究在規(guī)范的音尺之內(nèi)表現(xiàn)流動的音節(jié)并以此抒發(fā)起伏跌宕的情緒思想,這對新詩的形式是一個范例。二是繪畫美。以色彩絢爛的詞匯極其精致地描寫實際上已頹敗腐朽的事物,這不僅使事物的丑惡本質(zhì)特征得到淋漓盡致地徹底揭露,從而更加引人注目,而且更生動地顯示出作者極度的激憤詛咒嘲諷的本意。這時聞一多以美妙的物象對丑惡事物的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他以自己的情思靈魂浸透色彩,放縱自己的想象,并奇妙地將色彩的神髓與自我的情感熔鑄在一起,即“情見而彩蔚”。三是建筑美。達到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整齊。此詩每節(jié)四行,每行都是九個字,好似一座建筑整齊的方塊圖形。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六
    最近,我無意中閱讀了《中華魂》中《有骨氣的中國人》這篇文章。讀過以后,我感觸很深。出國留學(xué)的聞一多在美國還沒有忘記自己是個中國人,沒能忘記自己的祖國。我雖然不知道它算不算名著,但是我知道它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當我讀到聞一多在自然博物館跟講解員辯論和反駁美國學(xué)生對中國的羞辱時,不禁被他那種骨氣所打動。他明明可以在美國迷戀高樓大廈,過好生活。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自己是個中國人,就要像個中國人。
    自然博物館之行,使聞一多對苦難的祖國更加思念。他給國內(nèi)的朋友寫信說:“不出國不知道想家的滋味。但是不要誤以為我想的是狹義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國的山川,中國的草木,中國的鳥獸,中國的屋宇,中國的人!”聞一多是多么的思念祖國啊!如果是我,我肯定沒有他做的好。我讀過這篇文章后,我更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
    然而,有些中國留學(xué)生卻漸漸的看不起自己的祖國了。他們迷戀美國的高樓大廈,一心想留在美國。每每和他們談起祖國時,總說這也不是那也落后。聞一多看不慣他們的行為,常常提醒他:“身為中國人,就要像個中國人!”
    聞一多還專門寫了一首詩叫做《我是中國人》來表達讀祖國的熱愛。詩中寫道:
    偉大的民族!偉大的民族!
    五岳一般的莊嚴正肅,
    廣漠的太平洋的度量,
    春云的柔和,秋風(fēng)的豪放!
    ……。
    我沒有睡著!我沒有睡著!
    我心中的靈火還在燃燒;。
    我的火焰他越燒越燃,
    我為我的祖國燒得發(fā)顫。
    ……。
    聞一多那種骨氣,那種不忘祖國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我們國家是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雖然我們國家不是很富裕,不是很強大,落后就要被別人欺負,不要讓別人對我們中國人畜意侮辱。為了使我們的國家發(fā)展壯大,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要象聞一多那樣,不但不迷戀美國的高樓大廈,不忘自己是個中國人。俗話說:“狗不嫌家平,子不嫌母丑”。我是中國人,我是祖國的孩子,我從小發(fā)奮學(xué)習(xí),掌握更多的科學(xué)技術(shù)知識,把我們的國家建設(shè)的更加美好。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七
    3、了解現(xiàn)代詩的基本流派及風(fēng)格。
    《死水》的象征意義;
    同學(xué)們,當你看到臭水溝里的一溝污水、死水時,你會想到什么?你能把它寫成詩來諷刺一種社會現(xiàn)象嗎?1925年,著名的詩人、學(xué)者聞一多先生就以“死水”為題,寫了一首詩歌《死水》(板書),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這首詩。
    聞一多(1899—1946),著名學(xué)者、詩人、民主戰(zhàn)士。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曾參加新月社,與徐志摩創(chuàng)辦《新月》雜志。1946年7月15日遭國民黨特務(wù)暗殺。他的詩風(fēng)沉郁凝重,語言絢麗精煉,對仗工整,為開創(chuàng)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格律詩作出了有益的貢獻。同時還提出“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歌主張,曾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主要作品有詩集《死水》、《紅燭》。
    要求學(xué)生邊聽邊畫出詩中描寫“死水”的詞語,體會作者的感情。
    1、詩人是怎么描寫“死水”的?
    明確:詩人是這樣描寫“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綠酒”上面有綠的“翡翠”、紅的“桃花”、閃光的“羅綺”和燦爛的“云霞”,還“飄滿了珍珠”,又有“歌聲”。詩人又是這樣揭示“死水”的內(nèi)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銅爛鐵”和“剩菜殘羹”,這些污穢的東西在這里霉爛、發(fā)酵;那翡翠便是破銅之綠,桃花是爛鐵之銹,羅綺是油膩的光,云霞是霉菌,綠酒是一溝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梢姟八浪钡耐獗砣A美,只是污穢和垃圾的霉變。華美的外表下面是污穢的罪惡。
    2、詩人為什么把“死水”描寫得如此美麗?
    明確:這是一種“反諷”手法。詩人借鑒西方現(xiàn)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萊爾“以丑為美”的主張和技巧,營造一種反諷的氛圍,揭露、批判丑惡和骯臟。詩人選用翡翠、桃花、羅綺、云霞等華麗詞語描寫這溝死水,將丑惡寫得很美。美與丑交織反差,造成新穎獨特的表達效果。丑越寫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讀者去反思詩人要表達的真實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死水》一詩中的“死水”究竟象征著什么?
