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期中試卷20(八上)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答題時間:120分鐘)
    第Ⅰ卷 積累·運(yùn)用(共24分)
    一. 選擇題:下列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序號填在括號內(nèi)。(共10分,每小題2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diǎn)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是( )
    A. 竹篙(gāo) 颯颯(sè) 箱篋(qiè) 瞥見(piē)
    B. 懲罰(chéng) 瓦礫(lì) 閃爍(shuò) 拂曉(fó)
    C. 醞釀(rǎng) 拮據(jù)(jū) 瘡疤(chuāng) 震悚(sù)
    D. 提防(dī) 殲滅(jiān) 哀悼(dào) 地窖(jiào)
    2. 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是( )
    A. 博學(xué) 橋粱 穿戴 眼花潦亂
    B. 秘訣 大抵 蠟燭 鄭重其事
    C. 治裁 搖曳 蔓延 不可救要
    D. 陰晦 贊譽(yù) 詰問 輕而義舉
    3. 下列詞語中加點(diǎn)字解釋有誤的是( )
    A. 萬惡不赦(赦免) 觸目傷懷(心)
    B. 人跡罕至(稀少) 好意難卻(推辭,拒絕)
    C. 名副其實(shí)(輔助的) 從容不迫(急促)
    D. 不言而喻(明白) 不能自已(停止。這里是控制的意思)
    4. 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運(yùn)用正確的是( )
    A. 馬群里的一匹棗紅馬沖過來了,震悚了前面的一輛皇冠車。
    B. 張經(jīng)理為了改進(jìn)企業(yè)管理,異想天開地制定了許多規(guī)章制度。
    C. 他的“人物分析”被老師批了個蕩然無存。
    D. 為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yùn)會,志愿者們廢寢忘食地工作著。
    5. 下列文學(xué)文體常識表述有誤的是( )
    A. 《春望》、《春夜喜雨》、《望岳》都是我國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B.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選自《朝花夕拾》。
    C. 《石壕吏》《桃花源記》《陋室銘》都是同一朝代作家的作品。
    D. 新聞的結(jié)構(gòu)分為:標(biāo)題、導(dǎo)語、主體、背景、結(jié)語五個部分。
    二. 簡答題(共14分)
    6. 背誦、默寫(6分)
    (1)會當(dāng)凌絕頂, 。(選自《望岳》)(1分)
    (2)夜久語聲絕, 。 , 獨(dú)與老翁別。(選自《石壕吏》)(1分)
    (3)《陋室銘》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描寫陋室環(huán)境清幽寧靜的句子是:“ , ?!?2分)
    (4)請默寫出桃花源環(huán)境的句子和描寫人們生活的句子。(2分)
    ①環(huán)境: , , 。 , 。
    ②生活: , , 。 , 。
    7. 請從下列名著中選擇一部,寫出其中的兩個人物,并分別用一句話概括與這個人物相關(guān)的一個故事。(2分)
    《水滸傳》 《西游記》 《朝花夕拾》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物①: 故事
    人物②: 故事:
    8. 請從下面給出的詞句中任選—個,寫一段意思完整的話。(字?jǐn)?shù)在50—60之間)(2分)
    (1)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 (2)不力行,但學(xué)文,長浮華,成何人 (3)后來者居上 (4)當(dāng)事者迷,旁觀者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面這幅漫畫題為“改行”。請你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發(fā)揮想像,分別為畫面中的人物寫幾句內(nèi)心獨(dú)白。(每段不少于30字)(2分)
    左:
    右:
    10. 用一句話概括下面語段所透露出來的信息。(2分) 據(jù)《英國醫(yī)學(xué)雜志》網(wǎng)站報道,英格蘭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內(nèi)分泌中心醫(yī)學(xué)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含二氧化碳?xì)怏w的飲料會使人發(fā)胖。為遏制全球日益嚴(yán)重的兒童肥胖問題,應(yīng)嚴(yán)格限制他們的泡沫飲料飲用量。專家們鼓勵兒童選擇稀釋過的果汁或者純水為飲品,同時呼吁學(xué)校應(yīng)采取措施避免兒童飲用泡沫飲料,各路明星也應(yīng)停止為泡沫飲料做廣告。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供的數(shù)據(jù),在全球 5歲以下的兒童中,估計有1760萬名超重。(不超過16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理解·感悟(共36分)
    三. 文言文閱讀(共10分)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dú)愛菊。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1. 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diǎn)的詞。(2分)
    ①可愛者甚蕃( ) ②濯清漣而不妖( )
    ③不蔓不枝( ) ④香遠(yuǎn)益清( )
    12. 翻譯文言語句。(2分)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理解填空。(3分)
