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英倫隨筆:必修理財?

字號:


    BBC英倫網(wǎng) 蘇平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是人生一大技能,但誰來教孩子理財呢?
    對面一所?豪宅?掛上了?出售?的牌子。長子(九歲)說,?我以后就要買這所房子?。我問,?你猜猜這所房子要多少錢??孩子回答,?至少兩千英鎊!?
    兩千?你可以買扇門!想想今日天真的孩子今后也要操心還按揭、賺利息、借錢上學、存錢養(yǎng)老,難免傷感,但更多的卻是擔心。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理財,自然是人生一大技能,但是,誰來教孩子理財呢?
    刷卡不算花錢?
    金融風暴以來,很多人問過這樣的問題,如果當初人們申請買房的時候非常清楚?次級抵押貸款?的后果,隨后的信貸危機會發(fā)生嗎?下一代是否會犯同樣的錯誤?怎樣才能避免他們重蹈覆轍呢?
    一項最新研究凸現(xiàn)出,盡管目睹了信貸危機,許多英國年輕人對花錢、借錢的態(tài)度仍然?很不端正?。
    青年人理財態(tài)度
    1/3為刷卡不算花錢, 1/3經(jīng)常入不敷出, 需要理財知識時絕大多數(shù)找父母 / 朋友幫忙, 4% 記得曾在學校學過理財
    來源:巴克萊銀行
    巴克萊銀行3月初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三分之一的年輕人認為,刷卡不算花錢。1250名16-24歲的青少年受訪者中34%承認?經(jīng)常入不敷出?;22-24歲的人中三分之一?啃老?度日;
    90%的人表示,需要理財咨詢時找父母和朋友幫忙,只有4%的人說,好像記得曾經(jīng)在學校學過理財。
    巴克萊銀行將與三家青年慈善組織合作,在2012年前幫助100萬16-24歲的年輕人---特別是沒有工作、受教育程度更低的弱勢群體----掌握理財技能,比如計劃開支、儲蓄、避免負債等。
    私下里,許多人對銀行這樣的?私營企業(yè)?提供理財教育心有顧慮。一家慈善機構(gòu)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BBC,?銀行有自己的目的?。
    之所以這樣說,大概是因為英國人有一個傳統(tǒng):死守一家銀行。我甚至聽說過這樣的笑話,離婚可以,換銀行沒門!對于銀行來說,拉住了孩子,也就有了未來的客源。
    但是銀行表示,他們是在填補公共服務(wù)的空缺。巴克萊零售部總監(jiān)說,銀行的出發(fā)點絕對?不是拉生意?。
    ?隔靴搔癢不管用?
    銀行所說的公共服務(wù)空缺,指的是現(xiàn)在在英格蘭,理財不是必修課,政府可以提倡,也寫進教學大綱了,但是,教不教、怎么教,決定權(quán)在學校。
    部分學校把理財并入其他課程,比如社會技能、商業(yè)管理、貿(mào)易等等,有些則是蜻蜓點水,一代而過,一兩個小時就宣告完事了。
    許多人認為,在金融產(chǎn)品復雜多樣、競爭激烈、誘惑多多的今天,特別是在后信貸危機的時代,這樣?隔靴搔癢?的理財教育不足以讓年輕人在走出校門后有足夠的應(yīng)對技能。
    先下手為強
    近來,大批議員、消費者組織、?公民咨詢局?以及包括上面提到的巴克萊銀行在內(nèi)的金融機構(gòu)等重新發(fā)動攻勢,爭取說服政府將理財列為中小學的必修課。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3月5日,下院200多名議員聯(lián)名簽署一項動議,1月31日,120名來自各黨派的議員組成?青少年理財教育?專門工作小組。
    活動人士認為,只有確保孩子在走出校門時已經(jīng)掌握了基本的理財技能,才能幫助他們開始負責任的獨立生活,避免今后成為金融騙局、高利貸的受害者,或者破產(chǎn)統(tǒng)計表上的一個數(shù)字。
    必修理財課,是預防為主、先下手為強。
    ?可怕的習慣?
    如今依賴信用卡維持不可持續(xù)的生活方式已經(jīng)成了正常。舉債不再是恥辱。
    記得在金融風暴刮得最兇的時候,理財專家馬丁·路易斯形容英國有一個?可怕的借債?習慣。祖父祖母一代遵循的還是?不借債、不放貸?的準則,到了父母這輩人,依賴信用卡維持不可持續(xù)的生活方式已經(jīng)成了正常。舉債不再是恥辱。
    隨著學費的高漲,下一代人中恐怕大多數(shù)除了需要借錢買房之外,還要借錢上大學。欠債,更將成為必然。
    用好了,借債,可以成為助動器;用不好,就是引火燒身了。
    工黨執(zhí)政期間,也曾計劃將理財歸入PSHE(個人、社會、健康與經(jīng)濟)課程的一部分,在2011年9月成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去年,工黨試圖在大選前盡快將?兒童、學校、家庭法案?提交議會通過。但是,各政黨未能就有關(guān)性教育的幾點提議達成一致(這是PSHE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理財也是其中一項),PSHE擱淺,理財也就沒成了必修課。
    理財背后的觀念
    說起性教育。和性一樣,錢,也將是孩子成人后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和性不一樣的是,理財,真的可以從娃娃抓起,宜早不宜遲。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
    但也有人說了,現(xiàn)在的教學大綱已經(jīng)擠得滿滿當當,沒地兒再安插理財了;
    也有人認為,理財是知識,但是,理財背后的觀念、準則,更多的卻是耳濡目染;如果孩子從小看到父母寅吃卯糧,長大了更可能成為月光一族。教孩子理財,應(yīng)該是家長的責任,寫不寫進教育大綱,意義不大。
    你看呢?
    (蘇平 2011年3月8日 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