    《死水》正是這種情緒的反映?!八浪辈徽欠比A掩蓋下的腐朽與罪惡的美國社會的真實寫照嗎?(2)從《死水》的發(fā)表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死水》雖創(chuàng)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但到了1926年月月已身在北京的決一多先生,才特意拿它出來發(fā)表,是有其新的做含意的。1926年3月18日北洋政府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聞一多先生懷著滿腔義憤,聲援學(xué)生的愛國斗爭。他選擇此時發(fā)表《死水》,正是用以表達自己對北洋政府的滿腔痛恨。也就是說,這個北洋政府已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讓它見鬼去吧;“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態(tài)度是這樣的決絕、激烈?。?)從《死水》詩集出版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現(xiàn)實。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聞一多先生對于祖國的美好希望破滅了,他結(jié)束了詩人的生涯走進了學(xué)者的書屋。1928年,他編成了他的第二部詩集,取名《死水》出版,作為向詩壇的告別。他把封面設(shè)計成通盤的黑紙,人們看到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詩集,心中就會浮起“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的詩句,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死水”正是黑暗的中國現(xiàn)實的象征,這樣,從《死水》一詩到《死水》一書,又有了另外一層寓意了。
    新月詩派是活躍于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的一個詩歌流派。新月詩派分前后兩期,前期以1926年4月創(chuàng)刊的《晨報詩鐫》為陣地,詩人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劉夢葦、饒孟侃等;這是一個在胡適為代表的寫實派白話和郭沫若為代表的浪漫派自由詩創(chuàng)作處于衰退、停滯狀態(tài)下,涌現(xiàn)而出,致力于提高新詩藝、潛心于探索新格律的詩歌流派。本派詩人以“三美”(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作為詩藝目標,各自又能騰挪變化,斟酌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出大量內(nèi)容與形式臻于雙美的詩作,對新詩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其中聞一多、徐志摩的作用尤為突出。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八
    《死水》是聞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詩人回國后,目睹了國內(nèi)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的慘狀,產(chǎn)生了怒其不爭的憤激情緒。本詩通過對“死水”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層面的譜寫,揭露和諷刺了腐敗不堪的舊社會,表達了詩人對丑惡現(xiàn)實的絕望、憤慨和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詩中的“一溝絕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的象征。詩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寫死寂、次寫色彩,再寫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敗,把“絕望”的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聞一多是新詩格律的倡導(dǎo)者和開拓者,《死水》則是他對新詩格律的“最滿意的試驗”。他強調(diào)要具備“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全詩5節(jié)20行,每一行都是9個字,且每節(jié)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韻,節(jié)奏感強,富有音樂美。詩中運用了許多富有色彩的語詞和物象,并以詞藻的絢麗多彩反襯了內(nèi)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顯可憎可厭。全詩5節(jié),每節(jié)都是4行,每行都是9個字,既有外形的整齊感,又有內(nèi)在的韻律感。《死水》為建立新詩的格律和形形作了嚴肅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九
    作者憎惡的“死水”不僅僅是路旁的一個臭水溝,而是有更深刻的象征意義。從詩人聞一多創(chuàng)作、發(fā)表、出版死水的有關(guān)情況可看楚“死水”象征的社會現(xiàn)實:。
    二、從死水的發(fā)表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1926年3月18日,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發(fā)生。聞一多先生懷著滿腔義憤,聲援學(xué)生的愛國斗爭。他選擇此時發(fā)表死水,正是用以表達自己對北洋政府的深惡痛絕。也就是說:這個北洋政府已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讓它見鬼去吧。
    三、從死水詩集出版時間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現(xiàn)實。1927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聞一多先生對于祖國的美好希望破滅了。1928年,他編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詩集,取名“死水”出版,封面與封底,采用的是通盤的黑紙。整個封面封底散發(fā)著憂郁、沉悶的氣息。人們看到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詩集,心中就會浮起“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的詩句。這個時候,在聞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國現(xiàn)實。
    詩歌中反映的厭惡、失望是作者理想中美麗的祖國形象在現(xiàn)實面前碰壁后產(chǎn)生的一種過激情緒。而隱藏在揭露丑惡的背后,是對祖國無比強烈的眷戀之情和為祖國利益而獻身的決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十
    【原詩】。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溝絕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最能代表聞一多思想、藝術(shù)風(fēng)格的詩作——《死水》賞析。
    《死水》是最能代表聞一多思想、藝術(shù)風(fēng)格的詩作。聞一多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集詩人、學(xué)者和革命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詩人。1922年,詩人懷著報效祖國的志向去美國留學(xué)。在異國的土地上,詩人嘗到了華人被**、歧視的辛酸。1925年,詩人懷著一腔強烈愛國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國。然而,回國后呈現(xiàn)在他面前的祖國卻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景象——軍閥混戰(zhàn)、帝國主義橫行,以至于詩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轉(zhuǎn)至極度的憤怒?!端浪芬辉娋褪窃谶@種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
    創(chuàng)作于1925年的《死水》,是一首充滿著對黑暗社會的詛咒與徹底不妥協(xié)的戰(zhàn)歌。
    詩人懷著對祖國熾熱的愛、由衷的希冀從美國歸來,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令他痛心與失望。熾烈的情感被冷酷的社會現(xiàn)實凝固,而構(gòu)起詩人腦海中的“死水”形象?!八浪笔悄莻€社會的真實寫照:漚得發(fā)綠,沒有活力,絕望呆滯。通過這一溝“死水”傾瀉了詩人迸發(fā)出的憤怒與痛苦。詩歌的積極意義還在于對舊社會的詛咒不僅僅是主觀情感的宣泄,而是狠狠的揭露與批判?!安蝗缍嗳有┢沏~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與“死水酵成一溝綠酒”等詩句正是詩人用以再現(xiàn)令人惡心的社會本質(zhì),所謂是入木三分!
