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語文課本知識 《狼》

字號:


    七年級下冊每課要點--30狼
    之一
    本文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中的《狼三則》。作者蒲松齡,我國清代著名小說家。生活的貧寒,仕途的凄涼,使他有機會廣泛接觸下層群眾,深入社會生活,看到種種不平之事,激起了忿忿不平之感,同時積累了素材,為他的小說寫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chǔ)?!读凝S志異》是他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關(guān)于《聊齋志異》書名
    首先看“齋”,是書房的意思?!傲凝S”是“聊天的書房”?!爸尽笔恰坝浭觥钡囊馑迹爱悺逼嫣毓之?、與眾不同的意思。這本書的名字連起來可以是“在我的叫‘聊齋’的書房里記述奇特怪異的故事”。
    首先朗讀課文,了解大致內(nèi)容;注意解詞;試將全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一、字
    1、讀準字音
    綴(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弛(chí)  眈(dān)
    黠(xiá)   瞑(míng)   暇(xiá)   隧(suì)  尻(kāo)
    寐(mèi)   少時(shǎo)
    2、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
    二、解釋加紅的字
    綴行甚遠        綴:緊跟
    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故:舊,原來
    屠乃奔倚其下      奔倚:跑過去倚靠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頃刻:一會兒
    意將遂入以攻其后    意:想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幾何:多少
    三、特殊句式
    投以骨   倒裝句兼省略句,應(yīng)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頭扔給狼”。
    四、學(xué)習(xí)課文,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
    1、《狼》一文的寫作思路是什么?
    屠戶遇狼——屠戶懼狼——屠戶御狼——屠戶殺狼。
    2、面對狼的“綴行甚遠”,屠戶的心理狀態(tài)怎樣?他用什么辦法對付狼的?
    “屠懼”  “投以骨”
    3、狼得骨頭后表現(xiàn)怎樣?從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兩狼之并驅(qū)如故”。表現(xiàn)狼的兇殘和貪婪。
    4、全文表現(xiàn)了狼的那些特點?
    全文表現(xiàn)了狼的兇惡、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點。兩只狼發(fā)現(xiàn)了屠戶,立刻跟了上去,盡管屠戶“投以骨”仍“綴行甚遠”不依不饒,兇惡貪婪的本性暴露無遺。而對屠戶“奔倚”“持刀”,兩狼決定前后夾擊,一狼犬坐于前,“蓋以誘敵”,一狼則繞到背后,“意將隧入而攻其后也”,可見他們的狡猾。
    可是狼畢竟是動物,雖然屠戶持刀相向,狼被屠戶開始的軟弱所迷惑,認為他不敢主動進攻,所以放心地瞇著眼睛睡,而且兩狼前后夾擊,分散了力量,使屠戶能各個擊破,可見狼的陰險多詐透出了怎樣的愚蠢,正像結(jié)尾中說的“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5、為什么說“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示?
    狼雖然陰險狡詐,善于耍弄欺騙的伎倆,但終究逃不脫滅亡的命運。因為人有狼所沒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人能戰(zhàn)勝狼,戰(zhàn)勝一切像狼一樣的惡勢力。
    五、語言訓(xùn)練
    你能用自己的話敘述一下兩狼合伙用計暗算屠戶而又被屠戶分別殺死的情節(jié)嗎?要把狼和屠戶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分別描述清楚。
    例:兩只狼看到屠戶靠著柴垛拿著刀面對著它們,它們有點膽怯了,不敢往前走,只是瞪著眼睛看著屠戶。不一會,一只狼突然徑直走開了,另一只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前面,很久,眼睛好像閉上,神情還很悠閑,它有點得意,好像在盤算著成功后怎樣與伙伴分食屠戶。突然屠戶一聲大叫,狼一睜眼,說時遲,那時快,“咯嚓”一刀下去,狼已被劈成兩半,屠戶剛想走,忽然想起另一只狼呢,他轉(zhuǎn)過柴垛后,發(fā)現(xiàn)另一只正在柴垛后挖洞,看來想要兩面夾擊呀,身子已經(jīng)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上去一刀砍斷狼的大腿,又殺死了它。
    之二
    《狼》
    1. 作家簡介:
    蒲松齡(公元1640—1715年),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淄川(現(xiàn)在山東省淄博)人,清代文學(xué)家。他早年熱衷功名,但是多次參加科舉不中,在家鄉(xiāng)做了四十年的教書先生。坎坷的遭遇,貧困的生活,使蒲松齡同勞動人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他把長期積累和搜集的民間傳說,經(jīng)過精心地創(chuàng)作,寫出了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被譽為中國的“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還寫了很多詩歌、散文、俚曲和關(guān)于農(nóng)業(yè)及醫(yī)藥知識的通俗讀物。
