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實用16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方案,它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要素。編寫教案時要明確教學目標,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教案參考資料,以供教師使用和參考。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一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關于一個風景名勝的介紹,文字的表述不足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西雙版納的美麗。而且,學生對于西雙版納都比較陌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借助網絡資源,搜集了大量的關于西雙版納的植物、動物、建筑、服飾的圖片,配以極富民族特色的音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多媒體在本堂課中的作用是極其重要的,大量的圖片使學生能直觀感受到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動物生活得十分悠閑,使學生充分領略到西雙版納的別有情趣的建筑和服飾,使學生認識了奇特的植物,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而且加深了學生對于西雙版納的美麗的情感體驗。
    在進行說話練習時,我先通過一個連線的練習題,讓學生熟悉練習說話時所需要用到的句型。然后,我通過圖片,讓學生知道如何來描述動物的動作,發(fā)揮想象。最后,我又通過課文以外的一些圖片,為學生提供了說話的素材。由于有了由淺入深的不同層次的學習,所以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說出不同的句子。
    在理解“他們是這個地方最美麗的風景?!边@句時,我也是先讓學生看了許多圖片,并配上了好聽的音樂,學生的情感一下在得到了升華。
    總的說來,多媒體教學手段對于教學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它能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體驗,將一些抽象的、陌生的知識形象地傳輸給學生,豐富教學的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二
    在《識字7》中,由于二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形象思維比較活躍。當他們看到自己學的這些生字竟和一幅幅圖有著極其相似的地方。一個字就是一幅圖,一個字就是一幅圖的意思,感覺真是獨特。在圖與字的對照學習體驗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原本干巴巴的'漢字中隱藏著的趣味。這樣的漢字學習,已不再是單調枯燥的,而是有滋有味,樂在其中。在教學中,我依據形聲字的特點,先出示基本字,然后再和不同的偏旁組成不同的生字,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偏旁地字所代表的不同含義。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運用孩子喜聞樂見的講故事的方法,給予識字教學一定的童趣。孩子們在聽聽、看看、說說、想想的學習體驗中,充分感受到了漢字的“妙”――這哪里是在學習生字,簡直就是在玩魔術。一個字搖身一變就是幾個形狀極其相似,但意思又相差甚遠的生字。這樣的教學,大大調動孩子們學習生字的興趣,降低了識字的難度,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三
    如何營造一個師生互動的課堂,使教師和學生成為學習的伙伴,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教師研究的一個問題。今天,在這個教學片斷里,我發(fā)現了您思考的答案。您能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向孩子暢開心扉說歉意,這既是新課程理念的實踐化,又體現了您對孩子的愛心和承認錯誤的勇氣。在您的真誠愧疚后,學生也情不自禁地暢談自己的不足,并且還談了自己的改進想法,這是觸動他們靈魂的一堂課。謝謝!
    〖充分利用插圖〗。
    《清澈的湖水》這篇課文延續(xù)的是第7單元“保護環(huán)境”的教學主題,文章中我們跟隨著小潔的目光,能欣賞到寫藍天白云,碧水青山,跳躍的“青蛙”、展翅的“雄鷹”、賽跑的“龜兔“等句子,這些句子把公園的景色描寫得栩栩如生,美不勝收。景色美與行為美的和諧是本文的主題,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寫景的句子被分散在課文的各個段落中,穿插于小潔和小男孩的行為中,要學生把它們找出來并不容易。
    如果能把這些句子找出來好好體會,則能和后面小孩扔香蕉皮后的景色有一個明顯的對比,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體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我在教學時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契領,引導學生仔細看圖,首先用自己的話說說在圖上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再請學生自讀課文的1~3自然段,到課文中找到描寫圖上美景的句子。
    學生看了圖后,有的找到了“一只游船在湖面上行駛……長長的波紋?!庇械恼业搅恕昂褚幻骁R子,……變幻的山巒。”還有的找到了“看,那邊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正在賽跑呢!”在插圖的幫助下,1~3自然段中寫景的句子都被孩子們一一找了出來。
    圖文結合,圍繞著圖,學生再來品析這些句子,內容相對集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其中的一句比喻句,我聯系圖再讓學生到圖中找找哪一塊石頭像青蛙,哪一塊石頭像雄鷹,學生熱情高漲,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不用多指導,學生自己體會到了比喻句的作用。