    《死水》的筆觸是辛辣而細膩的。首先,多用反語,即運用綺麗、鮮亮的詞語表達詩人極度的憎恨,如“綠成翡翠”、“銹出幾瓣桃花”、“蒸出些云霞”等等,詩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勾勒了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表達與之絕裂的態(tài)度。其次,作為新詩格律化的倡導(dǎo)者,詩人竭力身體力行??v觀全詩,共五節(jié),每節(jié)四句,每句九字,隔行押韻,每節(jié)各押一韻,體式嚴整,朗讀上口,富于韻味。以艷麗鮮明的語言、嚴密和諧的韻律來刻寫丑惡,再以精心刻寫的丑惡增強對現(xiàn)實批判與否定的力度,這正是詩人的匠心之處。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諷的藝術(shù)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tǒng)治,表現(xiàn)了作者與這個黑暗政府勢不兩立的決心。
    全詩共分五節(jié),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節(jié)),表達了詩人對“死水”一般的舊中國腐敗現(xiàn)實的激憤之情。詩的第一句“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有著深刻的寓意:它象征著當時那個處于軍閥混戰(zhàn)中的腐敗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正如”一溝絕望的死水”。在這句詩中,“絕望”二字,寫出了詩人深沉的失望心情。詩的第二句,“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清風(fēng)”是與“死水”相對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鮮的思想和力量。然而,這些新鮮的東西卻引不起“死水”的半點反應(yīng)。清風(fēng)吹處波不生,可見死水已沉寂到了極點。這一句是對“死水”的更進一步的描繪。詩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寫出了詩人面對“死水”,繼失望而產(chǎn)生的恨極心情?,F(xiàn)實既然如此黑暗,讓人絕望,倒不如讓它徹底腐爛發(fā)臭,也許病入膏肓,不可救藥,爛得更快、更透,舊的徹底死亡了,新的才會成長得更茁壯。這兩句詩,又表現(xiàn)了詩人激憤中飽含著對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節(jié)),詩人對“死水”進行了細致描繪,具體形象地揭露出了舊中國腐朽頹敗的社會現(xiàn)狀,表達了對舊中國憎惡、憤怒、嘲諷的感情。在這幾節(jié)詩中,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鮮明的色彩描寫以及譏諷的筆觸,逐步深入地寫出了扔進破銅爛鐵、潑入剩菜殘羹后死水的進一步變化。扔進死水中的“破銅爛鐵”,會生出綠色、紅色的銹,銅銹綠的如“翡翠”,鐵銹紅的如“桃花”;再有,“剩菜殘羹”的油膩,散在水面,陽光一照,猶如閃光的“羅綺”;有的地方發(fā)了霉、生了毛,又宛如“云霞”;死水發(fā)酵后,還會變成有著“綠酒”般顏色的臭水,那上面泛起“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正是在這樣的一溝死水上,成群的花蚊在上面雜亂地飛舞,有時,還要加入鼓噪的蛙鳴。這令人作嘔的死水,骯臟腥臭,令人無法立足!這里,詩人借對死水的進一步細致描繪,對舊中國黑暗現(xiàn)實給予了細致形象的再現(xiàn)。在這部分內(nèi)容中,詩人用色彩鮮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羅綺”、“云霞”、“珍珠”等來描繪污濁、骯臟的死水,猶如給惡魔穿上了精美典雅的外衣。這是用虛假的美來反襯真實的丑,詩人這樣寫,使丑類變得更為丑惡。以美寫丑,丑更丑,詩人用這種獨特的方法,更鮮明地表現(xiàn)出死水的腐臭本質(zhì),同時也使詩歌具有了強烈的嘲諷意味。
    第三部分(最后一節(jié)),表達了詩人詛咒現(xiàn)實,迫切希望改變現(xiàn)實的強烈愿望。這一部分的頭兩句,詩人以十分斷然的口吻,對黑暗的中國社會予以了徹底的否定“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在徹底否定之后,“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一句,又寫出了詩人在絕望之中的一絲期望。丑惡開墾出的世界,只能更丑惡,但丑惡到極點,就有可能會產(chǎn)生轉(zhuǎn)機。因此,這最后兩句,既包含著詩人對舊中國的絕望,也包含著對新中國的期望和向往,包含著詩人迫切希望改變現(xiàn)實的強烈愿望。盡管對詩人來說,這種期望在當時是非常朦朧的。
    全詩對軍閥統(tǒng)治下黑暗陳腐的舊中國進行了強烈的鞭撻與詛咒,表現(xiàn)了詩人深沉的愛國熱情。
    作品的愛國情感內(nèi)容的表達最具特色:一是對祖國悲慘命運和前途傾注了強烈的憂慮、憤激的悲愴情緒。二是對軍閥統(tǒng)治下的黑暗現(xiàn)實表現(xiàn)出強烈的憎惡和抗議,而對這種統(tǒng)治下的廣大農(nóng)村破敗荒涼景象及其勞動人民的痛苦呻吟的現(xiàn)狀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三是在表現(xiàn)民族屈辱的同時,更強烈地寫出了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憤怒、輕蔑之情,體現(xiàn)出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不屈不卑的民族氣節(jié)。作者以北京西單二龍橋坑南端的一條臭水溝作為聯(lián)想物,把自己在以前所目睹北洋軍閥段祺瑞政府制造三·一八慘案所產(chǎn)生的那種對黑暗腐朽的封建軍閥專制社會現(xiàn)實的深惡痛絕這一最主要的情緒衍化成詩。“死水”既可作為這一無可挽救的頹敗腐朽的專制統(tǒng)治現(xiàn)實的象征。
    這首詩在內(nèi)容上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舊中國頹敗腐朽社會現(xiàn)實的尖銳詛咒和強烈不滿的情緒,顯示出一種對現(xiàn)實社會前途的徹底否定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力量和信念。
    它在藝術(shù)上是新格律詩的典范。一是音樂美。十分講究以音尺的組合來形成整齊和諧的音節(jié),每句均有一個“三字尺”和三個“二字尺”組成完整的節(jié)奏和旋律。如“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眱删渚哂邢嗤攸c的四個音尺,這說明聞一多講究在規(guī)范的音尺之內(nèi)表現(xiàn)流動的音節(jié)并以此抒發(fā)起伏跌宕的情緒思想,這對新詩的形式是一個范例。二是繪畫美。以色彩絢爛的詞匯極其精致地描寫實際上已頹敗腐朽的事物,這不僅使事物的丑惡本質(zhì)特征得到淋漓盡致地徹底揭露,從而更加引人注目,而且更生動地顯示出作者極度的激憤詛咒嘲諷的本意。這時聞一多以美妙的物象對丑惡事物的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他以自己的情思靈魂浸透色彩,放縱自己的想象,并奇妙地將色彩的神髓與自我的情感熔鑄在一起,即“情見而彩蔚”。三是建筑美。達到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整齊。此詩每節(jié)四行,每行都是九個字,好似一座建筑整齊的方塊圖形。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十一
