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免費下載(5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教案嗎?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一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東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了解確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難點: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并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生說看過。誰知道比賽的結果是誰贏了?一起說烏龜。為什么是烏龜贏了?生說:因為兔子睡了一覺。兔子知道自己錯了。今天又要跟烏龜再比賽賽跑:
    請看《龜兔賽跑續(xù)集》
    觀看龜兔賽跑圖片,導入課題。
    小兔為什么又會輸?生笑著說這是因為小兔跑錯方向了。怎樣才能走到終點呢?由哪幾個要素決定?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有關于:終點在起點什么方向上?終點和起點相距多遠?
    帶著這兩個問題,
    我們來學習今天的新課:位置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方位?生: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還有呢?生: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我們已經學習了8個方位。課件出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每年我國的沿海地區(qū)都會受到臺風的侵擾。瞧,這是某年的一個強臺風位置圖,請測算一下。
    (一)教學例1
    1. 現在臺風中心的位置。(課件出示)
    目前臺風中心位于a市東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臺風大約多少個小時后到達a市?
    2.東偏南30°是什么意思?如果只有這個條件,能否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
    3.如果這樣預告會發(fā)生什么情況?這樣確定方向準確嗎?怎樣預告會更加的準確?
    4.還要預告什么?(距離)
    (距離600千米)如果沒有距離又會怎樣?
    5.小結:預告臺風時既要說方向又要說距離。 強調:東偏南30°還可以怎樣表示?也可以說成南偏東60°,但在生活中一般我們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方位。 6.口答:臺風大約多少個小時后到達a市?
    7.練習:完成教科書第20頁的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讓學生操作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然后集體訂正。
    (二)教學例2
    1.課件出示:臺風到達a市后,改變方向向b市移動。受臺風影響,c市也將有大到暴雨。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離a 市200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離a市300km 。請你在例1的圖標中標出b市、c市的位置。
    2.怎樣表示距離呢?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到,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200km?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用1cm表示100km比較合適。
    3.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怎樣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根據方向和距離可以確定物體所在的位置。
    5.口答:臺風到達a市后,移動速度變?yōu)?0km/時,幾小時后到達b市?
    6.練習:完成教科書第21頁的做一做,打開課本第21頁的做一做:
    (1)有關信息:
    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
    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 體育館在校門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
    (2)師:要在平面圖上準確地標出一個地方的位置,你認為需要考慮哪幾個方面? (3)師生共同梳理: a.先確定好平面圖的中心。 b.確定方向和距離。
    (4)自主操作,獨立繪制平面圖。
    (5)指名展示交流,完善繪圖過程。
    學生展示繪制的圖,并演示過程,其他學生評議補充。
    看來畫圖的過程有點復雜,讓我們一起再來回顧一下整個過程。畫圖的過程和方法清楚了嗎?剛才你們是不是這樣畫的?
    三、知識反饋,鞏固應用
    看來同學們對本屆的知識掌握的還不錯。現在你們有勇氣來挑戰(zhàn)自我嗎?
    課件出示:
    1、警察局收到臥底送來的示意圖
    (1)犯罪分子1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離是( )米。
    (2)犯罪分子2在警察局的( )向,距離是
    ( )米。
    (3)犯罪分子3在警察局的( )方向,距離是
    ( )米。
    2、做一做,課件出示,獨立完成后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的最大收獲是什么?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位置與方向, 生活常遇到,
    要想定位置, 兩點要記牢:
    方向是首要, 距離少不了。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你們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創(chuàng)作一幅學校建筑平面圖嗎?自己開始試一試吧!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出示復習題。
    1.根據題意列出算式:
    5個12是多少?
    3個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單位1
    獵豹的速度是獅子的七分之三。
    參加合唱隊的同學占全班人數的五分之一。
    紅花比黃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節(jié)約四分之三。
    3.計算: 3/10 +3/ 10 + 3/10 =
    3/10 + 3/10+ 3/10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 新授
    1、利用 3/10 + 3/10 + 3/10 教學分數乘法。
    (1) 這道加法算式中,加數各是多少?(都是3/10)
    (2) 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計算?怎么列式?(乘法, 3/10 ×3)
    (3) 3/10 +3/10+ 3/10=9,那么 3/10 + 3/10 + 3/10= 3/10 ×3,
    所以3/ 10 ×3=____________=9。 同學們想想看,3/10 ×3=9計算過程是怎樣的?