    2. 詞語積累
    正音:
    窘j(luò)iǒng 苫shàn 眈dān 瞑míng 尻kāo 黠xiá 隧suì
    詞義:
    (1)綴行甚遠 綴:連接,這里是緊跟的意思。
    (2)一狼仍從 從:跟從。
    (3)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故:舊,原來。
    (4)屠大窘 窘:閑窘,處境危急。
    (5)恐前后受其敵 敵: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6)顧野有麥場 顧:回頭看,這里指往旁邊看。
    (7)苫蔽成丘 苫蔽:覆蓋、遮蔽。
    (8)弛擔(dān)持刀 弛:放松,這里指卸下。
    (9)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樣。
    (10)目似瞑 瞑:閉眼。
    (11)意暇甚 意:神情、態(tài)度。暇:空閑。
    (12)屠暴起 暴:突然。
    (13)又數(shù)刀斃之 斃:殺死。
    (14)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15)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覺。
    (16)狼亦黠矣 黠:狡猾。
    通假字:
    止有剩骨 止通只
    句義:
    (1)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點撥:重點理解“綴”的意思。
    (2)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而兩只狼仍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點撥:重點理解“并”“故”等詞語。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屠戶處境危急,恐怕前后受到狼的攻擊。
    點撥:重點理解“窘”“敵”等詞語。
    (4)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
    屠戶于是奔過去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lián)?,拿起屠刀?BR>    點撥:重點理解“倚”“弛”等詞語。
    (5)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點撥:重點理解“少時”“犬”等詞語。
    (6)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想要鉆過去從背后對屠戶進行攻擊。
    點撥:重點理解“隧”。
    (7)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點撥:重點理解“悟”“寐”等詞語。
    (8)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
    點撥:重點理解“黠”“變詐”“幾何”等詞語。
    3. 整體把握:
    本文選自《聊齋志異》中《狼三則》的第二則。寫的是兩只狼與一個屠戶之間的一場較量,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的刀下。
    全文分兩部分。前一部分是敘事,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張曲折。第一段寫屠戶遇狼,點明時間、地點和矛盾的雙方,這是故事的開端。第二段寫屠戶懼狼,兩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蹤,表現(xiàn)屠戶的遷就退讓和狼的貪婪兇惡,這是故事的發(fā)展。第三段寫屠戶御狼,表現(xiàn)屠戶情急之下的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這是故事的進一步發(fā)展,也是故事的轉(zhuǎn)折之處,屠戶開始由被動轉(zhuǎn)入主動,雙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寫屠戶殺狼,表現(xiàn)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議論,點明故事的主題,說明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zhàn)勝。
    本文篇幅短小,結(jié)構(gòu)緊湊,情節(jié)曲折,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屠戶和狼的形象,展開雙方的矛盾和斗爭。在文中,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交代得很清楚。隨著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生動地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以及屠戶心理、行動的變化?!熬Y行甚遠”“并驅(qū)如故”等,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兇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徑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現(xiàn)了狼的狡詐;“懼”“投以骨”“復(fù)投之”等,表現(xiàn)了屠戶的害怕心理和僥幸心理;“顧”“奔倚”“弛”“持”等,表現(xiàn)了屠戶丟掉幻想準備抵抗的決心和行動,也表現(xiàn)了他的機智;“暴起”“劈”“斃”“轉(zhuǎn)視”“斷”等,表現(xiàn)了屠戶的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
    4. 深入剖析:
    (1)怎樣理解本文的主旨?