    由于結合圖賞析了這些寫景的句子,第二課時中再讓學生體會香蕉皮扔下去后環(huán)境變得不美,學生的感受也就格外分明。再如《秋天的圖畫》一課,語句優(yōu)美,我們也可以結合插圖來展開教學,通過看圖更容易體會文中比喻的精妙。
    總之,課文插圖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小視。合理地利用這些美麗的圖畫會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美麗。
    《要好好學字》講述了教育兩位小八路要好學習寫字這樣一件普普通通而又平凡的小事,但其蘊含的意義卻是深遠了,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年輕一代的關心。
    本課的難點就是理解:“參加革命了,要好好學字啊!”在理解這句話時,我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有的說:參加革命為什么要好好學字啊?有的說:他們打仗哪有時間寫字啊!這時我不急著讓學生回答這些問題。而是問:你覺得這2個小八路會寫字嗎?聯系課文第一段想一想。從而理解第一層含義,參加革命給窮苦的孩子提供了學習的機會。
    接著我讓學生說一說認識字的好處有哪些?聯系自己,再想一想小八路識字又有哪些用處呢?從而理解認識字,學好文化可以更好地參加革命。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四
    1、學以致用。在學習拼音的時候我就教給孩子“小小拼音用處大,看書識字需要它。大家都來學拼音,規(guī)范說出普通話?!痹凇墩J一認2》教學開始,先請出“麻、皮、禾、米、谷”,這幾個生字的拼音學生可以拼讀,這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拼讀中感受“原來拼音真的可以幫助我們識字啊”!尤其是如果學生沒有這幾個字的識字經驗,借助拼音后他們認識了這幾個字,對他們來說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啊。所以,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識字”的機會。
    2、教給方法?!笆谥~不如授之以魚”,學生借助拼音認識了“麻、皮、禾、米、谷”,“絲、毛、竹”的拼音沒教過,于是,教師提問:“拼音沒教過,我們怎么學呢?”這樣,學生自然而然想到了看圖。圖是直觀的物象,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字義;漢字又是音形義的結合,尤其是象形字,它把要表達的物體外形特征,具體的勾畫出來,所以,看到圖就想到字,看到字腦中又呈現圖。看圖識字也是識字的重要方法,讓學生從圖中認字,比教師聲嘶力竭地教讀更科學、有效。
    3、忠于教材,高于教材。有的孩子對“禾、谷”認識不清,教師利用課件告訴學生“禾苗種在土地里,慢慢長大變成稻谷,稻谷的外面有一層皮,把皮剝掉就是燒飯用的米”,這樣學生不僅認識了字,更獲得了有關農業(yè)的小知識。我想,學生回到家一定會欣喜地告訴爸爸、媽媽:米是禾苗種到土里,慢慢長大變成稻谷,再把稻谷的皮去掉就是米。同時,學生也能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比老師刻板地說教“要愛惜糧食”更有教育價值。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五
    這首小詩既充滿了款款深情,又蘊藏著濃濃情趣。它文質兼美,語言生動形象,讀起來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學生的口味。
    1.學生自主識字12個。
    2.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逐漸感受詩的內涵,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美麗河山,并且能夠以實際行動愛護她的情感。在當前情況下跟上。
    同學們,你們坐過火車嗎?在火車上你們都看到過什么?今天我們就和小朋友一起登上火車,去看一幅流動的畫。(板書課題)(生發(fā)言)。
    1.把預習中畫出的生字讀一讀,看看都認識了沒有。(自由讀課文)。
    2.你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1.請同學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生回憶學過的識字方法并交流)。
    2.(1)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觀察這排字有什么特點?你發(fā)現了什么?你喜歡說哪一個就說哪一個。(觀察思考后,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識字方法來記住這些字的。)。
    (2)這里有兩個難字:“梭”“橘”,誰能想出記住它的辦法?(出示課件,并談認識兩個字的方法。)。
    (3)出示課件,認識“忽”“弄”,前面我們認識的那些字都是左右結構的,這兩個字你發(fā)現了什么?注意“弄”字的讀音。(指名讀)。
    3.鞏固識字。(游戲法檢測)。
    看!現在開來了一列火車,滿載著我們今天剛剛認識的生字朋友,誰愿意來讀一讀這些詞語。讀對了,小火車就會繼續(xù)前進。(指名讀詞語)。
    第一小節(jié):
    1.創(chuàng)設情境讀課文。請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火車就要開了,讓我們坐上這列火車,一起去看這幅流動的畫,你都看到了什么?它們都是怎樣的?(學生聽火車開的聲音,然后自由讀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學生回答所看到的車窗外的景色。)。
    2.讓我們透過車窗來看看這幅流動的畫,(出示課件)你看了這幅流動的畫,你覺得怎么樣,你有什么要說的?(學生看圖,想像并回答。)。
    3.請同學們帶著感情讀讀書中對這一幅流動的畫的描寫。(自己在小組里練讀并指名讀)。
    4.出示對比句子,請學生讀,說說你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學生自由讀)。
    5.發(fā)散思維:火車在不斷地前進,它又到了哪里,你又看到了什么?(學生想像后回答)。
    第二小節(jié):(出示課件)。
    1.看圖談感受。面對這樣一幅幅美麗的景色,你會怎么做,文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煟熝生談感受,看圖說意思。
    2.讀課文第二小節(jié),思考:你認為這是個怎樣的娃娃?為什么?