    ①第一段中描寫蓮花高潔、質(zhì)樸的語句是 ,描寫蓮花正直的語句是 。
    ②短文以蓮為寫作對象,寫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從上下文連貫的角度看,第二段結(jié)尾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應(yīng)放在“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將它放在結(jié)尾的目的是 。
    14. 短文贊揚(yáng)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zhì),實(shí)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fā)??涩F(xiàn)實(shí)生活中,有人卻認(rèn)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diǎn),你是怎樣看待的?請簡述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現(xiàn)代文閱讀(共26分)
    (一)閱讀文段,完成第15—20題(16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彼囃饪戳丝凑f:“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蔽铱茨沁呍屡_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fèi)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_____著上面,兩腳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jìn)去吧,里邊沒人?!钡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再找不著了,我便進(jìn)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15. 請在文中三個空缺處填上準(zhǔn)確的動詞。(3分)
    16. 請你抄出“父親爬月臺不容易”的句子,并從父親和“我”兩個角度分析,這樣描寫的作用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我趕緊拭干了淚”“我趕緊去攙他”兩句中的“趕緊”表現(xiàn)出了作者怎樣的心理活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文中兩次寫“我”流淚,分別表達(dá)了“我”當(dāng)時怎樣的心境?(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請從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角度說說最后一句“我的眼淚又來了”中的“又”字用得為什么好?(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父親買橘子是很艱難的,回來時卻“心里很輕松似的”是否矛盾?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文段,完成第21-24題(10分)
    幸福鈴聲
    (1)第一次強(qiáng)烈地想和老爸通電話,是在10年前,他生日那天。
    (2)那時候,我還在南方讀書,交了學(xué)費(fèi),家里已無力支持我的生活費(fèi),日常開支基本上依賴學(xué)校的特困生補(bǔ)助和微薄的獎學(xué)金。我穿的衣服,是姐姐們的衣服改制成的;鞋子,是母親在燈下一針針做的……
    (3)學(xué)校離家太遠(yuǎn)了,為了省下路費(fèi),大學(xué)四年我沒回過一次家。每個周末我都坐在紫荊樹下給父親寫信,告訴他,我又考了全年級第一名,拿到了一等獎學(xué)金;還告訴他,我們學(xué)校有一種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寫信時落下一兩片,非常美麗溫柔,但在夢里我見到的卻是家鄉(xiāng)那片白綠交雜的白樺林。
    (4)并不是每封信都會寄出去,畢竟8分錢的郵資可能就意味著早上要吃不飽去上課。何況父母不識字,每次都要走到幾里外的二姨家才能“聽到”信中的內(nèi)容。
    (5)沒有信的日子,父親是那么盼望能知道女兒一切安好。于是,父親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讓二姨在回信里告訴我,鎮(zhèn)上的一個小商店有電話,他和老板很熟,已經(jīng)說好了,以后每星期六晚七點(diǎn)我把電話“打”過去,他會準(zhǔn)時候在那里。
    (6)而他,其實(shí)并不接那電話,只笑呵呵地張開嘴,貪婪地聽著那美妙的來電鈴聲,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覺得那歡快的鈴聲就是他女兒的笑聲,只要女兒的電話鈴聲準(zhǔn)時響起,他就明白女兒在他鄉(xiāng)一切都好。
    (7)我家離鎮(zhèn)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寬廣的白樺林。每個星期六的黃昏,父親會雄赳赳氣昂昂地兩次穿過那片白樺林。母親說村子里的人這一天都能聽到他嘹亮的歌聲和笑 聲。
    (8)還記得那個大雪紛飛的周末,那天是父親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電話,我有多少話要親口對他說呀。
    (9)我的論文發(fā)表了,稿費(fèi)我拿來買了馬海毛,準(zhǔn)備親自給您織條圍巾!我們寢室昨晚評比,老爸您獲得“最有創(chuàng)意的老爸”稱號。還有,我要對您大聲說:老爸,生日快樂!
    (10)可我笑呵呵的父親等到鈴聲消失后即刻站起,昂首走出商店。等我手忙腳亂再撥電話時,商店老板告訴我:“閨女,你老爸現(xiàn)在應(yīng)該走進(jìn)那片白樺林了吧,你老爸棒著呢!走起路來,誰都趕不上他?!?BR>    (11)那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父親穿著紅披風(fēng)站在那片白樺林里,四周都是電話機(jī),他撥電話給我,爽朗地大笑:閨女呀,老爸現(xiàn)在有好多電話了!
    (12)據(jù)說,父親后來接到我的信,聽到我說,非常希望那天他接電話,想親自對他說生日快樂時,就大笑:傻丫頭,我不都在電話鈴聲里聽到了嘛!