    蔡大嫂的人生,可算是小城里波瀾起伏的精彩人生了。
    從還是個少女的時候起就有“野心”要嫁進城里,嫁到城里之后日子過得平平淡淡,直到碰上羅歪嘴才煥發(fā)了女人生命的活力。但要不是有作者的安排,把蔡傻子寫得這么傻,恐怕蔡大嫂也很難這么隨意。羅歪嘴倒也很符合我對于那種豪俠義士的想象,有點痞氣,又很仗義,只是最后逃走的時候沒帶上蔡大嫂,之后也沒回來看她就是很有些不仁不義了。
    也可憐蔡大嫂,把婚姻獻給了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把愛情獻給了不能給自己家庭的人,最后也是很有點凄涼,再一次把婚姻給了一個不愛的人也和當初一樣是為了不過上鄉(xiāng)下的窮苦日子。
    除了故事很好看,小說里面對于成都的描寫讓我很想去一次成都??!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十二
    《死水微瀾》是李人先生寫的一部反映1900年左右四川鄉(xiāng)土風(fēng)情的小說,也是他最受推崇的一部小說。小說描寫了甲午戰(zhàn)爭到辛丑條約簽訂的幾年間成都郊區(qū)天回鎮(zhèn)袍哥和洋教兩股力量的起落消長,以及古城死水微蕩的歷史波瀾。
    作為一名四川成都的文學(xué)家來說,李人先生的這部作品以故鄉(xiāng)四川為背景,作品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氛和地方色彩。
    比如:小說中對于婦女的描寫就非常有特色。當時巴蜀地區(qū)道德文化積淀相對淺薄,貞操觀念的淡薄為四川女性的種種“出軌”創(chuàng)造了社會環(huán)境,形成了女子們的“川辣子”氣。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和文化因子,使得川妹子既叛逆又現(xiàn)實。在蔡大嫂生活的天回鎮(zhèn),就有很多同樣不守規(guī)矩的小掌柜娘,她們也并未遭到過多的道德譴責。蔡大嫂當然不是什么新女性,她只是一個為生活所累的女人,在她身上自然談不上個性解放、婦女獨立的命題,但是,正因為有了蔡大嫂這樣的大膽叛逆的女子,才能在這沉寂的川西壩攪出波瀾,正因為有了這反抗的氣魂,才能有打破“死水”的希望。
    又比如:小說在環(huán)境的勾畫上,具有濃烈的地方風(fēng)味,里面描繪的趕場、東大街花燈火炮、趕青羊?qū)m等,都是蜀地鮮活的民俗風(fēng)情的寫照,方言、行話的使用,更給小說增添了幾分活的生命力,但是,這種濃郁的地域性特點,并沒有影響到小說寬廣的時代視野。
    從這些細節(jié)中,我們不難看出李先生對于四川的文化是非常了解,有研究的。而這一切又說明李先生非常熱愛自己的故鄉(xiāng)――成都。
    作為一名以李先生的故居“菱窠”來命名學(xué)校的老師,我覺得首先就應(yīng)該培養(yǎng)孩子們這種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比如那次世界文化遺產(chǎn)日,我?guī)е⒆觽內(nèi)⒂^了李人爺爺?shù)墓示莹D―菱窠博物館。孩子們?nèi)琊囁瓶实淖屑氶喿x著李人爺爺?shù)馁Y料,并不時地做著筆記。有孩子在回來后的作文中寫道:“李人爺爺真是太厲害了,他不僅是咱們成都人的驕傲,更是咱們中國人的驕傲。以后我一定要以人爺爺為榜樣,努力學(xué)習(xí),將來為成都爭光,為中國爭光!”
    因此,作為一名成都的教師,我們有責任要引導(dǎo)孩子去了解成都,培養(yǎng)他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之情,讓他們成為新時代具有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成都人。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十三
    以清明的眼,對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為愛欲所眩目,不為污穢所惡心,同時,也不為塵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厭煩而有所逃遁;永遠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細小處,幽僻處,在詩人的眼中,皆閃耀一種光明。作品上,以一個“老成懂事”的風(fēng)度為人所注意,是聞一多先生的《死水》。
    讀《死水》容易保留到的印象,是這詩集為一本理智的靜觀的詩。在作品中那種安詳同世故處,是常常惱怒到年青人的。因為年青人在詩的德性上,有下面意義的承認:
    詩是歌頌自然與人生的,
    詩是詛咒自然與人生的,
    詩是悅耳的柔和的東西,
    詩是熱烈的奔放的東西,
    詩須有情感,表現(xiàn)的方法須帶一點兒天真,
    ……。
    這樣或那樣,使詩必須成立于一個概念上,是“單純”與“胡涂”。那是為什么?因為是“詩”。帶著驚訝,恐怖,憤怒,歡悅,任情的歌唱,或謹慎的小心的低訴,才成為一般所認可的詩。纖細的敏感的神經(jīng),從小小人事上,作小小的接觸,于是微帶夸張,或微帶憂郁,寫成詩歌,這樣詩歌才是合乎一九二〇年來中國讀者的心情的詩歌。使生活的懣怨與憂郁氣氛,來注入詩歌中,則讀者更易于理解同情。因為從一九二三年到今天為止,手持新詩有所體會的年青人,為了政治的同習(xí)慣的這一首生活的長詩,使人人都那么憂愁,那么憂愁!
    社會的與生理的騷擾,年青人,全是不安定,全是糾紛,所要的詩歌,有兩種,一則以力的叫號作直覺的否認,一則以熱情為女人而贊美。郭沫若,在胡適之時代過后,以更豪放的聲音,唱出力的英雄的調(diào)子,因此郭沫若詩很快就占領(lǐng)過國內(nèi)青年的心上的空間。徐志摩,則以另一意義,支配到若干青年男女的多感的心,每日有若干年青人為那些熱情的句子使心跳躍,使血奔竄。
    在這樣情況下,有兩本最好的詩,朱湘《草莽集》同聞一多的《死水》,兩本詩皆稍稍離開了那時代所定下的條件,以另一態(tài)度出現(xiàn),皆以非常寂寞的樣子產(chǎn)生,存在?!恫菝Ъ吩谥袊闱樵娚系某删?,形式與內(nèi)容,實較之郭沫若純粹極多。全部調(diào)子建立于平靜上面,整個的平靜,在平靜中觀照一切,用舊詞中屬于平靜的情緒中所產(chǎn)生的柔軟的調(diào)子,寫成他自己的詩歌。明麗而不纖細,《草莽集》的價值,是不至于因目前的寂寞而消失的?!端浪芬患?,在文字和組織上所達到的純粹處,那擺脫《草莽集》為詞所支配的氣息,而另外重新為中國建立一種新詩完整風(fēng)格的成就處,實較之國內(nèi)任何詩人皆多?!端浪凡皇恰盁狒[”的詩,那是當然的,過去不能使讀者的心動搖,未來也將這樣存在。然而這是近年來一本標準詩歌!在體裁方面,在文字方面,《死水》的影響,不是讀者,當是作者。由于《死水》風(fēng)格所暗示,現(xiàn)代國內(nèi)作者向那風(fēng)格努力的,已經(jīng)很多了。在將來,某一時節(jié),詩歌的興味,有所轉(zhuǎn)向,使讀者,以詩為“人生與自然的另一解釋”文字,使詩效率在“給讀者學(xué)成安詳?shù)念I(lǐng)會人生”,使詩的真價在“由于詩所啟示于人的智慧與性靈”,則《死水》當成為一本更不能使人忘記的詩!
