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62周年。在這62年里,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帶領下,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取得了非凡的成績,2010年,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jīng)濟體。在發(fā)展經(jīng)濟的同時,人們的生活富裕了,可是精神生活卻越來越貧乏。沒有了能夠為父母溫席的小黃香,沒有了能主動讓梨的孔融,中國的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不在;沒有了懸梁刺股的孫敬、蘇秦,沒有了鑿壁偷光的匡衡,中國的勤奮好學精神不在;沒有了“茍利國家,生死以之”的子產(chǎn),沒有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中國的愛國愛民思想不在……
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里面提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雖然現(xiàn)在是和平年代,但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的愛國思想和愛國傳統(tǒng)不能丟,并且要一代代繼承下去。那么,和平年代我們該怎樣愛國呢?
愛國演講稿 | 祖國在我心中演講稿 | 國慶節(jié)演講稿 | 中國夢演講稿 |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 |
愛國演講稿 | 祖國在我心中演講稿 | 國慶節(jié)演講稿 | 中國夢演講稿 |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演講稿 |