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期末試卷45(八下)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答題時間:90分鐘)
    第Ⅰ卷(26分)
    一、語文基礎(chǔ)(14分,每小題2分)
    1、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干涸(hé) 悲慟(tòng) 游弋(yì) 大事渲染(xuàn)
    B、分外(fèn) 瑣屑(xiè) 窗欞(líng) 銳不可當(dǎng)
    C、汲水(jí) 造詣(zhǐ) 蟄伏(zhé) 無邊無垠(yín)
    D、緘默(jiān) 狹隘(ài) 占卜(zhān) 細流脈脈(mài)
    2、下列各組詞語,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主宰 錘煉 洗劫 甘敗下風(fēng)
    B、蕭瑟 凝重 隱衷 心曠神怡
    C、雄辨 教唆 慫恿 蕩然無存
    D、殉職 矯健 崛起 撲溯迷離
    3、下列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坦蕩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 坦蕩,寬廣平坦。
    B、安然無恙:沒受損傷或沒發(fā)生意外。 恙,禍患。
    C、聲名狼藉:名譽掃地。 狼藉,亂七八糟。
    D、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禍患。 心腹,喻要害。
    4、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居前,蔡鍔的銅像偉岸而生動,陽光下仿佛閃爍著一代名將精神的光芒。
    B、這個人能運用專業(yè)知識在不毛之地成功地種出莊稼,使人們脫離饑荒的災(zāi)難。
    C、陳立同學(xué)學(xué)習(xí)勤奮,樂于助人,德高望重,被大家選為“優(yōu)秀少先隊員”。
    D、栽植的林木,必須能不依賴人工灌溉自然生長,否則,我們就會勞而無功。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環(huán)境是發(fā)展的基礎(chǔ),對于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早就引起了各國科學(xué)家的重視。
    B、青春可以逝去,但我們?yōu)樽鎳茖W(xué)事業(yè)奮斗終生的信念,永遠也不會冷卻。
    C、這首愛情詩在內(nèi)容上突破傳統(tǒng)主題,提出了一種女性應(yīng)獨立自尊、張揚個性。
    D、我們的書稿在內(nèi)容和語言方面的確存在不少問題,要認真修改后才能出版。
    6、下列語句排序恰當?shù)囊唤M是( )
    ①他的心,就像一個到處是福利院、卻沒有懲戒機構(gòu)的國家,定然毀滅。
    ②在人們心里,自我原諒的力量很大
    ③這個人就可能被自己害了
    ④但當它強大到放棄良知、顛倒黑白的程度時
    ⑤這是人類本能當中的自我保護機制
    A、①②⑤④③ B、①⑤②④③ C、②④③⑤① D、②⑤④③①
    7、下列文學(xué)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老舍,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
    B、雨果,19世紀法國著名浪漫主義作家,作品有《巴黎圣母院》等。
    C、柳宗元是宋代著名文學(xué)家,他被貶永州時寫了著名的《永州八記》。
    D、《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錄了西周到春秋的詩305首。
    二、填空題(12分)
    8、根據(jù)語境與拼音,寫出正確的字。(2分)
    分外妖ráo( ) 喉嚨嘶yǎ( )
    hún( )然一體 氣勢huī( )宏
    9、在句末括號中,寫出下列復(fù)句的類型(2分)
    A、與其委托別人轉(zhuǎn)達你的意見,不如你自己直接去找他談。( )
    B、媽媽說要把電腦送到姥姥家,除非我真能先寫好作業(yè)再玩。( )
    C、既然洋專家說這臺電腦是冒牌貨,那它一定是臺冒牌貨了。( )
    D、這里不是冒險家的樂園,而是智者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 )
    10、默寫(8分)
    (1)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jié)、力求上進的白楊樹,
    , ?(茅盾《白楊禮贊》)
    (2)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 。(《詩經(jīng) 關(guān)雎》)
    (3)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 。(曹操《觀滄?!?
