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學首先要突破“不敢說”的障礙

字號:


    前往一個非母語國家學習、生活,首先要過的就是語言關。暢通無阻地與人交流,語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更為重要的是,熟練準確地使用語言,可以更快適應國外的生活、學習環(huán)境。
     
    剛剛踏入一個陌生的國家,不會說,是多數(shù)留學生遇到的第一個難關。盡管很多準留學生們在國內(nèi)的語言考試中獲得了高分,但真正進了國外的課堂,仍然可能聽不懂。
     
    面對困境,如何適應?請聽那些“過來人”講述如何闖過語言關的故事吧。
     
    情急下,張口就沖老師喊“Teacher
     
    講述人:黃雨晴留學國家:加拿大
     
    在廈外讀初中的黃雨晴口語不錯,到加拿大后,她沒去語言學校,直接進入當?shù)馗咧芯妥x。頭兩個星期,因為注意力都集中在發(fā)現(xiàn)新事物上,與同學、舍友的交流基本沒問題。一個月后,她開始感到不適應。
     
    上課時,大家熱火朝天地討論作業(yè),她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插不上嘴,或者說,不知如何表達。“就是一種感覺,寫作不斷進步,說卻無法同步跟上。”黃雨晴說,當時只能用郵件和老師討論作業(yè)。
     
    因為中式思維還未調(diào)整過來,留學初期黃雨晴也曾遭遇尷尬。有一次,她要找的老師就在眼前,卻一下子怎么也想不起老師的名字,一著急張口就喊:“Teacher!”老師聞聲抬頭,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
     
    黃雨晴自己也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在國外,稱呼老師是用“Mr”或者“Miss/Mrs”加上對方的姓,而不像中國學生,直接稱呼“老師”。
     
    努力了半年,黃雨晴終于跟上大家的節(jié)奏,聽得懂課程內(nèi)容了。她還積累了一些學英語的小竅門。比如,國內(nèi)的英語教科書教得很規(guī)范,句子都比較長,對話主謂賓齊全。其實,外國人不會在口語中使用復雜的句型,也不一定遵循嚴格的語法。簡單的對話,只需要把幾個關鍵詞說出來即可。
     
    喜歡看電影、美劇、美食節(jié)目的黃雨晴說,通過看有趣的片子學英語是不錯的方法。她還會下載相應的小說來看,如果見到不懂的英文單詞,可以不用查字典,只要根據(jù)已知的劇情來猜測這個單詞的意思就行。有時候,她會把美劇拷貝到MP3里,有空的時候就反復聽這些對白。另外,找人聊天,也可以突破“不敢說”這個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