    讀句子:“窗外是祖國的畫,千萬不要弄臟它!”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你知道不能弄臟它的原因了嗎?板書:愛(看課件,指名讀、齊讀。)。
    3.看到他如此熱愛祖國的美景,媽媽是怎么做的?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4.國慶節(jié)就要到了,你也可能跟隨父母坐上火車去外地旅游,你會怎么做呢?(結合實際,自由發(fā)言。)。
    1.配樂朗讀。
    2.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讀。
    3.結束語:
    今天我們登上火車去看了一幅流動的畫,祖國的山山水水這么美,我們都要用我們的行動去熱愛她,保護她,只有那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美麗。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六
    最后的玉米》講述的是最后的玉米在經歷自信、不灰心——心灰意冷、抱怨——感激這樣的心路歷程后,最終明白了成功有時候需要等待,任何時候都要相信自己的道理。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能力增強了,生活認知仍然很有限,對玉米“自信—灰心—抱怨—感激”的心路歷程很難有深入的感受。于是,我抓住了文中的重點詞句,通過不著痕跡的引導,讓學生聯系已有的生活中的心理體驗來體會,或通過與老師、伙伴的交流來感受。這時,學生不僅走進了玉米心里,大膽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我也順勢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來讀文,他們也能更進一步地體會到了玉米的心情。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苯虒W中,我給了學生們充分讀文的時間,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個要求一以貫之,讓他們讀深入、讀扎實。自由練讀: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和個性;男女生賽讀:讀出玉米過去樣子和現在樣子的鮮明對比;變成玉米說說抱怨的心里話,扮演老婆婆夸夸很棒的玉米:入情入境地體會心情,表達感受;還有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等,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全方位的接觸文本。并讓學生學會評讀,在評的過程中學會傾聽、欣賞、改進!給他們充分的信任,讓他們在讀中不斷思考,加強感悟,讓他們讀有興趣,讀有收獲。為什么老婆婆一直不摘走最棒的玉米?為什么說最后的玉米獲得了最高的榮譽?不需要老師步步緊逼地設問,枯燥乏味的講解,通過朗讀,通過在朗讀中思考交流,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七
    1、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讀“憤、臟、渾、刨”四個字。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溪水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自己觀察畫面,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指導學生難字:象系栽澆。
    2、初步理解圖意,能從圖中找出溪水的特點。
    1教師讓學生觀看一段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錄像片,然后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2今天我們一篇跟環(huán)境保護有關的課文《清清的溪水》(教師板書課題)請同學們讀一讀。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
    負:上面是“刀”字頭,下面的“貝”字第一筆是豎。注意與“見”字區(qū)分。
    培:左右結構,部首是“土”字旁,右邊是“立”和“口”字?!芭唷弊值牡谄吖P是撇。
    澆: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是“堯”字,注意“堯”字的右上方沒有點。
    象:可以運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記憶,熟字像去掉單人旁就是大象的象。第六筆是:撇。
    栽:先寫“土”字頭,再寫“木字旁”下面的筆順是:斜鉤、撇、點。這是一個形聲字。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5)要求會認的字,讓學生結合語言環(huán)境讀一讀:
    “小兔氣憤地說?!?BR>    “野豬跳進小溪,想洗個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臟,變成了一個小泥豬了?!?BR>    “野豬刨坑,大象栽樹?!?BR>    “溪水變成渾渾的了?!?BR>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學習情況。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八
    最后通過小組上臺匯報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的學習所得。他們知道了一個人站在亭子前不走了叫“?!保灰粋€人在門里豎著耳朵聽叫“聞”;“鳥”字和小鳥很像特別提出了“鳥”字的一點就像小鳥的眼睛,豎折折鉤就像小鳥的背;而小鳥張開嘴巴在叫就是“鳴”,“鳴”就是叫的意思,因為鳥叫時要用口所以“鳴”要加個口字旁。聽了他們的匯報,我禁不住為這群孩子喝彩,他們的眼睛多亮??!他們小小的大腦已經開始了探究、分析、判斷,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我想:把課堂還給孩子是最明智的做法,要相信每一個孩子,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深處充滿了智慧,就看老師會不會引導,能不能發(fā)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九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2個偏旁“八、鳥”,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問話的句子。
    2、訓練學生說話能力。
    3、通過多媒體課件增強學生形象思維,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認識一圖上的動物和文中的12個生字,學習句子詞語。
    一、課前談話。
    猜謎語(為課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激趣導入,學習生字。
    (一)森林里,小動物們要進行一次特殊的比賽,它們想請我們一(3)班的小朋友當評委,你們愿意嗎?(播放運動員進行曲,課件出示圖片和帶拼音的動物名字。)。
    和你最喜歡的幾個動物朋友打聲招呼吧!
