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一、基礎知識(34分)
1、請用正楷將下面句子抄寫在方格內(nèi)。(3分)
讀 美 文 若飲 甘 露 , 讀 好 書 如 沐 春 風 。
2.選出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 )(3分)
A.愧怍(zuò) 仄(zè)歪 箱篋(qiè) 滯笨(zhì)
B.陡坡(dǒu) 潰敗(kuì) 寒噤(jīn) 提防(dī)
C.奔喪(sāng) 迫擊炮(pò) 軒榭(xuān) 瞥見(piē)
D.粗拙(zhuō)洨河(xiáo) 黏(zhān)性 休憩(qì)
3.下列詞語中無錯別字的一項是( )(3分)
A.眼花繚亂 制裁 血腥 狼藉 大廳廣眾
B.張皇失措 焦灼 憧憬 潰退 銳不可當
C.在卻難逃 殺戮 驚駭 阻遏 雞零狗碎
D.精疲力竭 納粹 鞠恭 綏靖 物體震動
4.下列加點詞語解釋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3分)
A.觸目傷懷(心,心里) 鏤空(雕刻) 巧妙絕倫(美麗)
B.猝然昏厥(終于) 絢麗(色彩艷麗) 瞻前顧后(看)
C.微不足道(值得) 駐足(停留) 情不能已(停止,控制)
D.情郁(憂愁)于中 丘壑(山溝) 因地制宜(根據(jù))
5.填入下列橫線上的句子, 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 ) (3分)
兩岸的青山, ________________, 都晃悠悠的, 無一例外地倒映在清澄、透明的江水里。
A. 石壁的叢林, 青山的石壁, 叢林中的藤蔓芳草
B. 青山的石壁, 石壁的叢林, 叢林中的藤蔓芳草
C. 青山的石壁, 叢林中的藤蔓芳草, 石壁的叢林
D. 叢林中的藤蔓芳草, 石壁的叢林, 青山的石壁
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在學習上就應該不恥下問,有不懂的問題就主動問老師。
B.一些沿海城市城市建設飛速發(fā)展?,F(xiàn)在的景象日新月異,和內(nèi)地相比真可謂世外桃源。
C.最近幾年,各種各樣的電腦學習班越來越多,簡直到了汗牛充棟的程度。
D.這些偽劣藥品造成的危害駭人聽聞,藥品市場非整頓不可。
7.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3分)
A. 語言流暢是衡量文章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
B.我們要認真克服并隨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
C.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使他的成績有了很大進步。
D.只有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8.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消息一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六個要素。
B.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發(fā)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C.《蘇州園林》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葉圣陶所著,《倪煥之》是他發(fā)表的在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較早的一部長篇小說。
D.雨果,英國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慘世界》等。
9.按要求填空。(6分)
(1)《長歌行》中寄寓了青少年要珍惜時光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2分)
(2)除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jīng)>》外,你還讀過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散文嗎?請任選一篇(兩篇課文除外)介紹其內(nèi)容并作簡要評價。(4分)
10.請仿照例句,再寫兩句你對“語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
例:語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
仿:語文是
語文是
二、閱讀理解(36分)
(一)
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 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 著上面,兩腳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钡人谋秤盎烊雭韥硗娜死?,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11.請將以下四個動詞按照順序填入文中的空格中。(4分)
A. 傾 B.縮 C.攀 D.爬
12.“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對這句話品析不正確的是( )(4分)
A“撲撲衣上的泥土”補充了前文中父親過鐵道時在月臺上爬上爬下時的形象。
B、這句話表明父親是一個十分愛整潔的人,打掉了衣上的泥土,心里才感到輕松。
C、這種輕松的心情正是愛心的體現(xiàn),表示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心里就感到輕松。
D、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盡管爬上爬下弄得滿身的泥土也很高興,現(xiàn)在橘子放在兒子座位上撲掉身上的泥土,自然感到輕松愉快了。
13.選文中兩次寫到“我”流淚,其感情分別是:(4分)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背影》一文中,寫父親的語言不多,選文部分只有兩句,簡要分析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心情。(4分)
(1)“我走了,到那邊來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進去吧,里邊沒人。”
15.選文著重寫了父親買橘子和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群的兩處“背影”,對于這樣寫的理解最恰當?shù)氖牵? ) (4分) A、因為“我”的觀察角度無法從正面看到父親。
B、因為“背影”是父親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殊形象。父親的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父愛真摯等,都可以通過“背影”真切地表現(xiàn)出來。
C、因為“我”與父親告別,感情悲傷,使“我”只能從“背影”中默默地向父親表達懷念、祝福之情。
D、因為“背影”給人的感覺是模糊的,與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形成鮮明對照。
(二)愛恨交加說臭氧
