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課文中寫了多種“聲音”,你用心聽過哪些?說說你的感受。
(提示:不是隨意地用“耳朵”聽,而是有意識地用“心”去聽,從中感受喜怒哀樂,汲取有益的知識。切忌泛泛空談)
2.“從聲音里,人學會了分辨,感受各種喜怒哀樂,也吸收了知識”“從聲音里,我們逐漸成長”,請寫出你的成長中最動聽的聲音,好嗎?
3.課文結尾處寫了5種聲音游戲,請選擇其中兩種,試著把感覺記錄下來。
4.俗話說:“眼觀六方,耳聽八方”用心聽,用心看,用心想,構成一個豐富奇妙的世界。請描繪一下你眼中的豐富奇妙的世界,好嗎?
二、利用圖書館或網(wǎng)絡查詢有關自然界各種聲音的資料,較全面地了解這個奇妙萬千的聲音世界。
三、開放探究
閱讀《“筷子”趣談》,談談本文的“趣”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筷子”趣談
黃麗春
偶爾想起曾經(jīng)聽人說過,在中國,人人具有三種博士資格:拿筷子博士、吹煤頭紙博士、嗑瓜子博士。至于吹煤頭紙,現(xiàn)在早已銷聲匿跡了。半個多世紀前,豐子愷老先生曾犀利地調(diào)侃國人嗑瓜子之劣跡,把光陰嬉耗在“咯嘣”聲中,這不是民族性的衰退嗎?難怪老先生要痛心疾首地感慨自己一見瓜子就害怕。歷史寫到今天,這種悠閑的生活態(tài)度已被埋沒在高效率快節(jié)奏的時代旋律里。惟有筷子,風風雨雨了兩千多年,還是經(jīng)歷不衰?!懊褚允碁樘臁?,對于國人,筷子是進食的工具,少不得。
古時筷子稱“箸”,閩南話至今沿用此音。后來,據(jù)說吳人為了避忌“箸”與“住”同音,使行船擱淺,便改“箸”為“筷兒”。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風順。漢代筷子又稱為“挾提”,意思是挾住再提起,這倒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使用功能。
當我們的祖先結束了茹毛飲血的野蠻生活時,筷子便與文明一起誕生了。據(jù)一位筷子收藏家的資料得知,迄今筷子已有600多種。有商朝時的銅筷,春秋時的鐵筷、玉制犀頭筷等。到唐朝,筷子還曾被用來象征人的剛直不阿。唐玄宗有一回就曾賜過宰相宋璟一雙金箸,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边@也就是“賜箸表直”的典故。其實最為普遍的還是竹制筷子和木制筷子,還有現(xiàn)代的塑料筷子。它們既不像金屬筷子笨重,也不及金屬筷子名貴,做工簡便,易于就地取材。相傳,有一種叫做“箸竹”的竹子,產(chǎn)生于廣西平樂府一帶,“其小如箸,堅結如象牙,作箸甚佳。”可見國人對筷子還有一定的講究。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時,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宴,使用的是江安竹筷。明知尼克松總統(tǒng)慣于使用刀叉,而總理卻安排了筷子,這確令人納悶。其實這正是我們總理的良苦用心。他根據(jù)筷子的寓意來招待客人,寓意兩國和平相處,不動干戈。難怪一位加拿大記者連忙把這雙筷子收起珍藏。
筷子不但有其象征意義,還有其特殊的作用呢。人們所說的“籌算”,就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用筷子來計算的一種方法。漢代數(shù)學名著《九章算術》中也曾提到過利用“籌算”來計算體積和容積??傊盎I”的應用使我國古代的數(shù)學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筷子最大的功用是用來吃飯的?!耙笄趩栔耋纾士酄栂葒L。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BR> 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習慣,常常體現(xiàn)該民族人民的處世特色。就像中國人慣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從中體現(xiàn)了中國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異。正如蔡元培先生答西方人問時所說:“中國人從來是崇尚文明,而不尚武力,從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區(qū)別?!?BR> 參考答案:
本文是科學小品?!叭ぁ北憩F(xiàn)在三個方面:
1.本文使用了一些理趣兼得的掌故;
2.語言調(diào)皮詼諧;
3.揭示了筷子所具有的深廣的文化內(nèi)涵。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題 | 數(shù)學試題 | 英語試題 | 政治試題 | 物理試題 | 化學試題 | 歷史試題 |
語文答案 | 數(shù)學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