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病句修改試題修改方法指導
木之本
病句題是一種傳統(tǒng)題型。也是中考“語言積累與運用部分”經(jīng)??疾榈膬?nèi)容之一。學會辨析和修改病句,有利于正確運用句子來表情達意,這也是語文實際運用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無論中考如何改革,它仍是一項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內(nèi)容。因此,這一類題型一直受到各省市命題者的青睞。
病句修改題一般以選擇題、句子修改題、語段修改題三種形式出現(xiàn)。考查的水平有三個層次:能識別,能修改,能使用符號修改。
具體地說,病句修改呈下面三個變化趨勢題:1. 形式上,從單句修改向綜合型修改過渡,出現(xiàn)以段落修改為主流,偶有結(jié)合閱讀和寫作進行修改的局面;2. 內(nèi)容上,改變了單一的考查方式,綜合性逐漸增強;3. 深度上,從以前常規(guī)性的增、刪、調(diào)、換、補、修,到現(xiàn)在的考查說出修改病句的理由。
熟練地把握句子結(jié)構(gòu),了解常見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應對策略。常見的語病類型有:用詞不當、搭配不當、語序不當、句式雜糅、成分殘缺或贅余、邏輯錯誤等?,F(xiàn)結(jié)合具體病例略作分析:
一、用詞不當
主要有詞性誤用、詞義不當、色彩不當、關聯(lián)詞語誤用等幾種情況。
例1. 這是一個多么感動的場面啊!
例2. 精裝本與普及本的定價懸殊一半多。
例3. 前程機械公司抓技術革新,今年比去年產(chǎn)量翻了一番,成本卻下降了一倍。
例4. 盡管遇到多大困難,我也要完成任務。
【我來分析】這四個例句均存在詞性誤用的問題。例1中“感動”是一個動詞,在此使用為形容詞,可改為“感人”;例2中的“懸殊”本是形容詞,此使用為動詞,可改為“相差”;例3中“下降一倍”則成本為零,這怎么可能?減少、縮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數(shù)或?qū)嶋H數(shù)量;例4“盡管”是轉(zhuǎn)折連詞,此分句間是條件關系,使用它不恰當,應改為“不管”。
二、搭配不當
主要有主謂搭配不當、動賓搭配不當、附加成分與中心語搭配不當、主語和賓語意義上搭配不當?shù)葞追N情況。
例1. 他的革命精神時刻浮現(xiàn)在我眼前。
例2. 《青春之歌》這部小說出色地塑造了共產(chǎn)黨員盧嘉川、江華、林紅等人的英雄事跡。
例3. 同學們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例4. 秋天的北京是美麗的季節(jié)。
【我來分析】例1主謂搭配不當,“精神”與“浮現(xiàn)”不能構(gòu)成主謂關系,可將“精神”改為“形象”。例2動賓搭配不當,“塑造”與“事跡”不能構(gòu)成謂賓關系,可將“事跡”改為“形象”。例3附加成分與中心語搭配不當,“干干凈凈”可以補充說明掃的程度,而“整整齊齊”則不能與“打掃”配搭,可在其前加上“把桌凳安放得”,也可刪去。例4是因由于語序不當而造成主賓意義不當,應將“秋天的北京”改為“北京的秋天”。
三、語序不當
不同的語序可能表達不同的意義。這是漢語的一大特點。語序如果不當將會使表意不明。語序不當主要有四種:詞序不當、主客體顛倒、句子成分順序不當、分句位置不當。
例1. 我們認真研究聽取了大家的意見。
例2. 數(shù)學對于我不感興趣。
例3. 故宮博物院最近展出了兩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例4. 對于自己的路,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判斷著,他們在尋找著,他們在思考著。
【我來分析】例1詞序不當。一些詞語反映著承接先后、輕重主次等語意。例1中“研究聽取”顛倒了承接的先后關系。應改為“聽取研究”。例2主客體顛倒。此句中主體是“我”,客體是“數(shù)學”,應改為“我對于數(shù)學”。例3存在句子成分的順序不當?shù)膯栴}。句子成分的順序不當可能造成不同的限制關系,引起表意的差異。此句中“文物”究竟什么時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則為“兩千多年前”,實際上不是,這就因語序不當導致了表意的錯誤,應將“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例4分句位置不當。應改為“對于自己的路,他們在思考著,他們在判斷著,他們在探索著,他們在尋找著”。
四、句式雜糅
表達時因既想用這種句式,又想用那種句式,結(jié)果造成將兩種句式放在一起說,即結(jié)構(gòu)雜糅。
例1. 能否提高學習成績,關鍵在于主觀的努力起決定作用。
例2. 你不認真學習,那怎么能有好成績是可想而知的。
【我來分析】例1兩式混雜。要么說“關鍵在于主觀是否努力”,要么說“主觀努力起決定作用”。把“能否”去掉最好。例2是反問句和陳述句雜糅。應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績”后加“呢”。
五、成分殘缺或多余
成分殘缺是指必須具備的語法成分殘缺不全,影響了語意表達。一般有下面幾種情況:缺主語、缺謂語、缺賓語,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成分多余一般有主語多余、謂語多余、賓語多余,附加成分多余等情況,成分多余也影響語意的表達。
例1. 要想取得優(yōu)異成績,必須付出勞動。
例2. 我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我沒有按老師的要求仔細審題。