    作者是畫家,使《死水》集中具備剛勁的樸素線條的美麗。同樣在畫中,必需的色的錯綜的美,《死水》詩中也不缺少。作者是用一個畫家的觀察,去注意一切事物的外表,又用一個畫家的手腕,在那些儼然具不同顏色的文字上,使詩的生命充溢的。
    如《荒村》,可以代表作者使一幅畫成就在詩上,如何涂抹他的顏色的本領(lǐng)。如《天安門》,在那些言語上如何著色,也可看出。與《天安門》相似那首《飛毛腿》,與《荒村》相近那首《洗衣歌》,皆以一個為人所不注意的題材,因作者的文字的染色,使那詩非常動人的。
    他們都上哪里去了?怎么。
    蝦蟆蹲在甑上,水瓢里開白蓮,
    桌椅板凳在田里堰里飄著;
    蜘蛛的繩橋從東屋往西屋牽?
    門框里嵌棺材,窗欞里鑲石塊!
    這景象是多么古怪多么慘!
    鐮刀讓它銹著快銹成了泥,
    拋著整個的魚網(wǎng)在灰堆里爛。
    天呀!這樣的村莊都留不住他們!
    玫瑰開不完,荷葉長成了傘;
    秧針這樣尖,湖水這樣綠,
    天這樣青,鳥聲像露珠這樣圓。
    ……。
    這樣一個桃源,瞧不見人煙!
    這里所引的是《荒村》詩中一節(jié)。另外,以同樣方法,畫出詩人自己的心情,為百樣聲音百樣光色所攪擾,略略與全集調(diào)子不同的,是《心跳》。代表作者在節(jié)奏和諧方面與朱湘詩有所相似處,是一首名為《也許》的詩。
    也許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許,也許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鷺不要咳嗽,
    蛙不要號,蝙蝠不要飛,
    不許陽光攢你的眼簾,
    不許清風(fēng)刷上你的眉,
    ……。
    也許你聽這蚯蚓翻泥,
    聽這小草的根須吸水,
    ……。
    我就讓你睡,我讓你睡,
    我把黃土輕輕蓋著你,
    我叫紙錢兒緩緩的飛。
    在《收回》,在《你指著太陽起誓》,這一類詩中,以詩為愛情二字加以詮解,《死水》中詩與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及其他詩歌,全是那么相同又那么差異。在這方面作者的長處,卻正在一般人所不同意處,因為作者在詩上那種冷靜的注意,使詩中情感也消滅到組織中,一般情詩所不能缺少的一點輕狂,一點蕩,都無從存在了。
    作者所長是想象馳騁于一切事物上,由各種不相關(guān)的事物,以韻作為聯(lián)結(jié)的繩索,使詩成為發(fā)光的錦綺。于情詩,對于愛,是與志摩的詩所下解釋完全不同,所顯示完全的一面也有所不同了的。
    作者的詩無熱情,但也不缺少那由于兩性糾紛所引起的抑郁。不過這抑郁,由作者詩中所表現(xiàn)時,是仍然能保持到那冷靜而少動搖的恍惚的情形的。但離去愛欲這件事,使詩方向轉(zhuǎn)到信仰而歌唱時,如《祈禱》等篇,作者的熱是無可與及的。
    作者是提倡格律的一個人。一篇詩,成就于精煉的修辭上,是作者的主張。如在《死水》上,作者想象與組織的能力,非常容易見到。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一首詩,告我們不是一個故事,一點感想,應(yīng)當是一片霞,一園花,有各種的顏色與姿態(tài),具各種香味,作各種變化,是那么細碎又是那么整個的美,欣賞它,使我們從那手段安排超人力的完全中低首,為那超拔技巧而傾心,為那由于詩人做作手藝熟練而贊嘆,《死水》中的每一首詩,是都不缺少那技術(shù)的完全高點的。
    但因這完全,作者的詩所表現(xiàn)雖常常是平常生活的一面,如《天安門》等,然而給讀者印象卻極陌生了。使詩在純藝術(shù)上提高,所有組織常常成為奢侈的努力,與讀者平常鑒賞能力遠離,這樣的詩除《死水》外,還有孫大雨的詩歌。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十四
    死水(聞一多)。
    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
    不如多仍些破銅爛鐵,
    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
    鐵罐上繡出幾瓣桃花。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也就跨得上幾分鮮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
    一九二五年四月。
    選自《聞一多詩文選集》第一輯,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55年版。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學(xué)者和民主戰(zhàn)士。幼年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shù)。19考入清華學(xué)校,1922年畢業(yè)后赴美留學(xué),研習(xí)繪畫、文學(xué)。1923年出版詩集《紅燭》。1925年回國,歷任北京藝術(shù)??茖W(xué)校、武漢大學(xué)、青島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紅燭》。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特務(wù)殺害,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愛國主義的不朽詩篇。聞一多的詩歌表現(xiàn)了對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痛恨,抒寫了對祖國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guān)注,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在藝術(shù)上,聞一多的詩歌想象奇特,結(jié)構(gòu)整飭,形式整齊,音節(jié)和諧,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成就。
    《死水》賞析一:
    《死水》是聞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詩人回國后,目睹了國內(nèi)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的慘狀,產(chǎn)生了怒其不爭的憤激情緒。本詩通過對“死水”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層面的譜寫,揭露和諷刺了腐敗不堪的舊社會,表達了詩人對丑惡現(xiàn)實的絕望、憤慨和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詩中的“一溝絕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的象征。詩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寫死寂、次寫色彩,再寫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敗,把“絕望”的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聞一多是新詩格律的倡導(dǎo)者和開拓者,《死水》則是他對新詩格律的“最滿意的試驗”。他強調(diào)要具備“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全詩5節(jié)20行,每一行都是9個字,且每節(jié)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韻,節(jié)奏感強,富有音樂美。詩中運用了許多富有色彩的語詞和物象,并以詞藻的絢麗多彩反襯了內(nèi)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顯可憎可厭。全詩5節(jié),每節(jié)都是4行,每行都是9個字,既有外形的整齊感,又有內(nèi)在的韻律感?!端浪窞榻⑿略姷母衤珊托涡巫髁藝烂C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死水》賞析二:
    《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聞一多先生的最重要作品,聞一多是新月派詩詞格律的倡導(dǎo)者和開拓者,《死水》則是他對新詩格律的“最滿意的試驗”。有人認為《死水》表現(xiàn)了一種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認為《死水》表達了一種破壞世界、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熱望,也有人認為《死水》傳達了一種對舊世界、舊事物的辛辣諷刺和無情詛咒,他們所說的不無道理,然而我認為,在《死水》里,詩人的感情可以說是嚴峻的冷酷中夾雜著火一樣的熱情。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這首詩確實有絕望的情緒,如果深入體會,就有可能發(fā)現(xiàn)在諷刺、詛咒的后面,是希望“死水”早日死亡,“春水”早日誕生。詩人那些冷嘲熱諷的文字充滿了疾惡如仇的破壞欲,有一股摧枯拉朽,掃蕩舊世界的如火激情;義憤填膺、慷慨激昂的后面實際上是一種熱切的呼喚,呼喚一種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呼喚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充滿希望正義的新世界!