    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就是最后一段作者的議論。文章是以狼為主來敘事的,并從狼自取滅亡的角度來歸結(jié)故事的主旨的。狼在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處于主導(dǎo)地位,開始是不停地追,伺機吃掉屠戶;屠戶背倚積薪后,又是狼主動“誘敵”進攻。而屠戶則一直處于被動地位,迫不得已進行自衛(wèi),奮起殺死兩狼。因此,在這個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戶是次要人物。這個故事也表現(xiàn)了屠戶的機智勇敢和斗爭精神,但決非故事主旨所在。
    (2)文中是怎樣寫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現(xiàn)狼的狡猾的語句:“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等。
    (3)屠戶的機智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文章寫出屠戶的機智,主要是通過他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的。
    “顧野有麥場……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BR>    (4)作者對這件事有什么議論?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BR>    5. 譯文
    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dān)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遇到兩只狼,緊隨著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了,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跟上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匆娨暗乩镉幸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兩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BR>    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正要上路,轉(zhuǎn)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見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鉆過去從背后對屠戶進行攻擊。狼的身子已經(jīng)鉆進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殺死。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40分鐘)
    一. 基礎(chǔ)知識與積累: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綴行(zhuì) 眼瞼(jiǎn) 柵欄(zhà) 假寐(mèi)
    B、眸子(mú) 悲愴(chuàng) 蒼穹(qióng) 畸形(jī)
    C、抽搐(chù) 剽悍(piāo) 窺伺(kuī) 闊綽(chuò)
    D、遒勁(qiú) 妒忌(dù) 瘡痍(chuāng ) 庇蔭(bì)
    2、下列短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斑斑駁駁 衣衣不舍 進退維谷 略勝一籌
    B、一塵不染 眼花繚亂 秩序井然 石破天驚
    C、嘰嘰喳喳 一慨不理 相得益彰 心甘情愿
    D、團結(jié)御侮 生意蔥蘢 蒼蒼莽莽 技巧閑熟
    3、下列加點的詞語用得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他一改往日消沉的情緒,又變得奮發(fā)上進了。
    B、春節(jié)前夕,街道兩旁的垃圾得以全部消除,大家可以心情舒暢地過年了。
    C、改革開放改變了社會的消費結(jié)構(gòu),提高了人們的消費水平。
    D、老師為教育學(xué)生絞盡腦汁,消耗了大量的精力。
    4、選出有語病的一項( )
    A、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增強。
    B、南通的藍印花布不僅聞名全國,而且享譽世界。
    C、書,該讀而未讀,對讀書人而言,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D、關(guān)注野生動物的生存權(quán),是很多國家動物保護法中的重要內(nèi)容。
    5、下列四組對話中,語言得體的一項是( )
    A、甲:昨天我生日,你送我一枝筆,十分感謝。
    乙:那枝筆挺貴的,是精品商廈買的,希望你喜歡。
    B、甲:你的作文沒話說,全班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我是天天寫日記的!
    C、甲:謝謝您給我讓座。
    乙:沒關(guān)系。幫助老人,這是我應(yīng)該做的。
    D、甲:歡迎您下次再光臨我們的商場。
    乙:你們這里服務(wù)態(tài)度好,下次我一定光臨。
    6、下列提供的下聯(lián),能與上聯(lián)“有關(guān)國家書常讀”組成對聯(lián)的是( )
    A、春滿乾坤福滿門。
    B、無益身心事莫為。