    1、找找你喜歡的動物拼一拼它們的名字。(。
    2、火車認讀詞語,注意正音。
    3、去掉圖片和拼音認讀詞語。
    4、出示要求會認讀的生字。(猴、松、鼠、公、鴨,其中新認的偏旁“八、鳥”用紅筆寫)。
    (二)小動物們到我們班里來要開展的是什么活動呢?(小黑板出示帶拼音課題)。
    過渡:請小評委們仔細看看,這些小動物的尾巴都是怎么樣的?(學生暢所欲言,訓練說話能力。在說中學習生字“短、把、最、扁”)。
    學文識字。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生自由讀,同桌對讀,互相正音。)。
    過渡:小動物們分成兩組比尾巴,你知道是哪兩組嗎?
    你想參加哪一組的活動呢?(以多數學生的意見為主)。
    (二)細讀課文,學習字詞句。(可以先學一、二小節(jié),也可以先學三、四小節(jié))。
    1、學習一、二小節(jié)。
    (1)說說猴子、兔子、松鼠它們分別提出怎么比尾巴?引出問句。
    (2)試讀問句,教師點撥。(第一句重點指導)。
    (3)看圖試回答每個問題。(你是評委你來說說誰的尾巴。。。。?)。
    (4)采用賽度讀形式朗讀課文。
    (同桌對讀;分組賽讀;男女生對讀;自愿請朋友對讀,互相正音)。
    3、師生對讀。
    4、學習課文第三、四節(jié)。
    (1)說說“公雞、鴨子、孔雀”它們會提出怎樣比尾巴?
    (2)采用賽讀形式朗讀課文。(分組賽讀;男女生對讀;自愿請朋友對讀,互相正音)。
    (3)分組對讀三、四節(jié)。
    過渡:小動物們比完賽,都去休息了,我們打開課本來讀讀課文吧!
    整體感知課文。
    過渡:小動物們休息回來了,咱們去看看吧!
    游戲:貼尾巴、名字(出示六種沒有尾巴的動物)。
    小動物們真貪玩,把尾巴丟了,這可怎么辦啊?咱們幫它們找找吧!
    生字復習(含拓展)。
    比一比尾巴長短扁扁的一把傘最好老公公。
    拓展延伸:(課件出示牛、媽、魚三種尾巴)。
    看比賽的時候,老師撿到了三條尾巴,是誰那么粗心把尾巴丟了呢?你來動動腦筋把它送回去好嗎?(學生根據課外得到的知識,自由發(fā)言。)。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十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8個一類生字,會讀14個二類生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故事的大概內容。
    2、引導學生學會用部件組合法學習“表、班、級、課、佳、桌、養(yǎng)”,用數筆畫的方法學習“永”。
    3、通過學習這篇小故事,讓學生懂得愛別人就是愛自己,關愛別人不僅能夠得到感激,更要的是給予了別人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讀會寫一類生字。
    2、能夠感悟故事大意。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詞語卡片、學生自制卡片。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熟讀課文,感悟大意。
    2、認讀一、二類生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自從你們入學的那天起,老師就伴隨著你們的學習生活,有人形容老師的眼睛會說話,有人形容老師的笑容很燦爛,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老師的手》,我們一起來讀一下課文(學生齊讀)。
    二、學習課文,感悟課文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課文中生字的讀音。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桌。
    3、三名同學試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同時數一數文章一共有幾個自然段。(3個)。
    4、誰來讀一下文章的第一自然段。(2人)。
    老師為什么要學生們畫畫?(因為那天是母親節(jié),老師想讓孩子們畫一幅畫送給自己的母親。)。
    老師為什么“驚訝不已”?(老師覺得這些孩子的家境不太好,他們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媽媽得到一頓豐盛的佳肴,可是這個孩子卻畫了一只手,她很奇怪。)。
    6、請同學們自由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道格拉斯為什么不畫豐盛的佳肴,而畫老師的手呢?“永恒”一詞,可見這雙手給孩子帶來了多少溫暖,多少快樂!