    (4)《桃花源記》中,表現(xiàn)桃花源人不了解外面變化的語句是:       ,
    ,         。
    第Ⅱ卷(34分)
    三、文言文閱讀(10分)
    閱讀下列課文選段,回答其后問題。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1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讀音或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懲:chéng,苦于
    B、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徹:chè,徹底
    C、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匱:kuì,缺乏
    D、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wú,通“無”
    1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2分)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將
    B、且焉置土石 焉:哪里
    C、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諸:之于
    D、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雖:雖然
    13、下列語句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雜然相許——家人七嘴八舌地表示贊成
    B、其妻獻疑曰——他的妻子表示懷疑說
    C、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怎么樣呢
    D、曾不若孀妻弱子——連寡婦孤兒都比不上
    14、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15、由于“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產(chǎn)生了移山的想法。是什么堅定了他移山的決心?(2分)
    四、現(xiàn)代文閱讀(24分)
    (一)閱讀下列課文選段,回答其后問題。(7分)
    抵御風(fēng)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減小風(fēng)的力量。風(fēng)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70%—80%。到距離防護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風(fēng)又恢復(fù)到原來的速度。所以防護林必須是并行排列的許多林帶,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蓋地面,即使有風(fēng),刮起的沙也不多,這就減少了沙粒的來源。
    ①抵御沙丘進攻的方法是植樹種草。②我國沙荒地區(qū),有一部分沙丘已經(jīng)長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轉(zhuǎn)移陣地了。③這種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護草皮和灌木,防止過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來。④根據(jù)近年治沙的經(jīng)驗,陜北榆林、內(nèi)蒙古磴口、甘肅民勤地區(qū)的流動沙丘,表面干沙層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⑤10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漸增大,到40厘米的深處,水分含量達到2%以上,這就是濕沙層了。⑥濕沙層的水分足夠固定沙丘的植物需要。⑦所以在流動沙丘上植樹種草,是可以成活的。⑧林木和草類成長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來了。
    16、抵御風(fēng)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和“培植草皮”,請寫出這兩種方法各自的作用。(2分)
    培植防護林的作用是:
    培植草皮的作用是:
    17、第二段中④⑤⑥⑦句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幾句話的意思,并指出其作用。(4分)
    18、為什么說下列句中的加點詞用得準確?(1分)
    陜北榆林、內(nèi)蒙古磴口、甘肅民勤地區(qū)的流動沙丘,表面干沙層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其后問題。(4分)
    發(fā)問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動機。一切知識的獲得,大都從發(fā)問而來;新發(fā)明、新創(chuàng)造也常常由發(fā)問開端。能發(fā)問、勤發(fā)問的人,頭腦自然會日益豐富,眼光自然會日益敏銳。別人不肯動腦筋的地方,他偏會想出驚人的見解;別人以為平常的事物,他偏會看出不平常的道理。這樣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蘋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頓看見了,卻要問出個所以然來,結(jié)果創(chuàng)立了“萬有引力”說,支配了人類思想。
    壺水滾沸,誰不常常見到?只有瓦特把它當作問題研究,因而發(fā)明了蒸汽機,使人類至今蒙受其利。
    生、老、病、死,都是極普遍的人生現(xiàn)象,釋迦牟尼偏偏要尋根究底,求個解答。他因此拋棄尊位和家庭,獨自去潛修靜想,終于創(chuàng)立了佛教。
    我們中國的孔子,也是個好問的人。他到太廟里去,看見每樣事物都要問。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就去向老子問禮。他能夠成為萬世景仰的圣人,難道真是天生的?
    夠了,夠了,不必多舉了。舉出這幾個人物,無非要證明發(fā)問精神的可貴。我們雖然不一定人人能成為大科學(xué)家大思想家,但是不能不求知識,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識,明道理,處處都會碰到問題。不能勤于發(fā)問,是多么可惜啊!
