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下冊每課要點--24《詩經(jīng)》兩首
關于《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六世紀)約五百余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稱《詩》,漢代儒者奉為經(jīng)典,乃稱《詩經(jīng)》。 《詩經(jīng)》分為《風》、《雅》、《頌》三部分?!讹L》即"國風",是指帶有地方色彩的土風歌謠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指周王朝直接統(tǒng)治地區(qū)的音樂,包括《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頌》是指用于宗廟祭祀的音樂,共四十篇。
《詩經(jīng)》里大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加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獲得了良好的藝術效果。"賦",用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敷陳其事而直言之"。這包括一般陳述和鋪排陳述兩種情況。"比",用朱熹的解釋,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詩經(jīng)》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nèi)容作鋪墊。
同學們在學習本文的時候,既要體會《詩經(jīng)》的內(nèi)容,也要理解它的表現(xiàn)形式,同時,還要掌握《詩經(jīng)》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一、學習本文,掌握如下字詞。
1、為下列字詞注音。
雎鳩( )窈窕( )荇菜( )
蒹葭( )溯洄( )寤寐( )
芼( )坻( )逑( )晞( )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文靜美好的樣子
逑:配偶
流:擇取
芼:挑選
宛:好像
萋萋:茂盛的樣子
二、課文內(nèi)容分析。
1、明確這兩首詩的主題思想是什么。
《關雎》這首詩通過一個男子在河邊遇到一個采摘荇菜的姑娘,并為姑娘的勤勞、美貌和嫻靜而動心,隨之引起了強烈的愛慕之情,充分表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內(nèi)心的樸實愿望,突出表達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摯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們對正當、自由的愛情生活的大膽追求。
《蒹葭》是一篇美麗的情歌,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表現(xiàn)了詩人希望見到意中人的深切感情。
2、結合《關雎》一詩,體會"興"的手法,以及《詩經(jīng)》中特有的"重章疊唱"的手法。
3、《蒹葭》思路很清晰,請同學們分析一下。
這首詩是按照時間的線索來寫的。蘆葦上的露珠由凝結成霜到還沒有干,再到將干,表明詩人已經(jīng)在河邊徘徊很久了,寫出了詩人對心愛之人的無限情義。
4、關于《詩經(jīng)》六義。
《詩經(jīng)》六義指賦、比、興,風、雅、頌。風、雅、頌是《詩經(jīng)》的種類;賦、比、興是《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形式。
三、問題思考。
1、《關雎》和《蒹葭》在內(nèi)容和寫作風格上有什么異同?
2、學習《詩經(jīng)》要注意誦讀,誦讀要注意語氣和停頓。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