    7、如果你是道格拉斯,你想對老師說些什么呢?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認讀一、二類生字。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文中認讀一、二類生字。
    3、讀字卡。
    (先按順序讀一遍,再打亂順序讀一遍,最后學生指名讀卡片。)。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檢查一、二類字的認讀。
    2、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一、二類生字。
    二、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學習一類生字。
    表:上下結構,一字旁。
    報表、華表、發(fā)表、課表、表白、表達、表。
    示、表情、表親、表面、表里、表里如一、表里不一、表明、表皮、表態(tài)、表揚。
    班:左中右結構,王字旁。
    級:左右結構,絞絲旁。
    年級、班級、市級、首級、級別、級任、
    高級、中級、上級。
    課:左右結構,言字旁。
    開課、上課、下課、課本、課表、課內、
    課時、課外、課文、課業(yè)、課桌、課題。
    永:注意筆順,永遠、永久、永不掉隊、永遠牢記。
    佳:左右結構,單人旁。
    佳話、佳節(jié)、佳人、佳言、佳音、佳作、佳句。
    桌:上中下結構,卜字旁。
    書桌、桌布、桌燈、桌面、桌球、桌子。
    養(yǎng):上中下結構,八字頭。
    放養(yǎng)、戶養(yǎng)、家養(yǎng)、領養(yǎng)、生養(yǎng)、學養(yǎng)、
    養(yǎng)老、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養(yǎng)活、養(yǎng)父、養(yǎng)母、養(yǎng)女、養(yǎng)生、養(yǎng)子、養(yǎng)魚、養(yǎng)路。
    四、復習鞏固生字、詞。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指導書寫一類字。
    2、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重點指導“表、班、級、佳、養(yǎng)”5個字。
    表:注意第3筆是豎,第5筆是撇。
    班:第四筆是提,第五筆是點。
    級:注意筆順,第五筆是橫折折撇。
    佳:注意右半部分兩個土的筆順和位置關系。
    養(yǎng):注意筆順,第6筆是撇,第7筆是捺,寫在橫上。
    二、做課后練習。
    1、讀詞語,會寫的寫下來。
    要求學生認識這9個詞語,會寫并記住.
    2、讀一讀,說一說。
    你都和誰握過手?
    讀了《溫柔的手》,再讀《老師的手》,說說老師的手是什么樣的?
    3、讀一讀我寫的詩。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詩歌,激發(fā)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的興趣。
    三、作業(yè)設計:
    握一握爸爸、媽媽、老師的手把你想說的話告訴他們。
    板書設計:。
    老師的手。
    表班級課永佳桌養(yǎng)。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十一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占最重要的位置,是認識生字,掌握詞語,學好句子,知道段落、初步感知篇章的基礎。
    上這課時,我設置了語言懸念,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很多孩子知道是秋天,我說:“對,現在是金秋時節(jié)?!苯铏C板書“金秋時節(jié)”。我再設問:秋天是什么顏色的?許多孩子舉手了,教室里活躍開了,一個男孩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為有的樹葉黃了落下來?!币粋€女孩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為樹上的柿子紅了。”又一孩子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為稻谷是黃色的?!庇忠慌赫f:“秋天是紅色的,因為楓葉紅了?!薄⒆觽冋f得太好了。
    我接著設問:秋天像什么?教室里又熱開了,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搶答“像一首詩,一首秋收的詩;像一幅畫,畫上有成熟的果子,豐收的莊稼、綠綠的蔬菜……還有落葉……”,我抓住學生的激情興趣,深情地說:“孩子們,我們快走進涼爽的秋天吧!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圖畫,天高云淡,大雁南飛,田野里五谷豐登,爪果飄香???,那秋收冬藏的場面更是讓山河壯美,有好幾個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朗誦起來,作為老師,我有一份成就感。
    總之,識字課教學方式可以多樣化。這節(jié)課還是有收獲的,92%的學生認識生字過關,在詞語的理解上,通過自己在教學中設置的語言,學生基本能理解,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情感,能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十二
    《識字3》是一篇識字課文,相似三字經,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篇課文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國的山川大地,黃河洶涌澎湃,長江一瀉千里,珠峰高聳入云,臺灣隔海相望,祖國渴望統一,小朋友應當努力學習,興我中華。需要很多的課外知識,才干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個是新認識的字。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祖國的巨大,激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我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樣記住生字的。最好編兒歌來記。小朋友編出了“兩個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聳)、大鳥住在小山上(島)”等記生字的方法。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結合?!敖獭斌w現的是教師對學生“學”的主導作用,表現為提出學習的目的、要求,領導學習的方法等。這種主導作用只有通過學生的自動學習才干實現。生字詞的學習通過學生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讓他們自主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始,我以為農村的孩子思路不開闊,可能編不出兒歌。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讓他們編。成果,他們積極的開動頭腦,編出了字謎,而且有幾個同窗編得相當好。
    對學習者的研討應當真正進入教師確定目的的視野,而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方式,學習需求等要素則是目的確定的首要來源和根據。研討學習者的“起點”,其實質是確定學生的需要起點和需要層次。二年級的學生對祖國地理山川方面的認識是比較貧乏的,而本文涉及這方面的知識又比較多。我先讓學生尋找一些祖國各處風光名勝的照片或圖片,與小組同窗互相交換。然后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聳是什么意思?可入畫是什么意思等問題。我先請小朋友來答復,小朋友不能答復的問題,我在給小朋友說明。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動性,又讓知道答案的同窗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當了一回小老師。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因為不明確所以認真聽。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十三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喜歡去旅游嗎?你和誰去過什么地方旅游?看到過什么?(指名說)。
    二、學習新課。
    1、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指名說)看,外面春光明媚,老師帶小朋友去郊游好嗎?
