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代表在家長會上的發(fā)言

字號:

首先請允許我提議用掌聲向為我們孩子辛苦操勞的老師們表示感謝。
    受申老師之邀,有機會與大家在一起交流孩子的教育心得,很是榮幸。我問申老師,說點啥呢?于是申老師命題三個:一是怎樣與孩子相處;二是如何注重孩子人品的培養(yǎng);三是怎樣克服孩子的弱科。提前聲明,所講僅是自己的一些片面見解,不正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怎樣與孩子相處。
    與孩子如何相處?我想這應該是大家很頭疼的一個問題,都覺得孩子現(xiàn)在不好管了,叛逆吧。我兒子一樣。這屬于正常,只有你覺得正常了,才能心態(tài)平和的去觀察孩子,才會想辦法交流。我家如此,孩子媽媽常被氣的說,當初知道這么生氣就不要你了。
    家長要想與中學生更好地交流,那首先要了解中學生的心理狀況。中學生是屬于青少年時期,是屬于青春期,即是從小孩子長成大人的主要發(fā)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在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認知上能夠運用邏輯思考去判斷是非,在情緒上開始有各種不同性質(zhì)的情緒反應,但情感方面仍然保持過去幼小時的特點,比較敏感、容易激動等。雖然表達能力提高了,但還沒有完全以成人的方式思考問題。這時候反抗行為比較明顯,有了自我的主見,想獨立;不相信“權(quán)威”了,也不喜歡與“權(quán)威”接近或透露內(nèi)心事。小時候不管什么壞了都是“爸爸修修”,父母是萬能的,現(xiàn)在不是了,幾乎是一文不值。這時的年青人喜歡關注自我,比較關心自己的外貌、行為、性別、性格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及是否被其它同學喜歡與否等。我家兒子每次出門總是在鏡子前打量一下自己,友人送我一個潔面套裝,沒用一次,前幾天發(fā)現(xiàn)居然被兒子使用完畢,還愛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