【我來分析】例1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此例僅“付出勞動”是不能“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應在“勞動”前加“艱苦且有效的”限制語。例2. 主語多余,“原因”與后面的“因為”重復,應去掉“的原因”或“因為”。
六、邏輯錯誤
邏輯錯誤指不合事理、不合生活邏輯、不合客觀事物聯(lián)系等錯誤。
例1. 八百多人,幾千條胳膊,同暴雨洪水搏斗了一天一夜。
例2. 當你佇立岸邊,放眼無邊的大海,眼前會涌現(xiàn)出一幅我們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壯麗圖畫。
例3. 我上街買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我來分析】例1不符合客觀事實,“八百多人”怎么有幾千條胳膊呢?應將“幾千條”改為“千多條”。例2中既然“放眼大?!?,后面所呈現(xiàn)的圖畫應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蓪ⅰ按蠛!备臑椤斑|闊的大地”。例3分類列舉不當,“牙膏”“牙刷”“日用品”間不是并列關系,是從屬關系,不能并列表述,應將“和”改為“等”。
病句修改真題解析
例1. (2008年湖南省株洲市卷)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機器質(zhì)量的好壞是保證生產(chǎn)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
B. 幾個學校的老師找他就升學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C. 構(gòu)建長、株、潭經(jīng)濟合作圈,是湖南戰(zhàn)略重大的決策。
D. 為了便利山區(qū)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開展山區(qū)物候觀測是必要的。
例2. (2008年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卷)對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確的是( )
A. 是否多讀書,也是提高一個人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之一。
修改:去掉“之一”。
B. 劉翔雖然在跨欄上有天分,在審美方面也有過人之處。
修改:將“雖然”改為“不但”。
C. 在上海汽車展上,國產(chǎn)汽車不斷層出不窮。
修改:刪掉“不斷”。
D.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
修改:在句尾加上“任務”。
【解析】例1為選擇型的病句題,要求考生找出沒有語病的一句。解答時,需要逐句研讀,結(jié)合平時積累的病句修改知識,分析語句是否有語病。沒有語病的為D。A項應改為:機器質(zhì)量的好壞是保證生產(chǎn)是否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B項應改為:學校的幾個老師找他就升學的問題交換了意見。C項應改為:構(gòu)建長、株、潭經(jīng)濟合作圈,是湖南重大的戰(zhàn)略決策。例2也是一道選擇型病句題,但命題方式與例1不同,此題提供的四個句子均有語病,并寫出了修改方案,要求考生找出對病句修改不正確的一項。答案為A,這一句的修改結(jié)果為去掉“是否”。
例3. (2008年重慶市卷)下面語段畫線處都有語病,請改正過來。
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①盡管我們很渺小,但應該必須讓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對父母,我們是他們安度晚年的保障;②對朋友,我們是他們傾訴衷腸。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自己,要敢于說“我很重要”,③這樣,你的人生才會走進新的一頁。讓我們昂起頭,④對著我們這顆無數(shù)的美麗星球上的生靈,響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處詞語贅余,應刪去的詞語是
(2)第②處成分殘缺,應在句末添加
(3)第③處搭配不當,應將
(4)第④處語序不當,應調(diào)整為
例4. (2005年陜西省卷)認真閱讀下面這段話,找出其中的錯誤并改正。
生活像一首歌,五彩斑斕,讓我們學會品評,學會聯(lián)想,學會咀嚼,學會欣賞。品評每一朵牡丹與茉莉,國色天香與暗香浮動自是不同的境界;聯(lián)想人生的起伏與變化,既使天又刮風,天又下雨,也瀟灑而坦然;咀嚼生活的平凡和偉大,豪邁壯闊是大海的生活,悠閑靈動則是小溪的生活,欣賞月亮的陰晴圓缺,欣賞世間的悲歡離合,每一種景至都是一種美,每一種感悟都是特別的收獲。
【解析】這兩題都是語段型修改題,但命題方式也有所不同,例3屬于提示性的語段修改題,試題中提出了具體語病,要求學生寫出修改方案。(1)刪去“應該”或“必須”;(2)在句末加上“的對象”(或“的人”);(3)將“走進”改為“翻開”,或?qū)ⅰ耙豁摗备臑椤疤斓亍?意合即可);(4)應將“無數(shù)的”放到“生靈”前。例4這道題的“真實感”很強?,F(xiàn)實生活中,當你寫作或閱讀時,一般不會有人告訴你哪一句有毛病,需要修改。存在問題需要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改正。另外,這兩題存在的問題也是綜合性的,例4中有字詞、標點、修辭方面的錯誤。修改參考,字詞:“既”改為“即”;“至”改為“致”。標點:“小溪的生活”后的“,”改為“;”。修辭:“—首歌”改為“一幅畫”“水彩畫”“萬花筒”,或者將“五彩斑斕”改為“悅耳動聽”等。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