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華僑報網(wǎng)近日刊發(fā)對一名被日本多所著名大學錄取的中國留學生杜凌子的采訪。采訪中杜凌子談了自己在留學生活中的經(jīng)歷與感受。文章稱,在日本考大學,如果迷茫了,要多問問前輩,收集情報加上分析和有針對性的努力,考上一個你期望值以上的大學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文章摘錄如下:
人物介紹:杜凌子,中國遼寧省大連人。高二的時候拿到日本某財團獎學金后,來到日本曉星高中留學,2010年參加了日本一般入試和留學生入試,考上了東京大學理科一類、東京工業(yè)大學建筑系、京都大學理工學科、早稻田大學創(chuàng)造理工學科。
《日本新華僑報》:杜凌子同學,首先謝謝您愿意接受我們這次采訪。首先,您能夠講述一下您到日本來的契機嗎?
杜凌子:好的。我是大連育民高中的學生,成績在班上也一直不錯。育民中學和日本有一個項目,可以拿財團的獎學金到日本的高中留學。學校問我是不是愿意參加,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能增加在海外生活的經(jīng)歷,比在中國國內(nèi)考大學更能體現(xiàn)人生價值。于是我就參加了這個項目,通過了財團的面試,來到日本留學。
《日本新華僑報》:原來如此。您大概是什么時候來的日本?
杜凌子:2009年的1月份,當時,我已經(jīng)在中國國內(nèi)讀到高三,而且已經(jīng)臨近開學,馬上就要進入高中最后半年的高考總復習階段了。于是,我在國內(nèi)高中的最后半年就沒有上。
《日本新華僑報》:普通高中的高三應該都是在準備高考,當時您也是么?
杜凌子:是的,我當時一直在準備高考,并且還參加了全國的物理競賽,當時已經(jīng)過五關斬六將,晉級到最后一輪。但最終我還是決定到日本來留學,物理競賽的考試也放棄了。
《日本新華僑報》:那時候您的日語水平如何呢?
杜凌子:我是學過一點日語的,高一那年暑假我參加了日本電視臺的一次活動,在福岡呆了一周左右。當時雖然名目上說是見學,實際上旅游的成分更多一點,因為這個機會我學了一點日語。另外,參加財團項目需要有一個面試,是日語的,雖然配有翻譯,但是也是要準備一下的。所以我在面試之前大概學了1個多月的日語,要說能力的話,估計4級水平左右吧。
《日本新華僑報》:之前我采訪過曉星高中出身的一個東大生,是來自中國上海的復旦高中的,也是和您一樣的項目么?
杜凌子:曉星高中和中國國內(nèi)的很多高中有交流,我參加的這個項目主要是和財團打交道,和學校關系并不大,只是偶爾把我安排在這個高中而已。所以曉星高中對我們也不是太在意,相對來說自由一些。
《日本新華僑報》:雖然上次采訪過一個曉星高中畢業(yè)的東大留學生,但我還是想聽聽您眼中的曉星高中是個什么樣的學校?
杜凌子:曉星高中在千葉的木曾根市,位置很偏僻,離學校最近的一個便利店都有一個小時的路程。平時我們想買生活用品的話要向老師申請,然后老師開車帶我們到最近的便利店或超市,一次性買好幾天的東西,可以說,除了看書、學習以外,沒有什么別的事可以做了。因為太遠,學生們基本住校,吃住都在一起。
《日本新華僑報》:剛剛您說了,您的日語并不好,去了能聽懂課么?
杜凌子:其實我覺得在曉星高中一年的時間里就沒有聽過課。曉星高中分成三個班:文科班、理科班,以及沖刺一流大學的高級班。由于在曉星高中的中國人水平普遍要比日本學生高一截,所以反倒是高級班里中國人多一些,一開始是真的聽不懂課,數(shù)學、物理還好,但日語國語 就很難了,上完課要向日本同學借筆記,每天多花好幾個小時補習日語。但是說老實話,日本高中的課程難度真的很淺,遠不如中國國內(nèi)。所以到后來老師的課程已經(jīng)跟不上我們學習的速度了,即使我們能聽懂老師講的課,也都桌面上放著課本,下面放著自己的練習冊,偷偷做題。好在日本老師也不是太管。
《日本新華僑報》:看來中國高中的應試教育確實要高過日本高中,那您是什么時候開始準備日本的大學考試的呢?我記得日本高中是要參加中心考試的吧?感覺難度如何?
杜凌子:是的。我是從2009年10月份 開始正式準備中心考試的,之前一直在適應日本的高中生活和學習日語。復習也和在中國國內(nèi)準備高考的方法沒有什么兩樣——買參考書、習題集來做題。其實日本的中心考試還是比較簡單的,畢竟是面向全國的統(tǒng)一考試,不會有太難的題目,和中國高考的不可同日而語。
《日本新華僑報》:在我以前的采訪中也提到過日本的中心考試,我記得滿分900分,您考了多少分?
杜凌子:我考了800過一點。
《日本新華僑報》:這個成績過東大一試可以說綽綽有余了。除了東大以外,您還報考了哪幾所大學?
杜凌子:除了東大以外,我還報了東工大、早稻田、京都大學三所。
《日本新華僑報》:沒有想過要報考慶應么?
杜凌子:因為我一心想學建筑,而慶應的理工學部里沒有建筑的專門學科,我就沒有去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