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環(huán)境先學垃圾怎么扔
幾乎每個剛到日本的留學生都會先摸清,哪里有能買到便宜家具、家電的“二手店”,哪些蔬菜、水果超市里賣得更便宜等。“在留學生中流傳著一句玩笑話,你以為你是來學語言的,其實是來學做飯的。”徐鵬笑稱自己不僅在“二手店”學會了挑家具、砍價、變身搬運工等各種技能,更是把廚藝練得爐火純青。他說:“和在家里不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出門在外,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也更懂得父母的辛苦了。”
與很多來到日本的留學生一樣,徐鵬遇到過很多頭疼的問題,比如垃圾分類處理,因為這還被管理員“批評教育”過。他說:“最開始很不習慣,日本人對垃圾的分類特別精細,連飲料瓶的瓶蓋都要分金屬和非金屬兩類分開丟棄,丟棄大型家具更要花很多錢。于是,我開始仔細地閱讀學校發(fā)的垃圾分類條例,‘入鄉(xiāng)隨俗’應該是每個留學生適應新環(huán)境的第一步吧。”
入學語言關流利日語受歡迎
作為過來人,徐鵬說:“在準備留學的過程中,語言能力是否過關是日方學校對留學生最重要的要求。在我準備出國的各種筆試、面試中,就深深地感覺到了這一點。”徐鵬介紹說,與其他國家的留學考試不同,入學考試時日本高校對英語水平的要求很低,一般初中水平就能順利通過。而日語,除了本校的模擬日語考卷外,還要參加日方學校的筆試和面試。我的體會是,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在面試中凸顯自己流利的日語,一定能夠贏得考官的青睞。此外,申請資料是否真實也是面試官會著重核對的。徐鵬坦言在這場嚴格的面試過程中,他的父母也需要一同出席,日本高校會專門安排一位中國翻譯來對學生父母進行簡單提問,他們會通過這些交流,盡可能地了解申請人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基礎,也借此核實學生的申請材料信息是否有誤。
課程隨心選不要小看“研究會”
徐鵬就讀于未來創(chuàng)造學部的商科經(jīng)營學,除了文科類的課程不能選,本科內(nèi)學校提供的全部課程他都可以選。徐鵬說:“這樣根據(jù)自己意愿選課的模式,相對于國內(nèi)來說確實自由得多了。日本大學的選課機制與中國不同,所有的課程都是由學生本人自主挑選的,沒有所謂的必修課、選修課之分。但學生所選課程的學分中,有明確的百分比規(guī)定學生應修的本專業(yè)課程學分數(shù)所占比例。”
研究會是日本大學最有特色的。徐鵬回憶起自己參加研究小組的經(jīng)歷:“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研究會,小組中帶你進行研究的老師就是給你寫畢業(yè)評語的老師,他對你的了解和評價直接影響著你未來的發(fā)展,不論日后是選擇就職還是考取‘大學院’(研究生),他們所給出的成績和評價都是最被看重的。這種研究小組在日本是每個學生從大三起都必須參加的,通常由一個老師帶幾個到十幾個學生不等,對學生所學專業(yè)領域中某一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直到畢業(yè)才會結束,可說是每個日本大學生最關鍵的‘必修課’。”
赴日留學小貼士
1.審慎確認自身是否具備留學日本的基本條件,特別是必須具備一定的日語水平和較強的留學費用支付能力,絕不能指望靠打工上學。
2.明確留學日本的目標,選擇合適的學校。選擇日本的大學必須是我國教育部認可的學校;選擇日本的日語教育機構,必須是得到日本文部省授權原日本語振興協(xié)會認可的學校。
3.尊重日本本國的風俗習慣,努力適應新環(huán)境。例如日本的垃圾分類處理方法,留學生就應當認真閱讀其政府規(guī)定,并嚴格遵守其分類、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