    誰能把它補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題意: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2/11 ”,就是把袋鼠跳 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 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 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
    “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 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當于”?再通過線段圖幫助理解。畫一條線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叭伺芤徊降木嚯x相當于袋鼠
    跳一下的2/11 ”,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條線段看作單位 “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求“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 就是求3個2/11 是多少?
    (列式:2/11×3 = 6/11 )
    有沒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呢?獨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課件演示。
    3、結合以上兩題,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整數,用分數的的分子和整數 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練習:練習完成“做一做”第2題。
    5、教學例2
    (1)出示3/8×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6.練一練,課件出示,學生獨立計算。然后訂正。
    三、鞏固練習
    比賽: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 分,養(yǎng)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題。(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 分,養(yǎng)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課堂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 、布置作業(yè) : 練習二第1、2、4題。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探索出圓的特征及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演示操作,揭示課題
    課件出示“大家都來當裁判嘍!”
    演示兩人騎自行車的動畫,一人的自行車輪子是圓形的,一人的自行車輪子是其它形狀的。
    讓學生初步感知圓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活動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師讓學生舉例說明周圍哪些物體上有圓。
    (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學生拿出圓的學具。
    2.教師: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
    教師說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3.通過具體操作,認識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先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折幾次。
    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fā)現了什么?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教師板書:圓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fā)現什么?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板書:半徑
    教師提問:根據半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半徑應具備哪些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
    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3)同學繼續(xù)觀察:剛才把圓對折時,每條折痕都從圓的什么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么地方?
    教師指出:我們把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 d來表示。板書:直徑
    教師提問:根據直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直徑應具備什么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幾條直徑,看一看,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4)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
    (5)討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又有什么關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反過來,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幾分之幾?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三)反饋練習。
    1、p58的“做一做”第1、3、4題
    2、練習十四的第2、3題
    (四)圓的畫法。
    1、學生自學,看書57頁。
    2、學生試畫。
    3、學生通過試畫小結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注意的問題。
    4、教師歸納板書:1.定半徑;2.定圓心;3.旋轉一周。
    教師強調: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不能改變,有針尖的一腳不能移動,旋轉時要把重心放在有針尖的一腳。
    5、學生練習
    p58的“做一做”第2題
    (五)教師提問
    為什么同學們畫的圓不一樣呢?什么決定圓的大小?什么決定圓的位置?
    教師板書: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六)思考:體育課上,老師想在操場畫一個大圓圈做游戲,沒有這么大的圓規(guī)怎么辦?
    三、全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yè)
    練習十四的第1題
    課后習題
    練習十四的第1題。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圓環(huán)面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形與矩形混合圖形的相關計算方法。
    2.學會利用已有的知識,運用數學思想方法,推導出圓環(huán)面積計算公式,有關于圓形與正方形應用的解答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
    會利用圓和其他已學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 教學難點
    圓與其他圖形計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學工具
    ppt 卡片
    教學過程
    1 復習鞏固上節(jié)知識,導入新課
    2 新知探究
    2.1 圓環(huán)面積
    一、問題引入
    同學們知道光盤可以用來做什么嗎?誰能來描述一下光盤的外觀。
    回答(略)。
    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做與光盤相關的數學問題。
    二、圓環(huán)面積求解
    例2.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huán),內圓半徑是50px,外圓半徑是150px。圓環(huán)的面積是多少?
    步驟:
    師:求圓環(huán)面積需要先求什么?