    19、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答:
    20、下列說法與文意不符的一項是( )(2分)
    A、能發(fā)問、勤發(fā)問的人,頭腦自然會日益豐富,眼光自然會日益敏銳。
    B、第1段中加點詞“這樣的人”,指的是能提出問題、虛心求教的人。
    C、文中提到牛頓思考蘋果落地的事例,是為了證明善于發(fā)問的可貴。
    D、瓦特是一個“別人以為平常的事,他偏會看出不平常的道理”的人。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其后問題。(13分)
    致愛麗絲
    人們聚集在像宮殿一樣的大廳里,一場盛大的圣誕宴會和舞會正在進行。大廳四周有閃閃發(fā)光的圣誕樹,有面帶笑容、兩腮長滿白胡須的圣誕老人,有搖曳的蠟燭和紅酒……豐盛的大餐之后,水晶吊燈下,衣香鬢影,舞姿翩翩,人們快樂的笑聲就像那飛舞的雪花四處飄散……
    可是下面我要講的這個故事,卻與這豪華的舞宴無關(guān)。
    貝多芬的經(jīng)典鋼琴曲《致愛麗絲》,我們也許都聽過。他寫這個作品的靈感,來自于他在一個寒冷的圣誕之夜的經(jīng)歷。那一天,20多歲的貝多芬徘徊在維也納的街心,貧困孤獨的他在寒風(fēng)中高昂著頭顱,火焰般的鬈發(fā)飄在風(fēng)中??諝庵须[約有富人們餐桌上烤鵝和蘋果的香味。
    突然,貝多芬發(fā)現(xiàn)了一位在寒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的女孩。女孩叫愛麗絲,她的一位鄰居雷德爾老爹正病得厲害。雙目失明的老人有一個愿望,他說,在這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則他的靈魂就不能升入天堂。愛麗絲跑到斯蒂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門外。
    “什么愿望 ”貝多芬問。
    “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島和阿爾卑斯山。”愛麗絲含著淚水說,“多好的老人呀,可惜沒有人愿意幫助他實現(xiàn)這個愿望?!?BR>    貝多芬拉起愛麗絲的手,來到了雷德爾的身邊。他輕輕地打開了昏暗的房間角落里那架塵封已久的舊鋼琴。觸琴的一剎那,他仿佛被一種無法言說的神秘招引,心底的激情頓時化作了美妙的聲音,他彈奏著,那么自如,那么專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爾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島四周的海水,還有海鷗、森林、耀眼的陽光……尊敬的先生,感謝你在這圣誕之夜,使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終生熱愛的大自然。”
    “不,要感謝天使一般的愛麗絲把我引到了這架鋼琴前……請允許我把這首曲子獻給她吧——可愛的小愛麗絲。我會把它的樂譜記錄下來,帶著它,走遍全世界……”說完,貝多芬低下身來,吻別了愛麗絲,旋即走到了圣誕節(jié)冷寂的星空下。
    一支名為《致愛麗絲》的鋼琴曲,從此成為經(jīng)典,為世人喜愛。
    我想那個圣誕之夜,貝多芬是快樂的,雷德爾是快樂的,愛麗絲是快樂的。貝多芬的一生是偉大的,也是充滿苦難的。世界不曾給過他什么歡樂,而他卻創(chuàng)造了永久的歡樂獻給世界。
    21、第二段中作者說,他要講的這個故事,與“豪華的舞宴無關(guān)”。文章第一段描寫豪華舞宴的作用是什么?(2分)
    22、雷德爾老人為什么要“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再看一眼塔希提島和阿爾卑斯山”?(2分)
    23、貝多芬為什么要把他在圣誕之夜創(chuàng)作的這首樂曲獻給愛麗絲?(2分)
    24、尾段中作者說“我想那個圣誕之夜,貝多芬是快樂的”,請根據(jù)文意說明貝多芬“快樂”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通觀全文,可以看到貝多芬是怎樣一個人?(3分)
    26、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作者通過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小愛麗絲美麗的心靈。