    師:不過,在出發(fā)之前,得過一個識字關,過關了就能上車出發(fā)了。
    [課件]出示: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群紅領巾,一片歡笑。
    師:這里有幾句韻文,你會讀嗎?(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銅、號、領。
    小詩里有幾個生字,你會讀嗎?(指名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
    去掉拼音你還能認得它們嗎?(同時理解“紅領巾”)。
    (再讀整個小節(jié)。)。
    師:恭喜大家,你們過關了??梢猿霭l(fā)啦??!小朋友排好隊上車了,上了車請坐好,要注意安全,頭手不要伸出窗外。
    2、學習一、二、三小節(jié)。
    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有很多,
    有清涼的海邊————————板貼:海邊。
    有幽靜的鄉(xiāng)村————————板貼:鄉(xiāng)村。
    有美麗的公園————————板貼:公園。
    師:小朋友,這些地方美嗎?這些地方有些什么景物呢?請打開課本95頁識字6,自由地讀讀課文的一、二、三小節(jié),找找你們看到的景物?如果你遇到不會讀的字,怎么辦?(指名說)(學生自由讀)。
    (學生看圖說話,老師板貼:海鷗、沙灘、軍艦、帆船)(齊讀第一小節(jié))。
    (2)(看放大圖)哪個小節(jié)寫鄉(xiāng)村的景物的?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小朋友在鄉(xiāng)村又看到了什么?(學生看圖說話,老師板貼:秧苗、稻田、魚塘、果園)(齊讀第二小節(jié))。
    (3)(看放大圖)哪個小節(jié)寫公園的景物的?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小朋友在美麗的公園里看到了什么?(學生看圖說,老師板貼:小溪、石橋、翠竹、飛鳥(齊讀)。
    師:小朋友觀察的可真仔細?,F在我們再把課文讀讀。
    [課件]三個小節(jié)的課文,看屏幕齊讀。
    (4)認讀生字。
    師:細心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在課文的美景中藏著許多生字寶寶呢。
    [課件]。
    你會讀哪些字?(指名讀,我會讀)。
    誰來當小老師帶其他小朋友讀一讀?(指名)。
    (注意“秧、塘、艦”三個字的讀音,開火車讀)。
    (5)去掉拼音認讀。
    去掉拼音你還會讀嗎?
    [課件]誰來讀一讀?(指名讀)(老師隨意抽讀)。
    (6)有哪些字是你以前就認得的?(指名說)。
    (7)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我會記——————)。
    (8)組詞。
    記字還有個好方法,就是把字組成詞語??茨膫€小朋友腦筋最靈,給下面幾個字組組詞。
    [課件]海、軍、號、(指名組詞)。
    (9)小朋友都會讀,會認,會組詞了嗎?現在,你去考考你的小伙伴,拿出你的生字卡片,來玩玩生字卡游戲。
    三、指導書寫。
    小朋友會讀、會認、會組詞,那你有信心把它們寫好嗎?
