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14分)
1.解釋下邊加線詞的含義。(1分×6)
①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間:
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
③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憐:
④殫其地之出 殫:
⑤至若春和景明 景:
⑥更若役,復若賦 若:
2.下邊加點的詞用法完全相同兩組是( )(1分×2)
A.①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亮遺德 ②今以蔣氏觀之
B①.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②時而獻焉
C.①輟耕之壟上 ②欲報之于陛下
D.①其鄉(xiāng)人曰 ②其妻獻疑曰
E.①以天下之所順 ②則吾斯役之不幸
3.翻譯下邊各句。(2分×2)
①先帝知臣謹慎,幫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寫《望天門山》,是在什么地方“望”的?在岸邊高地上,還中在行船上?簡要說明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6分)
5.《孔乙已》第四段和第六段最后一句都有用“眾人都有哄笑起來,店內(nèi)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做結(jié)尾,究竟是什么原因令“眾人都哄笑起來”?你認為店內(nèi)外充滿的真是“快活的空氣”嗎?簡要說明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問題。(18分)
有價值短文——古人讀書不易
吳晗
古代人讀書很不容易,因為在印刷術(shù)和紙沒有發(fā)明之前,一般人是讀不起書的。書很貴重,得用手抄寫在竹簡或者木牘上。一片竹簡、木牘寫不了多少字,幾部書裝滿了好幾車子。有人說“學富五車”,說是念的書超過五部車子裝的簡牘,其實用今天的眼光看,五個車子的書并不怎么多??鬃幽顣苡霉Γ绊f編三絕”,韋是皮帶子,竹簡、木牘用皮帶子拴起來,才不致于亂。這種書是用繩子編起來的,所以叫做“編”。讀得多了,把皮帶都翻斷了三次,是形容他老人家非常用功,對一部書反復閱讀,熟讀精讀的意思。一句話,這樣貴重的書,普通人是讀不起的。后來人們把書寫在帛上,卷成一卷的,一部書又分作若干卷。帛也很貴,只有有錢人才抄得起。到了紙發(fā)明了,雖然便宜些,但是還得手抄,抄一部書很費事,抄很多部書就更麻煩了,一般人還是抄不起。用紙寫的書,可以裝訂成冊,冊是象形文字。所以書又有“冊”的名稱。有了書,還得有人教,古代學校很少,只有貴族官僚子弟才能上學。雖然有些私人講學的,但也交學費,交不起的人還是上不了學。因為書貴,書少,一個學校的學生就不可能人人有書,只能憑老師口授,自己筆記。這樣,學習的時間就要長一些,靠勞動才能生活的人們,讀書便不更容易了。
總之,由于物質(zhì)條件的限制,古代人讀書,尤其要讀很多書是困難的。也正因為這樣,讀書也有階級的限制,官僚子弟讀書容易,平民子弟讀書困難,知識被壟斷了,士排列在農(nóng)、工、商之前,就是這個道理。
到印刷術(shù)發(fā)明以后,書籍成為商品,可以在書店里買到了,但是,還是有限制,窮人買不起書,更買不起很多書。窮人要讀書,得想法借,得自己抄,這是很困難。例如十四世紀時,書已經(jīng)成萬部地印出,各大城市都有書肆,但是窮人要讀書,還是非常艱苦。明初有名的學者宋濂,寫了一篇《送東陽馬生序》,談他自己讀書的艱苦情況說:
“我小的時候,就喜歡研究學問,家里窮,弄不到書,只好到有書的人家借,親自抄寫,約定日子還。大冷天,硯都結(jié)冰了,手指凍得彎不過來,還是趕著抄,抄完了送回去,不敢錯過日子。因為這樣,人家才肯借書給我,也才能讀很多書。
“到成年了,越發(fā)想多讀書,可是沒有好老師,只好趕到百多里外,找有名望的老先生請教,弓著身子,側(cè)著耳朵,聽他教誨。碰到他發(fā)脾氣,我越發(fā)恭謹,不敢說一句話,等他高興了,又再請教。我雖然聽得不很明白,但到底還是學了一些知識。