①大氣中臭氧層對地球生物的保護作用現(xiàn)已廣為人知——它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動植物免遭這種射線的危害。為了彌補日漸稀薄的臭氧層乃至臭氧層空洞,人們想盡一切辦法,比如推廣使用無氟制冷劑,以減少氟利昂等物質(zhì)對臭氧的破壞。世界上還為此專門設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由此給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護的臭氧應該越多越好,其實不是這樣,如果大氣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氣中的臭氧聚集過多,對人類來說反而是個禍害。
②臭氧是地球大氣中一種微量氣體,它是由于大氣中氧分子受太陽輻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與周圍的氧分子結合而形成的,含有3個氧原子。大氣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氣層的上部或平流層,離地面有10~50千米,這才是需要人類保護的大氣臭氧層。還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對阻擋紫外線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發(fā)現(xiàn)地面附近大氣中的臭氧濃度有快速增高的趨勢,就令人感到不妙了。
③這些臭氧是從哪里來冒出來的呢?同鉛污染、硫化物等一樣,它也是源于人類活動,汽車、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車水馬龍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氣略帶淺棕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氣味,這就是通常所稱的光化學煙霧。臭氧就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轉化而成的,比如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陽光輻射及適合的氣象條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隨著汽車和工業(yè)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歐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國的許多城市中成為普遍現(xiàn)象。根據(jù)專家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估計,到2005年,近地面大氣臭氧層將成為影響我國華北地區(qū)空氣質(zhì)量的主要污染物。
④研究表明,空氣中臭氧濃度在0.012ppm①水平時——這也是許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導致人皮膚刺癢,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響,引起咳嗽、氣短和胸痛等癥狀;空氣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醫(yī)人數(shù)平均上升7%~10%。原因就在于,作為強氧化劑,臭氧幾乎能與任何生物組織反應。當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時,就會與呼吸道中的細胞、流體和組織很快反應,導致肺功能減弱和組織損傷。對那些患有氣喘病、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臭氧的危害更為明顯。
⑤從臭氧的性質(zhì)來看,它既可助人又會害人,它既是上天賜與人類的一把保護傘,有時又像是一劑猛烈的毒藥。目前,對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類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保護臭氧層,人們已達成共識并做了許多工作。但是,對于臭氧層的負面作用,人們雖然已有認識,但目前除了進行大氣監(jiān)測和空氣污染預報外,還沒有真正切實可行的方法加以解決。
〔注〕①ppm:百萬分之一
16. 根據(jù)上下文,寫出第①段中加點的“這樣”所指代的內(nèi)容(不超過8個字)。(3分)
17. 把第②段中劃線的短句改寫成一個長句,作為“臭氧”的定義。(3分)
臭氧是 微量氣體。
18. 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臭氧能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紫外線,能對地球生物起保護作用。
B、臭氧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近地面的臭氧濃度快速增高會造成地面臭氧污染。
C、臭氧幾乎能與任何生物組織反應,如果在近地面空氣中濃度超標,就會危害人類健康。
D、臭氧既可助人又會害人,但只要進行大氣監(jiān)測和空氣預報,就能克服負面影響。
19. 指出下面句子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空氣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醫(yī)人數(shù)平均上升7%~10%。
20. 根據(jù)文意,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比喻意義。(4分)
它既是上天賜與人類的一把保護傘,有時又像是一劑猛烈的毒藥。
①“保護傘”比喻: ________
②“毒藥”比喻: _
三、根據(jù)要求作文。(30分)
先哲曾把讀書喻為“靈魂的壯游”,一卷在手,日月山川、興衰變遷、悲歡離合便如沿途的風景撲面而來,鑄就人類仰望的姿態(tài),從而達到精神的高度。在滿目風景中,人們更可以執(zhí)書對酒,偃仰歌嘯,為佳詞妙句、昔人情懷而擊節(jié)稱嘆。但是,假如有一天,世上的書籍突然消失,我們的生活將走向何方?我們的心靈又將棲居何處?
要求:1、請以“假如世上沒有了書”為題寫一篇作文??梢源竽懴胂螅v述故事或抒發(fā)情感等。 2、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基礎知識
1、書寫整潔,沒有錯字、別字,并結合試卷卷面整潔情況酌情給分。
2.A 3. B 4. C 5. B 6. D 7. D 8. D
9.(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2)略 10.略
二、閱讀理解
(一)11 . ① D爬 ② C攀 ③ B縮 ④ A傾
12.( B )
13.第一次:感動得流淚 第二次:離別傷感的淚
14.(1)父親惦記著兒子旅途是否平安(希望早日知道兒子的平安)
(2)父親不讓兒子送,怕兒子離開座位后丟失行李
15. B
(二)16.臭氧越多越好
17. 地球大氣中氧分子受太陽輻射分解成氧原子后又與周圍的氧分子結合而成的一種含有3個氧原子的
18.D
19.列數(shù)字 具體說明臭氧濃度過高對人體的危害
20.①能吸收(阻擋)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的臭氧②對人體有害的近地面濃度超標的臭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 數(shù)學試卷 | 英語試卷 | 政治試卷 | 物理試卷 | 化學試卷 | 歷史試卷 |
語文答案 | 數(shù)學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