    [課件]海。
    小朋友觀察一下,寫這個“?!弊忠⒁馐裁矗浚ㄖ该f)。
    老師邊范寫邊講解。、學生練寫、師生評議。
    四、學習數量詞。
    1、再讀黑板上的詞語。
    2、這些詞語有它們的好朋友,現在需要請小朋友來幫忙,找出它們的好朋友。我們再來把課文讀一讀,想想它們的好朋友是誰?(全班齊讀全文)。
    3、發(fā)卡片給學生,玩找朋友游戲。
    形式:嘿嘿,海鷗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在這里,在這里。
    4、認識數量詞。
    剛才我們找出來的詞,我們叫它們數量詞。[板貼:數量詞](跟老師讀“數量詞”)。
    一般我們在表達一種事物都要配上合適的數量詞,例如:一個人,一本書。好,看著黑板我們再來讀一讀。
    小朋友想想,還有哪些數量詞?細心觀察一下我們的課室,你能找到哪些數量詞?(指名說)。
    五、實踐活動。
    [課件]學生看圖說話。
    六、總結全文。
    學習了識字6,你有什么收獲?你學會了什么?
    七、布置作業(yè)。
    板書:
    識字6(數量詞)。
    海邊鄉(xiāng)村公園。
    一只海鷗一畦秧苗一道小溪。
    一片沙灘一塊稻田一孔石橋。
    一艘軍艦一方魚塘一竿翠竹。
    一條帆船一座果園一群飛鳥。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十四
    二課題:識字六。
    三教學目標:初步認識9個生字。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四學習重點:識字。
    學習難點:較流利地朗讀。
    五學習準備:音樂磁帶。
    六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為主。
    七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講一講平時看到的認為美的或丑惡現象的例子。引導歸納,談話導入。
    (二)朗讀課文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學一學。
    (2)朗讀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內容讀給同伴聽。
    正音,評議。
    (3)引讀課文,感受詞語的意思及反義詞的特點再讀入情。
    (1)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2)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3)講講身邊助人為樂的人和事。
    (4)朗讀單元引言。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鞏固生字,會寫8個字。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識字,朗讀的過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樹立關愛他人的感情。
    四學習重點:朗讀。
    學習難點:朗讀感悟。
    五學習方法:朗讀。
    六學習準備:田字格小黑板,生字卡片。
    七學習過程:
    (一)復習回顧。
    復習字詞抽讀詞語卡片,評議糾正多種形式讀詞語抽讀其他生字組詞,擴展說話。
    (二)誦讀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誦讀課文。同桌讀自由選擇伙伴讀讀給伙伴聽自己小聲讀。
    邊讀邊品位課文的思想和韻味。
    (三)指導寫字結合范寫,觀察字形書空,描紅,臨寫展示,評議,提高。
    (四)擴展活動。
    收集反義詞,試著組成幾句對子。
    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十五
    在我們四川鄉(xiāng)下,相傳芭蕉花能治頭暈。母親有頭暈病,她一犯病,我們就四處托人去買芭蕉花。
    我五歲那年,母親的病又犯了。我同二哥來到半里外的私塾。學生正好放假,從圍墻的窗口看見院子里栽著一簇芭蕉,有一株剛好開著一朵黃花,樣子像尖瓣的蓮花。我們歡喜極了,就翻進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過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進去的。
    這朵芭蕉花,后來哥哥送去還了,大概擱在窗臺上,最后干枯了吧。
    1、識生字10個,積累詞語5個。
    2、正確朗讀課文。
    3、學習提出問題,重點:復習和練習提問,并嘗試解決問題。
    4、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誠實的可貴,激發(fā)學生養(yǎng)成誠實的習慣。
    識生字10個,積累詞語5個。正確朗讀課文。學習提出問題,重點:復習和練習提問,并嘗試解決問題。
    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誠實的可貴,激發(fā)學生養(yǎng)成誠實的習慣。
    生字卡片、錄音、投影等。
    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教師講述《芭蕉花》的故事,請學生評評理。
    2、出示句子:芭蕉花,這就是芭蕉開的花,傳說,芭蕉花還有一個特殊的作用呢,它能夠治頭暈病。
    3、揭示課題:20、芭蕉花(齊讀課題)。
    4、學習生字:芭。
    5、你們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的錄音:思考: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自學檢查。
    (1)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正音):私塾大概衣袖。
    (2)再讀課后的詞語。
    (3)請讀——集體讀。
    (4)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不懂?查字典理解“私塾”
    (5)全班交流:說說你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提出問題:
    1、學生輕聲讀課文,并提出問題。
    2、大組交流,提出問題,在交流時教師作分類反饋。
    3、指導提問。
    自由讀讀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句,先自己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不明白的可以作上記號。
    四、精讀課文:
    1、讀讀課文:思考:“我”和哥哥為什么傷心?為什么我不明白想不通?