    《死水》賞析三:
    《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聞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其筆法之辛辣老到、隱晦曲折,其構(gòu)思之新穎精巧、虛實相映,其語言之典雅富麗、意味悠長,向來為人稱道。不過,對于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卻一向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死水》表現(xiàn)了一種對黑暗現(xiàn)實的厭惡、憎恨和灰心失望,有人認為《死水》表達了一種破壞世界、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熱望,也有人認為《死水》傳達了一種對舊世界、舊事物的辛辣諷刺和無情詛咒,……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我認為,在《死水》里,詩人的感情可以說是嚴峻的冷酷中夾雜著火一樣的熱情。對于前者,比較容易理解,因為詩人對現(xiàn)實的象征——“一溝絕望的死水”,其態(tài)度就是如此。對于后者,由于詩人的熱情隱含在猛烈的諷刺與巧妙的揶揄里,難以被人覺察,聞一多對人們不理解他的心意感到委屈,他在給學(xué)生臧在克家的一封信中說:“你還口口聲聲隨著別人人云亦云的說《死水》的作者只長于技巧。天呀,這冤何處訴起!”“我只覺得自己是座沒有爆發(fā)的火山,火燒得我痛,卻始終沒有能力(就是技巧)炸開那禁錮我的地殼,放射出光和熱來。只有少數(shù)跟我很久的朋友(如夢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覺出我的火來。”聞一多心中的“冤”,心中的“痛”,心中的“火”,分別是什么呢?通過以上兩段談話不難看出,“冤”乃在于人們誤以為《死水》技巧勝于思想,誤解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根底和表現(xiàn)主旨。這心中的“痛”和心中的“火”就需要聯(lián)系《死水》的內(nèi)容來具體分析了。
    《死水》賞析四:
    《死水》是最能代表聞一多思想、藝術(shù)風(fēng)格的詩作。
    聞一多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集詩人、學(xué)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詩人。他創(chuàng)作的詩集主要有《紅燭》、《死水》兩部。這兩部詩集雖然是聞一多思想和藝術(shù)風(fēng)格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產(chǎn)物,但它們共同貫穿著一條愛國主義紅線。
    詩集《紅燭》是聞一多第一本詩集,這個詩集中不少作品反映了詩人強烈的反封建意識、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孤寂以及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其中,《太陽吟》寫得很有特色。詩人借助想象的翅膀,寄情于太陽,向它傾訴了思鄉(xiāng)戀國的衷腸。詩集《死水》所收輯的作品無論是思想的深刻,還是藝術(shù)的成熟,都要比《紅燭》集中的作品有顯著的提高。其中《發(fā)現(xiàn)》、《一句話》、《死水》等詩篇,寫得或悲痛、或激憤、或豪邁熱烈,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命運的憂慮與關(guān)切,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讀者無論何時讀到這些作品,都會為之動情、顫栗。
    聞一多的詩歌在藝術(shù)上有著獨特的風(fēng)格。他有感于“五四”以來新詩過于散漫自由,因此提倡一種新格律詩。由于追求藝術(shù)上的嚴謹,這使得他的詩大多有富于浪漫氣息的幻想,嚴謹奇特的構(gòu)思,火山爆發(fā)式的激情,一詠三回環(huán)的語勢,以及比喻、夸張、象征、反復(fù)等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等特點。
    聞一多在我國新詩創(chuàng)作理論建設(shè)上也很有成績,他的新格律詩理論被后人稱為現(xiàn)代詩學(xué)的奠基石。
    1922年,詩人懷著報效祖國的志向去美國留學(xué)。在異國的土地上,詩人嘗到了華人被凌*、歧視的辛酸。1925年,詩人懷著一腔強烈愛國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國。然而,回國后呈現(xiàn)在他面前的祖國卻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景象——軍閥混戰(zhàn)、帝國主義橫行,以至于詩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轉(zhuǎn)至極度的憤怒。《死水》一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十五
    全詩共分五節(jié),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節(jié)),表達了詩人對“死水”一般的舊中國腐敗現(xiàn)實的激憤之情。
