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國讀書的學子年齡越來越小,與當?shù)厣鐣煌哪懥颗c能力也越來越小--那么,出國留學的價值和效果也會隨之大打折扣…
海外學子初到海外,面對新環(huán)境,如何融入其中是他們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這些從小就生活在國內(nèi)的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出于安全感與交際低成本等因素的考慮,會在第一時間內(nèi)尋找"同類"。因此,中國留學生的交往主要還是鎖定在中國人之中。
現(xiàn)象:更愿與中國人打交道
"初到異國,中國留學生的扎堆現(xiàn)象較常見。"在新加坡詹姆斯庫克大學留學的饒南清說。許多初到國外的中國留學生都存在這個問題。
饒南清坦言,許多留學生剛到國外,由于共同的生活習慣和交流方便等原因,更愿意呆在中國人的圈子中。"我剛到新加坡時,英語水平不高,對新加坡也不是非常了解,只能靠中國學生帶著熟悉這個新的環(huán)境。所以,慢慢地,我的生活圈就比較固定在中國人的圈子里。"
饒南清認為,由于存在文化差異,剛到異國的中國留學生可能會不適應(yīng)國外生活,出現(xiàn)"水土不服"的癥狀。于是,他們選擇結(jié)識其他中國留學生,這樣使他們更快地擁有歸屬感,也能有更多共同話題。"中式圈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與饒南清的觀點相同,在美國田納西大學攻讀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的朱超也認為中國人與中國人交往的現(xiàn)象十分常見。"中國人之間的交往還有個特點:就是一個院或系的中國學生往往形成一個小圈子,對其他系的中國學生了解也不多,組織活動基本上局限在這個小圈子。另外往往是同一學年入學的學生相互認識的多,而不同學年之間的學生相互了解較少。"朱超說。
朱超本人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他認為,造成這種現(xiàn)象有3方面原因:一是從小學到大學,對學生關(guān)于人際關(guān)系及交流技巧的培養(yǎng)較少,導致許多學生不太善于交際。二是現(xiàn)在許多留學生都是"80后"獨生子女,在家中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這種心態(tài),導致許多學生在與同齡人交流時,不知道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可能會在無意間傷害對方。三是語言障礙問題。國內(nèi)的英語教學主要集中在傳統(tǒng)的詞匯、語法和閱讀的訓練上,而忽視了日常口語表達。這就導致留學生在與外國人交流時,存在口語的交流障礙。
影響:跨文化交流"受限"
"中式"交際圈是一把雙刃劍。它雖然能夠使剛到異國的中國留學生迅速擺脫一個人的孤單狀態(tài),擁有朋友,但也使他們的交流范圍受到了很大限制,這對中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yīng)有著不容小覷的影響。
朱超認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國人和外國人在表達方式上必定存在著很多差異。他認為這種差異體現(xiàn)在兩方面:語言上和文化上。
"我和美國人交流時,他們往往看到我的優(yōu)點并對其加以鼓勵。他們樂于給出正面的回饋,以保持融洽的談話氛圍。而我在美國學車時,教我的是中國老師,他往往會說我這里不對那里不對,到最后我緊張得身體都僵硬了,反而不知道如何開車。所以他教我兩次之后,因為心理上不能接受這種訓練,我開始自學,并且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達到了令我滿意的效果。"朱超說。
在加拿大約克大學就讀金融專業(yè)的陳誠認為,外國人相對中國人來說,表達方式更直接。"一般來講,中國人之間的交流很注意用語用詞,但外國人一般會暢所欲言,不會因為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而瞻前顧后,說話時有所保留。"
由此可見,不管是交流內(nèi)容,還是交流方法,多與外國人交流都對中國留學生有利。而單一的"中式"交流會制約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全面發(fā)展,在他們學習當?shù)匚幕谌氘數(shù)厣顣r造成一些障礙。
"如果我們的交往圈子只有中國人的話,這浪費了我們展示自己和學習的機會。"朱超說。
方法:"拓展"+"融入"
與當?shù)厝朔e極交往,能夠縮短學生的心理適應(yīng)期﹐有助于他們更好地適應(yīng)留學生活。那么,如何拓展自己的交往圈子,多結(jié)識國外朋友,對中國留學生來說便成為一個考驗。
"我們應(yīng)該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勇敢地與人交流。面對需要處理的問題或一些好的機會,應(yīng)該學會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饒南清說。他認為,國外年輕人更開放,只要中國學生愿意,很快就能融入他們的圈子。
不同的是,朱超認為中國留學生融入西方青年的交際圈很困難。"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偏見。另一方面是文化的原因,由于文化差異問題,中國留學生的愛好和興趣與其他國家的學生差別很大,這是阻礙交流的一大因素。"
雖然融入當?shù)厣畈⒎且资?。但不可否認的是,當留學生的人際交往網(wǎng)絡(luò)拓展開來,就會有更多的機會與外國人交流,這對留學生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首先,從實用角度講,英語口語可以得到改進,國外朋友可以幫你校正發(fā)音。另外,從文化角度講,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文化習俗,回國工作后,在與這些國家的人進行商業(yè)和文化往來時,也方便得多。"朱超說。
如何拓展交往的圈子,是擺在留學生面前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朱超建議,留學生可通過學校的國際交流中心舉辦的各種活動,認識一些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與課題組或者系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進行交流,從而使自己的人際交往變得多元化。
韓日聯(lián)合交流會專攻韓國日本留學www.ciickj.com夏老師QQ:32680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