    B、貝多芬充滿激情的彈奏,讓老人最后一次親眼看見了他所熱愛的大自然。
    C、貝多芬記下了樂譜,帶著它走遍了世界,《致愛麗絲》才成了經(jīng)典。
    D、圣誕之夜的豪華舞宴是快樂的,雷德爾老人昏暗的小屋里也涌進了快樂。
    第Ⅲ卷(40分)
    五、作文(40分)
    27、一直以為蒼蠅是害蟲,可研究發(fā)現(xiàn)蒼蠅渾身都是寶;一直崇拜某位歌星,卻忽然發(fā)現(xiàn)他竟然那樣粗暴無禮地對待歌迷……認識、態(tài)度、思想、風(fēng)氣等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請以“轉(zhuǎn)變”為題寫一篇記敘文,不少于600字。
    【試題答案】
    一、語文基礎(chǔ)(14分,每小題2分)
    1、A(B“當”應(yīng)讀“dāng”;C“詣”應(yīng)讀“yì”;D“脈”應(yīng)讀“mò”)
    2、B(A“敗”應(yīng)為“拜”;C“辨”應(yīng)為“辯”;D“溯”應(yīng)為“朔”)
    3、B(“恙”意應(yīng)為“病”。)
    4、C(“德高望重”的意思是“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5、D(A、濫用介詞“對于”,造成主語殘缺。B、“信念”與“冷卻”,主謂搭配不當。C、賓語殘缺,應(yīng)加上“新理念”這類的賓語中心詞。)
    6、D
    7、C(“宋代”應(yīng)為“唐代”。)
    二、填空題(12分)
    8、(2分)嬈 啞 渾 恢 (每個0.5 )
    9、(2分)A選擇復(fù)句 B條件復(fù)句 C因果復(fù)句 D并列復(fù)句(每句0.5)
    10、(8分,4句,每句2分,錯1個字扣1分。)前三題略。
    最后一題答案:問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
    三、文言文閱讀(10分)
    11、(2分)B“徹”意應(yīng)為“通”。
    12、(2分)D“雖”應(yīng)解為“即使”。
    13、(2分)B“疑”在文中的意思是“提出問題”
    14、(2分)略
    15、(2分)A、家人的支持。B、子孫無窮而山不加增的認識。
    四、現(xiàn)代文閱讀(24)
    (一)(7分)
    16、(2分)減小風(fēng)的力量。 減少沙粒的來源。
    17、(4分)用了列數(shù)字和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陜北榆林等地的流動沙丘含有一定水分,植樹種草可以成活。進而說明用植樹種草的辦法固定沙丘的可行性。(說明方法1分,概括2分,作用1分。)
    18、(1分)用“一般”表明是通常情況,不排除個別地方超過10厘米的可能。去掉“一般”,就絕對了。
    (二)(4分)
    19、(2分)一切知識的獲得,大都從發(fā)問而來;新發(fā)明、新創(chuàng)造也常常由發(fā)問開端。
    20、(2分)B(應(yīng)指的是能發(fā)問、能見人所未見的人,與“心虛”無關(guān)。)
    (三)(13分)
    21、(2分)反襯圣誕之夜貝多芬、愛麗絲和雷德爾老人的清苦。(舞宴的豪華與貝多芬、愛麗絲和雷德爾老人的清苦形成對比)
    22、(2分)因為他終生熱愛大自然,覺得不再看一眼他的靈魂就不能升入天堂。
    23、(2分)愛麗絲在圣誕夜的寒風(fēng)中為垂死的鄰居奔走求助,她的善良感動了貝多芬,激發(fā)了貝多芬的靈感,所以貝多芬要把作品獻給她。
    24、(2分)他幫助了別人并體驗了創(chuàng)作成功的喜悅。
    25、(3分)貧窮孤獨(充滿苦難),高傲、善良(樂于幫助窮人),心底充滿激情,極富藝術(shù)才華,給世界創(chuàng)造了永久的歡樂。(兩點1分,三點2分,四點以上3分)
    26、(2分)D
    五、作文(40分)略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卷 數(shù)學(xué)試卷 英語試卷 政治試卷 物理試卷 化學(xué)試卷 歷史試卷
語文答案 數(shù)學(xué)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xué)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