    生:內圓和外圓的面積
    師:同學們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師:給出計算過程與結果:
    三、知識應用
    做一做第2題:
    一個圓形環(huán)島的直徑是50m,中間是一個直徑為10m的圓形花壇,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師:這是一道典型的圓環(huán)面積應用題。通過直徑得到半徑,代入圓環(huán)面積公式,很簡單。
    2.2 圓與正方形
    一、問題引入
    師:同學們知道蘇州的園林吧。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園林建筑的窗戶?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設計,也有很多很常見的圖形,比如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等等。其中外圓內方或者外方內圓是一種很常見的設計。
    師:不僅是在園林中,事實上在中國的建筑和其他的設計中都經常能見到“外圓內方”和“外方內圓”,比如這座沈陽的方圓大廈、商標等等。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這種圓形與正方形結合起來構成的圖形。
    二、知識點
    例3:圖中的兩個圓半徑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圓之間部分的面積嗎?
    步驟:
    師:題目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
    生:左圖圓的半徑=正方形的邊長的一半=1m;右圖圓的面積=正方形對角線的一半=1m
    師:分別要求的是什么?
    生:一個求正方形比圓多的面積,一個求圓比正方形多的面積。
    師:應該怎么計算呢?
    歸納總結
    如果兩個圓的半徑都是r,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當r=1時,與前面的結果完全一致。
    四、知識應用
    70頁做一做:
    下圖是一面我國唐代外圓內方的銅鏡。銅鏡的直徑是600px。外面的圓與內部的正方形之間的面積是多少?
    師:同學們用我們剛剛學過的知識來解答一下這道題目吧。
    解:銅鏡的半徑是300px
    5.3 隨堂練習
    若還有足夠時間,課堂練習練習十五第5/6/7題。
    (可以邀請同學板書解題過程)
    6 小結
    1. 今天我們共同研究了什么?
    今天我們在已知圓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的前提下,探索了圓環(huán)和“外圓內方”“外方內圓”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這不是要求同學們記住這些推導出來的公式,而是希望同學們能過明白推導的方法,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自己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
    2.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去求圓的面積,譬如說:蒙古包做成圓形的是因為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居住面積,植物根莖的橫截面是圓形的,也是因為可以最大化的吸收水分。我們還可以再舉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如裝菜的盤子、車輪為什么要做成圓形的?大家需要多看多想!
    7 板書
    例2解答步驟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夠利用身邊的工具測量出圓的周長
    (2)能夠掌握多種測量計算圓的周長的方法
    (3)能夠說出圓周率小數點7位
    (4)能夠了解祖沖之
    (5)能夠靈活運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6)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7)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8)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圓的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
    難點:圓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工具
    ppt課件、視頻、籃球、硬幣、瓶蓋
    教學過程
    一、討論探索活動導入
    1、展示實物籃球、瓶蓋、硬幣
    揭示主題:圓的周長
    2、提問:正方形、長方形的邊長是4條邊相加就是周長,那圓的周長也和它們一樣嗎?
    3、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工具測量出籃球的周長(分小組討論探索)
    4、提問:圓是沒有邊長的,它只是一條曲線,你們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將圓的周長測量出來嗎?你們能想幾種方法出來?
    5、分享測量的方法
    方法:化曲線為直線、滾動、軟皮尺測、繩繞圓一周
    二、了解圓周率
    1、提問:觀察一下籃球和硬幣的直徑和周長,你們得出什么結論?
    結論:
    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直徑越大,周長越大
    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點
    2、提問:有誰知道圓周率是多少嗎?
    圓周率3.1415926535
    3、大家猜一猜圓周率有多少小小數點?
    (展示祖沖之圖片以及圓周率的發(fā)展史)
    中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比外國早1000年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精確到7位小數
    圓周率是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這個直徑是一個固定的數,用字母π表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3、播放視頻:歌曲名3.1415
    三、利用公式計算圓的周長
    1、根據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系可以推導出一個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在書上,告訴我是什么?
    公式:c=πd或c=2πr
    2、提問:求圓的周長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條件:直徑或者半徑、π=3.14
    3、例題講解
    書上第64頁例題
    4、做練習題
    (展示ppt)
    課后小結
    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關,直徑越大,周長越大
    圓周率π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π=3.1415926535......取近似值π=3.14
    圓的周長公式:c=πd或c=2πr
    課后習題
    同樣的小組成員,測量一個學校圓形的周長,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