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已經(jīng)開始,我們一起來看看:理綜要想獲得高分,該從哪些地方開始著手?
一、在梳理知識點的時候,要注意對其性質(zhì)的把握。
二、在答題的時候,要學會思維的應用。
下面我們分科來看——
物 理(備考要點)
1、力學知識點的定量與定性理解、應用的理解;
2、電學知識點的定量與定性理解、應用的理解;
3、物理力學:現(xiàn)象分析
4、物理電學:現(xiàn)象分析
5、知識點的理解、定量與定型的理解,正逆向思維、應用的理解
生 物(備考要點)
1、對自然理解,選擇題的題目暗示;
2、題目的暗示(基因與遺傳的強化)和對題目的分析;
3、選擇題選項的深化對比;
4、基因題、實驗題的做題原則;
5、重點:知識點繁亂的情況下如何去做題
化 學(備考要點)
1、依托周期表,梳理全部無機化學的知識,無機相關猜斷的做題思路;
2、實驗的理解、計算的適度和核實(方程是可以通過理解得出來);
3、有機化學官能團;
4、化學計算的速度和精確度。
尖子生沖刺的重點提示:
重點:
1、數(shù)學最后2個大題全部拿下:
2、難題:解析、函數(shù)、數(shù)列
3、英語:單詞辨析全對+寫作獲得最高分
4、選擇全對的解決方案:兩步齊
5、生物:如何100%確定生物解答題方向
6、物理:難題現(xiàn)象分析
7、審題:難題的快速理解
8、英語閱讀
9、理綜定性的理解
10、以超出課本之上的理解力理解、課表知識所有難題;全面提高作題速度。
考前兩個月同學們要掌握兩項能力:
第一項能力——在看課本的時候,要學會數(shù)學和理綜兩科的定性理解。
我們都知道,在做數(shù)學和理綜的時候,有很多定性的知識,尤其是選擇題部分。解答題部分多用定量計算,但是大家做解答題的時候,有沒有認真想過,我該如何知道第一步該這么寫,憑什么知道第一步到第二步要用到這些方法?或者式子干嗎要這么變形?這是屬于一個思維體系的,其實課本上告訴了我們這些思維點,我們在看課本的時候主要研究這些思維起點和轉折點,這就要結合試題來回歸肯本。
理綜的生物和物理題涉及到非常多的定性思維,表面上看物理公式繁雜,但實際做題的時候往往不需要進行過多的計算,可以達到逐一消除的目的,或者題目干脆給你式子表達作為最終結果,但是物理題大家習慣計算而多于定性分析,導致做題速度緩慢而且出錯率高,形成“馬虎、粗心”等現(xiàn)象。那么我們在做物理題的時候,看看課本的思維點是什么,然后再回頭看看題,能不能用這個思維點做這一類題。前面說過,所謂的題其實都一個道理,知識省略隱藏的條件及知識點不同導致同學們形成做題障礙,一旦加強定性分析,根據(jù)課本上的思維點去稍微一琢磨,就能馬上把缺失的條件、知識點挖出來。
特別是生物學科,很多知識點通過定性分析,可以做到花費較少的時間,掌握更加精確有用的做題入手點,這些通常來自題目的定性分析和課本的理解,而不是單純的記憶。
傳統(tǒng)教育給學生的自信源于知識點,盡可能地掌握知識點,以便在考場上以最塌實的心態(tài)來完成命題。題海戰(zhàn)術便是傳統(tǒng)教育的典型的反映。但知識是無限的,若不善于思考,收集得再多也不能窮盡,也不能保障學生在考場上解決陌生考題。
所以,我們要想在考試中獲得自信,就要在考前培養(yǎng)自己運用知識點的能力。
第二項能力——臨場解題能力。
在臨場做題的瞬間,一旦出現(xiàn)知識點空白,分析問題和比較選項的能力以及從已知信息推導答案的能力,就是考生第二柄高考利刃。這種不完全,甚至可以完全不依賴知識點的思維方式是極為高效得分手段。遺憾的是,很少有人去研究考生的思維,這也是我們要改變的東西——
解題思維訓練說明:
1)思維的難點:
因為綜合性的題目,會用到很多種思維方式,及時同一個知識點在不同地方,思維方式也會很多種,所以很難選擇具體的思維方式。
第1.由于多個思維方式的融合,會導致一直沒有效果。
第2.在學習時,很難抓住思維的起點。
2)思維的解決方法:
構建良好思維體系的方法大致有3點:
第1.多學科一起來學習
第2.分思維類型總結
第3.以其他的為輔助
3)充分必要思維的理解
第1.充分思維:
強調(diào)的是思維的全面和整體能力,運用時要注意:
(1)是否不同情況下都考慮到了
(2)你是否做每件事時都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
(3)記憶
第2.必要思維:
解決的是思維起點的問題,考查的是學生的觀察力如何,運用時要注意:
(1)解決問題的前提
(2)主要特點是解決思維的起點
(3)經(jīng)常與“求異”的思想連在一起去解決難題
4)定性定量思維的理解
1.定性思維:
掌握定性思維可以決定整個題目的做題方向,運用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對任何東西而言,不關心某一個數(shù)值上的變化。
(2)關心的是:
●什么性質(zhì)