    (1)指導學生在課文中劃出有關句子。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句子,體會字里行間的情感。
    (3)通過討論,逐漸加深對文本情感的把握。
    父親的表現——父親知道了,把我們拉到客廳里,狠狠地訓了一頓。重點品味父親嫉惡如仇的態(tài)度。
    2、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我不明白想不通?
    (1)找找課文中有關句子。
    (2)指導朗讀“發(fā)現、采摘芭蕉花”的句子,體會當時我們喜出望外的心情,懂得這股喜悅來源于對母親的關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拓展練習:
    1、現在我們要開一個小小辯論會,辯論一下,我和各個做得對不對?我們分成甲乙兩方,各抒己見。
    2、小組辯論。
    3、大組辯論。
    4、教師總結。
    聽寫句子:院子里栽著一簇芭蕉,有一株剛好開著一朵黃花,樣子像尖瓣的蓮花。
    六、布置作業(yè):
    a、寫出你的觀點。
    b、摘錄一句辯論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在這節(jié)課中,我引導學生抓住一系列的動詞來讀出作者對母親的愛,以及通過讀母親和父親對此事的態(tài)度來進一步體會父母的嚴。有的學生在讀后體會到了作者和哥哥雖然一心為了母親的病能好起來所以才偷摘了私塾的芭蕉花,但是這樣的行為也是不對的。有的學生理解到了父母看上去嚴厲的批評教育其實內心對我們充滿了愛,在看似嚴格的話語中透露出希望我們都能做個正派人。
    二年級語文識字教案一附反思篇十六
    接到馬上要上“匯報課”的通知,我有些不知所措。久不在講臺上了,剛來學校時,上課的感覺似乎還有點遙遠,尤其是又不做班主任,面對著八十多位同學,我該怎么開展?這里對我來說,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工作環(huán)境,新的學生,新的帶班方式,新的教學評價方式,在來校這么短時間內,這讓我如何上好這第一課呢?幸好有一點是最讓我欣慰也是較自豪的,那就是兩個班的同學都沒有出現抵抗情緒,而是很快就和我親近了,這無疑對我上好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據同事們反應,識字課在一年級時已經花樣百出,想要再推陳出新已是難事,可是我想:一年級有一年級的上法,根據生本教材已經大量識字的情況,二年級已經沒有必要再像一年級那樣上,而可以把側重點放在其它方面了。于是經過再三思量,還是覺得上《識字三》比較有把握?!蹲R字三》一課,通過學生非常喜歡也熟悉的三字經形式出現,介紹了我們華夏民族的壯麗河山和各民族的團結奮進,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對于這樣感覺的文章我覺得非常適合我的教學風格。
    我做事向來不會急于動手,我會事先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對所要完成的事有幾成的把握才會著手準備。這次也不例外,為了能對識字寫字教學有一個全面的系統的了解,我查閱了作為我們教學的指揮棒——《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識字寫字六項標準: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漢字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4、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5、學會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認識漢字。6、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把握好了大的方向后,我還留意到同事們談論的關于一年級的教學情況,了解到孩子已有的學習情況——生本教材已經使他們的識字突飛猛進,早已超越了人教版的識字要求。于是我決定把重點放在拓展識字、指導朗讀兩個方面,同時訓練孩子語言表達的能力。另外,我搜集到了網上的一些優(yōu)秀教學設計,學習到了識字寫字教學的多種方法和手段,通過學習,我對識字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可是,現實總是事與愿違,設計好的教案一拿到課堂上,卻覺得怪怪的,雖然熱情的同事給我提出了許多建議,試教后的效果卻讓我非常不滿意。思索再三,覺得自己沒有根據學生情況,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興趣出發(fā)去設計教案,才導致這種情況的發(fā)生。于是我又再三修改,直到上課當天中午,才完全確定好了教案,細化了每一個細節(jié)。
    結束了這節(jié)課,其中最讓我滿意的是前兩個星期同學們面前新的教材中的閱讀課文無論可說、無從說起的狀況一掃而光,孩子高昂的學習興致和精彩的發(fā)言讓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希望我教出來的孩子不是人云亦云的學生,不是只會接受不會思考的學生,而是希望他們有一雙審視的眼睛,有一顆能思考的腦袋!起碼這一點,我做到了!但是這節(jié)課也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其中一次的小組討論后沒有尊重孩子的意愿,而是以自己為方便逐句理解,這還是自己“師本”思想來到的結果。在今后要更加關注學生,做到真正地尊重學生——從內心去尊重!
    能完成這次課,我要感謝專業(yè)而熱情的領導、同事們給予的無私幫助,謝謝!有你們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