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材料分析題解法

字號:


    尋找規(guī)律 巧解材料分析題
    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qū)教研室 楊能乾
    材料分析題是中考思想品德的必考題型,也是體現試卷區(qū)分度,發(fā)揮其選拔功能的題型之一,但學生由于缺乏答題技巧,每年的中考中學生解答此類題的失分率較高。了解材料分析題的特點,把握解題的基本思路,探究失分原因,識破命題陷阱,總結命題規(guī)律并尋找有效的解答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解答材料分析題的水平,提高材料分析題的得分率。
    一、命題規(guī)律分析
    分析2009年中考思想品德試題的發(fā)展趨勢,可以看出材料分析題的設問大致有以下幾種形式:
    1.體現類(是什么):“是什么”主要用于范疇判斷,用以審題中的思路引入,即材料中重點語句判斷,借以引出所學知識。設問形式:①材料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②材料表明了什么現象?③材料中是如何體現的?答題格式:思品知識+材料中的做法。
    2.原因類(為什么):“為什么”主要指關系、地位和作用、意義等。設問形式:①為什么這樣做?②為什么產生這種現象?③原因是什么,有何重大意義?答題格式:答成“因為……所以……”的形式,在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材料組織答案時,答案的語句中不一定要出現“因為……所以……”的形式,但它們之間必須是因果關系。
    3.啟示類(怎么辦):“怎么辦”是掌握知識點的落腳點,也是材料引入的關鍵?!霸趺崔k”不能停留在課本的水平上,還應與重大時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聯(lián)系,努力用教材知識規(guī)范回答。設問形式:上述材料給了我們什么啟示?提建議、對策,指明措施、方法等也屬于這一類型。答題格式:答成“要……就……”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分點逐條回答的形式呈現。
    二、失分原因探究
    1.心理干擾。盡管所有考生在中考前都經歷了許多次的水平測試、模擬考試等,但真正的面對中考,其的精神壓力、心理負擔仍然很重。心理學家研究表明,75%的考生臨考前都有焦慮、恐慌、緊張思緒,因此容易怯場,導致記憶混亂,思維受阻發(fā)生失誤而失分。表現在考生一進考場,暈暈乎乎,大腦一片空白,平時所熟悉的知識怎么也想不起來,而一出考場則又會做了,追悔莫及。
    2.資料中同類問題的干擾??荚囍薪洺龅皆涀鲞^的類似材料或類似設問,開卷考試允許帶資料,這些類似問題常常就在所帶資料之中,由于考試時間緊、任務重,許多考生急于求成,未能認真地把試卷的材料、設問與曾經做過的資料中的類似題目進行詳細比較,憑感覺倉促動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往往由于找不準設問的切入點而失分。
    3.未能扣住材料和設問的“字眼”。沒有認真仔細地找出材料或設問中的關鍵詞和限制詞,造成解題方向不明而失分。
    4.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靠。對教材中的基本觀點、概念等“工具性”知識的理解不到位,解題時不能很好溝通材料、問題與教材知識的聯(lián)系,造成所學知識與材料脫節(jié)、答非所問的“兩張皮”現象。又由于基礎知識不牢靠,答題時不能很好地運用學科術語和時政語言,使得答題語言不規(guī)范、不簡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解題步驟不規(guī)范。知識答案邏輯性不強,思維混亂,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難讓閱卷老師迅速的理出答題順序,找到得分點,產生出整體影像來。中考思想品德追求采意賦分,材料分析題的答題順序往往會直接影響得分。
    三、解題方法指導
    1.解題的基本思路:①溝通聯(lián)系法。從研讀材料入手,通過溝通材料與問題、與所學知識、生活體驗或經驗的聯(lián)系尋找解答的切入點,再按照問題要求分步回答。②材料分析法。即對材料進行層次分析,完整的理解材料大意,找出所包含條件(重點語句),回答時決不能漏掉材料中所包含條件。③重點突破法。即選擇材料中與問題有直接聯(lián)系或能溝通問題與所學知識聯(lián)系的“點”入手,確定答題的取向,定而再根據所學知識分層回答。④明確限制法。審題時應注意題目的限制性要求,如:“材料中人物的身上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就只能根據其言行回答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
    2.答題的基本步驟:第一步:歸納題目觀點,確定需要我們回答的“點”。第二步:在教材中找到與問題及分析“點”的知識,確定答題方向。第三步:結合時政知識,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法律、道德要求緊扣問題進行分條回答,要注意體現答題的時代性、實效性和可行性。
    3.答題的注意事項:①點對:首先要看材料中的設問限制,大方向不能搞錯。②點全:應注意材料中所包含的條件是否全部用完,如果沒有用完,說明前面所述知識點還有缺漏,應補齊。特別注意不要圍繞一個知識要點重復作答,應從多角度展開。③點透:檢查步驟是否完整、規(guī)范,是否把觀點與材料有機的結合起來。④點實:是否與所學知識、我們的生活有聯(lián)系,能落到實處。
    掌握方法,有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過程中多練習,多思考,要努力增加解題過程的思維量,在思考中完善自我、尋找規(guī)律,提高解答材料分析題的能力和水平。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