“當我去求師的時候,背著行李,走過深山巨谷。冬天大風大雪,雪深到幾尺,腳皮都裂了也不知道。到了客棧,四肢都有凍僵了,人家給喝熱水,蓋了被子,半天才暖和過來。一天吃兩頓,穿件破棉袍,從不羨慕別人吃得好,穿得好,也從不覺得自己寒傖。因為求得知識是最快樂的事情,別的便不理會了?!?BR> 宋濂是在這樣艱苦的情況下,經(jīng)過努力,攀登學問的高峰的。他在文章的后面,勸告當時的學生說:
“你們現(xiàn)在在太學上學,國家供給伙食、衣服,不必挨餓受凍了。在大房子里念書,用不著奔走求師了。有司業(yè)、博士教你們,不會有問了不答、求而不理的事情了。要讀的書都有了,不必像我那樣向人借來抄寫。有這樣的條件,還學不好,要不是天資差,就是不像我那樣專心、用功。這樣好條件,還學不好,是說不過去的。”
這一段話,我讀了很動心。今天,我們學習的條件,比宋濂所勸告的那些學生的時代,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要是不努力,學不好,我看,也是說不過去的。
6.文中引用成語“學富五車”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細讀第一段,從“編”“卷”“冊”等字中可以看出,我國古代書籍經(jīng)歷了怎樣的發(fā)展過程?(3分)
答:
8.從全文看,古人讀書不易的因素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用一句話簡要概括出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中文中引用了大段宋濂的文章,目的有兩個,請簡要表述出來。(4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當今社會,讀書的物質(zhì)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但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xiàn),請簡要說明今人讀書有哪些不易。(結(jié)合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來回答,答案不超過50字。)(4分)
四、閱讀下邊文章,回答文后問題。(22分)
美 好 的 聲 譽
[美]比爾·蓋瑟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這正是大學的暑假期間,是我兒子前途未卜的時候。我真想向他說些什么。
休息時,本吉環(huán)視著我那15英畝的土地,有溪流,有樹林,還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斑@地方真美?!彼f,顯出沉思和迷戀。
于是,我就將這片土地的來歷告訴了本吉。
我們的第一個孩子蘇珊娜出生不久,格洛麗亞和我在我長大的那個鎮(zhèn)上教書。我們很需要一塊土地來建造房子。我注意到在鎮(zhèn)南面農(nóng)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92歲的退休銀行家尤爾先生的土地。他有許多土地,但一塊也不賣。他總是說謊:“我已對農(nóng)夫們許諾,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放牧牛群。”
盡管如此,格洛麗亞和我還是到銀行拜訪了他。他依舊在銀行里消磨退休的歲月。我們走過一扇森嚴的桃花蕊木制的門,進入一間光線暗淡的辦公室。尤爾先生坐在一張辦公桌后面,看著《華爾街日報》。他幾乎沒有挪動一下,只從他那副眼鏡上方看著我們。“不賣,”當我告訴他我們對這塊土地感興趣時,他自豪地說“我已經(jīng)將這塊土地許諾給一個農(nóng)民放牧了。”
“我知道,”我有點緊張不安地回答,“但是我們在這里教書,也許你會賣給打算在這里定居的人?!彼倨鹱?,瞪著眼看我們?!澳阏f你叫什么名字?”
“蓋瑟。比爾·蓋瑟。”
“嗯!和格羅費·蓋瑟有什么親戚關(guān)系嗎?”
“是的,先生,他是我的爺爺?!?BR> 尤爾先生放下報紙,摘下眼鏡,然后他指著兩把椅子。于是你們就坐下來?!案窳_費·蓋瑟是我農(nóng)場里曾經(jīng)有過的最好的工人。”他說,“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干的事都干了,用不著吩咐。”老人探身向前。“如果有拖拉機要修理,讓它擱著,他覺得不好受?!庇葼栂壬[縫著眼,眼神流露出遙遠隱約的記憶?!澳阏f你要什么,蓋瑟?”