    C、夜雨瞞人去潤花。
    D、無邊光景一時新。
    7、請你認真探究歷史教科書中關(guān)于“馬”字的演變圖示,根據(jù)要求寫出探究結(jié)論。
    (1)從漢字的起源看:
    (2)從漢字的發(fā)展看:
    8、概括下列語段的寓意。
    春天雨水勤,田里小苗長得很好。但是,你再看看田垅上的雜草,由于雨水多,也長得不錯,正跟莊稼爭水分和養(yǎng)料吃,但這不要緊,把它除掉就完了,可不能因為草多,就抱怨雨水多。
    該語段寓意:
    二. 閱讀:
    文段一:
    狼
    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fù)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zhuǎn)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1、填空:
    《狼》選自___________,這是一部_______________(體裁),作者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綴行甚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顧野有麥場__________________
    (3)目似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
    (5)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釋下列一詞多義的字:
    其 (1)恐前后受其敵________________ (2)場主積薪其中________________
    (3)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 (4)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______
    4、用“|”標示下列句中的語音停頓。(每句標一處)
    (1)場主積薪其中 (2)其一犬坐于前
    5、翻譯下列語句:
    (1)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文中摘錄三句表現(xiàn)狼奸詐狡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狼很狡猾,可最終自取滅亡,這是為什么?從中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夢
    在田野中,在一條清澈的溪流岸邊,我見到一只鳥籠,那籠子是由能工巧匠精心編織而成的?;\子的一角躺著一只死去的小鳥,另一角有一只小罐,里面的水早已喝干,還有一只小罐,里面的米也早已吃完。
    我站在那里,默無一言。我側(cè)耳諦聽,仿佛那死去的小鳥與汩汩的溪水聲中有金玉良言,啟迪我的良知,探詢我的心靈。我細細察看,于是知道,那小鳥在溪水旁,卻曾因為干渴作過垂死掙扎;那小鳥雖在生命的搖籃——田野中,卻曾由于饑餓而同死亡作過斗爭。這就猶如一個富翁,被鎖在金庫里,餓死在錢堆中。
    過了一會兒,我看見那籠子忽然變成了一具透明的人形,那只死鳥變成了一顆人心,那心上有一處深深的傷口,從中流出滴滴殷紅的鮮血,傷口的四周宛如一個悲傷的女人的嘴唇。
    隨之,我聽到伴隨滴滴鮮血,從那傷口中傳出這樣的話音:“我就是人的心,是物質(zhì)的俘虜,是塵世人間法規(guī)的犧牲品。在美的田野中,在生活源泉的旁邊,我被關(guān)進了人們?yōu)樵娙酥贫ǖ姆ㄒ?guī)的樊籠;在美德的搖籃里,在愛情的手中,我默默無聞地死去。因為美德和愛情的果實都不許我享用。我向往的一切,根據(jù)世俗之見,都是可恥的;我追求的一切,拿人們的成見去判斷,都是可鄙的?!?BR>    “我是人的心,我被囚禁在世俗陳規(guī)的黑暗中,從而變得衰弱;我被幻想的鎖鏈羈絆,奄奄一息;我被遺棄在文明迷宮的角落里,默默地死去。而人們則緘默不言,視而不見,只是微笑著站在一邊?!?BR>    我聽到了這些話語,看見它們是出自那顆受了傷的心,連同鮮血滴滴。在那之后,我沒再見到什么東西,也沒再聽見什么聲音。
    1、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美好的夢,小鳥的夢呢 它卻遭受怎樣的不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就猶如一個富翁,被鎖在金庫里,餓死在錢堆中?!边@句話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文在寫作上的突出特點是: 。
    4、作者看到死在生命的搖籃——田野中的小鳥,產(chǎn)生怎樣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分析下列句子的深刻含義。
    ①我就是人的心,是物質(zhì)的俘虜,是塵世人間法規(guī)的犧牲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是人的心,我被囚禁在世俗陳規(guī)的黑暗中,從而變得衰弱,我被幻想的鎖鏈羈絆,奄奄一息,我被遺棄在文明迷宮的角落里,默默地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對小鳥的不幸,“人們則緘默不言,視而不見,只是微笑著站在一邊”。這是為什么 請談?wù)勛约旱目捶ā?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一、
    1、B(眸子(móu))
    2、B(A、依依不舍;C、一概不理;D、技巧嫻熟)
    3、B
    4、A(改“增強”為“提高”)
    5、C
    6、B
    7、(1)漢字的起源跟實物有關(guān)(或“最初的漢字是對實物的描摹?!?