●變化規(guī)律
●具體的影響因素
●文字上所產(chǎn)生的共性
2.定量思維:
(1)在方向不確定的情況下,去做具體的解答。此時要注意必須有條理性。
(2)在學習中,提供給我們定性理解的基礎。
5)求同求異思維的理解
此種思維強調(diào)也是整體性和把握全局的能力。
1.求同思維:
(1)所觀察的東西必須是以定性為基礎的。
(2)主要是觀察的共性,即性質(zhì)的類似點。
(3)較多的性質(zhì)。
2.求異思維:
(1)所觀察的東西必須是以定性為基礎的。
(2)以差距為主。
(3)不只研究差距,還有變化的規(guī)律。
6)主觀客觀思維的理解
1.主觀思維:
(1)來自經(jīng)驗
(2)來自想象
(3)是一種習慣
2.客觀思維:
(1)題目放在首位,把題目告訴你的信息放在第一位。
(2)要求我們斷開所有生活中的常識。
(3)以前的考題不能留在腦中,留在腦中的其實是題目中共性的道理和原則,并把這些原則和道理變成習慣。
經(jīng)過訓練的嚴密思維方式完全可以在關鍵時刻披荊斬棘!
高考月,課本復習法
課本是學習的基礎,但是不同時期,課本的學習方法是不同的。剛入學時,我們可以按部就班按照課本順序?qū)W習,先易后難,循序漸進。但是到了現(xiàn)在,離高考沒有幾天了,學習課本的方法就不一樣了。
這里講的課本,不單單是指的教材,它包括以下幾種:
課本、講能力的參考書、按知識點分類的參考書、各種學習班的講義、各種考試卷,這幾種中,最重要的是課本和按知識點分類的參考書兩種。
現(xiàn)階段,學習課本要堅持幾個原則:
●不能單純只看教材,也不能只看具體的參考書,要兩者結合起來看才有效果。
●以記憶知識點為主,并不是記憶所有的知識點,而是記憶那些欠缺的部分,爭取一次到位,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你去重復記憶。
●學習的順序應該為:先看課本中自己欠缺的部分,然后看有關這部分的參考書,然后做針對這部分的練習題,然后再回頭看課本,重復上面的步驟,這樣循環(huán)往復。
判斷某個知識點是否掌握了的標準:
當你做資料中的針對性習題的時候,能不猶豫,快速準確的解答完畢。
通過上述的訓練后,你應該發(fā)現(xiàn)一些重要的、經(jīng)常性的考點,然后仔細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為什么出題老師會選擇這個知識點作為考點
●你能否總結出有關這個知識點出題方式的變化
●在做題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阻礙了你快速解題
當你發(fā)現(xiàn)了阻礙你快速準確解題的原因時,你就要思考一下:以前學習時為什么就忽略了這個知識點呢?總結原因,比如說是不是開始學習課本的時候,是不是由于文字的不精確導致了定義理解的深度不到位而造成的。
當一切完成后,我們就要重新回歸課本,找到對自己是欠缺的知識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和訓練,正確短時間內(nèi)掌握。
總之,希望大家利用僅有的時間,在高考來臨之前,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查漏補缺,把課本再仔細地學習一遍。
考場必備應試思維
審題從本質(zhì)上說是和思維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一)一定要定性審題。這就要求我們:
1.對于題目信息一定要全部記住。
2.思維是有重點的,重點是在性質(zhì)上。
二)運用充分必要思想。
充分思維是決定做題方向的,考查的是整體的能力。
必要思維是解題的起點。
三)考取高分的關鍵:
1.中文的閱讀速度
(1)快
(2)一遍
(3)記住
(4)眾多信息中重點內(nèi)容的記憶
(5)題目的理解,這可以讀2遍。
2.書寫能力
(1)表達出你的思想
(2)寫快
(3)標準書寫不熟練
(4)整個信息的瞬間記憶,且持續(xù)至少6分鐘
3.知識的熟練度
(1)知識的選擇、應用、定義
(2)已做過的類似考題、固定過程的熟練度
(3)對新問題的心態(tài)
●開心
●自信
●認真
●平靜
4.思維
(1)物理選擇題要用到定性思維
(2)理科大題要用到化整為零的思想
(3)生物要用到暗示思維
(4)化學推斷題要用到固定化思維
(5)所有學科的選擇題要熟練運用各種解題技巧
那如何做到以上四點呢?主要從以下兩點入手:
1.在做題前要定好自己想要訓練什么。因為每個人做題的目的不一樣,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做題。
2.定期的總結。因人而異,可以是天、周為單位,但不能以月為單位。
3.生活中所有的面貌。比如自信、愉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