我又將買地的意思對他說了一遍。
“讓我想一想,你們過兩天再來?!?BR> 一周后我又到他的辦公室。尤爾先生說,他已經(jīng)考慮過了。我屏住氣息?!?800美元怎么樣?”他問。以每畝3800美元計,那我要付出約6萬美元,這不明擺著是拒絕嗎?“3800美元?”我喉嚨里仿佛梗塞著什么?!安诲e,15英畝賣3800美元?!蔽覠o限感激地接受了。
將近30年后,我和本吉漫步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氨炯蔽艺f,“這全都因為一個你從未見到過的人的美好的聲譽?!?BR> 在爺爺?shù)膯识Y中,許多人對我說,爺爺寬容、慈祥、誠實和正直。這使我記起一首詩:“我們要選擇的,是美好的聲譽,而不是財富;是愛的恩澤,而不是金銀寶貝?!泵篮玫穆曌u就是爺爺蓋瑟留給我們的遺產(chǎn),我希望本事將來在這片溫柔的土地上散步時,也將這個故事告訴他的兒子。
12.用最簡練的語言介紹清楚下邊幾個人物與蘇珊娜的關(guān)系。(2分)
(1)比爾·蓋瑟 (2)本吉 (3)格羅費·蓋瑟 (4)格洛麗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格羅費·蓋瑟具有怎樣的品德才得到“美好的聲譽”?請用六個詞語概括出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第一段中寫道:“我真想向他說些什么?!弊x懂全文后,用精練的語言回答:
(1)“我”為什么真想向他說些什么?(2分)
(2)“我”對兒子說了些什么?(2分)
(3)“我”為什么要說這些?(2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多次得到這片“美麗的土地”、“溫柔的土地”,這除了表達“我”對這片土地的喜愛之外,還有什么用意?(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結(jié)尾處引用一首小詩,作用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從全文來看,爺爺“美好的聲譽”具有怎樣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將買地的經(jīng)過寫得頗有波瀾,這樣寫的好處有哪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價值短文——五、文章修改(20分)
讀 書 真 好
①相信大家都讀過書,但大家都有是否知道讀書的好處所在呢?②有人肯定會說讀書沒什么用。③我卻要告訴他:讀書可以使人明辨是非,知識得到增長,情操得到陶冶等等……
讀書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特別是我們現(xiàn)在中學生心理方面都還處在發(fā)育階段,對“是非觀”不是很清楚,有可能一時糊涂被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所迷合,導至是非不分,顛倒黑白。倘若這時給他多讀一些好書讀改變他的“是非觀”,使他能明白事情,那么相信再要他明辨是非就不是件難事了。
讀書不但可以使人明辨是非,而且多讀一些史書、文藝書籍可以使人增長知識。
例如去年姑媽給我買了一套《上下五千年》,使我了解了從盤古開天地至清朝末年的歷史。這不就使我的歷史知識得到了增長嗎?
還有多讀一些名人名家的散文、隨筆等等……你的情操定會得到陶冶。
同學們,想必你們現(xiàn)在一定會知道讀書的好處了吧!讓我們以書本為帆,筆為槳,在知識的海洋里邀游吧!
19.從第二段中找出兩個錯別字,并改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有一種標點符號使用明顯錯誤,請指出,并說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修改第一段的三句話,使之簡明、連貫、得體。(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三段這一句話有什么毛病?本文主體部分三塊內(nèi)容怎樣安排順序才合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以一比喻句為文章結(jié)尾,請簡要說明此處用這一比喻句的利或弊。(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24.以《我看“減負”》或《“減負”之后》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和姓名。
(2)500字以上。
答案
一、1.(6分)①參與 ②第二次 ③愛憐 ④盡 ⑤日光 ⑥你
2.(2分)D E
3.(4分)①先帝深知我細心謹慎,所以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②誰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這毒蛇更厲害呢!