    詩的第一句“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有著深刻的寓意:它象征著當時那個處于軍閥混戰(zhàn)中的腐敗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正如”一溝絕望的死水”。在這句詩中,“絕望”二字,寫出了詩人深沉的失望心情。詩的第二句,“清風(fēng)吹不起半點漪淪”,“清風(fēng)”是與“死水”相對照的事物,可以用以比喻一切新鮮的思想和力量。然而,這些新鮮的東西卻引不起“死水”的半點反應(yīng)。清風(fēng)吹處波不生,可見死水已沉寂到了極點。這一句是對“死水”的更進一步的描繪。詩的第三、四句“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寫出了詩人面對“死水”,繼失望而產(chǎn)生的恨極心情?,F(xiàn)實既然如此黑暗,讓人絕望,倒不如讓它徹底腐爛發(fā)臭,也許病入膏肓,不可救藥,爛得更快、更透,舊的徹底死亡了,新的才會成長得更茁壯。這兩句詩,又表現(xiàn)了詩人激憤中飽含著對美好事物的殷切希望。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節(jié)),詩人對“死水”進行了細致描繪,具體形象地揭露出了舊中國腐朽頹敗的社會現(xiàn)狀,表達了對舊中國憎惡、憤怒、嘲諷的感情。
    在這幾節(jié)詩中,詩人以豐富的想象、形象的比喻、鮮明的色彩描寫以及譏諷的筆觸,逐步深入地寫出了扔進破銅爛鐵、潑入剩菜殘羹后死水的進一步變化。扔進死水中的“破銅爛鐵”,會生出綠色、紅色的銹,銅銹綠的如“翡翠”,鐵銹紅的如“桃花”;再有,“剩菜殘羹”的油膩,散在水面,陽光一照,猶如閃光的“羅綺”;有的地方發(fā)了霉、生了毛,又宛如“云霞”;死水發(fā)酵后,還會變成有著“綠酒”般顏色的臭水,那上面泛起“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正是在這樣的一溝死水上,成群的花蚊在上面雜亂地飛舞,有時,還要加入鼓噪的蛙鳴。這令人作嘔的死水,骯臟腥臭,令人無法立足!這里,詩人借對死水的進一步細致描繪,對舊中國黑暗現(xiàn)實給予了細致形象的再現(xiàn)。在這部分內(nèi)容中,詩人用色彩鮮明、形色美好的“翡翠”、“桃花”、“羅綺”、“云霞”、“珍珠”等來描繪污濁、骯臟的死水,猶如給惡魔穿上了精美典雅的外衣。這是用虛假的美來反襯真實的丑,詩人這樣寫,使丑類變得更為丑惡。以美寫丑,丑更丑,詩人用這種獨特的方法,更鮮明地表現(xiàn)出死水的腐臭本質(zhì),同時也使詩歌具有了強烈的嘲諷意味。
    第三部分(最后一節(jié)),表達了詩人詛咒現(xiàn)實,迫切希望改變現(xiàn)實的強烈愿望。
    這一部分的頭兩句,詩人以十分斷然的口吻,對黑暗的中國社會予以了徹底的否定“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在徹底否定之后,“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他造出個什么世界”一句,又寫出了詩人在絕望之中的一絲期望。丑惡開墾出的世界,只能更丑惡,但丑惡到極點,就有可能會產(chǎn)生轉(zhuǎn)機。因此,這最后兩句,既包含著詩人對舊中國的絕望,也包含著對新中國的期望和向往,包含著詩人迫切希望改變現(xiàn)實的強烈愿望。盡管對詩人來說,這種期望在當時是非常朦朧的。
    全詩對軍閥統(tǒng)治下黑暗陳腐的舊中國進行了強烈的鞭撻與詛咒,表現(xiàn)了詩人深沉的愛國熱情。
    詩中的“一溝絕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的象征。詩人抓住死水之“死”,節(jié)節(jié)逼近,把“絕望”的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詩的最后一節(jié),既表現(xiàn)他對黑暗不存幻想,堅信丑惡產(chǎn)生不了美;但也并非心如死灰,發(fā)出“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看它造出個什么世界”的憤激之言。朱自清在《聞一多全集·序》中說:“是索性讓‘丑惡’早些‘惡貫滿盈’,‘絕望’里才有希望?!痹诮^望中飽含著希望,在冷峻里灌注者一腔愛國主義的熱情之火,是這首詩的主題思想。
    《死水》講究修辭,而且力求用詞的豐富精美而不重復(fù)。例如以下短語所用的動詞就絕不相同:“綠成翡翠”,“銹出幾瓣桃花”,“織一層羅琦”,“蒸出些云霞”,“酵成一溝綠酒”,等等。寫完了這些,它總結(jié)說:這死水據(jù)此“也就夸得上幾分鮮明”。但這里的“鮮明”還只是從色彩和光澤上加以點染。接著,他表現(xiàn)死水的“聲音”。這聲音也很別致,有“笑聲”——“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還有“歌聲”——“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聲?!边@是多么可怕的死一般的沉寂。
    《死水》也是格律體新詩的代表作,它的體式極嚴。從外形看,每句九字,每節(jié)四句,排列起來非常齊整。從內(nèi)在的韻律看,每句內(nèi)部均由四頓構(gòu)成,由于內(nèi)在節(jié)奏的高度和諧一致,再加上嚴格的雙行押韻,每節(jié)一韻的音響效果,使全詩的節(jié)調(diào)非常動聽。
    名家點評。
    沈從文《論聞一多的死水》:“它在文字和組織上所達到的純粹處,那擺脫《草莽集》為詞所支配的氣息,而另外為中國建立一種新詩完整風(fēng)格的成就處,實較之國內(nèi)任何詩人皆多?!?BR>    司馬長風(fēng)《中國新文學(xué)史》:“《死水》五節(jié),二十行,一百八十字,無一節(jié)不鏗鏘有聲,無一行不燦爛奪目,無一字不妥帖精當,象征了新詩的成熟,是新文學(xué)的一個里程碑”。
    死水聞一多讀后感篇十六
    《死水》《再別康橋》是新月詩派主要代表詩人聞一多和徐志摩的經(jīng)典名作。仔細賞讀這兩首詩,我們能夠咀嚼出新月詩派繪畫美的豐富意蘊。
    “死水”激起人們的總是骯臟、腥臭、死氣沉沉的聯(lián)想。聞一多題名“死水”作詩,大約也是基于這種普遍的大眾的文化心理。不管其詩的真正主旨是什么,“死水”的罪惡、絕望、沉寂、腐朽等象征義不會改變,也就是說“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墒锹勔欢嘣谠娭袇s極力地渲染“死水”美麗的神韻和活潑的靈性:
    也許銅的要綠成翡翠,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鐵罐上銹出幾瓣桃花;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再讓油膩織一層羅綺,小珠笑一聲變成大珠,
