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春》同步試題3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guān)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學法導引]
    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寫景名篇。文中描繪了大地春回,生機勃發(fā)的動人景象,贊美了春的活力帶給人以希望和力量,啟發(fā)人們要珍惜春天,積極向上。
    本文圍繞“春”字,寫了盼春、繪春、頌春三個部分。這三部分的順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發(fā)展是一致的:春天尚未來臨,熱切盼望她到來;待她降臨,則盡情欣賞大地回春的美景;最后以贊美作結(jié),用三個比喻句頌揚春天,深化題旨。文章結(jié)構(gòu)體現(xiàn)作者的思路。文章中,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征,著力描繪了五幅春景圖,富有詩情畫意。學習中,要體會這準確、生動的景物描寫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感情,還要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此外,應(yīng)有感情地反復(fù)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領(lǐng)會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品味文章生動形象、富有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的語言。
    [典題例析]
    例題:閱讀課文最后三段,完成下列問題。
    1、文章結(jié)尾連用了三個比喻來形容春天,它們分別突出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點?有什么深刻含義?
    2、三個比喻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3、如果把三個比喻合成一段,表達效果有什么樣的影響?
    4、請模仿其句式為“秋”寫三句話。
    解析:第1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第2題考查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是依據(jù)春天成長的順序來寫的。第3題考查對語言表現(xiàn)力的認識。第4題則須先分析原文的句式特點:三個比喻形成一組排比,分別寫出了春的三個特點,再由此進行有針對性的摹仿。
    參考答案:1、三個比喻分別突出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點。
    含義:三個比喻形象地點明了春天的成長過程,贊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達了在春天里奮發(fā)向上、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2、不能顛倒。因為它們是按照喻體的成長順序排列的,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點明了春天的成長過程。最后一個比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愿望。
    3、三個比喻獨立成段,起突出、強調(diào)的作用。若合成一段,它們各自表達出的春的特點就不鮮明,因此會削弱文章語言的表現(xiàn)力。
    4、略。
    [課時訓練]
    訓練一
    一、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朗rùn( ) wǎn( )轉(zhuǎn) 醞釀( )( )
    liáo( )亮 hōng( )托 應(yīng)和( )
    二、 給下列多音多義字注音并組詞。
    ( ) ( )
    1、漲 2、散
    ( ) ( )
    ( ) ( )
    3、暈 4、藏
    ( ) ( )
    三、 根據(jù)解釋寫出相應(yīng)的詞語。
    1、歡歡喜喜的樣子。 ( )
    2、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 )
    3、比喻姿態(tài)優(yōu)美。 ( )
    4、舒展、活動。 ( )
    四、 閱讀課文,填寫下面的表格,理清課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節(jié)): _______春
    宏觀勾勒:
    第二部分(第2-7節(jié)): _______春 春 圖( 春)
    春 圖( 春)
    具體描繪: 春 圖( 春)
    春 圖( 春)
    春圖( 春)
    第三部分(第8—10節(jié)):_______春
    訓練二
    一、下列各句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蓜e惱。
    B. 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C. 在鄉(xiāng)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nóng)民,披著蓑帶著笠。
    D.“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工夫。
    二、仔細揣摩下列加點詞語,簡析其表達效果。
    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3、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4、樹葉兒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三、古人描寫景物,由于觀察入微,寫了許多佳句。有的一字傳神,生動地表達了某種感受。試指出下列寫春的詩句中的加點字是從人體感覺的哪個角度寫的。
    1、春風又綠江南岸( ) 2、兩個黃鸝鳴翠柳( )
    3、踏花歸來馬蹄香( ) 4、一枝紅杏出墻來( )
    5、處處聞啼鳥 ( ) 6、天街小雨潤如酥( )
    訓練三
    一、閱讀下文,回答如下問題。
    ①“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②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yīng)和著。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1、“醞釀”一詞的原意是:_______,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還經(jīng)常用來比喻事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一句出自________ ________,楊柳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整個詩句運用了______ _的修辭方法,“楊柳風” 運用了______ _的修辭方法。
    3、春風本是無形、無味、無聲、難以捉摸的,但作者筆下的春風卻形、味、聲俱全。請給本語段劃分層次,并說說作者分別是從什么角度觀察、描寫春風的?
