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背后有艱辛 孔子學院面對平衡發(fā)展大課題

字號:

《成就背后有艱辛 孔子學院面對平衡發(fā)展大課題》新聞由人民日報05月31日報道,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轉(zhuǎn)載。
    印尼一所中學的本土漢語教師在給學生授課。人民圖片
    亞洲已有31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82所孔子學院和39個孔子課堂,巨大成就的背后也有巨大的艱辛,尤其在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教師志愿者如何適應(yīng)當?shù)匦≌Z種環(huán)境?漢語教育傳統(tǒng)如何同本土文化接軌?如何使一些國家消除顧慮,讓漢語教學滿足當?shù)厝找嬖鲩L的需求?這些問題,正是孔子學院未來發(fā)展面對的挑戰(zhàn)
    對中國學生來說,“愚公移山”、“孔融讓梨”是傳統(tǒng)的美德,可把這些故事講給別的國家的學生去聽,卻不一定能接受??鬃訉W院在全球的發(fā)展,就多多少少遇到了價值觀差異的挑戰(zhàn)??鬃訉W院的漢語教材究竟是應(yīng)當堅持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呢,還是要考慮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的不同?這是孔子學院教材編寫中面臨的一個問題。
    5月27日至29日,“2011年亞洲地區(qū)孔子學院研討會”在韓國大邱市舉行。記者從此次會議上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已有101個國家建立了345所孔子學院和457個孔子課堂。其中,亞洲31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82所孔子學院和39個孔子課堂。孔子學院在亞洲快速發(fā)展的同時,也遇到了像教材是否要本地化這樣一些制約進一步擴大的問題。
    國家漢辦主任、孔子學院總部總干事許琳在會議期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亞洲國家發(fā)展不平衡,既有日本、韓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也有柬埔寨、斯里蘭卡等發(fā)展中國家。一些欠發(fā)達國家的辦學條件艱苦,師資力量欠缺。而亞洲各國的語言、文化豐富多樣,尤其是小語種較多,又對教師教學和教材編寫形成巨大挑戰(zhàn)。
    語言差異——
    讓漢語教師適應(yīng)當?shù)丨h(huán)境
    為了滿足海外對漢語教師的需求,2005年至2010年,國家漢辦共計培訓派出漢語教師和志愿者1.7萬人,他們?yōu)榭鬃訉W院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許琳說,這些外派教師和志愿者在國外工作的過程中都面臨語言和文化差異的挑戰(zhàn),并要忍受孤獨和寂寞。另外,由于在國外工作,長期兩地分居,一些外派教師和志愿者的家庭穩(wěn)定與和睦也面臨巨大考驗。
    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文化參贊邵一峿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談到了這一問題。他說,從印尼的情況看,問題主要有4點:第一,現(xiàn)派的漢語教師和志愿者絕大多數(shù)不懂當?shù)卣Z言,對于深入開展教學工作有一定的影響;第二,志愿者教師委托當?shù)厝A社組織代管,平時分散在全國各地,管理上有一定難度;第三,收入偏低,有的志愿者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比較艱苦,待遇卻沒有太大區(qū)別。
    泰國是我國派出漢語教師志愿者最多的國家,每年來泰任教的中國漢語教師志愿者都超過1000名。國家漢辦駐泰國代表處工作人員冉超說,由于大部分志愿者都是第一次離開祖國和親人,剛剛從學生轉(zhuǎn)變?yōu)榻處?,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需要一個適應(yīng)新定位、新環(huán)境的階段。赴泰漢語教師志愿者被派往泰國各地大學、中學或者小學,部分學校位于郊區(qū)和農(nóng)村,文化差異、語言不通、生活艱苦,會給志愿者造成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難。
    國家漢辦近年來對此十分重視。于2009年啟動了多國語言儲備師資的培訓項目,向泰國、韓國、西班牙等國選派了百余名志愿者,到當?shù)馗咝_M行一年的語言強化培訓和教學實習,結(jié)業(yè)后經(jīng)過考核,合格者將派駐所在國任漢語教師志愿者。經(jīng)過小語種培訓的漢語教師志愿者赴當?shù)厝谓?,能更好地利用所學語言與當?shù)貛熒涣?,鉆研教法,教授學生學好漢語,并且便于志愿者的生活。但是,目前由于師資需求量大、培訓項目有限,尚未能完全滿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