    霉菌給他蒸出些云霞。又被偷灑的花蚊咬破。
    在這里,翡翠的碧綠、桃花的艷紅、羅綺的光亮,云霞的陸離,逼得我們眼花嘹亂,我們也不得不驚嘆于這個五彩紛呈的絢麗世界!這也許是在清華接受九年美式教育和留美三年的聞一多在應(yīng)用西方浪漫主義推崇想象的詩歌美學(xué)原理(英國浪漫主義詩人雪萊就過:“在通常的意義下,詩可以界說為‘想象的表現(xiàn)’。”)(《詩辯》)進行創(chuàng)作實踐。聞一多靠著他豐富神奇的想象,創(chuàng)造出諸如晶瑩剔透的翡翠、粉嫩灼灼的桃花、皺纈柔滑的羅綺、流麗飄蕩的云霞等“濃麗繁密而且具體的意象”,這些意象疊在一起敷陳出一幅美麗無比的圖畫。這幅圖畫還挺有靈氣的:陶醉其間的“珍珠似的白沫”悠然自得,在努力探尋自我快樂的美妙方式——“小珠一笑變成大珠”;早已垂涎于此的花蚊似乎也不甘寂寞,美美地和得意忘形的白沫做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也分享著數(shù)不盡的歡樂。
    一九二六年五月,在《新詩格律》這篇新詩論文中,聞一多開創(chuàng)性地把新詩的繪畫美和音樂美、建筑美并列提出,表現(xiàn)了他獨特的詩歌美學(xué)價值。細品上面這兩節(jié)詩,《死水》的繪畫美也纖毫畢現(xiàn)。聞一多曾把詩歌的“繪畫美”簡略歸結(jié)為“詞藻美”,顯然是受西方唯美主義文藝思潮的影響。我認為聞一多詩歌的繪畫美主要體現(xiàn)在形象的意境美上。聞一多曾鼓勵詩人大膽地“跨在幻想的狂姿的翅膀上遨游,然后引嗓高歌”,(《冬夜評論》),其實,這就是在引導(dǎo)詩人努力塑造意象,創(chuàng)造意境。當然,意境美要著色,要勾勒廓線,這或許又是繪畫出身的聞一多在有意無意地追求“詩中有畫”的古詩遺韻。上面兩節(jié)詩的色彩美和廓線美(如從“珍珠似的”“大珠”“小珠”等字詞中可以體味出)是很明顯的,這或者就是聞一多對詞藻、對詩歌語言形象的具體要求。
    “死水”美了,活了,還會“死”嗎?實質(zhì)上這個問題很簡單,試想,倘若一個臉上堆疊疙瘩,嘴里塞滿臟話,走路一搖一擺的低俗女子卻突然精心來了個濃妝艷抹、柔聲雅語、纖纖細步,你的感覺會怎樣呢?是做作?是惡心?還是鄙夷?總之,這樣的女子裝扮得越美,給人的感覺就會越丑,這就是東施效顰似的美丑辯證法。西方一些進步的藝術(shù)家曾經(jīng)把這種美丑辯證關(guān)系引入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領(lǐng)域中,出現(xiàn)了像羅丹的《歐米哀》雕塑,波特萊爾題名《惡之花》的詩集等,開辟了藝術(shù)表現(xiàn)的新的美學(xué)天地。聞一多又把這種美丑辯證法引進到他的新詩領(lǐng)域。他在《冬夜評論》里寫道:
    “丑”在藝術(shù)上固有相當?shù)牡匚?,但藝術(shù)的神技應(yīng)能使“恐怖”穿上“美”底一切的精致,同時又不失其要質(zhì)。
    也就是說,可以以美寫丑,但丑終究還是丑,把丑寫到美的極值,便是丑到極端,對丑的批判力量也就更大?!端浪肥且悦缹懗蟮牡浞吨鳎锹勔欢嘣姼枥L畫美另一種特質(zhì)的具體表現(xiàn)。
    《再別康橋》是一首纏綿悱惻,艷麗動人的抒情詩。不必說那哀而不傷的離情別緒,令人蕩氣回腸;也不必說那起伏跌宕的韻律節(jié)奏,讓人瑯瑯上口;單就那清新明艷的康河晚景,足以使人心馳神往。
    夕陽西沉,余輝給河畔的柳枝鍍上了一層媚人的金黃,垂柳依依,仿佛是美艷溫柔的新娘嬌羞地立在那里,粼粼的波光中蕩起了緋紅的笑意,“我”似乎就是幸福的新郎了。不禁心頭也蕩漾起來。
    清清的河水滋潤著軟泥上的青荇,綠油油的,在康河的柔波里歡快地舞蹈,驕傲地招呼著行人,似乎在宣告它沐浴康河的自由與舒暢。以至于“我”都“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喚起的是人們對七彩生活的遐思;“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燃起的是人們對生活的浪漫和激情。
    “金柳”“波光”“青荇”“星輝”等眾多色彩明艷的形象,構(gòu)成的是一幅明麗和諧的畫卷。畫面是迷人的,回憶就甜蜜,情感便隨之熱烈而奔放。徐志摩是一個才華橫溢、個性飄逸的少有的出色詩人。著名學(xué)者胡適曾在《追悼徐志摩》一文中概括了徐志摩的人生理想:“這里面只有三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边@是很貼切的。美,是徐志摩的人生理想,同時更是他至愛的藝術(shù)追求。詩歌的繪畫美也是他很看重的。不過,我覺得《再別康橋》的繪畫美比起《死水》來,更多的是表現(xiàn)一種雋永的古典之美。
    徐志摩崇拜自然,放情于山水之間,寄情于草木之中,內(nèi)心感情的波動與自然變化的規(guī)律同一節(jié)奏,顯示出渾然一體的和諧美?!对賱e康橋》的繪畫美也就始終堅守著自古以來的“情景交融”的美學(xué)原則。通過前面文字的賞讀,我們已經(jīng)分明感覺到美麗無比的康橋晚景就是詩人對康橋美好眷念之情的外化。另外,《再別康橋》的繪畫美還主要表現(xiàn)在對詞藻和意象的精心挑選上。這些詞藻美和意象美的選用無不打上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的烙印。取點“金柳”,就是“柳”“留”諧音相通之美,狀依依惜別之情,自古亦然?!敖鹆窍﹃栔械男履铩钡挠糜麟m新奇,但也有“翠柳將斜陽,偏照晚妝鮮”(陰鏗《侯司空宅詠妓》)的影子。甚至“滿載一船星輝”還從宋代詞人張孝祥的“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西江月·阻風(fēng)三峰下》)衍化而來。
    《死水》《再別康橋》都是新月詩派的代表作,它們的繪畫美當然還有更深更廣的內(nèi)涵。限于水平,筆者所述不免掛一漏萬,還得請方家斧正。不過我想以此來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這兩首詩的內(nèi)在意蘊,如是而已,別無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