    ① ② ③ ④
    答:
    4、這段文字突出表現(xiàn)了春風 和 的特點。
    四、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春的色彩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代表色。春的色彩是什么呢?
    一出門,到處都是一片霧蒙蒙般的綠色,一山的 。一樹的 ,一地的 ,一湖的 。不知是誰,把一瓶綠色的顏料掀翻了,潑撒在宣紙上,點點滴滴都是綠。枝頭最頂端的也是朦朧的綠,于是一葉綠而知天下春了。
    綠色是富于生命力的,在它的感召下,各種各色的花兒盛開了,到處都是,粉色、
    淡紫色、白色……
    綠是生命的本色,是春的色彩。
    5、選詞填入文中空白處。
    嫩綠 翠綠 草綠 淺綠
    6、解釋下面詞語。
    朦朧: 感召:
    7、文段中寫到“春”的色彩有哪些?最突出的顏色是什么?為什么?
    答:
    8、加橫線的句子是活用了別人的句子,請問原句是什么?
    答:
    9、加波浪線的句子和課文《春》里寫春花色彩相似,但沒有課文里寫得具體、生動,請將課文有關(guān)的句子默寫出來。
    答:
    *10、語段首句說“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代表色”,語段中已點明了春的色彩,在你看來,其余三季的代表色分別是什么呢?請否談?wù)勀愕睦碛伞?BR>    答:
    十一.《春》訓練一
    一.潤 宛 yùn niàng 嘹 烘 hè 二.1.zhǎng(漲價) zhàng(漲紅了臉) 2.sǎn(零散) sàn(散步) 3.yūn(暈車) yùn(黃暈) 4.cáng(捉迷藏) zàng(寶藏)三.1.欣欣然 2.呼朋引伴 3.花枝招展 4.舒活 四.第一部分:盼(春) 第二部分:繪(春) 宏觀勾勒: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具體描繪:草(草報春) 花(花爭春) 風(風唱春) 雨(雨潤春) 迎(人迎春) 第三部分:頌(春)
    《春》訓練二
    一.B 二.1.“偷偷”二字寫出不經(jīng)意間,小草悄然而出的情態(tài),也表現(xiàn)出作者的驚喜之情?!般@”則寫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顯示其旺盛的生命力。 2.“鬧”字不僅有嗡嗡的聲響,而且呈現(xiàn)出一派喧囂沸騰的熱鬧景象。 3.“散”字生動地描繪出野花的多及分布的星星點點、不集中?!罢!弊稚鷦拥孛枥L出野花隨風搖動的明麗之態(tài)。 4.“逼”字準確地描繪出春雨滋潤下的小草極其青綠的色彩。 三.1.視覺 2.聽覺 3.嗅覺 4.視覺 5.聽覺 6.味覺
    《春》訓練三
    1.造酒 各種氣息在空氣里,像發(fā)酵似的,越來越濃。 逐漸達到成熟 2.南宋志南和尚的《絕句》 吹動楊柳的春風 引用 借代 3.①‖②‖③④ 觸覺 嗅覺 聽覺 4.和煦 溫暖 5.草綠 嫩綠 淺綠 翠綠 6.朦朧:模糊,不很清楚。 感召:感化召喚。7.草綠、嫩綠、淺綠、翠綠、粉色、淡紫色、白色。 最突出的是綠色。 因為綠色象征了春到人間,萬物生機勃勃。 8.“一葉落而知秋” 9.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10.(略)
    中考相關(guān)信息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題 數(shù)學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