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語文教材專題知識歸納 25

字號:


    第20課 《莊子》故事兩則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鹓yuā chú 醴lǐ泉 鴟chī
    濠háo梁 鯈tiáo魚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惠子相梁 相:輔助君主的人,相當于后代的宰相。這里作動詞,做宰相的意思。
    (2)搜于國中三日三夜 國:國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 止:棲息。
    (4)安知魚之樂 安:疑問代詞,怎么。
    (5)是魚之樂也 是:這。
    (6)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全:完全,確定是。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惠施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
    2.夫鹓 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鵝 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3.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現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嚇”我吧?
    4.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
    5.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說明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莊子》是道家經典之一。莊周,戰(zhàn)國時期的哲學 家,道家代表人物。
    第21課 曹劌論戰(zhàn)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曹劌guì 又何間jiàn焉 玉帛bó
    轍zhé 軾shì 靡mǐ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又何間焉 間:參與。
    (2)肉食者鄙 鄙: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
    (3)何以戰(zhàn) 以:憑,靠。
    (4)弗敢專也 弗:不。 專:個人專有。
    (5)弗敢加也,必以信  加:虛報。 信:實情。
    (6)公將鼓之     鼓:擊鼓進軍。
    (7)遂逐齊師     逐:追趕,追擊。
    (8)一鼓作氣     作:振作。
    (9)夫大國,難測也   測:推測,估計。
    (10)望其旗靡     靡:倒下。
    3.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并解釋其現在的意思。
    一鼓作氣:現用來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轍亂旗靡:形容軍隊潰敗混亂。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曹劌請見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5)“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6)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那些吃肉的大官們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
    (2)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給別人。
    (3)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這是忠于職守(盡心盡力為人民辦好事)之類的事。憑這一點,就可以跟敵人打一仗了。如果(跟齊國)作戰(zhàn),就請(讓我)跟從(您)。
    (4)夫戰(zhàn),勇氣也。
    作戰(zhàn),要靠勇氣。
    (5)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仔細察看發(fā)現了齊軍戰(zhàn)車輪跡混亂,又遠遠望見齊軍戰(zhàn)旗也倒,(知道他們真的敗了)所以才(請您下令)追擊他們。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曹劌論戰(zhàn)》中曹劌分析戰(zhàn)爭勝利原因的一段話。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摩,故逐之。”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曹劌論戰(zhàn)》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2.《左傳》傳說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
    第22課 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鄒zōu忌 昳yì麗 朝zhāo服 衣冠guān
    窺kuī鏡 期jī年 間jiàn進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鄒忌修八尺有余 修:長,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 服:穿戴。
    (3)孰視之 孰:仔細。
    (4)臣之妻私臣 私:偏愛。
    (5)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
    (6)能謗譏于市朝 謗譏:指“議論”。
    (7)時時而間進 間:間或,偶然。
    (8)皆朝于齊 朝:朝見。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房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3)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4)齊威王采取納諫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2)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美?
    (3)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4)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來,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厲害啦。
    (5)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zhàn)勝(別國)。
    三、段背知識清單
    默寫《鄒忌諷齊王納諫》的第二、三段。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BR>    王曰:“善?!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zhàn)國策》,這部書是西漢時經劉向整理編寫的。
    第23課 愚公移山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仞rèn 懲chéng山北之塞sè 迂yū 魁父fǔ荷hè擔 箕畚jī běn 孀shuāng妻 始齔chèn
    智叟sǒu 窮匱kuì 厝cuò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年且九十 且:將近。
    (2)懲山北之塞 懲:戒,這里是“苦于”的意思。
    塞:阻塞。
    (3)雜然相許 許:贊同。
    (4)且焉置土石 焉:疑問代詞,哪里。置:安放。
    (5)寒暑易節(jié) 易:交換。
    (6)其如土石何 其:在“如……何”前面加強反問語氣。
    (7)何苦而不平 苦:愁。
    (8)帝感其誠 感:被……感動。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始一反焉 反通返 解釋為返回
    (2)汝之不惠 惠通慧 解釋為聰明
    (3)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通無 解釋為沒有
    (4)一厝朔東 厝通措 解釋為放置
    4.寫出出自本文的成語并解釋其現在的意思。
    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2)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將近九十歲了,面對大山而居住。
    (2)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么樣呢?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3)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冬夏交換季節(jié)的時候,才往返一次。
    (4)甚安,汝之不惠! 你太不聰明了。
    (5)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還愁挖不平嗎?
    (6)帝感其誠。
    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
    (7)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1.《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
    2.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戰(zhàn)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第24課 《詩經》兩首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雎鳩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好逑qiú
    荇xìng菜 寤寐wù mèi 芼māo 萋qī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未唏xī 湄méi
    躋jī 坻chí 涘sì 沚zhǐ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君子好逑 逑:配偶。
    (2)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3)左右芼之 芼:挑選。
    (4)宛在水中央 宛:仿佛、好像。
    (5)道阻且長 阻:艱險。
    (6)白露未已 已:止,這里是“干,變干”。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
    (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4)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荇菜長短不齊,在船的左右兩邊撈。好姑娘美麗又善良,我從早到晚追求著她。
    (2)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艱險又彎曲。順流而下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上。
    三、段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關雎》《蒹葭》這兩首詩。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yōu)哉游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竊窕淑女,鐘鼓樂之。
    蒸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臍。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四、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多采用賦、比、興的創(chuàng)作手法。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