    (2)漢字的發(fā)展過程是由繁到簡或筆畫越來越少。
    8、事情總是有利有弊的,看事物要一分為二。
    二、
    文段一:
    1、《聊齋志異》 文言小說 清 蒲松齡
    2、(1)緊跟 (2)往旁邊看 (3)閉眼 (4)鉆洞 (5)睡覺 (6)狡猾
    3、其:(1)兩狼 (2)麥場 (3)屠戶 (4)柴草
    4、(1)場主|積薪其中 (2)其一|犬坐于前
    5、略
    6、(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2)目似瞑,意暇甚 (3)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7、(1)狼的本性是兇惡、狡詐而又愚蠢的,它雖奸猾,卻遠不如人機智、勇敢。另外,邪不勝正,勝利總是屬于正義的一方。
    (2)告訴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退讓,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文段二:
    1、小鳥的夢就是在藍天自由自在地飛翔。然而不幸的是這只小鳥被囚禁在由能工巧匠精心編織的鳥籠中,失去了飛翔的天空,又不知為何躺在了“清澈的溪流岸邊”,死在了生命的搖籃——田野中。
    2、比喻小鳥雖在溪水旁……卻曾由于饑餓而同死亡作過斗爭。
    3、想象奇特瑰麗,文字優(yōu)美動人。
    4、把籠子想象成一具透明的人形,把死鳥想象成一顆人心,把心上的傷口想象成一個悲傷女人的嘴唇,把傷口流出的鮮血想象成從傷口傳出的話音。
    5、①人類社會有不少人屈從于編織的類似鳥籠的東西,失去了美德而成為金錢的俘虜②不少人被世俗陳規(guī)囚禁而變得衰弱,終日渾渾噩噩,一事無成,它們被世俗扼殺,被幻想羈絆,最終被文明遺棄,默默地死去。
    6、意思對即可。供參考: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殊不知下一個不幸的就是自己,人們就是在冷漠中循環(huán)地承受著不幸。此文喚醒人們要擁有愛心,關(guān)心他人就如同關(guān)愛自己。
    之三
    《狼》
    (一)知識考點分析
    1. 文學(xué)知識
    《聊齋志異》是中國清代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蒲松齡。此書故事來源頗為廣泛,有作者的見聞,有借鑒過去的題材,有采集于民間的傳說,有作者的想象虛構(gòu)。作者筆下生輝,使這些故事充實多彩,有其進步的思想內(nèi)容和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聊齋志異》的思想內(nèi)容:①揭露統(tǒng)治階級對人民的殘害、壓迫,反映人民的奮起反抗斗爭。這是全書最富思想性,最具進步意義的部分。如《野狗》、《公孫九娘》等。②揭露科舉制度的弊端 。如《神女》、《司文郎》等。③反對封建禮教,贊頌真誠的愛情與婚姻。這類作品在書中數(shù)量最多,寫得最生動,最驚心動魄。作者不僅寫人和人的相愛,還寫了許多人與鬼狐精靈的愛情。如《嬰寧》、《小謝》、《紅玉》等作品,都反映了廣大青年男女對真正的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聊齋志異》中還有不少頗有教益的故事,有的批判淺薄 、庸俗的社會風(fēng)氣 ,歌頌高尚的道德情操 ,如《 勞山道士》、《鏡聽》、《云翠仙》等。有的頌揚了女子的聰穎才智,描寫兒童的膽量和智謀,表現(xiàn)民間藝人的高超技巧。還有的富有寓言意味,包含某種生活哲理。書中也有一些落后消極的東西,如宗教迷信、宿命論和因果報應(yīng)等思想。
    《聊齋志異》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完整,引人入勝。該書記人敘事,似幻似真,并能于曲折多變中敘述周密、脈絡(luò)貫通。其語言也很有特色,典雅工麗而又生動活潑。作者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古代的文學(xué)語言,并且大量提煉和融匯了當時的方言俗語,詞匯異常豐富。無論是抒情寫景,還是敘事狀物,都是多姿多彩、曲盡形態(tài)。人物語言雅俗結(jié)合,頗多傳神之筆。
    蒲松齡(1640~1715)中國清代文學(xué)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屬淄博市)人。
    2. 疏通文意
    A. 重點注釋:
    (1)綴行甚遠。 緊跟著走 (2)一狼仍從。 跟從
    (3)屠大窘。 困窘,處境危急 (4)顧野有麥場。 回頭看,這里指往旁邊看
    (5)其一犬坐于前。像犬一樣坐著。 (6)苫蔽成丘。 覆蓋,遮蔽
    (7)目似暝。 閉眼 (8)一狼洞其中。 打洞
    (9)意將隧入。 在柴草堆中打洞 (10)乃悟前狼假寐。假裝睡覺
    (11)止露尻尾。 通“只” (12)意暇甚。 神情、態(tài)度
    (13)眈眈相向。 注視的樣子
    (14)恐前后受其敵。 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
    (15)“其”的含義:
    恐前后受其敵。(指狼)
    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戶)
    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B. 重點句子:
    ①一屠晚歸,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
    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dān)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
    ②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路上遇到兩只狼,緊隨著走了很遠。
    ③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④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屠戶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
    ⑤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
    屠戶于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丁?BR>    ⑥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兩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
    ⑦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
    ⑨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⑩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
    3. 分析文章
    ①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狼的什么本性?
    貪婪兇惡:“綴行甚遠”;“并驅(qū)如故”;“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狡詐陰險:“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
    ②作者對這件事有什么議論?本文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BR>    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中受到一些啟發(fā):這個故事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的。這個故事也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dǎo)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