4.(2分)兩種廉潔都有道理。回答其中一種即可。從“孤帆一片日邊來”看,詩人是指點著遠來的帆船說的,應站在岸邊高地,舟行江上,遠望天門山,愈行愈近,愈近愈清晰,如此方能產(chǎn)生“出”的感受,變靜態(tài)為動態(tài),可見“兩岸青山相對出”一句得于舟行江上。
二、5.(6分)概括回答(如孔乙已的窮酸、迂腐)或具體回答(如孔乙已的“竊書不能算偷”的狡辯,孔乙已的“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卻窮裝讀書人的可憐相),皆可。(3分)不是。魯迅通過這種含蓄而形象的手法,表達了對麻木不仁者的悲哀。(3分)(大意相符即可)
三、6.(2分)為了介紹竹簡、木牘體積大的特點。
7.(3分)經(jīng)歷了由竹簡、木牘到帛書到紙書的發(fā)展過程。(交代清楚三個階段即可。)
8.(2分)書不易得,師難求。(多答不限,但必須具有這兩點。)
9.(3分)勸告現(xiàn)代青年學生,在較好的學習條件下,一定要專心、用功讀書。
10.(4分)(1)為了說明古人讀書不易(扣住題目)(2分);(2)為了說明讀書應專心、用功突出主旨)(2分)
11.(4)本題如能結(jié)合時代對人才的要求回答,則應無對錯之別,或許有高下之分,要依據(jù)答案的不同思維水平,酌情給分。(閱卷前,先選出不同層次的幾份試卷為樣卷,作為評分的參照。)
四、12.(2分)比爾·蓋瑟是蘇珊娜的父親,本吉是她的弟弟,格羅費·蓋瑟是她的曾祖父,格洛麗亞是她的母親。
13.(2分)勤勞、敬業(yè)、寬容、慈祥、誠實和正直(前邊兩個詞語,大意相近即可)
14.(6分)(1)因為兒子正處在“前途未卜的時候”,“我”想教給他做人處事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準則。(2)講述了自己買地的經(jīng)歷。(3)讓兒子理解“美好聲譽”的重要性,并能發(fā)揚光大。
15.(2分)感激爺爺為自己留下的寶貴遺產(chǎn)——美好的聲譽。
16.(2分)揭示和突出文章的主旨。
17.(4分)一是為“我”贏得了一塊美麗的土地(“美好的聲譽”帶來了物質(zhì)財富);一是為“我”教育孩子提供了極好的榜樣(“美好的聲譽”變成了精神財富)。(能回答后邊一條即可得4分,只回答前邊一條只能得2分)
18.(4分)(1)突出爺爺?shù)摹懊篮玫穆曌u”的巨大價值;(2)讓文章引人入勝。
五、19.(2分)合:惑; 至:致
20.(4分)省略號,不能用在“等等”后邊。
21.(6分)要點:(1)刪去“都”和“所在” (2)要點:將“肯定”改為“或許” (3)要點:將“知識得到增長,情操得到陶冶等等”改為“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修改要點僅作參考)
22.(4分)關(guān)聯(lián)詞連接的分句不當(遞進關(guān)系強調(diào)的是后一分句,但“明辨是非” 是顯然甚于“增長知識”)。由“增長知識”到“明辨是非”再到“陶冶情操”。(只要有內(nèi)在邏輯順序即可。)
23.(4分)以比喻句生動形象地發(fā)出號召,較好;此可謂利??圩九c筆來設(shè)喻,似有扣題不嚴嫌,未能深化主題,此為弊。(就一個方面回答,持之有據(jù),言之所礙,即可。)
?
語文試卷 | 數(shù)學試卷 | 英語試卷 | 政治試卷 | 物理試卷 | 化學試卷 | 歷史試卷 |
語文答案 | 數(shù)學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