    21. 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的主要內(nèi)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品味文中劃線的句子,想想父親是怎樣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文中幾次提到“白樺林”,有何用意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本文為什么以“幸福鈴聲”來擬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Ⅲ卷 表達(dá)·交流(40分)
    五.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40分)
    請以《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為內(nèi)容,進(jìn)行人物對話描寫。
    要求:
    1. 先用簡要的敘述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diǎn)、起因。
    2. 在原文基礎(chǔ)上進(jìn)行擴(kuò)寫,人物語言要合情合理。不同人物的語言要用冒號和引號,分行寫。
    3. 適當(dāng)加上肖像描寫與動作描寫。尾段要交代人物對話后的結(jié)局。
    4. 字?jǐn)?shù)400—600。
    【試題答案】
    一. 選擇題
    1. D 2. B 3. C 4. D 5. C
    二. 簡答題
    6. (1)一覽眾山小
    (2)獨(dú)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①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②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7. 《水滸傳》 武松:武松醉打蔣門神。 魯智深: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
    《西游記》 孫悟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孫悟空三調(diào)芭蕉扇。
    豬八戒:豬八戒醉酒戲嫦娥;豬八戒背媳婦。
    《朝花夕拾》 長媽媽: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為“我”買《山海經(jīng)》。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柯察金:在病榻上寫作。
    朱赫來:引導(dǎo)保爾走上革命道路。
    8. 示例①:在提倡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應(yīng)該發(fā)揚(yáng)愛心,敬老愛幼。做到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②“不力行,但學(xué)文,長浮華,成何人 ”就是說:如果你不付出行動,只學(xué)書本上的空道理,就會增長浮華之氣,何談成才?所以我們要立志成才就要付諸行動。
    9. (略)符合情境,符合人物身份,符合畫面主旨即可。
    10. 示例:“兒童遠(yuǎn)離泡沫飲料可防肥胖”或“兒童飲泡沫飲料過多會發(fā)胖”
    三. 文言文閱讀
    11. 多 洗滌 長蔓(牽牽連連) 更加
    12. 對于菊花的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像我這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13.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襯托蓮花的高潔可愛。
    (3)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的寫作目的。
    14. 略(提示:針對某一種觀點(diǎn)或?qū)烧呓Y(jié)合起來談均可,但必須扣住“人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
    四. 現(xiàn)代文閱讀
    (一)
    15. 攀 縮 傾
    16. “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弊饔檬牵杭缺磉_(dá)了父愛的深沉,又表達(dá)了兒子對父親的關(guān)注。
    17. 怕父親看見自己流淚更不放心;怕父親累著,體貼,心疼父親。
    18. 第一次看見父親爬月臺那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我”無限激動,流淚了。第二次寫父親的背影混入來往的人里看不見了,“我”深感父愛的深沉,又不知何時能再見面,于是,我的眼淚又上來了。
    19. 從結(jié)構(gòu)上,表明是第二次流淚,照應(yīng)了前文的第一次流淚。從內(nèi)容上講,寫“我”與父親分別時對他的依戀、感激和敬愛之情。
    20. 不矛盾,艱難的是動作,輕松的是心情,艱難的動作與輕松的心情相對應(yīng),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愛。
    (二)
    21. 十年前父親過生日,我打電話給父親,希望父親接電話,可他卻按照以往的約定只聽鈴聲不接電話。
    22. 表現(xiàn)了父親得知在遠(yuǎn)方上大學(xué)的女兒“一切安好”的自豪和高興的心情。
    23. 在“我”心目中,“白樺林”就是家鄉(xiāng)的象征,“白樺林”在“我”的夢中出現(xiàn),暗示了“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進(jìn)而表達(dá)了“我”對家中親人思念的感情。
    24. 參考答案:父親每周聽一次女兒的電話鈴聲,是為了讓電話鈴聲證明女兒在他鄉(xiāng)一切都好,這鈴聲里飽含著思念,飽含著親情,更飽含著對父親的祝福。所以以“幸福鈴聲”為題。
    五.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40分)
    作文評分標(biāo)準(zhǔn):
    1. 敘事簡潔,六要素齊全,給10分。
    2. 人物語言全,未脫離原文內(nèi)容,給20分。
    3. 有肖像描寫和動作描寫,各給5分。
    4. 全文語言流暢、生動形象,沒有語病,給5分。
    錯別字,一字扣0.5分,病句一句扣1分。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數(shù)學(xué)試卷 英語試卷 政治試卷 物理試卷 化學(xué)試卷 歷史試卷
語文答案 數(shù)學(xué)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xué)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